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论课程学习心得范文

2023-10-11

建筑概论课程学习心得范文第1篇

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 •

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空间的功能和处理手法,熟悉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怎样认识建筑

主要内容: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建筑和社会的关系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的词义及其来源,建筑的范围,建筑包括技术艺术两方面内容,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 •

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的范围,熟悉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熟悉建筑和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主要内容:建筑的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体活动尺度、生理、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和特点,建筑材料的发展对结构的影响,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

问题与应用:了解人体活动尺度、生理、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掌握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及其特点,了解基本的建筑材料,掌握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第三节 建筑空间

1 .主要内容:空间和人对空间的感受,建筑空间,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处理手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的概念,空间的大小与形状的关系,空间组织,空间限定,空间形状与界面处理,空间的围与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空间的导向与序列

3 .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空间的特点,掌握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关系,掌握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 第四节 建筑与环境

1 .主要内容:聚居需要环境,建筑环境,建筑与生态环境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类早期聚落遗址中反映出的对环境的要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性和整体性,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建筑环境的内与外的关系,物理环境与行为环境的关系,环境与地区的关系,建筑环境与文脉的关系,环境艺术的多样统一,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

3 .问题与应用:熟悉建筑环境的各种特点,掌握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了解一些典型生态建筑的类型。 第五节 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1 .主要内容:建筑设计工作和学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设计的步骤,建筑设计工作的专业分工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建筑设计的具体步骤,了解建筑设计工作的专业分工 •

课后练习

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是什么? •

建筑空间和功能的关系?

建筑空间组织的类型有集中,分别是什么? •

建筑空间处理的手法有那些? •

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第二章 建筑基本知识

(一)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对中西方古典建筑、西方进现代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

2 .掌握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特征、西方古典柱式、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现代建筑的发展倾向。

(二)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中国古典建筑概述

1 .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我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点和多民族风格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我国古代重要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古代建筑的地方特色,古典建筑的民族特色 3 .问题与应用:熟悉我国古典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古代建筑的地域民族特色。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

1 .主要内容: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建筑结构的特征,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建筑装饰及色彩特征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外形的组成部分,“间”的概念,结构形式,斗拱构件,群体布局的组合方式,建筑色彩的特征及彩画的类型。

3 .问题与应用: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外形、结构、群体布局上的特征,熟悉建筑装饰和色彩特征 第三节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1 .主要内容:平面,木构架,装修,台基、台阶,墙壁,屋顶瓦作,彩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的平面形式,群体布局各个建筑物的名称,柱的名称,各种形式的屋顶,檐角起翘和出翘,斗拱,门窗,藻井,台基,须弥座,脊饰,彩画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平面,柱,各种形式屋顶,须弥座,熟悉斗拱、台基、脊饰,了解装修、墙壁等内容

第二部分 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第一节 西方古典建筑概述

1 .主要内容: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哥特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我国近代西方古典建筑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雅典卫城,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代表,希腊复兴、罗马复兴。

3 .问题与应用:掌握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文艺复兴的代表建筑,熟悉哥特式建筑、古典复兴建筑 第二节 西方古典柱式

1 .主要内容:柱式的组成,柱式的性格和比例,柱式与雕刻,柱式和线脚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柱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母度”的概念,希腊的三种柱式,罗马的五种柱式,雕刻的题材

3 .问题与应用:掌握柱式的组成部分、希腊的三种柱式、罗马的五种柱式,了解柱式的雕刻和线脚 第三节 柱式的组合

1 .主要内容:列柱,壁柱和倚柱,券柱式和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列柱、壁柱、倚柱、券柱式、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的概念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列柱、壁柱、倚柱、券柱式、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的概念 第三部分 西方现代建筑简介 第一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1 .主要内容: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功能要求的多样化、复杂化,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形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的表现,新的建筑类型和功能要求,新的建筑材料引起建筑的变化,新的建筑技术和结构引起的变化

3 .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以及功能要求的多样化、复杂化,熟悉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形式所引起建筑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 .主要内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德国包豪斯工艺学校新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论,马赛公寓,萨伏伊别墅,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论,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赖特的建筑理论,流水别墅

3 .问题与应用:掌握现代主义建筑四位代表人物的理论及其代表作品

第三节 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

1 .主要内容: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技术精美倾向,野性主义倾向,典雅主义倾向,高技术派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几何形体构成的运用,“象征”意义的运用 , 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

3 .问题与应用:掌握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熟悉后现代建筑,了解解构建筑

(三)课后练习

1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雅典卫城的布局?

3 、西方古典柱式有哪三部分组成? 4 、古希腊、罗马的柱式? 5 、柱式的组合包括什么?

6 、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理论和代表作品分别是?

7 、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有哪几种?

第三章 表现技法初步

(一)目的与要求

1 .通过讲授以及大量的动手练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画的表现技法和模型制作。

2 .掌握工具线条图、水墨和水彩渲染,钢笔徒手画的要领,了解模型制作。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线条图

1 .主要内容:工具线条图的工具使用和作图要领,运笔和线条,字体写法简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常用绘图工具的种类,丁子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铅笔、针管笔等工具的用法,铅笔线条、墨线条绘制时的注意事项,仿宋字的特点,比例结构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工具线条图的工具使用和作图要领,掌握运笔方法和线条绘制,掌握仿宋字的书写方法

第二节 水墨渲染图

1 .主要内容:工具和辅助工作,运笔和渲染方法,大面积渲染方法,光影分析和光影变化的渲染,渲染步骤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裱纸方法,墨和毛笔等工具的使用,渲染的运笔方法,大面积渲染的方法,光影的变化、分析及渲染要领,渲染的步骤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裱纸的方法、渲染的运笔方法以及大面积渲染的方法,理解光影的变化及其渲染要领,掌握渲染步骤 第三节 水彩渲染图

1 .主要内容:色彩的基本知识,水彩渲染的辅助工作,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建筑局部水彩渲染技法要领,水彩渲染常见病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色相,色度,冷暖,颜料的特点,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建筑局部的水彩渲染技法

3 .问题与应用: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熟悉水彩颜料的特点,掌握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以及建筑局部的水彩渲染技法

第四节 钢笔徒手画

1 .主要内容:钢笔画的特点,钢笔线条的表现力,钢笔徒手画的几种不同画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钢笔画的优点,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退晕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树木山石等配景的表现,白描、写实以及比较程式化的钢笔画法的特点。

3 .问题与应用:了解钢笔画的特点,掌握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掌握退晕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树木山石等配景的表现,熟悉白描、写实以及比较程式化的钢笔画法的特点。 第五节 模型制作

1 .主要内容:建筑模型的种类,简单模型的制作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模型的不同分类方式,简单模型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

3 .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模型的种类,熟悉简单模型的制作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

1 、工程字体练习:实验目的掌握工程字体的特点、规格和书写要领;结合对工程字体的字形比例、结构安排和图面布置,训练审美感觉和构图能力。实验要求是在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完成本作业,字体练习内容包括标题字(包括黑体字、宋体字、标题字应利用制图工具协助完成),字母、数字,仿宋字:要求按格书写将上述内容结构版面设计、组织在规定的图纸上,然后按设计版面书写。

2 、徒手画线练习:实验目的是学习徒手画线的方法,训练图面整体处理的能力,培养审美感觉。实验要求是掌握徒手画线的要领,图面和谐、均衡、精美。实验方法是练习各种类型徒手画线的要领和方法,将所绘的徒手线(包括粗、中粗、细、直线、曲线、斜线)组织在规定尺寸的图面上,在规划好的图纸上绘制成图

3 、建筑环境表现:实验目的是学习用钢笔徒手表现建筑环境内容(人、汽车、树等)的方法,通过图面设计进一步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受。实验要求是线条粗细得当,图面绘制精良、优美,图面和谐。

实验方法是对照范本临摹,基本掌握要领后,根据内容和图纸规格设计图面,在设计好的图纸上绘制成图 4 、工具线条练习:实验目的是学习用制图工具绘制墨线线条的方法,通过作业过程培养细心、严格、精益求精的精神。实验要求是掌握用制图工具绘制墨线线条的要领,直线、曲线接头圆滑,不留痕迹,图面和谐、均衡、精美,无错笔、漏笔、补笔。实验方法是练习针管笔的要领和方法,练习使用丁字尺、三角板以及圆规绘制平行线、同心圆的要领和方法,临摹课本《建筑初步》附图 2 “墨线线条练习之一——直线与曲线”,适当放大

5 、建筑钢笔画:实验目的是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建筑物及环境的方法,学习应用构图原理处理画面的能力。实验要求是应用钢笔徒手画技法,对图片复印稿进行简化、取舍、如实表现建筑,概括表现环境,注意处理好建筑物和环境的关系。实验标准是图面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建筑表达准确充分,建筑与环境关系和谐,图面精致、优美。步骤方法:选择建筑物图片,复印收缩到合适的尺度,用硫酸纸墨线描绘,先画建筑,后画环境

6 、水墨渲染:实验目的是学习水墨渲染的方法,通过作业过程培养细心、严格、精益求精的精神。实验要求:运用水墨渲染的方法,通过平涂、退晕和叠加的方法表现,先设计小样,用铅笔画出明暗构图,定稿后按比例放大到正式图上,再用水墨渲染的方法表现,渲染前须用 H 铅笔仔细画好底稿。实验标准:变化丰富,整体有序;渲染均匀,层次清晰;作业精美,图面整洁

7 、水彩渲染: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色彩知识,掌握建筑中不同材料的质感、光感的变现方法,通过对明暗层次和光影关系的刻画,充分表现空间层次感。 课后练习:

1 、丁字尺、三角板的用法? 2 、使用圆规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3 、工具绘图的基本顺序是什么? 4 、仿宋字的比例结构是什么? 5 、渲染的运笔方法有哪三种? 6 、大面积渲染的方法有哪些?

7 、色相的基本知识。原色、补色、间色的概念? 8 、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有哪些?

9 、远中近景树在绘制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0 、钢笔徒手画的几种画法?

第四章 形态构成

(一)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对形态构成的相关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熟悉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熟悉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

1 .主要内容:形的基本要素,形的心理感受特征,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概念要素,视觉要素,点、线、面、体,点的心理感受特征,线的心理感受特征,面的心理感受特征,体的心理感受特征

3 .问题与应用:掌握概念要素、视觉要素的具体内容,熟悉各种形的基本要素给人的心理感受特征 第二节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1 .主要内容:基本形,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形的概念,基本形的种类:体、面、线,形与形的基本关系:分离、接触、覆盖、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3 .问题与应用:了解基本形的概念,熟悉基本形的种类,掌握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第三节 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

1 .主要内容:单元类,分割类,空间法,变形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骨架法,聚集法,等形分割,等量分割,比例——数列分割,自由分割,空间法,扭曲,积压、拉伸,膨胀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单元类,分割类,空间法,变形类这些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1 .主要内容:形态的视知觉,形态的心理感受,形式美的法则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单纯化原理,群化法则,图底关系,图形层次,量感、力感和动感,空间和场感,质感和肌理,错觉和幻觉,方向感,对称、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多样统一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单纯化原理、群化法则和图底关系,了解图形层次,熟悉量感、力感和动感、空间和场感、质感和肌理,了解错觉和幻觉,方向感,掌握形式美的法则

第五节 学习方法及实例及分析

1 .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实践步骤,形态构成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实例分析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学习方法,构思,实施,中心,边界,衔接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学习方法,熟悉实践步骤,掌握形态构成中的中心、边界等关键问题,熟悉实例分析的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从中选择 5 个练习)

1 、矩形组合及水墨渲染:通过放形组合设计,认识基本形式及要素(点、线、面、尺度、方向、位置、空间)在造型中的作用 , 认识形态构成及美学原理,培养构图能力。作业要求:利用矩形的变化(大小、长短、宽窄、正斜、空间层次)组成画面

2 、平面构成:要求每个人用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密集、突变、对比等手法完成平面构成两幅,强调数理性和艺术性。基本形尽量用抽象形体,用工具精心制作。设计有新意,不雷同,富于开拓精神。标题用美术字书写,整洁。

3 、明度推移与调试调:要求:制作从白色到黑色的明度尺。采用 9 种调子(低长调——暗色调含强明度对比;低中调——暗色调含明度中间对比;低短调——暗色调含弱明度对比;中长调——中间灰色调含强明度对比;中间中调——中间灰色调含明度中间对比;

中短调——中间灰色调含弱明度对比;高长调——亮色调含强明度对比;高中调——亮色调含明度中间对比;高短调——亮色调含弱明度对比)。设计简洁、明了的几何单独图形为好。用单色

4 、色彩感情效果:要求:做三组:华丽——朴实;轻——重;软——硬。用色调来体现色彩的功能感受,六个色块,均用平面构成骨格。单形宜简练,强调趣味性。

5 、色彩收集与再构成:实验目的是学习色彩基本知识,了解色彩系统的配色规律。作业方法是首先分析自然界中的色彩系统的配色的基本色相,彩度、明度,用数字表列出来,其次分析其色彩的基本构成规律,色感、调和、彩度,最后通过仔细的揣摩,用构成手法完成一幅收集与再构成的作品,表达与上述收集的自然界中的色彩系统的色彩感觉一致。作业要求是在情感及表现上与收集品相同;手法不限,材料任选,但制作要讲究,精致;画面上除构成之外,还列出原材料或照片。

6 、色彩构成: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色彩基本知识,了解色彩系统的配色规律,实验要求是选取适当的颜色(三~四种)用色调和理论来作一色彩构成图形;

用几何图形,平面构成的骨格;画面感觉好,制作精细。

7 、建筑形体构成分析:作业目的是培养对建筑形体构成的认知能力;培养对建筑形态的抽象概括能力;关注形体比例的作用;学习形体造型的基本方法。作业要求是研究大量建筑实例的形体组合关系及形体加工方法,分析其形式特征,注意形体的比例,从形体组合关系及形式的变化中提高对建筑形体性质及变化的感知能力;选择典型的形体造型实例,画出建筑形体构成简图,实例中应包括圆、角、方体的组合;用钢笔墨线绘制建筑形体构成分析图,图面应经过精心设计

8 、建筑空间构成分析:作业目的是培养对建筑空间的认知能力;培养对建筑空间形态的抽象概括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的方法。作业要求:研究大量建筑实例的空间组合关系,分析其形式特征和空间效果,从空间组合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变化中提高对建筑空间性质及空间的感知能力;选择典型的符合空间实例,画出空间构成简图,实例中应包括圆、角、方形的组合;用钢笔墨线绘制建筑空间构成分析图,图面应经过精心设计

课后练习:

1 、形态构成的概念要素是什么?形态构成的视觉要素是什么?

2 、形的心理感受特征是什么? 3 、形与形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4 、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5 、形态构成中形式美的法则是什么?

第五章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一)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对建筑方案设计过程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

2 .了解建筑设计,掌握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构思和比较、调整和深入,熟悉方案设计的表达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识建筑设计

1 .主要内容:建筑设计的职责范围,建筑设计的特点与要求,方案设计的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设计包括的三大部分,建筑设计的特点,“先功能后形式”的设计方法以及它的优势和不足,“先形式后功能”的设计方法以及它的优势和不足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建筑设计包括的三大部分,了解建筑设计的特点于要求,掌握在具体的设计方法上建筑方案设计可以归纳的两大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第二节 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

1 .主要内容:设计要求的分析,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经济技术因素分析,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设计中功能空间的要求,设计中形式特点的要求,地段环境,人文环境,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经济技术因素分析,实例调研,资料搜集

3 .问题与应用:掌握设计要求的分析以及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方法,了解经济技术因素分析,熟悉实力调研和资料搜集。

第三节 方案构思与选择

1 .主要内容:设计立意,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设计立意的重要性,设计立意的方法,方案构思的方法,从环境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从具体功能特点入手进行的方案构思,设计中多方案的必要性,多方案构思的原则,多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

3 .问题与应用:熟悉设计立意,掌握从环境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以及从具体功能特点入手进行的方案构思,熟悉多方案构思的原则,掌握多方案分析比较的重点

第四节 方案的调整与深入

1 .主要内容:方案的调整,方案的深入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平面的调整与深入、立面的调整与深入、剖面的调整与深入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平面的调整与深入、立面的调整与深入、剖面的调整与深入的方法。 第五节 方案设计的表达

1 .主要内容:设计推敲性表现,展示性表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草图表现、草模表现,计算机模型表现,综合表现,绘制正式图前要有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图面构图方法

3 .问题与应用:掌握设计推敲性表现的特点和方法,掌握展示性表现的特点和方法 第六节 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主要内容:注意建筑修养的培养,注重正确工作作风和构思习惯的培养,学会通过观摩交流,改进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注意进度安排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全身心投入并坚持下去的工作作风,培养脑手配合、思维与图形表达并进的构思方式,学习建筑名作的优势,设计中互评交流的好处,有计划、科学地安排设计进度的优势

3 .问题与应用:熟悉建筑修养的培养的注意事项,熟悉正确工作作风和构思习惯的培养,掌握通过观摩

交流,改进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掌握设计进度安排的计划性和科学性的优势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 、建筑设计包括的三大部分是什么?

2 、在具体的设计方法上建筑方案设计可以归纳的两大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 、建筑设计的方案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4 、方案构思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它们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5 、多方案比较的重点是什么? 实践环节:

小型建筑设计练习: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及方法;观察了解人的行为模式与建筑及环境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建筑形式及空间环境设计。设计内容包括:(1)校园茶室(建筑面积120平),其中茶室60平,服务间10平,办公室10平,厕所10平。(2)系学生会活动室(建筑面积120平),

建筑概论课程学习心得范文第2篇

一、历史沿革

1956年,作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新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济南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宣告成立,并于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其后,伴随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调整,学校历经山东建筑学院、山东省建筑学校等发展时期。1978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本科办学,定名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1982年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7年,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学校建设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二、基础设施

学校设施先进,功能完善。2004年,在驻济高校中率先建成并启用新校区。现有新校区、和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5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298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186万余册(含外文印本图书2万册),电子图书112万册(含外文电子图书2万余册);各类运动场所面积8.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9亿元;教学用计算机5098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8500个;拥有便捷高速的校园网络。学校区位优势明显,规划自然韵致,建筑恢宏大气,环境优美流畅,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校园成为广大师生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三、办学层次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和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格局。设有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热能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15个学院(部)和继续教育学院。拥有48个本科专业,涉及6个学科门类;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专业硕士培养领域。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

四、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不断改善,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现有专任教师130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6.4%,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占74.71%。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人员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全国优秀教师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2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8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学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教育教学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不断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强教学建设,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立项,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1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6个土建类专业相继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或复评。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了以学习型、实习型、研究型为服务模块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支持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2004年以来,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规划设计、艺术设计等各类竞赛活动,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专利申报和授权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学校先后十九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就业工作创新教育示范高校”。办学5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本专科毕业生,他们扎实苦干、锐意进取、遍及齐鲁、辐射全国,多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的业务和管理骨干。在山东省评选的19位建筑大师和规划大师中,有9位毕业于我校。广大建大毕业生以良好的素质、出色的表现为学校创出了品牌,赢得了社会赞誉。

六、科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将其作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突出土木建筑学科的专业优势和特色,注重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提升研究和建设水平,在土木工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智能建筑、建筑节能等研究领域均已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建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3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立项评审中,获批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其中,2个学科被列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实验室被列为省级强化实验室,标志着学校学科平台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

学校坚持把提高科研水平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完善管理体制,促进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和高层次科研奖励。近五年来,学校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8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2亿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635篇,出版专著教材540部,获得国家专利180项。《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七、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特别是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土木建筑学科领域的研究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2006年,推介实施《山东建筑大学服务山东建设事业行动方案》,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特别是建设事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节能建筑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学校先后与东营市、山东省科学院、力诺集团等地市政府、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0余项,有400余项成果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推广,主持或参与制定了30余部国家与省相关行业规范标准。整合资源成立科技产业园,建成国内第一座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完成国内第一座建筑物原地旋转平移、古建筑保护平移等工程,承担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奥体中心、园博园等20余项大型工程的项目管理,参与完成世博会山东馆、十一届全运会自行车馆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积极参与救灾重建,主持了援建板房和太阳能小学的设计工作,被评为全省建设系统抗震援川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学校荣获“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称号。

八、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及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不断拓展办学视野,提升办学水平。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办土木工程、建筑学、国际商务等6个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余个学生访学项目。积极开展学者互访,有60余名访问学者、留学人员回校工作,10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常年在校任教。加强国际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现承担多项国际间科研协作项目,先后承办国际可持续能源技术大会、太阳能建筑国际研讨会等20余次学术会议,并邀请外籍专家来校开展短期讲学和学术活动,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山东省建科院、青建集团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40余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设立奖教学金18项,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筑概论课程学习心得范文第3篇

一、对历史学学习的看法

1、注重基础性。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中国古代史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了解甚至熟悉的基础性知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真理,我们应该重视中华民族的历史。袁老师在课堂上曾提起过台湾新党谢启大女士对大陆学生鲜有通读四书五经的担忧,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学习历史的人的重视,说的严重一点,应该引起全民族的重视。同时作为一门人文基础学科,历史学又非常需要和重视基础知识的牢固性。以学习秦汉史为例,我们最起码认真通读前四史几遍,才能为本学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我们也需要通读《论语》、《孟子》、《战国策》、《山海经》等经典历史典籍,只有打好基础,历史学习和探索的路才能更宽。推而广之,我们还应加强对马列经典著作及其他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著作的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正确的认识法和方法论,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学科间的交叉。

2、注重交叉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学科间的交叉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趋势日益明显。以袁老师人口史专著《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为例,老师不但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历史人口发展和变迁,而且从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又使用了概率统计学等数学知识.这样不仅拓宽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而且使论证问题更加有力。这本书的学科交叉性反映了当今历史学对于学科交叉的重视。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过程中,不妨尝试一下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探索。以本人为例,我本科阶段就读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很希望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管理学的交叉的角度进行学习。

3、注重实用性。历史是悠远的,历史学是厚重的,但历史学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历史学的学习和探索不应是空中楼阁,而应该是有资与当世的经验与教训。读《史记.陈涉世家》让我们更生动的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的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取得各项事业的胜利。读《论语》让我们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应该重视信用的重要性,而书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时至今日仍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社会学老师张明锁教授曾指导我们进行救助流浪儿童的实习和探讨,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知识,想就河南省救助流浪儿童的历史进行梳理,以探求对我们现在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有益的经验。

4、注重规律性。尽管有学者否定历史规律性,但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事实,而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我们更科学的看待和分析历史,以资于当世。比如在人口发展方面,一些学者片面的支持人口有限论或人口无限论,但如果能认识到‘‘人口发展主要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规律,我们就知道人口增长不是任意或混乱的,而是随生产方式的发展呈台阶式增长。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盲目的机

械的看待历史事实,而要努力观察和把握历史规律,以更科学的进行历史探讨。

二、对论文写作的看法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常建议我们根据自己学习和爱好等情况选择自己的论文题目。我现在主要有两个论文题目《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及思考》、《两汉三国颖川人才考》。

在课外阅读时,我了解到了明清民国时期河南省四大名镇朱仙镇、道口镇、周口镇、社旗镇的兴衰情况,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愿意尝试这方面的探讨。另外,我感觉分析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很有现实意义,除去客观原因外,四镇的衰落有着相似的并值得我们思考的原因:1.四镇仅仅依靠水运,交通方式单一,未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当失去水运条件后,只能失去交通枢纽地位。相比较,南方重镇在依靠水运交通的同时,大力发展陆路交通,得以长期保持交通枢纽地位,继而保持城镇长盛不衰。

2、四镇仅仅依靠物资转运,经济模式单一,未发展商品加工业,经济结构性缺失。这样不但使经济发展缺少后劲,而且导致四镇在失去水运条件后迅速衰落。3.四镇仅仅坐等各地物资来此转运,商业模式单一,商贾们鲜有利用便利水运到各地购买转卖货物谋利4.四镇仅仅依靠本镇发展,发展意识单一,未加强与周边大城市交通、经济文化往来,小农意识浓厚,缺少城市发展意识。分析历史上市镇兴衰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市镇建设、发展规划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于《明清民国河南四大名镇兴衰及思考》,我已经写下三千字的文章,基本搭建了主体框架,今后要多搜集材料,争取写好文章。

两汉三国时期,颖川人才在国家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准备尝试梳理这些历史事实,并寻找其中规律性原因和影响。袁延胜老师建议我先从先秦时期郑、韩、魏的社会渊源写起,分析两汉三国颖川多出人才的政治、文化、风俗、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并注意两汉社会思想变化和世家大族的影响。这些建议让我收获颇多。在初步收集资料后,就准备写作本篇文章。

另外,我对于中国本土社会学思想与实践历史很感兴趣,准备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社会公平、福利、和谐的思想,并探索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学实践,比如历史上对幼儿老人的救助与福利、河南妇女社会工作实践等等。袁老师曾介绍一些人口史论题,我对其中的人口结构、职业兴衰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并对现在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引导职业变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从家庭结构(核心型、主干型、复合型)的角度分析历史上的人口政策与户口状况,将使一些人口问题变得较为清晰。比如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主干型和复合型家庭能更好的组织生产生活,但因为宋代主干型和复合型家庭徭役负担较重,迫使这些家庭分开为核心型家庭甚至是单人为一户,这样不同时期家庭结构变化客观反映了当时的赋役等政治社会政策。

最后谈一下观摩研三同学论文答辩的感受。研三师兄师姐们在收集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对资料分类别使用以论证问题,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们在分析利用资料上略显不足,没有就所查找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文章略有罗列材料之嫌,这个教训很值得我们吸取。一些文章中出现了引文、注释不规范的情况,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学习时,不仅仅要学习历史学知识,对于文章格式等细节也应重视起来。

建筑概论课程学习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面对我国已进人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切实落实《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事业化”转变为“产业化”,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

1、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原则

1.1功能及舒适互补原则

由于老年人身体原因,在进行设计时要给护理人员或家人留有护理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一定要大一些,以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和协助老人时所需要的面积。老年人喜静,要注意使用一定的隔音材料: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居室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在环境方面,老年人对外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这就需要在房间朝向设计和室温改变方面加以考虑。此外,设计时还应认真考虑房间细部,比如地面材料的质感、颜色,家具的尺度、形式、宽度,材料等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实际需要。

1.2健康原则

功能分区合理,流线清晰,针对不同人流合理设置出入口,避免相互交叉干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确保居住的舒适性。努力营造休闲环境,为老年人提供环境优美的娱乐活动场所。同时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行为与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的融合,使其成为健康积极的老年生活活动场所。

2、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计策略

2.1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有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要,适当布置一些建筑小品,如绿化、喷泉、凉亭、长廊等,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达到及时、有效为社区中老年人服务的目的。例如住宅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此外,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2考虑到老年人的起居、日常事务

在考虑社区养老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习惯爱好、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的需求,以照顾到他们多年来生活方式的连续性,为今后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提供和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应从方便和经济角度出发,占地宜小,室内空间紧凑,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而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一般都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

2.3突出老年社区户外环境设计特色

现代住宅的钢筋水泥很少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安静的气氛,所以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宜太高,而且社区的容积率不能密度太大,在社区内至少应该有园林,景观带的建设,生态环境应该令空气达到较为良好的标准,不能临街,因为临街的建筑非常吵闹,不适合老年人居住。

2.4居室细节

门窗:门窗设计为小面积的组合门窗,使用拉杆型的把手,并且拉手位置较低。便于老年人使用。全面的无障碍设计:地坪高差及地面材料的改变都可能会引起行动的障碍,所以室内外门槛的高差不能超过20mm,通常以5~15mm为佳。

入口门厅:门的净宽不少于1000mm,在门把手的一侧留出开门净空500mm,用来停放轮椅或在开门时停留。

厨房:厨房的平面应为L型或U型,供方便行动与操作,老年人需要更宽敞的行动空间,相对于狭长的厨房,有一定前后活动余地的场地更便于行动。为了防止烫伤,厨房水龙头需用大的、颜色对比强烈的字体标注冷热水。台面的高度便于使用,高處的橱柜会使老年人使用不便,最好提供容易取用的储物工具,并将橱柜把手放低。通常台面的高度不超过800mm,并且厨房的照度要适当提高,通常情况下,橱柜台面、墙面和上柜底部的颜色为浅色以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和控制对比度。另外,抽屉、橱柜和水龙头尽量配备拉杆式的把手,不选用球型把手,这对于患有关节炎或其他行动受限的老年人更加方便。

卧室:卧室要足够大,在设置两个以上卧室的住宅中,至少有一个卧室要足够大,能够容纳两张大号单人床,并且通道空间要保证轮椅通行,通常需要保证900mm的宽度,卧室设置时要注意不与电梯贴临。

卫生间:卫生间大部分的要求与厨房类似,比如较大的面积,水龙头的设置以及较高的照度等,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设置容易使老年人滑到的浴缸,而淋浴房的设置最好有两个实体墙,以为老年人出入淋浴间时有所支撑。在可能有水溅出的区域,注意地面的防滑,小尺寸的马赛克,由于有更多的分割线,可以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2.5针对残疾老年人的设计

建筑设计人员在老年人建筑中进行无障碍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采用电动门,或者是平拉门。自动门的需要设置在一米以上,推拉门的设置不能低于as米,除了需要设置无障碍门之外,还需要进行无障碍电梯的设置,便于乘轮椅的老年人乘坐。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很多的细节也需要慎重的考虑,例如,卫生间浴缸、坐便器等设备,因为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所以,必须要在浴缸上进行辅助设计。在坐便器的两旁,需要为老年人设置相应的水平拉杆,使得老年人可以借力从坐便器上起来。呼叫按钮需要设置在较为醒目的位置,并且高度需要严格的控制,不能超过半米。结语: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应适应我国养老模式要求,在保证老年人使用方便的原则下,体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的适应性,并具有逐步提高老年人居住质量及护理水平的前瞻性。

建筑概论课程学习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面对我国已进人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切实落实《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事业化”转变为“产业化”,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

1、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原则

1.1功能及舒适互补原则

由于老年人身体原因,在进行设计时要给护理人员或家人留有护理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一定要大一些,以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和协助老人时所需要的面积。老年人喜静,要注意使用一定的隔音材料: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居室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在环境方面,老年人对外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这就需要在房间朝向设计和室温改变方面加以考虑。此外,设计时还应认真考虑房间细部,比如地面材料的质感、颜色,家具的尺度、形式、宽度,材料等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实际需要。

1.2健康原则

功能分区合理,流线清晰,针对不同人流合理设置出入口,避免相互交叉干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确保居住的舒适性。努力营造休闲环境,为老年人提供环境优美的娱乐活动场所。同时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行为与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的融合,使其成为健康积极的老年生活活动场所。

2、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计策略

2.1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有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要,适当布置一些建筑小品,如绿化、喷泉、凉亭、长廊等,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达到及时、有效为社区中老年人服务的目的。例如住宅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此外,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2考虑到老年人的起居、日常事务

在考虑社区养老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习惯爱好、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的需求,以照顾到他们多年来生活方式的连续性,为今后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提供和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应从方便和经济角度出发,占地宜小,室内空间紧凑,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而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一般都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

2.3突出老年社区户外环境设计特色

现代住宅的钢筋水泥很少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安静的气氛,所以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宜太高,而且社区的容积率不能密度太大,在社区内至少应该有园林,景观带的建设,生态环境应该令空气达到较为良好的标准,不能临街,因为临街的建筑非常吵闹,不适合老年人居住。

2.4居室细节

门窗:门窗设计为小面积的组合门窗,使用拉杆型的把手,并且拉手位置较低。便于老年人使用。全面的无障碍设计:地坪高差及地面材料的改变都可能会引起行动的障碍,所以室内外门槛的高差不能超过20mm,通常以5~15mm为佳。

入口门厅:门的净宽不少于1000mm,在门把手的一侧留出开门净空500mm,用来停放轮椅或在开门时停留。

厨房:厨房的平面应为L型或U型,供方便行动与操作,老年人需要更宽敞的行动空间,相对于狭长的厨房,有一定前后活动余地的场地更便于行动。为了防止烫伤,厨房水龙头需用大的、颜色对比强烈的字体标注冷热水。台面的高度便于使用,高處的橱柜会使老年人使用不便,最好提供容易取用的储物工具,并将橱柜把手放低。通常台面的高度不超过800mm,并且厨房的照度要适当提高,通常情况下,橱柜台面、墙面和上柜底部的颜色为浅色以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和控制对比度。另外,抽屉、橱柜和水龙头尽量配备拉杆式的把手,不选用球型把手,这对于患有关节炎或其他行动受限的老年人更加方便。

卧室:卧室要足够大,在设置两个以上卧室的住宅中,至少有一个卧室要足够大,能够容纳两张大号单人床,并且通道空间要保证轮椅通行,通常需要保证900mm的宽度,卧室设置时要注意不与电梯贴临。

卫生间:卫生间大部分的要求与厨房类似,比如较大的面积,水龙头的设置以及较高的照度等,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设置容易使老年人滑到的浴缸,而淋浴房的设置最好有两个实体墙,以为老年人出入淋浴间时有所支撑。在可能有水溅出的区域,注意地面的防滑,小尺寸的马赛克,由于有更多的分割线,可以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2.5针对残疾老年人的设计

建筑设计人员在老年人建筑中进行无障碍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采用电动门,或者是平拉门。自动门的需要设置在一米以上,推拉门的设置不能低于as米,除了需要设置无障碍门之外,还需要进行无障碍电梯的设置,便于乘轮椅的老年人乘坐。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很多的细节也需要慎重的考虑,例如,卫生间浴缸、坐便器等设备,因为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所以,必须要在浴缸上进行辅助设计。在坐便器的两旁,需要为老年人设置相应的水平拉杆,使得老年人可以借力从坐便器上起来。呼叫按钮需要设置在较为醒目的位置,并且高度需要严格的控制,不能超过半米。结语: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应适应我国养老模式要求,在保证老年人使用方便的原则下,体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的适应性,并具有逐步提高老年人居住质量及护理水平的前瞻性。

建筑概论课程学习心得范文第6篇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学上的,有医学上的,有社会学上的。面对我国已进人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切实落实《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事业化”转变为“产业化”,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

1、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原则

1.1功能及舒适互补原则

由于老年人身体原因,在进行设计时要给护理人员或家人留有护理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一定要大一些,以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和协助老人时所需要的面积。老年人喜静,要注意使用一定的隔音材料: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居室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在环境方面,老年人对外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这就需要在房间朝向设计和室温改变方面加以考虑。此外,设计时还应认真考虑房间细部,比如地面材料的质感、颜色,家具的尺度、形式、宽度,材料等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实际需要。

1.2健康原则

功能分区合理,流线清晰,针对不同人流合理设置出入口,避免相互交叉干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确保居住的舒适性。努力营造休闲环境,为老年人提供环境优美的娱乐活动场所。同时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行为与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的融合,使其成为健康积极的老年生活活动场所。

2、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计策略

2.1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有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要,适当布置一些建筑小品,如绿化、喷泉、凉亭、长廊等,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达到及时、有效为社区中老年人服务的目的。例如住宅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此外,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2考虑到老年人的起居、日常事务

在考虑社区养老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习惯爱好、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的需求,以照顾到他们多年来生活方式的连续性,为今后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提供和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应从方便和经济角度出发,占地宜小,室内空间紧凑,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而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一般都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

2.3突出老年社区户外环境设计特色

现代住宅的钢筋水泥很少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安静的气氛,所以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宜太高,而且社区的容积率不能密度太大,在社区内至少应该有园林,景观带的建设,生态环境应该令空气达到较为良好的标准,不能临街,因为临街的建筑非常吵闹,不适合老年人居住。

2.4居室细节

门窗:门窗设计为小面积的组合门窗,使用拉杆型的把手,并且拉手位置较低。便于老年人使用。全面的无障碍设计:地坪高差及地面材料的改变都可能会引起行动的障碍,所以室内外门槛的高差不能超过20mm,通常以5~15mm为佳。

入口门厅:门的净宽不少于1000mm,在门把手的一侧留出开门净空500mm,用来停放轮椅或在开门时停留。

厨房:厨房的平面应为L型或U型,供方便行动与操作,老年人需要更宽敞的行动空间,相对于狭长的厨房,有一定前后活动余地的场地更便于行动。为了防止烫伤,厨房水龙头需用大的、颜色对比强烈的字体标注冷热水。台面的高度便于使用,高處的橱柜会使老年人使用不便,最好提供容易取用的储物工具,并将橱柜把手放低。通常台面的高度不超过800mm,并且厨房的照度要适当提高,通常情况下,橱柜台面、墙面和上柜底部的颜色为浅色以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和控制对比度。另外,抽屉、橱柜和水龙头尽量配备拉杆式的把手,不选用球型把手,这对于患有关节炎或其他行动受限的老年人更加方便。

卧室:卧室要足够大,在设置两个以上卧室的住宅中,至少有一个卧室要足够大,能够容纳两张大号单人床,并且通道空间要保证轮椅通行,通常需要保证900mm的宽度,卧室设置时要注意不与电梯贴临。

卫生间:卫生间大部分的要求与厨房类似,比如较大的面积,水龙头的设置以及较高的照度等,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设置容易使老年人滑到的浴缸,而淋浴房的设置最好有两个实体墙,以为老年人出入淋浴间时有所支撑。在可能有水溅出的区域,注意地面的防滑,小尺寸的马赛克,由于有更多的分割线,可以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2.5针对残疾老年人的设计

建筑设计人员在老年人建筑中进行无障碍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采用电动门,或者是平拉门。自动门的需要设置在一米以上,推拉门的设置不能低于as米,除了需要设置无障碍门之外,还需要进行无障碍电梯的设置,便于乘轮椅的老年人乘坐。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很多的细节也需要慎重的考虑,例如,卫生间浴缸、坐便器等设备,因为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所以,必须要在浴缸上进行辅助设计。在坐便器的两旁,需要为老年人设置相应的水平拉杆,使得老年人可以借力从坐便器上起来。呼叫按钮需要设置在较为醒目的位置,并且高度需要严格的控制,不能超过半米。结语: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应适应我国养老模式要求,在保证老年人使用方便的原则下,体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的适应性,并具有逐步提高老年人居住质量及护理水平的前瞻性。

上一篇:主管选任民主测评表范文下一篇:建筑业招投标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