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优质护理小结范文

2023-10-27

门诊优质护理小结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门诊分诊中融入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分诊的40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优质护理实行前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施优质护理前的200例作为参照组,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实行优质护理后的200例作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门诊分诊中融入优质护理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可以有效丰富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内容,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纠纷以及投诉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门诊分诊;优质护理;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Key words]outpatient triage;High quality nursing;Nursing effect;comparative analysis

門诊作为医院接待患者的关键科室,主要负责对患者的分诊工作,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1】。然而,由于门诊的工作量较大,每天需要接待的患者较多,这就导致门诊很容易会出现医患纠纷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就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才可以有效保障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在门诊分诊中融入优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分诊的40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优质护理实行前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施优质护理前的200例作为参照组,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实行优质护理后的200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的男女比例为112:88,年龄为37到82岁,均龄为58.3(s=2.4)岁;参照组的男女比例为110:90,年龄为35到80岁,均龄为57.8(s=2.6)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参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方法进行护理,也就是在患者提出问题后,对患者进行分诊指导。对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分诊方法,主要内容为:首先,在门诊醒目位置挂上各种科室的信息,并在患者进入门诊室后,积极询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到相应科室就医。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路线,使患者可以尽快接受诊疗服务。其次,需要在门诊构建良好的环境,保证门诊室的整洁卫生。护士也需要注意自身形象,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能够多用敬语,并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最后,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其轮椅或者是担架车。对一些无人陪伴的特殊患者,则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陪同。并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情、动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统计患者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同时,由护士长根据护理情况,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P<0.05时,表明对比有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

比较两组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1.5±4.7)分,参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2.6±4.0)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门诊作为患者就诊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提供患者医疗服务的“核心”。在对患者进行分诊时,对患者的服务治疗将会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2】。由于门诊患者通常缺乏相关的医疗知识,对自身病情存在着很大的疑虑,他们的心情比较急迫,再加上疾病对他們的影响,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易怒等多种负性情绪,极易出现纠纷问题【3】。所以,就需要对门诊患者做好分诊服务,促使患者可以更快就诊,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安抚,才可以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通过对患者实施门诊分诊优质护理,将能够促使护理人员“主动出击”,由过去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就诊【4】。同时,通过对门诊室进行合理的布置,将能够方便患者就诊,患者能够根治各种醒目的标志了解自己所在科室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自主的就医。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例如:对行动不便者提供轮椅,对缺少陪护的患者进行陪伴、对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进行安抚等,可以使患者充分的感受到医院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门诊分诊中融入优质护理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可以有效丰富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内容,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纠纷以及投诉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菲,孙盈.探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2):131-133.

[2]高雅利.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254-255.

[3]杨利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12.

[4]张华,赵慧,张建萌,周伟.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81.

[5]张琴,施虹.门诊护理中优质服务的应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8):103-104.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门诊优质护理小结范文第2篇

1 门诊工作的特点

门诊是医院对伤病员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第一线, 是医院的窗口。我院是一所肿瘤专科医院, 病人来自延边州各地。门诊护理工作具有病人流动量大、病情急、病种多、管理任务重、服务协调性强、护理人员和病人接触时间短、易产生护患矛盾等特点。因此, 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可以为医院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2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患者272例,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其中男126例、女146例、年龄19~79岁, 平均49岁, 病种分布:乳腺癌87例、胃癌19例、肝癌51例、肺结核83例、其它32例。

3 实施方法

3.1 提高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护士是协调医患关系的桥梁。门诊护理是集分诊、挂号、医疗护理知识讲解、宣传、调解、治疗和护理操作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 在门诊医疗运行中起主导作用。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表现在言谈举止、仪表行为上, 是患者对这个医院的第一印象。因此, 门诊护士的外在形象, 内在涵养和个人的综合素质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在医院的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

3.1.1 门诊护士的形象要求

护士的标准形象是:衣着整洁、态度可亲、性格开朗、言语谦逊、精神饱满、步履轻捷、动作轻柔、观察敏锐, 既温文尔雅、朴素大方, 又意志坚强、临危不惧。患者来到医院最先展现在患者面前的门诊护士应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雅的气质。首先是整洁合体的统一着装, 上岗佩带胸卡, 头发不过肩, 前留海不遮眉, 不佩带饰物, 工作鞋袜清洁。

3.1.2 门诊护士的语言艺术要求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患者, 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更是离不开语言。语言美是护士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亲切、和蔼的语言可以缩短护患间的距离。门诊护士应具备丰富的阅历, 较强的交际能力和熟练的沟通技巧, 对患者的称呼应本着尊重和贴切的原则, 微笑的面容, 亲切的话语主动迎接患者。在交谈中应重视规范的交谈礼节和谈话艺术, 要善于在短时间内以和蔼、真诚的态度为患者提供就诊指导及健康教育。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用良好的语言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回答应简明易懂, 解释耐心细致;给患者心里治疗上的帮助, 以求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1.3 不断完善门诊护士的心理素质

门诊护士面对的是社会各阶层、不同职业、各层次文化背景的患者和家属, 当他们而对疾病, 当他们从社会角色时, 多样化的心理问题、情绪以及社会带来的压力都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因等候时间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情绪激动, 行为过激的患者, 甚至有个别社会不良人员。这时, 护士必须保持冷静, 较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保持平和心态, 以豁达的胸怀, 宽容的心态, 耐心帮助他们。对个别不良人员也决不当着患者的面与其发生争执, 必要时请有关部门协助解决。通过护士的言行, 使患者信任护士, 并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3.1.4 提高门诊护士的业务素质

门诊护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业务技术。要求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感, 娴熟的专业技能, 较强的应变能力, 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并要不断加强新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学习, 从各方面满足患者的需求。

3.2 创造舒适的门诊诊疗环境

我院门诊做到了为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轻松、舒适的门诊诊疗的护理环境。如诊室整洁宽敞、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不和谐等。包括: (1) 门诊输液室为了方便患者放置电视、患者床及移动式输液架, 温馨提示清晰规范。 (2) 门诊大厅设立咨询台方便患者咨询, 健康教育处方摆放在咨询台旁边最醒目处, 便于患者随时取阅。 (3) 门诊大厅墙上设立大屏幕滚动药品价格及电视机。 (4) 新增便民盒方便患者使用。 (5) 设立多间一般患者, 传染病患者, 抢救患者分开治疗。一切根据患者的心理, 努力满足他们在就诊、治疗的需求, 充分体现了我院门诊的护理理念。

4 调查方法

自行设置门诊优质服务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对门诊输液室的技术水平、就诊环境、护士的行为举止、服务态度、门诊健康教育、门诊管理等满意度。每个问题采用3级评分法:满意3分, 一般2分, 不满意1分。共发放调查问卷272份, 收回270份, 有效收回率为99.26%。

5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 通过优质服务的实施, 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就诊环境、护士的行为举止、服务态度、门诊健康教育、门诊管理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 (表1) 。

6 讨论

优质服务是就医过程中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措施, 最终达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的。通过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增加了责任感, 融洽了护患关系, 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丰富了医疗护理知识, 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及技术水平。通过加强对候诊患者的观察,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并根据病情的轻重, 给予提前就诊, 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本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 通过实施优质的服务, 使门诊患者感到来自医院的关怀和温暖。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强调医院整体服务意识, 加强门诊护理人员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窗口单位的优质服务, 调查患者对优质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 患者对医院的技术水平、就诊环境、护士的行为举止、服务态度、门诊健康教育、门诊管理的满意度均为95%以上。结论 优质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改善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保障护理安全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门诊,优质服务,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 梁玉俊.人性化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7) .

[2] 李淑娥, 杨桂娥, 蔡昌兰.以患者为中心加强门诊优质服务[J].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 18 (1) :3.

[3] 代克先, 杨绍珍.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门诊病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24) :3822.

[4] 余媛.分诊宣教系统在内科门诊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5) :3.

[5] 辛静.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 3 (8) :720.

门诊优质护理小结范文第3篇

第一、为了优质护理的持续发展,从起步的工作中找出问题

与不足。

1、 优质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夜间工作人员少,病

人多时,优质护理服务执行不到位。

2、 与病人沟通欠缺艺术和技巧。

3、 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执行落实不到位。 第

二、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整改。

1、病人多时我们给夜间安插帮夜班,以改变夜间人员不足而造成的优质护理执行不到位情况。

2、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护士礼仪规范》《护士语言艺术与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减少因沟通问题而引发的护患矛盾,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为优质护理持续发展一路打开绿灯,铺平道路。

3、将健康教育手册在每间病房上墙悬挂,以满足病人的健康知识需求,同时把生活护理纳入日常护理的重要内容,协助每一位不能自理的患者洗脸、翻身、梳头、

修剪指甲、指导饮食等等。

门诊优质护理小结范文第4篇

为了积极落实在全国开展优质服护理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召开了全院动员大会。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全体护理人员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对照标准找差距,看不足,根据标准定任务,再将任务分配到个人,充分调动全科护士的积极性。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优质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并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

活动开展以来,我院护理工作呈现出崭新面貌,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贴近病人。为了支持“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我院领导主动减轻护士工作量,取消护理人员的兼职工作。

护理内容多样化

护理人员通过各项学习和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要求、高标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我院要求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等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强化训练。基础护理工作明显比活动前更到位、更精细、更贴切。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骨外科加强了各项基础护理,如:为所有病人打好开水、为不能自理的病人喂水、喂饭,协助入厕、活动、护送检查等;加强了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各时期、各环节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简单治疗过程、各种检查目的、各种功能训练以及饮食与活动的意义等等,使病人达到了“久病成医”的程度;加强了病房巡视,以巡视、观察病人的病情、输液情况,了解并满足病人的所需,解决病人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加强了护理安全工作,口头宣传、交待各种注意事项,从而杜绝了各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护患关系和谐

开展优质护理以来,通过护士的不懈努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基础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了,家属的信任度增加了,陪住率降低了,进一步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许多病人和护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如今的病房整洁,充满了微笑与温馨,护患关系日益和谐。美中有不足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改革,需要护理人员改变观念以及领导的大力支持。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病人还是个别护士,在思想观念上都存在一时难以改变的局面。护士待遇低,地位低使有些护士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而病人及家属就基础护理这块免费并不完全满意,住院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仅高额的费用就对医院的满意度大打折扣。优质护理服务不但需要护士的热情与优质的服务,还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后勤的有力保障,如:送药人员没有配备,病号服没有购置,病人的营养饮食不能送达等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大的改善。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我院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离不开院领导、医生、及各个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继续加倍努力,尽力做到住院病人少陪人、无陪人、陪而不护,为病人创造优质温馨的示范病区。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逐步深入,让患者更加满意。

门诊优质护理小结范文第5篇

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卫生部于2010年1月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自接到《关于印发揭阳市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以来,根据《揭阳市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情况,以“三好一满意”“三贴近”为目标,稳步开展工作,旨在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病人需求,提供人性化、周到的护理服务,切实解决病人问题,提高病人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程度。

在院领导的高度支持,护理部的大力推广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我院于 2011年 9 月起创建妇产二区、儿科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现就我院实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 领导组织有力,方案落实到位

1.我院了成立由黄文文副院长任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根据医院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方案,有明确的进度安排,各有关部门职责清晰、分工协作。

2.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实质和具体措施等;使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充分认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3.加强宣传交流,在全院营造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氛围。

二、 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的具体内涵及阶段性成效

1. 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及各类疾病护理常规和工作指引

给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严格限制陪护人数,按广东省《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的护理级别要求为患者实施护理。

2.实行按层级床边分组责任制护理,保证护理质量及安全

在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通过实施床边分组责任制护理,明确了每位护士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护士的个人能力,极大地调动了护士主动工作的积极性;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输液巡回更为及时,基本做到了无响铃服务,使患者非常满意。开展分层管理,切实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带动低年资护士学习成长,既提高了护理安全系数,减少了医疗纠纷,使患者享受到了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又使低年资护士得到更有效的培训和监督,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持续获取知识,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3.规范专科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优化护理服务流程

随着病人对医院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我们需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强化护理服务质量,既有能力让病人能解除病痛,又有热情让病人感觉宾至如归。为达到要求,我们

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努力:1.由护理部统一部署,结合最新理论知识,应用护理程序思维模式制定新的专科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及流程指引,确保病人获得最优质高效的服务;2.把病人满意度放在第一位,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

4.专科护理体现特色,设置产妇住院健教课程

根据我科病人的特点,结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落实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体现专科护理特色,设置产妇住院健教课程。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初期,我们曾考虑对孕产妇实施无陪护理,但很快我们否决了这一想法。一方面,亲人给予孕产妇的心理支持是任何人任何护理替代不了的;另一方面,爱婴区的初衷是母婴同室,促进母子感情及母乳喂养,而新生儿的父亲也需要亲情互动。针对孕产妇生理心理需求的特殊性,我们要求留一陪人,既能给予家庭、社会支持,又能保证爱婴区病房空气流通,预防感染。通过对孕产妇及家属的问卷了解发现,大部分孕产妇及家属知识缺乏,对产后相关知识需求强烈。我们结合产妇及新生儿的生理发展对住院期间的健教课程进行设置,并通过多媒体图片、现场授教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状况的产妇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帮助产妇及家属更快更容易地适应角色的改变。通过住院健教课程的实施,病房病人的问题明显减少,甚至可以和护士沟通探讨适合自己的护理方法;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提高护士宣教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5.制定护理临床路径,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

根据我科专科现有的医疗临床路径,制定护理临床路径和病人临床路径。规范监督护士护理行为,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制度及技术保障。

三、 尚需改进的问题

1.宣传力度还可以加大,使病人能充分感受到我院“护理优质服务”活动正在我院轰轰烈烈地开展,参与监督支持。

2.个别护士对按层级床旁分组责任制管理认识不清,需加强培训,扭转观念。

3.住院健教课程的实施现在主要采用口授配合纸质健教手册的方式,宣教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四、 当前面临的困难

1.我科现有病床张,护士人,虽然护理部对人员配置有所倾斜,但由于之前科室护士配置缺口大,无法使病房实际床位数与护士数的比例≥1:0.4,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超过8个,护士每班管理病人(床)数超过15人,不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2.设置住院健教课程需配置房间、椅子、便携投影仪等,目前尚不能实现。

五、展望

门诊优质护理小结范文第6篇

为加强我市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医疗卫生监督科于2012年7月对全市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开展了监督检查,共检查17家医疗机构,包括5家市级医院、4家中心卫生院、8家乡镇卫生院。检查内容包括肠道门诊设置布局、设施设备、预检分诊管理、传染病报告及人员管理等。

检查发现,上述17家医疗机构能做到按卫生局规定时间开设肠道门诊,配备相应的卫生设施及消毒剂等物品,肠道门诊的医生、护士及检验人员均持证上岗。但检查发现,我市各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还存在以下问题:

1、硬件设施方面:①除一院、二院外,其余16家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均未独立设置,和发热门诊或内科门诊兼设,由一个医生同时负责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的接诊。②2家单位肠道门诊无防蝇设施,未配备非手触式手消毒装置。

2、预检分诊管理方面:市级医院均设置了预检分诊台,并对肠道门诊进行专例登记。但检查发现个别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对腹泻病人归口管理治疗不严格,存在其他科室诊治腹泻病人的现象;也有个别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处处登记的病例多于肠道门诊实际就诊病例。

3、消毒管理方面:3家单位未对肠道门诊专用厕所消毒情况进行记录;

4、门诊运转管理方面: 2家单肠道门诊内医疗废物使用生活垃圾袋存放。 我科将结合中小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及时开展复查,督促各单位肠道门诊规范有序开展工作。

上一篇:民主评议工作小结范文下一篇:农村嫁女对联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