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29

远程开放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对承载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运行的网络环境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国家开放大学网络体系结构进行规划。

关键词: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架构;云计算

一、引言

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即“一朵云,一条信息高速路,一个学习终端”,其中,一朵云是指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一条信息高速路是指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利用虚拟化、云存储技术,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建立海量优质资源快速集聚和存储的数据中心,利用标准化、开放接口集成或开发支撑交互学习、海量资源推送、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海量优质资源应用以云服务的等方式推送到全国各地学习者,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等基础设施欠发达地区。作为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建设内容。建立覆盖全国的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是未来国家开放大学面向社会成员推送优质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网上教学支持服务的首要保证,也是体现国家开放大学服务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使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的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其网络性能将会决定云计算的性能。本文在对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基础设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联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卫星网等运营机构,以联盟或租用的方式建立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实现总部与分部、数据中心与节点的高速互联,不断提升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服务水平,有效避免了各类远程教育机构网络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二、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网络建设需求与规划

国家开放大学物理办学网点覆盖全国城乡的特性决定了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建设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网络建设,而应该从实现国家开放大学各级机构之间网络高速互联、满足构建适应“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环境两个角度来设计整个网络架构。当然,作为办学实体机构的国家开放大学办学,普通高校校园网络所面临的网络带宽瓶颈、安全和管理问题以及多业务需求等也是网络规划必须吸取的经验。

1.国家开放大学网络需求分析

(1)国家开放大学网络需求分析

单纯从“实现国家开放大学各级机构之间网络高速互联”完成教育资源快速推送以及满足总部、分部和学院等内部办公和管理需要,在原有的卫星传输资源、互联网保证网上业务互通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提供的基础网络建立总部至分部的虚拟专线网络,即可实现网络建设的目标(如图1所示)。

但是,国家开放大学未来“要为全社会提供非学历和学历继续教育,每年有3500万人次接受培训,450万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在线学习”,因此国家开放大学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远非仅满足优质教育资源的推送和提升管理水平需要,而应该是建立一种能将资源方便快捷推送到分布广泛、层次不同的用户终端,同时还满足百万用户并发访问国家开放大学一站式远程教育云服务平台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教育支持服务,这其中需要考虑多种综合因素,例如:如果学习者主要集中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授课,在基础网络方面可主要考虑CER-NET,如果也在家里登录平台访问教育资源,就必须考虑选择广电或电信网;此外,如果学生数量少且只集中在特定城市,可以考虑组建虚拟专网,但如果生源数量多、分布在全国各地且网上教学时间不统一、交互性强,这就需要考虑采用多种技术来建设网络。

按以上需求来规划网络(如图2所示),整个网络带宽(F)由总部链路(Fz)、分部链路(Fp)、教学点链路(Fs)带宽二部分共同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按在同家开放大学总部部署一个面向全国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数据中心模式,如果每个学生访问云服务平台平均产生流量为120Kbps且百万用户并发在线计算,总部带宽将需要120Gbps,不难看出这种网络建设方式不但每年网络带宽租赁投人巨大,而且当海量、来自不同地区的用户频繁在线访问视频课程时,其网络OoS难以保证。因此,按大集中模式建立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服务平台网络环境在现实中不可行。

(2)使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石的网络承载环境

通常,业内如Google、百度、淘宝、Facebook、土豆网等大型网络平台面向海量用户提供服务时,一般都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建立多级网络架构、在用户边缘缓存内容以减少网络流量并分担计算能力等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可靠、高体验的远程教育服务。云计算的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廉价等特点使得对于承载面向分布广泛、数量庞大、需求各异的用户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的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服务平台网络环境建设非常适合。因此,使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的网络承载环境能有效满足国家开放大学未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一方面基于云计算技术建立的网络支持环境可以作为一种基础设施,供任何远程教育办学单位使用,实现了云计算中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另外一方面,云计算中虚拟化、按需服务等概念使得原有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基础设施都能充分利用,并与新增基础设施一起通过统一的资源调度管理后对外集成服务,这其中包括对用户访问的管理、服务器管理虚拟化、逻辑上一个但物理上多个数据中心计算能力动态分配、网络负载均衡等关键技术(如图3所示)。

2.国家开放大学网络规划

为满足国家开放大学各项业务以及未来国家开放大学内部数据传输的要求,结合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及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需求,采用层次化网状结构设计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采用三层结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合理利用并汇总现有网络链路、设备、人力资源,提高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使网络利用效益最大化。考虑建立以三层结构为核心的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主要的出发点是借鉴业界普遍解决大规模网络应用部署的一般经验,充分利用CDN(内容分发)、P2P技术,将一些非实时的资源推送到离用户更近的汇聚节点上去,实现用户就近访问网络应用,避免都集中到核心节点来访问。

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将会是一个能承载各种业务应用的高速IP交换网络,考虑未来各种业务应用之间的安全需求,通过MPLS 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在广域网上的部署,为每种安全级别不同的业务分配一个MPLSVPN。VPN使用与专网相同的策略,在共享的基础设施上实现整个业务的互连。基于VPN运行的业务系统可以像在他们自己的专用网中一样,享受同样的安全性、优先级别、可靠性和可管理性。而广域网络是承载VPN的网络平台,或称作VPN服务网,它利用核心网络提供的服务,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接人,能保证各业务系统网络的安

全性。而MPIS VPN技术可以保证网络达到这种要求。同时,所有业务集中在一个网络中运行。便于网络备份方案的实施。

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的建设目标将围绕MPLSVPN服务网的概念来确定,以满足在单个IP的网络平台上运行的各个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的需求,并且作为VPN的服务平台,应具有易操作、易管理、易维护、扩展性强并且经济高效的特点。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VPN,是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MPLS技术、简化核心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方式,利用结合传统路由技术的标记交换实现的IP虚拟专用网络,满足多种灵活的业务需求。采用MPLS VPN技术可以把现有的IP网络分解成逻辑上隔离的网络,这种逻辑上隔离的网络的应用可以是千变万化的。MPLS是由Cisco创新的标记交换技术演变而来的IETF的标准协议,目前在国内广域网项目中使用广泛,技术成熟、协议开放。优化后的围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拓扑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

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提供可靠、高效、容错和低延的技术核心,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拓扑连接主要采用环式,网络节点部署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实现透明访问和智能引导。采用最先进的RPR(Resilient Packet Ring)技术,这样可以保证骨干网络的安全,充分利用双数据中心的冗余备份保证网络出现意外时也能正常的运转。RPR弹性分组数据环技术集IP的智能化、以太网的经济性和光纤环网的高带宽效率、可靠性于一体,为宽带IP城域网运营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组网方案。RPR技术使得运营商在城域网内以低成本提供电信级的服务成为可能,在提供类似SDH级网络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传送费用,并支持处理多业务传送。在路由协议方面,设计中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OSPF、BGP、MPLS VPN等路由协议,保证了网络的路由的优化和各个节点通信的安全。国家开放大学骨干网采用2.5G的RPR板连接三个主干节点,以保障了网络的主干的带宽,网络拓扑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

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汇聚层负责对区域内流量进行汇接,14它是网络接人层和核心层的“中介”,就是在CDN接收各类音视频资源作为缓存的地方,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该层拟按通行做法在国内选取6个区域中心为节点,实现接入网其他省级节点的汇聚和转接,并通过汇聚层传输系统传送至核心节点。接入网选取27个省中心为节点,实现本省范围内网络访问的就近接人。接入层是提供本地的运营商(联通,中国电信,广电等),客户终端的接人点,是CDN的边缘节点产生作用的地方——可以大大减少跨地的网络流量、提高网络QoS,作为国家开放大学虚拟专网的末端,具有节点多分布区域广的特点。

采用三层架构并融合CDN技术设计整个网络,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核心层数据中心的访问压力,而且充分利用分布式负载均衡的优势实现用户就近访问边缘节点Cathe服务器中已有资源,同时还能充分利用P2P技术实现热点资源上下级节点及同层节点之间自动更新,提高带宽的利用率以及用户高访问量时访问网络的满意度。

三、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应用场景分析

视频应用将是未来网络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鉴于视频对网络时延、丢包给用户体验带来的决定性影响,必须对承载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服务平台的网络架构进行优化。作为国家开放大学网络节点的一部分,总部节点和分部节点通过网络组合成一个庞大的视频授课源。通过这个庞大的视频授课源,44个分部可以聘请一流师资建成辐射全国的远程授课中心。通过优化后的网络视频授课源可以将内容资源直播给终端学习者,数量、地点、时间没有任何限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终端。如手机、互联网电视、电脑等在任何地方享受到开放大学系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图6),这为未来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终身教育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也为更广泛的教育机构从事远程教育提供了集成的技术支撑平台。

此外,由于三级网络的建立很容易在网络节点上增加视频会议设备实现全网点对点的视频服务,这使得未来国家开放大学一站式云服务平台不但可以集成来源广泛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为学习者参与提供教育资源提供了可能——一方面视频、资料、文字交流等内容均可即时存储,另一方面参与方式更加自由、灵活,不受地点和终端限制。

当然,视频应用还可以扩展,如实现基于视频的国家开放大学全网考试监考、基于学历教育的毕业生远程答辩、基于VoIP将分布广泛的专业教师聚合成网上虚拟教师团队为学习者提供有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等,这些都为国家开放大学服务全面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结束语

国家升放大学不足一所普通的大学,是一所依托信息技术、办学实体覆盖全国的新型巨型大学,其网络建设与普通高校网络建设相比,在复杂程度、技术难度等方面都无可比拟。尽管我们在研究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应用复杂度的基础上规划设计了国家开放大学网络体系,但仍需要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不断经受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Tom Nolle云计算中的网络架构问题[EB/OL]WWW searchcloudcomputing COIll cn/showcontent_28743htm.

[2]李长利,张四海高带宽高安全多应用——南开大学的万兆校园网建设U]中国教育网络,2005(3):39-41.

[3]袁亚兴,贾卓生CDN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s1):299-301.

[4]戴建东宽带IP城域网的规划和建设[J].江苏通信技术,2001(2):21-25.

(编辑:金冉)

远程开放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学校校风的概念

所谓校风, 简言之就是学校的风气。校风是经过学校全体成员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一种行为风尚;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人格、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 是学校素质和品位的具体反应;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点, 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指向。

2 学校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虽然学校校风的内容各异, 但其基本方面是共通的, 即都应包含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彼此影响, 相互制约。可以说, 学风是校风建设的基础, 教风是校风建设的主导, 工作作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1) 学风是校风建设的基础。所谓学风, 即求学、治学的风气。学风是校风建设的基础, 是学校精神文化长期积淀的精华。良好的学风不是哪一届或哪几届学生创建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淀、不断优化和师生共同建设的结果。学风是一所学校校风的集中体现, 学风好, 表明校风正;校风正, 学风必然好。学风建设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事。

学风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反映, 体现着学校的品味和格调。学风不仅是学生学习态度的综合反映, 也是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综合反映。学风是衡量校风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 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2) 教风是校风建设的主导。有学者对学风和教风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相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是相对稳定的、弱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 故他们的治学、治教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实际代表了学校文化主流, 并会对学生构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久而久之固化为学校之风气, 即学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 抓学生的学风必须从抓教师的教风开始。教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突出表现。教风是学风职员, 教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主导。

(3) 工作作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工作作风是指管理主体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学习作风、生活作风等。工作作风建设在校风建设中居于关键地位, 而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就昂风气, 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 最重要的是党风。好的党风也要体现在教育中, 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学风。

3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校风的特征

与普通学校比较,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校风建设有其个性特征:

(1) 开放性特征。相对于传统学校而言,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具有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从教育目的看, 现代远程教育以大众化教育为主, 目的是普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对象看, 现代远程教育的对象广泛, 受众对象涉及各业;从教育方式看,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现代化的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学校的种种限制和约束, 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区域, 增加了信息与知识呈现的种类和手段, 使教育走出课堂成为可能, 学习者自主学习是教学的基本方式;从教学资源看, 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资源达到共享, 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教学管理看, 各具有灵活性。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环境, 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校风必须按照开放性的特征来建设。

(2) 职业性特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是面向职业人的教育, 学习者的特点是职业性。与传统学校教育对象比较,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学习者具有以下特征:从学习者的构成看, 具有多角色、多重性特点, 相互之间存在年龄、工龄、职业、职务、学习基础、家庭环境、学习条件的方面的差异;从学习者的思想观念看, 学习者是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学习, 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具有复杂性。有的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 以充实自己的能量, 有的是为了取得文凭,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资格的需要, 有的是为了通过培训解决岗位问题, 还有的是为了增加文化生活等等;从学习者的所处环境看, 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社会性, 社会环境将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影响。这种职业性特征决定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校风建设必须体现职业性特点。

(3) 虚拟化特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虽然也注重物态文化建设, 但与传统学校比较, 他所注重的不是高大的建筑和大面积的草坪, 而是利用网络搭建虚拟的“校园围墙”, 在虚拟的环境中凸现开放教育独特的学校风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渗透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各个环节, 给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有力的支撑, 同时, 也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校风建设上,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不仅要注重作为实体存在的“现实学校”校风建设, 更要注重作为虚拟现实存在的“虚拟环境”的校风建设, 努力实现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的网络与现实校园环境的结合。

4 现代远程教育学校校风的功能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校风建设的个性特征, 使其具有了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殊教育功能。

(1) 导向功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直接面向社会, 易接受新事物, 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世界观和道德观均有不稳定性。针对教育对象的分散性特征, 通过校风建设, 使群体成员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同化, 引起情感的共鸣和同向, 给教育对象成长提供适宜的精神土壤, 引导学校主体的道德发展方向, 使学习者在良好校风的导向下, 科学选择社会信息, 自主接受先进思想, 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逐步健康成长。

(2) 约束功能。良好的校风都有着明确的是非、美丑、善恶标准, 总是体现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方针的普遍要求与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执著的办学追求, 反映出全体师生共同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舆论导向, 形成无形而巨大的动力, 使群体成员不得不尽快地清除自身道德现状和环境的反差, 对群体成员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方向产生规范作用, 从而形成群体约束。

(3) 凝聚功能。良好的校风, 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凝聚力、向心力之所在。校风具有维系巩固群体的作用, 对建立高度和谐、信任友谊、情感交融的群体关系, 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起凝聚促进作用。

(4) 激励功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良好校风一旦形成, 便是一种无声的命令, 有形的榜样, 使师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一个治学态度严谨求实、学习空气浓厚热烈、教学秩序有条不紊、人际关系协调融洽的环境里, 师生员工必然精神振奋, 心情愉快, 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将成为群体前进不息的一种动力, 能激励教师积极性、事业心、创造性、自觉性、责任感的充分发挥, 为培养学生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严谨治学、提高质量;能激励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 勤奋刻苦、一丝不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立志成才。

(5) 实效功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校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校风直接影响师生的言行, 直接面对社会的评判。校风对学习者影响, 将对学校的社会效应、办学效能和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6) 后续功能。学校校风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是学校文化的历史积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办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积极地、主动地培育起良好的校风, 并使良好的校风保持连续性, 使良好的校风传统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良好的校风给群体成员的鼓舞力量是持久深远的, 无论在人生哪段历程中, 都可能保留着当年校风的深刻痕迹和美好回忆。即使环境变化迁移, 在优良校风的熏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仍能长期保持, 以致影响人的一生。

总之, 学风是校风的重要体现, 事关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形象。学风建设要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教风是校风建设的主导, 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加强校风建设, 首先要抓住教风, 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来谋划、部署和展开。工作作风是校风建设的一项很总要内容, 同时又是推进校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 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强化管理人员作风建设, 进一步转变作风, 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首要内容, 只有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干部以身作则, 作风过硬, 才能理直气壮地团结和带领师生员工建设优良校风, 携手并肩, 共同把学校办好。

摘要:所谓校风, 简言之就是学校的风气。校风为自己的学校定位, 也为自己的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而显示出重要的标志和特征。虽然学校校风的内容各异, 但其基本方面是共通的, 即都应包含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彼此影响, 相互制约。可以说, 学风是校风建设的基础, 教风是校风建设的主导, 工作作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与普通学校比较,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校风建设有其开放性、职业性、虚拟化个性特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校风建设的个性特征, 使其具有了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殊教育功能。

关键词:现代远程,学校,校风,特征,功能,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绿怡, 孙福万, 王淑娟.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 2007 (11) .

[2] 郝桂荣, 孙永超.也谈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J].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5 (4) .

[3] 邓勇勤.努力构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4] 苍翠, 汤岩, 王巍.大学校风建设新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6) .

[5] 谢毅敏.略论高等学校校风的特征和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 2002 (3) .

[6] 朱天利.论现代大学校风建设及其时代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1) .

[7] 于帮存, 周玉娴.高校校风系统性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3) .

[8] 张莲英.浅谈高校校风建设的几个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

远程开放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属于职务作品时的著作权归属

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中对职务作品的定义有明确规定:“公民为完成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主要是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作的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由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作者只享有署名权, 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由于教师与其所在学校之间存在职务关系, 而且教师所完成的远程开放教育课程通常是为了完成各级电大的教学任务, 供开放教育学生在线学习使用, 所以学校与教师共同开发的远程教育课程也就有成为职务作品的可能。

1.1.1 根据法律规定, 作为职务作品的远程教育课程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主要体现在:

著作权属于制作课程的教师。这种情况下, 教师对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享有著作权, 但是其所在学校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而且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 教师制作完成课程两年内, 未经所在学校同意, 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所在学校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课程, 若所在学校同意第三人使用, 所获报酬应由双方按约定比例分配, 课程完成两年之后, 则不需要经过所在学校的同意, 教师可以自行决定将其所制作的课程允许第三方使用, 但所获报酬仍需按按照之前约定的比例分配。

1.1.2 著作权属于制作课程的学校。

著作权属于制作课程的学校时又包含两种情况: (1) 教师只享有署名权, 学校将会对制作课程的教师给予奖励。 (2) 教师只享有依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劳动报酬请求权, 这种情况主要是指:由学校组织课程制作, 任课教师仅是按照学校的意志要求进行制作, 而且教师主要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条件, 并由学校对其制作的课程承担责任。

1.2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属于委托作品时的著作权归属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 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 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由此可见, 委托作品的归属有以下两种情形: (1) 学校和教师之间以合同的形式约定课程的著作权归属, 尽管课程是由任课教师制作完成的, 但学校仍然可以通过合同来获得著作权。 (2) 在实践过程中, 很多时候任课教师在制作课程时与学校之间是不签订合同的, 这种情况下依照《著作权法》第17条的规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 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同时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在颁布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 对委托创作行为做了明确的规定:“按照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 委托作品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的情形, 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 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

1.3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属于合作作品时的著作权归属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3条的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 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制作过程中, 那些没有为课程的制作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仅仅提供资料, 提供相关咨询的人, 不能被认为是合作作者。

在行使合作作品著作权时, 《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 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 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2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而面向其学生的, 复杂的网络环境给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种种挑战。

2.1 教师及学校在制作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时使用他人作品的认定

尽管各级电大为非营利机构, 但是对他人原作品的使用是否能够适用《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规则, 存在一定的疑问。远程开放教育教育课程, 其依托互联网为媒介, 其受众对象为其开放学员, 并且开放教育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并非义务教育, 对远程开放教育教育课程的学习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学费, 因此如何看待教师在其课程建设中大量使用他人的作品?但如果使用原作品不能适用合理使用规则, 《著作权法》对这类情况又缺少相关明确的规定, 可能导致远程教育课程制作本增加。

例如,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 网络答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在答疑过程中, 任课教师能否直接搜索并援引网上发布的各种资料进行回复, 以有效完成对学生的辅导?此外, 任课教师在制作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 除了其本身对教学内容的讲解, 富有表现力的图片、动画、视频、音乐等亦十分重要。在课程制作时, 需要大量的素材来提升课程的观赏力、趣味性, 以便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对这类素材的获取, 绝大多数是通过网络直接获得, 那么对于素材的选取能否归入合理使用的范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出于公益目的, 为了国家的公益教育事业而将少量的复制界定为合理使用的范围。本人认为, 远程开放教育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较其本质、目标是一致的, 不能因其教育模式、教育手段的不同而否认其教育本身的公益性质, 所以, 教师在制作课程中适当使用他人作品应属于合理使用范畴。

2.2 非电大学生对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使用问题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大部分专业课程仅针对校内学生开放, 那么对于非电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使用应如何认定呢?首先, 认清远程开放教育教育的公益性;其次, 应弄清其对课程使用的性质。远程开放教育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建立终身教育、全民教育, 相对于其他的以网络为媒介的培训机构对教学资源应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对于那些仅仅是对了个人学习及提升的个人, 应认定其为“合理使用”, 而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及个人应认定其侵权。

摘要:开放教育课程建设往往脚本制作、课程讲解、课程设计、课程录制等多个环节, 通常任课教师根本无法独立完成, 那么课程的著作权归属问题该如何认定?此外对于电大以外的学生学习此课程该如何看待?为避免纠纷, 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研究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著作权归属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合理使用,著作权归属

参考文献

[1] 王霈.网络远程教育版权问题探析[D].浙江工商大学学位论文, 2011.

[2] 徐小铂.浅析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D].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28 (3) :23-25.

[3] 刘建银.网络课程的著作权归属[J].开放教育研究, 2004 (2) :20-22.

[4] 郭锐林, 等.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著作权法律制度障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0, 23 (1) :37-40.

[5] 许辉猛.委托作品使用权确定方法之研究——以“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为中心[D].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0 (2) :17-20.

远程开放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是为配合理论教学, 加强学生专业训练, 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两方面:一是随开设课程同时进行的课程性实践教学;二是集中性实践教学。

1.1 课程性实践教学

课程性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这是实践教学的初级阶段, 要求学生结合课程教学开展实践, 使学生了解熟练本专业的实践要求, 形成对理论运用、技术应用的感性认识和独立操作能力。

课程实验可在网络多媒体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 课程设计可采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教学包”进行。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 充分体现了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 打破了“教”与“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状态, 实现了双方了交互与反馈,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远程开放教育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环境达到部分实验目的, 但这种“虚拟实验”仍属于观摩形式, 这种虚拟的环境与现实情况仍存在很大的差别, 所以在开展虚拟实验的同时, 仍必须安排部分课程实验在实验室或实验基地进行,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2 集中性实践教学

集中性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各类实习、见习以及毕业设计 (或毕业论文) 等。这是实践教学的高级阶段, 主要以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实际课题为内容,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调查采取以小组和个别调查为主, 除了进行实地社会调查外, 还可利用网上信息资源进行适当的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 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现场参观、实际操作、观看录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实习,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毕业设计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阶段, 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一般采取结合实际自主选题的方式[1], 由学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岗位、面向实际来选题, 真题真做。此外, 学校还可根据社会需求、专业发展和自身办学条件拟定部分课题供学生选择。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 直到答辩结束的全过程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则负责指导学生调研、查阅资料, 在学生设计过程中答疑解惑和进行学习评价。

2 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

能力是人在观察、记忆、想象等智力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本领。远程开放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陈述性知识, 而且还要教授学生操作性知识、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 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形成有关的心智技能。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能力, 才能在获得知识经验的同时, 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们通过实践教学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心智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1 虚拟实践与能力培养

操作性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相关, 操作性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直播课堂、卫星电视是将有关专业的操作性知识的操作步骤和过程按规范进行展开, 然后通过视频技术供学生进行观看学习。而CAI课件和电子仿真实验系统等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操作性知识的概念和规则进行模拟和仿真, 通过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作用, 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性知识。

心智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原形定向、原形操作、原形内化三个阶段[2]。远程开放教育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操作性知识以各种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但这种“虚拟实验”仍只是停留在观摩阶段, 即处于原形定向阶段, 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有关操作性知识的概念、规则, 然而由于缺乏实际操作, 缺乏动作经验, 对学生心智技能的提高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实际操作实践与能力培养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条件决定了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但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仍应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部分为在职人员, 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为了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条件, 学校应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 自选课题, 自定方法和步骤, 择机进行实验。

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受到较为严格、规范和系统的专业训练, 有利于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形操作和原形内化阶段的实现。实验教学应以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 在实践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少示范, 多启发, 给学生留下自学和独立思考的余地, 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调查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更透彻的了解社会, 增强生存意识, 树立社会责任感。实习通过实地参观和直接参加生产劳动, 使学生对专业技能有了间接的了解和直接的体验,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要精心选择实习单位, 使学生接触新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

毕业设计从生产、管理或科研等实际问题中选题, 真题真做, 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学生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 使学生受到工作、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 锻炼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且使学生对本职岗位工作从理论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其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 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由虚拟实践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 虚拟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形定向,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实际操作有利于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形操作和原形内化阶段的实现,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远程开放教育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 以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从而保证和提高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

摘要: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 论述了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及要求, 对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秦雄志, 叶宪章, 王建根.远程开放教育理工科实践教学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 2008 (11) :43~45, 50.

远程开放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 融通发展已成为“互联网+”时代, 教育发展的新形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 以“互联网+”开放教育为标志的现代远程教育展露头角。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教育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了新的发展生态。

1.2 融通发展已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新挑战

当今社会, 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交叉及新兴学科大量涌现, 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转换工作岗位或改换职业, 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 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国家开放大学等远程开放教育机构也在逐步转型, 在开展传统的学历教育的同时, 也逐步为需要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国民提供专业化的、有针对性的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1.3融通发展有利于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建立起了各级别教育的融通发展机制,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相同课程, 而且各高校对学生取得的学分可以互认认可,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高校完成相应级别的学习, 这样的发展模式构建起了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融合发展的“立交桥”。我国部分高校之间也在逐渐开展教师互聘、部分课程互选等试验, 不少省份还出现了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帮扶发展, 一定范围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可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充分共享资源还有一段路要走。

2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资源融通面临的问题

2.1 办学模式不同, 教学效果不理想

目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仍是“一套领导班子, 两块牌子”, 在这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并行”的办学理念和“双轨制”的办学模式, 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方式、学生考核制度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为主, 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希望可以和远程开放教育学员一样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完成双专科学习或者专科、本科连续学习。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开放教育以网络平台教育为主, 学生缺乏实践课堂, 学员们希望和高职学生一样参与各种职业技能的实操学习, 导致两种教育的教学效果都不理想。

2.2 教学资源重复建设, 优质资源运用不充分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等远程开放教育机构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建设完成了丰富的现代网络教学资源, 但这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部分课程的点击率为零;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不能进入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学习, 学校以教学科研项目的方式, 鼓励支持教师开发制作微课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导致资源重复建设。因此, 系统化管理整合相同层次教育的各项资源, 使高职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真正实施教学互动, 共享资源很有必要。

2.3 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存在困难

目前, 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的合体办学中, 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存在诸多的困难。如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宁夏现代物流公共实训中心和宁夏现代农业公共实训中心两个省级现代实训基地, 从功能上讲能够满足全宁夏大中专院校学生实训要求, 但开放学员想要开展实践性教学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 整合利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136个校外合作实习实训基地, 12个校内实训基地, 113个真实和仿真环境实验实训室很有必要。

3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资源融通的具体对策

3.1 资源融通的具体内容

本研究里的资源融通是指在宁夏区域范围内, 让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对其现有的资源打破各自所属界限, 实现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融通共享, 使其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形资源的融通, 主要包括教职员工资源的整合;校园、实训基地等教学硬件资源的整合;专业、课程及教学辅导等资源的整合;二是无形资源的融通, 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及社会资源的挖掘。

3.2 资源融通的具体设计

通过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的资源融通设计, 要使高等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在一个大学实体里对接沟通, 让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的要素相互衔接融通、取长补短, 并在欣赏包容、渗透融合中相得益彰, 构建多元大学文化, 实现大学特色发展。

3.2.1 更新办学理念促进接轨。

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办学理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融合来说至关重要。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应进一步明确建设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创业就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 抢抓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大机遇, 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理念, 破除学历教育和终结教育为大的壁垒, 全面开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除了采用原有的“3+2”或“2+2”培养管理模式, 还可以鼓励学生辅修专业, 获得“双专科”学历, 积极采用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推行了相同课程互认、相同专业学分互认等方式, 逐步建立各专业学分银行, 让有需求的国民都能接受开放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真正体现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开放性特征。

3.2.2 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力度

(1) 教师资源的整合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交流合作。例如, 在全校范围内选聘宁夏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责任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 制定相应的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紧缺专业教师也在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中心选聘, 这种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相互兼职, 取长补短的方式, 为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条件。其次, 组建经管类、工科类、医学类几个学科组, 定期组织两类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 这些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飞信群、教师人人通、电大在线平台、网上BBS等平台定期交流讨论, 共同探讨专业学科发展。此外, 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条件, 安排两类教师一起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等国培项目, 深度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知识, 或安排两类教师一起参加国家开放大学组织的远程教育技术等各种专业培训。促进教师资源的深度融通, 使教师们既能将优秀的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理念融入到远程开放教育中, 也能将远程开放教育的新鲜元素注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中, 从而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 教学硬件资源的整合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可以互相利用和使用各种教学硬件资源, 实现设备、实训基地等教学硬件资源的融通使用。例如, 把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到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基地进行, 开放使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企业实践管理平台等资源, 既可以为学校节省购买各种设备资金和学生管理成本, 也可以帮助学生学到更多职业技能。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也可以共享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开放教育资源, 允许高职学生和老师使用国家开放大学在线学习平台, 阳光学习网、形成性测评系统等网络教育平台,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接受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打通学习通道。在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校内有效利用空余教室资源, 打造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创客园, 鼓励学生和老师进行创新创业, 既能为老师和学生创造收入, 也可以使学生和老师将知识成果转化成社会效益。

(3) 教学辅导资源的整合

一是整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各种教学辅导平台, 建立公共学习服务平台, 融合VR技术将优秀教师制作的视频教学录像、移动资源 (含系列微课程) 、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教学辅导材料上传至公共学习服务平台, 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自学资料, 供学生学习和巩固。二是从英语、民族理论与政策等职业素养类课程入手建设网上选修课程教学平台。保证学生可以“一对一”快捷方便使用, 不仅便于学生自由灵活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 还可以有效缓解学校师资不足、教学场所安排紧张等问题, 同时还能促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 社会资源的挖掘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员来源广泛, 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人脉资源, 建立不同界别的校友数据库, 积极建立多方合作办学关系。对于在某些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能手, 学校可以配合“双导师制”聘请他们担任学生企业指导教师和实训师傅, 也可以为他们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大师工作坊”, 带动专业学科发展。通过社会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既能使两类教育资源融通发展, 也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交流合作, 最终使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真正融合到社会各行各业, 形成鲜明的“合作、开放、包容、发展”是办学特征, 为宁夏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重, 共同发展的办学思路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但是如何实现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资源无缝融通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使命。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基础上, 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宁夏广播电视大学为研究对象, 分析两者融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对策。

关键词:开放教育,职业教育,资源融通

参考文献

[1] 叶林虎, 曹为明.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互动机制探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4) .

[2] 韩西娜, 陈为.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初探——以机电类专业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6) .

远程开放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监控的目的与意义

1.1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

远程开放教育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其终极目的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远程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 远程开放教育努力构建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现实目的, 就是为加强对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 把对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管理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能够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整体, 以保证远程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教学质量监控的意义

1.2.1 教学质量监控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是由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例如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等, 而且这些因素十分活跃, 处于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这些因素自身的条件和活动情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的和谐程度, 都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 必须对这些影响因素实时监控、检测和分析, 以便教学管理部门及时调整, 纠正偏差, 协调关系, 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持续改进和提高, 以促进各方面充分发挥潜能, 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1.2.2 教学质量监控是优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监控是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是优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管理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为建立正常教学秩序, 保证人才质量而实施的一系列工作与活动。通过教学质量监控这一重要环节, 保证了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不断优化并和谐运转, 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2 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监控要素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质量监控要素

综合分析国内外教育管理机构对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的要求, 归纳起来, 主要有三:

2.1.1 教育设计与提供要素。

教育设计和提供要素的本质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着眼点在于关注学生学习与培养, 与相关方进行合作与联系, 提供教育资源, 改善教育效率。

2.1.2 学生服务要素。

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殊性, 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学生服务需求在于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所提供的各类咨询服务。它既包括为学生提供的招生、注册、学籍、教学、成绩等方面的咨询, 还包括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服务。

2.1.3 学习支持服务要素。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是一个全面、完整的系统工程, 涉及远程教育中的诸多要素, 以学习主体为服务核心, 理论上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为基础, 物质上需要合适的、丰富的教育技术作支撑, 功能上要求具备导学性、自学性、交互性、功能可扩充性等特征, 是实现远程教育和开放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支撑环境。

2.2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2.2.1 机构不全、制度缺失。

许多远程教育机构内部不仅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反馈、评价机制, 而且相应的规章制度非常欠缺, 各职能机构的职责权限模糊, 组织体制不全, 运行机制缺失。以教务处的下设机构或临时机构代替专业化的质量保证机构, 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滞后, 质量事故的处理效率不高, 缺乏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同时很多学校教育质量监控委员会的成员及其活动往往不受监控, 从而影响了监控结果的客观、公正, 进而影响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2.2.2教学过程监控不平衡。

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偏重于教师教学和“显性课程”, 而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 特别是“隐性课程”则较少监控;对理论教学监控较重视, 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则缺乏监控。

2.2.3 教学质量监控范围过窄。

总的趋势是偏重教学秩序的监控, 而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监控不足;偏重教师教学活动的监控, 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监控;偏重专任教师的监控, 而对兼职教师的监控很少开展;偏重课业成绩的监控, 而对命题质量、评分标准、流水阅卷、教考分离、试题库或试卷库建立监控不力等。

2.2.4 教学质量监控功能发挥不足。

表现为领导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薄弱环节重视不够, 对监控结果纠偏功能的利用不足。

3 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监控运作措施

远程教育有着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殊的运行方式, 其教学更多地渗透着管理的成份。作为一个开放教育机构, 要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 必须始终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质量管理和行政管理共同构成了其远程开放教育体系的主体, 学校的职能也更多的体现在管理与协调上。

3.1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二级运作模式

按照上图所构建的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内环的具体操作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学校教学运行过程的监控。除教务处组织实施和检查的教学运行情况外, 应设立专门督导机构落实对远程教育的具体控制措施, 将督导制度专门化和制度化, 并将其工作落到实处, 明确监控任务和目标。教学督导应重点监控主要教学环节和涉及面广的主要基础课程, 并对全校整体教学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普遍检查, 并将所收集的各类教学信息和检查结果向学校主要领导和教务处定期反馈。二是系 (院) 级教学运行过程的监控, 其监控更加多元、细致、全面, 监控和被监控对象会涉及所有的在籍学生和教职工。监控重点首先是教学资源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测评。因此, 学院应成立专门机构对开发人员所制作的课件进行同步测评, 测评合格后才能上传至服务器, 供学生点播;聘请课程评估专家和学科专家, 主要围绕教师教学是否符合网络教学的规律,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否准确等方面对教师开发的网络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并对教师是否有能力承担远程教学任务作出评估和评价。

3.2 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课程是远程教育的核心部分, 优质的课程资源建设是远程开放教育保证其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当前, 我国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应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 尊重远程教育规律, 课程内容应强调学习的方法而非知识的灌输。课程的编写要由具体的课程组负责, 课程制作流程要规范, 层层监督, 以保证课程的质量。同时还要注意相关课程结构的一致性, 要确保所有的课程在学术上相融合, 并符合教学规律;要确保发到网上的资料的准确性, 并确保对课程做出适时的调整。要改变目前课程建设不够深入和完备的局面, 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资源建设规划, 从远程学习需求、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 结合媒体特性设计开发教学资源, 着手建设一批具有中国远程教育特色的课程资源, 以提高我国远程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切实保障远程教育教学质量。

3.3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远程教育教学实施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 是链接教与学的纽带。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严格的教师选聘制度, 严把教师质量观。所聘用的教师应具备基本的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具备较强的远程教学组织与设计能力;教师在设计制作完课程或多媒体教材后, 能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与分类, 让远程学习的学生一进入资源库, 就能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管理时, 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文化判断和选择能力, 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意识, 养成识别真假、美丑与善恶的能力;还应该能运用BBS网上论坛、E-mail、视频会议系统、直播课堂、电话、电子答疑系统等技术手段, 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讨论,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此外, 还应对教师定期培训, 组织参加课题研究、专题报告会等,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4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管理是远程开放教育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位, 质量保证得益于建立完善的符合远教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一套完备的支持服务系统。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除了包括常规性内容如:学校人才的总目标、教学改革方案、教学质量规程、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计划、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学籍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内容外, 还应尊重远教特点, 完善学生自由选课制度、跨校学分互换互认制度, 以及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此外, 远程教育应始终坚持“学生独立学习为主, 教师助学为辅”的教育管理理念, 注重给学生提供周到、细致、全面的教学支持服务。比如提供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桌面服务、计算机会议服务、课堂同步会议等让学生获得因特网资源、课程新闻信息、在线课程日历等;学校官方网站上应有大量的关于课程和学校方面的信息, 如“在线学习指导”部分就应给出学校提供的服务和学习技巧以及关于选课的指导和建议, 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在充分体现远程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 既保障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 又使教学质量得以保障。

3.5 加强外部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建设

建立良好沟通制度, 加强外部质量监控与评估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建立学生对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和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跟踪网络系统, 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和与用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制度等, 及时了解学生和社会对教育质量及毕业生质量的反映, 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 毕业生能力素质水平及是否获得社会用人单位的评价和认可是衡量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 远程教育高校必须及时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自身教学工作的要求与期望, 并根据这一要求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还可聘请用人单位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本校人才培养过程, 或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求得学校内部质量特性与用户质量要求的辩证统一, 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摘要:本文论述了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意义, 提出了教学质量监控的要素并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质量管理等共同构成的监控机制运作措施。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构建,运作

参考文献

[1] 毛丽萍.从远程教学质量保证的视角管窥英国开放大学之管理[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3

上一篇:教育幸福终极追求论文范文下一篇:独立学院网络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