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与中国经济论文范文

2023-09-16

战略转型与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绿洲寓于沙漠,有着非常脆弱的生态本底,绿洲经济的发展必然有其独特的规律。本文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内因论”经济发展模式,以此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属性,指出生态产业是符合“生态内因论”经济发展模式,生态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绿洲经济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生态产业 绿洲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与“生态内因论”

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其研究历程大体上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三阶段。在古典经济经济增长理论阶段,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因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则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这一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中,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新发展理论则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创新学派则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依然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则阐述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时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关注的是资源和技术。当代的增长理论关注了社会、制度、文化等因素,趋向于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但它们却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仅仅是一种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单向关系,都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外生变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生态缺失的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与现代经济增长一并而来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诸多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各个经济体的增长实践都或早或晚地、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经济增长的困境,人类的发展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的模式、运行方向及其发展趋势。健全的生态条件和优良的环境质量是直接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不仅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本文作出经济增长的“生态内因论”这一基本判断,即:生态环境决定自然力并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主导性地位。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若生态这一基础因子缺位,经济系统则是一种畸形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将进入恶性循环,进而崩溃;反之,生态因子将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继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子,使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高效发展。在这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实体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生态产业将居主导地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产业的概念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生态经济的浮现而提出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为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是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产业类型,发展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效益,也主要体现着生态经济的能量和效益,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1、生态产业的定义。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2、生态产业的结构。生态产业包括:主体部门——生态农业,基础部门——生态工业,支撑部门——生态信息业,应用部门——生态服务业。

3、生态产业的功能。生态产业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达到动态平衡,从而提高整个生态圈的生产能力、消费能力与还原能力,而解决生态平衡的关键则是微生物的还原能力。因此,在生态产业建设中,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生态产业的效益。生态产业与传统经济产业相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产业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弃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用,去除一些内源和外源的污染物,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改善了的生态系统能够溢出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态系统,这样,经济和生态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生态产业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物圈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为发展模式,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手段的生产事业。发展生态产业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与人口问题的最佳选择,生态产业将是21 世纪的主导产业。

三、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从景观角度看,绿洲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以荒漠为基质的各级植被斑块及镶嵌系统。故绿洲寓于荒漠景观中,无沙漠无所谓绿洲。脆弱的荒漠生态本底,使绿洲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不可逆性的特点。绿洲经济是建立在绿洲这一载体之上的。绿洲赖以存在的生态条件,使绿洲经济活动规律明显不同于东部,先天的生态脆弱使绿洲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生态限制,生态风险大,使绿洲经济必须比任何一个经济系统更加重视“生态”这一因子的基础性地位。离开了这个基础,绿洲的经济活动就无法存在和发展,绿洲的经济发展不允许生态的缺失。所以,绿洲经济就是在绿洲生态系统提供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物质条件下,人类对绿洲生态系统所进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其本质是生态经济。绿洲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因子起主导作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济增长。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心,属于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荒漠化以及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人类活动基本上集中在几千块孤岛式带状的绿洲上,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由于生态要素的缺失,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给绿洲带来了更大的危机和挑战,新疆绿洲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困境。

1、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序扩张和环境失调,使绿洲生态系统超过了承受的极限,致使绿洲生态系统呈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工绿洲的扩张,人口大量集聚,生产、生活用水成倍增加,地表截流、地下提水等人为过程使下游荒漠自然给水量日益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泉水溢出地带及湿地消失,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土地利用不合理,重用轻养,有机肥施用不足,养地作物苜蓿、绿肥及豆科作物面积小,不能合理轮作倒茬,土壤肥力下降;重灌轻排,灌排失调,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农田生态系统不合理或无节制的用水,将地表水(包括洪水)全部截留,荒漠植被大量消失,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2、化学污染、工业“三废”无治理排放,使绿洲生态系统“熵值”不断沉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洲内化学污染、土壤沙化、次生盐渍化不但影响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制约着当前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益。例如:挖渠排碱同时也排走了大量的土壤肥力,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致使新疆中低产田占60%。绿洲城镇工业、生活废水无治理排放到下游水库,农业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化学污染使绿洲生态环境越来越不适宜绿色、安全生产,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3、因地理与交通阻隔绿洲农业经济系统外部经济环境的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交换不便。新疆许多偏远地区的资源优势及名、特、优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绿洲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差,只有依靠外部输入能量(水源等),生态系统才有高产出;同时绿洲经济系统能量输出不平衡,大部分工业性生活资料及全部生产资料依靠外部供给,绿洲大量农产品外销,在经济大循环中,绿洲输出的是物质产品和财富,而积累的是污染和贫穷。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掠夺环境、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生态贪困”现象普遍存在。

4、产业结构单一,生物能量转化、增值率低。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近50%,宜棉区超过80%。单一的种植结构,致使作物病虫害增加,土壤肥力破坏,农业物化投入增加,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生产模式。同时,新疆农产品的综合加工率不足50%,且加工层次很低。

四、生态产业是绿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严峻的危机和挑战提醒人们,绿洲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把“生态内因论”作为绿洲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引导绿洲经济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

1、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产业是以不损害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准则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可以使绿洲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提高环境投资的回报率,遏制退化的生态环境,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和经济关系链。

2、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绿洲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为代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延续旧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将是生态、经济的全面崩溃。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经济要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3、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优势。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是生态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生态产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保持较高的增速。绿洲有特殊的生态资源,特别是其丰富的光热资源,具有发展特色生态产品的优势,这有利于绿洲经济突出地域特色、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突破国际贸易壁垒,规避环境风险,形成新的经济支柱。

【参考文献】

[1] 仇恒喜:发展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 毕秀水:经济增长理论生态要素的缺失及其重构[J].学习与探索,2004(6).

[3] 王如松:转型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5).

[4] 李万明:绿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新疆农垦经济,2003(2).

[5] 范海燕:黑龙江省发展生态产业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2).

战略转型与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企业战略黏性的相关概述

(一)企业战略转型的含义

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战略体系当中都有战略转型,国外结合企业改革,将企业分成革命型与改善型。在此期间,革命型变革的另一个称呼就是企业战略转型,它的根本是协调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结构框架以及企业愿景,这样才能达成企业内外发展的要求。事实上:战略转型是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战略,当然这种调整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它属于持续性的发展变革,一直到整个企业发展战略落实。战略转型能帮助企业改善已有问题,利用已有的发展途径得到最佳的处理方式,其转型内容包含运营形式、方向、文化内涵以及资源搭配,大部分企业都是调整后成为新兴企业形态。而新的形态不仅能帮助企业抓手竞争优势,还能提高市场价值。从企业转型目的来看,是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只有找准了立足点,才能对企业提供有效的生存保障。

(二)对战略转型构成影响的因素

企业战略转型具体包含内外两个领域,内部由管理、资源、绩效等方面,外部包含微观与宏观等内容,它们共同影响着企业战略转型与发展。宏观上的外部因素包含政治、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微观主要体现为竞争者与消费者等情形,这两个方面共同影响着发展战略的成功与否。另外,企业内部发展也会影响战略积极性与主动性,若企业内容过于完善,很可能也会影响转型积极性,所以必须科学调动内部因素,这样才能逐步深化战略转型进程。

(三)战略转型的类别

对战略转型进行分类需要从以下三个领域进行:第一,结合发展形势,将其分成被动反应型战略转型与前瞻型战略转型。在此期间,前瞻型战略转型是借助市场形态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企业利润维持原样的情况下调整战略,并且将重大变革应用到企业经营当中。反应型战略则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以及利润构成影响的状态下,通过分析发现:企业利润会继续下降,不得不转型战略,当然这种转型属于激烈的。它也是最常见的,很多企业都是利润受到影响后才转型升级。

第二,结合转型内容将它分成组织转型与经营转型。来自经营的转型又被分成市场经营、经营领域、产品内容、竞争规划等,例如:某个企业在战略转型当中将竞争战略变成差异性战略。来自组织层面的转型,包含人员配置与分配管理。

第三,站在战略的角度可以分成四种:具体包含侵蚀、激进、结构与渐进型战略转型。从字面含义来看:激进型就是转型期间非常激烈,然后再翻天覆地的对战略内容进行改变;侵蚀型非常缓慢,通常会以某个内容为中心对其他方面进行辐射,虽然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变化,但转型很彻底;渐进型虽然在战略方向上并无转变,但内容存在细微改变,这种转型能保证转型状态的公司稳定性;结构性战略转变是从结构进行更改,并且不脱离之前的方向。

二、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意义

(一)有助于整合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关键部分,它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关键内容。在企业生产与管理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事实上,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利用人力资源,能够激发企业人才的工作优势,从而生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在挖掘工作潜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将战略转型应用到企业中,不仅能将企业推向新的高度,对塑造企业品牌以及文化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若停滞不前就是落后。推动企业转型,不仅能让企业最大限度地跟上步伐,还能帮助企业清楚自身缺陷与优势,在发展放行当中,有针对性的发展,同时在创新当中,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有助于优化基础条件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之后,市场经济对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价值。就如同资本主义离不开规划一样,社会主义也不能脱离市场经济。面对市场经济条件,必须整合市场机制,做好转型期间的问题应对。在经济环境之下,需要将活力注入到企业中,这样才能对解放人类做出贡献。

三、提高企业转型力度以及战略水平的对策

(一)明确内外环境,落实人力资源管理

为了满足市场的建设要求,企业必须关注内外环境,落实环境监测相关工作。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整合内外环境,不管哪个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对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做好转型准备。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作为企业凝聚发展力量的关键,它不仅包含员工工作能力,同时还包含文化认同感与思想品德等很多方面。为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进度,必须整合所在企业的现实情况拟定有效的发展方针与政策,不管是惩罚还是奖励,都需要结合标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会遭遇很多思想,比如面对新发展,企业持怀疑的态度,当工作出现困境后持畏惧的态度,都会影响工作动力。针对这一点,企业必须大力发挥思想政治价值,在战略转型的同时,调动各种因素,深化思想引导,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企业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样才能对战略转型给予良好的组织与思想保障。

(三)落实项目管理

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有很多在建、新建项目,为了让重大项目能顺利转型,就必须深化管理。对此,企业可以通过项目全程跟踪制、责任制以及项目评估制,规范项目运作过程,通过评估验收与过程控制,生成一个有效的网络框架。对于新项目,必须落实市场、行业以及合作伙伴的调查工作,根据所在企业的项目管理方案,规范操作,根据程序进行上报与决策。针对已经确立的项目,除了要明确主体,落实过程管理,还应当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跟踪。在项目建设期间,企业要不断深化调度,在督导轮岗的情况下,根据施工质量与程序,确保相关项目顺利执行。为了保障质量,严格考核新建项目,同时结合后续管理以及评估方式,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对于超预算、超工期的行为,分析原因,并且追究责任。

(四)落实产业管理

为了达成企业战略转型的要求,将“二次创业”的目标落到实处,企业必须狠抓产业管理,从根本上减小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第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落实成本资费控制。通过优化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管理方案,并且把分公司、子公司的绩效考核、经营目标放到全面预算管理中,让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和子公司、分公司的年薪挂钩,这样全体工作人员才能真正意识到降耗增效、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通过提高节约意识,有效控制成本。另外,还可以引入6S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控制浪费,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与工作效率。

(五)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建设、开发企业新项目,都需要专业的技术性人才。为了让人才快速成长,应当鼓励大学生先到基层锻炼,通过轮岗培训,让他们掌握所在企业的知识,然后再投入到战略转型当中。为了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对企业放心,企业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通过感情、环境与待遇留住人才。另外,还需要落实人才培养机制,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为企业提供更多充足的力量。

结束语:

企业战略发展以及转型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战略转型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价值。因此,在战略转型中,企业必须关注现实问题与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案。实践活动中,企业必须结合时代变迁,进行校正,这样才能顺应环境要求,用积极的状态迎接企业发展要求。

摘要:企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对于不同的行业,都由企业构成,同时也会面对很多挑战与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跨国公司,这在无形中敲醒了警钟。而企业转型作为主要的发展战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前期准备着手,对整个企业进行精确的定位。本文结合战略转型的类型、含义以及影响因素,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希望对推动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路径

参考文献

[1] 朱昭瑜.广东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国际化发展与战略转型[J].对外经贸实务,2015(08):29-32.

[2] 莫洁.基于REITs的房地产经营管理模式战略转型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1352-1352.

[3] 徐旖.试论企业战略转型中如何加速人才发展计划[J].全国流通经济,2019(14):79-80.

战略转型与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后金融危机时期, 恰好是民营经济全面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重庆民营经济科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不是传统意义的体量扩张与发展增长, 而是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在当前经济复苏期间, 民营经济既要抓好恢复性增长, 更要抓好战略性转型;既要抓好传统主业, 更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 重庆民营经济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恰好是民营经济全面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重庆民营经济科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不是传统意义的体量扩张与发展增长, 而是面临着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面临着如何科学发展的艰难选择。本文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重庆民营经济战略转型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沿用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策略, 走外延式发展路径;二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培育新型战略性业态,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选择一:紧紧抓住经济转稳向好的时机, 沿用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策略, 抓住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发展主业, 扩大规模, 提高生产能力, 组织产能衔接, 运用现有生产技术和传统工艺, 或者用较小投入模仿专利技术组织规模生产中低端产品, 以规模效益换取市场效益, 以数量产品换取质量产品, 以价格差异换取利润差异, 走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大批量快周转的外延式发展路径。

选择二:紧紧抓住经济转稳向好的时机, 分析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现状, 将经济恢复期作为战略转型期, 研究制定阶段性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策略, 改造传统工艺流程, 改革生产组织方式, 改组营销组织架构,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培育新型战略性业态, 以集约发展方式代替传统经营方式, 以科技创新思维代替“小富即安”思维, 以国际经济视野代替小农经济视野, 走科技含量高、适用领域宽、市场前景好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应该说, 两种发展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 都蕴含着发展的内动力和基本的市场取向。所不同的是, 两种发展路径分别代表和体现出不同发展理念和思维。

第一种选择具有典型的传统民营经济发展特征, 符合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在当前情况下容易被吸纳采用。同时, 见效快、成本低、可操作性较强, 只要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保持持续跟进状态, 民营经济能够迅速转危为安, 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但不利的是, 具有典型的战术或战役动作特征, 容易错失战略转型良机, 丢失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将经济发展的暂时优势转化为长期的发展劣势。

第二种选择包含了科学发展的合理内核, 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特征。任何经济形态在发展中都不会处于一种永远占据主动的地位, 调整变革是经济发展永恒的动力和源泉。根据科技水平发展、市场供需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企业只有不断推出主导科技发展趋势和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技术产品,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生存发展的基础, 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远景市场。虽然调整发展的战略决策,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等战略性动作, 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成效, 但是从长远来看, 是一项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和实力, 占领未来经济科技高地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 我们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缓慢恢复性阶段, 应该说, 恢复经济不管是国有经济还是民营经济基本上都是处于同等的起跑线。民营经济对市场信号更敏锐, 对经济趋向更敏感, 对经济政策更敏捷, 对经济运作更睿智。在当前经济复苏期间, 既要抓好恢复性增长, 更要抓好战略性转型;既要抓好传统主业, 更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这样, 重庆民营经济才能在这轮经济复苏大潮中, 拼智慧、拼思路、拼速度, 在未来发展中积蓄实力, 增强后劲, 抢占先机, 拔得头筹, 真正推动民营经济上台阶、上水平、上效益, 走上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后金融危机时期, 恰好是重庆民营经济实现战略转型的极好机会

笔者认为, 后金融危机时期恰好是重庆民营经济实现战略转型的极好机会。重庆民营经济通过近30年的发展, 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占重庆经济“半壁江山”。但是, 从经济结构看, 带有较强的传统经济特征;从经济总量看, 与京津沪川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从经济布局看, 带有零乱散的痕迹;从经济形态看, 缺乏支撑中长期持续发展的新型战略增长极;从经济趋向看, 发展路径和模式还有待探寻。因此, 笔者认为, 重庆应该紧紧抓住后金融危机时期全国各地和国有经济都在抓恢复性增长的时机, 抓住时机, 发展自己。

其基本原则:一是着眼科学发展。注重统筹协调短期与长期、内涵与外延、投入与产出、创新与模仿、收益与能耗、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等各种关联性生产要素的均衡性, 确保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品质。二是转变发展方式。针对不同的民营经济体进行发展定位, 健全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组织架构和营销运营机制, 选择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质量品牌型的发展道路。三是提升科技含量。针对不同行业科技进步趋势和理论创新实践, 把握业内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运用趋势,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培育民族品牌。四是培育战略业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 实施总体均衡式发展战略和局部非对称式发展策略, 培育发展和做大做强新型战略产业, 形成阶梯型经济增长极。五是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不争论”, 不统一发展模式, 不计较暂时得失, 允许和鼓励多种发展模式运行探索, 允许和鼓励运用好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政治资源, 推动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

重庆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应着力于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集群发展

笔者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重庆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对策:

提升传统产业。重庆民营经济三大传统产业, 即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配件生产供应业、房地产开发及建筑建材供应业、餐饮酒店服务业, 构成重庆民营经济框架重要支撑。在未来重庆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 未来10年内这些产业仍将坚挺不衰。但是, 从民营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看, 必须通过技术结构的调整,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如, 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配件生产供应业, 应着力开展新兴动能和电动车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及混合动能汽车、电动汽车销售系统建设。建筑建材业应该在节能环保材料和能源综合开发方面有所突破, 在太阳能利用、隔热保温材料、集中供热、供冷、供电、供水和循环水利用方面进行集成优化, 进行智能化家庭建设试点, 提升建筑建材行业的技术含量。

培育新兴产业。民营经济能否在未来10—20年继续成为重庆经济新的大功率引擎, 关键在于民营经济能否培育和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和节能减排要求的日趋明晰, 培育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型战略性产业, 已经成为民营经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微型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服务于民营经济的微型金融机构, 专门从事融资担保、风险投资、评估咨询、信托贷款、市场融资、风险担保等专业性微型金融业务, 开辟民营经济发展新型业态。

二是新能源新材料。实施扬长避短战略, 避开国有经济主要研发领域和重点项目, 在材料配套、设施配套、工艺配套、网点配套、销售配套等方面进行战略协作, 以时间换空间,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并存、互利双赢。

三是生物医药业。目前重庆民营经济体系中生物医药板块体量不大, 对民营经济的整体带动和战略支撑作用目前尚未显现, 但从国家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看, 应该是未来国家重点产业政策支持的方向。同时, 重庆具有发展生物医药和精微检查器械的基础平台, 具有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四是电子商务业。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 为保税港区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物流网、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主导产业智集成和系统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各种生产要素网络运营提供了空间交换平台, 未来电子商务也应该具有比较宽阔的发展空间。

五是现代服务业。构建充满活力、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规范发展消费服务、金融服务、外包服务、科研服务、商务服务、租赁服务、咨询服务、农业服务、社会服务、信息服务10类增长性新兴业态。

六是内河航运业。大力发展黄金水道作用, 发展船舶建造和港口水系物流业, 打造中国版的密西西比河航运业。

七是环保产业。低碳减排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合理运用碳减排指标进行碳当量交易, 筹措环保技术升级资金, 发展清洁技术和减排技术, 推动民营经济率先进入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动集群发展。要引导民营经济实现新的突破, 就必须树立全球经济视野和多元化、集约化、集群化的战略发展思路。当前, 重点要在产业基础较好、行业集中度较高、骨干企业凝聚能力较强的建材业、餐饮业、零售业、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业、现代物流业等行业进行1+1>2的集群发展模式探索。鼓励上市龙头企业链接整合产业关联企业, 积极通过参股、合资、并购、重组等形式发展混合经济模式, 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发展要求的新型管理架构。

战略转型与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万达商业地产传统重资产模式

(一)净资产收益率低

根据万达商业年度财报,2011到2012期间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较平稳企业运作稳定,持续盈利;随后两年,企业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猛然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变化比下降幅度由29.42%增长到35.55%,2015年略有回升。即企业在2013和2014年间盈利情况并不理想。随着政府对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下发、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地皮价格的上涨,压缩了地产业的盈利空间;总资产周转率较稳定,企业营运状况良好,对市场把控较为精准;权益乘数持续小幅下降,偿债能力逐渐下降。由此,净资产收益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企业销售净利率的大幅下降和权益乘数的持续小幅降低。

(二)资产负债率高

从2011年2015年万达商业的资产和负债总额持续上涨,资产负债率一直较高,2011到2014年维持在74%左右,2015年为70.93%。2012年至2014年的息税前利润在420亿元左右,而其2013年的利息支出为69.62亿元,2014年123.04亿元,导致己获利息倍数大幅下降,这是由于企业的有息负债占比高造成巨额的利息支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幅下降。另外,万达商业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值自2012年到2014年持续升高,直到2015年有所下降,说明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放缓、变现能力变差。

(三)现金流压力大

万达商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值在2011年到2014年间下降明显。随着近年来万达商业地产规模扩张,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高达456.99亿元,这需要大量融资,频繁的融资活动使得万达商业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值在2014年底以前逐年增加,现金周转严重下降。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万达商业应付账款537.43亿元,同比增长55.2%;一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364.64亿元,同比增长75.6%;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1, 372.95亿元,同比增长25.6%;全年利息支出123.04亿元,同比增长76.7%。到2015年,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才有了一定好转。

二、万达商业的轻资产之路

(一)融资模式创新

轻资产转型后,万达依据其多年积累的品牌效益,利用其综合优势,积极调整融资战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战略。自铁狮门和凯德置地突破资本约束发展轻资产模式成功以来,万达也以准REITs和私募资金方式,从内外部两方面建立轻资产融资管道:通过引入第三方投资者,通过外部融资渠道融资。2015年1月,万达商业地产与光大安石、嘉实基金、四川信托和快钱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建设共计240亿,20座万达广场。另一方面,提升内部融资能力。成立商务理财公司,投资平台,推出“稳健1号”低门槛众筹项目。以自有的投资平台将外部资金实现了内部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

(二)“小股操盘”

万达商业以自身品牌和运营管理能力为依托,以完备的商业地产产业链为核心能力之一,形成独立的产业和竞争力。首先,以极小或零资金投入,负责项目前期项目选址和设计建造、后期输出项目的招商及运营管理。一方面,以品牌影响力及固有的专业技术团队保障了万达广场99%以上的出租率和客流量;另一方面加快资产周转,提升净资产收益率。万达以自有的专业团队与建筑公司合作,重新定位了参与的角色,利用其专业的管理服务,完成了从全盘全操的重资产模式到小股操盘的轻资产模式的转变。

(三)“互联网+”模式

2014年8月29日,万达以及百度、腾讯合资成立新电万达最大的客户共享。此次合资,万达可以将旗下五大主营业务打包上线,整体装入电商平台,最终实现统筹公司内部资源协同发展线上业务的目的。另外,万达与同程旅游合作,同城的线上和万达的线下,客源互补,得出1+1>2的效果,实现O+O发展;在零售方面,2014年9月6日与苏宁签订合作项目。万达的线下轻资产、线上谋平台,实现万达宏伟的事业版图。

(四)去地产化

2016年9月27日,万达商业(股票代码为3699.HK)在香港联交所退市。从2017年7月6日至7月19日,大连万达集团出售文旅和酒店业务,同融创中国和富力公司促成了637.5亿元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产交易。通过此次资产转让,降低负债率,增加资金周转率,提升企业偿债能力。万达集团在银行的信誉随之上升。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商业地产发展迅速。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我国的房地产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万达商业率先开始改革,通过改善融资渠道、小股操盘、“O+O”模式以及“去地产化”等一系列举措优化效率资源和资本资源的配置,扩大优势企业的市场空间和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水平,同时保持核心竞争力,以较少资本投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模式。这也给其他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摘要:轻资产运营的资本是靠价值驱动的, 旨在以最少的资金投入量撬动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 商业地产企业如果继续以重资产运营则难以持续发展, 因而急于寻求盈利模式转型。本文通过对商业地产龙头企业万达商业2015年来轻资产财务战略转型的案例分析, 对轻资产模式转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轻资产,商业地产,转型

参考文献

[1] 吴艳红, 陈飞谷.轻资产运营典型案例研究——以现有企业为例[J].会计师, 2019 (08) :39-40.

[2] 张家明.恒瑞医药轻资产结构流动性管理的财务逻辑——基于财务分析视角[J].财会通讯, 2019 (08) :83-85.

战略转型与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山东省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方面还存在投入相对不足,组织方式不够合理,供给机制尚不完善,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应加快制订完善相关政策,完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建立共性技术开发的体制保障,形成共性技术开发的支撑体系,完善共性技术开发的金融体系,构筑共性技术研发的人才高地。

关键词:山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对策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仅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更是面向未来、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提,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1、战略新兴产业及其共性技术界定

1.1 战略新兴产业的含义

战略新兴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以科技重大突破为前提,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为基础,能够引致社会新需求、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能在一段时期内成长为对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重点领域中二十三个重点发展方向。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1.2 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

目前国内对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大多着眼于共性技术的影响范围,提出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或者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

所以,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上述界定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共性技术。2011年7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较为详细地列出了有关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其中涉及战略新兴产业的近200项。

2、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现状

2.1 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2000年以来,山东省人大相继颁布实施了《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纲要若干配套政策》、《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指导意见》、《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山东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山东省支持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资金(金融)扶持政策》,省科教领导小组印发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意见》。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出台,使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奠定了法制基础。

2007年8月,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意见》提出,将组织节能减排技术战略联盟,共同承担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科技项目,攻克行业节能减排共性技术,建立技术共享机制和政策推动体系,推动全行业节能减排。2009年8月19日,为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颁布《山东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8月,山东省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鲁政发(2009)95号。2009年10月,山东省政府制定了《山东省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及《意见》,按照规划,三年内山东将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强力推进100个重大装备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100项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成果;以生物制药、海洋生物、食品生产技术为重点,选择100项创新成果,实施联合攻关转化。相应地,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山东省用3年时间,培育建设9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计划用3年时间把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提高到15家。

2.2 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2010年2月,立足山东省特色和优势产业,以培植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山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公布实施。按照该计划,2010—2012年,山东省政府共筹集2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保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实施。2011年5月4日,山东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中,确定了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六大领域,分别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医药和生物产业、海洋开发和高端装备制造。在这六大领域中,山东省首次公布了33个重点行业:高性能纤维、特种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精品钢新型材料、功能陶瓷;通信网络设备与产品、集成电路、高端计算机、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及装备、环保技术及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及装备;新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海洋开发重大基础设施、海水健康养殖、海洋精细化工、海洋工程技术及装备、高端船舶制造、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数控加工装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航空装备、石油装备。

2011年8月,山东省发布“十二五”期间科学技术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使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共性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清晰。2011年12月,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条例》的颁布实施,将使山东省的技术创新的引导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趋于规范化、法制化。

2.3 奠定了共性技术开发的基础

自“十五”以来,山东省已累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7万余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占15%,投产率为86%。“十一五”期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7346亿元增长到3.16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4.07%增长到35.2%。

近年来,山东省的软件、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数字化装备、海洋等特色产业群已经初步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聚集效应。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成效明显。通过产学研合作,近3000项高新技术成果在省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解决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山东省启动实施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出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全省建立各类重点实验室149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3个;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8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4家,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8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家,开通了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和科技合作信息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山东省在许多产业已经具备了共性技术研究的条件并亟需突破共性技术的瓶颈。

3、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存在的问题

与先进省、市相比,当前山东省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政策和发展战略上相对缺乏,承担共性技术研发的主体和支持计划处于发散状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重点不突出,战略新兴产业间共性技术供给短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策力度不够大

产业共性技术政策是产业技术政策的重点和核心,但目前山东省尚未系统地制订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政策,政府引导共性技术开发的政策力度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一是政府投入偏低。虽然山东省逐年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但政府的资助对共性技术研发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目前的资助力度不足以解决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大、研发时间长、研发风险大的困难。省级应用技术研发经费总额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位居全国第12位。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24%,居全国第8位,全省17个市财政资金投入在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中所占比重仅为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为2.17%,低于上海的2.95%、江苏的2.34%、浙江的2.82%。二是企业参与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做出了相应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实施和落实。主要原因是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单项政策之间缺乏配套联动,操作程序不够细化,政策执行难以到位;企业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导致许多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3.2 组织方式不够合理

第一,共性技术选择的方式不够多元化。由于对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范围、评价标准等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对共性技术研发推广的管理欠系统。根据目前发展阶段看,政府支持的共性技术研究应该偏向于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投入应用并与其他技术配套、最终能形成巨大市场需求的技术。在调查中发现,在政府投资的共性技术项目选择上由政府或科学家确定技术路径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要没有得到充分反映。由此导致有些研究脱离企业现实需求,使成果产业化面临很大障碍。来自山东省科技厅的数据显示,山东虽然每年可产生2000多项重大高技术成果,但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成果转化只占20%左右。第二,管理和组织模式不能满足需要。即使没有政府任何资助下,企业、高校和社会研究机构也会从事共性技术研究,但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市场供给会严重不足。因此,政府的管理和组织是促进共性技术的供给、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途径。目前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难以满足共性技术研究的需要。因为省内行业性科研院所实行部分拨款、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以及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大、风险大的特性,造成科研院所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限制和削弱了承担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第三,行业协会在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及扩散中的作用尚待发掘。目前,山东省的行业协会在产销环节着力较多,对参与组织、协调关键技术攻关、技术服务合作,特别是在推动技术共享、参与或独立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平台等方面的作用亟待发掘。

3.3 供给机制尚不完善

有效的供给机制是成功组织、实施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重要制度保障,包括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协作攻关机制、成果应用扩散机制、配套保障机制等。调查发现,由于共性技术开发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导致企业参与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动力偏弱,开展技术创新往往缺乏积极性且存在“依赖症”。政府组织实施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尚未制度化、系统化,表现为对企业从事基础类及应用基础类科研创新工作的支持相对较少,企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很难从国家相关部门获得资助。一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项目的研发往往因急于求成而人为地缩短研发周期,从而直接影响研发的绩效。企业主要偏重自身技术创新管理机制的建设,往往忽视或无力顾及产学研联合的制度安排及改善。调查发现,山东省已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且比较完善的企业不到一半,企业对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成果的保护意识很强而共享意愿较低。因此,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还需要引入新的制度安排,以深化和完善其运行机制。

3.4 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由于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方面缺乏有力度的举措,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不完善,培养的规模、层次和力度不够,尤其是在职称评聘、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期权和股权激励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人才奖励和激励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深化。全省R&D人员总量远远低于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从事研发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更是缺乏。山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比浙江、江苏分别低8和17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1%,低于上海的4.9%、江苏的5.1%、浙江的4.5%,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远远低于江苏、上海、浙江、广东。

3.5 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

技术创新的成功依赖于多种因素,加强创新、生产、市场之间联系的技术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是重要部分。山东省的共性技术研发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产出和扩散效率不高。一方面,中介机构发展较慢,加之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发挥不足,使得共性技术向企业扩散特别是向中小企业扩散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共性技术的合作研究得不到发展,参与共性技术研究的企业不多,同时也不了解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导致研究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即使一些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被转化,企业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转化的时间较长,更重要的是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在合作中学习,实现企业的知识和技术积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政策

基于上述分析,山东省应进一步确立政府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主导地位,科学选择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4.1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完善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

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并不表明政府在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包办一切,成为共性技术的惟一提供者。为防止政府干预过度,提高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活力和运行效率,必须将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探索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第一,政府确定产业共性技术发展重点时,应充分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吸纳产业界意见。政府选择要支持的研究项目时,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有些项目可以采取招标的办法确定研究主体。同时,应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参与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积极性,协调处理研发和扩散中的利益关系,促进共性技术成果的产出和扩散。第二,政府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技术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研究机构适当倾斜,将企业的重大技术课题列入政府科技规划,并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也可与企业共同设立研发基金或成果转化基金,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共性技术的研发。第三,要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相关学科专家对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如加强与山东科学院、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各企业间的协作,组成专业化的新型技术联合体,共同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应鼓励和扶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政府参与、民间社会资本主导的中介服务体系,组建官产学研与市场需求一体化的技术资源共享综合网络,逐步建成“面向企业、服务行业”的技术开发基地、行业检测中心、计量基地,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评估、工业设计、工艺配套、专业技术市场、专业测试与维修检测等专业机构或公司的建设。第四,采取多种方式在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内建立共性技术开发机构:在大量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的产业聚集区,政府可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培育和支持民营化科技企业,建立专业化的技术促进中心;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大量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区,以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联盟为依托,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多种资源建立共性技术开发中心。对在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内具有广泛适用性兼具强制性的生产、品质标准及其测试等共性技术规范的开发,可依托行业协会或建立事业性质的测试中心和质量检测机构,制订标准,负责对产业区内产品的检测,力争有产品标准被认定为行业性标准。

4.2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共性技术开发的体制保障

政府大力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需要从宏观上予以指导,在政策体制机制上给予保障和支持,处理好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第一,建立有利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知识产权制度。对涉及区域重大公共利益的共性技术中由政府出资委托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开发获得的技术成果,政府可以通过委托、特许等方式,由研究开发方按政府意向控制成果使用权;对有利于产品升级但应用面比较窄的共性技术,主要由企业投资,政府以补贴方式提供支持,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通过专利措施实现收益内部化;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多家单位联合开发获得的知识产权及其专利,其成果分享由研究开发各方通过合同约定。第二,建立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管理体制。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过程中,山东省应扬长避短、因地制宜部署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重点,全面梳理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性约束,加强产业规划、投融资、税收、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打破部门、地方的分割和利益局限,突破传统产业既得利益集团抵制,改革不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第三,积极整合“内外源技术”,加强研发合作与交流。为避免低水平重复研发造成科技资源的低效利用或浪费现象,应加大与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发达省、市之间的技术合作与科研要素流动的力度,实现创新资源及关键共性技术的流动和共享。加强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知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对于兄弟省市已经拥有的关键技术或大院大校已经研发出的共性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企业进行购买或产业化,实现区域科技成果的优化配置。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提高自身产业技术水平,并通过对“外源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转变,实现技术的“内源化”。

4.3 搞好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共性技术开发的支撑体系

着眼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条支持共性技术开发。第一,注重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建立以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以研究解决关键共性技术为主的公共研发平台,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以提供检测服务为主的公共检测平台,以提供科技文献、情报、资料、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信息平台,促进新兴产业技术产权交易、风险投资服务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五个平台”建设。第二,注重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各类专业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建设。按照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共享共用的原则建设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专利、标准、检测检验等资源共享平台,使之真正成为技术转移、创业抚育、成共果转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第三,引导共性技术向产业基地聚集。要更高水平推进特色明显的战略新兴产业向基地集聚,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载体,建立战略新兴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横向产业链的发展,努力形成基地内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壮大的发展格局。可以考虑以高新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引入跨国公司的研发总部,同时争取与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基地紧密合作,建立技术和生产能力交换的互惠平台。第四,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其技术创新与改造、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以及申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给予优先支持,并在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银行授信方面给予积极扶持。

4.4 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共性技术开发的金融体系

从投入总量来看,仅仅依靠财政资金不可能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需求,同时,有限的支持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资金也不可能直接资助战略新兴产业所有领域的研究。因此,共性技术开发支撑系统中,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银行间接融资服务体系。政府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要完善信贷考核体系,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不断探索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不同阶段信贷支持的有效方式,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及时跟进支持,协助企业做好财务融资辅导。第二,积极构建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共性技术开发的重要作用。要加快推动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新兴产业中处于创业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技术产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为具有成长性和高科技含量的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提供融资服务;大力发展科技保险市场,充分发挥现代保险业在共性技术开发中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功能;支持共性技术开发企业发行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通过集合债券、集合信托债权基金等实现债权融资;设立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投资基金,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山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第三,积极完善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体系。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融资担保、投资保障、风险补助等方式,调动民间资本、外资、保险、银行等作为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投资导向效应和风险补偿作用。要建立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适合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风险补偿机制,对向共性技术开发企业提供融资的机构提供差别化的风险补贴等。第四,不断完善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要加快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器,设立共性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积极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多元化、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共性技术孵化体系;要建立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信用担保体系,整合担保资源,建立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性担保和互助性担保为补充的共性技术开发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共性技术开发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要通过设立混合型科技金融集团,开展专利典当、专利信托、专利租赁业务及设立相关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投融资途径。

4.5 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构筑共性技术研发的人才高地

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取决于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要大力开展共性技术开发,就必须着力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储备人才。第一,要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发明创造。要切实改变战略新兴产业在科研、生产、服务等方面相互割裂的现状,要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第二,继续发挥高新区“创业园”的作用,实施“企业博士创新计划”,资助在生产一线的博士和博士后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争取培育一大批年纪轻、素质高、适应未来共性技术开发所需要的企业技术带头人。要实行资金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灵活政策措施,鼓励创新型企业家人才,投身到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中去。第三,要构建和推广“柔性引才机制”,完善共性技术研发人才的激励、流通机制,广纳高素质共性技术研发人才。例如,积极推行特聘专家制度;鼓励企业集团整合自身技术资源,建立和完善各类技术研发机构,使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和凝聚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摇篮;也可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在省外、境外设立关键技术研发机构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吸纳外源性人才资源。第四,要构建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育机制,着力培育和整合“四支队伍”:依托国内外及省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育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方面的“研究型专家队伍”;依托大中型企业及其技术部、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培育一批重大共性技术开发方面的“开发型专家队伍”;在战略新兴企业内培育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现代模式和现代生产管理的“高层次企业家队伍”,以及一批熟悉产品研发、操作能力强、具有专业技能的“中高级技工队伍”,形成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格局和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操龙灿、杨善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77-82.

[2] 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J].中国科技论坛,2006,(03):45-47.

[3] 王君.促进共性技术有效供给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研究,2006,(11):45-49.

[4] 徐佩、费方域.政府资助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原理及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07):23-25.

[5] 宋帅官.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10,(06):58-60.

[6] 刘志阳、施祖留.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8):10-16.

[7]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 http://www.sd.gov.cn/art/2011/5/3/art_956_5541.html.

[8] 工信部科[2011]320号:《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13924553.html.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ic Technology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WU Xue-jun

(Jinan Party Institute 0f CPC, Jinan,250014)

战略转型与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为了打破当前的经济利润下滑态势,更好地适应宏观政策环境,就必须要认识到财务战略对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房地产企业本身具有投资风险高、资金回收期长、资金占用规模大等特征,其经营风险高于其他行业,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在竞争与发展中实现战略转型,有效应对行业风险态势。本文以房地产企业为主体,基于战略高度下研究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转型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基本概述

自2016年起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进行宏观政策调控,在“去库存”的政策影响下,该项政策的运行也同时带来了房地产行业的“兼并战”,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被万科、绿地等行业巨头兼并,房地产行业出现垄断的趋势;同时,“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学区房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热点,市场整体上的房屋空置现象也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化差异。在宏观政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及时关注市场变化,選择合适的财务战略。实际上,财务战略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核心,它通过对企业现有资金的合理计划与应用,部署科学的投资计划,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投资战略的选择需要紧密结合市场变化趋势,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和项目经.济收益预测工作,谨慎规划投资方向。(2)融资战略。房地产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对外投资都离不开前期的融资活动,企业在制定融资战略时要立足于金融市场动向以及自身的财务状况,合理控制企业资本结构。(3)资金管理战略。以企业的资金流动速率与偿债能力作为依据,重点关.注企业的存货周转,在保证资金占用率的同时也要提升资金的循环效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4)利润分配战略。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利润分配方式、分配时间点以及留存比例等都是利润分配战略的主要内容。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分析

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融资、建设、销售等经营活动都涉及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可以说,企业战略规划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战略落实情况也会在企业的财务业绩上体现出来。因此,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转型也应当从融资、投资、营运和股利分配这四个方面进行动因分析。

首先,从融资角度来说,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加上项目前期投入资金量较大,资金周转时间长,且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因此在融资环节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当前国家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调节金融市场,对房地产贷款规模进行了严格限制,造成房地产企业贷款准人门槛和融资成本随之升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只有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制定融资战略规划,才能打破企业当前的融资困境。

其次,从投资角度来说,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计划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风险。自2011年以来,国家持续控制房价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的经济利润空间,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趋势,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战略转型来拓宽业务领域,转变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投资,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稳增长。

再次,从营运角度来说,“去库存”是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流动的主要手段。企业缺乏系统性的存款管理制度,将会加大资金占用规模,而资金占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管理以及现金流量等,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要立足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工作,不断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业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去库存管理,加快存货资金流动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

最后,从股利分配角度来说,股利分配政策包括剩余股利分配政策稳定股利分配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以及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由于房地产企业受宏观政策影响,在土地开发成本飙升、商品房价格受限、地产信贷政策紧缩的环境下,企业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利润分配战略,灵活配置股利,以缓解股东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又要保证企业留存收益能够支持后续的发展,这也是促使房地产企业进行财务战略转型的主要因素。

三、房地产企业优化财务战略的有效建议

(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建设项目较多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拓宽融资渠道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在金融货币政策紧缩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除了传统的银行信贷以外,房地产企业还可以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例如:地产基金、众筹平台、海外筹资、产品创新、转股筹资以及发行债券等,通过加强与外部金融机构的合作,盘活企业内部资产,从而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发展还带来了其他的新型融资模式,例如:PPP模式、TOT模式、BOT模式等。PPP模式就是政府与社会合作资本所建立合作关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公共部门为主体,其他民营企业与社会资本为合作关系,将项目建设风险分散到多个主体上,既能够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又能够降低融资风险,是一种共赢的融资模式。BOT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的过程,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达成协.议,在政府的特许下由民营建设企业来承接项目的资金筹集、建设以及管理活动,这种模式也能够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需求。房地产企业在运用新型融资方式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融资方式的基本理念、手续办理流程、优点及缺点,聘请优秀的业内专家指导应用,依据项目差异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并及时总结经验,规范融资操作。

(二)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自2019年上半年,国家针对房地产产业园区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从税收层面、金融层面、产业层面以及人才层.面给予了多方支持,房地产产业园区的建设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投资拓展、战略扩张、选址复制等方面。可以说,产业园区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的载体,通过有效的内部凝聚力来整合房地产开发资源,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可以制定生态圈构建的发展战略,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将商业、教育、医疗、物流以及长租公寓等作为发展平台,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共同聚集完善城市配套服务体系,既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尽快实现“去库存”管理模式,也能够适应国家政策需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的城区。

(三)实现企业投资多元化

一方面,房地产企业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可以主动寻找第三方投资者进行项目合作开发,将土地资源、资金流资源等进行有效聚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双方企业可以“取长补短”,通过资源集中投放,用较少的资本投入杠杆撬动其他相关的战略资源,从而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加快:企业的规模扩张与聚集运营效益。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还可以以房地产为基础,将社会中对养老、教育以及租房.等需求体现在房地产项目投资上,加大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例如: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提供居家,照护、上门家政陪伴就医、上门配餐、医疗护理等服务,提升产品竞争力;或加强与外部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养生保健服务,建立国际化的专业医疗护理康复团队等。

(四)优化企业股利分配政策

股利分配取决于企业的盈利状况,房地产企业在确定股利分配政策以前,可以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现金分红、未分配利润、股利支付率以及利润留存率等相关历史数据指标作为分配依据,一方面,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现金股利的分红等方式来向投资者和股东传递经营良好的信号,另一方面,在企业市盈率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加强主营业务的收入,以保证股价与市场价值的一致性,从而提升相关利益者的投资信心,缓解投资者与股东的利益矛盾,减少经济泡沫化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市场变化趋势,不断更新与改进财务战略,从融资、投资、营运以及股利分配等角度,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产业聚集化、实现投资多元化等方式,提升企业的财务掌控能力,促进企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柳,汤谷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战略转型:以万科集团和绿地香港“轻资产”模式为例[J].财会月刊(上),2017(2):76-80.

[2]赵伯廷.房地产企业转型财务战略研究:基于轻资产盈利模式[J].财会通讯,2018,775(11):77-80.

[3]崔泽慧,娄阳.万科集团基于多元化融资的财务战略转型[J].财务与会计,2017(4):41-42.

作者简介:

李薇,成都市兴城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上一篇: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论文范文下一篇:王者荣耀论文题目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