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文化保护论文范文

2023-09-23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一、传统节日文化现状——兴村的春节

春节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理所应当成为最具代表的传统节日。因此, 以春节为例, 谈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情况极富代表性。兴村位于陕西北部, 地处黄河边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村中年轻劳动力外迁, 春节期间, 村民会归乡庆祝新年。村民们重视传统节日, 但在社会变迁中, 村民对春节仪式的践履和春节的心理感受方面发生了变化。

(一) 春节仪式的践履现状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 节日往往与各种仪式活动联系在一起, 节日仪式是由处于共同体中的许多人举行, 而这许多人又必须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因此, 仪式活动就必须要能满足举行仪式的共同体内在需求才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否则, 仪式就会因其丧失了人们的认同而沦落为僵死的仪式, 并最终被抛弃。现在农村的春节似乎就面临着这样的状况。

春节仪式活动的简化和丢弃:

在兴村, 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和仪式正在被逐渐简化, 一些仪式已被完全放弃, 有些仪式虽在进行, 但其重要性和仪式的程序已经被完全简化, 如拜年仪式。传统社会的许多活动仪式都是围绕着血缘宗亲关系展开, 拜年就是维系、巩固这种关系的主要方式。在对兴村关于拜年方式的调查中, 人们的拜年的方式多采取通电话、短信微信、QQ等通讯工具社交软件, 但乡土社会登门拜年仍然是农村拜年的主要方式。扫房和穿新衣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村民空闲时间的增多逐渐被放弃。点香、大年初一送灶王爷、祭拜神仙被视为是封建迷信的做法, 只有少数老年人履行。初六过小年在兴村受到空前重视, 因外出务工的人即将离家, 初六的小年成为大家的告别仪式, 因此家人们都倍加珍惜。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几个变化:春节仪式活动的目的性变强, 与主观愿望不相关的行为被逐渐放弃;许多依靠春节闲暇时间而进行的春节仪式逐渐丧失;仪式繁琐的春节民俗行为被简化。

(二) 村民对春节的心理感受现状

春节期间, 村民们在对春节仪式的践履往往根据自身现实需求选择, 对春节心理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春节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注入了新的意义。

1. 主观意愿与现实差异

春节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传统习俗, 是在农村土地上生根发芽的传统节日, 对维护农村血脉传承以及家族团结有着重要作用, 在现在农村依然受到欢迎, 人们主观对过年的愿望强烈, 但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在调查中, 比较愿意过年和非常愿意过年的人占到了75%, 说明在农村过年是被期待的, 原因如下:春节源于农村, 在农村未发生断代的情况, 作为延续的传统, 人们已形成了必不可少的活动习惯;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 村民们几乎一年在外, 春节便为长时间分离的亲人团圆提供了机会, 也是在外工作的人休息的机会。但不同的年龄段都觉得年味变淡, 尤其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 觉得缺乏“年”的感受。这是春节的危机, 也是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危机。

2. 不同阶层的节日期待差异

在社会发展变化的今天, 人们的个性得到了空前彰显, 对于愿意过怎样的春节, 不同年龄段的人存在差异, 年长的、长期在外务工的人愿意过传统的欢聚一堂的春节, 村中老年人长居在家, 甚至失去老伴, 常年孤寂, 就想借着过年, 儿女们回家共享天伦之乐。但作为青年人与在外上学的学生却更愿意过旅游型春节, 他们更愿意出去增长见识。部分中年人愿意过轻松平淡的春节, 尤其在外经商者, 更愿意把春节作为释放压力和放松休息机会, 春节的社会功能已发生明显变化。

二、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日渐式微原因探析

通过上述调查得出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 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面临危机, 人们对于传统节日仪式的履行和心理认同都表示出传统节日淡化的现象, 这些现象是多方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

(一) 文化自觉意识薄弱

由于历史因素加之社会转型, 传统节日内涵和具体内容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陌生的, 传统节日的普遍价值和重要作用难以彰显, 人们缺乏对传统节日传承的自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物质、意识限制, 村民难以认识到传统节日保护的重要性, 缺乏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自觉, 传统节日得不到及时的保护, 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 造成传统节日传承中断。文化自觉在整个农村社会中都难以得到体现, 人们缺乏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主人翁意识, 由于主观局限性和现实物质基础薄弱, 传统节日文化的繁荣在农村建设中难以进行。

(二) 农村生活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关键期, 传统节日的社会基础已发生改变, 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也与传统出现冲突。春节的核心功能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的和谐运转, 宗法共同体和熟人社会构成了春节存在的基础。但随着人口流动和熟人社会解体, 导致村民间熟悉度下降人际关系疏离。春节的年味与紧密的人际关系是分不开的, 因此春节丧失了生存的社会基础。另外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也与传统出现冲突, 现今城乡互动频繁, 村民放弃农业社会慢节奏生活方式, 过年期间, 上班的人只享受国家法定假期,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无法参与春节仪式活动, 更难感受年味;加之传统节日形成于相对封闭的乡村结构中, 传统仪式活动大多具有自然和神灵崇拜的神秘性, 而如今已进入高度文明社会, 传统节日中保守的思维方式和自然崇拜现代人难以认同。

(三) 传统节日文化建设中“软”、“硬”缺位

当前关于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缺乏, 对破坏和保护传统文化等行为缺乏奖惩机制, 这便导致人们既缺乏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也没破坏传统文化的危机感;加之缺少节日文化活动, 以兴村为例, 春节期间未举行如特色陕北民歌、陕北说书以及大秧歌活跃节日气氛, 以前, 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及繁多复杂的民俗仪式占用大量节日时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民俗仪式的简化和放弃, 人们在春节期间空闲时间增加, 单调的文化生活难以满足需求;另外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以兴村为例, 兴村现有文化广场一个, 但建在人口疏散、地势陡峭之处, 使用率极低。文化设施简陋制约了农村的文化建设, 兴村春节期间人们娱乐大多集中于打麻将等不良娱乐追求上, 农村文化建设薄弱。

三、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发展路径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需要寻求传承路径, 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首先, 应以农民个人、文化团体引导文化自觉, 在农村出现了不少文化团体和个人, 他们的文化展示形式贴近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实际, 农村文化建设, 要充分利用文化团体和个人的带动效应, 激发群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与传承的自觉性。其次, 构建农村新型互助合作关系, 由于熟人社会关系的逐渐瓦解, 传统节日的生存缺乏人际关系基础, 因此, 需构建新型人际关系, 增强村民间的熟悉度、紧密度为传统节日奠定人际关系基础。最后, 形成政府为主媒体、学校为辅的多元文化保障体系, 政府制定法律政策, 确保传统节日的社会地位;保护传统技艺, 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媒体可通过宣传节日习俗、传统典故营造节日氛围, 提高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安排相关课程教授传统节日知识, 让传统节日文化内化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习惯与修养。

总之, 由于社会的转型, 农村社会生活正遭遇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文化的转型与建设面临挑战, 村民们对传统文化失去自信, 现代文化又未能在农村实现转化, 笔者认为, 以传统节日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促进农村的文明风尚开展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方式。

摘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瑰宝, 对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特殊重要性。随着社会转型, 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着节日仪式丢弃、节日氛围淡化等挑战, 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文化需要以农民个人、文化团体引导文化自觉, 构建现代农村新型互助合作关系, 发挥以政府为引导的多元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媒体、学校力量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命力, 进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化建设,传统节日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 郭占峰.农村春节仪式淡化的文化社会学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报, 2014, 12 (11) :46-47.

[2] 刘伟力.新农村建设中春节民俗行为的功能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2008.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农村发展沼气,既能解决农户生活所需能源,巩固农村改灶节柴和生态建设成果,减少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又可以推动农村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一、当前我省农村沼气发展的现状及综合效益分析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大力发展以农村沼气为重点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沼气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发展了农业循环经济,给我省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

“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户用沼气180万户,10000个沼气普及村,建成500个沼气规模化乡镇。其中国家、省扶持建设60万个示范户,市(县)扶持建设60万户,辐射带动60万户。主要推广三种模式:一是全省面上推广“一池三改”。引导农民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同步改厕、改圈、改厨,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规划“十一五”期间发展120万户。二是有基础的地方建设生态家园。以沼气为纽带,综合利用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资源,开发种、养结合的高效庭院经济,配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规划“十一五”期间发展30万户。三是在果品、蔬菜集中产区推广“猪-沼-果(菜)”。把养殖和沼气利用与瓜、果、菜等作物生产有机结合,通过以粪便做原料,以太阳能为热源,沼渣沼液的利用,实现生物质能转换,高效循环利用资源,促进农作物的无害化高效化发展。“十一五”期间发展30万户。项目建设采取政府扶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筹集资金的办法。户用沼气按照“一池三改”标准建设,户均投资2600元左右,其中政府每户补助800元,主要用于购置水泥等主要建材、沼气灶具和配件关键设备以及支付技术人员工资等。国家、省扶持建设60万户,需投资4.8亿元。

(一)解决了农村的面源污染,发展了无公害农业,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效益。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人畜粪便直接排放造成的面源污染。二是作为优质有机肥的沼液和沼渣的大量使用,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农产品中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量,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奠定了基础。三是有效地减少了农户烧柴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乱砍滥伐和剃枝削杆现象基本杜绝,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家有沼气,农民不再上山砍柴,建一口沼气池,等于增加了一个护林员。通过调查,每口沼气池每年可替代薪柴2000公斤,使3.5亩林地得到保护,减少水土流失4.5吨。调研过程中,我们所到之处大都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证明了沼气的发展,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巩固了退耕还林这一生态建设的成果。

(二)改善了农村的公共卫生状况,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素质,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各地在引导农户建沼气池的同时,把建池与改厕、改圈、改厨相结合,实现了圈厕分离,厨圈分离,有效地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二是有效地保护了农村饮水安全。人畜粪便直接进入密闭的沼气池厌氧发酵后,阻断了污染源和病菌的传播渠道,保证了禽畜的安全生長,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去年七、八月份猪链球菌传播期间,凡建了沼气池的农户,没有发现一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沼气池成为阻断疫情传播的“防火墙”。许多地方将农村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畜牧小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土保持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

(三)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沼气建设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辐射农产品加工业。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50立方米,既可用作生活燃料,又可用来日常照明,每年减少燃料和电费支出300—400元左右;利用沼渣对农作物进行浇灌、施底肥、追肥,可减少化肥的支出200元左右;利用沼液浸种,可以增加出芽率,提高幼苗抗病、抗虫、抗逆能力,增加粮食产量8%—10%;沼液用于叶面施肥,可有效杀灭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可增收300—400元左右。折算起来,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年可增收800至1000元。各地从实际出发,把沼气建设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积极推广“猪-沼-粮(果、菜、茶、菇)”等循环农业模式,改变了单一种植粮食的经济结构,带动了“三业”(生态养殖业、高效种植业和旅游观光业)兴旺,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二、目前我省沼气发展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农村沼气的发展与山东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不相适应,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以来,更拉大了我省与其它省份的距离。山东适宜地区建沼气的农户仅占总农户的3%,远低于全国平均12%的水平。这与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据我们对全省1700个农户问卷调查,要求建池的农户占到80%以上,个别县高达95%。

(一)发展不平衡,管理水平差异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在沼气建设中存在着很大差异,不仅市与市之间差异大,而且县与县之间,同一县的不同乡镇之间,同一乡镇的不同村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差异。重建轻管的现象在有的市、县还较严重,影响了沼气推广的进度。一些市、县和乡镇对沼气池建成后的后续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人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致使一些沼气池建起后不能正常产气和利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还有一些地方,机构和队伍均不落实,没有专人认真抓此项工作,沼气建设进展缓慢。

(二)养殖大户和大中型养殖场未按规定标准修建沼气净化池,造成的养殖业污染问题相当严重。近年来,我省各地养殖大户和大中型养殖场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前期资金投入大,加之养殖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多数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大户未修建或未按标准修建沼气净化池等污水处理设施。这些集约化、产业化的养殖场多数集中在城市郊区或靠近水源的地方,产生的大量有机污染物不经无害化处理堆积起来,污水粪便直接排入周边的河道、渠沟,造成严重的农田、水源污染,破坏周边环境,最终由点源污染导致面源污染。据测算,一头猪相当于5个人的粪便排放量,一头牛相当于20个人的粪便排放量,大量的粪便直接排放,对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了严重危害。许多养殖场周围臭气熏天,方圆几公里内的水源均呈黑色。由于粪污过多,超过了土地的自身消纳净化能力,许多养殖场周围的土壤出现了富肥现象,一些肥害严重的田块,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能下降,严重影响了土壤的再生能力。环境监测部门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COD含量是工业污染的2倍以上,由此可见养殖业的污染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三)集镇未建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导致集镇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这些大大小小的集镇,是广大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农民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交换的集散地,人口流动量很大,但近90%的集镇未建最简单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每个集镇基本上就是一个集中的污染源,周围大都是污水横流,垃圾满地,蚊蝇成群,臭气熏天,呈现出一片脏、乱、差的景象。这种状况若不认真加以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无法实现。

(四)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目前,省、市、县三级每口池给予800元的补助经费缺口很大。在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净化池和集镇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建设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还没有纳入投入计划,而业主又缺少建设资金,因此,大中型养殖场和农村集镇的沼气净化池建设工程任重而道远。

三、今后大力建设农村沼气的建议对策

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決农民生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公益设施建设。为此,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发挥国家、集体、农民的积极作用。必须把发展农村沼气同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同农村改厕、改水等社会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同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一)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首先,在规划上一定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把纯农业地区、丘陵大县、缺乏能源的地方作为重点,优先给予安排和支持。这样做,可以使纯农业地区更好地走发展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这一循环农业经济的致富之路,可以使丘陵大县的植被和水源得到更好地保护,可以使能源紧缺地区农民群众的生活用能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也可缓解政府扶持资金压力较大的矛盾。其次,要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户沼气协会建设,强化后期管理,全程搞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避免片面追求建设数量与进度,不讲求实际效益的现象发生。

(二)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在畜牧规模化养殖场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带、重点水源区及大中城市郊区,重点扶持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十一五”期间,建设大中小型沼气工程3300处,年可有效处理畜禽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粪污近4600万吨,年产生沼气5.2亿立方米。项目建设采取政府扶持与企业自筹相结合。国家、省重点扶持实行集中供气覆盖农户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政府对每处沼气工程补助1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沼气工程预处理池、厌氧发酵池等建设,沼液、沼渣输送设备、沼气输送管网和灶具配备等,国家、省需投资20亿元。对企业自主投资兴建的沼气工程,政府采取贴息贷款予以扶持。

(二)强化政府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公益性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政府要加大扶持推动力度,培养典型、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各级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金融等方面的支农资金,要增加用于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投入。对主要依靠自身能力完成任务的市、县,省财政要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一定奖励。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开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鼓励个人和外商投资开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对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政府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三)强化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开发水平。不断加大对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科技开发力度,要组织技术人员集中攻关,支持可再生能源骨干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重点解决制约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难题,探索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力求在便捷、实用、耐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各级科技部门对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攻关项目要优先立项,重点扶持。

(四)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能源管理与服务机构建设,充实人员,提高素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有专人负责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工作,重点乡(镇)要在农技站加挂农村能源服务站牌子,建立农村能源服务组织。同时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就业制度,重点抓好农村能源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大中型沼气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实行工程招标,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组织,逐步建立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实现产业化发展、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全面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建设规划。各地要根据省确定的发展目标,认真编制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畜禽养殖业发展、庭院经济开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结合;坚持先易后难,抓重点带一般,协调推进;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合理选择技术模式,不同地区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推广各类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发展,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需要重视起来。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战略,对于农村建设来讲,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生态基础之上。农村生态化发展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1 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不仅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涵盖了农村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以及农业生产。从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来看,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生态环境的功能是对农村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协调好环境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设生态化农村是新农村建设新的发展趋势,对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经济发展将会发展的更好。形成自然和经济的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农村[1]。

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随着节能环保的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社会已经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但往往更重视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将环保的重点都落在了城市建设当中。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速度的逐步加快,农生态环境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当前,农村的生态保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土地资源污染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而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土地资源的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土地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大量的养分流失,使土地自身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此外,由于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高于农村,因此,许多大型工业工厂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虽然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就业问题,却给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合理的排放给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耕地的破坏程度加剧。土地污染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治理起来也相当困难,且治理的费用极高,加上由于污染而导致生产的下降,农业经济会因此受到重创,得不到持久有效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2 水污染

水资源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淡水资源占有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容乐观。除饮用水外,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短缺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需要。水污染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下水道等排放管道不完善,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农村的水资源造成了污染,并且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另外,农药、化肥的残留物也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水污染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极需要进行改善。

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相应的垃圾投放地点,对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够合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加上一部分的农民素质不高,思想意识较差,出现垃圾乱投放的现象,对于垃圾的处理也相当简单,严重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农村的生活环境,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隐患[2]。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当前,不容乐观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当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寻找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1 完善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当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点工作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之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要根据不同功能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土地资源、农业、生活用水以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相应的设施建设。设置排污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合理排放,并建设相应的污染物处理设施。避免污染物流入耕地、河流当中;完善农村下水道的建设,合理设计排水管道,在排污系统设计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对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其对水资源的污染;建立生活垃圾投放站点,将垃圾集中进行处理;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系统,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效地缓解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3]。

3.2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制度

建设相应环保设施的同时,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专门的管理。此外,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制度,设置管理人员。政府部门要将农村环保工作纳入到农村建设当中,与政绩考核相联系。加强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有效地执行环保工作。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每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对于农业生产当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以合理的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有条不紊的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4]。

4 结论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足够重视,着眼于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充分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对环境资源加以高效合理的利用,才能真正做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的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予以解决。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新农村建设更好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宁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3.

[2]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經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3]王义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4]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经济,2007(3):146-148,152.

(责任编辑:赵中正)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近年来阿坝藏族牧区各级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生态保护、旅游业振兴等公共政策。基于对这些政策作用的梳理,本文认为:多目标政策背景下,应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为基础,旅游业为导向,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持为原则,推动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藏族牧区 城镇化建设 公共政策

0 简述

阿坝藏族牧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区域范围包括松潘、壤塘、阿坝、若尔盖和红原五县。①近年来在各种政策的推动下,区域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城镇化即是城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又是城镇化之基础。

由表1得知,阿坝藏族牧区农业人口城镇就业相对较少,城镇人口可近似等于非农业人口,则城镇化率约等于非农人口比重。以此可得,区域城镇化率约为16.81%,而阿坝州2010年城镇化率为31.3%,相当于只有全州水平的一半,城镇化水平很低。

1 阿坝藏族牧区与城镇化进程相关的政策

目前客观上对阿坝藏族牧区的城镇化产生较大影响的政策主要有: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新牧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振兴战略。

新牧区建设的称谓源自“新农村建设”,新牧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叫法。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规划中重点指出了五点内容: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十二五规划中,新农村建设内容表述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始于2008年10日,该政策的目标是通过4年时间(即2008年~2012年),让四川省藏区的47万牧民,告别传统游牧生活,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兴建藏区牧民定居点;(2)研究并发放新式帐篷;(3)配套建设活动中心以及其它相关基础设施。在2010年夏季的红原和若尔盖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建的牧民新村大部分集中在城镇边缘,由于阿坝牧区的城镇规模普遍较小,这种新建的牧民新村直接扩大了城镇的规模,带来人口和空间的集聚。

四川阿坝州旅游资源丰富的州,旅游业堪称经济命脉。2011年阿坝州实现旅游收入达124亿元,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68.48亿元。③5·12地震后的重建工作中,阿坝州将旅游业振兴作为产业恢复的标志性工程来抓,④制定了以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政策,这种政策对基本无工业的牧区而言,影响力巨大。围绕旅游业,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火热,比如红原机场的兴建。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阿坝藏族牧区的生态保护对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涉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建设最为全面的政策。

2 多目标下的城镇化建设

首先,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是一个统揽全局的政策体系,其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新牧区。新牧区建设是统筹农村大局的政策,它包含城镇化建设在内的多种目标。其次,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现代化畜牧业、生态保护、城镇化发展、旅游振兴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不同的方面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牧民定居行动直接转移了零散牧民到城镇定居。生态环境保护则直接涉及生态移民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则直接转移了生态脆弱区的牧民到城镇定居、畜牧业的现代化,尤其是设施养殖业,直接改变了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导致畜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依赖,于是产生了劳动力的溢出,旅游业的振兴则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另一个方面带动了诸多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发展,吸引着现代牧业溢出的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镇。伴随着这些政策逐渐得发挥作用,大量的劳动力从零散牧区走向集中的城镇,牧区的城镇化随着这种人口集中而快速推进。

旅游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巨大的。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步是交通改善,交通则奠定了城镇区域发展地位。旅游发展带动的餐饮、酒店、特色手工、民族文化等产业,为集中而来的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如表2,松潘是九寨沟环线的必经之地,在牧区5县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红原和若尔盖,处于大九环线上,城镇化水平居中。阿坝和壤塘两县,远离九寨沟环线,城镇化水平低。

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即是制约也是原动力。文化的保持、生态的保护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是一种制约力量。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是牧区产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牧区城镇化的原动力。

总之,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大于城镇化建设目标,城镇化建设应服从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目标,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牧区发展旅游业内在需求,城镇化建设应服务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且必须保证环境友好。

3 结论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新牧区建设、现代牧业建设、旅游振兴战略,这些在阿坝藏族牧区普遍实施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阿坝藏族牧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于这些政策本身的初衷并不全是城镇化建设,目标的不完全兼容性,导致多种政策同时实施中产生协调性问题。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应以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保持为基本原则,保证牧民定居行动的实施质量。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旅游业,解决好城镇新转移人口的生计问题。

注释

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一览表[EB/OL].(2006- 0-14)[2012-03-01]. http://www.gov.cn/test/2006-07/14/content_335844.htm.

② 尕让他.阿坝州年鉴[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367-424.

③④吴泽刚.阿坝州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11-12-30) [2012-3-30].http://www.abazhou.gov.cn/zwgk/jhbg/zfgzbg/201201/t20120104_429763.html.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农村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必须面对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這种情况下,提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可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加强法制与职业道德的建设,提高人们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认识与保护意识,加大相应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管理体系。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1引言

近些年来,迫于人口与经济的压力,我国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所以努力做到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做好对应的的污染防治措施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难点。针对如何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平衡的问题,根据实际状况,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与措施,用以更好地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

2当前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环保意识不足

在我国,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重要性,对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不够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措施等不够了解,导致公民们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没有相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另一方面看,这也能够反映出政府没有对公民进行相应的教育与宣传,导致人们的环保意识低下,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破坏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

2.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在农村,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还存在着机械化水平低、结构单一等问题,致使在农业发展中,造成过多的消耗,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

2.3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近些年来,工业化专业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面积的重工业部门迁移到我国农村范围,而在农村短时间内无法建立相对应的保护设施,也无法建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使得大量重工业企业得不到法律的监管,重工业废弃物不能得到相对应的处理,大量的工业废物在农村聚集,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保护生态平衡的设施配置不完善,农村军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人们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理只能集中摆放,没有得到相应的分类与降解措施,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造成极大的创伤。

3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加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保护农村环境生态环境平衡的主力军是我国的农村居民,所以应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应创建相关的强化农村居民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意识的制度,可以通过创建相应的法律法规,创建农民参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机会,培养公民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农村居民可以踊跃的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活动中来。除此之外,还应该保证生态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及时发布和更新,这是居民了解和监督生态环保的必要条件。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对生态环保进行传播,使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民心,让参与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平衡成为农村居民的重要义务和责任。

3.2提高农业环保技术的投资力度

工业化转移、农民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与破坏,需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保护机制,必须提高农业环保技术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农村环保活动的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理念,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在技术上对保护生态环境平衡进行支持。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的力度,扩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规模,充实生态环保的内容,进而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大力加强农村耕地的质量建设,增加土地的生产能力,遵循科学的耕地质量演变规律,实施沃土工程。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设施,例如建设沼气池等设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的耗损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平衡,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度。

4结语

经济的投入是保障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平衡活动顺利实施的基础,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今,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存在大量的问题,其中,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足、农村生产方式落后、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是如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农村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力军是农村居民,只有加强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保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科技应用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支点,不断加大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平衡活动的投资力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设施,推进相应技术的研发,为生态环保活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徐晓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贾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包头市固阳县为例[D].内蒙古大学.

[3]彭克明,崔建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11):148-149.

[4]郭静静.中国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北京林业大学.

[5]吴建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环境卫生[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00(035):1-6.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一、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调查的目的

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和灵魂[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城镇化加速推进, 如何保护与开发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围龙屋是一种具有聚族群居特点的客家民居, 是传统民居建筑的其中一个重要流派。在现代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 古村落的没落速度也随之加快, 对传统古村落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的意义重大。围龙屋作为一种代表客家文化的优秀农村传统文化, 在文化价值上, 能够保留客家民间传统文化, 如围龙屋所展示的建筑结构、风水文化, 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在精神意义上, 能够学习客家人内心遵循流传上千年的宗族精神, 有利于客家精神文化的培养;在经济意义上, 有利于带动居民经济收入, 挖掘开发潜在的围龙屋价值。因此, 以围龙屋为例子, 对当地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展开调查可以推测和了解现在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情况。

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调查情况分析

(一)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1. 实地调查时间

2017年7月10日至2017年7月17日和2018年7月12日至2018年7月18日, 共15天的实地考察。

2. 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遴选了广东省粤东地区有客家古建筑围龙屋的梅州市以及梅州市丰顺县及其附近的村落, 和河源市林寨古村及其附近村落, 通过问卷星APP以及纸质问卷两个方式进行问卷派发。调查对象主要针对的群体分为本地人和游客, 为了更客观的反映对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围龙屋相关群体的意见, 本研究针对广州梅州市的具体情况, 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调研。

3. 问卷发放及回收率

本次问卷共发出600份, 剔除25份无效的问卷后, 回收有效份数为575份, 有效回收率达95.83%。

4. 问卷设计及主要内容

调查问卷共16道题, 题型均为选择题, 操作性强。该问卷主要调查或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的收集;二是主体部分, 从第3题到第12题主要是对城镇化进程、优秀客家文化组成以及围龙屋现状等各方面的调查;三是改进方案的意向调查, 从第13题到16题调查了粤东地区围龙屋保护措施意向以及开发意向。

(二)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主要结果如下:

(1) 本地人群体数据分析。我们拟定了9个问题来了解掌握本地人群体的对城镇化、优秀客家文化以及围龙屋的了解情况, 具体情况如表1。从表1可知, 城镇化的发展让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但随着城镇化的加深, 文化层面受到冲击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理应受到高度重视。从围龙屋层面看, 客家民居在当地人心目中的重视程度不强, 对于围龙屋的保护是不全面的, 宣传力度也不够,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保护作用。 (2) 游客群体数据分析。我们拟定了2个问题来了解游客群体对围龙屋印象的具体情况, 如表2所示。从游客数据中可以得出,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倾向于观赏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筑, 而围龙屋给游客带来的第一感觉是古色古香的历史感。所以从围龙屋的现状去保护, 再辅以旅游手段去开发是首要的。 (3) 保护开发数据分析。我们拟定了4个问题来了解被调查者对围龙屋保护措施意向和开发意向的具体情况。

从保护开发数据来看, 加大围龙屋的开发力度有利于客家文化的弘扬和围龙屋的保护, 将优秀客家文化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进行传承与创新, 并且打造出独特的客家文化品牌, 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这也是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有效途径。

三、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原因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下逐渐荒漠化, 主要表现在:

(一) 农村人才振兴没有做到位

“乡村振兴, 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 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 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但是由于农村人口的迁移, 很多人才换了居住环境和地区, 并且接受新地方的文化, 把原有地区的特色文化遗留在农村。还有一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只传内不传外, 容易造成人才不足, 不能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二) 农村传统文化供给减少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很多农村都有了体育设施和设备, 但是因为各类文化设施很少带来经济效益, 导致农村文化设施供给不足, 大型文艺活动稀少, 像老一辈人看过的传统的庙会, 逢年过节的庆典活动等都在不断减少。虽然偶尔会有演艺团体下乡演出, 但演出内容缺乏体现农村、农民、农业的, 演出内容的创作、创新和推广都跟不上农村市场的需求。还有民间艺人因生活无法保障, 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条件, 许多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三) 农村文化教育机会不足

教育是国之大计, 虽然全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还是存在城镇学校人满为患, 农村学校冷冷清清的现状[2], 农村教育落后, 农民的孩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较少, 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不小的变化。他们的文化生活趋向于感官感知, 并没有深入去了解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以至于他们对农村传统文化没有保护意识和了解兴趣。

四、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针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原因, 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去解决:

(一) 政府支持并主导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对中国的发展必然起着正面的推动作用[1]。加大传统文化的开发力度, 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 利用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等方式给农民带来新的盈利以及更好的生活。所以政府可以考虑通过PPP模式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公共部门通过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以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方式, 简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 , 以政府主导, 引入社会资本, 通过改革模式, 更新文化保护开发方式, 采用主题旅游开发, 文创产品开发等多种方式, 开通相关旅游线路往返于各处景点并且辅之各个渠道的宣传。

(二) 多方参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不仅是政府的事情, 更是乡村农民自己的事情, 实现文化振兴, 内因是农民, 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更加依赖于农民自身参与。政府要科学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 并为之献计献策。乡贤要起到带头作用,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鼓励、激励、带领农民改变乡村文化滞后的状态, 承担起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管理职能。

(三) 多方出力推动文化教育

从长远来看, 对于下一代人的文化教育也十分重要,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 农村学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学生, 将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 学校科学设置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中,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运用多种媒介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 让青少年学生自觉养成学习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对于一些文化的代表, 如围龙屋, 可以引导其建设文化教育基地, 既能培养孩子的文化传承精神, 又能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其情操。只有多方齐心协力, 才能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四) 采用文化营销手段助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雄厚的文化资源, 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 把它推销出去的有效文化营销策略就是发展旅游业。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旅游营销中, 营销的同时在细节中体现出文化性, 展现出其独有的淳朴性、独特性, 给游客带来舒适的文化感官享受, 从而促使游客作出消费决策。好的文化营销手段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依托旅游文化的营销手段, 扩大宣传, 突出特色, 就能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起到辅助作用。

五、小结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民的一大思想根基来源, 承载着农村发展的灵魂与底蕴, 是每一代农民人的精神依托和精神食粮。城镇化已经是我国农村的发展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不能只靠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只有联合政府、传承者、文化教育和文化营销的力量, 才能做到既保护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又加大农村传统文化的开发力度, 为乡村文化振兴出一份力。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 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开始相得益彰, 它们都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当今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情况下,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以客家文化代表之一的围龙屋作为例子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调查, 分析其存在的农村传统文化供给缺乏等问题, 提出多方参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等对策, 帮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兴盛, 对广大人民的思想与城镇化的建设起积极作用, 同时也能反哺文化保护。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围龙屋,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 吴理财, 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9 (1) :16-23++162-163.

上一篇:现代农业项目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食品质量管理实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