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教学总结范文

2024-03-05

数字逻辑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通过一项完整的“任务”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这里“任务”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它具有明显实践性、独立性和主体性等特点。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因此, 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搜索、收集、处理加工信息后独立进行计划,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师指导各任务组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让学生运用新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 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自主、探究、应用性学习转变。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主观经验系统的变化即重组、转换或改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边学边做, 边做边学, 完成教师安排教学内容为其要完成的任务服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学习、领悟、实践过程里得到提高。在完成一个任务后而获得的成功愉悦和满足感,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他学会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自由的, 人能够追求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 不断进行创造和自我实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任务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 将实现各自有价值的任务成果,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实现他学习本课程的价值。

2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是电子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 又能培养动手能力, 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必须探索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学习本课程, 在实际中有何用途, 如何应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感到茫然。尤其是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学习的兴趣偏颇, 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情况下, 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 扬长避短,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可以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 针对课程内容, 用一个任务来探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数字逻辑》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如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时, 用设计一个监视交通信号灯工作状态的逻辑电路作为一个任务。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学习目的: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进一步熟练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任务内容:设计一个监视交通信号灯工作状态的逻辑电路。

每一组信号灯由红、黄、绿三盏灯组成。正常工作情况下, 任何时刻总有一盏灯点亮, 而且只允许有一盏灯点亮。而当出现其他五种灯亮状态时, 电路发生故障, 这时要求发出故障信号, 以提醒维护人员前去维修。

任务实施:设:输入为红、黄、绿三盏灯, 分别用R、A、G表示, 并规定灯亮时为“1”, 不亮时为“0”, 取故障信号为输出变量,

用Z表示, 并规定正常工作状态下Z=0, 发生故障时Z=1

用卡诺图化简, 写出最简与或表达式:

用与非门-与非门实现:

根据函数表达式得出逻辑电路, 用7 4 l s 0 0在数字逻辑实验箱按逻辑电路布线来完成一个监视交通信号灯工作状态的逻辑电路设计任务。

任务结果验证:用自己设计的监视交通信号灯工作状态的逻辑电路在输入端输入0 0 0-1 1 1看输出结果与真值表输出是否相符。若相符任务完成, 否则查找任务开发中的错误。

3 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起得教学效果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让学生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动手设计的能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2) 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任务实施过程中, 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多动脑筋,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做任务时, 不拘泥于教师的局限性, 学生是主体, 大胆革新、创造,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培养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现代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缺乏合作精神。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目的明确,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颇深。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 更使学生懂得如何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实施过程中更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特征, 是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越来越得到职业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与此同时,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 信息量大, 电路图繁杂,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的传统教学主要指黑板式的书写和习题式的练习) , 这个过程中的许多分析结果缺乏可视化直观表现, 不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建设中, 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制作了与数字逻辑电路教材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将数字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展现给学生, 融视听技术于一体, 把抽象的问题变得更为直观、更易理解和掌握,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摘要: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实施过程中更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探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电工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数字逻辑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器件更新的速度加快,使得教学内容增多与学时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的问题。

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内容

更新观念教师必须首先更新观念,实现由传统教育观念向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逐步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新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切忌死守课本,从头到尾按大纲“满堂灌”。要把考试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使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教师应站在本学科的前沿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是要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任课教师对本课程的新知识和新发展都应给予高度关注,了解新技术和最新成果,自觉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阔视野,提高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新概念、新器件和新方法的出现,必然引起课程内容的调整、优化。根据电子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厚基础、宽口径、大专业”及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符合“打好基础,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笔者确立了加强集成、削弱分立;重视外部特性,淡化内部分析;强化基本功能,突出应用设计的教学内容优化、调整的原则。为此,笔者在教案上结合考试要求做了如下调整:(1)削减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及详细工作过程的内容,着重于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外部特性和典型应用。如对三态门、传输门、异或门等,只介绍其功能、符号及应用,删去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的分析。将原触发器一章内容压缩为二节,介绍集成触发器的功能、符号及应用。(2)增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在数字电路第六章,以及增加了可编程阵列PAL、通用阵列逻辑GAL、高密度可编程器件CPLD中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系统设计等反映数字电子技术新成果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感优化课程内容符合课程发展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

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主导下,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励他们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发展。为此,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知识点的引入和综合运用,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教与学互相激励。具体做法如下:(1)知识点的引入是一个新知识点的起点,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笔者在教学中逐渐意识到:知识点的恰当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思维,引发求知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加强学生的联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讲课中,可根据知识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如在讲计数器一节时,笔者选用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数字钟作为实例引入,提出“如何实现计时”,引出计数的概念,进入计数器的逻辑功能的学习,再通过“如何实现计时所需的60进制”,引出集成计数器的扩展应用——反馈预置和反馈清零法。(2)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当讲完一章时,除了本章内容小结外,笔者常用一两道典型例题融合一章内容,使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具体化。如在讲完组合逻辑电路一章后,笔者举了一个血型配对电路的例子,先用小规模门电路设计,再分别用中规模器件译码器、选择器、比较器(附加少量门电路)设计,不但使知识系统和深化,而且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章中的几个重点、难点容易掌握,印象深刻。(3)对教学内容精讲、少讲,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想,去自学,去研究,去讨论。引导、训练学生思维,而不要代替他们思维,更不要制约他们的思维。(4)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因人施教,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加强他们的知识积累,通过分析例题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这类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提高其自学的能力。

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应抓住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和教育学生,端正考试动机,巩固课程教学质量。笔者始终坚持“提高学生素质,巩固知识结构”的原则,在拟制测验题中,除了考查基本知识和能力外,有意出一些扩展、超纲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做题情况分类进行分析、辅导讲解。通过复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从理论到理论,而忽视应用,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听课情绪低落。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例如,在讲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时,尽量举一些实际中常见的报警电路、密码锁电路、控制电路(如怎样实现三个卧室分别控制客厅灯的亮灭)等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工夫花在平时,注重打牢基础,不留知识死角”的施教原则。通过合理安排自学、重点讲解、课内外辅导答疑、作业讲评、单元测验等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激发和调动教师、学生双方积极性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钟肇新,范建东.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技工学校电子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数字逻辑电路(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邓水先(1964—),男,广东高要人,广东省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电子专业教学。

数字逻辑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第一次做的数字逻辑实验是全加器,那时什么都还不太了解,听老师讲解完了之后也还不知道从何下手,看到前面的人都开始着手做了,心里很着急可就是毫无头绪„„

老师说要复制一些文件辅助我们做实验(例如:实验报告模板、实验操作步骤、引脚等与实验有关的文件),还让我们先画原理图。这时,关于实验要做什么心里才有了一个模糊的框架。看到别人在拷贝文件自己又没有U盘只好等着借别人的用,当然在等的时候我也画完了全加器的原理图。

拷了文件之后有了实验操作步骤才开始慢慢跟着步骤操作,如此很不熟练的开始了第一次实验。中途仿真编译等了好久终于激动的看到进度显示99%的时候突然就“无法响应”了!失落之余也只能关了重新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轮到第二组,实验还是没有完成。花了一些时间终于下载好了结果也正确了,但由于是第二组实验的时间所以只能等下次再交给老师检查。但是心里还是很开心!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把第一个实验完成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后来做第二三四个实验的时候都来不及给老师检查这第一个实验。不过开心的是做完第五个实验的时候终于把第一次实验的尾收了,突然觉得原来认为很难做的第一个实验现在看来是那么的简单!

真的发现实验的次数多了,熟练了,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明确了目标,了解了方向,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实验二心得

第二次做的实验是编码及译码器的应用,相对于第一次的实验难上了好几个层次。而且之前记得的操作步骤现在几乎忘了,只能从零开始,看一眼操作步骤做一步。

在老师的指导下勉强把原理图画出来了,但是编译的时候还是发现了很多错误甚至少了一些器件。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也渐渐懂得了其中的原理。该选什么器件?线怎么连?要选择那些引脚?等等。虽然到最后结束两小时之后还是没能完成本次实验,但是心里有一种成就感,因为我终于开始理解了!毕竟这个实验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的。

这一次把做的工程文件都上传到服务器上了,所以先对于第一次实验就方便多了,不用再因为换机子的问题到处借U盘了。我发现想安安心心的做好实验选择一台好的电脑、好的下载电路板和好的数据线是很关键的,所以以后做实验一定要早点到!

两次的实验都没能拿到实验报告让我非常着急,甚至担心第三次实验又会像这次一样。但是这个想法在下一秒马上被否决,我对自己有信心,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一定能完成实验!

两次实验都因为准备不足导致时间不足而没完成实验,所以下次实验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先画好原理图,熟记操作步骤等。

最终第二次实验也是在做完第五次实验才完成,所以第二次实验成为了最后一个被检测并得到实验报告的实验。而且中途还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被我解决了,所以结果是美好的!

实验三心得

第三个实验要做的是用4位全加器74LS283实现由8421码到余3码的转换。这个实验虽然比第二个实验难一些,但是经过两次实验后我已经能较熟练的运用软件了,而且之前也把原理图大概画出来了,经过老师的讲解很快就准确的做好原理图,这次选择的电脑也运行得很快,又不用进行波形仿真的操作,一个小时没有就完成了,但是在等下载电路板和数据线这里花了大部分时间。这一次顺利的完成了实验,拿到了第一张实验报告纸!

介于前两次实验都遇到了重重阻碍,这一次如此顺利的完成实验让我有点受宠若惊,有点经历风雨见彩虹的感觉,也超有成就感!也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只要用心努力做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实验!但是还是没有剩余的时间来完成实验一二,眼看只有两次机会了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没有压力哪来的动力呢?有了成功的经验以后操作起来就更加顺了,一定可以把实验完成的!

这一次能这么顺利的完成实验,准备工作是关键。预前画好原理图,选择电脑、下载电路板,由于借U盘不方便我还买了U盘,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做实验就简单多了。相信只要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实验一定会像这次一样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也相信随着熟练度的提高知识的积累速度也一定会提上来,从而腾出时间来完成实验一和实验二。

实验四心得

此次实验旨在学习用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时序电路,熟练掌握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特性,能够灵活,实现用D触发器 设计四位移位寄存器。

现在的我已经熟练掌握了操作步骤了,也能较快的画出原理图,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实验起来也没有之前那般困难了。也能处理出现的一些问题了,但是在最后下载那一步的时候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改错,换机子、换下载电路板、换数据线问题依然存在,后来让一个同学检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下载的器件选错了!大叹一声,本来简单的一个错误可是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所以然就是弄不出正确的结果,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内行人赚外行人的钱。真的就是这样!懂得就很简单不懂就无法继续操作,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

这一次因为这个原因又没有多余的时间做实验一二,但幸运的是实验四成功通过!经过这样多次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起来也更加的得心应手了!哪条线链接错误,哪个引脚设置错误,也能很快的找到了,动作开始渐渐完善起来。

还有一次实验机会了,要一次做完三个实验来得及吗?压力更大了,但是就算不能全部完成也要尽全力在有限的实验时间里完成几个实验,而且我有预感下次一定能顺利做完!因为我自认为不会在有什么错误什么问题能让我停滞不前了。

最后一次全力以赴!

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实验!

实验五心得

这次实验目的是学习用集成触发器设计时序电路。实验是设计一个60进制计数器,用一个数码管显示,用四个二选一电路实现个位和十位的切换。这次实验进行的很顺利,在快速完成第五个实验之后又顺利的做完了第一个实验的收尾工作。在第二组实验的时候我也完成了我的第二个实验。所以结果就是如我所愿的将五个实验全部完成!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此刻还深深的感受着!

不得不说只有努力后坚持下来了,才会成功!

已经做了有四次数字逻辑实验,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由想象中的接触到实物,经过自己的思考,动手,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在作实验的时候,带着思考与问题去做实验,在做的过程中,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有些时候会发现真的好奇妙,动手能力在无形中提高。 实验总结经验如下: 1早点去,找台好装置。

2做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避免走弯路。 3实验时别停下来,灵感稍纵即逝。

数字逻辑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开课对象: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学分:3 ;总学时: 48;理论课学时:48

先修课程: 电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基本教材:《现代数字逻辑》作者:马义忠 常蓬彬 关少颖编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

2参 考 书:

【1】数字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 刘真,蔡懿慈,毕才术

【2】数字系统逻辑设计曲兆瑞山东大学出版社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字逻辑》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该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主干课程。数字逻辑课程阐明了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以门电路构成的逻辑电路的“经典方法”作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以全加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计数器、寄存器以及存储 器等较复杂的逻辑器件来构成更复杂的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自学、上习题课等教学形式。要求学生熟悉数制、码制和逻辑代数,能以逻辑代数为工具,掌握对各类组合电路、同步时序电路、异步时序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分析和设计,了解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性能和特点。

三、 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数制和码制(学时数:2)

1. 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和任意进制数制

2. 数制转换

二进制和八进制、二进制和十六进制、二进制和十进制。

3. 编码

原码、反码、补码、BCD码和字符代码。

教学要求

掌握数制,数制之间的转换,码制和编码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学时数:6)

1. 逻辑代数基本概念

2. 逻辑代数基本定律

3. 逻辑函数的标准表达式和卡诺图

4. 逻辑函数的化简

教学要求

掌握逻辑代数基本定律和基本运算规律,逻辑函数的各种表达式,利用逻辑代数和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第三章 TTL集成门电路(学时数:6)

1. TTL与非门

2. TTL集电极开路与非门

3. 三态输出与非门

4.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教学要求

了解TTL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外部特性,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外部特性。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学时数:9)

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奇偶检测电路、比较器、加法器。

教学要求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五章 集成触发器(学时数:6)

1. 基本R-S触发器

2. 电位触发的触发器

3. 主从触发器

4. 边沿触发器

教学要求

掌握触发器的基本类型及状态描写,触发器的简单应用。

第六章 同步时序电路(学时数:6)

1. 时序电路的机构与描述

2.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3. 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第七章 异步时序电路(学时数:6)

1.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2. 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第八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VHDL语言描述数字系统简介(学时数:7)

1. MOS门电路

2. 存储器

ROM、RAM

3. 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PAL、GAL

教学要求

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和编程过程。

3.VHDL语言描述数字系统简介

四、 课内实验安排

见实验大纲

五、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

习题课以例题分析为主,并适当安排开阔思路及综合性的练习及讨论。学时已包括在前述理论教学课时分配中。每次课堂授课都要有相应的课外作业,其内容据上课内容而定,主要是目的是巩固课堂内容,加深对所学东西的理解。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数字逻辑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2012年6月12日作者:xijimin

一、认识结果

1、结果无论对个人、企业都很重要

个人人生价值由无数个结果中显现,一个个形形色色的结果构筑了我们纷繁的缤纷人生。而正是无数企业员工努力而得到的小的结果构成了企业大的结果,企业的市场目标、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的无一不是要靠企业员工的做出一个个小的结果的前提而现实。企业中员工人人做不出结果,意味着企业的没有业绩,企业离衰亡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企业中的个人做不出结果,意味着企业失掉了本该拥有的那份业绩,对此在效益最大化的促使下,明智的决策者都会选择换人接岗,如此个人也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2、结果是经济生活中联系个人和企业的桥梁

个人作为社会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同样是无数个理性消费者的个人和参加企业生产活动的企业员工构成了经济社会中最主要的成员消费者和生产者。市场中,无数消费者根据自己偏好、产品价格、收入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企业则根据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管理组织生产并支付员工工资。这一切的生产、消费活动都是在一方为另一方提供了满意的结果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换言之,企业给消费者提供了满意的产品这个最终结果,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因此消费者才会为商品买单,企业才能维持营业额并保持利润长期发展下去。而企业员工则是为公司提供了劳务这个结果,公司从员工的劳动结果收获了价值,因此公司为员工支付工资。如果员工单纯为公司提供劳务,却并未让公司获利甚至使公司蒙受损失,那即使员工的劳动强度再大,工作时间再长对公司而言都不能算作是做出了结果,相反仅仅停留在表面做做任务的层面上工作,不但自己薪酬得不到保障而影响个人发展,还会对公司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无论对个人和公司而言都像是慢性自杀。

3、结果的三要素

判断一件工作对企业而言是否产生了结果,需要从三个要素出发去做出判断:

1、结果是公司可衡量的。即是做出满足公司发展战略和执行方针的方案,能为公司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2、结果是有价值的。即是做出的结果,能让公司收获利润并且长期内还能持续获利或不对公司获利产生不良影响。

3、结果是可交换的。结果必须是能交换,可以转交客户使用的。而商品价值恰恰也就体现于交换之中,可见结果须是一种商品。

二、结果的三不等式

1、态度≠结果

态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行为不一定就可以产生结果。有时候尽管我们拥有一颗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上进心,凡事都主动请缨,争相去做而唯恐不及,但后来结局往往总是事与愿违,或因为差错或因为失误,主动承担下来的事情不是没能完成就是虽然完成却总是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是说结果和态度完全是两个独立的系统,纵然拥有勇于承担任务和吃苦耐劳的态度,再辛劳,再努力地去工作却未必就能做出公司需要的结果来。

2、职责≠结果

职责是工作范围和边界抽象概括,其实任何工作的职责都相对的。在一个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中,职责是只有在这个工作被完整划分到整个集体成员门下,并且保证每个

人都能按时、按质并且按量地完成自己份内工作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如果其中若干人不能按时到岗或者工作出现倏忽,导致工作在程序环节出现断层,而自己还只是一味的坚持职责,认为别人缺席或者出错事不关己,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这样注定是不能做出对公司有价值的结果的,而在工作失败时我们却还一味指责同事的失职,强调不是自己的过错,如此不知反省的态度无疑将是错上加错。既然是团队未能给公司提供有用的结果,还一味强调职责还有什么意义而言呢?人人都为自己的职责负责,整个集体却都没能为公司的结果负责,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3、任务≠结果

任务就是一个执行的假象。做任务和结果的差别不仅是无数企业头疼的心病也是困扰无数员工的疑惑。有时企业内部员工都尽职尽责,企业拿不到员工的做出结果,结果销售额下滑,产品质量波动,业绩也因此惨淡收场。而面对老板责怪,员工则开始疑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并且圆满完成任务了,却还是得不到老板的满意而被责怪?这其实就是因为上下级结果定义的意识发生分歧造成的。员工执着完成的结果自以为是对老板、对公司最有用的,事实上这些结果对公司并不是最注重和最有价值的,而公司真正注重的结果却没有做出来。一个好的员工绝不是仅仅能够完成公司交代的职责内的任务,而在于他对于结果的认识和追求。谁善于找到并做出对于公司最有价值的结果,谁就能为公司提供最大的价值,谁就是最好的员工

三、如何做好结果

1、结果定义,学会外包思维和换位思考

明确结果定义,是员工能否做出对于公司最有价值的结果前提。而学会换位思考和外包思维有助于帮助我们明确做什么样的结果对于公司最有价值。外包思维要求把老板当成自己的顾客,那么顾客什么情况下愿意给自己支付工资呢,那就是为客户创造了价值的时候,并且只有当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价值越大,我们的重要性也就越不易被取代。反之当有人能给客户提供比我们提供更有价值、更便宜和跟优质的服务,我们就会被签服务终止合约而被淘汰。因此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在换位思考的前提下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从而始终能够维持为其提供最迫切需要且最具价值的服务。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思考,才能真正找到客户所需要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也就是客户真正想要的结果。

2、精心准备,以结果为导向

在结果的实行做出计划的阶段,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是计划制定最根本的执行方针。任何事情即使是在一开始确定好了方向,也不能保证就能一直按照原定的方向执行下去直至成功。结果的执行也是如此,俗语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能够找到企业所需要的结果所在是做出对于企业有价值结果的前提,而为结果的执行制定实行计划,预先针对结果执行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设计应对措施,并对实行过程中的关键点、阶段性成果进行不间断检查则是保证我们的工作朝着能够对企业产生最有价值的结果的保证。

3、执着行动,执行力是能够产生结果的行动

数字逻辑教学总结范文第6篇

摘要:针对法律逻辑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所在,文章就作者的实际经验,结合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0理学理论知识,从图示法、案例法、互动教学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在法律逻辑学教学措施应用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法律逻辑 教学措施 高等教育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与原因分析

逻辑是思维的工具,法律逻辑学是为法学学习和应用服务的。法律逻辑学是一门法学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习法律逻辑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各部门法知识,同时,也为法律系学生在以后工作上进行法律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但是,法律逻辑学教学由于自已固有的一些特点,导致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这样就不得不从教学方法上作一研究,以便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践。法律逻辑学的具体教学难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法律逻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法律逻辑学是法理学、法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原理知识,必须从法学、哲学、数学、语言学,还包括大量生活方面引用实例与知识,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法律逻辑学基础原理知识。因此,本课程蕴含的知识含量比较丰富,而且内容相互交叉融合。这样就需要同学们理解一定的法律、哲学、数学、语言学等知识,对于生活的理解也要比较深入,并且,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逻辑与法律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行主动灵活运用。

第二,法律逻辑学是大学初期学科。一般来说,法律系学生在大学生初期开始学习本课程。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是立足于为法律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初步建立法律思维方式。但是这样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两方面:其一,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没有很好的学习主动性,这需要教师对于其自主学习要进行更好的引导;其二,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了解各部门法的具体法律知识,头脑中也没有典型法律案例,不具备法律思维方法。实际上,有部分法学大学生在面临毕业之时,才发现自己虽然记忆了不少法律条文,也能如数家珍说出许多法学家名称和法律格言,但对于这些知识在社会中如何运用却不知道,以至于产生了自己虽然学习了四年法学,但到底学了什么技巧和能力都不清楚的疑问。这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没有进行正确领会法律逻辑学知识,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第三,法律逻辑学是抽象性与具体性高度统一的学科。目前,尽管对于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对于其主要部分却已有共识。从各种版本的教材内容看,我国法律逻辑学课程主要有普通逻辑学基础知识、部分法哲学基础知识、法律思维学基础知识、立法学基础知识、法律解释学基础的较为抽象的知识,还有各部门法律典型案例、法庭论辩、犯罪侦查等方面较具体知识。这样进行课程内容编排的目的,在于其符合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但在这种由基础原理过渡到灵活性非常强的具体法律实际运用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两方面的教学困难,一方面学生们知识积淀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们跨越高度抽象性到实践具体性这一鸿沟时要付出更大努力。

二、解决对策与措施

(一)学习迁移理论与典型事例导入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有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和定势的作用。典型事例的导入是充分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要通过典型事例导人进行讲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好的典型事例对于学习迁移能产生积极影响,当后面的任务是前面任务的同类课题或它的特例时,定势能对后来課题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选择典型事例非常重要,一是要增加学习者对于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的相似程度;二是选择已有概括水平高的经验;三是选择一些适当难易的,一定的认识技能与策略水平学生均能够掌握的事例;四是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考虑所学课题与原有经验的同一性,利用积极定势帮助学生掌握解决一类课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变化案例,以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产生消极定势。

根据学生们大一学习了宪法知识,对于宪法学知识已经有较好掌握的实际情况,可以就具体的宪法条文章节设计法律逻辑学教学案例。比如我国宪法“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章节题目的法律意义所在,再引导学生们理解国旗国徽首都之间存在一个逻辑关系,即三者都属于国家标志这一概念;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国家标志这一概念根据同样的标准划分是否还应该有其它内容。之后再进行引导启发,同学们发现还应该有“国歌”这样一个国家标志,而宪法章节中并没有显示,因此才有了相应的宪法修正案把国歌增加上去。因此,通过选择同学们已有概括水平的宪法知识,主动科学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知识,逐步引导同学们体会逻辑上的概念外延知识,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抽象和形象思维结合与图示法

根据教学理论研究,大学生的思维过程是由形式逻辑思维逐步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辩证逻辑的思维,都需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具体结合。而对于知识原理的掌握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采用图示法。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曾强调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课堂讲授上以常规的简洁板书和准确优美的语言,再恰当地配合运用图示就能达到以图激趣、以图增记、以图启智、以图感美的最佳学习效果。具体而言,所谓图示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线条、方框、记号、箭头以及关键的语词等构画成简略图,以求简明扼要地把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内在知识与外在知识的能量互动交换,一个好的逻辑框架图,非常有助于学生们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理解。

在逻辑框架图构建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图示的层次性。绘图的主要目的不在图,而在于板书结合,以形象的方式条理出主要知识点之间的脉络联系。在设计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首要体现于层次性,必须注意逻辑主干的架构。在宏观教学的整体安排或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把相关部分的最大学习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上位的学习放在首位,建立教学内容的主干。其二,图示的简略性。针对法律逻辑学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相应的图示法目的在于形象性辅助理解,必须注意不能过于追求完满,而将诸多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知识罗列在图中,这样会导致重点不清,因此,逻辑框架图中只能择其重要基本原理显示。其三,图示的显明性。一个图是一个系统性产物,为了帮助同学们真正理解内部关联,可采取将图中最为关键的知识点以特殊线条着重指出的方法,必要时可以附加典型事例旁注,以帮助学生们切中要害,掌握学习要点。其四,图示的开放性。根据系统论观

点,一个科学的系统不能是封闭的空间,而应当是开放的系統。因此。在采用图示法中,要注意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某一个图中,而是以图为指导,引导启发同学们创新思维,可采取设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们思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指导参与理论与师生互动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一改传统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的认识,而是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同时,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非常具有积极性,正如“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点燃其中的火焰”。师生互动是有效手段。从学生参与的时间段来划分。包括课堂互动教学、课下互动教学、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等。

课堂互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根据知识对象采取相应课堂互动的方式。比如,对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法律概念.教师可采取提问等简洁方式,就能够达到师生互动效果。而对于命题的分类,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推理等知识,由于同学们以前不具备相应知识,在初次接触类似知识时。采取提问方式并非最佳选择。教师可采取以例题或习题引入,指导同学们讨论分析。由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这样会激发大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真正起到课堂互动的教学效果。

课堂互动教学由于时间空间所限,不足以应对法律逻辑学科的诸多内容的学习,因此就必须采取课下互动教学,将教学过程在时间与空间方面进行拓展。在进行课下互动教学时注意的事项有:其一,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范围。对于知识点思考范围的划定非常重要.主要是避免学生们漫无边际地进行思考,这样达不到有的放矢,学习效率不高。同时,也能够使学习自主性不高的学生在一定知识范围内主动学习。其二,指出主要方法。法律逻辑学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性学科,在对法律逻辑学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要求同学们多参阅课外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便利条件,对于一个宿舍的同学可以就某个原理性知识的应用举行课下讨论会、辩论会等,采取综合方法鼓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鼓励同学们寻找法条中的核心法律概念,自主采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外延关系,进一步深刻体会属种关系、垒异关系等逻辑原理.再进一步应用三段论进行法律推理的的特殊方法等。其三,监督学生自觉活动。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大学生与高中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有根本不同,这个阶段从本质上讲是以大学生自觉学习为主。可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剐人大学,对于这种学习方式不能深刻领会,更不能自觉形成习惯,这就要求法律逻辑学的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采取课下学分制,课堂课下连续一条龙的学习应用方法,通过运用一定的监督方法,采用凯尔曼的价值内化三段论法,使这些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达到遵从——认同——内化的逐步良好过渡,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用兴趣学习法与法律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主动地深人到教材的学习中去。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法律逻辑学理论性较强,有许多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这与大学初期学生年龄和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课难教,师难当”。研究其中的原因,有学生们畏难思想的影响。也有老师授课枯燥,方法简单,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兴趣促进学习法.加强法律逻辑教学。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方法有许多,笔者在此仅就法律案例的教学运用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用兴趣学习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中的一条根本原则。它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不但不能够实现学生对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还会导致学生对法律逻辑知识的科学性、真理性、实用性心存疑问。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的内容,用典型实例让其轻松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概念外延关系的重要性时,笔者先让学生先仔细阅读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法律规定,然后让学生自已分析其中法律概念的关系。经过学生自主分析和小组讨论后,再针对学生们发现的问题进行具体讲解。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属种关系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深刻理解了限制与概括的哲学联系与实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与直接进行理论讲解相比较,其积极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法律逻辑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将逻辑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立法和司法实践,为制定法律解释法律适用法律提供一套逻辑分析、推理、论证的工具。并且,总的来说,法律系学生对于法律案例有种天然的敏感,有天然的亲切感。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法律案例。在案例的选取上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择,一种是难易程度上,选择难易适中的法律案例,在时间段上,既可选择最新发生的时效性非常强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也可选择古典的传统的法律案例。比如,在古典案例方面。笔者选择了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和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的断案实例进行法律推理分析,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实例中,选择“三鹿毒奶粉”事件进行法律逻辑分析。在这样实例引导下,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快乐中掌握相关法律推理技巧,在比较中发现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各自的应用特点。

(五)总体教育与个别指导

根据统一要求进行总体教育和进行个别指导的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取得教学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同学提出统一要求,保证质量标准,同时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采取不同方法教学,使不同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的基础不同,导致学习层次不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三类同学.一类是基础知识比较牢靠的学生.一类是大多数同学,一类是基础知识欠缺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要兼顾两头。这是因为大学的职能决定,不仅是精英教育.而且是大众教育,一定要将普遍知识传播开来。对于第一类同学。教师在其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指出理论前沿问题引导其深入探讨,同时可以启发其将法律逻辑知识普遍原理广泛应用于生活.应用于法律实践中去;第二类同学是学习主要承受者。教师要将基本原理与典型事例,使其形成层次严密的知识体系,并要不断巩固其认知结构,努力培养其综合能力;第三类同学是基础相对不牢靠,如果按照普通学生的要求进行指导学习,会导致其丧失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要注意发现,多利用时间多交流努力发现其学习障碍,对于其可能有学习心理、学习技术和具体知识体系方面的学习障碍,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帮助其排除困难,掌握本门课程主要基本知识体系,努力转化能力并使其能一定程度灵活运用。

作为一门课程而言,必然具备普通课程教学的一般特征。这体现在多方面,比如教学态度、教学言行、教学多媒体的应用等教学多方面。这都是在法律逻辑教学过程中必须具体灵活采用的方法与对策。

三、结语

法律逻辑学对于学生们的法律学习和法律思维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短期表现于其它法律课程的学习中,而且长期体现在具体法律工作中;不仅体现于法律领域内,而且体现于做人做事各方面,其外延范围非常广泛。这样,虽然在教学学习中有难度,但是只要教师本着为教学负责的精神。深入教学过程,努力发现其中固有规律。对症下药采取相适应的方法,就会在教学效果方面有较大进步。能够有助于同学们汲取知识营养和培育综合素质。

上一篇:岁月是一首爱的歌范文下一篇:市质监局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