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

2024-02-12

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第1篇

(1)参与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探究的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2)通过摸一摸,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平面特征,丰富对长方体、正方体表象的认识,为进一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学习作好准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的直观,让学生亲历长方体、正方体形体特征的探究,并通过亲手分解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获取对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研究表面积问题积累丰富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中发现几何形体的奥秘,感悟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的兴趣,感受“空间”的深广与内涵。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探究,借助于实物的直观和摸一摸认一认,剪一剪,展一展的操作实践,进而获得对二者形体特征的全面认识是教学的重点。

2.难点

探究长方体的面的特点和棱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师备各种含长、正方体在内的几何体和长、正方体纸盒,长方体正方体的学具

2.生每人自备长方体(两种各一个)和正方体纸盒及学具 3.课件。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看,看看老师带来的第一组图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面图形,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第二组图形,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立体图形。

师:在几何王国中,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类,我们以前初步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讲进一步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这两个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初步认识面、棱、顶点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吗?

生:牙膏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生:饼干盒是长方体,骰子是正方体。

师:刚刚同学们说到了盒子,就请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盒子。来,伸出手,跟着老师摸一摸。 生跟着老师摸 师:你们知道我们摸的部分叫长方体正方体的什么吗? 生:面

师:(板书“面”)除了面,你们发现它们还有什么?(手指) 生:线(边)

师:长方形正方形中叫“边”,而在长方体正方体中叫“棱”,两个面相交的线叫“棱”(边指边说)上面这个面和前面这个面相交的线叫“棱”,跟着老师边摸边读。“棱、棱” 师:长方体正方体中的“棱”多吗? 生:多

师:那就自己摸摸长方体正方体中的其他的“棱”,同桌之间互相看看摸对了没有 生摸

师:除了“面、棱”,长方体正方体上还有什么? 生:有角

师:对,两两相交成角的三条棱相交于这一点,这个点叫做“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跟着老师边指边读“顶点、顶点”

三、进一步探究面、棱、顶点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有面、棱、顶点,如果还想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你会提出关于面、棱、顶点的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生:每个面的形状,面与面的大小关系? 生:棱与棱的长度关系? (师边听学生讲边板书)

师:嗯,有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真是了不起。

师(指着说):刚刚有的同学想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征,那么我们就从面的探究开始,请看大屏幕,长方体正方体各有几个面?这些面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呢我们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请看小组合作要求: 出示要求

师:这个要求实际上写出了探究面的步骤,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一步一步操作,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学案,一张学案上有2页,背面还有1页,我们现在只完成学案第一页探究一的表格,清楚了吗?好,现在小组开始讨论。 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好了,讨论结束,请坐端,哪个小组愿意分享长方体的面的特征的讨论结果。(请一个小组代表上台)下面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有不同意见做好补充发言的准备。开始你的汇报

组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每两个相对的面都相同,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组2:不同意,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请你把你的学案和盒子都拿上来,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师操作解释)

师:嗯,你们小组的观察力真强,把这种特殊的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也观测出来了

师总结: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组2: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你能数数长方体的6个面吗?怎么数不容易出错? 组2:上下、左右、前后一组一组数的 师板书:数一数

师:除了这种数法,还可以怎么数 生补充

师小结:只要按照一定顺序数都行 板书:顺序

组2: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你们小组用什么方法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组2:用直尺量 板书:量一量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量的,量出几条边的长度 生解释

师小结:用直尺分别量出相对两个面的长和宽,两条长一样长,两条宽一样长,这两个图形就“完全相同”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生:把一个面画在纸上,然后找到与它相对的面,把它相对的面和画的图形比一比,结果完全重合。 板书:画一画

师:孩子,你的这种方法很有创意,老师为你点“赞”

师总结方法: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方法,老师也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相对两个面的大小关系,请看 播放PPT 师:我们用这几种方法都验证了一个结论: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重合

师:正方体的面呢?请继续介绍

组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完全相同,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都同意

组3: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生:

师小结:谢谢你的精彩表现,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小老师了,谢谢你的分享。 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二)棱的特征的探究

师:刚才有的同学还想了解棱的条数,棱与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棱的特点,这次我们用这两个学具进行探究。 师:在探究之前,我们先来大胆的猜测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哪几条棱一样长? 生回答

师:这是你对长方体棱的特点的猜想,正方体的哪些棱一样长? 生回答

师:到底猜的对不对呢,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验证,我们可以用刚刚探究面的这些方法,还可以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明白吗? 生:明白

师:请各小组拿出学案,翻到背面第二页,完成探究二棱的探究这个表格,现在小组开始讨论。 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讨论结束,请坐好,各个小组把学具放好了,哪个小组愿意分享长方体的棱的讨论结果。

组1: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两条棱相等,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一样长,12条棱按长度分为3组。 师:分成哪三组? 生回答

师:你们同意这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吗? 生:同意

组2: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生:请你数一数长方体的12条棱

组2:相对的4条棱为一组,一组一组地数,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用什么方法验证相对的4条棱相等 组2:量一量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拆下来比一比 板书比一比

师: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地判断几条棱的长度关系,你真厉害,找到这个好方法

组2: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分成哪三组 组2回答

师:你们是按什么分的 组2:长度

师:12条棱按长度分成3组,这个发现真了不起,大家听懂了吗?正方体的棱呢?请继续介绍

组3: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都相等,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你们同意吗? 生都同意

师:我们快速地看一看对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研究成果,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对长方体的棱的特点是否已经掌握了。 PPT出示题目 师:看来一点都难不到大家,棱的探究到此结束,有的同学还想了解顶点的个数,我们就自己数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长方体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

师:请大家把目光聚在老师手上的这个长方体上,从这一个顶点出发的棱有几条? 生:3条 师:哪三条 生上台指

师:这3条棱在长方体中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是什么吗?请翻开数学课本第38页,自学例1中的认一认 生自学

师:哪个同学来说说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 生回答

师:你能说说它们哪条是长,哪条是宽,哪条是高吗? 生不知道

师引导:这两条在长方体的哪一面 生:下面

师:下面是个长方形,还记得在长方形中我们如何定义它的长和宽的吗? 生回答

师:对,我们一般把水平面上较长的一边叫长,水平面上较短的一边叫宽,立着的这条叫高(加动作),听明白了吗? 师:从这条棱出发的3条棱的长宽高分别是哪条? 生回答

师:同学们再观察,长方体中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4)三四十二,总共12条,4条长分为一组,4条宽分为一组,4条高分为一组,公三组。所以长方体中按长度分可以分成三组,和我们之前探究的结论是一样的。现在你们会指长方体的长宽高了吗?请指出下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PPT出示题目 生指

师:看来大家对老师刚刚讲的关于长方体的长宽高已经掌握了,那么现在再思考一个问题:长方体中长宽高发生什么变化时,长方体会变成一个正方体呢? 生大胆说 大屏幕展示

总结: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内容,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答

(在总结中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六、拓展延伸

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吗?大屏幕出示

师:由于时间关系,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面:几个面,形状,大小关系

棱:几条棱,长度关系

顶点:几个顶点

数一数(顺序) 方法:

量一量

画一画

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包装盒上的数学,导入新课(5分钟)

1、师:同学们,先让我们走进生活,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数学。(课件播放)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包装盒,这样的包装盒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其实,在包装盒上就有数学知识,同学们想想看,这上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呢? 生:提出有关图形、面积等的问题。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基本的“图形问题”开始研究! 大家请看,这几个包装盒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课件) 生:长方体,正方体

师:现在我沿着这些物体的外沿给它“画个像”,然后把它藏起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师:要想研究立体图形,我们还得借助手中的实物来研究,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学具摸一摸,然后用手指沿外沿滑动“画个像”,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不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呢?(生活动)

4、师:好了同学们,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刚才摸到了什么?

生:说一说,同时(课件展示:面、棱、顶点的形成过程)在数学上给出专门的名字并板书。(板书:面、棱、顶点)(简单介绍面、棱和顶点)

二、循序渐进,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观察,了解“面”、“棱”、“顶点”的数量。(2分钟)

- 1具的摆放位置,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哪些棱的长度。 (3)展开想象,探究“面”的特征(6分钟)

师:根据长、宽、高的数据,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吗?想想它的6个面应该是下列图中的几号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长方体边观察边思考,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生:前面是④号.

师:你是怎么看出的?到前面来结合这幅图说说你的想法.

生:因为前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和④号图是一样的.

师:从棱联想到面,真会思考!你们还发现哪些面是几号?

(电脑随之验证学生所选择的面)

师:根据长、宽、高,我们找到了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仔细观察这6个面,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

③变化棱的长度,认识特殊的长方体。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棱的变化过程。

观察发现: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寻找身边这样的特殊长方体。

三、自主探究,发现正方体的特征。(5分钟) 课件展示:(1)长方体变魔术,继续变化棱长,得到正方体。 (2)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自主探究正方体。 (3)讨论交流正方体的特征:

6个面,都是正方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相机揭示棱长的定义。

(4)比较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说一说理由。 相机出示集合图。

小结: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四、巩固练习,发展能力。(6分钟)

1、展开想象,正确选择。

根据所给数据选择对应物体。

(1)长、宽、高分别是60厘米、50厘米、160厘米 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 (2)长、宽、高分别是10米、2.5米、3米 ,

教室、公共汽车、家用冰箱 (3)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6厘米、6厘米 , 魔方、粉笔盒、骰子

(4)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1厘米, 数学书、新华字典、文具盒 (5)当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0.1毫米,猜猜是什么物体? 师:真有想象力!课件出示: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2、“破损的长方体”。

五、畅谈收获,总结课堂。(2分钟)

谈话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收获吗?现在,如果请你来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你有什么话想说呢?生:自主发言说一说。

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第3篇

本节课尝试“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应用于教学,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学微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课中通过“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质疑——归纳总结——检测达标”等环节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掌握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3、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初步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概念。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

学习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2—4个,学习任务单一和任务单二

学习过程:

(一)、第一环节课前导学

1、复习旧知,完成任务单一(见附件)

下列图形分类,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唤起学生脑海深处对图形相关知识的记忆又为本节课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自学微课,完成任务单二(见附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完成“任务单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二)、第二环节课中学习

1、

小组内交流预习探究的内容,小组长安排好汇报发言顺序。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

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其他人补充。

(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

3、

教师质疑探究:

(在质疑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合作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4、对比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对比中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在脑海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梳理。)

(三)、第三环节自主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在总结知识中再次梳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2、为自己今天的表现做简单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努力的方向)

(四)、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1、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2、这是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如图)请你想象一下长方体:

(1)它的右面面积是多少?

14厘米

7厘米

10厘米

(2)它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哪个面的面积是140平方厘米?

3、想一想,将一根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锯成两段的木料比

原来一根长方体木料多出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通过检测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再次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

正方体

相同点

12条棱

6个面

8个顶点

不同点

2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4条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6个面完全相同;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反思:

本节课尝试“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应用于教学,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学微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课中通过“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质疑——归纳总结——检测达标”等环节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主动学习。

本人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

1、

本节课的课前准备非常丰富

学生准备每个人手里都有2---3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学具;

教师微课制作良好,任务单设计合理。

2、课前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让学生对一些图形分类并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学生有按有没有角、按面的个数,按形和体等标准进行分类,不仅唤起学生脑海深处对图形相关知识的记忆又为本节课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3、加强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1)

、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为学生提供方向(从面、棱、顶点、长宽高)探究,为学生学习降低难度。

(2)

、微课中带领学生通过数一数、量一量、平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长方体的特征。

4、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在探究完长方体的特征后利用学习长方体特征的经验自主学习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5、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究、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中遵行“学生能自己探究到的知识坚决不讲,对于学习中有困难的适时点拨”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空间。教师通过质疑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在练习中掌握和拓展知识

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在练习中展示长方体的纸巾盒,说出纸盒每个面的形状、面的大小;再如设计了为超市柜台安装角铁等题型,不仅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不足之处:

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但我也感觉到有很多不足,比如让学生表达时还有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吸取教训,大胆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附件:

任务单一:

(2)

将下列图形分成两类,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

)

任务单二:

(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面的特点:

(1)

、我用(    )方法发现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

(2)

、用(   )方法发现特殊时长方体有( )个面,是(   )形。

(3)

、用(    )方法发现长方体()两个面完全相同,()两个面完全相同,()两个面完全相同,也就是()两个面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1)、()叫棱(léng)。

(2)、用(   )方法知道长方体有()条()棱。

(3)

、用(   )方法发现长方体()方向的()条棱的长度相等,()方向()条棱的长度相等,()方向的()条棱的长度相等,也就是()的()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是顶点。

(2)、用(   )方法知道长方体有()个顶点。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用(   )方法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组,每组有()条长,()条宽和()条高。

(二)、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用(    )方法发现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的( )形。

2、用(   )方法知道正方体有()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

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第4篇

课时

共5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课前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看了这些美丽的画片,你有什么感想?发现了什么?

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3、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还藏着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揭题)

二、猜想验证,归纳发现

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交流。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

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练习: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们之间有干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图形边角 长方形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练习设计: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通常把长方形的长边的长叫做(),短边的长叫做()。

2、正方形有()条边,都();有()个角,都是()角。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二、下面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在()内打上“√”,哪些是正方形,在()打“○”。()()()()()()()()

二、数一数下面图形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个数。

有()个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长方形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认识周长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课前准备:线、树叶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二、导入新课

1、初步认识周长(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周长。你能猜猜周长的含义吗?学生回答。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出示游泳池的图片,你能指出游泳池的周长吗?

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1)学具盒面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知道它的周长有多长吗?想办法算一算。交流算法。(2)三角尺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吗?(3)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吗?想办法算出树叶的周长。学生交流算法。

3、教学“试一试”先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然后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沿着图形的边描出一周的边线,增强对周长的理解。

2、做想想做做第4题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然后交流算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完成P66第5题、第6题。练习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3×13=77÷7=30×4=43+27=36-17=56-24=90÷9=26+28=2×14=

二、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三、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单位:厘米)32422233342

5四、量量算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厘米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周长的计算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课前准备:准备小棒、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正方形。看着图形,说一说。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

3、周长。

二、新授

1、长方形的周长你能说出小棒搭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几条边组成的?哪几条?想办法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集体交流。学生回答算法,老师板书出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交流。在小组里说说长方形周长可以怎样算。即时练习:长24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长13米,宽8米的长方形。

2、正方形的周长用小棒搭一个正方形,说说开放型是由哪几条边组成的?试着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独立思考后,交流。即时练习: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xkb1.com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计算出周长。做完后交流,你量了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量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做完后说说你是怎样量的。完成

1、2题后,讨论:要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一般应知道哪些条件?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先拼图,再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练习设计:

一、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7厘米12厘米8分米8分米

二、先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再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周长是()周长是()

三、解决问题。

1、一间房间的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7米,宽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块正方形花圃,边长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用8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5米,宽44米,小兰沿操场跑了两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5、有一面正方形的镜子,边长2米,给它做一个铝合金的边框,大约需要多少米长的铝合金材料?

6、一个长方形花圃,长6米,宽3米,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周长练习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基础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再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

三、综合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题目,独立思考。组织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题目,独立思考。组织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再想办法量出每张书签大约用了多少厘米的金线。

4、做想想做做第6题先拼出图形,想想它们的周长会相同吗?由于拼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图形的形状也不一样,周长也有可能不一样。

5、做想想做做第7题根据周长设计图形。先独立设计,再交流和讨论说一说怎么设计,怎样想的。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出长、宽各是多少。想一想,怎样更快设计出不同的花圃。

四、思考题出示思考题。先指出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线,再要求独立计算,最后组织对不同方法的交流。练习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5×3+7=4×3+6=3×7+8=7×9+7=7×6+5=5×6+9=

二、分别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填在括号里(单位:厘米)()()()()()()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周长是多少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同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组织有序的活动,通过活动巩固知识。课前准备:3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4根,线,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手帕。教学过程:

一、围一围用一根线围成你喜欢的图形。围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通过围一围,量一量,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二、摆一摆先几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先自己摆出来,然后大家交流,说说自己摆出的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

三、拼一拼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看可以有几种拼法,这些拼法有没有什么规律。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周长。

四、量一量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更巧妙、更方便地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五、估一估估计手帕和课桌面的周长,再量一量,算一算。再选择生活里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简单的图形估估、量量、算算。练习设计:

一、量出下面物品一个长方形面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并分别填在表格里。 长(cm)宽(cm)周长(cm)喜爱的一本书的封面

文具盒的上面

一本练习册的封面

一张扑克牌

二、根据要求量一量(取整米、整分米或整厘米数),填一填,再算一算。

1、你的房间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周长大约是()米。

2、你的写字台长大约是()分米,宽大约是()分米,周长大约是()分米。

三、求一求。

1、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边长50米,周长是多少米?

2、一块正方形玻璃,边长3分米,要在它的四周镶上金属边框,边框长是多少分米?

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4米,宽是长的一半,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第5篇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经历长方体的认识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探索意识和求知欲望。

二、导学提纲:

1、长方体的初步认识: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长方体特征的探究:

(1)找出一个长方体物体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2)观察准备好的长方体物体,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将你的发现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 长方形有( )个面。 (2)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3)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方体有( )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6)长方体有( )个顶点。 (7)大家还有什么发现?

(3)用细木条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A、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B、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认识长方体教案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掌握求长方体总棱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感知长方体的形体特征。

2、让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3、体现“从生活抽象出图形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2、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教具手段】

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长方体实物模型两个(其中一个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长方体的框架一个。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和一把尺子。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活动1

一、引入新课

今天王老师来听课,请同学们鼓掌表示欢迎,从而引出需要两手“相对”运动,手心碰撞时,才会发出响声。

【通过鼓掌这一日常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好,同学们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其实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面图形,它们都是由什么围成的?(线段)那讲桌上的这些物体还是平面图形吗?对,这些物体都是占有一定的空间称立体图形。 【同时喊,使数学枯燥无味的课题更有趣】

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 【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使数学课堂更现实有意义】 教学活动2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体,摸一摸,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处呢?我们把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呢?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课件演示)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引问: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并完成28页表格。提示:可以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的方法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的方法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注意:要求说出数的方法。提醒:学生按住长方体不动,按照一定的顺序数,避免重复和遗漏。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

【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知的构建过程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3、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通过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体(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体)围成的立体图形,在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12条棱,8个顶点。【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新知】

4、(课件演示)观察长方体的特征,并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练一练,画一画,认识更深刻】 教学活动3

三、认识长、宽、高

学生动手制作、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例2,同时带着两个问题:(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并在小组内交流,合作从而认识长方体,并在交流中资源共享,扬长避短】

汇报: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三组,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后,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长,前后方向的棱叫宽,与底面垂直的棱叫高。 教学活动4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31页练习五的第1题。

五、总结反思,发展能力:你能用“我学会了······”来描述今天学到的知识吗?【用“我学会了······”来描述学到的知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经常总结自己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六、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

七、用数学创造生活:(出示课件)欣赏水立方、我国著名的建筑物、美丽的长方体盒子等等。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同时感受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体会数学的重要作用】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 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反思与评价】

优点: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设计上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整体效果挺不错,从开始的鼓掌引出本课关键词“相对”,从“喊”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再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中间环节让同学们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的方法,让有困难的学生在相互讨论从中学到新知,然后用数学语言表达、总结新知,使新知更系统化。

缺点:同学们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处理不太好,引导力度不够,练习题的处理加大了这节容量。

处理方法:对于同学们意见不统

上一篇:签证申请加拿大范文下一篇:企业微信授权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