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

2023-09-20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1篇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意义

(一) 完善企业资金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目前, 很多企业认为财务会计很重要, 不是很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在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对相关报表进行分析研究。而进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 企业的资金管理将更为完善, 会实现资金全过程的管理, 这种融合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及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管理者也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自身发展状况, 经营状况, 能够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能实现, 这样, 企业就能真正实现开源节流, 减少资金损失, 企业的竞争能力将得到提升。

(二) 有助于提升会计工作质量, 并能实现对市场发展前景的有效预测

积极进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助于发展企业会计工作。企业的经济状况对企业发展影响非常大, 如果企业的经济状况不理想, 一旦决策失误, 盲目冒进, 企业的资金周转就会出现问题。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能够对企业发展状况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有效地把控分析, 这样企业所指定的经营和发展策略就更为科学。这种融合能够有效提升会计工作质量, 同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预测,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所采的经营活动, 就能实现持续的利润, 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才有保障。

(三) 协调各种财务问题, 形成稳定的发展模式

企业的财务会计主要是解决财务方面的问题, 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 就能够更全面地展示出企业的经营情况, 财务状况, 这样更容易发现企业的财务问题, 企业也能够采取有效的策略预防相关财务问题, 并能够建立相关财务问题预防机制, 避免企业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 这样企业就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发展模式, 企业的健康发展就有了保障。在近年来,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内外市场形势较为严峻,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及时地解决经济问题, 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 相关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对策

(一) 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足, 管理能力不是很强, 其管理认识存在较大的问题, 尤其是管理者的财务管理知识严重不足, 认识不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要价值, 这就制约融合工作的开展。因此, 要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能够形成二者融合的意识, 认识到二者融合的意义。作为政府要能够积极对企业进行引导, 相关协会也需要组织一些会计融合方面的培训活动, 能够引导企业管理者学习一些相关知识, 从而改变管理者的经营意识, 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这样,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才有保障, 企业也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实现健康发展。

(二)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要途径。信息化技术能够为二者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相关企业要能够借助于信息化手段, 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性, 保障信息资料的一致性和同步性, 这样就能够为管理者开展共同管理, 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另外, 要能够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不断解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 为管理者提供完善的资源, 这样, 管理者才能有效解决二者融合的问题。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管理者能够有效解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能够有效了解工作内容, 完成工作任务。

(三) 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有助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现更好地融合发展。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企业就要深入做好会计行业的调查工作, 能够分析会计现有制度的问题, 了解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 能够针对现有会计制度问题, 提升解决方案, 使会计管理制度能更为科学, 合理, 这样才能为二者融合提供有效制度保障。另外, 要能够制定明确的会计规则, 完善会计工作程序, 能够列出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 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工, 保障企业内部资源能够通过会计管理发挥作用, 提升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不仅如此, 还需要能够明确会计管理内容, 基于相关内容进一步制定完善的管理规范, 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这样, 才能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信息, 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 实现组织机构的转型

目前, 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 财务部门需要负责全部工作, 这样, 财务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同时, 也很容易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 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不能保障, 因此, 需要对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转型设计。要能够将财务管理和决算预算这两项工作分离出来, 成立单独的会计部门负责相关工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会计与企业经营活动联系密切, 企业要能够建立专门的会计管理部门, 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这样,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才能实现, 会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 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现融合的基础。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企业就要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要重视人才的作用,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在招聘工作中, 能够把具有管理能力的高素养会计人才真正地引进来。另外, 企业要能够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能够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学习培训, 不断丰富会计人员的新知识, 不断更新其理念, 使其不仅掌握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技能, 同时提升其管理水平。企业要重视综合素养高的会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 不断提升会计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实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意义, 从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实现组织机构的转型, 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多方面分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具体方法, 对于会计模式的创新, 对于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一种促进。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意义,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玲.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分析[J].现代营销 (经营版) , 2018 (12) .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2篇

本文根据专业合作社的性质、任务,谈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范畴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对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途径、盈余分配顺序、财务控制要求和规定等;对会计核算的依据、方法、科目等多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给其他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参照。

一、专业合作社概述

专业合作社是由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原则包括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公平交易、利润二次返还等。专业合作社形式较多,涉及到生产(包括种植、养殖)流通、消费等诸多领域。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供销社适应新形势,迎势而上,深入实践,调查农村社会发展需求,参与农业产业化,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区域化布局。在发展专业合作社中,建立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把产、供、销,贸、工、农有机结合起来。财务部门如何发挥作用,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和会计核算办法。本人将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作一总结。

二、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针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分配活动而制定、遵守的法律、法规、规则、准则、方法 等一系列规范约束性条款,统称为财务管理制度。

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有别于一般的盈利组织,主要体现自我服务的公益性。专业合作社是指在某一产品的生产,某一行业的经营或某一服务领域共同组织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完全按照合作制原则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形成共同生产或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取得规模效益。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 主要包括:

(一)核算体制

专业合作社遵循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财务管理体制。其最高权力机构为社员(代表)大会,依据社章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各类专业合作社应依据原行业财务制度,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本社的财务制度。定期向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

(二)资金来源

1、社员股金。社员股金是为了取得专业合作社社员身份而缴纳的股金,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社员股金按实现的利润进行分红。

2、提留的风险金和企业发展基金。按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提取的一般盈余公积金作为风险金,以及按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提取一定比例的发展基金。

3、公益金按现行财务制度提取。

4、盈余积累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金。

5、银行贷款。专业合作社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按照银行贷款的要求向各类商行申请贷款。

6、供销合作社投入的资金

7.其他来源,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

(三)盈余分配

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是由理事会提出具体分配方案,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一般应按以下顺序分配:

1、按现行财务制度提取一般盈余公积金。

2、按现行财务制度提取公益金,用于本社职工的福利设施支出。

3、对社员股金,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供销合作社的投资等按比例分红。

4、按社员提供的产品,服务交易额或交易量实行二次分配;

5、按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6、按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四)财务控制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有力手段专业合作社具有人员少经营环节多,手续制度多的经营特点,更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1、 建立人员控制制度。专业合作社的日常工作人员宜少面而精,人员的数量素质应由理事会确定。厂长(经理),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实物保管员,出纳员的任用,解聘应提交理事会确定。特别是财务人员应统一聘用,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确定其在合作社行政管理责任及地位。并定期考核、评审,确定奖惩是否续 聘。

2、强化资金管理制度。企业的资金、商品物质的流通必须制定严密交接,运转手续,经手人、保管人、批准人的签字必须齐全,各负其责。

3、建立生产经营成本,费用等开支的审批制度。企业的日常开支,要区分不同性质,不同额度分别审批,属于日常零星开支由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分管厂长(经理)签字后,厂长(经理)最后审批,属于大宗开支,非正常开支,需经理事会或社员(代表)大会批准。

4、建立投资、重大管理措施的可行性论证制度。投资重大管理措施的实施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慎重行事,理事会应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认真的研究论证并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确定。

5、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为了取得广大社员的信任,财务管理必须高度民主化,透明化,除了实行企业自身的会计报告制度外,理事会还应定期或年终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和咨询活动,确认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6、 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后,应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规定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定期了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搜集反馈意见,确保制度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坚持综合治理、财务适当先行的理念,逐步树立财务在企业运行中的核心地位。从管理资产提升到管理资本,推行创新型的财务管理,切实提高资产监督水平。

三、会计核算办法

由于专业合作社的业务区域性,部门性,“专”导致其业务范围在某一产品,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专业合作社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从事种植业的,也有从事养殖业的;既有机械化生产,也有手工作坊;有生产类型,也有流通型和服务型的。因此,专业合作社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设立完备的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设置会计账户、登记账簿,独立核算,形成会计报告。

《企业会计制度》第 三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有关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同时《会计法》要求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但也可以依照本法,及部门特殊情况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制定 一些具体的办法。

(一)专业合作社可以根据经营范围,参照适合本专业社的原行业会计制度,会计政策,设计和制定本社的核算办法。

1、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应比照原《农业企业会计制度》;

2、直接从事制造业或加工业的比照原《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3、主要从事组织农民进行一家一户的手工业,农副业生产,统一销售和为了解决农民的买难卖难实行分购联销,联购分销的应比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

4、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应比照《运输企业会计制度》;

5、从事房地产经营的应比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

6、对从事安装、施工的应比照《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7、从事科技服务,饮食服务业连锁店,各种信息服务,修理修配等服务行业的应比照《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

(二)无论参照何种核算制度都要以《会计法》为基准,同时要体现各自行业特点。

本文以棉花(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为产来探讨会计核算办法。通常比照《商业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较适宜。为了简易略去了增值税方面的内容。

1、一般核算

(1)购进(按进价)

借:库存----××

贷:现金(业务周转金)

(2)深加工

投入加工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库存-------××

投入辅助材料分摊加工费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 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或辅助生产水平)

(3)销售可以是分购后统销。也可以是分购后经挑选整理再加工后销售。

售出 借: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 ------××

2、代收手续费方式核算。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员的经济利益,也可以降低专业合作社的各种风险。 接收社员的产品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3篇

近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相关法律制度也日臻完善, 这些现实要素均对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在这一发展背景下, 企业要正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增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逐步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确保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2 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

2.1 税务会计建立在财务会计之上

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均属于会计管理的范畴, 工作属性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财务会计重在归纳整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相关数据信息, 体现了会计信息的整体性。税务会计在开展工作时, 需建立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数据上, 对企业税务状况进行核算, 并对信息是否真实准确进行科学管理。若财务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 能够有效应用到税务会计之中, 有助于优化会计核算效率, 对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另外, 在现实工作中,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一般不会同时进行, 故而在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方面会受到影响。

2.2 财务报告与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密切相关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具有明显的差异, 但又具有一定联系, 财务报告便是有效连接两者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局面下, 各行各业均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企业要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 必须重视内部会计管理, 处理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企业会计人员在开展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时, 需严格遵守税法中的相关规定, 准确记录相关财务信息, 并完善财务报告。

3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协调的对策

3.1 以完善的税务会计准则为基础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并不是完全孤立, 没有丝毫联系的, 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核算信息是两者共同的宗旨。鉴于会计核算目标的差异, 为推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 政府部门要基于税务会计, 构建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及标准, 确保两者会计核算方式的一致性, 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问题。此外, 政府部门须进一步细化资本收益及营业收益的内容, 准确区分两则之间的差异, 落实企业的纳税义务。为此, 完善的税务会计准则作为协调财务会计与税务关系的重要途径, 进一步明确所得税及相关费用计算原则。

3.2 从政策层面科学管理两者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 我国财务及税收制度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企业财务通则》的颁布及实施为财务会计及税务会计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相关工作人员要从政策层面, 逐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及时准确地计算企业所得税及会计收益, 这种工作模式有助于避免会计核算方面的误差, 对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协调财务会计要税务会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秉承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原则, 逐步落实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3.3 根据实质性原则开展税务会计工作

我国税务征收制度在税收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将重点放在税收收入之上, 对征税成本的关注度不足, 致使征税成本未得到科学管理和控制。鉴于这一现实情况, 我国要结合实际情况, 逐步完善和优化税收制度中的相关内容, 避免税收制度中出现重复及相似规定, 为保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奠定基础, 凸显我国税法制度的有效性,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税务会计在开展工作时, 需严格遵守我国税务政策的相关规定, 贯彻实质性工作理念, 立足于实际情况, 采取科学适宜的调整策略和措施, 以增进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3.4 推进会计电算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会计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的科学应用, 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符合现代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会计电算化凭借电脑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时信息传递功能, 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各方数据, 有利于减少人工会计核算成本, 降低由于人工核算导致的失误率, 有利于增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距离, 实现数据共享, 增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实现两者协调。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 推进会计电算化建设符合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 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及正确率。故而, 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学习会计电算化,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方面的知识, 还要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设备的能力。

4 结语

根据财务报告, 可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具有一定关联, 但两者在核算对象、方式、准则等要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故而两者并不能等同视之。会计人员要正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 从两者的关联处入手, 科学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背景下, 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也逐步提升, 处理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关系, 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并成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方向。会计准则指导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 而财务会计是基于税法的基本核算原则。本文将结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探讨两者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协调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丽.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的比较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6 (13) .

[2] 梁益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探讨[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6 (9) .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4篇

摘 要:高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结合,是推动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行为。文章以构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结合模式为前提,从内外环境变化、会计制度等两个方面分析了两种会计模式结合的原因,随之阐述了模式的选择,目的在于有效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结合;结合;模式建构

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质和公共财政体制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办学体制、经费来源、校办产业管理等内外部环境也相继发生了改变,并且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带来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要求。当前高校中所使用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公共财政体制、高校改革的需求,所以需要与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积累的经验为前提,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进行结合,构建一个全新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为相关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一、高校会计制度革新推动力

(一)内外环境的变化推动了会计改革的落实

所谓内外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在于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如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集中采购等,这些重大改革的落实,为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1]。另一方面,则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高校筹资模式的转变。在20世纪的90年代,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已经进行了改革,并且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此基础上也使筹资模式得到了转变。

(二)会计制度不足推动了改革的落实

第一,高校中所使用的收付实现制,不能保证收入、费用核算的精准性,在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另外,高校财务只是对当年学生缴纳的学杂费与住宿费等进行明确,无法准确提供应收学费总额以及未收到学费所有信息。以上相关问题的存在,都为会计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第二,高校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缺乏真实性。一方面,现行制度内要求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和减值,会导致资产、净资产真实性、教育成本核算缺失以及后勤使用固定资产补偿工作缺乏数据等问题。另一方面,现行制度中虽然有关于无形资产和摊销的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性上却存在缺失。

第三,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二者要分开核算,最终形成“一单位两会计主体”的模式。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中提到,事业单位内部和基本建设投资相关的会计核算,要根据规定落实。该项规定中,不仅高校中的基建会计独立,在客观角度上,也出现了同一所高校却有两个会计主体的现象。此外,高校内部的基本建设资金有关贷款本金、利息的核算工作冗杂,导致基建成本、自建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2]。除此之外,每到期末阶段,高校要编制两套不同的会计报表,但是这两套报表均无法以独立的模式对高校资产、负债、收支的全貌进行反映。

第四,高校中的会计科目无法充分满足现行制度需求,且会计科目的设置太过简单。一方面,其中没有能够体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折旧等的科目,导致资产本身的价值无法得到真实体现。另一方面,没有梳理固定资产的相关科目,导致损毁、出售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缺乏真实性。在公共财政体制深入改革的大环境下,部门预算等相关会计科目均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然而却没有在现行制度中加以规定和完善。

第五,高校内部财务报表机制较为繁琐,与其提供信息不相匹配。一方面,高校现行会计制度中,报送主表、附表以及补充报表等超过了20张,但是与收入支出有关的报表就有7、8张左右,报表內容重复。另一方面,现行制度中缺乏对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导致高校、独立核算校办产业相关财务信息无法得到真实体现。

二、高校财务、预算会计结合方式

(一)让制度、报告分离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设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结合模式,要适当的将预算会计、财务会计进行分离,这样一来便可以使教育领域的相关要求得到满足[3]。在此背景下,预算会计制度需要一套体系,财务会计需要另一套体系。前者采用现金制度,后者采用权责发生制度,两两结合才能为高校财务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同时报告也要分开提供,需要使用人员确保两者报告信息不一样。

(二)充分实现核算的融合

在高校财务日常核算中,需要包括预算及财务科目等完整的体系,一旦这两个科目业务处理方式相同,则要根据财务会计组织实施核算工作。到月末汇总时,将其结转至预算账簿体系中,一旦两个科目处理业务存在相同的情况,那么则按照各自体系的要求处理,到月末进行预算报表的编制。

三、高校财务、预算会计结合方式的构建

(一)重新组构预算会计的体系

政府对高校的预算会计体系,在其管理规定中有关明确:基于预算会计背景下,要在原本的体系基础上,设置账簿。这样操作只用根据现金制对收支进行反映。因此预算体系要有4个总账科目:收入与支出、结算与累计净余。

以收付实现制为前提明确预算收入。明确途径可以和财务会计一样,这样可减少报表编制的压力。高校的长期股权、债权投资对其收益影响比较大,为非财政收入一块。但预算会计体系所得的收入可在财务会计体系基础中,对其收入直接明确,省去了调整的环节。高校明确预算的收入方,借方、贷方分别记录“预算结余”、“预算收入”。

支出明确当中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出入性较大,其中主要涵盖了固定资产明确支出、在建工程明细支出等。如果在财务体系的角度分析,以上将会被明确为费用,但是在预算的角度却并非如此[4]。针对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前者会视为支出,后者则视为费用。若高校固定资产获取途径为融资租赁,那么则要在支付时,将这一项内容归入到预算支出中。

(3)如果使用无形资产方式不同,那么摊销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如果应用在事业价值中,是一次性的摊销,但如果使用在经营活动价值中则属于分期摊销。然而,在实际制度改革后把会计政策统一,这样会让处理方法、购置固定资产等也是一致性的,无形资产支出可在预算支出明确之后,通过确定后预算支出借记、贷记分别为“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4)通常在预算体系中,预算结余带有一定的平衡性,用以体现预算收入以及支出的差额,这一举措也可以在今后会计工作中加以使用。

(二)重构财务会计体系

1.高校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并不确认为支出,仅仅对其进行资本化处理。对固定资产使用要特别注意折旧,把其记于当期费用中,无论最后的活动性质如何其获取无形资产均要确认支出并做好资本化的处理。高校自己所创建的固定性资产也要融入到资本化处理中, 借方记录在在建工程名目下。工程结束后要将其转入到固定资产中,并且计入到在建工程的贷方。

2.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一般是以权益法为主。

3.对于费用类科目,务必要对其进行分类,用以反映各个支出的用途。将科目记为“某费用,这一行为目的在于更加便捷的反映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关的折旧与摊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结合,是符合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提升了高校预算会计的监督职能,为我国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推动力。与此同时,通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结合,也为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落实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财务工作的准确性,使其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能够得到充足的数据支持,以符合高校财务改革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程,王家明.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的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研究[J].经济师,2016,(05):108-109.

[2]皮珊.高校改革与发展呼唤新会计制度尽快出台[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8(01):118-122.

[3]俞姣,胡一萍.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财务管理机制运行现状及改进措施[J].市场论坛,2012,(03):42-43.

[4]张玲.新高校会计制度下探析会计核算和财务预算协调性[J].财会学习,2017,(09):76-77.

作者简介:

马晓燕,山东艺术学院。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5篇

实际上, 财务工作者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实际工作中需要分辨清楚彼此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 在一个企业当中财务会计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加以分析, 还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效果, 但税务会计是用来展现企业的纳税情况, 让企业人员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两者都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2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联系

2.1 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基础

在一般企业中都会设置财务会计数据库, 主要材料都来源于这个数据库当中, 当前, 税务会计还在发展过程中, 还没有具备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税务会计数据库, 因此, 需要税务会计核算工作需要通过财务会计数据库, 灵活运用数据非常重要, 可以依据相关税务法加以完善。

2.2 工作依据与原则相同

在实际会计工作当中,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都需要以财务报表与凭证为依据, 税务会计也需要负责会计部门, 税务会计工作可以融入会计核算中, 两者的工作依据存在相似性,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都需要一定核算方法与收益配比, 在工作内容上存在相同的地方。

2.3 经营主体服务相同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都需要财务人员在实际会计部门中操作, 在实际工作中税务会计人员与财务会计人员主体服务相同, 当企业实际工作中重叠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都会成为一个会计系统, 在服务主体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 能够明显地体现出两者的联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经营主体服务相同。

2.4 对外财务报告具有协调性

实际上,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都会受到税务会计工作的直接影响, 一个企业的外汇财务报告能够体现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在处理企业内部所得税过程中会出现递延所得税, 这样能够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从这一点也能够直接体现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3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区别

3.1 基本要素不同

在大部分企业当中, 税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扣除费用与应税收入、应缴税务金融等等, 扣除费用与应税收入与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费用的计量标准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性, 负债与资产、支出与收入都会直接影响财务会计规范执行,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存在不同之处, 这一点需要注意。

3.2 工作目标不同

实际上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目标不同, 税务会计工作任务主要是为企业纳税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 能够对税务征收部门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就财务会计的主要任务来将, 其主要是将企业获取的经济效益、财务信息等状况, 让企业负责人所知悉与掌握, 进而为企业的内部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除此之外, 税务会计的工作内容, 需要通过书面申请来为税务管理部门提供财务信息;而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则是将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利润率以及现金流量状况等制作成表, 来提供给企业负责人, 使其能够直观的得到核算结果与结论。

3.3 服务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由企业的投资者、股东以及其他利益获得者而组成。这是由于财务会计需要按照会计相关准则, 对企业内部财务数据与成果进行核算与统计, 进而为企业的获利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以此来使他们的决策有依据可循。而对于税务会计来说, 其工作任务是对企业的成本、利润以及所得税等进行核算, 主要服务于税务管理部门为其提供决策信息, 同时也为管理纳税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的服务。因此, 税务会计的服务对象有着双重的特征, 能够为国家税收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并使调节经济得到实现。

3.4 参照的法律法规不同

从实际的工作内容来看, 财务会计需要严谨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的标准化要求, 在规范的指导下展开会计核算工作, 这会使财务信息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得到保障。与其存在差异的税务会计在工作中, 其所依据的是围绕税收制定的法律法规, 具体操作需要根据税务相关的法规使企业的所得税得到准确地核算, 将核算结果所展示出的缴纳具体金额, 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给税务相关管理部门, 以此来实现公平税负。

4 结语

税务会计的发展初期, 有很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对于财会工作来说, 在明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联系的基础上, 也要将二者的工作目标、基本要素、服务对象以及法律法规依据等不同之处做出区分。那么可以在实践当中, 使税务会计工作向着规范化的标准下进行, 这将使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得到转变与更新。在此基础上, 会使二者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下, 作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并使国家的税收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实行。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两方面加以分析, 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是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基础、工作依据与原则相同、经营主体服务相同、核算工作内容相同, 主要区别在于基本要素不同与工作目标不同、核算基础不同与服务对象不同、参照的法律法规不同, 通过分析对工作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联系,区别

参考文献

[1] 刘慧青.浅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1) .

[2] 黄妹金.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J].企业研究, 2012 (12) .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6篇

1. 基建会计的基本内涵

基建会计又称为建设单位的会计核算, 它在我国会计类别的划分, 它不属于企业会计的类别, 也不属于预算会计的类别。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会计审核计算和基本的财务管理是把建设单位和项目接收的单位分成两个主要的会计主体, 单独地完成会计审核预算和会计阶段性的工作任务。施工建设单位负责审查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的使用, 项目的接收单位负责完成资产交付后的项目核算和使用工作。然而, 虽然在会计, 施工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不同的会计实体, 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企业及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基础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 办理过户手续, 建成后将成为各类资产转移的生产单位。如果建设项目是属于非商业性的项目, 就移交到企业完成了企业的资产转移, 如果建设项目是一个非盈利性的项目, 完成了单位资产转交。

2. 基本建设收支单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会计的主体结构被分解

根据现存的会计制度有关规定, 单位会计主体分为大类: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 一般的财务收支, 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会计科目内, 明显不符合我国会计相关法定的要求, 就是会计信息资料的完整性。

2.2 会计审核信息不全面

由于有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两种账目、两种财务报表, 无论哪一种核算报表仅仅只是单位经济往来业务的一个部分而已, 不能反映单位整体经营状况的全局, 这明显是不符合我国会计相关法律规定的, 基建会计长期脱离经费会计进行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般在经费会计很难反映资本账户, 这样是很难以完全形成反映固定资产。在基建会计账户预算内对预算投资进行核算, 对与基础建设的相关费用直接算作经费的预算支出, 费用支出没有明确的分类, 会计信息审核不全面, 所以导致一些财务报表有重复的现象出现, 无法正确全面地反映单位的财政状况。

2.3 不利于资产的归纳管理

对基建投资和支出比重, 都是由基建会计来审核, 并不需要通过财务部门的这一关, 单位自身筹集的经费项目管理也要经过基建会计的审核, 所有有关财务的会计手续记录, 都由基建会计自己保管。随着基建工程项目竣工以后, 又不能准时地向单位的相关的财务部门提供相关的资料, 单位的财务部门对基建项目的完工和具体的情况关注度不够高, 就有可能导致单位的账面总资产低于实际的资产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使账目的实际情况不符合预算的要求。

3. 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并轨的策略

3.1 推行权责发生制, 取消实际收付制度

在现代经济会计制度中, 会计审核是主要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基础, 就是把最后收到款项作为收入, 把实际支付的资金作为支出。但是实际情况中, 一些相关的会计事项并不能及时得到确认, 根据实际收付制的方法对账目进行会计审核, 这样很难以表现单位具体的经济状况,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虚假结语的现象发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得不到表现, 随着现代经济中公共的财政制度引入, 这就要求企业单位既要保证社会效益的实现, 还要强调经济的效率, 所以一定要改良会计核算原则, 引入权责审核发生制度, 也就是将已经出现的收支项目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划分, 不管资金是不是收付, 用来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单位的收支财务的情况。

3.2 添加相关基建审核制度

把基础的建设收纳支出划入到单位总财务预算工作中来, 容易造成财政资金链发生不合理的变化, 企业的会计制度很难做到全面地反映公司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使基建会计与费用会计并轨的功能发挥充分, 满足实际公司单位的发展的需求, 建立相关的基建审核制度, 增加关于基建方面的财务信息加大对会计科目的资金投入建设, 就是基本基建项目的使用资金和补助的款项包括自筹的资金和上级部门拨款等, 在关于支出类的财务工作, 应该清点核算的资金支出, 这样能更加完善地表现经过制度改造之后的财务状况发展的具体效果。

3.3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

(1) 对固定资产采用合理的折旧制度。一般情况下, 固定资产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 会产生一些损耗, 它的价值就会相应地减少。为了将真实的固定资产的净值反映出来, 必须采用固定资产进行一定的折旧, 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较为合理的折旧方法。

(2) 建立固定资产的清算制度。对一些已经出售的物资, 亏损的情况, 通过待处理财产性收入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 表现出固定资产的具体价值和清算后的净利润或亏损, 增加或减少其净损益金额, 这样有利于固定资产损失负责情况责任化。

摘要:本文对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定义内涵进行了分析, 辨析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分析探讨当前基建进行单独审核和计算收支普遍存在的重点问题, 并得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基建会计,经费会计,并轨合作

参考文献

[1] 卢曼黎.基建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并轨核算的设想[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2] 殷芳.基建会计纳入行政事业会计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魅力中国, 2009 (33)

上一篇:员工形象礼仪范文下一篇:清算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