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执行标准概况范文

2023-09-26

企业生产执行标准概况范文第1篇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 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以来, 预算执行就成为企业日益重视的地方。生产预算即生产经营预算是企业编制的主要预算, 一般根据销售量或销售订单来编制, 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资源, 包括人员、机器设备、时间、原材料等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 对预算期间的生产计划、资金等进行的预测。在考虑现有库存情况下, 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预算;同时预测现金支出金额和非现金支付金额, 以便企业筹措资金。生产预算编制完成后经过审批就开始执行, 本文主要分析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

2 有关企业生产预算执行的文献综述

秦婷等 (2013) 就企业生产预算的编制进行了探讨, 认为企业应该建立生产预算定额体系, 做好预算基础性工作, 才能实现良好的预算管理。朱俐玮 (2015) 认为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问题, 主要因为预算控制流程不严格, 预算考核不规范, 预算流于形式, 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 企业生产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产预算重视短期效应, 忽视长期战略影响

企业生产预算一般以销售订单为基础编制, 进而分解成各种具体预算。因而销售量或销售订单的确定往往以去年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率的增长来形成, 至于能否如期到达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往往不确定。为此企业很少基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到年度目标。

3.2 生产预算编制不合理, 失去激励作用

生产预算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 应该在企业严格执行。但是生产预算由于部门之间讨价还价的影响, 导致生产预算编制较为宽余, 留有较大的余地。特别是生产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调整预算指标, 导致预算指标可以轻松达到, 往往达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3.3 生产预算缺少合理的评价, 缺乏有效的考核

预算执行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 预算管理往往流于形式, 起不到原有的作用。企业生产预算在实践中往往每年都做, 但是认真年度评价考核的很少, 都是关注预算指标超标没有, 没有考虑实际情况的影响。

4 企业生产预算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企业对生产预算编制、执行重视不够

生产预算又称为业务预算, 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资源的利用和计划,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生产预算的期间一般是一年, 较多关注短期效应, 未来一年的变化或影响, 很少考虑长期效应, 忽略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生产预算必须与公司长远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 将长期战略目标进行分解, 形成年度计划或目标, 再结合未来一年的销售订单或销售量的预测为基础进行编制。在预算执行中应该非常重视、严格执行, 一般不做调整, 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 可以在年中或半年结束时进行调整, 必须有合理的理由。

4.2 预算管理缺乏组织保障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往往重视编制、轻松执行。在编制时, 公司领导组织各部门人员在一起确定预算指标, 经过公司高层的审批后就下发各部门执行。但是在预算执行中就缺少相关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继续深入的跟踪了, 基本上都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情了。这样预算管理缺少有力的组织保障, 缺少专人负责、专人跟踪、专人汇报, 预算管理的效果就差了。

4.3 企业对未来形势和销量判断、预测不准

生产预算的期间一般是一年, 较多关注短期效应, 未来一年的变化或影响, 但是如果未来一年的形势判断不准, 销售量或销售订单预测不准, 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无效使用。因而在企业中, 销售量或销售订单的确定, 往往是销售部门自己认为或考虑的结果, 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或行业分析, 也没有进行深入调查, 企业的情报资讯收集不够。

4.4企业预算基础性资料缺乏

企业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粗犷。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准确, 单位定额制定不科学, 生产预算的基础资料缺失, 制造费用的成本习性分析不够, 导致生产预算编制出现偏差, 进而在执行中出现困难。

5改进企业生产预算执行的对策分析

4.1实行长期战略与短期计划相联系的生产预算管理

企业在业务预算编制前, 应该学习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 明确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 并由计划部门或规划部门分解为年度计划目标, 供预算编制时参考。销售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或行业分析, 结合公司所在行业中的地位, 科学预测未来一年的销售订单或销售量。同时把规划部门分解的年度计划目标和销售部门调查预测的销售订单结合在一起, 合理编制企业的生产预算, 为生产预算在执行中减少困难。

4.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实行全员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也是加强企业管理、合理调度企业资源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 全员执行, 需要改变企业管理的思路, 所有部门、所有员工都参与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特别是一些企业“重视编制、轻松执行”的现象必须改变。所有部门、所有员工都参与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 对于每月的预算执行情况, 都有上报公司高层, 每季度的预算执行差异都有进行预算分析, 每半年总结一次, 分析差异的原因,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调整。

4.3 强化企业预算的基础工作

预算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资源的重要手段。但是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做好一些基础工作, 例如财务核算规范、准确, 成本核算清楚、准确。因而企业需要对过去三年的成本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建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所必需的基础资料体系。只有相关基础资料工作扎实了, 预算管理才能上台阶, 预算管理的效果才能体现, 调度、使用企业资源的预算作用才能显现。

4.4 合理建立生产预算评价考核体系

预算执行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 预算管理往往流于形式, 起不到原有的作用。企业生产预算在实践中往往每年都做, 但是认真年度评价考核的很少, 都是关注预算指标超标没有, 没有考虑实际情况的影响。为此, 企业需要合理建立生产预算评价考核体系, 对于每个部门, 针对部门可以自己掌控的预算指标进行评价、考核, 指标不用太多, 考核指标也不要太复杂, 预算评价考核指标尽量简单、量少, 数据的取得或量化切实可行, 这样可以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效果, 充分发挥预算作为企业管理的调控手段作用。在具体考核力度上, 要考虑预算的完成程度、员工的努力程度与奖罚力度挂钩, 体现预算的激励与约束效应。

5 结语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作为企业管理、调配企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企业中具有重要作用。生产预算也是如此, 但是生产预算在执行中存在偏离企业战略目标、经不起市场检验、缺乏应有的激励、考核不严等问题, 主要还是因为企业对生产预算的重视不够, 缺乏有力的组织保障, 预算基础资料不全, 以及对未来销售判断不准等。为此需要改变思路, 健全预算基础性管理工作, 建立面向市场、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的生产预算管理体系, 并建立科学的生产预算考核体系。

摘要:生产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生产预算在执行中还存在着偏离企业战略目标、经不起市场检验、缺乏应有的激励、考核不严等问题, 这主要还是因为企业对生产预算的重视不够, 缺乏有力的组织保障, 预算基础资料不全以及对未来销售判断不准等。为此需要改变思路, 健全预算基础性管理工作, 建立面向市场、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的生产预算管理体系, 并建立生产预算评价考核体系。

关键词:生产预算,预算执行,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朱俐玮.企业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 2015 (3) .

企业生产执行标准概况范文第2篇

一、“7S”活动的含义

“7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速度/节约(speed/saving)这7个词的缩写。因为这7个词日语和英文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7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内容的活动,称为“7S”活动。

二、“7S”活动的内容

(一)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 整理的目的是:增加作业面积;物流畅通、防止误用等。

(二)整顿

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整顿活动的目的是工作场所整洁明了,一目了然,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区。

(三)清扫 .

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目的是使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并保证稳定产品的品质,最终达到企业生产零故障和零损耗

(四)清洁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

清洁活动的目的是: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开始。

(五)素养

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7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

目的:通过素养让员工成为一个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一个良好工作素养习惯的人 .

(六)安全

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

目的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的连续安全正常的进行,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七)节约

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实施时应该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之使用价值。

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在我国,由于资源相对不足,更应该在企业中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三、公司生产过程中7S的应用

1 对员工着装和工作牌的管理和要求,规范制度,对执行不到位者做出相应的处罚。 2 拖鞋管理 对号入座,每个员工对自己的拖鞋更换和摆放按要求做到位。 3 部门责任区环境卫生 窗户保证干净明亮、台面整齐干净、地面清洁干净。

4 部门责任区设备保养维护 每日是否有保养,润滑油干净是否达标。废料是否及时清理。

5 部门责任区安全 消防设备的清洁,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前是否有杂物。 6 部门责任区节能 是否做到人走灯灭,台面整洁。

7 部门责任区设施 是否按要求放在规定位置。物品有无归类存放。物品架物品箱是否整齐。

深圳市科华盛硅胶材料有限公司

人事行政部

企业生产执行标准概况范文第3篇

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概念和规范作用

 基本规范解读

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作用

 企业管理

 政府监管

 他方咨询

安全评价机构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

 咨询

 实施

 评审

基本规范解读

 出台背景

 基本内涵

出台背景

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历史

②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现状

③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出台背景

①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历史

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提出了在全国所有的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均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

随后,除煤炭行业强调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与质量管理相结合外,其他多数行业逐步弱化了质量的内容,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② 工作现状—政府安排部署,总体指导工作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管政法字[2004]62号)

企业生产执行标准概况范文第4篇

一、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一) 计划性维修管理理念

维修中心通过强化维修计划的制定、执行与考核, 要求各队段精确执行设备维修计划, 严格界定设备故障停机与维修计划停机的区别, 改变设备维修工作事后管理、设备不坏不修的维修模式, 使原来被动修理转变为预知维修成为可能。

(二) 总体思路

计划性维修施行归口管理, 维修中心调度室负责组织各队段制定设备维修计划, 协调各队段密切配合, 调度各类设备, 统计计划执行情况, 计划外停机维修情况, 组织检查与考核。

(三) 维修计划三步确认法

维修中心调度室将原月度维修计划的制定方式转变为周维修计划的制定方式, 各队段于每周5制定下周维修计划并由调度室进行汇总。维修计划的制定施行三步确认法即:首先由施行包机制的机组人员确定该台设备是否需要维修;然后由队段负责人与技术员对机组维修计划进行可行性评估, 对维修计划进行再确认;调度室根据队段提报计划, 制定周维修汇总计划, 并组织召开维修计划平衡会, 主管生产副经理联合各参会人员对周计划进行逐条审核, 对于存在问题的计划不予通过。

(四) 统筹安排计划执行

对于已确认的周计划, 调度室统筹安排, 逐条严格执行维修计划;队段安全员根据维修计划的安排, 提前做好高风险作业危险源辨识及安全告知工作, 联合安监部值班人员对高风险作业进行全程监督管理;队段技术员根据维修计划的安排, 充分利用维修作业工具包, 提前对机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提高设备维修效率。

(五) 严控计划外停机

对于计划外突发故障, 调度室重点关注8小时以上非计划停机故障, 要求各队段及时总结原因, 将原因归类为配件质量问题、设备操作问题、维修质量问题, 通过对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自身的不足, 吸取经验教训, 防止同类问题的发生。

(六) 考核与薪酬分配

调度室根据每日统计数据, 月底出具单台设备出动率、维修计划完成率、非计划停机次数考核表, 根据具体指标完成情况为各机组评分, 并采取差额分配方法, 将评分与各机组薪酬分配直接挂钩;各队段负责人针对考评例会上提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 总结维修经验, 提高设备维修水平。

(七) 实施效果

自施行计划性维修工作以来, 机组人员计划性维修意识不断提高, 机组人员能够按照设备实际情况制定准确的维修计划并严格执行, 维修计划总体完成率均保持在95%以上;通过实施对非计划停机的考核, 提高了机组人员对计划性维修的重视程度, 改变了以往设备维修工作事后管理、不坏不修的维修模式。

二、双增双节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一) 双增双节计划管理

成本控制并非无限制的压缩设备单耗, 更不能无计划的开展各项投入, 而是应在科学的生产组织与严谨的数据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合理的物资消耗定额区间, 各队段、部门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年度双增双节计划, 落实双增双节项目具体责任人。

(二) 通过计划的实施调动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热情

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 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企业成本控制并非少数管理人员或几个部门的工作, 而是体现到日常工作中的各个角落、方方面面, 是由全体员工的主观意识与客观行为共同决定的。那么企业如何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每名生产员工, 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质量。

(三) 建立高素质监督队伍

监督管理是成本核算质量的保障, 维修中心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经营管理监督队伍, 负责准确核查材料费用消耗, 落实材料发生成本, 为企业制定准确的物资消耗定额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监督检查月度双增双节计划执行, 逐条核查计划实施的真实性、实现的经济效益等内容, 建立监督机制、落实考核管理, 保证各类数据的真实性。

(四) 双增双节计划实施实例

下例维修中心状态监测室开展双增双节工作计划的实例。在年度双增双节计划会议审核通过后, 维修中心按照双增双节计划安排, 为计划的开展提供了费用投入及设备支持, 在4台220T卡车发动机400小时换油周期实验。状态检测室通过开展油普、光谱及PQ值等元素含量分析, 持续跟踪发动机运行状态, 发动机平均使用寿命达19000小时, 满足在全部50台220T卡车实施条件并进行推广实施。通过此项计划的实施, 220T卡车全年保养次数从900次降低至825次, 全年直接减少保养次数125次, 单次保养费用6200元, 2017年实际节约油脂费用77.5万元。

三、结语

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管理体现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关键在于生产经营计划的科学制定与执行的不折不扣。企业通过制定各类生产经营计划, 制定监督与考核机制, 严格奖惩兑现, 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 实现提质增效。

摘要:面对现代企业间的激烈竞争, 企业必须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文章从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出发, 列举了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实际应用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划,执行,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刘庆伟, 朱婧.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单耗[J].会计审计, 2016 (39) .

[2] 丛丽.试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经营计划[J].商场现代化, 2017 (1) .

企业生产执行标准概况范文第5篇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 是践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主体, 要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 全赖于企业本身, 但是, 在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调研的过程中发现, 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视的“失位”“安全生产, 重于泰山。”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 对于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深远。然而在一些企业的生产工作中,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忽视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设, 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缺位”, 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留下巨大隐患, 这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相背离, 造成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的“缺位”, 制约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源力”。

(2) “重考评, 轻运行”错误观念的“在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目标是建立起科学、规范、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制度和可行性操作规程, 确保企业人、机、物、环处于良好、安全的生产状态, 进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效力, 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 有些企业却对安全生产存在认知偏差,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安全考评等同起来, 认为只要考评达标就行, 导致安全生产工作出现“平时不烧香, 急来抱佛脚”的状态, 形式主义盛行, 没能从根本上建立起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预防机制, 使企业安全生产处于一种“非规范化”的境地。

(3) 企业“三同时”落实的“缺位”在对安全标准化调研中发现, 很多企业, 特别是非行政许可的行业, 现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整改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 创建难度较大, 企业有一定的为难情绪, 追根究底在源头时就存在病态, 没有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 需要补前面欠下的安全帐。

同时, 随着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大力推进, 衍生出了一大批标准化咨询服务机构, 由于缺少市场准入门槛, 缺少有效的监督考核手段, 各咨询服务机构的人员素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机构以自身的盈利为主要目的, 不能为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带来真实、有效的作用, 更多的是抱着如何快速帮助企业去取个证, 完成政府的相关要求, 流于形式。

2 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反思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 企业发展的转轨以及新技术引进的不断深入, 企业安全生产建设已经步入新常态,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设的要求、内容、标准、手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导下, 如何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坚持做到“以人为本”, 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企业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新《安全生产法》中第一章第四条已经明确要求企业必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化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5〕55号和《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浙安监管综〔2014〕117号等文件精神也要求深刻理解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理清工作思路, 扎实持续推进。

(1) 坚持把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监管部门监督管理企业的主要抓手“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是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责任主体, 必须要发挥其积极有为的工作职能, 做好、做实、做细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加强指导, 强化管理职能, 增强推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性, 通过深入企业现实生产环境进行调研, 发挥社会各个部门的力量来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指标, 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大力推进企业创建,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入正轨。

(2) 坚持将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中, 安监部门要将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 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日常监管、专项检查、“打非治违”等工作相结合, 把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自主创建、年度自评、自评报告公示情况作为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监管的基本依据, 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 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频率, 避免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对那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到位、不达标的企业, 要适当加大处罚力度。

(3)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大激励约束机制, 引导企业主动创建综合运用经济政策、荣誉、信用等激励约束手段, 调动企业自主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与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费率挂钩, 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贷信用等级评定等政策的落实, 用市场化的方式, 引导企业主动创建。

3 结语

总之, 安全生产, 重于泰山, 是确保企业科学发展、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要求企业必须从思想意识上、生产行为上确实贯彻执行, 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 要求必须把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监管部门监督管理企业的主要抓手, 并将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 通过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大激励和约束, 引导企业主动创建, 贯彻好、落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以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摘要: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体现, 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正面指标, 是企业的基本职责所在。本文正是基于此, 探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为形成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打下厚实的根基。

上一篇:企业班组管理信息系统范文下一篇:如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