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常规护理范文

2023-09-19

icu护理常规护理范文第1篇

一. 常规处理 1. 保证足够的氧供,机械通气维持PaCO2 34~38mmHg,可使用短暂的过度通气(<2min)以快速降低过高的ICP。 2. 足够的循环血量,维持血红蛋白在110g/L,HCT在0.35以上,血浆白蛋白接近40g/L;维持每8小时阶段出入基本平衡,保证水电介质和内环境稳定。 3. 4. 5. 病情需要时,应行血肿清除,颅内压监测。

避免高体温,允许给予冰毯控制低温状态(T在36~37度左右)。 主要经胃肠的低热卡代谢支持(对成年人,最大热卡供给量为15~20Kcal/kg/24小时);避免高血糖,控制血糖在5~7.5 mmol/L;避免低钠血症,允许性的高血钠值为150mmol/L。 6. 头位抬高30~45度,头部处于中立位。

二.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 经验性治疗选择有利于通过血脑屏障药物:罗氏芬(头孢曲松)2.0 qd或特治星4.5q8h。 2. 当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应完善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尽快转为目标学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三. 颅内压>15mmHg,适当给予20%甘露醇100ml ivgtt q6h。 四. 早期给予充分的镇静

给予丙泊酚(得普利麻)30~80mg/h或咪唑安定(力月西)3~5mg/h。

1

五. 为控制脑水肿,给予控制性降压,减少内源行二茶酚胺释放 1. 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倍它乐克)0.03~0.05mg/kg iv q6~8h,25~100mg po bid+中枢性的α2激动剂可乐定0.3~0.8ug/kg iv q4~6h。控制目标:成年人维持CPP在60~70mmHg。 2. 小剂量的前列环素(凯时 0.4~0.8 ng/kg/min)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并有修复损伤的血脑屏障的作用。 六.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1. 2. 早期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40mg iv qd 恢复肠内营养后,即更换为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0.15 bid 七. 预防继发性癫痫

早期给与鲁米钠0.1 im q12h,开放饮食后替换为丙戊酸钠片0.2tid,并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八. 营养脑细胞及促醒药物 1. 2. 早期给予脑复康8.0 qd,慎用尼可林。

脑水肿高峰期过后,可给予适当促醒药物:醒脑静30ml qd。

九. 老年或较长时间机械通气者,可适当给予化痰药:沐舒坦/伊诺舒90~150mg qd.。

外科大手术后处理常规

常规处理 1. 2.

维持呼吸稳定,保证足够的氧供。 监测血流动力学

3. 4. 5. 早期禁食,观察胃肠道恢复情况。 注意各种引流管道的位置和引流情况。 保证水电介质和内环境稳定。

上腹部手术

一. 抗生素使用: 1. 常规上腹部手术(胆囊,胃,脾切除等):给予二代或三代头孢,如达力欣3.0 bid 2. 消化道穿孔手术:针对G-及厌氧菌,选择酶抑制剂,舒普深2.0 q12~8h或特治星4.5 q8h联合灭滴灵0.5 bid 3. 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或感染性休克:选择泰能/美平 0.5~1.0 q8h 4. 常规进行腹腔引流液培养,长时间机械通气者加做痰培养,明确感染菌,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二. 止血药物使用 1. 2. 预防使用:止血敏3.0+PAMBA 0.6 qd 1~3天。

伴有活动性出血:加用立止血 1ku iv/im q12h 必要时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400u q12~6h,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物质。 3. 保守治疗无效,随时与专科联系,必要时外科干预。

三.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1. 2. 早期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40mg iv qd~bid 恢复肠内营养后,即更换为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0.15 bid 四.老年或较长时间机械通气者,可适当给予化痰药:沐舒坦/伊诺

3

舒90~150mg qd.。 五.营养支持

1.早期应激过后,可进行营养支持,初始以肠外营养为主,可加用谷氨酰胺(力肽)。

2.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尽早开通肠内营养。

肝硬化门脉高压断流手术

一. 抗生素使用:常规二代或三代头孢,如达力欣 3.0 bid 二. 降低门静脉压力:生产抑素 施他宁 3mg q12h 5~7天 三. 止血药物使用 1. 2. 预防使用:止血敏3.0+PAMBA 0.6 qd 1~3天。

伴有活动性出血:加用立止血 1ku iv/im q12h 必要时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400u q12~6h,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物质。 3. 保守治疗无效,随时与专科联系,必要时外科干预。

四.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1. 2. 早期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40mg iv qd~bid 恢复肠内营养后,即更换为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0.15 bid 五.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功能 1. 2. 使用肝用氨基酸(肝安),慎用脂肪乳,减轻肝脏负担。 合并肝酶或胆红素升高,可使用护肝药物:古拉定/阿拓莫兰2.4 qd 或 易善复465mg bid 3.

预防肝昏迷:加用谷氨酸钠及谷氨酸钾 2~4支 qd

重症胰腺炎

一. 抗生素使用: 1. 早期以预防为主,选择胆道浓度高及血胰屏障通过性好的药物:舒普深2.0 q12~8h或特治星4.5 q8h 必要时加用灭滴灵 0.5 bid 2. 3. 并发严重腹腔感染,针对G-杆菌,选择泰能/美平 0.5~1.0 q8h 注意深部霉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二. 抑制胰酶分泌 1. 2. 生产抑素 施他宁 3mg q12h 5~7天 乌司他丁 10~20u q6h 三. 减少胃酸分泌,预防消化道出血:洛赛克40mg iv bid 四. 改善胰腺微循环:PGE(凯时)10~20ug q12h 五.营养支持

1.早期应激过后,可进行营养支持,初始以肠外营养为主,可加用谷氨酰胺(力肽)。

2.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尽早开通肠内营养。

常见内科系统疾病 合并肺部感染

一. 抗生素的选择 1.

患者来自于社区,胸片没有提示大片(超过2个肺野)的感染

改变:单用二代/三代头孢或奎诺酮类 如达力欣3.0 bid or 罗氏芬 2.0 qd or 可乐比妥 0.5 qd/拜复乐0.4 qd 2. 患者来自于院内,短期使用抗生素或胸片无大片实变:联合二代/三代头孢+奎诺酮类。 3. 患者来自于院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胸片提示有较严重的感染病变:单用酶抑制剂或联合奎诺酮 舒普深2.0 q12~8h or 特治星4.5 q8h 4. 患者长期住院,反复使用抗生素,已有耐酶病原学结果,或胸片提示两肺广泛严重病变:选择四代头孢 马斯平2.0 q8h 或 泰能/美平 0.5~1.0 q8h 5. 入科后尽早完善各系统的病原学检查,必要时使用纤支镜防污染毛刷取得真正病原学诊断,力争迅速转为目标学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二. 老年或较长时间机械通气者,可适当给予化痰药:沐舒坦/伊诺舒90~150mg qd。 三.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1.早期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40mg iv qd 2.恢复肠内营养后,即更换为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0.15 bid

合并心功能不全

一. 以左心功能不全为主 1.

改善氧和,减少肺间质渗出。

2. 多巴胺40 mg+多巴酚丁胺80 mg及米立农 10~15 qn 两者交替使用。 3. 根据CVP,液体出入情况,适当使用利尿剂,必要时可行有创/无创心功能监测。 二. 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 1. 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心后负荷:前列腺素PGE 凯时10~20ug q12h 2. 减轻肝脏淤血,改善肝功能:古拉定/阿拓莫兰2.4 qd 三. 急性心肌梗死:改善心功能的同时,加用抗凝药物 1. 2. 低分子肝素:速碧林/克赛 0.4ml q12h 阿司匹林0.1 qd + 波力维 75 mg qd 四. 营养心肌治疗:有明确心肌酶谱的异常或影响学流动力学的心律失常可选用 1. 2.

合并肾功能不全

1. 2. 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保证肾脏灌注,减轻肾脏负担。 改善肾脏微循环:凯时10~20 ug q12h 或 小剂量的多巴胺极化液:10%GS+10%KCL+25%MgSO4+RI FDP或果糖液5.0~10 qd (<5ug/kg/min)。 3. 4.

适当使用利尿剂:速尿或利尿合剂(总量不超过1200mg/日)。 必要时使用CRRT治疗。

附录:几种特殊药物的使用规范

一. 生长激素 1. 适应症包括:大面积烧伤,严重营养不良(促进营养支持效果),COPD或大手术后脱机困难,各种消化道瘘急性应激后促瘘口愈合。 2. 使用时除严格掌握以上适应症外,需监测氮平衡以及动态观察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指标,并且注意避免高血糖及水钠潴留。 二. 白蛋白 1. 2. 短期提高胶体渗透压,纠正低蛋白血症。

大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合并多个脏器衰竭的患者,同时合并血清白蛋白<30g/L。 三. 丙球及胸腺肽 1. 2. 短期内提高机体被动免疫功能。

有明确免疫功能低下指证,需有5天内体液及细胞免疫化验。

Swan-Ganz导管

临床上一些监测指标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其它的一些浅表体征,限制了人们对于疾病疾病严重程度的认识,随着危重病医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加渴望了解危重病患者主要器官功能状况。尤其

8

是血液循环相关的各种生理及病理变化,逐渐产生了由实验到临床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和理论,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应用使心排出量的监测各种血管阻力测定和计算成为现实,进一步发展使血流动力学增加了许多新的极有价值的内容。如人休中心体温、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氧供给、氧摄取和多种物质的代谢监测,对危重病人的整体监测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近年来人们不仅重视整体监测,更加重视主要脏器的监测,如脑循环、冠循环等这些主要脏器在危重病抢救过程中是成功的关键。

Swan-Ganz导管进行危重病人的监测在欧美已近三十年,但在ICU使用的指征,导管的安全性,对导管获得的大量数据的正确解读和如何指导临床抢救,能否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一直争论不休,临床上还需大量的工作对判定Swan-Ganz导管带给病人的益处。

icu护理常规护理范文第2篇

1、监护护士要熟悉各类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了解报警原因,全面了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2、所有病人均要持续24小时进行心电监测,每小时测量并记录HR(P)、RR、Bp、SpO2,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新转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测量并记录进病房时的生命体征,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特护记录单,并体现专病专护。

3、严格遵医嘱计划输液,必要时采用输液泵输液,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情况除外),所有药物使用时必须三查七对,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保持尿管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管现象发生,并预防交叉感染。

5、按时或随机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六洁”“四无”工作,危重病人卧位舒适,及时进行相应评分(GCS评分、镇静评分、Breden评分)。

6、严格进行交接班工作,认真执行各相应的交接程序。

7、有S-G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IABP、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按各常规护理执行。

ICU综合征的护理常规

ICU综合征:是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医疗器械和医药品的不断开发,重症疾病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疾患。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对病人施以全程、全方位、多媒体的影响,以利于疾病的康复。日本学者强调预防本征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怎样应用多元文化护理使ICU患者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防止ICU综合征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ICU综合征 1.1 概念

ICU综合征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985年日本学者黑泽尚提出ICU综合征新概念为:在ICU监护的病人,意识清醒2~3 d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征,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室后3~4 d依然存在的,称为ICU综合征。就日本文献看,ICU收治的病人中30%~60%发生本征。国内文献尚无统计。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症状。①谵妄状态。是本征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明显下降。②思维障碍。既可通过语言,又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③情感障碍。少数病人表现为情感高涨和欣快症,多数病人表现为情感抑郁。④行为动作障碍。行为动作失常,如乱喊乱叫、撕衣毁物、打人骂人等。⑤智能障碍。老年病人在ICU监护中发生的痴呆属于智能障碍。⑥其他表现。失眠(夜不眠、昼浅眠)、头痛、腰背痛、便秘、腹泻、皮肤异样感等。 1.2 原因及机理

①病人因素。老年人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男性易发生、②既往病史。有过精神病,潜在性精神病或精神失常的;有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的;有过安眠药中毒或长期对某种药物依赖的,在接受ICU监护时容易发生本征。③手术因素。脑手术、开胸手术、手术时间过长的都可导致本征的发生。④环境因素。ICU的环境与ICU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一方面是ICU与外界隔离,另一方面ICU室内有许多抢救设备和监护仪器,这些都给病人一种拘禁感觉,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⑤体液因素。ICU监护引起精神障碍与血中电解质平衡失调有关,可直接或间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

2多元文化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 多元文化护理是在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产生的一种高层次护理,它要求在疾病护理的同时做到文化护理。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一般泛指科学知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域外活动的增加,护理亦被赋予多元文化的内容。为了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治愈,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改善监护环境

①ICU居住的环境要创造一种家庭气氛,医护人员要尽最大努力使ICU病室清洁整齐。对个人隐私感强的西方人,病房尽量宽大,单人间力求舒适和谐,避免杂乱无章,以减少环境对病人的恶性刺激。可摆放少量鲜花或人造花草,并适当播放轻音乐。音乐刺激可使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起到镇痛作用,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化,并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减少或预防ICU综合征的出现。②医护人员的谈话、走路、技术操作均要轻盈,要尽量减少电话、心电监护、呼吸机及输液泵警报等噪音量。因为长期处于高噪音的环境可增加人的紧张度和焦虑。③在抢救重危病人时,尽量避免其他患者在场。有条件的单位,ICU另设抢救间,一般情况下在床与床间应有布帘相隔,在抢救时要做到忙而有序。 2.2 减少紧张气氛 ①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知识及注意事项,对患者说明使用仪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防患者不安。②当警报器响起时,要反应迅速,但又不要慌张,避免造成紧张气氛。 2.3 消除语言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护士语言交流的技巧,学习、掌握外语和方言是当今多元护理的迫切需要。①将相同语系或相同国籍的病人居住在一起,以减少病人的陌生感。②护士应掌握多种语言的常用会话如英语及我国各民族的方言。③ICU病人语言交流可被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所限制,要用非语言交流,如类语言“啊”、“嗯”与触摸等。如果非语言交流被限制,就会导致不安、抑郁、谵妄、幻觉。 2.4 做好基础护理

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ICU患者全身裸露的次数和时间,在为患者擦浴、导尿、灌肠等处置及患者大小便时,随时给予遮挡。注意病人的隐私,使病人感到被尊重,防止不安、抑郁的产生。预防褥疮及肺部、泌尿系统的感染。 2.5 保障病人的睡眠

①医疗护理操作安排紧凑,以便多留些时间让患者休息。欧美人大多信教,睡前必祷告,护士应尊重他们的习俗。夜间巡视、送药时,应步态轻盈,并尽量减少语言的干扰,使病人保持安定的心境入睡。②ICU特殊的环境和持续的检测、监护,使病人没有完整的睡眠周期,应鼓励患者上午少睡,夜间减暗灯光,关上门,放下窗帘,减低噪音水平至45dB以下,以助其入睡。③进行背部按摩,位置调整,必要时予以止痛,对有失眠和紧张不安的病人给予镇静剂和利眠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如对睡眠周期有不利影响的镇静止痛药要尽量避免应用。 2.6 减少病人的孤独感

①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病人,热情关怀,耐心解释,保持与病人的密切接触,尽可能满足其需求,从而消除病人没有亲人陪伴而产生的孤独、恐惧和寂寞感。②在条件允许时可安排与家属会面,以增加病人的欣慰心情。 2.7 做好心理护理

①对事先知道术后要进入ICU监护的病人,术前要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地讲明ICU监护的目的,使病人事先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避免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发生。对老年、性格内向、既往病史中有过脑外伤、精神失常等病人,更要做好心理护理;对紧急进入ICU的病人,要争取时间进行心理护理。②要讲解重症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同时让家属了解病人的病情,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取得家属的配合。 2.8 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①医护人员在监护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任何一个细微变化都要认真分析,如突然近事记忆减退、皮肤异样感、行为动作反常等,要予以重视,详细记录并及时处理。要善于发现精神障碍的先兆,力争早期治疗,夜间注意观察意识障碍与正常睡眠的区别。②中国人核心家庭居多,而外籍病人多来自单亲家庭,他们的自我意识强,不愿依赖他人;在患病时,耐受性亦强,护士应加强巡视,善于主动观察和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不失治疗良机。

ICU综合征

发表者:万献尧 (访问人次:6834)

ICU综合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116011)万献尧 张久之

ICU为危重患者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治疗手段,正基于此,患者会出现与医院最紧张环境相关的精神应激,戏称ICU为“高度恐惧病房”。大多数进入ICU的患者均面对诸如死亡的恐惧、被迫的依顺、潜在的永久功能丧失等时,出现一些退行性表现,如治疗失败,患者可能转向更原始的应对方式,如投射、被动攻击行为、表演行为或完全否认存在等,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2],其中最重要的是ICU综合征。ICU综合征中80%表现为谵妄,其次是焦虑、抑郁。谵妄早期曾被称为ICU“精神病”,近年来常被称为ICU谵妄。ICU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其中ICU非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率为20%~50%,而机械通气患者的发生率高达60%~80%[3-5]。ICU综合征不但影响患者,也会影响医护人员。

一、ICU综合征概念的提出与变迁

ICU综合征首先由Mckegney于1966年提出,后日本学者黒澤于1982年对其作出如下定义:入住ICU后,经2~3d的意识清醒期(这时可出现失眠)后,出现以谵妄为主的症状,后者持续3~4d或直至转出ICU;症状消失后不留后遗症。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身体和环境因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所致。此后,黒澤又于1987年认为,ICU综合征是“在综合治疗时因患者、治疗、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精神症状”,其前驱症状是失眠,症状是谵妄与焦虑。近年来,大部分学者认为,ICU综合征主要以谵妄状态为本质特点的精神病性症候群。

二、ICU综合征的发生率

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报道不一,一般以心脏手术术后为多见,为6%~57%。文献[2]报道,1669例开胸心脏术后和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一过性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仅为1.4%。分析原因可能与每个研究的研究对象的选择、精神症状的评价方法、是否行机械通气及其时间、术前术后有无并发症及其程度、应用药物的种类、ICU或麻醉复苏室的环境等有关。但亦有研究认为,由于诊断标准不统一,有部分非典型的患者未被诊断,实际的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应更高[6-7]。近期入住我院中心ICU的162例普外科术后患者中有29例发生ICU综合征,

发生率为17.9%[8]。

三、ICU综合征的病因

ICU综合征是在ICU环境应激以及可以改变脑功能的因素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为复杂[9],主要有原发病或原发病并发症(如感染、休克、脱水等)、

ICU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

1.疾病本身的因素:任何引起脑功能改变的因素均可导致谵妄的发生,如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脑功能改变,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质或量的改变,引发脑神经的高级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另外,手术亦可引起,不同手术部位,其发生率不同。脑部手术时由于脑部血流减少有可能发生小的梗塞灶等诱发ICU综合征。心脏手术时因心输出量减少、发热等参与了ICU综合征的发病过程。食管手术患者也易发生ICU综合征。手术时间越长、越复杂,也易发生。也与血清电解质紊乱有关,发生谵妄时约80%的患者出现血清电解质异常[10-11]。 2.ICU环境因素:因ICU内环境特殊、无家属陪护、治疗的特殊需要,患者存在社交孤独、沟通不畅、制动、环境陌生、噪音过度、感觉单调或缺失、个人隐私无法保护及每天光线变化的缺乏等[12-13]。但这些因素并不直接导致谵妄,亦不是谵妄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与患者本

身的疾病交织在一起而发生的。

3.药物因素:在ICU中使用的药物常可产生明显的精神毒性作用如麻醉药(丙泊酚、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镇痛药(枸橼酸芬太尼、盐酸哌替啶、吗啡)、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妥布霉素)、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咪唑类(甲硝唑)、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抗胆碱能药(阿托品、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马来酸依那普利、肼苯哒嗪、甲基多巴、地尔硫卓等)、抗心率失常药(盐酸维拉帕米、盐酸美西律等)、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氯硝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

及其他(奥美拉唑)。

4.睡眠剥夺:早期的研究发现,睡眠剥夺在ICU综合征中起一定的作用[12]。但目前多持反对意见,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中标准中将睡眠障碍列入谵妄的必要症状而非病因。 5.心理因素:心理疾病可能引起意识障碍的研究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因ICU患者承受着生命威胁、对医疗过程的惧怕、无法交流、全新而可怕的环境、自我控制能力的丧失等刺激。

在ICU中,典型的ICU综合征通常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ICU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ICU综合征的精神症状中约80%为谵妄,目前针对谵妄发生的可能机制提出三个假说,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的联合作用引起神经递质的改变,均可能导致某一特定患者发生谵妄。 1.中枢性去甲肾上腺素产生增多:ICU患者可能因酒精或某些药物的戒断而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失衡而诱发谵妄。 2.多巴胺和胆碱能系统:阿托品类药物的应用造成脑内多巴胺和胆碱能系统失衡,从而引起中枢抗胆碱能症状;但另一方面,这些药物使多巴胺能功能亢进,亦增加了焦虑性谵妄的发生。这个假说有助于理解多巴胺能阻滞剂的疗效,如氟哌啶醇可改善谵妄患者脑内多巴胺和胆碱能系统的失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谵妄的进展。诱发谵妄的药物如安非他明,可导

致多巴胺功能亢进。

3.细胞毒性病因:它是由脑细胞工作环境改变引起。药物的副反应或与细菌感染相关的内毒素释放入血,影响神经功能;高热或缺氧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大多数上述异常对中脑功能的影响尤为明显,可进一步导致网状激活系统功能波动,出现意识水平的改变和应对环境刺激能力的变化,这也是许多谵妄患者的关键特征。

五、临床特征及诊断

一些研究者认为,ICU综合征的标志性临床表现是意识水平波动、定向障碍、妄想、幻觉、行为异常,通常起病快、病程短,仅持续24~48h[14];亦有报道认为,指标志性临床表现平均持续14.17d[15]。这些特征与谵妄的诊断吻合。总之临床表现有4大特征:原有精神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呈波动性过程、注意力改变、思维瓦解或意识水平的改变。其可分为高反应型(如狂躁、暴力)、低反应型(表现为安静但伴有困惑与茫然状态,易漏诊)、混合型(症

状呈间歇性波动性)。

目前对ICU综合征的诊断尚缺乏统一标准,临床上对ICU谵妄的评估常根据ICU谵妄筛查表(ICDSC)和ICU意识紊乱评估办法(CAM-ICU)来做出判断[16]。ICDSC诊断谵妄的敏感性较高,常用于ICU谵妄的筛查,使用时首先判断患者的意识水平(5个等级),然后对所有无昏迷或木僵的患者按照筛查项目进行24h内的信息评分(0~8分),≥4分考虑诊断谵妄。CAM-ICU是为气管插管患者而设计的,其诊断谵妄的敏感性、特异性皆较高。使用CAM-ICU诊断谵妄分两步进行,首先应用标准的镇静评分对患者的意识水平进行评价;随后对除昏迷状态以外的患者依据以下临床特征进行ICU谵妄的评估:(1)急性发作的精神状态的改变或呈波动性过程;(2)注意力改变;(3)思维瓦解;(4)意识水平的改变。(1)+(2)+(3)或(1)+(2)+(4)可以诊断ICU谵妄。而抑郁和焦虑则可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做出诊断。当然,在做出ICU综合征或ICU谵妄诊断之前应排除脑部本身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六、ICU综合征与预后的关系

对内科ICU患者进行研究表明,发生谵妄的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较其他患者明显增高[9,17]、撤机困难[18]、平均住院时间延长[2]以及住院费用增加[19]。并且还发现ICU谵妄是患者长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危险因素。

七、预防措施[2]

1.术前或转入ICU前的对策:通过术前访视,对将要转入ICU的患者进行宣教,减轻术后患者对手术后果产生的焦虑不安心理,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对因病情危重而紧急转入ICU的患者,因病情较重会出现精神负担,甚至面临死亡,故应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

的措施。

2.入住ICU后的预防对策:重要的是不要制造患者感觉缺失,适当给予、轻快的刺激,悉心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1)舒适护理,尽量维持患者的正常生物钟,处置时不要妨碍睡眠,让患者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2)改善ICU环境,减轻患者的应激。尽量做到单间管理。设置合理的接触人数及给予强度适中的刺激;努力消除监护仪和呼吸机发出的单调的声音;清除限制患者在床上活动的导线、导管,必要时采用遥测仪;努力减轻氧气流动的声音。(3)改善患者的感觉缺失。配置患者可操作、能选台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无法自主选台的收音机、电视机只会徒增患者的无助;在可视范围内悬挂时钟、日历以保持时间概念;尽量能让患者看到外面的景色。(4)加强相关知识培训,让所有医护人员均应认识ICU综合征及前驱症状,避免遗漏,以防患者出现更多的精神症状。(5)加强沟通,关爱患者。患者转出ICU时应明确向接受科室转达患者的要求,以保持医疗的连续性。处置或抢救时

亦不要忽视ICU中的其他患者。

八、治疗

尽可能地明确病因及预防;控制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控制感染;使用必要

的药物控制精神障碍;ICU支持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尽可能明确病因。ICU综合征是多因素联合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积极探查可能引起谵妄的各种因素,并尽可能地迅速纠正。谵妄亦可能是感染的首发症状,故在查找谵妄原因时要考虑感染的可能性。若怀疑是药物所致,停药是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但有一部分谵妄患者,病因明确却不能逆转,需对症治疗,可让家属守护患者,给患者定向刺激;提供时钟、日历以增强时间概念;播放播放轻音乐等以缓解紧张的心情。医护人员应充分给予患者白天、晚上的定向刺激,并让患者在夜间尽可能多地睡眠。4h的睡眠时段可让患者经历所有的睡眠

时相,对患者有益。

(二)药物治疗

对部分去除诱因或病因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者,应考虑药物治疗。

1.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治疗由于过量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引起的焦虑反应时的首选药物,其中相对短效且代谢产物无活性的药物如劳拉西泮更是首选中的首选。另外,当谵妄的原因不明且怀疑是酒精或镇静催眠药的戒断导致时,可考虑试验性地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如劳拉西泮1~4mg。如病情加重,基本上可排除酒精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戒断,应考虑不同

的药物治疗。

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咪啶是一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近年来,Pandharipande等[20]的研究发现,其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方面优于劳拉西泮。 3. 氟哌啶醇:FDA不赞成静脉应用氟哌啶醇,但氟哌啶醇在国外常用于静脉注射,而国内仍以肌注为主,均可获得良好的预治效果[21-22]。氟哌啶醇的起始剂量依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体型,对症状较轻者起始剂量为0.5~2mg,症状较重者为2~5mg,甚至可达10mg。但老年人起始剂量应适当减量,如症状持续存在,药量可加倍。用药3次后,如疗效不佳,可加用劳拉西泮0.5~1.0mg,或与氟哌啶醇每30min交替应用。这种联合给药方法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患者一旦平静,随后的第1个24h内应用此时的氟哌啶醇总量;如患者仍平静,后24h应用前24h药物总量的一半,以后每天剂量相继减半,直至停药。许多患者去除引发谵妄的病因后,即使不用药物治疗,症状也会逐渐缓解。故病情允许,应尽早

转出ICU。 4.新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和奥氮平对谵妄的疗效备受关注,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相比,其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已有报道认为,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谵妄有效[23-24]。遗憾的是,

利培酮和奥氮平还不能经胃肠外给药。

5.其他药物:当氟哌啶醇(或其他抗精神病)与劳拉西泮合用无效时,可选用其他药物,如镇静催眠药(鸦片类、丙泊酚、巴比妥类)、肌肉松弛药(应用时可联合机械通气以防呼吸停止)。然而这些药物不能增加患者的自我控制感,且如镇静催眠药量不足时,对患者亦是

一种更强烈的应激。

icu护理常规护理范文第3篇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流通,调节室温在22~24℃,湿度在40%~60%之间。

2.病人常规监护

(1) 新转入病人测量并记录入室时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精神状况。 (2) 新转入病人立即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常规及血糖测定。 (3) 持续24小时心电监测,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至少每小时记录HR、NBP,有动脉置管者持续ABP监测,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4) 持续24小时RR、SpO2监测,每小时记录,观察呼吸幅度及呼吸状态,进行肺部听诊。

(5) 监测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如意识、瞳孔、光反射、语言、运动及各种反射等。

(6) 记录病人出入量,每日2pm、10pm、6am进行出入量总结计算,6am做24小时出入量计算。

3.酌情给氧,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或机械辅助呼吸。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翻身叩背,协助病人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4.所有治疗及药物使用时必须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严格遵医嘱进行各项治疗。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情况除外),抢救时护理人员应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保持镇静,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口头医嘱在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保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抢救后查对。

6.置有各种引流管的病人要妥善固定、标识明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

7.保持输液通路通畅,液体均匀输入,用药及时准确,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8.熟悉各类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了解报警原因,并确保抢救用物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9.烦躁、谵妄、昏迷等意识不清或障碍的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松紧适宜,并做好局部皮肤的观察。

10.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病人六洁四无。做好病人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一日两次,病人大、小便后及时作好皮肤护理,留置导尿管病人会阴擦洗一日两次。

11.危重病人睡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拍背,保持病人卧位舒适、肢体功能位,保持床单位整洁,预防压疮。

12.给病人以安慰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并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避免“ICU紧张综合征”发生。

13. 对家属讲明ICU监护特点,探视制度,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取得联系。

14.及时准确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15.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按各常规护理执行。

ICU疾病护理常规

(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系多种原发疾病如休克、创伤、严重感染、误吸等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家族史、既往病史、发病原因及其病情进展情况。 2.评估患者主要表现如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双肺呼吸音情况。 3.评估患者血气分析、生化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等,了解致病因素;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承受力、对待疾病认识和家庭经济情况等。 【护理措施】

1.病人全身情况的监护。 2.严密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及SPO2和双肺呼吸音情况,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

3.保持呼吸道通畅

(1)湿化痰液,适当补液,清除气道分泌物。

(2)对神志清楚的病人,鼓励其咳痰,咳嗽无力者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痰液引流。

(3)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吸痰。 (4)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4.氧气疗法 采取各种给氧方式尽可能改善和维持气体交换,必要时采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5.通气机使用护理 参照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6.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导管、气管切开包,人工通气机、中心吸引装置、氧气及各种急救药品等。

7.皮肤护理 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长期卧床者做好皮肤护理。 8.饮食护理 ARDS病人能量消耗显著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因营养不足可导致呼吸肌萎缩,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应给予病人富有营养,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原则上少食多餐,不能自食者给予鼻饲以保证足够热量及水的摄入,也可根据情况选择静脉营养支持。

9.心理护理 清醒病人尽量减少其心理负担,使其信任医护人员,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以取得支持。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正确呼吸,注意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和加重病情; 2.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护理常规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严重创伤(如大手术、外伤)、休克、感染等原发病发生24h后,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脏器功能失常以至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家族史、既往病史、发病原因及其病情进展情况。 2.评估患者主要表现如呼吸动度、血氧饱和度和脏器功能情况。 3.评估患者血气分析、生化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等,了解致病因素;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承受力、对待疾病认识和家庭经济情况等。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床边监测

1)感染病人应监测体温,每天监测4次,体温异常及时通告医生。 2)监测尿量、尿色,每天尿量低于400ml时,应立即告知医生。 3)监测心率(律)、血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血压变化。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有助于及时发现呼吸衰竭。

4)手术或创伤病人,应严密观察伤口或创面有无渗血、渗液,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量。

5)严密观察神志、意识水平,及时发现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6)详细体检,及时发现有无皮肤和粘膜出血点、瘀斑和黄染,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和湿度,观察面色有无苍白、口唇和甲床有无紫绀。

7)耐心听取病人关于腹痛、腹胀的主诉,观察病人有无呕血或黑便。 (2)实验室指标观察

1)遵医嘱进行动脉血气监测。

2)有条件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契压、心排血量等。 3)采血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糖、血乳酸、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测定。

4)中毒病人及时进行毒物测定,判断中毒程度和疗效。 2.不同器官功能障碍的护理要点 (1)呼吸衰竭病人护理

1)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给氧,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2)严密观察肺部体征,呼吸音微弱提示气道堵塞,注意气道湿化和雾化,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及时有效吸痰,防止坠积性肺炎或肺不张。

4)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导管,防止气管粘膜损伤或气管导管脱出。 5)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根据病情变化设置通气机通气模式和参数。 (2)肾功能障碍病人的护理

1)注意血压变化,监测出入量、血清钾、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排除肾前性或肾后性少尿。

2)行透析病人按血滤护理常规护理。 (3)肝功能障碍病人的护理

1)预防肝昏迷,熟悉肝昏迷的诱因和早期表现,早发现早处理。 2)预防继发感染和出血。 3)灌肠时忌用肥皂水。

(4)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病人的护理

注意识别和观察病人呼吸、神志和瞳孔的变化,及时判断中枢系统的功能状态。

(5)休克病人的护理

1)严密观察和监测病人的末梢循环状态。

2)创伤性休克病人注意伤口情况,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建立两条或三条静脉通路。

3)感染性休克伴有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4)中毒性休克病人,迅速洗胃或做血液滤过,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出。

3.加强基础护理。

4.保证营养与热量的摄入 MODS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应给予高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不能经口进食者,可经鼻饲管或胃肠造口进行胃肠道内营养。消化功能障碍者给予静脉营养或两者联合应用。

5.防止感染 严格执行床边隔离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精神心理反应,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绝对卧床,有效呼吸,避兔感染加重病情。 2.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

(三)多发伤护理常规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产生较严重的生理紊乱,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也可能危及生命。

按外科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病因病史,创伤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情况 2.伤情评估

(1)颅脑外伤评估 主要是伤员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各种神经反射等。

(2)呼吸评估 评估病人①有无呼吸。②呼吸道是否通畅。③是否存在呼吸困难。④胸廓运动度如何有无反常呼吸。⑤呼吸困难与中枢损伤有无关系。⑥实验检查: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等。

(3)循环评估 通常通过血压,脉搏,皮肤色泽及湿润度,末梢循环,颈静脉充盈情况等并结合其他检查资料如心电图、中心静脉压等来进行评估。 (4)休克评估 评估休克程度的指标有血压、心率、末梢灌流状况、尿量、意识状态、休克指数等。

3.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承受力、对待疾病认识和家庭经济情况等。? 【护理措施】 1.救护措施

(1)一般措施 立即给氧,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采取血标本等送检,监测生命体征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对于昏迷病人,应立即留置导尿管并记录尿量、颜色。

(2)呼吸异常救护 采取吸痰,或置口咽通气导管以畅通气道,血胸气胸进行减压处理,封闭开放性胸壁伤口等措施处理呼吸异常。如果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不能维持生命,则应考虑行气管插管或切开,辅以人工通气辅助呼吸。

(3)休克救护 ①迅速安置病人,保持仰卧中凹位。②有针对性地去除休克诱因。③迅速补充血容量,但应防止循环负荷过重。④遵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循环系统监测。⑤纠正酸碱失衡。⑥对于内脏实质性器官破裂出血者紧急作好术前准备。

(4)颅脑外伤救护 在维持较好的呼吸,循环功能的前提下立即进行检查,如条件许可应立即行CT检查,正确处理不同程度的伤员。

(5)心脏外伤救护 心脏创伤危及生命主要见于心包填塞和心脏破裂出血,前者具体措施是立即予以穿刺抽出心包积液。

(6)颈部外伤救护 大出血时止血治疗,出现呼吸困难进行环甲膜穿刺以暂时缓解症状,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如不能肯定颈椎有无损伤时最好不要轻易搬动头部。

(7)腹部外伤实质性器官损伤救护 实质性器官破裂可发生两种情况,即全层破裂腹腔积血和包膜下血肿。前者可用腹腔穿刺、B超检查确诊,急救处理是紧急手术。后者应根据情况卧床密切观察,可用B超检查监测血肿的大小变化,必要时手术探查。

(8)骨盆骨折救护 对于骨盆完整性未遭破坏的稳定性骨折,可卧床休息,4-6周后即可离床活动;对于不稳定性骨折需进行特殊固定和手术治疗。 2.营养支持 多发伤伤员损伤严重,失血、失液较多,进食量不足。根据病情选用静脉和胃肠道营养支持,同时进行营养监测。

3.感染防治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各项护理常规,及时有效地清除感染源。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鼓励病人早期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感染。 2.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

(四)心肺复苏后护理常规

心搏骤停是指因为心脏本身病变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跳突然停止,血液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组织完全缺氧。心肺复苏成功后,必须在ICU停留24小时以上,进行全面(呼吸、循环、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监护和治疗,维持颅外器官功能稳定,保证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灌注。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病因病史及现病情进展情况。

2.评估主要表现如心率,呼吸动度,呼吸道通畅程度,循环情况等。 3.评估患者家庭经济情况等。 【护理措施】

1.维持有效循环

(1)纠正低血压和维持心排血量。对于低心排血量或休克的病人,应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治疗。

(2)防治心律失常,复苏后对病人进行连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2.维持有效通气 对自主呼吸尚未完全恢复者,应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通气,维持PaO2在80~100mmHg、PaCO225~30mmHg。

3.维持肾脏及代谢功能 放置导尿管监测尿量,保持出入液量平衡和体重稳定。及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和低蛋白血症。

4.维护胃肠及血液功能 应用硫糖铝或抗酸药物防治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监测胃液PH。缺血、缺氧及大量输血后常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应予纠正。

5.进行脑复苏 维持脑灌注,减轻脑水肿,并尽早采用有效降温措施,有条件行高压氧治疗。 6.防治继发感染 复苏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支持治疗和护理。对已发生感染者,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健康指导】

指导并安抚家属正确面对疾病

(五)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常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在多种原发疾病过程中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以弥散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为病理特征,临床突出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出血倾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按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出血症状 可有广泛自发性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伤口、注射部位渗血,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

2.评估有无微循环障碍症状 皮肤粘膜紫组缺氧、尿少尿闭、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

3.评估有无高凝和栓塞症状 如静脉采血血液迅速凝固时应警惕高凝状态,内脏栓塞可引起相关症状,如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少尿,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紫绀,脑栓塞引起头痛、昏迷等。

4.评估有无黄疽溶血症状。

5.评估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3P试验等。

6.评估原发性疾病的病情。 【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睡气垫床,保持床单清洁。大出血时尽量减少搬动病人,病情稳定后每2-3小时翻身一次。注意皮肤清洁,预防褥疮。

2.饮食护理 遵医嘱给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禁食,昏迷病人应给鼻饲,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病情观察

(1)密切监测原发病的变化,积极配合医生处理与控制原发病。

(2)观察有无出血征象以及出血的进展情况,观察出血的量、性质;皮肤,粘膜淤血、淤斑的颜色及大小,面积;呕血、便血及血尿的量及颜色;伤口或穿刺点渗血的情况,压迫能否止血等。

(3)观察有无器官微血管血栓栓塞,如皮肤局灶性缺血,肢体花斑,毛细血管充盈差;少尿,氮质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胃肠急性溃疡,脑功能障碍而致谵妄、昏迷等。

(4)抽血时发现血液呈高凝状态或穿刺点渗血不止,应高度怀疑DIC。及时通知医生。同时进行有创操作后适当延长局部按压止血时间3-5分钟。

(5)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及SpO2,每1小时记录,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6)观察神志、瞳孔。发现意识障碍,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异常马上通知医生。

(7)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如有肾衰竭按肾衰护理常规。

4.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抗凝治疗。应用肝素治疗后,要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肝素使用过量应备鱼精蛋白进行对抗。使用溶栓药物冶疗后,如出血严重应以抗纤溶药物对抗。纤溶亢进期使用抗纤溶药物应慎重,要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免出血、栓塞等并发症。

5.心理护理 清醒病人紧张、恐惧不安,应给予安慰,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6.标本的釆集 准确釆集血标本进行DIC实验室检查并动态的观察检测结果的变化,正确釆集大小便标本做大便潜血试验,尿常规,尿素氮,尿肌酐监测。

7.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卧床并发症。 8.按原发性疾病护理常规。

二.对症护理

1.出血的护理

(1)按本系统疾病护理的出血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成分输血或抗纤溶药物治疗。正确、按时给药,严格掌握剂量如肝素,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监测凝血时间等实验室各项指标,随时按医嘱调整剂量,预防不良反应。

2.微循环衰竭的护理

(1)意识障碍者要执行安全保护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3)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尿量、尿色变化。

(4)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

(5)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时应作相关护理,详细记录。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根据病因或原发性疾病作相关指导,促进患者进一步康复。

2.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

(六) 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变化快,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

临床约10%急性胰腺炎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按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家族史、既往病史、发病原因及其病情进展情况。 2.评估患者主要表现如疼痛、呼吸及脏器功能情况。 3.评估患者血气分析、生化检查及症状体征等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承受力、对待疾病认识和家庭经济情况等。 【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及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意识、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需要持续检测。急性重症胰腺炎在数日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要加强早期对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尽可能避免多系统器官衰竭。如果体温仍持续在38.5 ℃以上,应警惕胰腺周围感染可能。心率由120次/min以上逐步转为40次/min以下、呼吸由急促逐步变为深慢,应警惕心包积水、胸腔积水及ARDS的可能。当补液及有效循环血容量正常,而尿量<20 mL/h应警惕急性肾衰的可能。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后病人仍腹痛加剧、腹膜炎体征明显,表现烦躁、继之表情淡漠甚至意识障碍、昏迷等,应警惕胰性脑病的发生。护士必须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及时动态的临床资料,为医生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 疼痛护理

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安慰患者,让患者了解腹痛是本病的一个症状,治疗后会逐渐缓解。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分散注意力,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使之膝盖弯曲、靠近胸部以减轻疼痛。必要时遵照医嘱合理使用解痉药或止痛药。 3 补液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和色泽;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和水、电介质失衡状况;必要时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检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抗休克: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进行补液、纠酸、扩容,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注意观察尿量、心律、脉搏变化[3]。因急性胰腺炎早期易出现血容量不足,需要补充大量液体,预防和治疗休克,但需避免短期大量液体输入,需持续均匀滴注。 4 营养支持护理

营养支持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患者禁食时间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同时由于大量消化液的丢失,易出现负氮平衡。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疗效的关键。有肠内营养途径时,尽可能采用肠内营养;若无肠内营养,尽量采用中心静脉输注全合一营养液;如果从周围静脉输注,要求静脉点滴速度宜慢,选择血管应从远心端开始,禁止在同一血管连续输液,待肠功能恢复3 d后尽早应用肠内营养,从空肠造瘘管注入营养液。 5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不畅可导致坏死组织及脓液引流不出,加重腹腔感染,并出现腹胀、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因此,要随时观察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采用负压引流袋或冲洗引流,借助虹吸作用引流出全部灌注液,同时记录每天引流吸出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冲洗时,嘱病人随时关闭冲洗装置,以保持冲洗效果。并且严格掌握拔管指征:⑴体温正常且稳定;⑵周围血象正常;⑶引流量每日少于5 mL;⑷经腹腔B超或CT检查后无脓腔形成。过早的停止灌洗和拔管可诱发胰腺、腹腔残余病灶的再感染,导致病情复发。 6.心理护理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患者及家属均感到极度恐惧,心理失衡。此外病程长、治疗费用高、病情反复,患者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护士应与病人密切接触,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治疗方法,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疗效。对患者及家属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稳定其情绪,减轻其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忌酒、戒烟。酒精和香烟的有害物质能直接损伤胰腺,刺激胰液分泌。

3.避免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进食油腻、辛辣食物时,胆汁分泌增加,损伤胰腺,从而引起胰腺组织坏死。

4.不宜暴饮暴食。由于短时间内大量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导致胰液、胆汁分泌增加而引流不畅,易引起急性胰腺炎。

(七)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按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家族史、既往病史、发病原因及其病情进展情况。 2.评估患者血压及出血情况 3.评估患者血气分析及症状体征等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承受力、对待疾病认识和家庭经济情况等。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安静卧床,保温、防止着凉或过热,一般不用热水袋保温过热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呕血时应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呛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2)立即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同时争取时间尽快用9号针头进行输液。开始输液宜快,一般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加乳酸钠,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同时做好血交错试验,准备输血,输血量及速度,可依据出血的程度而定。如进行加压输血时,护士应密切守护,严防空气栓塞。 (3)饮食护理,在呕血、恶心、呕吐和休克的情况下应禁食。待上述症状缓解后,溃疡病病人应给牛奶、蛋糕或豆浆等富于蛋白质的流质饮食,以后再改变饮食种类和增加食量,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的饮食,应根据其肝功障碍程度予以调节,下三腔管的病人,出血停止24h后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应给予无蛋白质饮食,有腹水者,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4)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因出血病人口腔有腥臭味,应每日三次清洗口腔。浮肿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

3.出血护理

(1)按医嘱给止血药,如6一氨基乙酸加入10%Glucose中经静脉滴入等。 (2)食脉曲张破裂出血,用垂体后叶素时,稀释后应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副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及孕妇忌用)。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时,其护理参见三腔管的应用。

(3)冰盐水洗胃法:用特制有两个口的胃管插入胃内(无特制管可用普通胃管,肝硬化病人用三腔管即可)。用50ml注射器向胃管内缓慢注入0-4℃生理盐水,而从另一开口吸引,反复进行持续灌洗,用水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用水量为10,000ml左右,30分钟使胃内温度下降,起到止血作用。

(4)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去甲肾上腺素10-20mg,经胃管缓慢滴入,如能口服者,可每2h口服50ml,以降低门静脉压,从而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产生止血效果,但对有动脉硬化者应慎用。

(5)如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纤维胃镜检查者,应做好术前准备。 4.严密观察病情:

(1)注意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发热者,可给物理降温,记录

24h出入水量,尿比重。

(2)注意呕吐物及粪便的性状,量及颜色,呕血及便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及血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如出血量多,停留的时问短,颜色新鲜或有血块,出血量少,停留时间长则颜色比较暗或黑色,伴有呕吐者,一般比单纯黑便者出血量大,当病人出现口渴、烦躁,出冷汗、黑朦、晕厥等症状时,应

考虑有新鲜出血。

(3)如有了血性休克,可按休克病人常规护理。如出现意识朦胧或烦躁不

安时,应置床档,防止坠床。

(4)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血液中蛋白的分解产物在肠内吸收,易引起氮质血症。因此肝硬化病人应按医嘱认真做好灌肠内积血,以减少氨的产生和

吸收。

(5)门V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应密切观察昏迷的前驱症状,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出现肝昏迷,按昏迷病人常规护理。

5心理护理

给予精神安慰,解除病人恐惧心理。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禁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

5.在好发季节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劳逸结合。

6.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

利血平等。

重症监护护理系统

第一节呼吸系统

一、双鼻式鼻塞吸氧法操作常规

概念: 两个较细小的鼻塞同时置于双侧鼻孔,鼻塞周围尚留有空隙,能同时呼吸空气,病人较舒适,但吸氧浓度不够稳定。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缺氧的全身表现,包括心率,脉搏,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意识与精神状态。

2) 评估患者缺氧的局部表现,包括口唇、鼻尖、颊部、耳廓、甲床等处皮肤黏膜的颜色、发绀程度。评估呼吸困难的的程度,有无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三凹征”等症状。

3) 评估患者有无紧张,焦虑,了解患者对吸氧的认知程度等。

4) 评估用物是否齐全,供养装置是否完好,病房内有无烟火,易燃品等。 【操作步骤】 1给氧

1) 将用物带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 2) 连接流量表于中心供养装置上,连接湿化瓶和管道。 3) 用湿棉签检查和清洁鼻孔。

4) 连接双腔鼻导管,调节好流量,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轻轻插入鼻腔,将导管固定在两侧耳廓上。

5) 在吸氧卡上记录给氧的时间及流量,并挂放于床头。 6) 向患者交待吸氧中的注意事项。

7) 密切观察患者吸氧过程中缺氧改善的情况。 2停氧

1) 评估患者缺氧改善的情况,SaO2>95%,呼吸平稳,符合停氧指证。 2) 将用物带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说明停氧的原因。 3) 拔出鼻导管,擦净鼻部。

4) 关闭流量表开关,取下湿化瓶和流量表,记录停氧时间。 5) 整理用物和床单位。 【健康指导】

1) 向患者讲解吸氧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吸氧提高血氧含量,改善缺氧症状和通气功能。

2) 告诉患者不要私自调节吸氧流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 交待吸氧过程中的用氧安全,不能在病房内吸烟及用明火,室内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二、面罩吸氧法的操作常规

概念:可分为开放式和密闭面罩法。开放式是将面罩至于距病人口鼻1~3厘米处,适宜小儿,可无任何不适感。密闭面罩法是将面罩紧密罩于口鼻部并用紧松带固定,适应较严重缺氧者,吸氧浓度可达40%~50%,感觉较舒适,无粘膜刺激及干吹感觉。但氧耗量较大,存在进食和排痰不便的缺点: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缺氧的全身表现,包括心率,脉搏,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意识与精神状态。 2) 评估患者缺氧的局部表现,包括口唇、鼻尖、颊部、耳廓、甲床等处皮肤黏膜的颜色、

发绀程度。评估呼吸困难的的程度,有无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三凹征”等症状。

3) 评估患者有无紧张,焦虑,了解患者对吸氧的认知程度等。

4) 评估用物是否齐全,供养装置是否完好,病房内有无烟火,易燃品等。 【操作步骤】 1给氧

1) 将用物带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 2) 检查面部有无损伤,清洁口腔和鼻孔。

3) 连接流量表于中心供氧装置上,再依次连接湿化瓶、氧气导管,湿化及检查氧气导管是否通畅。

4) 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置氧气面罩于患者口鼻部,用松紧带固定好,面罩松紧合适,避免漏气。

5) 在氧气卡上记录给氧的时间及流量,并挂放于床头。 6) 向患者交待吸氧中的注意事项。

7) 密切观察患者吸氧过程中缺氧改善的情况。 2停氧

1) 评估患者缺氧症状改善情况,呼吸平稳,无过度通气,则符合停氧指证。 2) 将用物带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说明停面罩吸氧的原因。 3) 取下面罩,调节氧气流量,改为鼻导管给氧。 4) 清洁面部及口鼻部。

5) 记录停用面罩吸氧的时间。 【健康指导】

1) 向患者讲解吸氧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吸氧提高血氧含量,改善缺氧症状和通气功能。

2) 告诉患者不要私自调节吸氧流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 交待吸氧过程中的用氧安全,不能在病房内吸烟及用明火,室内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4) 吸氧面罩松紧一定要合适,如果患者感觉面罩太紧或太松时,应向护士说明,避免对面部皮肤造成损伤。

5) 指导患者用面罩习氧过程中尽量采用吸管饮水,减慢呼吸,以免过度通气。

三、持续脉搏血氧含量监测常规

概念: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用于家庭睡眠血氧监测,睡眠血氧监测,随时随地测量人体氧含量。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缺氧程度。 2) 评估脉搏感应器探头型号是否合适。 【操作步骤】

1)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持续脉搏血氧监测目的、监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选择合适型号的感应器。

3) 将感应器置于有足够血流灌注的指、趾端或耳廓边缘。 4) 观察波形,识别人为干扰或低灌注状态‘ 5) 准确记录动脉血氧含量读数。读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并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面色及神志等改变。 【健康指导】

1) 告诉患者及家属,在持续脉搏血氧监测期间,不易用力牵拉感应器探头,以免影响监测结果及损坏感应器探头。脉搏血氧监测器的延长线不得受压、扭曲、折断,否则影响传感。

2)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为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致组织受损,应经常更换感应器的接触部位。

四、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概念: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 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的咽喉部生理解剖。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与精神状态,特别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痰鸣音。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气管插管的认识;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

2) 观察患者是否有活动的义齿,如有插管前应取下。

3) 评估导管的型号大小是否合适,急救车、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完备,镇静剂、肌松剂、局部麻醉剂等抢救药物是否齐全。 4) 评估环境是否宽敞、清洁明亮。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说明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及配合事项,向家属说明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及危险性,并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

2) 保持室内空气通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 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咽喉部。协助气管插管,并及时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和病情变化。

4)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固定胶布清洁,及时更换污染胶布。一般情况下,每天更换胶布一次。

5) 插管完毕,听诊双肺呼吸音,记录插管长度,防止插管过深或脱出。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和气管内分泌物。遵医嘱沿气管插管壁滴注稀释痰液的药物,防止分泌物结痂而造成气道阻塞。

7) 保持口鼻腔清洁。选用合适的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2~3次|日,并更换和清洁牙垫;鼻腔应用温水棉签擦洗,清洁鼻腔粘膜;口唇用唇膏湿润。 8) 一般情况下,气囊放气1~2次|日,每次20~30分钟。如病情不允许可减少放气次数或不放气。每次放气前应充分吸净口腔和鼻咽部的分泌物。气囊充盈时,囊内压应维持在18~20mmHg. 【健康指导】

1) 向患者说明翻身、拍背和吸痰的重要性,是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和防止痰液结痂堵管。

2) 告诉患者插管后有任何不适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切勿吐管或自行拔管,否则危及生命。

3) 向患者说明插管后不能由口进食,营养将由静脉输液或鼻饲管保证。

4) 向患者解释插管后不能语言交流,指导应用手势、书写等表达自己的不适和需要。

五、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概念: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 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minitracheotomy)。临床医师均应掌握这一抢救技能。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与精神状态,特别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痰鸣音。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气管插管的认识;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

2) 评估气管切开用物是否齐全,包括气管切开包、型号大小适合的导管、急救车、负压吸引装置、镇静剂、肌松剂、局部麻醉剂等抢救药物。

3) 床旁备气管切开护理盘,包括无菌缸内置生理盐水、无菌持物钳、气管内滴药注射器、一次性吸痰管、床旁备浸泡吸引器接头的消毒液瓶。 4)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明亮。 【护理措施】

1) 讲解气管切开是一项有创性的紧急抢救措施,患者意识清楚时必须征得患者知情书面同意后进行。

2) 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两肩部间垫一沙袋或被服等,以便于气管切开。

3) 配合医师进行气管切开,并了解患者耐受情况,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4) 气管切开后,检查系带是否合适,套管周围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污染敷料,消毒伤口及周围组织,将无菌纱布剪成“Y”字形,垫于气管套管下。

5) 对于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应整理好呼吸机的管道,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核对参数;未使用呼吸机患者用生理盐水纱布盖于气管套管上。

6) 外套管固定带应打死结,松紧度以通过一指为宜。患儿宜约束双手,严防自行拔出套管。内套管应3~4小时清洗消毒一次。

7) 鼓励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排痰。痰液粘稠时,及时往气管内滴药,防止痰液结痂堵塞气道。

8) 注意伤口出血及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应及时配合医师处理。禁用吗啡、可卡因、哌替啶等抑制呼吸的药物。 9) 密切巡视患者,一旦发现脱管,应立即用气管撑开钳撑开切口,迅速插入套管。

10) 做好拔管前后病情观察。拔管前,应先试行堵管。当痰液减少、呼吸及咳嗽功能明显恢复,病情稳定,试行堵塞内套管1~2天;如无呼吸困难和缺氧等征象,再行完全堵塞套管2~4太;如患者发音良好,呼吸、排痰功能正常,自觉呼吸通畅,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11) 凡为传染病、绿脓杆感染者,用物及操作均按隔离措施处理。 【健康指导】

1)向患者家属说明,气管切开后因咳嗽、吞咽动作和进行机械通气时,套管前端极易擦伤气管前壁黏膜而至气管渗血,甚至可以磨破气管前壁及其附近的无名动脉,引起大出血和危及患者生命。 2)对意识不清和躁动的患者,向家属说明,医护人员会采取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以防患者自行将套管拔出的危险。 3)向患者交待拔管前后注意事项。

六、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气囊检测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情况和短暂的缺氧耐受情况。 2)评估用物是否齐全,包括压力表,5ml注射器。负压吸引装置及吸痰管等。 3)评估病室环境是否清洁明亮。 【操作步骤】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气囊检测的目的、方法和配合要求。 2)经气管插管或套管或口咽部彻底吸净分泌物。 3)准确检测气囊压力,维持气囊压力18~20mmHg。

4)应用最小闭合量技术检测气囊压:连接注射器与套管的瓣膜;把听诊器置于气管区域听气道呼吸音的变化;抽空气直到从嘴巴及鼻腔听到气流声为止;抽空气囊后,可闻及粗糙的干性啰音;注入空气直到听不到干性啰音为止。气囊重新充气时,应缓慢注入8~10ml空气。

5)准确记录充气时间及压力,并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面色及神志等改变。 【健康指导】

1)讲解气囊检测的目的及意义。

2)告诉患者在放气与充气过程中的不适与配合方法。

一、 经口咽和鼻咽吸引操作常规

吸痰定义: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有无鼾声、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痰鸣音,口鼻腔黏膜有无异常等;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是否对吸痰有所认识等。

2.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安静。

3. 评估用物是否齐全,负压装置性能是否良好。 【操作步骤】

1. 将用物带至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2. 将负压压力表安装于负压接头上,负压瓶挂于患者床旁,连接负压吸引瓶与橡胶管,检查负压装置的性能及管道。 3. 调节负压约0.02~0.033MPa(150~250mmHg) 4. 将消毒瓶挂于床头合适位置,戴1次性手套。 5. 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连接吸痰管。 6. 吸痰

(1) 打开吸引器开关,用血管钳夹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 (2) 嘱意识清醒的患者自行张口,昏迷者用压舌板助其张口。

(3) 在无负压情况下,将吸痰管插入口腔,在适当负压下,吸净口腔痰液,更换吸痰管后,按此法分别吸净咽部及鼻腔的分泌物。每次收痰时间<15秒,每次间隔3~5分钟。 (4) 吸净痰液后,关负压开关。

7. 取下吸痰管,放入医用垃圾桶内进行处理,用生理盐水将管道内分泌物吸干净。用纱布擦净口鼻分泌物。

8. 检查患者口腔和鼻腔黏膜有无破损,听诊双肺呼吸音。 9.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脱手套,洗手,取下口罩,交待注意事项。 10. 痰液粘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稀释。 【健康指导】

1. 讲解吸痰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预防肺部感染。 2. 鼓励患者多饮水,稀释痰液。

3. 知道患者有效的咳嗽和排痰方法。

4. 指导长期卧床患者翻身、拍背,防止痰液积聚。、

二、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操作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时有无鼾声、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痰鸣音;有无紧张、焦虑、恐惧;对吸痰的认知程度。 2.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安静。

3. 评估用物是否齐全,负压装置性能是否良好。 【操作步骤】

1. 将用物带至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2. 将负压压力表安装于负压接头上,将压力瓶挂于患者床旁,连接负压吸引瓶与橡胶管,检查负压装置的性能及管道。 3. 调节负压约0.02~0.033MPa(150~250mmHg) 4. 将消毒瓶挂于床头合适的位置,带无菌手套。 5. 连接吸痰管。 6. 吸痰

(1) 打开吸引器开关,用血管钳夹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

(2) 在无负压情况下,将吸痰管通过气管插管或套管送到气管预定的部位,稍退0.5~1cm;在适当负压下,以游离吸痰管的尖端,从深部左右轻轻旋转,边吸边向上提拉。

(3)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及SaO2的变化。 (4) 吸净痰液后,关负压开关。

7.取下吸痰管,放入医用垃圾桶内进行处理,用生理盐水将管道内分泌物吸干净,用纱布擦净口鼻分泌物。

8.听诊双肺呼吸音,若病情好转,停止吸痰。

9.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脱手套,洗手,取下口罩,交代注意事项。 10.对于痰液粘稠,吸痰前可用20ml的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5000U滴入气管内稀释痰液,每次1~2ml. 【健康指导】

1. 讲解吸痰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预防肺部感染。

2. 向患者解释吸痰时的不适反应,以取得合作。 3. 指导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身、拍背,防止痰液积聚。

三.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的定义: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与精神状态、缺氧的表现程度与原因;评估局部情况,包括口唇、鼻尖、耳廓、甲床等皮肤黏膜的颜色、发绀程度;评估呼吸时有无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三凹征”;评估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变化。 2. 评估呼吸机性能是否完好,鼻面罩大小是否合适,供氧及负压装置是否完好。 3. 评估病房环境是否清洁,有无烟火、易燃品等。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呼吸机的目的,讲解无创机械通气的原理,以取得合作。

2. 协助患者取合适的卧位,保持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

3. 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型号。固定头套时,位置应放正,保持两侧压力对称,松紧度适当,以患者舒适和不漏气为宜。

4. 根据病情调节呼吸机的参数及模式,锁定操作按钮,并作好记录。 5. 设置好各种报警参数,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6. 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同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

7. 评估呼吸机的运转情况,压力调节是否符合要求,观察面罩与面部接触处是否漏气。

8. 观察患者胸廓的起伏幅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清晰、有无干湿啰音等。

9. 观察呼吸机监测的各项指标以及患者的缺氧改善情况,定时采血作血气分析,以调整呼吸机参数。 10. 掌握患者脱机指征。

(1) 呼吸机支持压力<10cmH2O。

(2) 询问患者的感觉,有无气促、憋气和呼吸困难,口唇无发绀。 (3) 心率、心律、血压及呼吸频率、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而平衡。

11. 注意观察患者脱机后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气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立即通知医师并及时处理。 12. 呼吸机的管理

(1) 螺纹管和鼻面罩一人一使用一消毒。长期使用者,螺纹管应每周更换。 (2) 湿化器内液体每天更换一次。

(3) 终末消毒:拆卸呼吸道管道、湿化装置、呼吸机接口、出入气阀门和连接部,按规范的消毒灭菌程序处理。 【健康指导】

1.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呼吸机工作时会有规则的送气声和为安全设置的报警声,不必惊慌,医护人员会守候在患者床旁及时处理。, 2. 应用面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时,会影响语言的交流,对有交流能力的患者,指导使用非语言方式表达需要。

3. 如果患者感觉鼻面罩过紧或过松时,应向护士反映,避免因鼻面罩过紧造成面部不适或皮肤损伤,过松影响疗效。

四、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与精神状态;缺氧的表现及程度,包括观察口唇、鼻尖、耳廓、甲床等皮肤黏膜的颜色、发绀程度,呼吸时有无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三凹征”;评估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变化。 2. 评估呼吸机性能是否完好,使用前用模拟肺检测呼吸机的性能是否良好、评估供氧、负压装置、抢救车、抢救药品是否齐全。 3. 评估病房环境是否清洁,有无烟火、易燃品等。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以取得合作

2. 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接。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呼吸机的参数和呼吸模式,设置各种报警值并记录。

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掌握呼吸机监测的各项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了解缺氧的改善情况,合理调整呼吸机的参数。评估患者胸廓的起伏程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清晰、有无干湿啰音等。

4. 评估呼吸机的运行状态,了解常见的报警极其原因,及时报告及处理。 (1) 每分通气量报警

1)上限报警:常表现为病情变化,呼吸频率增加、患者躁动、过度换气所致。 2)下限报警:常见于呼吸机和患者之间的管路松脱或湿化器加热后松动漏气、气管套管上的气囊破裂或囊内充气不足导致气管套管与气管壁之间漏气。还可见于患者憋气,使用辅助呼吸模式是患者呼吸量不足等原因。

(2) 气道压力上限报警:见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道痉挛、气管插管位置不当、螺纹管扭曲,患者咳嗽或体位改变、气管或肺塌陷、气胸等。 (3) 气道压力下限报警:见于螺纹管与患者断开、螺纹管漏气等。 (4) 氧浓度报警:常见于氧气供应故障,氧电池不足。

(5) 电源报警:断电。迅速接人工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专人守护,并迅速与配电室联系,查找断电原因,以便迅速恢复电源。 5. 做好患者脱机的护理。

(1) 自主呼吸恢复,呼吸机持续治疗已由控制呼吸转为辅助呼吸,且有脱机指征者,先向患者解释脱机的目的和配合的方法,做好安慰工作,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2) 脱机是放松套管上气囊,予以氧气吸入。

(3) 询问患者的感觉,有无气促、憋气和呼吸困难,观察口唇有无发绀,并记录。

(4) 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心律、血压、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专人守护。

(5) 拔管前注意保护气管插管,防止脱管,以备患者病情变化时接用呼吸机。

(6) 脱机宜在日间,脱机困难者晚间继续接机。白天首先试脱机半小时,其后逐渐增加脱机时间至完全脱离呼吸机。

(7) 注意观察患者脱机后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和套管的通气口用无菌湿纱布覆盖。一旦发现患者气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立即通知医师并及时处理。

6. 呼吸机的管理 (1) 螺纹管和鼻面罩一人一使用一消毒。长期使用者,螺纹管应每周更换。 (2) 湿化器内液体更换1次/日。

(3) 终末消毒:拆卸呼吸道管道、湿化装置、呼吸机接口、出入气阀门和连接部,按规范的消毒灭菌程序,最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鼻面罩除外)。

【健康指导】

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机械通气的原理、目的及意义。

2.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呼吸机工作时会有规则的送气声,不必惊慌。

3. 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时,会影响语言的交流。对有交流能力的患者,知道使用非语言方式表达需要。

4.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告诉其不用担心呼吸机会突然停止而无法呼吸,医护人员会守护在床旁,及时发现和处理。 5. 交待患者脱机的程序和配合要求。

第二节、循环系统

一、持续心电监护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心率、心律,有无心悸,有无胸闷、胸痛;了解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对心电监护的认识,有无紧张、焦虑。 2 了解患者的心电图情况。 3 评估心电监护仪是否完好。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解释持续心电监护的目的、方法和配合要求。 2 确定电极片安放部位及清洁相应部位的皮肤。 3 安放电极片,连接心电监护仪。

4 根据心电监护所采集的患者的参数,合理设置报警值。

5 观察心电监护仪的动态变化,包括心率、心律等,定时或按需要记录。对威胁生命安全的心律失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和处理。

6 结合心电示波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胸闷、心绞痛的,了解病情变化特点。 7 监护过程中,注意检查是否松动、移位脱落等,以免影响监护参数。 【健康指导】

向患者说明在监护过程中,仪器报警等可能产生耳朵噪声及需要卧床造成患者生活不便,以消除患者的心里紧张。

二、电复律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的心律、心律失常的类型,如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或预激综合症等,或是否为洋地黄引起的心动速。 2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是否有恐惧、焦虑等。

3 评估除颤器、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物是否齐全,并置患者床旁。 4 评估患者心前区皮肤是否清洁、干燥;有无心脏起搏器或金属饰物。电复律前应摘除病人身上所有金属饰物。

5 评估病室内氧气是否关闭,无易燃、易爆物品。 【护理措施】

1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病情、电复侓目的和交待注意事项,解除思想顾侓,并需家属签字。 2 治疗前遵医嘱医用镇静剂,观察药物是否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3 提醒患者以外的所有人员离开病床。

4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安放电极,分别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心间部,贴紧胸壁皮肤。

5 配合医师施行电复侓。在除颤器放电前,电极板上均匀涂抹导电糊,选定合适的能量,按放电按钮。放电完毕,患者如果装有起搏器,电极板应距脉冲发生器10cm以上,电复律后应进行起搏器测试。

6 电复律实施后,观察心电波的变化,如未复律可增加电量再次复律。

7 复律后,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低血压、高血钾、肺水肿、周围动脉栓塞、皮肤灼伤等并发症,以便及时处理。

8 持续心电监护,按持续心电监护常规。

【健康指导】

1 向患者说明实施电复律后,如出现头昏、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2 注意电复律4小时后,无不适可下床活动。

三电除颤护理常规

电除颤: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的脉搏、心律、意识状态等;了解心律失常的类型,如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心房扑动或无脉性心动过速。

2、 评估患者年龄、心前区皮肤是否完整、身体上是否有金属饰物、心脏起搏器等。

3、 评估除颤器、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物是否齐全,并置患者床旁。除颤前应摘除身体上的金属饰物。

4、 评估病室内氧气是否关闭,有无易燃、易爆物品。 【操作步骤】

1、 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电除颤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 连接除颤仪电源,打开除颤器。

3、 提醒除患者以外的所有人员离开病床。

4、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选择合适的电极板,安装电极,分别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尖部,贴紧胸壁皮肤。电极板上均涂电凝胶或胸部覆盖湿盐水纱布。

5、 按年龄选择除颤能量、充电,按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同步或不同步除颤。

6、 仪器关闭后放电除颤;

7、 观察心电图是否复律,未复律的可再次适当增加除颤能量再次除颤、

8、 除颤后,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低血压、高血钾、肺水肿、周围动脉栓塞、皮肤灼伤等并发症,以便及时处理。

9、 持续心电监护,按持续心电监护常规。 【健康指导】

1、 向患者说明施行电除颤后,如出现头昏、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2、 电除颤后,应卧床休息。

四 动脉导管置入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各肢体基本情况,包括动脉搏动强弱,皮肤有无破损。

2、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动脉导管置入的认识,向患者说明操作的意义,以取得配合。

3、 评估环境。应在光线充足、清洁无尘的环境中进行。 【护理配合措施】

1、 将永无带至床旁,想患者或家属解释动脉导管置入的目的和意义。

2、 准备好换能器与测压甭管并连接好。管道内充满洗液无气泡。

3、 选择合适的动脉导管置入点,将患者的肢体位置摆好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4、 消毒穿刺处皮肤,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cm,穿刺者带无菌手套行无菌操作。

5、 配合导管置入操作。操作者选择合适的留置针,触摸到动脉搏动后,以5︒的角度在动脉上方进针,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0.5cm,然后边退针心边将针管送入血管,妥善固定穿刺针,用无菌敷料覆盖,必要时夹板固定。动脉导管穿刺处应每天消毒,更换无菌敷料。

6、 连接好测压甭管,确保甭管和换能器内无气泡。换能器置于与右心房同一水平,换能器归零。

7、 测量动脉压、观察动脉波形,并做好记录。

8、 定时冲洗动脉测压管,防止血栓形成,保持管道通畅。

9、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及血肿,及时更换敷料。如穿刺处有感染和炎症时,应拔出动脉导管。 【健康指导】

向患者说明动脉导管置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适当限制患者的肢体活动,以免动脉导管脱出。

五.有创动脉血压检测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脉搏强弱。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识,对动脉血压检车有误恐惧.担心。 3.评估动脉血压管是否畅通,测压系统连接是否密闭,有无气泡.血栓等。 [操作步骤] 1.想患者杰斯测压的目的和意义。

2.连接测压泵管和动脉导管.确保整个系统密闭无气泡。

3.定时观察动脉穿刺点有无出血和血肿.观察肢端血运.温度.防止血栓形成。 4.将换能器与患者右心房置于同一水平.换能器归零。 5.测量动脉血压.观察波形.并记录。

6.定时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防止血栓形成而堵管.肝素盐水应每天更换.若管道堵塞.切记强行用力清洗.以免将血栓冲进血管造成不良后果。 [健康指导] 想患者说明动脉测压管的注意事项.防止过度活动致导管拖出而造成出血。 六.动脉导管拔除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学期分析及电解质检查结果.了解升压药和扩血管药物的用量大小。

2.评估动脉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查看血常规结果有无凝血功能障碍.了解有无抗凝药物。 [操作步骤] 1.将用药带至床边向患者解释.轻轻撕开古董导管的胶布级敷药。 2.消毒穿刺点。

3.以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处.拔除导管.加压按压穿刺处至少五分钟直至止血为止。 4.定期观察穿刺部位及肢端颜色.温度。 5.记录记录拔管时间及肢端情况。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解释拔管后压迫的重要性。

2.告诉患者拔管后,肢体如有不适或出血.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 七.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24小时入量的变化。

2.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是否有水肿.眼凹陷等情况。 3.评估穿刺处(颈部)皮肤是否玩好,有无瘢痕等。

5.评估用物是否准备齐全,环境是否清洁,光线充足等是否符合要求。 [护理配合措施] 1.向患者解释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目的和意义,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2.将用物带至患者床边。

3.帮助患者摆放体味.肩下垫小枕,头部偏向穿刺处的对侧。

4.协助穿刺,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穿刺处皮肤,直径〉10cm。铺无菌孔巾,准备局部麻醉用药等。

5.导管置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变化。 6.置管后定时听诊呼吸音,防止术后并发症,如血气胸。

7.保持导管畅通,知道患者取合适的体味,避免过度牵拉,以免导管扭曲,受压或拖出.定时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如导管堵塞,切不可强行冲洗,避免将血栓冲入血管。

8.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穿刺处每天更换无菌敷料。 [健康指导] 1.告诉患者置管后保持合适体位的重要性。

2.注意保持导管置入处干燥和周围皮肤清洁,切勿弄湿局部。 八.中心静脉压(CVP)检测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出入水量。

2.评估患者全身有无水肿.脱水.颈静脉怒张等。

3评估中心静脉导管是否通畅,换能器连接是否密闭.有无气泡。 4.使用呼吸机时.交接PEEP的参数。 [操作步骤] 1.想患者解释测压的目的.意义及配合要求。

2.在患者安静的状态下.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准备测量CVP。 3.连接测压泵和中心静脉导管,确保换能器与测压管相通.整个系统密闭无气泡。 4.将换能器与患者右心房置于同一水平,换能器归零。 5.测量CVP,观察CVP波形,做好记录。 6.保持导管通畅,定时进行压力冲洗。

7.保持导管置入处及周围皮肤清洁和干燥。 [健康指导] 交代患者在测压时,保持平卧位和情绪稳定。 九.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CVP值.24小时出入水量等,了解血容量状态。

2.评估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皮肤是否发红.血肿.渗血异常;导管是否畅通,有无血栓.气栓等。

3.评估用物是否准备齐全。 [操作步骤] 1.将用物带至床边,向患者解释拔管过程,读得患者的配合。 2.轻轻解开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胶布和无菌敷料。

3.消毒穿刺处皮肤及静脉导管.如有缝线固定静脉导管于皮肤上,可用无菌剪刀剪断缝线。

icu护理常规护理范文第4篇

本文由中国论文范文收集整理。 【关键词】 ICU;肺部感染;护理

对我科ICU患者机械通气 治疗 发生肺感染的年龄差异,建立人工气道与 应用 机械通气时间长短差异等指标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结果显示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为患者本身及医源性两大类,指出在护理中,应注意消毒管理,规范操作,提高防护水平,以减少呼吸定植菌,预防并控制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

随着医学 科学 的进步与 发展 ,医疗条件和设施的改善,在较大的综合性 医院 相继建立起重症监护病房(ICU),这无疑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条件和机会。然而,在ICU中各种病原菌感染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ICU患者呼吸道感染居医院获得性肺炎之首,其病死率可高达50%,医疗费用亦随之升高,这是广大医务人员值得重视的 问题 。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ICU患者肺部感染,现 总结 我科ICU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结果, 分析 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如下。

1 原因分析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居第2位,但病死率却居首位[1]。ICU患者因基础病更为严重,使宿主防御功能受损,多个易感者集中于相对窄小的空间内,发生感染的机会比其他病房增加2~10倍,而且耐药程度更加严重。因此,做好ICU内部肺部感染的护理工作任务艰巨而且责任重大。我科为综合IUC,以呼吸功能衰竭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为主,发生在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可为患者本身及医源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和基础疾病;后者主要指外环境,如机械通气、导管及药物的应用等。

1.1 年龄和基础疾病

老年人由于呼吸器官的老化,局部与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小量的有毒力微生物亦可导致感染的发生。ICU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老年人明显高于青壮年。在IUC抢救治疗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有基础疾病,合并多器官衰竭、心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吸烟者感染机会增高。

1.2 口咽部定植细菌下移

口咽部定植细菌误吸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感染源,据报道,有50%~70%健康人在睡眠时口咽部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当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昏迷、气管切开时更易发生。

1.3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能增加气道细菌繁殖和感染的机会

气管插管或切开主要破坏上呼吸道屏障,削弱了纤毛清除运动和咳嗽反射,降低了上呼吸道防御机会,使鼻咽、口腔细菌随着导管气囊周围潴留的分泌物淤积和下移,进入气管肺组织造成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性渗出及水肿,有利于细菌的黏附、定植及沿管壁下移,引起感染。

1.4 机械通气治疗中器械污染和交叉感染 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机体抵抗力差,且多数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经呼吸机辅助治疗,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可以看出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细菌感染发生率越高。此外,呼吸机的湿化器、雾化器和气路管道的细菌污染,无疑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来源。由于管道及插管内细菌既不能被机体防御机制清除,又不能被抗生素所杀灭,管道内细菌通过气溶胶、冷凝水、分泌物可再次进入下呼吸道接种定植。再加上无菌操作不严,吸痰操作不当,造成支气管肺部感染反复发作。

1.5 抗生素、激素的不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定植于鼻咽部的正常菌群有所减少,而耐药菌株易于繁殖,这些细菌或真菌吸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转贴于中国论文范文

icu护理常规护理范文第5篇

1、某患者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畏寒、寒战、体温40度,伴头痛 恶心 呕吐,首先考虑 [ A ] A:发热反应 B:超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急性肺水肿 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2、 压疮瘀血红润期的主要特点a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 B.皮下产生硬结

C.局部组织坏死 D.表皮有水泡形成 E.浅表组织有脓液流出

3、某患者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医嘱静脉滴注甘露淳250ML,30分钟滴完,每分钟应滴[ D ] A:60滴 B:80滴 C:100滴 D:125滴 E:140滴

4、下列哪种病人给药时须将药研碎溶解后用: A A.鼻饲病人 B.发热病人 C.禁食病人 D.腹泻病人 E.呕吐病人

5、下列注射进针的角度错误的是 [ C ] A:皮内注射针头与皮肤呈5度角 B:皮下注射针头与皮肤呈30度~40度角 C:肌内注射针头与皮肤呈50度~60度角 D:静脉注射针头与皮肤呈20度~25度角 E:动脉注射针头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

6、无菌包被无菌等渗盐水浸湿后应 [ E ] A:晾干后在使用 B:哄干后使用 C:立即使用完 D:4小时内用完 E:停止使用,重新灭菌

7、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为:e A.15°~20° B.50°~ 60°C.20°~25° D.90° E.30°~ 40°

8、患者男45岁,车祸后2小时入院,入院时呼吸困难.当时测血气分析:PaCO2:30mmHg PaO240mmHg,该患者氧合指数为 [ B ] A:100mmHg B:200mmHg C:300mmHg D:400mmHg

9、使用呼吸机调节吸/呼比,哪项不对? [B] A:一般为1:1.5—1:2 B:高碳酸血症病人为1.5:1—2:1 C:呼吸性碱中毒病人为1:1 D:呼吸机上可调定范围为1:1—1:4

10、两人法为病人翻身应注意b A.一人托病人的颈部和背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 B.一个托病人的颈肩部和腰部,另人一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 C.一人托病人的颈肩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 D.一人托病人的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 E.一人托病人的肩部和背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腰部和臀部

11、急性肺水肿患者在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 C ] A:咳泡沫痰 B:反复咳血 C:呼吸困难 D:肝脾大 E:下肢水肿

12、下列符合左心衰的典型体征是 [ C ] A:肝脏肋下2指 B:颈静脉充盈怒张 C:听诊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 D:双下肢重度水肿 E:移动性浊音阳性

13、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的是:

4、E A.输入药物不纯 B.药物含致敏物质 C.药液灭菌不彻底 D.输液管附着硫化物

E.药物刺激性强

14、引起低血容量休克的原因一般不包括 [ C ] A:腹泻 B:创伤 C:肺梗死 D:大量胸腔积液 E:骨盆骨折

15、外伤患者可触及桡动脉搏动,估计患者收缩压至少在 [ C ] A:60mmHg左右 B:70mmHg左右 C:80mmHg 左右 D:90mmHg左右 E:100mmHg左右

16、雾化吸入的目的不包括:e A.减轻呼吸道的炎症 B.解除支气管的痉挛 C.镇咳祛痰 D.减轻呼吸道水肿

E.腹部手术后止痛

17、下列哪些因素导致血氧饱和度偏高 [ E ] A:组织低灌注 B:低温状态 C:指甲有指甲膏或其他覆盖物 D:存在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E:存在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18、气管插管过程中为判定气管插管导管是否插入气管,下列哪种方法最理想 [ B ] A:用听诊器听胸部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B:监测患者呼出气二氧化碳 C:床头胸片 D:观察气管插管内是否有雾气凝集 E:用手感知气管插管口是否有呼出气

19、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称为b A.潮式呼吸 B.间断呼吸 C.浮浅性呼吸 D.鼾声呼吸 20、正常人24小时总尿比重是 [ B ] A:1.010—1.020 B:1.015—1.030 C:1.018—1.035 D:1.020—1.040 E:1.025—1.040

21、使用呼吸机时出现高压报警的常见原因不正确的是 [ D ] A:管道扭曲 B:呼吸道分泌物过多 C:支气管痉挛 D:高压报警上限设置过高 E: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

22、患者李某,脑溢血,意识模糊不清,左侧肢体偏瘫,正确测量体温、血压的方法是b A.测量口腔温度,测右上肢血压 B.测腋下体温,测右上肢血压

C.测腋下体温,测左上肢体温 D.测直肠体温,测左上肢体温

23、缺氧对机体心脏和血管的影响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 E ] A:心率快,心排血量增加 B:可引起脑血管扩张 C:可引起肺血管收缩 D:可导致肾血管收缩 E:可导致外周动脉血管收缩

24、导致压疮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B.皮肤水肿 C.皮肤受潮湿摩擦刺激

D.皮肤营养不良 E.皮肤破损

25、昏迷患者用热水袋时要求水温不超过50度的原因 [ B ] A:机体对热敏感度增加 B:局部感觉迟钝 C:皮肤抵抗力下降 D:血管对热反应过敏 E:可加深患者昏迷程度

26、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启封的无菌溶液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限用 [ D ] A:2小时 B:4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36小时

27、护理留置导尿的病人,以下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a A.集尿袋需每两天更换一次 B.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 C.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D.需记录每次倾倒的尿量 E.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28、一患者吸氧的流量为4L/min,其吸氧的浓度是 [ B ] A:40% B:37% C:33% D:27% E:25%

29、肝性脑病患者禁用的饮食是 [C ] A:低蛋白饮食 B:低脂肪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高维生素饮食 E:高热量饮食 30、同时服用下列药物,最后服用的是:e A.维生素B1 B.复方阿司匹林 C.麦迪霉素 D.硫酸亚铁片 E.止咳糖浆

31、为昏迷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时错误的是 [ E ] A:应用开口器时应从磨牙处放入 B:擦洗时棉球不宜过湿 C:应夹紧棉球 D:操作前后应清点棉球数量 E:注意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漱口

32、、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是 [ E ] A:口腔手术后 B:破伤风患者 C:昏迷患者 D:人工冬眠患者 E: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33、因静脉痉挛导致输液滴注不畅的处理方法是:

6、D A.简慢滴速

B.加压输液 C.抬高输液瓶 D.注射局部血管进行热敷

E.调整肢体位置

34、使用约束带时错误的是 [ D ] A:使用约束带前应向家属解释目的和意义,取得配合 B:严格掌握约束带的适应征 C:带下应垫衬垫,固定时松紧适宜 D:为便于松解,宽绷带应打活结 E: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35、可以上人工呼吸机的患者是 [ E ] A:心肌梗死 B:大量的活动性咳血 C:大量胸腔积液 D:严重的气胸 E:呼吸骤停经各种治疗无效者

36、下列皮试液1ml含量错误的是 d A.青霉素:500U B.链霉素:2500U C.破伤风抗毒素:150IU D.细胞色素C:7.5mg E.普鲁卡因:2.5mg

37、下列哪项不属于监护患者床旁重点交接班内容 [ A ] A:患者的卧位 B:生命体征的变化 C:特殊治疗特殊用药 D:各种仪器的使用情况 E:各类管道是否通畅 .引流量 .颜色

38、护理咳血窒息患者的第一步骤是 [ A ] A:解除呼吸道阻塞 B:加压给氧 C:使用呼吸兴奋剂 D:输血 E:口对口人工呼吸

39、黄老先生,76岁,截瘫,入院时尾骶部有压疮,面积1.5cm2,有脓性分泌物,创面周围有黑色坏死皮肤组织。护理措施是d A. 用50%乙醇按摩创面及周围皮肤

B. 用生理盐水清洗并敷新鲜鸡蛋膜

C. 暴露创面,红外线每日照射一次

D. 剪去坏死组织,用双氧水洗净,置引流条 E.涂厚层滑石粉包扎

40、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 D ] A:选用2mm干燥注射器 B:先抽少许经过稀释的肝素充盈针筒 C: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动脉血2ml左右 D:拔出针头后立即送检 E:抽血后立即用软木塞封闭针头

41、急性心梗患者第一周必须 [ A ] A:绝对卧床 B:床上四肢活动 C:由人搀扶室内行走 D:日常生活自行料理 E:开始功能锻炼

42、为病人鼻饲时,其胃管插入的深度为:c A.40~55cm B.45~50cm C.45~55cm D.42~49cm E.45~52cm

43、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其溶液最好选用 [ E ] A:0.1%~0.2%肥皂水 B:甘油稀释液 C:50%硫酸镁溶液 D:高渗盐水 E:生理盐水100ml+白醋10ml

44、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 E ] A:48小时 B:7天 C:2周 D:3周 E:4周

45、对病人的饮食护理工作中,以下哪种做法不妥:b A.双目失明者,可帮助他进食 B.需停止治疗,保证进食

C.尊重病人对饮食的选择 D.需喂食者,可按其习惯行事

E.禁食的病人需要交班

46、颅脑手术后继发出血多发生手术后 [ E ] A:2~4小时 B:4~6小时 C:8~12小时 D:12~24小时 E:24~48小时

47、脑室穿刺引流术后一般每天引流脑脊液量不超过 [ E ]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48、心源性哮喘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机理是( d )

A.改善肺部通气 B.改善肺血液循环 C.改善肺泡壁气体交换

D.减少回心血量而减轻肺淤血 E.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

49、角膜反射消失于 [ E ] A:昏睡 B:嗜睡 C:谵妄 D:妄想 E:深昏迷 50、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 A:动脉粥样硬化 B:血管外伤 C:先天性脑动脉狭窄 D:脑动脉炎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51、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用液量为:a A.500~1000m B.200~500m1 C.1000~1500m1 D.250~600m1 E.300~800m1

52、、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为 [ E ] A:小脑 B:中脑 C:大脑 D:桥脑 E:内囊

53、预防压疮最关键的措施是 [ E ] A:改善患者营养 B皮肤情况C:肢体被动运动 D:观察皮肤情况 E: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54、杨某,男,46岁,患尿毒症,精神萎靡,下腹不胀满,病人24小时尿量为60ml, 请评估病人的排尿状况是:b A.正常 B.尿闭 C.少尿 D.尿量偏少 E.尿潴留

55、单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时,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是[ D ] A:2:1 B:5:1 C:4:1 D:15:2 E:6:1

56、陈老太,75岁,左侧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为其行晨间护理的最佳顺序是e A.用便器→皮肤护理→扫床→口腔护理

B.口腔护理→用便器→皮肤护理→整理床单位

C.扫床→用便器→皮肤护理→口腔护理

D.皮肤护理→扫床→口腔护理→用便器

E.用便器→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整理床单位

57、全麻术后未清醒时最合适的体位是 [ D ]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半坐卧位 D:平卧头偏一侧 E:头低脚高位

58、患者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b )

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配合治疗

D.减少体力消耗 E.预防并发症

59、、复苏时常用的给药途径不包括 [ B ] A:心内给药 B:腹腔给药 C:气管内给药 D:外周静脉给药 E:中心静脉给药 60、以联线法取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法是:e A.髂嵴与脊柱联线外1/3处 B.髂嵴与尾骨联线外1/3处 C.髂前上棘与脊柱联线外1/3处

D.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外上1/3处 6

1、功能性便秘应避免 [ E ] A:食物不可过于精细 B:高纤维膳食 C:增加饮水量 D:有充分体力活动 E:依赖泻药 6

2、王某,男,25岁,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在注射青霉素数秒钟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及濒危感、血压75/45mmHg,护士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c A.给予氧气吸入 B.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

C.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 D.给予静脉输液 E.报告医师 6

3、关于洗手指征错误的是 [E ] A:接触患者前后 B: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 C:带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D: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前后 E:脱手套后无须洗手 6

4、输入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的溶液是:a A.0.9%NaCl B.5%GNS C.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

D.10%葡萄糖酸钙 E.5%GS 6

5、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E ] A: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 B: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 C: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 D: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E:地面应常规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6

6、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 E ] A:呼吸快而浅 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E:呼吸深而快 6

7、间接输血法时,须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c A.三查、七对 B.二查、七对 C.三查、八对 D.三查、六对

E.四查、七对

68、床上擦浴适宜的水温是 [ B ] A:32~34度 B:36~40度 C:41~45度 D:47~50度 E:55~60度 6

9、两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e A.臀大肌 B.前臂外侧 C.股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E.臀中肌、臀小肌

70、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 C ] A:心源性休克 B:心力衰竭 C:严重心律失常 D:电解质紊乱 E:发热 7

1、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d A.棉球 B.血管钳 C. 张口器

D.吸水管

E.手电筒

72、患者意识不清,伴有躁动不安.错觉 .幻觉 .或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属于 [ B ] A:昏迷 B:谵妄 C:妄想 D:昏睡 E:晕厥 7

3、颅内压增高患者头痛的特点应除外 [ D ] A:持续性 B:阵发性加剧 C:低头时加重 D:清晨较轻 E:咳嗽或喷嚏时加重 7

4、溶血反应第二阶段的典型症状是:c A.胸闷、呼吸急促 B.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

C.黄疸、血红蛋白尿 D.少尿或无尿 E.寒战发热 7

5、铺备用床时下述哪项不必要 [ D ] A:评估同室友有无进步.治疗或换药 B:按便于操作的原则折叠好各类用物 C:按使用先后摆放好各单 D:核对床号.姓名 E:扫净床上渣屑 7

6、输液时除哪项外都可引起溶液不滴:d A.针头滑出血管外 B.针头阻塞 C.压力过低

D.情绪紧张 E.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77、用于限制患者坐气的约束方法是 [ E ] A:加床栏 B:约束腕部 C:约束踝部 D:固定双膝 E:固定双肩 7

8、无菌操作中取无菌溶液时不必 [ E ] A:核对瓶签上溶液名称、浓度、有效期 B:检查瓶盖有无松动 C: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D:检查无菌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 E: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7

9、常用的血氧监测指标,以下哪项不正确 [ C ] A:氧分压 B:氧容量 C:氧离解曲线 D:氧含量 E:氧饱和度 80、 成人通过胃管鼻饲喂食时,其胃管插入的深度为 [ D ] A:15~25CM B:25~35CM C:35~45CM D:45~55CM E:55~65CM

二、判断题

1、半坐卧位时抬高床头30-40度角,同时膝部抬高15-30度角的目的是防止下滑。 (√)

2、静脉输液法是利用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3、药物不良反应指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

4、脑出血患者突发高热,提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

5、按我国高血压标准,凡舒张压持续大于90mmHg,,不论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 (√)

6、基础代谢率是机体最低水平的代谢率。 (×)

7、若患者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疼痛剧烈,持久,用硝酸甘油治疗效差,提示发生心机梗死。 (√)

8、肾上腺皮质能分泌性激素,包括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 (√)

9、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免疫反应。 (×)

10、有效通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 (√)

11、监护室正在使用的仪器,其灵敏度无须件件交接班。 (×)

12、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称为少尿。 (√)

13、为防止长期卧床患者产生压疮,可使用气圈保护受压部位,但气圈应充足气。 (×)

14、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 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

15、患者出院后,床单位经终末消毒处理后应铺成备用床,以保持病房整洁。

16、股静脉穿刺点位于腹股沟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

17、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时禁忌进行腰椎穿刺。

18、使用静脉切开持续输液一般不超过3天,以免发生静脉炎。

19、一旦发现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就应开始复苏抢救。 20、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在拔管前作间歇引流夹管的目的是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

icu护理常规护理范文第6篇

2心房纤颤

3呼吸衰竭

4心肌梗塞

二 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 1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 心力衰竭按发展速度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按发生的部位可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中毒性肺炎患者病情观察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__________,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特征的综合症。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丧失致肺泡萎缩。 5 胸腔穿刺一次抽液量不宜超过_________,以防纵隔复位太快,引起_________。 6 呼吸机的撤机指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常有三情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小题) 1.气胸病人患侧肺部叩诊音为

A.清音

B.浊音

C.鼓音

D.实音

E.过清音 2舟状腹常见于

A.肝硬化

B.低血糖

C.恶液质

D.腹膜炎

E.胃扩张

3.护土巡视发现某咯血病人出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两手乱抓等窒息现象,首先应该

A.准备抢救用品

B.行人工呼吸

C.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D.使用镇咳药

E.立即置病人头低足高位 4.治疗休克最基本的措施是

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B.扩充血容量

C.应用抗生素

D.应用强心药

E.纠正酸中毒

5 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清蛋白总量

E.血红蛋白定量

6.肾盂肾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血行感染

B.淋巴道感染

C.上行感染

D.直接感染

E.以上均不是 7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吃干硬。粗糙的食物,易引起

A.脾肿大

B.脾功能亢进

C.呕血、黑便

D.顽固性腹水

E.肝性脑病 8.急性肾衰患者少尿期出现的电解质失调中,危害最严重的是

A.低钠血症

B.高磷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镁血症

E.高钾血症 9 .男性,56岁,突然心悸,气促,咯粉红色泡沫痰,血压195/90mmHg,心率136次/min,应准备好

A.西地兰、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

B.硝普钠、西地兰、速尿

C.胍乙啶、酚妥拉明、多巴胺

D.毒毛花苷K、硝普钠、心得安 E.硝酸甘油、西地兰、多巴胺 10 .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有效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E.10小时

四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小题)

( )1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严重哮喘持续48小时 。 ( )2 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在胸骨体中下段之后。

( )3. 吸痰时吸痰管应自下慢慢上提,并左右旋转,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并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及呼吸情况。

( )4.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疼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

( )5. 心肺复苏时,判断患者呼吸是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 ( )6. 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心律失常。 ( )7. 肝硬化最危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 。

( )8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血液中胆碱脂酶活性降低

( )9. .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时间常在感觉风寒时。

( )10. 心脏复苏给药最佳的给药途径是心内注射。

五 问答题(每题10分,共4小题) 1 肌力如何分级?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现状范文下一篇:电工个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