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范文

2023-09-21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范文第1篇

德育工作是一个学校工作的核心部分,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所学校,不管你教育质量如何好、升学率有多高,只要是德育工作没搞好,也不是一所优秀的学校。目前在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正如北京第十四中学校长王建宗教授所讲到的一样,我们学校的德育教育要有追求、有思想、有选择。我认为,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的道德教育不然形成有机联系,因此,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自然是围绕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教育,学校德育要通过教书育人,以明理、入情、强意,形成提供意识,激发情感,坚定意志三个方面合力施教。

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德育实施的途径是:

1、学校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的学校应建立健全制度,层层落实,领导者以制度约束自己、以制度管理广大教职员工;教师以制度监督自己、以制度管理学生。

2、重点抓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如班风、班纪、食品卫生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等。

3、教育教学。这就要各学科教师的协同配合,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时时进行良好品德的培育,不时渗透法律法规的教育。这点要让全校教师共同行动起来,决不能让他们认为德育教育就是思品教师的事。

4、开展好团队活动。实实在在开展好第二课堂,与少年宫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兴趣你、爱好和特长,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也要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扫墓、到敬老院做义务劳动等,不断增强学生热爱家园、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向革命先烈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决心;让学生从小养成尊老爱幼、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良好品质。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范文第2篇

首先, 我们要理性分析当前德育现状。经过对我校10年来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 我们发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即当前学校德育现状的考量。为此, 我们对这些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1) 德育目标缺乏长期性和连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 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 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 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 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 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 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在西藏的德育教育应当落实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应当提倡建设新西藏的“四有”人才的目标上。

(2) 重智育轻德育价值取向的倾斜。现阶段许多家长往往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 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 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 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

(3) 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德育教育脱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 大量家长或者是长期外出打工, 单亲家庭的出现, 或者是自身不良的示范行为影响, 这些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 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思想不统一, 学校德育体系不健全。教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 首要的是“传道”, 即教学生如何做人。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 教育方式的呆板, 忽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 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 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构成德育体系, 形成德育氛围。

其次, 鉴于以上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我们就提高德育效果的实效性提出了以下的几个方面的有效改进途径和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确定德育目标, 重视德育教育。通过全校上下的通力合作, 认真反思, 我校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层从校长到教师的整个教育观念进行全面更新, 形成一整套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教育观念系统, 并通过积极的探究性实践, 将理念转化为校长、教师的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因此, 学校提出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统一认识, 形成共识, 从而提高德育教育与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2) 建设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狠抓全员育人的教育环境。为了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和具体落实, 必须建立健全由上而下的德育管理体制, 强德育队伍建设, 树立全员管理思想, 强化管理, 提高整体效益。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各要素必须在控制条件下排除干扰, 各自按自身规律协调和谐地运行时, 才能实现整体优化效应。为此, 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首先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做到以人为本, 形成了以“目标管理为龙头、制度管理为基础、民主管理为中心、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管理体系。实现了: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和全程管理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实现了教育从专职人员向全体教职工的延伸, 从教学领域向生活领域延伸、从校内向家庭、社会的延伸,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员管理, 即从校长到教师、职工都积极参与德育工作管理。学校的《教职工量化考核方案》规定了各岗位德育工作的职责, 制定了细致的考核办法。学校有计划地对班主任、政治教师、德育处、团委等专职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全面管理, 即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制定了《各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发挥了三个系统的育人作用:教学系统是必修课, 要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课外系统的各项活动作为选修课, 要发挥其对主渠道育人的补充和强化作用;隐形系统, 即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环境, 都发挥其感染熏陶作用。全程管理, 即抓好德育过程各环节的调控、评价。

(3) 充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面开花, 齐抓共管的局面。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 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灵和思想。其实, 中学生的许多问题, 往往可在家长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这里必须强调的是, 家庭教育有规律, 但没有人人适用、一用就灵的绝招。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来联系家长, 家校联合, 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积极开展家校班, 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 尊重理解与严格相统一。对于家长来说, 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 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 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 产生不良效果。要引导孩子接触优秀的文艺作品, 使孩子得到美好与享受, 针对年龄观、审美观。和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新打算, 探讨如何交友问题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等。同时, 学校协调社会各界进行社会的良好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创设, 譬如:进行社会网吧、娱乐场所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管理和监督。

总之, 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则, “以人为本”, 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 以整治学风,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 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 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 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 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摘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因此, 分析现在德育教育的新情况以及探索如何切实把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以教学为主、德育为首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探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范文第3篇

【摘 要】运用“八个结合”实施“五心”教育,拓展德育教育体验训练,弘扬祖国传统戏曲文化与感恩文化,进行这种教育实效性强,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拓展与载体创新的最新尝试。

【关键词】感恩教育 “八个结合” “五心”教育

大学文化要建立在求真育人的本质特征上,艺术与校园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它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伦理道德教化的重大使命,通过艺术审美可以达到培养人辨别善恶、培养道德情感和爱国情操,从而健全主体人格的目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戏曲欣赏与教唱》和《〈弟子规〉赏析》两门选修课建立德育集体训练平台对德育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对拓展大学生德育教育资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德育教学,增强了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达到了教师有计划教育影响的预期目的。

一 “八个结合”的训练方法

1.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第一,组建戏曲与感恩训练团队为同学们的体验教育搭建训练平台。艺术与德育互相影响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道德建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可接受性、感染力和实效性。我们课堂设计了戏曲知识、戏曲名家、戏曲欣赏与教唱、弟子规概论、原文讲解、名人谈弟子规、弟子规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影响等模块系统介绍相关知识,课下建立戏曲自学与创新、感恩教育体验与实践超市等模块,组建外联、义工、组织、后勤、财会、艺术、娱乐、体育等八大部训练团队并选出部长、副部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通过以部为单位的“经典学习”“演出服装和道具的管理”“沟通会”“定期例会”“集体学唱”“角色扮演”“背景资料查找”等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

第二,整合学院有效资源共同参与。学院团委、社团、辅导员、班导师一起训练会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训练教育中来。

2.教师精心策划与对学生的不断鼓励相结合

教师应规定每个阶段的训练项目、目标和评价标准组织,好及时的评判以正学风。

同时教师对学生产生“好感、信任、尊重”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大大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教师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及时地给予肯定的暗示成为学生实践的动力。“你能行”,如果听了老师对他说了这样的话,奇迹就一定会在这个学生身上出现。戏曲演唱比歌曲演唱难度大,体验教学排练常常到夜晚,开始有的学生演唱跑调、动作僵硬,学生干部打退堂鼓,老师鼓励他说:“你就是罗文,你就是送信者,你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到最后他的团队成功地为学院的老师和同学献上了整齐优美的舞姿和饱含韵律的戏曲节目,教师的及时鼓励需要伴随学生训练的整个过程。独立完成训练任务战胜众多困难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就是积累学生解决问题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宝贵,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对体验训练教育的参与力度。

3.学生理论学习和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不仅要在课堂学习很多相关知识,课下学生们还要迈开自学和体验实践的步伐。学生自编自演京歌“八荣八耻”“习近平走访谈官民关系”“迎宾礼仪”“习练太极扇”“校园与社区服务义工行”等活动,加深领会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边学、边练、边感悟。

4.引导教育与自我管理相结合

教师要进行启发式引导同时建立各种竞赛制度,责任到人,奖勤罚懒,周例会大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生干部根据原始记录对每个人、每个集体按质按量进行自我管理。使集体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紧张、愉快、团结、公平竞争的气氛中,不断有新的规定被补充到管理文件中,落实在表格上,学生们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的工作行为越来越自觉、自愿、扎扎实实、有色有声。

5.个体的体验实践与集体环境教育相结合

体验本身是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以部为单位任选“超市”中设定的训练项目,来自不同系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完成课外自学戏曲唱段难度比较大,排练大都是在晚间和周末的休息时间,有的同学懒惰不想参加,天冷不愿离开寝室,学不会有畏难情绪,怕被拒绝等,教师应事先设定好难关等着他们在体验中去感悟,在体验中去超越。

集体有“比较”的功能又能教会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个人的本领与品质在团队成员共同经历观察、思考、领悟、修养的训练中转化。这是情景模拟、人际关系和社会实践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集体排练的环境和角色扮演的过程能让学生放松、愉悦心情和反思自省,帮助学生尽快调整不良情绪走出困境,同学们都非常珍惜参与训练教学和在集体环境下培养自尊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6.传统文化育人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丰富和拓展,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工夫,在参与“文化进社区”“为敬老院老人演出”等多项活动中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会尊老爱幼、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真正内涵。

7.弘扬戏曲等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从孝敬父母入手通过唱词和韵律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感演唱信息读懂感恩和道德的力量,体验谦卑心、感恩心、责任心、奉献心和恭敬心,培养大学生尊重别人、利益他人,谦卑自己的思想品德,在为老师和同学服务中锻炼自我、提升能力。

8.优良传统文化与改革創新相结合

强化合力教育观念开展大学生“孝文化”教育,要全面提升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去思考不仅是一项教育内容而且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建设,把戏曲和感恩育人引入德育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学工作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后练,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体验练习,在完成各种难度的工作任务中,他们锻炼了坚强的毅力,自学戏曲唱段、尝试用旧调自己填词演唱、演出,在一步步加深难度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虽然大量的工作很紧张、很累,但同学们每天都在快乐的时光中度过,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主动在集体环境中体验练习,体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1.学生的变化是在教师的影响下实现的

教师要做好幕后策划,把程序设计和条件反射(对学生的参与勇气和进步表现不断地加以肯定)施之于学生,针对如何具有奉献、恭敬、谦卑、感恩、惜时、诚信等方面都设计有不同的经典德育唱段。

2.不断地肯定和鼓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将产生特殊的意义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尊,学生会因为要竭力保持或提升他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这个美好形象下次做事情就会努力比这次做得更好而练出了自信。

3.教师民主作风的特殊效用

大学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渴望被人理解、信任、尊重,布置任务前多与他们商议,采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那么他们就会非常乐意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

4.训练过程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教师必须具有奉献意识

训练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控制因素,学生出现的反复意味着前期工作可能白做,管理这个复杂过程教师要做许多的“无用功”,需要教师一次或几次地再去从头做起。把人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教师要倾注很多心血,付出许多宝贵的休息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奉献精神。

三 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动力系统”、“内部机制”启动了,又明确了为什么训练及训练的要求和方法,便能自覺地、争先恐后地对待一次又一次体验“集体环境下众人一起做成一件事的不容易”,就会理解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大众的艰辛与不易,产生感恩心,感恩他们对自己的辛勤付出。

四 利用戏曲与感恩平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

1.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反作用

教师会因学生的爱戴、尊敬而更加倾心和忘我于教育工作,从学生成长中教师能提升境界获得心理上的最大满足。

2.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从训练中得到的乐趣

让平时性格内向不太自信的学生与同学们一起上台演出,那些在众人面前一讲话就脸红更不敢演唱的同学经过训练后来讲话常常赢得同学们的一片掌声,改变非常大,成功让同学们增强了自信心。

3.实现教育目标

第一,通过SPSS软件测试被培训的大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独立完成一项或几项艰巨任务的心理变化来判断培训前后学生的心态和能力的变化。对大学生训练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数字化分析、对学生的独立完成各项任务进行成果展示,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显著地增强,心理素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二,学生参与的活动项目多样自信心增强。学生们建立多个QQ群和感恩训练论坛,主动要求为学院的操场捡拾垃圾,每次上课都有同学鞠躬迎宾,每周甚至每天主动给父母打电话,比参加训练前更开朗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加深了,明显有了包容心、感恩心、责任心和爱心,也更自信了幸福感增强了。

第三,学生们在学习《戏曲欣赏与教唱》和感恩课程的学习心得摘录,“戏如人生,学习戏曲由不爱学到自己编辑伴奏带、自己创作戏曲演出片段再到后来参与演出,我们不仅锻炼了自信,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感恩课堂的气氛自始至终融洽、柔和、温暖,同学们接受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主动、自觉,同学们说师生彼此尊重互动心里高兴、舒服、喜欢,活动也愿意参与。

第四,参加训练的人比不参加训练的人灵活。努力挖掘潜力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参加训练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培养了学生自信和细腻的品质。

第五,学生参与训练硕果频出。在老师的辅导下大学生们成功举行二人转比赛活动、自编小品老调填新词上台为全校师生演出,到广场与市民一起参加“百万市民参与文化进社区”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演出,成功举办了省内大学生戏曲联谊会。

第六,出版专著。张荣珍老师与周正合作编著了《戏曲欣赏与教唱》,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尝试德育教育的创新模式,填补了国内高校德育戏曲育人的空白。

第七,为进一步研究对大学生德育训练的系列教育打下基础。忽略了人生教育过程中体验教育这一环,教育目标的实现就一定要大打折扣。搭建戏曲与感恩教育平台将补上这一课,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懂得感恩、谦卑、尊敬、责任和奉献,增强能力,也为将来推出系列训练教育的研究铺平道路。高校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变化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大,怀有感恩心的人多了,德才兼备、多才多艺的人多了,人们的精力自然就转移在务实做事和高品位的艺术欣赏上,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好转。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1):58~60

[2]孙伟、冯磊.论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的交融[J].高校教育管理,2012(3):27~31

[3]黄长安.论艺术的德育功能[J].求索,2011(5):119~121

[4]徐曼.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与现代化,2009(2):19~26

[5]郝文军.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探究[J].教育评论,2014(2):91~93

[6]金琴.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7)

[7]陈翔.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 提高德育实效性[J].时代教育,2007(12):79

[8]吴萍.浅谈艺术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1):291

[9]李艳敏、狄成杰、尹露露.高校孝文化教育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3(4):1~4

[10]鹿丰玲.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本质、功能及实施途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8~20

〔责任编辑:肖薇〕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范文第4篇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

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

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

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

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范文第5篇

一、在高中期间通过本校的国际班(部)出国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也选择了绕开“高考独木桥”,直接“瞄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顶尖高等学府,并被成功录取。据了解,许多重点中学也纷纷为意欲出国的中学生开设“出国班”,如IB、AP、A-level等国际课程,并为那些放弃国内高考的学生制订一整套申请方案,大大增加了他们升入世界顶尖名校的机会。

但此类国际课程班一般只招收本校生,针对的对象有限。而且,因为要结合国内高中的教学要求,所以学生直接放弃中国高考或许有着比较重的负担。

二、通过中介出国 现在社会上到处都有各个地方和各个品牌的出国留学中介。留学中介本身不能提高你现有的状态,他们的作用在于介绍你出国留学学校的信息和技巧。而学生常常反映出国后和在中国所接收的信息不一致,是因为信息给予的偏差和片面导致学生对学校的认识过于理想化。经相关部门调查后发现,很多中介是非法、转借或套用资质的,这样风险就更大了。

据了解,一个时期以来,针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活动中的一些问题,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和整顿措施,包括公布国外正规院校名单,发布留学预警,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严重违规案件,建立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等。但是,目前仍有一些不具备自费出国留学中介资格的机构在从事非法留学中介活动,极个别获得自费出国留学中介资格认定的机构为牟取利益,也违规操作,从事挂靠或转借资质等活动,损害了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利益,干扰了自费出国留学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教育部公布经资格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核心资质,目的就是要打击以上自费出国留学领域中的非法活动,进一步规范自费出国留学服务市场秩序。

教育部提醒出国留学人员,出国留学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学校。通过中介机构办理留学时,应查验其是否具有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当地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并核对其核心资质情况。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拟留学院校的资质情况,应查看驻外领使馆对该院校的认证文件,了解中介服务机构是否与该院校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或协议,以及该合作意向书或协议是否报经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签署出国留学服务合同时,除了要将涉及双方利益的核心内容写入合的同外,还应注意合同中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与其“资格认定书”上的名称相符;缴付有关费用时,应索要有效发票或盖有企业财务专用章的收据,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通过预科和合作办学出国

首先是预科,预科是海外学校为国际留学生开设的课程班,当前社会上有很多机构在开办留学预科。预科是在国内的学校学习一些课程,然后再到国外去留学。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其弄不太清楚。预科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管理,有关预科的宣传表述都不尽相同,有一些预科是和国外连接起来开设的,有些预科仅仅就是培训。从我们了解到的这些情况来看,建议最好还是要对预科的办学资质做一些了解,家长要和学生花费一些精力去了解一下:他们想读的预科是不是合法的?培养的目标是什么?选用的教材是什么?包括对收费情况、师资情况都要详细地做一个了解,之后再决定是不是上预科。

四、持有国际课程证书出国 高中生或者高中毕业生在培训机构学习国际通用的国际课程,凭着国际课程的成绩报读全世界大学的各类专业。这类课程认可度是全球性的,课程的体系也非常的先进,一般从教材到大纲到各种习题都是标准化的。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就如同系统地学习了海外的高中或大学第一年的课程。中国学生就读这些课程一般选择比较容易出成绩的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经济学等。选修的科目决定了将来到海外就读的专业。学生在学习这类国际课程的同时又可以学习专业英语和学术英语,因此到国外就读时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和适应期。且此类课程在国外的申请中比较有优势,体现在入学申请、奖学金的申请和减免学分上。

学生在就读此类培训课程的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来拉长或缩短学习的周期,这类课程是按照科目的数量来衡量申请的,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只要达到标准数量就可以被录取,所以其权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范文第6篇

一是率先垂范, 争做育人为本的名师。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牢记党的宗旨, 育人为本, 坚定信念, 开拓创新,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二是争做品质高尚的仁师。进一步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爱国荣校, 顾全大局;乐教敬业, 无私奉献;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三是争做教艺精湛的高师。严谨笃学, 博览群书;更新理念, 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精益求精;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善于总结和借鉴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 最终使每个学生获得主动创新、全面发展的机会, 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四是争做德艺双馨的名师。作为教师, 既要志从高远, 又要求真务实;既要谈泊名利, 又要甘为人梯;既要严以律己, 又要诚实守信, 关爱学生。通过师德建设, 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榜样和社会公德建设的楷模。

2 学科渗透教书育人

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寓德育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加强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要求科任老师在落实教学目标时, 挖掘各学科的德育思想内容, 积极寻求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通过教材内容、情景的衬托, 以强化德育感染力。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语文课中描绘祖国河山、家乡的优美景色, 以激发学生爱国爱民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思品与社会课以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关心集体、团结同学、诚实守信;法制、环境、安全、健康等综合课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做具有社会公德、勤俭节约、保护环境、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合格公民。通过各科教学, 教师自觉履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既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 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达到教书育人。

3 寓教于乐活动育人

(1) 在学生中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养成教育, 不断提升小学学生的道德素养, 把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经常性工作, 熟知《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内容, 做到牢记心中, 并付诸与行动。事无巨细, 大到人生目标的确定, 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小到言谈举止, 如随地乱扔垃圾、排队放学、日常安全、爱护公物、文明用语、禁止零食进校等, 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惜成果、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将《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实施的内容纳入班级日常考核, 严格值日检查, 坚持日记载、周总结, 及时进行优胜表彰, 不仅使学生的日常行为得到了规范, 而且学生受到了激励, 学会了做人, 达到了活动育人。 (2) 利用重大纪念日和重大时事教育为契机,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升旗仪式, 国旗下讲话, 营造出肃穆、庄严的氛围, 以唤醒学生的爱国激情。利用简单易操作的主题中队会, 寓德育教育于其中。

4 创新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文明校园”。让健康、向上、优美的校园环境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创建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中发挥重要作用, 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构造校园文化建设中, 大力开展“三说话”活动, 在宣传栏中书写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 让“校园”说话;在楼道墙壁上悬挂各种警示牌和学生美术作品, 让“墙壁”说话;在教研室、办公室里悬挂学校各类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校园制度文化, 教室墙壁上设置的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 争章园地、“我能行”展示台、图书角和绽放的各种花卉, 让“教室”说话;在校园甬道两边设立的大型宣传栏, 图文并茂, 宣传素质教育, 展示师生风采, 求真、进取、务实、创新的奋斗目标, 教学楼前高耸的松树、花池成对称图案;夏日, 五彩缤纷, 冬天, 松柏碧绿, 相映生辉。教学楼的合理布局, 这都是以校园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物质文化, 实现了让“行为”说话, 他们与师生朝夕相伴, 时时刻刻, 事事处处警戒师生。宣传栏内容丰富, 定期更换, 给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以此激励着师生健康成长。

5 参与社会活动实践育人

让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每年三月开展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以班级为单位, 组成助人为乐小组, 手拉手对子, 帮助双差生、贫困学生, 给他们赠送衣物、学习用具, 把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利用地球日、环境日等大型纪念日, 大力宣传环保意义,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并将此项活动拓宽到社区, 开展“红领巾进社区植树、护绿活动”。定期组织少先队员到敬老院帮助洗衣、打扫卫生、慰问演出, 使他们明白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对典型人物、好人好事表彰鼓励, 正确引导, 使学生眼前有榜样, 赶超有方向。

6 营造氛围社会育人

(1) 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学校师德队伍建设的水平。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其一言一行都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身正, 其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因此, 大力提倡教师用榜样的力量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处处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成为学生的榜样, 充分发挥榜样在德育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如教师节, 大张旗鼓的表彰“十佳教师”、“优秀园丁”、“优秀班主任”、“十佳德育标兵”、“优秀德育工作者”以及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 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和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校兴我荣, 校衰我耻”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此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2)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 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 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提醒家长做合格父母, 培养合格人才。吸收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的行列, 为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供全程服务, 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建立校外教育网点, 把学校德育教育向校外延伸。加强依法治校, 进一步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4) 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了解道路安全标示, 学生个个学做小交警操, 人人争当小民警, 强化自我安全意识, 做到我不伤人, 我不被人伤, 为他人着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总之, 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但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理念, 善于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 拓宽育人途径, 抓住一切育人的契机, 尽一份责, 出一份力, 就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学校德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学校整体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适应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需求的实际, 坚持以人为本, 依法管理, 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 以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素养为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上一篇:班级管理细则范文下一篇:智能家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