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影响论文范文

2024-02-11

网络文化的影响论文范文第1篇

1.1 有巨大的吸引力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世界, 提供了大量的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信息。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导致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2 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平等性, 为学生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便利

网上相互交流是网络文化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通过校园BBS、QQ、MSN、聊天室、E-mail等方式交互场所, 实现网上一对一、一对多的在线即时对话与讨论。网络的平等性决定了交流的双方或多方是平等的, 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大学生不仅可以主动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 而且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评论员或反馈者。

1.3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 增加了网上言论的自我保护

网络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把学生、学校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网络中, 大学生可以不必担心暴露自己的身份, 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的尴尬, 吐露一些平时不方便说或不愿意说的话等。

2 互联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 必然有它积极方面的影响, 互联网也不例外。网络进入大学校园, 特别是宿舍局域网的建立, 为学生上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广大青年学生应该是互联网的受益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文化促进了大学生对世界的了解, 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有关知识获取的效率。网络文化是一个各种信息融合在一起的资料库, 包括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信息的数据库充满在网络空间。大学生进入网络世界后并不需要过多的网络方面的知识, 只需点击浏览器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途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高校学生求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学生只要拥有一台电脑, 在任何时间内呆在寝室即可通过个人终端接受教育。

网络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自身主观能动性。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不限地域、不限距离的虚拟世界, 形成了“地球村”这一新的概念。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文化的共享性这一特征使文化这种无形资产瞬间扩散到各地, 达到“文化增值”, 同时也显示了文化的自身价值, 激发了他们创新知识和探索未知的念头。

2.2 消极影响

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许多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如黄色、暴力等信息以及一些不良的社会言论也会在网上大量传播。这些不良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强, 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及其有害的。

网络文化冲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当前互联网信息中, 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都由美国提供。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将对我国的主旋律文化, 特别是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观念、道德伦理、民族的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 使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也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极大地削弱。

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化。由于上网的需要, 硬件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的学生不仅拥有台式电脑, 还拥有笔记本电脑, 加大了个人消费。由于上网, 忽略了与同学的沟通交流, 淡化了同学间的感情, 有时还会因为上网而在同学间发生摩擦冲突, 以至不良结果的形成。网络消费对于学生来说应属于高消费, 部分学生这样高消费对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3 加强学生宿舍网络建设的一些探讨

基于以上所述, 我们认为应当加强学生宿舍的网络建设, 并为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3.1 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 完善校园网络的内容

校园网站既是学校的窗口, 也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载体。因此, 有关部门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 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 同时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 通过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验,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 吸引大学生, 努力发挥网络教育互动性优势。

3.2 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

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做好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必须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首先, 必须具有既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其次, 又必须了解网络文化, 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 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注意几个方面: (1) 更新观念。网络中的主体是平等的,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与学生平等交流,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启发和引导学生, 使学生感到教育可亲可信, 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 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2) 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只有熟练掌握网络, 才能走进网络及学生的内心世界, 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思想问题, 并能将网络技术灵活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具备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和沟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增强自身的信息素质, 具备高强的信息分辨意识, 能利用网络进行过滤、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中提高鉴别优劣的能力。

3.3 建立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

很多同学在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问题。例如人际关系淡化, 不知如何与现实社会中的同学交流等等。当他们意识到或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 通常会显示出迷惘和无助,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个现实中的心理专家为他们开解心理上的谜团, 使他们能正确地面对网络, 摆脱网络文化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为此, 学校应该建立“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 设专职人员来解决这些问题。

4 结语

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 网络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和网络伦理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 推动网络文明建设, 发展健康向上的、科学的、大众的网络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德”教育, 形成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 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 提高个人修养, 养成道德自律。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沿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 反之则会把大学生引向堕落的深渊。因此, 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确保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摘要: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出现的信息传播“第四媒体”, 正广泛地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现了信息在全球的自由流动, 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突出表现形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普及,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思维形式、学习内容产生着及其深刻的影响, 忽视对网络文化的引导与管理将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特点、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分析, 探讨高校如何加强学生网络使用的管理, 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 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网络文化的影响论文范文第2篇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一) 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网络空间, 并以互联网的形式和特定的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传播而产生的, 这是网络文化产生的根源。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网络文化的产生,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而是在互联网上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而产生。网络文化在其产生的过程中, 以虚拟现实性为基础, 换言之, 网络文化很多时候都不是真实的, 而是以一定的虚构或者人们一定的主观意见为基础而产生并不断发展, 这是网络文化的根本特点。透视网络文化在其产生的过程中, 往往以大众的主观价值偏向为基础, 人们的主观价值观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基础。当人们主流的价值观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 网络文化就应运而生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认识网络文化, 就必须从网络文化的这种虚拟现实性出发, 这是网络文化最基本的特点, 也是我们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必由途径。

(二) 网络文化的时代意义

毋庸置疑, 网络文化的产生,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也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很多时候, 正是因为网络文化的不断产生, 才使得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角度更加多元。这些都是网络文化带给人们的思想冲击。网络文化在其发展和变化以及演变的过程中, 都时刻注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也是网络文化在当今社会盛行的主要原因。网络文化为人们相互交流其价值观并为人们更好地营造一定的网络空间, 打下了基础, 在网络文化之下, 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人们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之下进行生产和生活, 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网络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其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交往方式, 都不可能不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 这是网络文化带给现代人们最大的现实意义。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刻的、是深远的,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我们也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时代意义来进行。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一) 网络文化对教育者的挑战

在网络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 网络文化对每一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在当今时代中占据了主流的文化价值, 很多时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不能够以一种主体性的地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很多时候都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在网络文化影响和冲击的过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体地位, 很可能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对高校教育者来说, 也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这是我们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分析环节。

(二) 网络文化的娱乐性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意味、思想意味较为浓厚的一种教育内容。在高校中,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大学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很多网络文化都是以网民的某种娱乐价值取向为发展基础, 在网民的娱乐精神的推动之下, 网络文化日益兴盛, 这是网络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的娱乐性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严肃和严谨的教育内容, 必须正确地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 而网络文化的娱乐性显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环境都要求高校应当拥有较为严肃和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文化的日益兴盛, 很多时候都是由于网民自发自娱自乐所形成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掺杂了更多人们的某种主流价值观, 但是这种主流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利弊不好区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就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追求一种更为单纯、更为严肃和更为严谨的教育环境, 而网络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以其不可预测性、难以判断性、价值观的模糊性都构成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的挑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不可能忽视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方法产生的这种不利影响。

(四) 网络文化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绝大部分网络文化都是人们基于一时的兴趣, 或者人们基于某个事情的普遍看法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空间文化, 这种网络空间文化, 对于人们来说, 具有思维上的发散性以及话题上的不严肃性,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这是因为网络文化的不严肃性、不严整性, 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的过程中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就是为了更好地统一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在统一思想的领导之下来学习和生活, 正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特点, 才使得高校的大学生都必须以一种严格的姿态要求自己,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特点。而绝大部分网络文化的上述特质, 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这些冲击都很显然的体现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是我们更好的剖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利影响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我们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和时代意义来进行, 这是我们认识网络文化的首要前提。只有我们认清网络文化的本质含义, 才能够为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提出更为具体的分析方法, 这是我们把握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必由之路, 也是我们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基础。

摘要: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在分析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过程中, 必须真正找出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这是我们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影响之下的必由途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必须首先从网络文化的内涵上来分析, 真正的理解网络文化的内涵, 才能够让我们更确切地了解并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 丁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基于一线辅导员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7, 33 (21) :226-227.

[2] 周琳娜, 高冰, 芮小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 (09) :84-85.

[3] 于滨.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7 (03) :31-33+68.

[4] 周祎.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策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 27 (03) :58-59.

网络文化的影响论文范文第3篇

一、音乐文化中音乐教育受到网络音乐传播影响与作用

音乐的口语传播、音乐的乐谱传播、音乐电子传播是三种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 衍生出第四种音乐传播方式, 那就是网络传播, 这种方式打破了音乐在地域上的限制, 缩短了传播者同接受者间的路程, 对音乐教育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和影响, 对于音乐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上都有着影响和作用。

1、教学方式

关于音乐的教学方式上, 音乐的网络传播实现了音乐授课的互动性, 一个明显的表现方面就是老师可以使用网络传播和学生进行在线教学, 和同学在网络上互动, 实现不同空间, 却可以同步学习的目标, 那种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 可以弥补一些课堂授课的不足, 学生使用网络工具同老师交流, 提出自发性的问题与想法, 使得音乐教学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 进而促使音乐教育进行的更广泛, 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能够受到音乐的教育, 音乐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2、教学资源

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音乐资源的传播范围得到了拓展, 一些新型的音乐教育资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比如说网络期刊音乐、网络音乐图书馆、各种流行音乐网站等等。音乐教育资源不断得到丰富, 还有就是活获得音乐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打破了限制, 学生和教师可以使用移动信息设备查询音乐资料, 不分时间和地点, 还有就是查询资料的便捷性, 现实中的音乐资料需要自己去翻阅, 但是网络传播中的音乐资料只要输入检索内容, 就很容易得到想要的资料, 为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方便, 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音乐文化中音乐表演受到网络音乐传播影响与作用

音乐传播表现方式可以是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承载了对音乐的再次创作, 音乐表演给了音乐文化生命。网络音乐形式的传播对音乐表演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和影响,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音乐文化同音乐表演间的合作更加融合。

一是, 网络音乐的创作同音乐表演结合到一起, 传统的音乐制作工作中, 分工合作是经常性的, 音乐表演和指挥一般都是分开进行的, 网络音乐形式的传播改进这种方式, 让音乐制作和音乐表演中的差距减小, 使用不同的网络音乐技术模拟音乐表演, 减少一些工作的压力, 进而使得音乐表演能够表现出现代化的气息。

二是, 音乐的表演可以通过网络音乐形式传播出去, 喜爱音乐表演的人可以接受到更多的表演信息, 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要求, 欣赏音乐表演的途径增多, 不仅仅是可以在现场观看或者电视观看, 音乐表演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传播, 有助于音乐文化中的音乐表演成绩更进一步。

三、音乐文化中音乐观念受到网络音乐传播影响与作用

网络中的音乐出传播是实时性的、反复性的和带有交流性的, 给现代生活的人在音乐享受上带来很大的便捷。对于人的音乐观念产生了一些影响和作用。

1、音乐创作观念

音乐制作成功后只要放到网络上, 就可以被别人欣赏到, 网络音乐开始传播, 网络受众者开始对网络音乐进行交流。网络音乐创作人同音乐的受众者可以实现直接的交流互动, 他们之间去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感, 在无形中就让音乐得到了提升。

2、音乐审美的变化

网络中音乐的传播使得人们在对音乐的审美观上发生了变化, 它促进了不同音乐人的出现, 人们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制作音乐, 并且这种方式也受到了音乐受众的喜欢, 不再是原有传统方式的音乐能够得到赞美, 新形势的音乐同样也被人们接受, 人们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

3、音乐获得方式发生变化

网络中的音乐传播不同于传统形势的音乐传播, CD这种承载音乐的传播介质是需要我们使用金钱去购买, 还有磁带和音乐票等等, 但是通过网络音乐, 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 也不用再去使用金钱获得自己喜欢的音乐, 但是这种音乐的质量还是同CD等有着较大差距的, 想要得到最高质量音乐还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四、结束语

网络信息化下的音乐传播对音乐各个方面的文化都产生了不小影响与作用, 对于它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我们要积极接受, 并将好的方面继续发扬, 但是, 它还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我们就要认清哪些是积极影响, 哪些是消极作用, 合理使用网络中的音乐传播, 让音乐文化传播的更加久远。

摘要:在进步的社会文明和发展的技术科学带动下, 传播音乐的方式实现了转变, 由传统的传播方式转变成现代化的传播方式, 信息技术开始为音乐的传播提供出一种新的途径, 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音乐, 这种途径是音乐的传播的新起点和创新, 它在音乐文化的不同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就简单谈谈网络音乐传播在音乐文化中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网络传播,音乐文化,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晨.网络音乐传播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1:152-154.

[2] 王艳梅.音乐传播对社会音乐文化的影响[J].大舞台, 2012, 09:51-52.

网络文化的影响论文范文第4篇

一、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不断增强, 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文化给民办高校大学生带来了生活便利的同时, 能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 增长知识, 有助于学生思维开阔与创新, 但是网络文化也给民办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 一)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网络社会里充斥着各类暴力、金钱、色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颓废的内容等, 而且传播速度快。民办高校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上网冲浪, 自制力差、辨别能力低, 不能有效地识别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网络社会里存在一些违反犯罪的行为, 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诱导, 可能做出一些不道德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不利于顺利完成大学生涯。

( 二) 网络文化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

民办高校学生沉湎网络世界, 沉醉于虚拟世界, 更加能够抒发自我, 造成心理上存在误区, 对于现实社会予以逃避, 甚至有些学生封闭自我, 不与别人打交道, 在网络世界里寻找精神释放的空间, 对于现实社会存在很大的不满, 以致人家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网络文化冲击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 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思维产生障碍等问题。因此, 民办高校应该重视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塑造民办高校的教育能力。

二、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 一) 网络文化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政治观念产生冲击

西方社会言论借助网络传播更快, 在网络文化世界开拓新的思想领地, 影响着民办高校新一代的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浏览各类新闻, 西方社会将一些政治观点隐性表达, 很容易受到蒙蔽, 从而迷失人生方向, 在政治觉悟上产生困惑。因此, 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难度加大, 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是很感兴趣。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库, 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供丰富的图片、视频, 有效开展网络教学、网络里信息传播。

( 二) 网络文化改变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

不良网络文化在网络上传播速度快, 极大地冲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时代下, 国家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不断创新的思想, 积极参与政治话题, 民办高校面临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对策

( 一)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网络世界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民办高校大学生关注网络, 在网络中寻求新知识。虽然网络文化给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了一些负面影响, 但是如果要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网络世界, 认同网络文化, 借助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在网络里构建正能量的文化阵地, 宣传先进思想, 倡导向先进人物学习, 思想政治网络化, 整合各类资源, 建立本校具有影响力的身边人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 共享资源,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政治思想的注意力和兴趣。

( 二) 线上线下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实民办高校大学生

网络文化呈现开放性和自主性特征, 只有增强思想政治在网络世界里的娱乐性, 才能吸引和凝聚更多的学生在网络世界心甘情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民办高校在校园内网上也需要精心选择充满正能量的影视资料、在线音乐、网络游戏、实用软件下载等, 增强网上校园文化活力。在线上进行校园文化充实的同时, 网络外的世界内的校园文化也应该丰富多彩, 在日常生活中抓好思想道德教育, 利用各种载体, 开展各项活动, 使得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并内化成自觉行动。民办高校借助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 开展各类主题征文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诗歌朗诵、安全演讲、知识竞赛、书画评比等, 转移学生上网的视线, 锻炼各方面能力的同时, 还能对于思想道德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要:网络文化给民办高校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深刻影响着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首先分析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然后分析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最后尝试探索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夏斐, 梅盈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转型探析[J].理论视野, 2015 (8) :80-82.

[2] 王双.“90后”大学生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2013 (10) :140.

[3] 张怀德.”微博”视野下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祖国:教育版, 2013 (2) :5-6.

网络文化的影响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新课改影响下,新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但是,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潜在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学生则很难学好化学知识,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从实际教学入手,优化教学理念,开展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化学创新能力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化学教育和指导,强化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75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难度较大,也是初中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因此初学化学知识时,学生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为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除此以外,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有许多实验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理解和总结化学知识和结论。但是,由于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也很难实现预期的化学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出初中化学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且针对这些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当前,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受传统教学以及中考的影响,认为学生的成绩高于一切。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更为侧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对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加以重视,甚至有些教师根本不理解化学创新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学生仅仅是被化学知识点包围,很难获取一些有效培养和提高化学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方法效果不明显

现如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虽然部分化学教师采取了一些方法来助力初中生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比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仅仅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设想,但是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教育和指导。再有,一些教师可能本身对化学创新能力的理解和认知存在误区,盲目地认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应的化学知识点,这种理解是狭隘的,不利于初中生化学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正确把握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内涵,创新化学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对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化学基础知识入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内容以后,再深化学生的认知,并且鼓励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和探索,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一些化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强化学生对培养自身化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认知,对于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以及与化学核心素养有关的内容,教师需要讲解清楚,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朝着教师要求的方向努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后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讲解知识时,教师不能只讲解具体的理论知识点,还要详细地分析所讲内容的内外联系,这样学生才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同时,教师也可以把一些基础化学知识作为前提,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创新能力。除此以外,在讲解完相关的化学问题后,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化学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以实现培养初中生化学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融入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在教学领域,创新是重要的内容,只有创新才能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优质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同样,要想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教师需要融入新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相应的化学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好提前預习环节,通过预习新内容,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见解和认识,同时,针对一些化学问题,学生也会展开深入地探索和思考,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再者,初中学生一开始接触化学时会学到一些基础知识,有理论知识也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每周为学生开设几堂化学实验课,让学生可以在操作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化学知识和见解,以此增强自身的化学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以初中化学实验为前提,创设良好的化学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学生如果处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思维能力,强化创新能力。基于此,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化学创新情境,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需要做到自主思考,发挥自主探索能力来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其次,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为了促进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探讨的任务让学生学习和讨论。如在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实验操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总结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内容,培养自身的化学创新能力。可能有些学校化学器材不足,不能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一套专属的化学实验装备。为了不影响实验效果,化学教师可分小组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小组内的学生共同操作某一具体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要进行讨论交流,并且还要互相分享经验,集思广益,共同总结出最后的实验成果和结论。

在小组实验完成以后,教师需要就相关的化学实验问题进行提问:“实验中的化学反应是什么原理?”“在实验操作中,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这时学生就可以针对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来回顾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思考问题也会更加全面,从而不断提升化学创新能力。如果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和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提出来,并且针对学生犯错误的点进行分析和指导,让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错误,并且解决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化学创新能力。比如,开展“二氧化碳和石灰水浑浊”这一教学内容时,最后能够得到石灰水浑浊这一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提问,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浑浊的物质又是什么,其他物质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互动的方式展开学习讨论,并指派小组中的成员发表讨论后的意见,并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猜想和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化学实验,并猜想是否有其他的物质与石灰水一样呈现出浑浊的状态,进而在互动教学的基础上对化学产生积极的探索欲望,这就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四)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直观优质的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化学实际教学中,将课堂打造成灵动性、创新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广泛学习化学知识,从而培养化学创新能力。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直观详细地了解到相关内容,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整合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放映,以此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化学教学和指导。与此同时,在播放化学多媒体视频时,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观看,还要提出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创新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创新能力。再者,在进行相应的化学测试时,学生可能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比如写错化学符号、方程式中遗漏重要元素等,为了减少这些失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具体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加深印象并熟练掌握,从而在化学学习和解题中有效避免这些低级错误的发生。最后,初中化学教学中可能有一些计算题目会涉及数学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实现跨学科学习和培养,为化学知识的学习提供助力,从而全面提高化学核心素养和化学创新能力。

不管学习哪门科目,必要的复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習完一些化学内容后,学生要有意识地开展自主复习,这样才能将知识点记忆得更加牢固。同时,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获得一些新的内容,这对开拓学生的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在复习初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还可能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些新的见解和认识,会思考除了课堂上学到的那些方法,是否还有一些其他方法,这时学生为了解决这一疑问,可能会继续翻阅书籍或者利用网络查询答案,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开阔,同时学习的途径也增多了,这对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创新能力非常有利。

三、结语

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方法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认真理解和学习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相应的技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化学教学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化学的魅力,学好化学这门课程,实现思维水平的提升、跨学科意识能力的培养等,最终助力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玉蓉.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1).

[2]陈立菲.浅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

[3]梁爱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

[4]宋淑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10).

[责任编辑 康兰明]

网络文化的影响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发展、文学创作等方面。

1.1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大约从东汉开始, 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 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 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 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是, 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 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 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随着汉语文的流传, 越南人创造了一种利用汉字的表义表音功能来拼写越南口语的新文字, 俗称“字喃”或“喃字”。喃字据说创始于东汉末年的交州太守士燮, 此后经过了用汉字来拼音, 记写人名、地名、草木名、禽兽名的阶段, 以及系统制作喃字以表意的阶段。喃字还对越南诗体“六八体”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六八体大多采用的就是喃文。

时至今日, 越南文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 但其发音里还保留着70%的汉越音词汇。

1.2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精装本、缩略本、画册等多种版本都陈列在越南的各大书店中, 在越南销售一直火爆, 其故事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越南同样备受推崇。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集, 沈从文的《边城》以及近年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的不少作品, 如《废都》、《玫瑰门》等小说及《手机》和《无极》等影视作品也颇受越南大众的欢迎。

越南文学《金云翅传》可谓是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影响的一个典型。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越南著名诗人阮攸 (Nguy n Du) 到南京游学。将我国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 花了一年时间, 改写为越南文学名著——长篇叙事诗“喃传”《金云翘传》 (Truy n Ki u) , 并搬上了越南舞台。该作品对越南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影响力可与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红楼梦》相当。

2 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无论在言语、文化以及风土、农业和海产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 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 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 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对越南茶文化的影响。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很大。越南语把茶称为“trà”或“chè” (汉越语词, 酷似广东话) , 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越南的茶文化受中国南方影响较深, 再加上历史上广东人大量移居越南, 也对中国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 对越南饮食文化方面的影响。试以筷子和食品名称为例。

筷子。筷子在中国古称箸或筋, 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在7世纪的时候, 筷子传入了日本、朝鲜, 并在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 当然也传入了越南, 越南古时在文字上也称筷子为“箸”, 现代越南语称为“a”。中国不仅仅向越南传出了筷子, 同时还输出了“筷子文化”, 越南人拿筷子的手指、用法与中国人基本相同, 使用筷子的禁忌也与中国人大致一样。在动用筷子前一般会说“请用” (xin m i) , 这与中国的“各位请”一样。

食品名称。越南有很多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小吃或小食品。像水饺 (s i c o) 、豆豉 (u s) 、酱油 (s d u) 、烧麦 (xiu m i) 、馄饨面为 (mìv n th n) 、油条 (qu y) 等, 这些词语的发音与广东话几乎一模一样。“油条“相传是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因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英雄岳飞, 民间的老百姓为了解心头之恨, 就用面捏成秦桧其妻子的模样放进油锅里炸, 然后把他们俩吃进肚子。后来“油条”逐渐成为一种小吃, 而“油条”在广东话里是叫做“油炸鬼”, 越语直接取最后一个字叫“qu y” (越语发音为“鬼”) 。仅此一例, 就足以证明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影响之深。

3 中国风俗习惯对越南的影响

越南习俗与中国习俗非常相近。越南有与中国几乎一致的十二生肖。越南人使用的十二生肖中只有1个生肖与中国不同———越南没有“兔”, 只有“猫”。那为什么中国的“兔”到了越南变成“猫”了呢?真正原因已无从考证, 一种说法是, 当时中国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传入越南时, “卯兔”的“卯”与汉语“猫”的读音相似, 结果“卯年”误读成“猫年”;另一种说法是, 当时越南尚没有“兔”这种动物, 因此用“猫”来代替, “兔”也就成了“猫”了。因此, 中国的“兔年”, 在越南成了“猫年”。令人惊讶的是, 在与越南人交往时, 只要你说出自己的属相, 对方马上就可以根据干支循环的计算方式推算出你的实际年龄, 而且几乎每个越南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 越南民间传统节日的时间和风俗, 也基本和中国一样。

(1) 春节。与中国一样, 农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其主要的习俗也是送灶王、备年货、祭祖先、放烟花、贴春联、守岁……中国游客如果在越南过春节, 一定会有在故乡过年的错觉。过节期间, 还有许多的风俗讲究和传统民间活动, 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2) 清明节。清明, 越南语为“T h a n h Minh”明显是一个来源于汉语的词汇 (其发音很接近汉语的“清明”) 。过节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同中国一样, 主要是祭祖、扫墓。

(3) 端午节。越南也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 最早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他们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端午驱虫。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线编织的吉祥符, 大人们会饮雄黄酒, 并在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越南人认为, 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4) 中秋节。中秋节也是是越南人较为重视的传统节日。节日的晚上, 越南人除了吃月饼、赏月、观花灯、舞狮等外, 在农村, 青年男女还举行对歌, 即“唱军鼓调”。中秋之夜的越南, 孩子们都会拿着各种形状的灯笼, 在月光下玩耍。而彩灯齐放在越南也是有传说的, 这个传说还和我国的包公有关。传说中有条鲤鱼成精后害人, 是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所以中秋夜孩子一般是提鲤鱼灯出游玩耍, 到了今天, 鲤鱼灯还被赋予了长大“跳龙门”的意思!

摘要:中越两国山水相连, 有着1347公里绵延的边境线, 两国关系及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越南独立前, 其北部为中国封建王朝所管辖, 在越南独立之后的1000多年中, 中越又有着密切的交往。从秦代以来, 就不断有华人迁徙进入越南, 从而对越南整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作一些粗浅探讨。

上一篇:创新创业领导力论文范文下一篇:新教材下教学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