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说课稿免费范文

2024-02-12

体育说课稿免费范文第1篇

大家好!我是物理专业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将从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的学法,小结,板书,作业来谈谈对本课的构思过程,下面就我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进行简单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使用

这节课选自版,年级物理册第章第节的内容,在教学中这一课叫“”教学对象为初中年级学生,本课针对初中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

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③ 情感目标

主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生的思想,树立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4、教学与学具

(1)电教器材:

(2)教师演示用:

(3)学生每组器材:

二、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 分组实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变被动为主动,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三、 学法指导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从学生的学法来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有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组的一切事

务,学生的答疑和管理本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的概念。

设计意图:将以“认识新朋友”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学习对象孙速产生产新近感,课堂教学在气氛中展开。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px页---py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 问题

1、

问题

2、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同学们针对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问题,分小组先讨论解决后再上黑板分别进行板演,为展示交流做准备。然后本小组讲解,其余小组聆听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注意归纳思路、渗透学科理念。

六、小结、按学生先总结,然后老师在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易记忆。

七、板书

八、作业

体育说课稿免费范文第2篇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跳跃这个单元。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之一,并且是一项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也是小学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水平一” 的内容之一。它是低年级跳跃动作的主要教材,是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由于二年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在瞬间完成复杂的动作过程。因此,本节课主要是学习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为后面的进一步提高跳跃能力打下基础。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心理特点,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同时个体间存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想要让学生整节课都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就必须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玩中学,情境中练”,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比赛,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愉悦中初步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成功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难 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双脚轻巧落地。

五、教法、学法

教 法: 情境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教学法、 比赛教学法学 法: 尝试学习法、 相互评价学习法、 小组协作学习法

六、让学生在课堂中“跳起来”——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我设计了:情境导入——愉悦热身——掌握技能——巩固提高——恢复身心四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活动内容:猜谜语——模仿小青蛙、小白兔游戏

学习过程:

课开始,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给你讲个谜语让你们来猜一下好吗?这个谜语是: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儿子长大变了样,脱掉尾巴长出腿。”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后教师启发学生模仿各种动物跳跃动作。如:小兔跳、小青蛙跳„„(教师鼓励学生尽情发挥大胆创造,以此突显个性)。最后要求学生在本次课中扮演小青蛙进行学习。

教学要求:生动形象

组织队形:集中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了对小青蛙以及其他动物的模仿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

(二)、愉悦热身

活动内容:利用学生对扮演小青蛙角色的兴趣进行跳绳复习。

教学过程:

教师情景延伸:“同学们,本次课你们都是以小青蛙的角色进行学习,那

么在这之前我们要做做热身活动,以保证不受伤,才能学习好本领。”此时,教

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练习,看谁的跳法多样且连贯。

组织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气氛活跃。

组织队形:两人面对面一组散开,自由练习,尝试多种跳绳的方法。

(三)、掌握技能

活动内容:学习立定跳远的方法

学习过程:

1、小青蛙学本领“立定跳远”——引出新知

教师将情境延伸:“同学们,小青蛙出生以来学会的第一个本领是什么?那

就是跳跃。那么今天你们这一群小青蛙学习的本领就是——立定跳远。有没有信

心学好?”(对学生进行激励)

教师请出自愿出列的学生进行示范,给予评价。(同时给予学生掌声鼓励——积

极学习和思考)

教师示范完整立定跳远的动作,使学生初步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组织学

生进行统一自我练习,体验两腿用力蹬地跳起,脚跟着地,落地平稳的方法。

动作要点:

两脚自然开立,两臂预摆,配合两脚屈膝蹬伸,向前上方跳出,收腿向前落地,

屈膝缓冲。

练习之后会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并说明原因。此时,教师导入一首

歌谣:“青蛙青蛙跟我跳,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又轻巧。”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方法。

背诵歌谣之后再进行练习,同时启发学生“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啊?跳绳时是怎么

蹬地的啊?”

教学要求:依据歌谣进行练习,学生学习情绪要积极,精神饱满。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尝试、相互交流评价中体

会、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

2、“青蛙过河”游戏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按正确的动作要领,跳过一定宽度的小河(用自己手中的跳绳做成

小河,河的宽度按自己的能力去调整,体验立定跳远的动作)。看谁跳得又远又

稳,随时表扬鼓励。

组织教法:

跳绳摆成小河,按一三五后转与二四六排相对而立进行练习,一个人跳一个

人评价。

教学要求:

是否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是否跳过河。(注意:一定要强调用跳绳做河的

时候,要求把手柄放旁边,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有些障碍难度过大,教师要及

时进行调整,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的进行。)

教学意图:让学生强化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的理解和体会。

3、荷叶跳练习

教学过程:

原地将小河变成两片相距适当距离的荷叶,进行练习,体会双脚落地动作。同时,引导提示:小青蛙为什么在荷叶上跳跃没有掉下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教学意图:跳荷叶的目的是重视轻轻落地。

4、小青蛙跳过荷花池捉害虫

教学过程:

用跳绳做四组荷叶,每组四到五个,每个荷叶相聚1-1.5米。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按教师要求分别站在池塘指定的位置开始进行接力比赛。对输的队伍进行适当的惩罚,给予赢的队伍给予正面的奖励。同时注重进行环保教育(小青蛙捉害虫),让孩子们明白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要求:

每一跳都要跳到荷叶上,跳到池塘边捉回害虫与下一位学生击掌。 教学意图:

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与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将知识延伸,为后面学习助跑跳远奠定基础。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1、放松整理:集体舞

方法:所有人围成以个大圈,听教师的口令、节奏,同时开始跳,最后筑城堡。

2、课的结束:

方法:学生围绕着老师周围听讲评,再次集体读出总结立定跳远要领的那首歌谣。教学要求:心情愉悦、放松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到身体放松,心情愉悦,使学生获得快乐享受的同时交流心得,使学生有回味。】

(五)、场地与器材:

操场、跳绳人手一根

(六)、教学效果

体育说课稿免费范文第3篇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细胞膜的成分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新陈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实际水平,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

(1) 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 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依据科学实验史料构建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让学生参与生命问题的探讨与结果分析。

(2) 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学生热爱科学。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和关键。 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体会细胞膜对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因为以上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不易理解。

二、说学情

中专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较高的思维积极性,他们不愿意被动接受学习,而是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亲自去探究,这符合青少年心里发展的特点。但其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低,需要老师在授课时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从而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知识水平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本节选择:

1、指导读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提问设疑法:制造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做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导讨论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

4、讲练结合:及时巩固每个知识点十分有利。

四、说学法

教与学双方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强调教而忽视了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过程,一节课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中专生的心理特点、处年龄特点与本地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下面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1、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学生只有会说,才将新知识加以消化,加以巩固。说是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2、引导学生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练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一条途径,也是消化本节内容的关键。适当安排一些练习,让学生消化并学会迁移和应用,这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就是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事例,因为导言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悬念。本节课采用设疑的方法提出问题。

引言:有位专家这样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现在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精巧!”,同学们认为他说的对吗?(自由发言)

提问:我们学校的校园与校外环境是以什么作为界限呢?(自由发言)

师: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有结构使细胞和外界隔绝开来,那就是细胞膜。

2、认定目标,引导探究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意注意。

3、设计计问题,指导自学

问题:(1)同学们懂得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吗? (2)光学显微镜下能不能看见细胞膜? (3)如何确定细胞膜的存在? (4)怎样获得细胞膜?

(5)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何区别? (7)植物细胞壁由什么组成?有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讨论、分析并回答,最后教师纠正、精讲点拨。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基本的生物学研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4、 归纳总结,引导迁移 师生共同完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约50%)、蛋白质(约40%)、和糖类(约2%-10%),磷脂最丰富。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5、 达标测评,反馈纠正

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获得成果的喜悦。

6、 板书设计(略)

体育说课稿免费范文第4篇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中的第四节。本章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基础上,先讲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再讲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让学生知道了生物体有多细胞的动物体和植物体以后,告诉学生生物体也有单细胞的,它们没有复杂的结构层次,第四节以典型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为代表,具体介绍了单细胞生物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也有较复杂的结构,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二.说学情

由于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会比较轻松。

然而本节课由于没有办法安排实验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单细胞生物,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对教材学情分析,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基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确立以下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五.说教法说学法

1.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 ,讨论法 2. 演示法,自主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四个环节

复习导入

讲授新课 新课总结 练习巩固 首先是复习导入多媒体打出问题 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2.细胞膜的功能

3.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学生根据相应的问题提说出答案

二、讲授新课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能够长成大鱼。人体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这么多的细胞都来自受精卵。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会从1012增加到1014个。展示小鸡破壳而出和人体由小长大的图片,并进行设问;许多生物是由一个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由一个细胞变成一个大的生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发生哪些变化

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意义。 3.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多媒体展示问题

请同学们自学相关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你能描述出细胞分裂的过程么?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相同吗?

3.细胞分裂时细胞内部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将如何分配? 5.分裂后染色体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先完成前两个问题),分别播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动态图 总结出动物与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制成表格,区别植物与动物细胞分裂的区别。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在完成后三个问题。学生阅读书中57第二段明确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为后边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做铺垫学习播放染色体复制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出染色体复制的结果和意义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设置问题:细胞生长需要什么,那么细胞能够无限长大么? 二.生物体由小长大正方

切苹果。将苹果切一半比喻成受精卵,切两次。说明受精卵如果像苹果一样分类岂不是应该越来越小,照此推理胚胎还会不会越长越大。细胞如不生长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引出细胞不仅分裂还生长。

展示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提出问题: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

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根据图表所示信息学生很容易明确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来越小。 得出结论:细胞生长是体积的增大,用表面积吸收营养物质体积较小的细胞反而表面积相对大,这样细胞膜才能保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提问;如果细胞不停地疯狂分裂和生长就会形成什么呢?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后在给出答案。

三自主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后,你有什么体会?和学生谈谈对癌细胞的认识,找些图片,说明癌变后的细胞有两个特点。以及预防癌症应做到几点。呼吁学生少吸烟、饮酒、多运动。 最后一环节四总结 1.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2.细胞生长:体积增大

3.过程: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细胞质分为两份,在原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植物细胞),于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

4.意义:细胞分裂过程中,其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到此我的三维目标将全部达成 五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及时巩固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体现直观系统性,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细胞分裂

1.概念 一个 → 两个(细胞数目的增加)

2.过程

核分裂

→质分裂 → 膜(壁)形成

3.染色体的结构 蛋白质+DNA

4.染色体的变化

复制

平均分配

二.细胞的生长

三.细胞体生长的原因

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细胞生长:体积增大

体育说课稿免费范文第5篇

体育说课稿范文篇1: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下面我把上课的思路与流程说一下。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因此,在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较多,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是很实用的一种传接球方法。为今后学习篮球其他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它既是前面所学篮球基本动作的应用,也是今后篮球教学的基础,它融素质、技术与智慧为一体,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追球跑,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传球的落点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懂得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以及传球的重要性。

2、运动技能目标:学生能在侧身跑动中作出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

3、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识。

五、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男生,他们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身体素质相对较薄弱,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也不强,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对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又是比较强的技术,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

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

2、图示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上节省了时间,做到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清楚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4、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由原地传到行进间传接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技术;

5、分层递进法:课中基本部分练习,从两人面对面的行进间传接球,再到三角形行进间传接球,最后到全场跑动中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做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1、课堂常规:组织形式(1分钟)

图1 . 图

22、准备活动:

①游戏:抢拍球(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组织形式(4—5分钟)

②球操(配乐)组织形式:(2—3分钟)

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韧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基本部分(28—30分钟)

1、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3分钟)

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传球到位——胸前,30次

目的:使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巩固和提高,为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两人相对行进间传接球。(5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

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从简单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开始学起,先掌握动作技术要领,从而解决本课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3、三角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7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侧身跑及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

技术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增加一点难度,进一步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三角传接球时,加强了侧身跑及侧身接球,进一步解决本课重点,同时也解决其难点。

4、全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10分钟)

要求:速度由慢到快,两人之间距离由近至远,侧身跑动,传球到位——跑进方向胸前,避免走步,可结合上篮提高学生的兴趣。

目的:增加难度,结合实际(两人快速的传球推进),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图6

注:以上练习教师利用小黑板进行图解,然后教师再示范,使学生加深理解,更容易理解教师意图,从而节省时间,增加练习次数,来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5、展示与评价(2分钟)

目的:通过展示,使学生进行互评,对此技术加深理解,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展示技术掌握好的,这样更加深印象,激励大家共同学习)。

6、身体素质练习:追球跑(6分钟)

目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也为篮球比赛中奠定了速度基础,比如快攻、突破等等。

(三)结束部分(3—4分钟)

1、放松活动:在轻音乐伴奏下,肢体放松——太极拳模仿练习(跟老师学)。使学生心率和心情尽快的平静下来。

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

目的:使学生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生理机能,对学生进行表优鼓差,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篮球30个、录音机1台、小黑板1块。

九、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钟,最高心率170—180次/分钟,运动密度为40%左右。

体育说课稿范文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鞠躬)我是**号参赛选手。.本次体育课的性质,是一堂实践综合课。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中,新授内容是正面双手垫球,课课练内容是中长跑耐力练习。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6个(手势)方面来说本次课。

1、教学指导思想

建国60年来我国一共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对“学理”和“教法”进行了探究。学校体育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最高原则,对此,我们秉承张洪潭先生的《技术健身教学论》的思想:体育课必须以学习运动技术为主线,掌握运动技能,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堂45分钟的课,教学对象是水平四,初一年级的40名学生,他们身体协调性较差,好胜心强、耐力素质好、接受能力强。13岁的初一女孩,随着经期的出现,心态的微妙变化,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就有明显的倾向性:喜欢干净的、律动的、展现姿态美的小运动量项目,而男生则喜欢力量型或速度型的项目。

3、教材分析与教学重难点:

本次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社《体育与健康》,第七章的内容,垫球是排球三大技术的首要环节,学好垫球,会为以后学习传球和扣球动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垫球动作的手臂手型,以脚蹬地为主的全身协调用力(侧面示范)。

教学难点是也手臂的手型、用力源点即上下肢的协调用力;中长跑中的身心极点的处理。

4、说教学程序(教学方法)

仍然依据苏联教育家凯诺夫的三段教学模式。

首先,由我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进行慢跑热身,每组小组长带领成员,在上课区域自行设计进行慢跑路线。教师提示有蛇形、方形、不规则形、也可以是场地上的线条等。总距离约300米,时间为3分钟。

第二:我安排了七节双人徒手操。

1) 双人拉锯练习

2) 双人压肩

3) 同时蹲、起;一蹲一起;

4) 拉手侧迈步(配口令,示范一下);

5) 拉手绕圈(两个字的要求:动作慢、距离远);

6) 背靠体转击掌(不抬脚掌,口令逐渐加快速度,示范一下);

7) 互背各三次 时间约为7分钟。

这样做的理由有二点:

一、充分活动开各主要关节和肌肉,防止受伤;为学习技术动作创造更好的身体条件。

二、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改变单调乏味的跑圈模式,这也符合小场地上大体育课的中国国情。

进入基本部分

调整学生队形,(做手势)教师站中间,学生站两边。教师说明今天要学习的动作名称:正面双手垫球。然后做完整示范,这样做的理由是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运动技术在学习初期,学生是通过视觉的观察与模仿来建立动作表象与动作概念的。所以,我在示范与讲解时,只注重动作的重点与关键环节(整体方向结构与顺序),不会强调动作的细节与局部问题。

对此,我这样讲解:

一、强调手型与接球部位,对于手臂的要求:六个字,三个词(压腕、夹臂、顶肘)。

对于击球部位容易出错,我用圆珠笔标注一同学手臂的正确部位打“√”错误部位打“×”。

二、强调发力点:力来自于脚蹬地,手是平动,而不是以肩为轴的转动。

采用这样一些辅助练习:(边示范、边喊口令一蹲一起徒手练习,先原地、),约15次熟练后,基本定型,再行进间一步一动练习,练习次数约20次。

第二步:用重复练习法,击固定球练习(10次一换)。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原地击球动作,注意感受击球部位,和正确的发力顺序。

第三步:用合作学习法,抛接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垫(10次一换)。

本次课又只是3次教学的第二次,况且学生一般都很着急完整练习,只练徒手或辅助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所以,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两人对练,提高积极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如果遇集体犯错问题,就口哨召唤学生,停止练习,靠拢纠正后再分散练习。时间约为22分钟。

基本部分的复习内容是

中长跑量大,枯燥。学生不喜欢。但它反映的是人的心血管能力,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老师用鼓励性的语言学生提高心理极点:“这个时间你们一定能行的;你们尽力了就是好学生。”再教授一些克服生理极点的技巧。如:1)调整呼吸,2)加大摆臂幅度,3)减小步长等等。

我的具体做法是,设计一条安全的校园路线,利用环境变化,转移注意力,降低疲劳感。男生约为1500m,女生为1200米。在学生必经点的2/3处,设置未知的惊喜(展示明星图片)。我这样做的理由是:依据心理学家托尔曼的认知论,让学生事前知道有奖励而不知道奖励的结果,使学生有一种未知的诱惑,从而更好的完成练习。

结束部分

2.3.1做拍手,拍臂,拍腿,抖臂,抖腿放松操,一边做一边说肌肉名称。

教师作总结,鼓励,表扬跑在前面和尽力的同学。

5、通过教学程序拟达到以下目标:

5.1参与目标:新课程理念要求,为了一切学生,我们绝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所以,要求100%的学生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

5.2技能目标:约8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与体会动作;50%的同学能基本掌握垫球技术,长跑优生,男、女同学应该在6分钟内跑完。

5.3情感目标:本次课,通过双人徒手操、明星图片给予新鲜感,调节学生的情绪,刺激学生的情感,克服生理和心理极限,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体育说课稿免费范文第6篇

枣阳市第四中学刘鄂豫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一节体操课——队列队形变化。七年级新生入校后,是在体育课中所要掌握的队列队形变化的基本方法,是为了今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迅速变换队形,为分组教学服务。在教学设计上,指导思想是把枯燥的体操队列变化,变成有趣,学生乐意参与的一节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积极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 学习掌握原地队列队形变化的方法。

2、 通过报数游戏比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团结争先的精神。

3、 通过队列变换的拓展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 发展学生有氧耐力。

(三)、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掌握原地队列队形变化的方法。

难点:在行进间队列队形变化中,学生左右前后间隔距离的把握。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链接处,学生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好奇心强,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快,但在枯燥的体操队列队形变化练习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只要有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和游戏,他们就会乐意的做,乐意的学习和锻炼。

三、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教材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本节课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 游戏竞赛法:通过报数游戏来提高学生整体竞争意识,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准确的动作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很直观的获得做动作的方法。

3、 教学展示法:把练习效果好的组展示给学生们示范表演,享受美感,找

出差距,激发学习欲望。

4、 循序渐进法:在教学中,先、——原地队列变化——到、原地踏步队列变化——再、行进间慢跑队列变化。

5、 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更多的队列变换的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法:通过整体队列变化练习使学生认知变换队形的意义;通过分组练习、小组探究创新各种队形变换的形式,以及创新演示,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熟悉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本节课分:

(一)准备部分:导入与热身。

(二)基本部分:

1、新课讲授与学习——

2、实践与提高——3探究合作创新——4集体展示——

(三)结束部分:调节与评价。

(一)准备部分8分钟

1、开始部分:教学常规、集合整队。2分钟

2、准备活动:4分钟

①教师组织学生两路纵队绕圆形场地慢跑4圈,要求队伍整齐,跑步有节奏。2分钟。教学目的是热身激活身体机能、提高机体的兴奋性。

②游戏:《报数接力》 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报数接力比赛。2分钟 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团结进取的精神

3、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导入课题:提问国庆节大型团体操表演好看的原因?①人多壮观②队伍变形花样多。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教学内容——队列变化。

2、学习新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原地变形--原地踏步--再到行进间跑练习。

(1)学习原地队列变化、5分钟

1、一

(二)列横队变二

(四)列横队及其还原。

2、一

(二)路纵队变二

(四)路纵队及其还原

3、一

(二)列横队变三

(六)列横队及其还原

4、一

(二)路纵队变三

(六)路纵队及其还原。 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使学生了解队形变化方法。

2、教师引导整体练习。目的:学习队列变形的方法。

3、多种形式的队列变化混合变化练习法。目的:进一步加强巩固掌握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变形方法

(2)、原地踏步队列变化4分钟

练习方法:教师喊口令学生统一变换队形。 目的:培养学生在移动中相互配合默契性。教学要求:动作一致,整体移动。 (3)行进间跑3分钟

练习方法:成一路纵队绕圆慢跑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变换队形。 教学难点: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前后之间的距离的控制。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提醒,不变换位置的学生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前进,教师要把握好跑步的节奏。

(4)学生拓展11分钟

方法: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探究自创自编变换队形。教师巡回查看引导。要求学生开动集体智慧每组至少要变三种图形,如:三角形、环形、菱形等,为集体展示做准备。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5)集体展示7分钟

四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四组一起变换自己创编的队形,展示整体图案效果。

(6)耐力素质练习螺旋跑3分钟

利用螺旋跑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耐久跑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队形变换中进行耐久跑。

(三)结束部分4分钟

1、在圆形场地上先原地踏步走,再做武术操收势。使学生身心得到调整。要求呼吸均匀。

2、教师总结讲评: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在自主创编图形过程中的表现。

3、师生道别

(四)场地:半径为10米的圆形场地

预计教学效果:90%的学生能迅速的进行原地队列变形;80%的学生能积极自主地进行合作探究;预计平均心率110—120次∕分;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

上一篇:退役军人事务局范文下一篇:损耗控制与预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