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2023-09-24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再走向全球经济,宣告了中国企业家依赖权利管理企业历史的结束。而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也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表面上看,国外公司能够成功凭借的是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畅通的渠道等等,实际上,完善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他们制胜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一宏观环境的变化,对各大专院校开设管理学课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管理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普遍成为经贸、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类等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一、大学本科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尽管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已被各界人士广泛认同,但具体到大学的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管理学通常被定位为公共专业课程,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一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都还没有达到学习管理学应具备的成熟程度。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管理与自己的生活相距太远,即使毕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都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学的学习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在学生消极学习态度下,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最终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2.教材内容通常是繁杂且理论性过强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一方面,管理学课程是对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凝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和知识性,同时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学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且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常常苦于不知从何下手,采用何种方法掌握如此多的繁杂、差异性强的知识点。另一方面,《管理学》课程本身不是操作性课程,教材完全以理论讲解为主,如果在教学中还是照本宣科,以纯粹理论讲解为主,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将会是一场催眠的过程,无法达到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学时压缩,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多数大学本科教学都存在一个学时压缩的现状,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已经无法按时、按需授完所有的教材内容,所以教学中要避免将有限的课时平均分配,过多地強调学科的完整性,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的重点,同时缺少深度。

4.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大学本科教育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采取单一讲解法。90分钟的课程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被动的听,时间久了难免造成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的结果。

另外,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不应是简单的由板书转换为PPT表达,而是教学内容、方式的综合改变。

案例教学更是目前比较时髦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谈到教学手段改革时,言必称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云云,但实际上却是案例多多,含糊不清。管理的应用极其广泛,可用案例随处可见。如果不加删减,则会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二、大学本科管理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

1.从学生需求出发,实现教学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统一

作为教师应该让自己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首先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正确引导他们的需要,来寻找二者之间的切合点。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管理学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现实性和有用性都是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感兴趣的重要前提。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普遍认为大学课程的开设要么与现实脱节,要么徒有时髦的称呼,教学内容理论繁杂,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这种观念,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尽管他们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数从事的可能是被管理工作,作为被管理者,了解管理者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益处多多,考虑问题已经是站在高起点,能够全面分析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赢在出发点。

其次,管理学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也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初步实现学生尝试性地运用理论去解决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要修正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教师讲授《管理学》的直接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间接的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既可在根本上促进《管理学》课程的吸收,又可实现学生健康人品的塑造。

2.根据现有教材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现有大学本科的管理学教材多是按照管理职能为线索编制章节,由于课程本身特点,内容繁杂,概念理论之间关系缺乏逻辑性。加之,现在各大学教学课时都在压缩的现状,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突出重点,明确各章节之间的联系,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善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问题。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本科教育应以思维能力培养为首位。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个人素质。

常用的教学手段包括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课堂教学以PPT为主,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内容可以来自网络、新闻、以及各种音像材料。选择案例后不能只讲故事不讲因果,学生可能非常有兴趣的看完了相关的故事与影视内容,却不知道老师让了解学习的是什么。案例只是开始,分析才是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多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互动式、参与式学习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作为教学规则的提出者,可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了解要讨论的公司的远景、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其优缺点,引导学生自己开动大脑,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课堂讨论,会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效果。

三、结论

教学过程中只有让教育的重心由老师“教”转向学生“学”,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者、探索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管理者,让学生从自我的角度来感知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我们进行管理学教学最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铁艳:浅谈会计教学. 今日科苑. 2009年.7月. 14期. 北京:今日科苑杂志社,2009年

[2] 潘建林.管理学教学之我见. http://jpkc.ywu.cn:80. 2007年.4月.18日.

作者简介:

李楠 (1970.8---) 女,毕业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会计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方向的转型,相关本科专业职教融合性趋显,物流专业作为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受到相当的关注。在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间陆续启动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物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给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带来了新契机。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对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滨州市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基于“学历+技能”双提升目标构建了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策,为相关物流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物流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协同发展

一、引言

目前职业教育以中高职和技术院校为主要主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受限,造成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当前就业市场对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要求趋高,学历+职业技能作为人才准入的基本条件,二者具有不可或缺性。但现实表明,大部分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缺乏职业技能培训造成毕业生就业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学历优势不明显等问题突出。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一般,多以框架性面上合作为主,缺乏深度的融合。物流教育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教育,实践和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然而地方院校包括高职、本科等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孤岛”问题比较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接端口,无法实现有效协同,这不利于地方物流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必要性

(一)职教改革政策

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具优势。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指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1]。1+X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了融合,并将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为推进职教改革中1+X证书制度试点,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稳妥进行了实施意见引导,进一步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进程。山东省教育厅在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了省内各高校的试点申报备案工作,并将在2021年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实施阶段,不限制申报院校、申报数量和学生规模。1+X证书制度成为山东省地方高校职教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

2020年山东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精神开展了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并每年就试点学校、专业及招生规模发布任务通知。2020年物流专业以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为主,“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与本科院校分别达到了3组,如表1所示。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也成为推进地方高校职教发展的重要模式。

(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诉求

山东省职业教育起步较早,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发展较为成熟,物流专业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培养,协同发展效果明显。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山东交通学院、临沂职业学院与临沂大学等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的“3+2”对口贯通衔接。然而对于应用型物流专业的发展,对口贯通很大程度上只是打通了学历方面的联合培养,高职阶段学生更注重的是转段考试,技能提升未做明确要求,整体培养质量差强人意。职业院校與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厘定清“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建立起协调机制[2]。

随着职教改革的展开及深入,山东省陆续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3]。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和“1+X证书制度”试点成为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互通衔接的重要探索,将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职教体系并提升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水平,促进物流人才培养综合发展。

(三)企业职业化物流人才需求

山东产业基础良好,地理位置优越连接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带,陆路交通发达,海岸线长优良港口多,青岛、临沂是首批国家级物流枢纽。山东省物流行业发展成熟度较高,对于地区物流职业教育来说具有良好的基础。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地物流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必不可少。然而,部分高校与物流相关企业的产教融合程度一般,大部分局限在短期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合作层面,高校与企业在物流职业教育方面无法实现真正的协同。部分企业为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逐步在探求并开展与国内知名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合作,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职业教育合作意向及深度受到一定冲击。

三、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

(一)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

山东省滨州市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良好,职业教育院校体系较为全面,目前滨州市职业类院校与企业合作较为密切,高等职业院校特色明显。然而滨州市高等职业院校与山东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单一,本科合作院校较少,无法较好开展职业教育对口贯通分段的学历提升。相对于职业院校,滨州市本科高校在对接职业院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对接院校与专业单一,数量较少等现象。目前滨州市所在区域的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分别开展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都为机械类专业,但没有相互的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与此同时,在参与物流1+X证书制度试点中,地方高校学生可通过考取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职业能力,职业层次院校以初级和中级证书为主重点考查实操应用能力,本科层次高校以高级证书为主重点考查规划设计分析能力。物流1+X证书制度试点对于不同程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1+X证书存在着等级设置过宽、学习成果认定难、积累与转化滞后以及社会服务功能有待强化等问题[4]。多数的职业能力培养并不能有效对接行业企业的需求,部分高校仅仅停留在知识考查的层面,无法链接企业实时需求。企业需求是物流职业教育的风向标,企业的参与对于提升物流职业教育必不可少,关系重大。

(二)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构建

目前滨州市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高校间物流1+X证书制度下的各层次联动,同时与地方企业协同职业育人程度不足。物流职业教育需要职业院校、本科高校及企业的共同参与,在学历和职业能力提升方面深度配合。因此,以“学历+技能”双提升为目标构建了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物流职业教育技能提升目标主要借助于1+X证书制度协同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开展以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导向的不同层次的技能培养,对接行业企业,落实岗位技能要求,激活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培养的企业应用活力。

物流职业教育学历提升目标主要借助于3+2对口贯通机制开展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的广泛协同育人合作,为学生发展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增强学生升学深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综合人才培养水平。

四、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策

(一)推动地方高校开展物流专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合作

开展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是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职业院校和本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一定的承接性,可提供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基本条件。在职业技能与学历证书“双并重”的行业环境中,职业院校和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各自优势明显,可通过贯通分段合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贯通培养期内技能学历复合型人才的养成。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在推动职教发展的进程中,可侧重推动高校间开展物流专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合作,特别是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探讨物流专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合作。

(二)构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1+X制度衔接机制

1+X证书制度作为国家职教改革的关键路径之一,被诸多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相继引入以推动自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5]。对于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来说,物流管理1+X制度为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提供了新内涵。1+X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证书试点考核院校具有层次性,高职院校普遍为中级,本科高校为高级。在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基础上,通过中高级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衔接,能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间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地方高校在开展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的同时,有必要接入1+X证书制度,构建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的衔接机制,推动中高级物流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衔接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可通过课证融通进一步完善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高职和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内容。建立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物流管理1+X证书师资队伍,共同组织培训并开展考评工作。

(三)打造地方高校职教特色的协同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地方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因人才培养理念的差异性,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上各具特色[6]。高职院校开展的深度校企合作,随着现代学徒制的日益完善,能直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本科高校更侧重于以校内实验室为重心开展实践教学,往往用于印证教学内容原理及应用方法,突出一定的系统性创新思维。本科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学分的设定,学生在校公共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占比高,通常较难满足企业要求学生集中实习实训的基本时间周期要求,“走马观花”式校外实践教学成为主流。对于推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特别是基地的建设运营上更应相互借鉴经验,共享资源,打造区域协同,共同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对口贯通培养基础上,充分发挥1+X制度的引导性,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贯通本专科课程体系,实现学历+职业技能证书有效的层次衔接[7]。通过打造职教特色的协同实践教学基地,增强区域物流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能力。

(四)提升地方校企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合作深度

高质量的物流职业教育是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共同诉求。对于部分企业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单方面满足现代物流运作的需求,在物流职业教育中企业的角色已经由参与者逐渐向主导者转变,企业通过自建物流人才培养平台主动对接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因此,地方高校不仅要运用国家职业教育利好政策,更要转变以高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积极对接企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切实立足于地方企业的需求,培养企业应用型人才,嵌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大局。

五、结束语

新的时代背景和行业环境,对新工科引领下的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了本科与职业院校行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诉求的融合。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口贯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借力于1+X证书制度将推动建立一套更为完整的多元化物流专业的协同教学模式,通过打造具有职业教育改革特色的协同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增强校企物流职业教育产教合作,共同探索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新道路。

参考文献:

[1]杨红荃,张雪娉.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价值内涵和实施的多角度分析[J].职教论坛,2020,36(12):45-51.

[2]周灌中,宋士福.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析[J].职教论坛,2015(12):29-31.

[3]唐臣,徐小桃.“1+X”制度下职业本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J].物流技术,2021,40(01):146-151+160.

[4]李超锋.“1+X”证书制度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廣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55-58.

[5]赵亮.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践与思考——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43-46.

[6]李雪梅.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化工管理,2020(07):76-77.

[7]刘金凤.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9(05):100-101.

作者简介:罗润三(1993—),男,汉族,江西宜春人,助教,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航空物流。

基金项目:2020年度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JZW2020067);2021年物流业制造业融合教改教研课题(RZW2021002)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计划““1+X证书试点”背景下的普通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ZW2020067);中国物流学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计划“面向物流业制造业融合的地方高校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些年我国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再加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冲击到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师需要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需求,因此提出了“四位一体”教学法,有利于提高管理学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本科管理学课程的“四位一体”教学法,对于管理学实际教学发挥参考作用,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本科;管理学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法

当前知识增长率不断提高,同时不断缩短知识更新周期,企业对于大学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提高了本科管理学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知识的整合和转换等能力,使其可以利用学到的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因此本科管理学教师需要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务能力。

一、概述本科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主要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流程,一些本科管理学课程甚至没有利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利用知识传授教学法,采取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虽然有利于传授管理知识,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一)因为每个大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利用被动的灌输式管理学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主要是利用单向流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表面上学到了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利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1】。

(二)我国管理学发展时间比较短,一些教师还没有深入领会案例教学法,在本科管理学课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教师主要是利用国外的经典案例,却没有开发本土案例,只是在表面上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不利于保障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不理解国内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导致学生缺乏实务能力。

(三)在本科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知识讲解和期末考试,忽视了实践课程,教师无法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指导,缺乏教学反馈,不利于在本科管理学课程中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没有深入理解管理学知识,教师也无法改进本科管理学教学方式【2】。

二、概述“四位一体”教学法

(一)“四位一体”教学法模型

“四位一体”教学法指的是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理论知识传授和案例分析以及案例讨论、考试与教学反馈四个部分,在训练学生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融合教师指导,同时结合学生案例开发和分析情况,在选择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安排点评和修改等环节,提高管理学教学过程的高效性和可控性。

(二)“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环境适应原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对于本科管理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本科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问题。而“四位一体”教学法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并且可以协调外部环境。通过案例开发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开发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管理学知识【3】。

2.整理原理:管理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系统,虽然系统中的每个要素并不完善,但是通过协调和综合不同要素可以优化系统功能。“四位一体”教学法通过有机整合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际案例开发以及案例讨论点评、考核等,形成统一的整体,优化管理学教学模式的功能,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管理学知识。

3.目的管理:为了实现系统目标,需要实现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调节性,通过目标管理有序推进系统发展。考察管理学教学效果的过程中,需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接受能力等,同时需要考察学生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划分知识讲解和案例开发分析以及案例讨论讲解、教师和教学反馈的比例,通过和学生良好的互动,有序推进管理学教学,保障整体教学效果。

4.有序原理:利用“四位一体”教学法,教师通过讲解帮助理解管理知识,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是模糊的,随后通过开发和分析案例,可以检验学生管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可以交换和反馈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信息,因此保障系统的开放性。在信息交换阶段,学生和教师以及同学之间可以充分交流信息,同时教師可以点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管理理论。管理学教学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可以在开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在期末考核中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可以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以此为基础改进教学方式。

5.反馈原理:利用“四位一体”教学法,要去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工具,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和幻灯片教学模式等,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可以结合经典案例和自开发案例,例如在利用自开发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确定学生案例开发的进度,同时可以有效指导学生案例开发的方法,通过及时调控,有利于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成功的开发案例,提升管理学教学水平。同时通过期末考核可以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4】。

三、“四位一体”教学法在本科管理学教学中组织过程

(一)理论知识的讲解

管理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为了合理利用管理学知识,需要深入了解管理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学到的管理思想。因此在本科管理学教学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管理知识,教师要想向学生传授管理理论知识,就要提前理解和运用管理理论,有效组织管理学课程。

(二)案例开发和分析

当前很多教师开始利用案例教学法,但是主要是利用外国案例,因为外观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同时还存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学习阶段很难理解案例,因此管理学教师需要利用本土化的案例。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管理计划和组织以及领导、控制四个职能,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为标准划分学生,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自主选择组长,教师要想学生详细介绍案例开发的程序和方法等,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发案例。

(三)案例点评

在本科管理学课程中,案例的讨论和点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需要深入沟通,同时需要做好备课,明确不同小组的案例内容,合理设计案例讨论环节,如果在讨论过程中发生冷场或者跑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诱导,活跃整体教学气氛。教师要注意系统性点评案例,要注意预留学生思考空间。通过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掌握问题处理的新方法,并且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利用。

(四)考试与教学方法反馈

考试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反馈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开展考试改革,结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编制单项选择题或者判断分析题以及应用题等,因此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此外需要编制案例分析题,根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引导性的考试题目,因此考核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束语:

管理学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管理学教师可以利用“四位一体”教学法,有机结合课堂和实践,优化整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提高管理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桂凤.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6):80-82.

[2]方秀新,张瑜,吴倩倩,王庆华.护理学本科专业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21,20(01):6-8.

[3]刘欣.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2):129-130.

[4]沈丹丹.应用型高校本科专业《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J].营销界,2020(43):74-75.

作者简介:童国良(1969.8)男,安徽六安人,兰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皖西学院讲师,安徽六安,237012.研究方向:管理学

童丽丽(1974.6-),女,汉,北京市海淀区,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皖西学院副教授,安徽六安,237012,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会计。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本科专业;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决定面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基于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目标,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出在2021年前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2019年首批评选认定了4054个国家级、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地方院校有236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同时要求,各高等院校要按照一流专业建设条件,完善本科专业建设三年规划,统筹实施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不断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同类型本科高校的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办学条件和资源、行业背景、服务面向等方面不尽相同,呈现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因此教育部鼓励各高校要围绕自身实际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要适应新时代国家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新需求,学校自身特点和行业背景、服务面向等,构建内部一流专业质量标准体系、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实施专业评估,建设具有鲜明特色一流本科专业,是众多此类院校值得深思的。

一、高等教育质量及质量标准

(一)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Quality)”作为专业术语,最初起源于工商业领域。国家标准化组织认为“质量”是“目标的达成度”[1],并将其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我国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1-2016)中将“质量”界定为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现有或潜在需求的能力的特征总和。质量的概念被引入到教育领域是在上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质量(Higher Education Quality)这一概念能够被提出并广为流传,一方面是政府政策的牽引,另一方面是源于企业管理话语的诱导。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也众说纷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高等教育质量界定为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功能与活动的多层面的概念”[3];英国学者麦尔肯·弗雷泽(Malcolm Fraze)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学”的东西,包括所知、所能做的及其态度[4];而博格等人在《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一书中提出:“高质量的本科教育通过运用文字、数字以及抽象概念来使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教会他们如何与环境共处,并对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5]。熊志翔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在特定环境下,高等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满足消费者明确或蕴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他所指的特定环境是高等教育质量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等条件[6],明确的需要即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目的以及各学科的专业目标等[7]。从已有的各类文献资料来看,诸多学者都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不同的见解,但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未形成公认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标准”(Criterion,也有称为Standard)在《汉语大词典》中的含义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准则、程度”,指人们借以做出或证实某一判断的标准。结合质量的概念,可以看出质量标准是对质量观的定量或定性描述,以期从不同侧面揭示质量的本质。从以上诸多学者观点来看,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尚有不同认识,这也就决定了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美国联邦教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简称USDE)为高等学校制定标准和定义质量,“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是院校或专业自定的使命和鉴定机构的鉴定准则”[8]。林健认为“教育质量标准是针对教育活动的水平和效果所作的统一规定, 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准则和依据。在一个国家的各种教育质量标准中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国家标准,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一个国家对本国教育质量设置的基本底线, 是该国所有教育机构在教育质量上不能突破的最低要求”[9];原梅生根据高等教育质量的属性,将质量标准分为“基本质量”和“需求质量”[10];也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对“预期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化”。作者结合相关文献,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从某种意义上可理解成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描述、揭示和表达,是评价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二、本科专业质量标准的内涵与功能

(一)专业质量标准的内涵分析

专业建设质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是学校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可将专业质量标准看作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重要方面。由于专业是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体现,从某种意义上专业质量标准可以理解为是对专业办学资源、专业的教育教学状况、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等进行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依据和准则。从价值论角度分析,专业质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专业建设质量,尤其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专业的内部价值与外部客观现实之间的有机联系;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专业质量标准可发现专业建设的条件差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过程差距和质量问题,逐步减少专业建设过程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使得限制因子转化为有利因子,以便及时发现差距并进行质量改进。

(二)专业质量标准的功能诠释

构建学校内部的专业质量标准,一方面能够为专业合理确定目标定位、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实施专业评估、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另一方面是开展专业建设的指导性规范,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能保证专业建设质量得到及时科学的监控,以找到明确的、确保本科专业建设的投入、过程和产出相关的因素,使之得到有效的配置和优化改进。

三、專业建设质量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

专业质量标准是一项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工作,其标准不是凭空想象、堆砌出来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现实依存性和根源性。

(一)系统论思想

现代标准化的基本特征是以系统论为指导,系统能呈现较强的整体性,其主要体现在各要素活动的结果能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并力求这些活动的配合和协调是整体最佳的。专业建设质量也是受专业办学条件资源、专业教学过程等诸多要素影响,因此专业质量标准的构建也遵循系统论思想,以整体功能最佳、系统秩序最佳为目标,合理协调专业建设质量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等而构建的统一整体。

(二)社会适应性视角

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门人才,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是影响人才培养重要的外部因素,如果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与需求变化失去关联,无法与社会适应性相联系,那么培养的人才就失去了意义。专业质量标准作为衡量专业建设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同样也需要与社会适应性相结合,也要顺应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复杂性科学原理

由于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而专业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内容,鉴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差异,其专业建设质量涉及到不同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资源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多层次、多目标要素,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因此,专业质量标准的构建也需要遵循复杂性科学理论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注重各要素之间复杂的相关作用,从复杂科学理论中汲取“养料”,运用复杂科学的眼光研究其复杂问题。

四、影响新建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基础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一流专业

一流专业,是随着国家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而逐步提出的。到底什么是一流专业,如何建设一流专业,如何评价一流专业,至今众说纷纭,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标》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对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都做了明确要求。同时,教育部将《国标》实施与“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紧密结合,《国标》也成为众多高校实施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但《国标》是各专业类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是兜底线、保合格的基础,对建设一流专业仅提出前瞻性要求,对评价一流专业建设水平的作用有限。

据教育部2020年6月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各类普通本科院校1258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占比近57%。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行业背景、所在区域、办学条件、服务面向等相差较大,无法与高水平大学相提并论,采用相同的质量标准评价一流专业,势必造成新建本科院校处于劣势,对此类院校建设一流专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有关一流专业质量标准构建情况

为科学、合理地构建适合学校办学定位,能彰显专业特色,具有一定适应性且能科学、有效发挥目标导向作用的一流专业质量标准体系,本文重点梳理了部分省份制定的一流专业质量标准情况,具体见表1。

从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来看,已经出台的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或评价标准很少。目前,尚未搜集到有关高校制定的一流本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大多省份、高校制定出台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均从宏观层面制定相应的指导性政策,这也说明一流本科专业到底该如何科学地评价、如何发挥指标引导作用加强专业建设,多数省份和高校仍在探索之中。

(三)一流專业质量标准因素的实证分析

作者结合近年来专业建设,尤其是组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相关的思考,结合《国标》选取了省内外不同类型新建本科院校,在师生中开展一流专业建设问卷调查、实证调研、访谈等,以期通过调研、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一流专业建设质量标准的根本因素,为合理构建新建本科院校一流专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1. 实证调研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了河南工程学院、榆林学院、西安航空学院等6所不同类型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针对已获批的18个省级一流专业的教师和3个一流专业的学生开展调研,共有542人参与,其中教师约占30%。通过网络问卷方式调研,剔除部分无效答卷,实际问卷有效率约94.3%。同时,实地访谈了部分一流专业带头人、学校教务处长等。问卷数据的处理采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处理。

2. 质量标准的主要素分析

有关一流专业质量要素的重要程度选择结果分布如图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培养效果与学生发展”要素的取向认可程度最高,选择绝对重要的频次和人数所占比例最高,次之是“社会的评价”和“师资队伍与教学水平”要素,且这三个要素在师生的选择中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学过程”和“质量保障”两要素的重要性选择程度较低,但在师生中存在明显差异,这也体现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和培养质量的保障,而学生对此了解程度不够导致选择有所差异。总之,对这些要素重要程度的梳理,可为制定一流专业质量标准提供可靠参考。

3. 质量标准要素的主成分分析

质量标准的主要素对构建质量标准具有方向性引导作用,主要素所蕴含的主成分因素是质量标准建构的具体呈现,因此也需要调查梳理各要素较为合适的主成分因素。针对上述主因素,设计了50余项主成分因素,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说明:各成分因素按照绝对重要、非常重要、重要、不重要等级依次赋分为4、3、2、1分。

从表2可以看出,主要素与其所含的主成分因素在选择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师资队伍与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与资源”和“社会的评价”三个要素无论是选择的频次还是等级分数均较高,其次是“培养效果与学生发展”“人才培养思路”“教学过程”要素。结果显示,师生对专业师资和专业办学条件、专业的社会评价等方面关注程度高,对专业的培养思路、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较之前有所提升,对培养效果与学生发展要素的认识变化稍有降低,这都说明师生在要素选择性方面表现更为理性、对一流专业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一流专业要办好,办学条件是基础,社会认可是关键,专业定位与培养思路是前提,教学过程是根本,学生发展是核心,质量保障是抓手,服务地方发展是目的。

五、新建本科院校一流专业质量标准的构建

(一)一流专业质量标准的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在构建校内一流专业质量标准,需要以国情为出发点,在满足《国标》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指导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行业背景、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有关调研数据分析、走访等,科学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由指标项目、内涵要求和量化性质等组成的统一整体。既要能够体现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又要彰显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科学评判专业建设的成效和优势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和效果。

(二)一流专业质量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般而言,一流专业质量标准在建设一流专业方面,能够发挥补短板、强弱项、上水平的客观作用,可有效促进专业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的质量标准,一是遵循科学性原则,各类指标的设计能反映不同要素间的支配关系,消除各指标间的相容性,保证标准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二是遵循实际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能直接有效地反映专业质量的真实状况,能够全面、系统、本质地再现专业建设的成效;三是遵循动态发展原则,质量标准本身受时代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其必然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体系,其内容需要不断地适应知识更新、技术变革、社会需求等变化而调整,使之适合实际需要;四是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既要实现对过程的评估,又要考查评价其结果,造成有些指标不具有可比性,也无法采用具体的量来评价,因此要科学对待指标体系的量化方式,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三)一流专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架构

作者结合上述研究基础,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围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流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目标,在参考复杂性科学原理方法论和综合不同院校类型、专业类别的基础上,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一流专业质量标准体系着重从主要素指标、主要素的成分因素指标和指标的度量性质及其具体的内涵要求等方面考虑,提出了由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思路等8个一级指标(主要素)、38个二级指标(主要素的成分因素)等组成的质量标准体系,其基本架构如表3所示。各类指标的权重比例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科学确定。

(四)构成要素与指标细分

本文所提出的新建本科院校一流本科专业质量标准体系,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有关内涵说明、指标性质等构成。一级指标是质量标准体系的分类框架、对专业评价的区分度并不高[10];而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下的组成部分,作为专业建设评价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各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可通过更为详细的内涵说明及要求体现,是反映二级指标不同特征的测量点,也是对评价主体开展评价的可操作性的标准[10]。各指标点的评价一般采用定性、定量方式评价,定性评价侧重于对专业建设某些方面的质性评价,主要是专业建设的各类制度、文件、总结、方案等,定性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定量评价需以专业建设实际情况与评价标准要求对比,在教育测量与统计基础上判定是否达标;定量和定性评价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最终对专业建设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作出合理评价。在提出本质量标准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后期如何執行,如何检验其适用性、有效性和区分度等,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

六、结束语

随着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一流人才,建设更多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专业,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彰显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大家对一流本科专业的内涵认识、到底如何建设和评价一流本科专业,尚处于探索阶段。一流本科专业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有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本科专业标准的内涵,基于系统论思想、社会适应性视角、复杂性科学原理等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通过在师生中开展一流本科专业调查分析,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一流本科专业构建的质量标准基本构架和组成,为建设和评价一流本科专业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ISO9000:2000(E),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Fundamental and Vocabulary[S].2000.

[2]Quality Assurance Council Manual[R].2008.

[3]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0.

[4]陈玉琨,杨晓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9.

[5]E·格威狄·博格,金伯利·宾汉·霍尔.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M].毛亚庆,刘冷鑫,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10.

[6]熊志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42.

[7]陈武林.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复杂性理论视角[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6.

[8]毕家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3(1):29-32.

[9]林健.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及其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4(6):8-11+19.

[10]原梅生.论教学评估标准与质量评价标准的一致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49-51.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行政管理;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科长期承担着为国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输送管理人才的重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由于对“应用型”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准确把握,加之对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路径依赖,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国家政策初衷未能高度契合。因此,首先需要从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方式谈起。

一、应用型人才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应用型、学术型、复合型三类人才作了区分,明确提出重点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首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写进国家政策文件。此后学术界和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作了充分探讨,认为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非学术性研究性工作,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即“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1]。也就是说,学术性人才长于理论研究,技能型人才擅于技能操作,而应用型人才兼而有之,既有一定的理论储备,又具备将理论运用于工作实际的能力。应用型人才最为鲜明和本质的特征是“学以致用”,其前提是掌握知识和技能,途径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服务面向是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培养层次,一般将应用型人才分为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前者偏重于应用型知识研究,促进应用型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硕士和博士教育阶段[2]。后者应用型本科人才则偏向应用型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变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方式既有别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也同应用型高级人才有所不同,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以区域和行业作为服务面向。从国际经验来看,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无不将行业和区域經济发展作为主要服务方向。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基层社会建设的活力,人才资源成为决定因素。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尤其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目标的提出,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由地方院校转变而来,根据地区和行业发展的特点设置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2.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规格。市场需求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实现对人才的“有效供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坚持错位竞争的原则,着力在“应用”上做文章,以应用能力作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规格在知识体系方面表现为学生具备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同时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强的发展后劲。在能力结构方面表现为具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社会服务一线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法治和道德素养、科学和人文精神、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

3.以实践贯穿培养全过程。注重实践性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突出特征,表现在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方向设置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注重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以产为关键、以学为抓手,以研为突破点。课程设置适量减少理论性课程比例,增加实验类和实践类课程比例,尤其是增加行业企业一线锻炼学分比重。注重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引进校外兼职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学习锻炼,以应用型教师培养应用型的学生。课堂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和参与性,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论文、设计环节紧扣行业企业热点、难点问题,鼓励学生校外完成设计和论文任务,重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环节灵活多样,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考核。

4.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规格、方法决定了应用型本科与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所不同,坚持以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基础,更加注重多元化和综合性。就评价主体而言,应用型本科评价主体更加广泛,除高校外还包括行业企业、技能鉴定机构、实习单位、就业单位、社会团体、专业评价机构等;就评价内容而言,除重视知识性评价外,更加重视实践评价和技能评价,建立起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指标;就评价方法而言,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突出定量评价,同时引入目标管理绩效评价法等现代绩效评价方法,使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有效[3]。

二、行政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以来,很多地方院校开展了积极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大多集中在理工科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中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提供了指南,

行政管理专业一般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养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沿袭学术性人才培养目标,或是照搬重点大学的做法,过于笼统和宽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另外,自恢复重建以来,行政管理专业长期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后来纳入公共管理学科。在培养目标设定时容易过多偏向政府管理,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忽略了企业行政管理这一广泛的应用领域,专业方向单一,与现实需求脱节。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还表现为未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基层建设对管理人员的需求,致使部分学生发展方向不明确,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就业困难。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首先表现为重理论课程轻实践环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不符合,这既有观念上的障碍也有现实原因。文科专业重理论教学,理工科重视生产实践的固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发挥着作用,另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场所和内容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初期,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比例较低,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较少,积极性不高。课程体系不合理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专业建设的政治学色彩浓厚,理论课程设置中偏重政治类,管理类、经济类和法学类课程不足,技能类课程较少,学生“偏科”现象较为突出,不利于综合素质培养。

(三)教学方法陈旧

注重理论讲授,忽视能力培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项灌输式的授课方式,缺少学生参与和互动,这是包括行政管理专业在内的文科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片面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兴趣点,与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构成矛盾。教学方法陈旧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课堂气氛沉闷,出勤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对知识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缺乏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部分教师对现代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教学手段未能充分运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课程考核方面以卷面考试形式为主,形式单一,命题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缺乏灵活性,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非知识应用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首先表现为“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不够,很多地方院校将双师型教师建设的重点集中在理工科专业,忽视文科专业,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行政管理专业青年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面对科研、升学和职称评审的压力,与政府机关和企业的接触机会较少,中老年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学科背景、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学科背景方面,政治学学科教师比重较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长于理论而短于实践,与现实需要脱节。年龄结构方面,老中青断层使得“传帮带”无法实现,青年教师提高慢,后劲乏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出现自有师资缺乏,外聘教师比例过大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外聘教师比例曾一度达到80%,教师日常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五)校政、校企合作浮于表面

充分有效的校政、校企合作是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行政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初期的校企、校政合作不够深入具体,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产学研模式未能真正建立。合作方式以学生认识实习为主,缺乏顶岗实训,时间固定且短暂,学生仅仅对政府机关及企业管理现状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做粗略的认识了解,走马观花,实效性差。高校对实习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和特点缺乏深入调研,政府及企业人员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设置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缺乏有效参与。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未能与时俱进地贴近行业企业现实需要。师资力量未能实现双向交流,较少引进行业师资充实教师队伍,教师到政府及企业调研实习以参观为主,形式大于内容。此外,学生毕业论文和实践类作业往往闭门造车,选题未能贴近管理和生产实际,问题陈旧,缺少实际应用價值。

三、行政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以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为契机,以2014、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运行为着力点,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近年来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就专业培养目标做出了调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首先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宏观政策环境对高素质、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需要出发,立足区域和行业管理、生产和服务一线,本着错位竞争的原则,提出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是“淮海经济区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小型企业”,人才的就业范围更加明确具体,有利于学生在基层党政组织和中小型企业顺利就业。“学生能力素质要求”方面着重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六个方面的能力,即调查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专业特色”凝练为“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校政、校企合作深度契合”。

(二)实施模块化培养,分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方向,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母体学校学科资源,我们探索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专业发展方向和服务面向的培育和引导,拓宽专业服务领域,更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模块1: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随着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考原则得到彻底贯彻,公考热持续升温,然而基层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报考热情不高,我们将此作为教育引导的重点。此外,校外公考辅导机构良莠不齐,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我们在专业课中强化《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核心课程,在专业方向课中设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公务员面试》等课程,强化应试训练,为学生备考助力。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养老服务和老年事务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势必不断增加,我们在本模块中开设社会保障管理和老年事务管理方向专业,满足市场需求。

模块2: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主体对掌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知识的综合性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增加。本模块开设《经济学》《经济法》《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知识储备。随着 “一带一路”战略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不断推进,拥有国际视野、具备良好对外交流能力和外语驾驭能力的管理人才日趋紧俏,我们适时增加《商务英语》等模块方向课程。

为满足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需求,学院成立技能培训中心,赋予发展素质学分,引导、鼓励学生考取资格证书。为满足部分学生考研升学需求,我们重点加强考研课程专项训练。如开展考研英语、政治强化训练,针对各招生单位普遍要求的《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增加课时等。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升学率近几年一致保持在13%以上。

(三)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类和应用类课程

优化课程体系首先是减少政治类课程,增加管理类、经济类和法学类课程比重,同时缩减纯理论课程,增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着重增加实践和实训环节比重。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五个层次,一是通识教育课实践;二是分项业务实践;三是综合业务实践;四是专业实习;五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上,按照先分项后综合、先校内后校外的思想,依次设置课内实训、综合实训、综合业务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整个实践体系与理论课程呼应配合,科学合理。实践教学环节组织有力,真正做到了制度落实、时间落实、场地落实、经费落实和指导教师落实。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达到26%,增设了《行政能力实训》环节,重点提高学生的公文处理、会务管理、社会调查、办公自动化、公关礼仪等八个方面的能力;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达到35%,增设了《政府机关工作实务》环节,每周一天安排学生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直接顶岗实训,为期24周。

(四)创新教学与课程考核方法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课堂教学在完成理论讲授法的同时,更多地采取情景教学法、换位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演讲法、实践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素养的有力手段。如“公共政策分析”“中国政府与政治”等课程安排的“政策分析小组”“时政评论员”等环节受到学生欢迎。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合理性及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考察。从考核形式来说,我们增加平时考核的权重,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0%—50%,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来源。课程考试命题减少了纯理论和记忆性内容,体现灵活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践类课程考核赋予实习单位和校外指导教师更多的权重,从而更加真实反映学生实践效果。

(五)实现校政、校企深度协同育人

1.重视实习基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的首次调研来到了徐州市贾汪区和徐工集团,贾汪区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与贾汪区政府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区科技局、信访局、环保局、婦联等单位成为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生在实习中考察煤矿塌陷区转型发展状况、调研绿色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新时期信访工作改革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我们与徐工集团、徐运集团等徐州的5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学生企业行政管理实训任务。

2.加强校外专业建设专家与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聘用政府和企业管理人员担任专业建设顾问,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建立校外专家讲师团制度,定期开展讲座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实践视野。

3.以校政、校企合作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鼓励行政管理专业青年教师到政府和企业开展挂职锻炼和调研活动,纳入教师考核内容。

4.增强论文与设计环节的实效性。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减少纯理论研究,避免陈旧的选题,鼓励学生将基层政府当前主要工作任务尤其是难点问题作为选题方向,接地气,求实效。鼓励学生在校外完成毕业论文,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积极探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鼓励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加入学生组织,承担学生干部工作;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中开展行政伦理和依法行政教育;开展政府与企业组织管理、社会治理方面的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实效,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3]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何凌怡,姚芸芸.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调查报告.现代经济信息,2009,(3):67-69.

[2]姚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策优化研究——以N大学为个案[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78-81.

[4]陆克斌.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9,(9):55-58.

[5]马力鹏.建议高校普遍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育与现代化,2001,(2).

[6]贾根良.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Edward Fullbrook.A Guide To What's Wrong With Economics.Anthem Press.2004.□

上一篇:常用上海话范文下一篇:设计vi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