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概况研究论文范文

2024-01-02

媒介概况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电视台节目有着更多的需求。长期以来,电视台作为重要传播媒介,主要沿用着“中央—省—市”三级办的发展模式,使城市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民生新闻是城市电视台的重要栏目,受新闻报道集中变革的影响,其生存举步维艰。所以,城市电视台要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彰显新闻和媒介的双重竞争优势。文章主要从民生新闻视角,对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系列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民生新闻;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

城市电视台作为基层电视台,在新时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环境,只有寻找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民生新闻是城市电视台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民生新闻的创新,能够使城市电视台更具竞争力。但是,城市电视台发展中,民生新闻竞争实力较弱,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对城市电视台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关人员应加强对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媒介生态等系列问题深入分析,以寻求发展之路,提高城市电视台的竞争实力。

1 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

对于城市电视台而言,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是该行业发展的必然。社会人士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称之为我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变革,与前两次变革不同的是,第三次变革由城市电视台发起,并非中央推出,为城市电视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主要以省内关于民生的新闻为主,讲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故事。此外,党和政府对民生关注度逐渐提高,促使城市电视台积极发展民生新闻。可见,政治方针、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电视台新闻价值取向产生重要影响[1]。

2 对城市电视台生态环境的分析

1)宏观生态环境。从宏观生态视角看城市电视台的媒介生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城市电视台的制度与国家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任何级别的电视台媒介,其属性具有一致性,直接接受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然而,相关政策对不同级别电视台有差异倾斜,为城市电视台生存和发展提供阻碍。其次,城市电视台和城市经济形成产业环境,为电视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开城市电视台由事业转向产业性质的序幕。

2)中观生态环境。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城市电视台三者形成相互竞争的行业生态环境。现阶段,各级电视台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层面,并非对受众的竞争,而是对广告份额的竞争。从中观媒介生态环境视角看,城市电视台面临的竞争主要有:一是与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之间的完全竞争;二是垄断性竞争;三是寡头竞争。在如此激烈竞争环境下,城市电视台发展面临复杂的生存

环境[2]。

3)微观生态环境。从微观生态环境视角看,城市电视台与受众之间互动形成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电视台的微观媒介生态。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在有限的24小时内,电视台如何吸引更多受众,成为城市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谓的民生新闻,是与社会公众生活相关的新闻信息,由于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因而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城市电视台的竞争力。

3 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困境与发展

1)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困境。近年来,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逐渐发展,但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首先,新闻传播中普遍存在着信息量大的特点。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资源有限,主要以区域范围内的新闻信息为主,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观众。其次,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中,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导致媒介生态失衡问题出现。城市电视台发展中,新闻报道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如若缺乏有效监督,可能致使电视台出现失语问题,有损于城市电视台的社会形象。要发展民生新闻栏目,必须对电视台进行有效定位,视其为信息交流和传输平台,以更好传递信息。再次,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中,新闻报道方式和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着矛盾,造成新闻传播生态失衡。最后,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逐渐朝着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向而发展,对媒介生态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受商业化的影响,电视台工作人员利用商业手段,致使新闻报道失真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电视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当前,城市电视台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借助民生新闻的力量,以增强竞争实力,扩大城市电视台影响力和推动其发展进程。我国城市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地理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新闻资源。然而,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正确引导。

从媒介生态视角看,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有必要将民生新闻与生态互动理想相协调:首先,采取共生的策略。就我国电视媒体而言,相互之间不能取缔,只有融合才能实现竞争和发展。所以,在各媒体融合中,应坚持共生的原则,使电视台力求民生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性和报道内容的多元化,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其次,在媒体平等的基础上,提倡创新。城市电视台发展中,应赋予每个电视台以真正的平等权和发展权,鼓励电视台民生新闻回归本质,推进新闻报道的发展进程,使其能够实现“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最后,在媒介生态理念下,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应最大限度的提倡绿色与多元性,以充分发挥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积极作用,创造绿色信息环境,彰显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促进电视媒体的平衡发展。

4 结论

电视栏目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人们生活实际联系密切。通过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社会公众能够深入了解现实生活。但在城市电视台发展中,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从电视媒介生态环境视角着手,做出系列调整和赢得受众支持,才能为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从民生新闻视角对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民生新闻的困境和发展有深刻认知。

参考文献

[1]赵志洋.民生新闻对电视媒介生态的影响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余艺.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类型分化研究——以武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刘 洋,副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电视新闻。

媒介概况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央网信办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对影视作品、明星艺人及网络游戏中的内容质量和道德底线进行严格把控,尤其关注和维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国家意识越来越重视网络文化、影视作品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而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媒介批评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依据中小学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问题,探索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媒介批评学    青少年    影视媒介素养

“媒介批评学”是20世纪90年代大众传播学领域提出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批评者对媒介生产、文本、行为、现象乃至体制、文化、素养的评价和判断,它涉及电影、电视、报纸、网络等领域的媒介实践。“媒介批评学”的基本研究问题包括对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问题的批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已进入“媒介化社会”的时代。媒介能够实现其影响社会受众的良性功能,首先要提高人们使用媒介的能力,即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作为社会中较为庞大的受众群体,青少年往往指7周岁—12周岁的儿童和13周岁—17周岁为少年。他们每天接觸各种媒介传播的纷繁复杂的信息,对信息的认识和判断力不强,需要家长和学校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对媒介素养内涵的认识,主要从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三个不同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是青少年对信息的认知过程、了解信息是通过媒介如何传播的,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一、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山西省中小学为例

所谓影视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于影视传媒的认识,对于影视内容的主体辨识能力。影视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很多国家已取得重大成果,但国内至今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山西省中小学为例,笔者设计了《山西青少年影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其中学生共收回235份,老师共收回140 份,家长共收回123份,总共对370份有效调查问卷做了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发现31.91%的青少年对电影非常感兴趣,48.94%的青少年对电影比较感兴趣,仅有19.15%的青少年对电影的兴趣度一般。这说明,电影对于大部分青少年而言,仍是一个适合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和教育方法。笔者分别从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三个层面对中小学影视教育情况做了调查发现,从家长层面,68.29%的家长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影视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28.46%的家长认为可有可无,仅有3.25%的家长认为没必要。其中,有74.8%的家长对中小学影视教育不太了解,但有兴趣想要关注。这些家长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本科及大专学历,职业以国家企事业单位占比为主。他们的孩子基本都在地级市以上的公办学校。

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电影进课堂的方式进行影视教育是表示赞同且充满兴趣的,而目前在地级市以上的公办学校开设影视类课程的并不多,仅占比28.57%,且开设此类课程的频次基本上以每个学期开展1次居多。71.43%的学校具备满足影视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设备,但是不具备影视类专业的师资。学校领导对影视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各占一半,有50%的校领导漠不关心此事。这也就导致了一方面57.14%的老师并没有学习和传阅过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对国家在这方面的方针和举措不太了解;另一方面仅有12.77%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观看电影,绝大部分青少年还是通过进电影院、电视、手机、互联网观看影片。而且,63.83%的学生对学校现有的影视课程内容设置并不满意,他们希望能够丰富影片内容、加强观影交流、尝试短视频创作等。

除了关注影视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外,笔者还对学校围绕影视教育开展的其他活动情况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态度做了调查。目前,对于学生而言,想要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举办艺术节展、网络公开课等方式获得影视教育。然而,事实上学校目前开设的课外关于影视教育类的活动形式存在问题:学校组织集体观影活动和主题班会较多;社团活动和艺术节展的形式虽与学生需求相符,但数量占比并不能满足其需要;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公开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并没有开展,活动形式不够多元丰富。

从调查中了解,青少年最希望通过课外活动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丰富知识的目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需要通过影视教育,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发挥作用。电影、电视剧和网络视听文艺是综合的艺术门类。对于青少年而言,它们的娱乐功能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而运用优秀视听作品观赏提高青少年学习能力、通晓视听语言、培养批判意识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却仍有进一步拓延的空间。这是因为学校对于影视教育作用的认知仍体现在单一的方面,他们普遍认为影视教育不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仅仅可以辅助教师培养学生心理、情操、品德、审美和实践动手能力,而这些方面都是素质教育中的内容,由此可见影视媒介素养与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密切关系。

从山西省中小学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影视教育与个人素质及正确价值观养成关系密切,也能够辅助教育教学。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对影视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影视教学方面,学校无论从课程设置的数量、时长、频次,还是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都无法满足青少年需要,传播也未能得到明显效果。在影视媒介素养的培养方面,很多学校和家长并非重视和认同影视艺术的良性作用,不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青少年理解和感知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也未曾从影视教育中深度挖掘关于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和道德观念的价值意义。基于此,运用“媒介批评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去探索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传播路径,引导更多的中小学重视影视媒介素养的教育和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二、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媒介批评主要指的是基于人的传播活动对媒介现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反思性活动。从实践层面看,媒介批评至少应包括新闻新媒体批评、影视艺术批评、书籍出版批评、网络传播批评等。影视艺术批评对影视艺术的鉴赏、创作和发展具有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是提升影视审美和媒介素养的重要理论基础。借助媒介批评理论,笔者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顶层设计影视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实现青少年喜欢且愿意接受、思考和理解的传播效果,最终达到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正确判断力和全能素养培育的目的。

(一)认知领域:以认知作为影视教学的主要逻辑认知领域指对媒介信息的认知活动和思考能力。可以说,在青少年影视教育认知领域中最关键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思想和是非观念。要想做到此点,必须先要摸索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模式,思考并确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范式,研究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是适合青少年影视教育的,如何建设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如何实施中小学的影视教育,通过怎样的方式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开展怎样的培训才能实现目标等问题。具体而言,影视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意义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以认知作为主逻辑。课程目标设置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建设传统课堂与新媒体云课堂交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模块主要通俗浅显地教授中外电影史、影视视听语言、影视鉴赏评析、艺术学理论等知识;实践课程模块主要围绕实践活动展开,通过短片创作、戏剧表演、主题活动等方式进一步认识和感知影视作品的魅力;旨在提升青少年对影视作品主题思想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据调查,青少年使用手机和互联网接收和获取信息的比例分别为53.19%和27.66%,媒介形式的多样性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多接受信息的渠道,对于网络健康环境的治理和为青少年设置的“青少年模式”也说明了影视教育应该扩大到对影视音频作品素养的认知和判断上去,尤其是针对内容庞杂的短视频内容生产。

(二)情感領域:以情感作为媒介理解的内在因素

情感领域指从情感维度对媒介的理解能力。人在传播和接受信息活动时,人脑和心智的工作是具有规律可循的,人的身体体验和实践与外界的环境息息相关。在社交媒体、移动传播、虚拟现实等新的媒介技术语境中,电影的传达和表现方式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挖掘个人情感领域中的体认性、情境性和交互性,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动机、情绪和期待等内在因素,真正做到“去中心化”,避免“教化式”影视教学偏差导致的学生体验感下降,充分调动学生全部感官的“沉浸式”感官体验,教学过程可以多考虑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尽可能地让青少年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通过感官刺激极高地调动情绪,最终达到情感共鸣。除了利用5G、VR技术增强升级观影的情感体验外,还需要积极运用H5动画、主题小游戏、弹幕、表情包及多种接触身体互动体验的小程序在写剧本、点评电影、拍摄短片和表演等过程中激发青少年互动参与,增强感受,使其对电影充满兴趣,从经典电影导读、模仿和演绎延伸到电视剧、电视节目、短视频内容等视听领域,以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正确引导、知识传播和问题思考。

(三)审美领域:以审美作为媒介内容的判断能力

审美领域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的能力,注重审美形象性感受。影视作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它符合读图时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喜好,观赏感受与纸质图书不同,具有生动形象的视听呈现和科技动感的特效,是一种复合性的审美感知,可以给人艺术审美的感受和提升。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提出:“我们有理由要求影像作品成为一种精致化的审美文化的载体。影像作品应是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带有污染的东西的负载体,或者说在表现复杂生活时必须很明确地带有具有感染力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能让学生观赏和接受的,能从中全方位感受如真如幻的生活世界,能设身处地地沉浸而认识到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性。”②换句话说,影视作品自身的艺术审美功能可以让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并感同身受其传递的情感,真正认识作品中的真善美。因此,要在影视媒介素养教育中注重培养和提升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具体而言,除了影视观摩和影视知识的教育外,对于高年级学生还应该加设艺术相关的课程,如《中外艺术简史》《艺术理论》《影视鉴赏方法》《电影剧本分析》等。教师以审美经验为依据,通过影视艺术真实可感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内在感受,综合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从感知、想象、理解、移情等方面实现审美领域的教学互动。

(四)道德领域:以道德作为媒介素养的价值内涵

道德领域指对信息传播中道德价值内涵的判断。对于该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理解媒介内容是社会与文化的产物的能力,推动师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信服。通过对媒介文本中媒介符号、叙事、话语与互文性的分析,理解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确定且服从主流的价值立场和道德意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③由此可见,优秀经典的影视作品具有道德教育的社会人文功能性,充分发挥此类影视作品在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获得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赢局面。

纵观近几年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出现了票房大卖的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战狼》《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等,也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还出现了彰显国家形象的优秀纪录片《航拍中国》《大国工匠》《美丽中国》等,甚至出现了一批独具个性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等,点燃了青少年爱国的情怀和学习历史的热情。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影视作品中主流价值观念和经典文化道德传承的回归。通过组织青少年观看和学习此类作品,既可以利用好的传播效果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对祖国和社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感。通过对观影的消费行为转化成了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最终发展成为更加稳定的文化自信。

结语

本文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谈青少年影视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基于媒介批评学理论,紧密联系当代的媒介传播环境,细化影视媒介素养与影视教育的互动关系,希望真的能够为青少年影视教育的素质养成的后续发展与效果提供有效的指导。针对青少年影视教育问题提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建议能带给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些许启发,结合学校和家庭实际情况加以拓展,重视且将影视媒介素养的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为青少年的素质养成营造良好环境和理论支撑。

①陈霞:《中小学影视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73—77页。

②周星:《泛论当下青少年影视教育的价值、意义和任务》,《艺术教育》2020年第4期,第12—17页。

③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年第12期,第34—36页。

参考文献:

[1]饶曙光.疫情之下:关于影像时代青少年影视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20(4).

[2]姚君喜.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媒介概况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从大众媒介的基本含义入手,首先分析了凯尔纳所谓的媒介文化,认为他以媒介文化取代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一方面在于承认西方社会已经出现的文化现实,另一方面也试图以此调和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之间的理论矛盾。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学者使用媒介文化的基本语境,认为把媒介文化等同于大众文化的做法失之简单。因为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介的出现,种种文化现象已无法用大众文化的理论框架做出很好解释,这就为媒介文化的诞生奠定了现实基础。而文化研究的盛行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媒介文化概念的流行和媒介文化研究的展开。媒介是大众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所出现的文化形式,它既是一种全面抹平的文化,也是一种杂交文化,同时还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文化。

关键词:媒介文化;大众文化;新媒介;凯尔纳

文献标识码:A

近年,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一译“媒体文化”)研究渐成显学,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媒介文化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鉴于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媒介文化进行梳理、分析和界定。种种事实表明,把“媒介”和“文化”连到一起做文章,并没有太长的历史。所以我们暂时可以把媒介文化假定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但它无论新到何处,都与大众媒介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欲说媒介文化,我们需要先从大众媒介谈起。

据《辞海》解释,所谓媒介,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旧唐书·张行成传》有言:“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明小说之两大主潮》中亦说:“所谓才子者,大抵能作些诗,才子和佳人之遇合,就每每以题诗为媒介。”由此可见,在汉语语境中,媒介原来的意思非常宽泛,并未与“大众媒介”画上等号。

但是,由于大众媒介在当代中国的迅速崛起,媒介之含义已越来越与大众媒介趋同。虽然较新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把“媒介”与“媒体”做了区分,前者指向了《辞海》中的解释,后者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Ⅲ,但依然有词典把媒介解释为新闻媒体或传媒。而在实际的使用中,虽然媒介的本来义并未消失,但它也确实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大众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媒介看做是大众媒介的简化说法。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众媒介之意思的表达,在汉语语境中还有多种说法,除前面提到的媒介、媒体、传媒外,还有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大众媒体、大众传媒、传播媒介等。在我看来,这些说法并无多大区别。 在英语语境中,媒介(medium/media)的语义也经历过了一个类似于汉语的演变过程。据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梳理,medium源自拉丁文medium,意指中间。从16世纪末期始,这个词在英文中被广泛使用。从17世纪初期起,此词具有了“中介机构”或“中间物”的意涵。19世纪中叶以来,作为复数的媒介(media)才被大量使用。而由于广播、新闻出版在传播领域中变得日趋重要,复数的媒介从20世纪中期开始已和通信传播发生了密切关系。按照费斯克(John Fiske)等人的定义:“媒介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机构(intermediate agency)。”“广义上讲,说话、写作、姿势、表情、服饰、表演和舞蹈等,都可被视为传播的媒介。每一种媒介都能通过一条信道或多条信道传送符码,但此概念的这一用法正在淡化。如今它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特别是被定义为大众媒介(mass media)。”由此看来,在英语语境中,“媒介”同样也变成了“大众媒介”。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众媒介呢?根据国内学者的看法,大众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of commumcation)是20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出现之后才有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可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与电子媒介(电影、广播和二战之后才出现的电视)等。有的学者表述更为简洁:“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路线上用机器做居间以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杂志、电影、广播、电视诸形式。”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费斯克等人对“大众传播”的解释拿过来,以此丰富我们对大众媒介的理解。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就是在现代化的印刷、银幕、音像和广播等媒介中,通过企业化投资、工业化生产、国家化管制、高科技和私人消费品等形式,向无名的受众提供休闲娱乐和信息的实践与产品。”

以上的相关界定已非常清楚,我在这里已无解释的必要。不过,指出如下事实也许并非多余:大众媒介应该是被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填充着的一个概念。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谈到大众媒介时只会想到报纸、电影、广播、电视等。今天我们再来谈论大众媒介,显然已需要把互联网、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新媒介包括进来。所以,大众媒介的发展与变化显然与技术革命成果的运用密切相关。而由于高科技会不断催生出新的媒介形式,大众媒介也应该处在一个不断膨胀的过程之中。

弄清楚媒介或大众媒介的基本含义,应该有助于我们对媒介文化的理解。接下来,我们需要回答什么是媒介文化的问题了。

虽然凯尔纳(Douglas Kellner)认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ool)所谓的“大众文化”就既包括媒介文化也包括消费文化,但种种资料表明,作为一个概念,媒介文化到晚近才得以出现。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媒介文化一词;20世纪90年代,媒介文化研究的成果也屈指可数。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也只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文化才渐成显学,以此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如此看来,媒介文化概念之领域,无论对西方还是对中国的学界来说都还算是新生事物。

但是,这种新的思考契机却是藏在某种旧的研究之中的。在西方,媒介研究早已如火如荼,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不计其数。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媒介研究似乎是传播学的专利,其他学科的人无法染指。自从文化研究兴起之后,这种局面才被打破。比如,被凯尔纳称为文化研究元理论(metatheory)的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其中就包含着大众传播研究的内容。而法兰克福学派诸成员如阿多诺(Theodor W.Adorno)、本雅明(Waiter Benjamin)、洛文塔尔(Leo Lowenthal)和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其思想模式中也素有大众媒介这一维度。后来伯明翰学派(the 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如威廉斯,则有意开拓着媒介研究的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

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Stuart Hall)的那篇《编码,解码》(“Encoding,Decod-ing”)的论文,更是成了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正是在这种研究风潮的引领下,媒介研究逐渐成为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媒介文化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研究应该是文化研究进一步发展的产物。1995年,凯尔纳在其《媒介文化》一书中,有意把媒介文化纳入文化研究的框架中进行相关思考,可谓明确了媒介文化与文化研究的基本关系。而后来者的媒介文化研究虽然不一定提到文化研究,却也大都隐含着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径。在中国,虽然媒介文化研究的著作还不多,但就我所见,但凡媒介文化研究者,都会提到文化研究之思路与方法对媒介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因此,把媒介文化研究看做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应该不成问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便可以讨论什么是媒介文化的问题了。可以先来看看凯尔纳的表述:

“媒介文化”这一概念既可方便表示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介技术和产业)。它避开了诸如“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之类的意识形态用语,同时也让人们关注到媒介文化得以制作、流布和消费的那种生产、发行与接受的循环。此概念也消除了介于文化、媒介和传播等研究领域间的人为阻隔,使得人们注意到媒介文化体制中文化与传播媒介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打破了“文化”与“传播”间的具体界限。

在我看来,凯尔纳之所以会对媒介文化作出如此说明,主要应该基于如下两个原因。首先,在理论层面,打破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与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之间不相往来的局面,让两个学派的理论进行对话,是《媒介文化》一书所采用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因此,既抹掉“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之用语的意识形态色彩(此处是对英国文化研究之做法的认同),又“把媒介文化和传播的所有形式都看成是值得审视和批判的对象”(此处是对法兰克福学派之立场的采纳),就成为凯尔纳的基本思路。因此,对于凯尔纳来说,使用媒介文化这一术语本身,就已隐含着让两个学派交往对话的意思。其次,在事实层面,凯尔纳意识到媒介文化已成为美国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文化,甚至“媒介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宰制力量”。因为媒介文化的视觉等形式已经排挤掉书籍文化的传统模式,从而制造了新的风格、时尚和趣味,于是,媒介文化这一称谓便成为后工业时代或后现代社会的一种事实指认。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凯尔纳才说:“‘媒介文化’一词还有一个好处,它表明: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媒介文化,媒介已经拓殖了文化,并已成为配送和散播文化的基本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已取代了先前那些书籍或口语文化模式,我们已生活在一个由媒介主宰着休闲和文化的世界里。”立足于这样一个理论和社会的语境,媒介文化在凯尔纳那里便有了如下定性:媒介文化是一种图像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高科技文化。同时,他又认为:“媒介文化是一个你争我夺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主要的社会群体和处于竞争之中的政治意识形态都在争夺着控制权。而个人通过媒介文化的图像、话语、神话和奇观也在经历着这种争夺。”

从宽泛的意义上看,凯尔纳对媒介文化的相关界定都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如果我们承认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与媒介文化存在着一种内在关联,那么,西方理论界恰恰经历了一个从法兰克福学派疾言厉色之批判到伯明翰学派心平气和之研究的过程。而事实上,在从“大众文化”到“通俗文化”的话语转换中,其实已隐含着西方学者之立场、态度、理论、方法、视角等方面位移的诸多秘密。凯尔纳以媒介文化取代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一方面在于承认了这种既成事实,另一方面也试图调和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之间的理论矛盾。而这也正是他与其他做文化研究的学者不一样的地方。同时,媒介文化已成当代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也并非凯尔纳一个人的判断。类似的说法此前已出现过。比如,早在1983年,斯诺(R.P.Snow)就曾指出,在当代社会,由于公众往往接受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所以,当代文化实际上已成为媒介文化。所以,10多年之后,当凯尔纳进一步指认“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媒介文化”时,显然并非耸人听闻之词,而就是西方社会所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此外,由于媒介文化确实需要高科技的技术支撑、工业化的生产、商业化的运作,它所制造的又是一种诉诸人之视听感官的文化形式,所以,把它看成图像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高科技文化并无问题。而从这些层面人手思考,我们也确实更容易破译媒介文化的秘密。

但是,也必须指出,凯尔纳的界定毕竟是立足于西方社会现实、理论视角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种判断,其中的一些说法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比如,在中国,媒介文化虽然也是一个争夺的领域、斗争的场所,却很难提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加以认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大众媒介主要还是被主流意识形态掌控着,这就意味着其他的政治意识形态力量很难成为媒介的主宰者。一些网站的突然关闭(如2006年的“世纪中国”),一些报刊的突然整顿(如2007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事件),都在暗示着这一事实。除此之外,中国当代的媒介文化还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不像西方的媒介文化那样成熟和成型,这也会给我们的相关思考带来许多难度。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当代媒介文化要更复杂、更微妙一些,也更不容易形成相关判断。

除了凯尔纳的界定之外,我们也需要看看国内学者对媒介文化的相关论说。国内一些学者在谈到媒介文化时,都特别指出了媒介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紧密关系。有人指出:“大众文化是媒介文化的主体与最重要的部分。”有人认为:“大众文化就是一种媒介文化,它是文化媒介化的结果,也是媒介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社会图景和文化生态的表现。”而周宪与许钧写于1999年的一段文字也经常被人提及,他们说:

晚近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或曰“媒介文化”,或曰“媒介的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

周宪与许钧的界定显然可以深化我们对媒介文化的认识,但在我看来,由于《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的性质,此界定一方面主要面对的是西方的媒介文化,一方面也更具有某种普适性的意味,所以其中的中国特色并不明显。更值得注意的是前面两位学者的看法。首先有必要指出,无论是“大众文化

是媒介文化的主体与最重要的部分”之说法,还是“媒介文化才是真正的大众文化”之判断,其实都表明了如下事实:大众文化借助于媒介文化拓展其生长空间,媒介文化又借助于大众文化充实其文本内容。因此,若不深究,媒介文化等同于大众文化的判断似可成立。但实际上,如此定位似乎又失之简单。所以,两者的区别还需要进一步辨析。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时间并不算很长,如果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年头算起,也就是3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大致经历了被主流意识形态打压(20世纪80年代)、被精英文化批判(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被文化研究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等阶段。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逐渐成熟,是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壮大同步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大众媒介的技术薄弱,形式贫乏,大众文化的话语内容、表达方式等自然也乏善可陈。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媒介迅猛发展,新型的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形式不断出现,大众文化在政策层面获得其合法性的同时,也获得了大众媒介的技术支援。结果,大众文化来势汹汹,旁逸斜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丹尼英(Michael Denning)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所有的文化都已是大众文化。”我们虽然无法直接借用他的判断来指称中国的情况,但大众文化越来越渗透到其他文化形式中,以至让各种文化都打上了大众文化的烙印,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把大众文化看做是当下中国的最大现实,并不为过。

既如此,我们直接面对大众文化足矣,为什么还要谈论媒介文化呢?在我看来,如下一些事实很可能构成我们谈论媒介文化的潜在依据。

第一,世纪之交以来,新媒介的大量出现,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媒介文化现象。比如,有了网络,就有了网络文化;有了手机,又有了短信文化。由于这种文化对特定媒介的依赖性很强,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失去了这种媒介,其文化形式将不复存在。比如,像Flash动画、恶搞类的视频短片、博客写作等,自然都依赖于网络技术。而这些新型的文化样式一经出现,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大众文化的传统规定。有人曾对Flash的艺术特质做出如下界定: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与可复制性,多媒体特性、交互性、超链接的非线性结构、未完成状态,作者身份转移、虚拟性、平民化与个人化等。这些特性有的可以在大众文化的传统框架中获得解释,但多数则无法被大众文化所规约。因此,当我们用大众文化的视角来面对那些新媒介、新文化时,这种面对就会不同程度地遭遇尴尬或者错位。

第二,在大众文化的阐释框架中,大众就是普通群众,他们是大众文化产品的被动消费者。但是,新媒介的出现却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局面。这时候,大众不光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他们也成了文化产品的积极生产者。网络上的各类作品均可说明这一事实。与此同时,大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在网络上呼风唤雨、神出鬼没的“大虾”,往往是一些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而种种数据也表明,年龄越小,就越容易成为新媒介的使用者。因此,与新媒介耳鬓厮磨的往往是一支年龄不大、学历较高的成员所组成的队伍。当这些人成为文化的生产者时,必然会改变文化的基本面貌。这时候,如果我们再来用大众文化指称这些文化现象,很可能会捉襟见肘。

第三,即使在大众文化的层面上进行相关思考,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文化现象界定的困难。比如,2005年出现的“超级女声”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表面上看,这档节目的出现以及由此形成的全民说“超女”是一种电视文化现象,但是,当那么多的女孩子参与这一选秀活动,那么多的年轻人组成各路“粉丝”大军之后,我们似乎又需要在“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层面为这一事件定位。这样,虽然借助于大众文化的视角可以审视其一端(比如商业运作等),但另一端却有可能被完全忽略,如积极参与所形成的一种“仪式民主”(此处套用“仪式抵抗”一说)等,而被忽略的恰恰是青年亚文化的视角。由此看来,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亚文化变成大众文化的合作伙伴后,大众文化的构成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何面对这种新型的大众文化,显然也值得思考。

第四,也必须指出,媒介文化这一概念与相关研究之所以能够兴起,应该也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进程有关。如前所述,媒介文化及其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还没有进入学界视野。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之一应该是文化研究在那个年代还很少被人提及和关注。只是到了世纪之交,文化研究才渐成显学。文化研究的出现一方面让大众文化研究具有了某种合法性,另一方面,文化研究在关注大众文化的同时,也把其视线投向了大众媒介。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当大众文化研究渐渐向媒介文化研究倾斜时,虽然不能说这就是要淡化研究的意识形态色彩(像凯尔纳所指出的那样),但起码可以说是研究视角的调整、关注重心的转移。于是,面对同样的文化现象,在大众文化的框架中或许已是老生常谈,而转换到媒介文化层面,则有可能获得新的阐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媒介文化概念的流行和媒介文化研究的展开看做是文化研究推动之下的一个成果。

基于如上理由,笔者以为媒介文化并不能与大众文化完全画上等号。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要否定媒介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内容,而是希望我们在面对媒介文化时,能够对它有更准确的定位、更精微的分析和更恰如其分的研究。

既然媒介文化不等于大众文化,那么究竟什么是媒介文化呢?结合凯尔纳等学者的看法,同时也立足于中国的当下语境,我倾向于形成如下看法。

首先,可以把媒介文化看做是大众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所出现的文化形式。指出这一点是想说明,媒介文化既与大众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而这些新特征很大程度上又是被新媒介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甚至极端一点说,没有新媒介,就不可能有媒介文化。因此,在印刷媒介时代,虽然有近代通俗文化(像洛文塔尔指出的那样),在电子媒介时代,虽然也有现代大众文化(像本雅明和阿多诺所分析的那样),但我们却很难称它们为媒介文化。只是到了数字媒介时代,由于新媒介的崛起,也由于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不同程度的数字化,大众媒介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时,我们才有了谈论媒介文化的理由。

其次,也可以把媒介文化看做是一种全面抹平的文化。在大众文化成为主流的时代,意味着其他文化形式变成支流,进而被不断边缘化。但是在媒介文化时代,从理论上说,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知识分子文化与非知识分子文化等,却都获得了在大众媒介舞台上展示自身的机会。同时,由于它们通过大众媒介也在相互交往、相互渗透乃至不断移位甚至换位,原来处于对立状态的文化形式,其紧张关系开始消除,其界限分野也开始模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

文化只要经过了媒介文化机器的再生产,就具有了某种趋同性和匀质性。比如,我们都知道学术应该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高雅文化,但是经过《百家讲坛》的重新制作之后,它就变成了既非高雅文化,也非严格意义上的低俗文化之类的东西,而是成了这两种文化的平均数。究其原因,就在于大众媒介有一种全面抹平的魔力。

再次,还可以把媒介文化看做是一种杂交文化。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把媒介文化指认为单一的商业文化或消费文化都可能失之简单。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媒介文化产品,它要想成为商业文化进入市场,就必须获得生产许可证,而为了获得生产许可证,就必须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获得批准的前提是有迎合之相,无出位之思。为了赢得市场,其产品需媚俗;为了安全生产,其基调需媚上。一旦这种稳妥的方案落到实处,便既可实现商业目标,又能换来相关部门的暗中保护。比如,张艺谋的第一部大片《英雄》虽然是商业片,但其选材和主题却也是卖乖讨好之作。而这种做法自然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据报道,2004年5月20日《十面埋伏》上映时,刚好遇到一个“国产影片展映月”。一篇网络上未标明出处的报道引用香港寰亚公司陈焕宗的话:“知道内情的人明白,这个所谓的国产影片展映月,其实质就是为了给《十面埋伏》腾档期。”电影评论家郝建则把这个举动称为“清场”,“当然中国电影发行公司会说他们是按市场来操作的,也会认为他们做的是保护国产片的工作,但这样的保护就等于政府参与了发行”。正是由于这一背景,媒介文化产品的生产往往要考虑安全系数、视听率、商业回报等各种因素,而各种势力、元素介入之后,媒介文化就既非纯粹的商业文化,也非纯正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但它往往既是商业文化又是主流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媒介文化体现出了它的杂交性。

除此之外,我还想指出,媒介文化也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文化。政策因素、商业市场、媒介形式、受众水平等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媒介文化的生成之中,从而让它充满了许多变数,这样,媒介文化又具有了许多不确定性。

大体而言,以上便是我所理解的媒介文化。当然,话说回来,困难还不在于对媒介文化作出界定,而在于回答为什么我们不但有了媒介文化,而且它还会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一问题的答案很可能隐含在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的关系之中。而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需要更大的篇幅,笔者当另文论述。

责任编辑 宋淑芳

媒介概况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以教师媒介素养现状为切入点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问卷调查显示:随着媒介在教育领域的迅速渗透和逐渐融合,教师媒介素养水平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提升,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分析讨论促进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训机制、教学应用等三种媒介素养提升策略,以期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素质的师资。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师;媒介素养;实证研究;策略

近年来,随着媒体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学习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学科教育,媒介成为民众接受知识最重要的管道。因此,如何教育学生与社会大众理性认识媒介,并使其具备了解媒介对个人的正面或负向的能力,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媒介素养概述

媒介素养译自英文“media literacy”,又称为“媒体素养”或“媒体识读能力”,是大众传播领域所关切的议题,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及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论能力、创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则更为丰富、多层和立体,目前看来,至少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人的角度,教师应具有独特的媒介素养、知识和能力,以达成媒介使用者和媒介传播者的有效融合;从专业角色定位的角度,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媒介进行教育教学设计、呈现手段和展示方法,以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从工作职责的视角,教师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开展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以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使其成为具有现代品质的公民。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媒介素养分析

本次调查的目标群体是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兼职教师,调查样本涵盖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同时也考虑到了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类型、学科等变量。问卷发放情况如下:南宁市院校150份、柳州市院校80份、桂林市院校130份,总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36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4.0%。

(一)教师了解和掌握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

1.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认识

在“您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程度”选项的调查中,选择“非常了解”的教师只有8%;选择“了解”的教师占29%;选择“很模糊”的教师有47%;认为“根本不了解”的教师则占到了16%。在“媒介对您的影响程度”选项的调查中,选择“一般”、“较小”、“很小”的教师占到了51%;选择“很大”或“较大”的教师占49%。据此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认识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

2.对常用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1)单向传播媒介。单向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教科书、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在对单向传播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调查中,有87%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科书情有独钟,在教学中主要依赖教科书;而教师对电影和电视媒介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源于个人的娱乐需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关联性不大;广播、录音和录像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感觉很陌生,只有外语类的教师会比较熟悉和掌握一般的录音技巧。

(2)双向传播媒介。双向传播媒介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微格教室等。当前,计算机已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很重要的一种媒介,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5%的教师认为对计算机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有93%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Powerpoint电子课件”,但也有87%的教师认为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深度还有待提高。对于语言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外语类和计算机类的教师,97%的教师表示不了解或根本没有使用过。对于是否了解或使用微格教室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3%的教师表示听说过“微格教室”这个概念,但从来没有教师使用过这一教学手段。

(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媒介状况的调查

1.如何运用媒介获取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将其运用于教学的信息。在“你在日常教学中是如何检索并获取信息资源的?”的调查中,选择“图书信息检索”工具的教师有11%;选择“期刊信息检索(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期刊网等)”工具的教师占26%;利用“雅虎、搜狐等目录搜索”工具进行教育信息资源收集的教师有9%;利用“谷歌、百度等网页搜索引擎”工具查找、下载教学资料的教师占44%;通过访问FTP服务等方式获取相关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师相对较少,只有3%;通过其他媒介途径获取教学信息的教师占7%。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利用媒介获取教育信息资源方面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教师基本具备了教学信息资源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2.如何合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

关于“你获取教育信息资源主要应用于哪些工作”的调查显示,47%的教师表示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教学技能竞赛或者领导听课,而单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师占到了37%,从学生角度考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的教师比例只有16%,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时候,很多教师处在一个态度相对消极和被动的状态。在“你如何有效利用教学信息资源”的调查中,对教育信息资源事先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再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比例为29%,习惯于将已获取的教育信息资源略微做些修改之后运用到课堂上去的教师有45%,而选择不加任何处理直接照搬套用教育信息资源的教师比例占到了36%。由此不难看出,在教育信息资源与教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媒介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促进教学改革,而是为了迎合某些教学之外的因索,这说明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是比较低,还需要不断学习、锻炼和加强培训。

(三)关于媒介素养培训的相关调查

针对“对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很有必要的教师比例为10%,认为比较有必要的教师占29%,表示无所谓的教师有50%,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教师比例占到了11%。通过对教师“是否参加过关于媒介的相关培训”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四分之三的教师从来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培训活动。关于“如果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你希望达到什么目的”的调查,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教师选择是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而接近50%的教师则认为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满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要求,或者获得必要的相关资格认证证书;而认为进行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毫无意义,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教师比例达到了15%。关于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内容的选择,大部分教师反映当前应该加大

多媒体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应该强化教育信息资源获取、整合能力的培训;同时,也有教师认为应该加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探讨,尤其是要开展发达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先进典型的参观考察;对于传统媒介比如多媒体教室、幻灯机、投影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相当比例的教师没有表示出兴趣和需要。有关“通过参加培训,你希望提升哪些媒介素养”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希望获取和使用教学信息的占32%,判断和读写信息的占23%,加工和制作信息的占28%,传播信息的占4%,获取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占5%,其他的占8%。教师选择媒介素养培训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专家指导和合作的占34%,选择教工发展培训的占24%,建议融人其他培训项目的占26%,建议通过校本培训和大学课程的分别占11%和3%,选择自学和其他方式的各占1%。

通过上述调查,不难看出,针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不同的教师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总的来讲,很多教师都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但也有少数教师认为当前的媒介素养培训形式不够灵活、内容比较空洞,无法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培训机构本身,我们广大教师的媒介知识学习水平和媒介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策略

(一)创设促进教师媒介索养发展的人文环境

1.营造教师关注媒介素养的群体氛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也是这样,通过营造一种良好有序、充满激情和探索的媒介索养氛围可以让教师真切体验到媒介素养的内涵和魅力,从而使其对媒介素养产生较高的关注度和兴趣,而这种氛围的营造需要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各级结构以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首先,要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始,自上而下,使各个层级机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保持正向的态度,要结合教师综合业务水平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出台为教师媒介素养水平提高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其次,要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效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重视和奖励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发掘教师个人的潜能,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以点带面的现实效果。

2.深化教师以媒介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

媒介素养在教师利用媒介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媒介素养水平能够显著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层次。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媒介素养的提高创设良好的条件,在努力打造媒介素养氛围的同时,要制定适合院校自身定位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远景规划和战略。其次,从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来看,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特有的媒介知识和能力,并且要积极运用这种知识和能力,解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遭遇的教学困难和阻力,发展娴熟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深入开展教师媒介素养的培训

1.要明确培训目标

教师媒介素养培训要求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使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发展、价值、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充分了解和把握;通过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与方法、媒介信息的传播与创作培训,使教师媒介素养得到提升;教师从专业化角度能借助媒介设计和媒介展示,提高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能获得迅速研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

2.要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要积极统领整合本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包括专家学者、项目团队、示范基地等),努力开发媒介素养专项师资培训课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媒介素养的专项培训和认证。

3.要实现培训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

要通过理论讲授、现场观摩、研讨交流、案例示范、创意教案、展示评价等多种活动形式实施模块化、立体化的师资培训,要引导教师媒介素养培训由自发走向自为,鼓励教师在理论先行的基础上辅佐实践,在实践的探索中反思前进。

4.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认证机制

要通过培训课程或者项目的考核实施相关认证并且颁发认证证书,要将此项认证纳人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唤醒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激励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媒介素养知识

1.要正确认识媒介素养在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媒介素养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包括情感、价值、需要等多方面变化的过程。媒介素养不仅可以培养教师对媒介、媒介社会、教育信息化的理性认识和态度,还可以培养教师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和传递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媒介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和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鼓励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应该鼓励教师积极运用媒介素养知识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对这些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使其符合教学过程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教师将媒介素养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教学策略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和方法。

3.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媒介素养语境的创设,注重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从媒介素养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还存在很多片面性,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是使用了新型的媒介,比如网络或者多媒体,就是“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其实这些具体的媒介只是媒介素养语境的一部分,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语境除了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客观媒介,还包括显性的媒介素养课程和隐性的媒介素养观念。媒介素养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各种大众媒介的历史演变.分析媒介素养的生活化流程或者案例,培养学生利用媒介进行信息识别、表达意见和传递讯息的能力。隐性的媒介素养观念主要是指教师要将媒介法制知识和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媒介伦理道德观念,使其媒介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媒介概况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品牌占据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视媒介的品牌经营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营销领域的品牌与品牌营销的概念入手,诠释什么是电视媒介的品牌以及电视品牌的魅力和电视品牌的构成要素,透析电视媒介品牌经营的过程与经验。

关键词:电视媒介;品牌经营;心理策略

“品牌”通常指的是商标,这是品牌的法律含义。品牌往往也代表着产品的市场含义,如质量、性能、满足效用程度,及品牌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认知等。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品牌是指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及其附加价值的产品,而这种附加价值包括了产品个性、使用的主观感受、外观等。可见,厂商制造的是有物理属性的产品,但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消费者购买的则是有情感寄托的产品,这种心理因素也正是品牌营销作为一种销售手段存在的基础。

一、电视媒介品牌分析

品牌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和社会认同感使当今社会成为了品牌的社会,对电视媒介来说,其品牌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同于物理功能属性的产品,很多电视节目本身就有其强烈的情感诉求,文化意识、思辨意识和审美意识融入节目之中。电视媒介的品牌营销因此特性决定了其营销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节目内容。不同的电视节目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和思想。例如,“新闻联播”是新闻类栏目,但它不仅仅传递信息,更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快乐大本营”是典型的娱乐综艺节目,给观众带来放松与愉悦的感受。(2)节目价值。观众观看节目最终获得的是节目的功能和情感利益,并通过其获得有用的信息。如“对话”栏目节目理念是“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从商界精英与成功人士的智力交锋及对话中受益匪浅,且会因该栏目高知识阶层的目标定位而获得一种自我满足和价值确认。(3)观众。观众会因个人喜好而选择不同的电视节目收看,同时,理性的广告客户会选择目标观众群与自己的目标消费群相吻合的栏目投放广告,因此,观众的收视心理既是进行节目定位和策划的出发点,也是最终节目传播的接受者,成为节目品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电视媒介品牌的构成要素

电视媒介品牌须从最基本的电视栏目的品牌树立做起。一个栏目品牌的树立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是以节目内容为核心的节目制作部分,另一个则是节目播出前后的广告、推广部分。

1.节目制作部分。(1)节目内容。节目内容是品牌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一个品牌的根本属性。电视媒介有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新闻资讯,以“小崔说事”为代表的谈话类节目,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娱乐类节目等。不同的节目内容决定了栏目的定位,决定了受众群的宽窄。(2)节目名称。栏目名称是电视媒介频道识别系统(CIS)中的一个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节目的内容、性质、风格和目标群体。例如,“经济半小时”一听就知道是以经济信息的传播和服务为题材的新闻类节目。因此,一个独特、生动的节目名称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3)节目个性。内容是品牌的根本,而节目的个性则赋予了品牌更生动的内涵。品牌如人,受众喜爱的是张扬着不同个性的节目。“新闻联播”的权威、大气,“对话”的生动、专业,“时事直通车”的深刻、敏锐……都给予了受众最生动的体验。(4)节目包装。这里指的包装主要是指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对主持人风格,演播室布景以及镜头运用等方面的包装。例如,在进行一个少儿节目的制作中,主持人的着装就应该活泼些;演播室的布置多摆设些布偶玩具;多用运动镜头使画面显得活泼。这样一些安排能更贴近目标观众的心理,也更能强化观众对品牌的认知。

2.广告推广部分。(1)广告经营策略。电视品牌和广告价格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广告价格高往往意味着该品牌吸引了众多客户,选择高价位广告段的客户往往其自身品牌的地位也高,折射出节目品牌的市场价值高。因此,节目一方面制定出适宜的广告经营策略吸引广告商投入来增加其边际利润和消费需求,一方面利用资金大力提高节目质量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实现良性循环。 (2)覆盖率。覆盖率的大小决定了节目到达受众的范围,也使得观众有地域性的限制,这种限制也使得广告商在投放广告上有了更多的顾虑。很难想象,一家北京的健身房会去上海的媒体投放广告。因此,覆盖率的大小对品牌的推广会有所限制,也使得媒体的定位和受众群体的选择更有针对性。(3)播出时间。不同的节目会根据栏目的内容和性质,目标受众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时段进行播出。一般而言在晚上,特别是19:00到23:00的黄金时段,电视开机率高,面向的观众群也更为广泛。因此,不同节目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尽可能接近目标观众。(4)节目宣传推广。很多电视节目还利用其它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对自身节目进行宣传。像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快乐男声”,除通过本身卫星频道的媒介宣传优势外,还联合全国其他各种媒体对其造势,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掀起一阵热潮。

综上所述,媒介品牌的构建其实是很多因素相互联结而组成的一个整体,只有将节目品牌的构建落实到每一个要素,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成功地树立一个品牌。

三、电视媒介品牌营销的心理策略

电视品牌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如收视率、广告收入等)和社会效益(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资讯需求等)的最大化,而观众收视心理的对症下药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根据频道自身的资源、特点、定位来制定品牌营销心理战略非常必要。(1)情感营销。所谓情感营销,就是在营销的策略中加入情感的因素,通过频道或节目对各种感情(亲情、爱情、友情等)的一一记录,利用情感的共通性,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从而引导观众进行品牌消费。在国内的电视频道中,打情感牌的不少,例如以湖南卫视 “真情”为代表,以情感为节目述求,每期通过不同的情感故事,让观众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洗礼。其达到的效果,通过其节节攀升的收视率足以说明,不难发现情感营销是各电视台在今后的品牌战略中不能忽视的手段。(2)独特卖点。品牌的建立依赖于与众不同。例如央视以其权威性为新闻的卖点;湖南卫视以其轻松、搞笑的娱乐节目为卖点;上海东方卫视以其都市的时尚、繁华文化为卖点;安徽卫视以其连续播放的连续剧为卖点。虽然这些电视频道的卖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拥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独特卖点,使它们可以与众不同,可以被观众轻易的记住,这是品牌塑造的关键所在。(3)公众形象。电视媒介品牌的塑造实际是一个耦合观众心理,最大化地实现不同群体的收看趋同的过程。而要实现收看趋同,首先要让观众形成趋同的心理。良好的公众形象是促进这一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如凤凰卫视在对美伊战争的报道过程中,通过在新闻报道的同时,插入以反战、和平为主题的MTV,迅速提高了凤凰卫视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其脱离了媒体本身,成为一个“善心人士”的代言。这种赋有人情味的品牌在观众心中也就自然成型,并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文学与新闻系

参考文献:

1 支庭荣.媒介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433.

媒介概况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受众对经济信息的感知往往通过媒介报道所构筑的拟态环境来获取,并依据环境的变化来做出判断调节自身行动,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以《中国证券报》、《经济日报》、《潇湘晨报》为抽样调查对象,运用SPSS软件,对报纸媒体证券新闻报道与股市成交量之间做出了较系统的数理分析和传播学解读,认为在信息饱和年代,媒介整体形象的意义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议程设置、权威发布等传播手段常常能左右人们的思维走势,而议程之外的零散报道将越来越被“碎片化”并失去其正常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报纸媒体;证券新闻报道;股市成交量;相关性分析;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肖鲁仁,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章辉美,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3)

“传播效果的研究,可以看作是一个事实被新闻媒体报道后,所引起的受众从认知、情感到行为方面的一系列变化”{1}。考察新闻报道与受众行为的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抽样调查和数据支持下的实证分析。从微观的角度看,这种分析常常被抽象成有限的几种变量和因变量,是有一定假设条件的,得到的结果是在有限范围内的相关性和确定性。然而受众行为不仅与传播者的新闻报道有关,还和传播渠道、传播者形象甚至报道对象和受众层面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效果研究也可从更广的宏观角度来进行分析。为了抽样调查易于进行和支持模型的可控,本文主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考察传播效果,具体来说,是以《中国证券报》、《经济日报》、《潇湘晨报》为抽样调查对象,实证分析报纸媒体证券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实证研究所遵循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其逻辑的推理过程是:假定—理论分析—假设—验证。”{2}其中,“假定主要是指确定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联系;假设则是通过后面的理论分析得出的逻辑推测,最终通过抽样调查和相关分析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3}关于经济新闻的效果研究也必须遵循相关的逻辑要求。

一、研究假设和样本选取

1. 研究假设

假设1:如果报纸是公众获取股市投资信息的主要渠道,那么受公众所支配的投资交易行为与新闻报道内容存在相关关系。

正如李普曼所说,公众对社会现实的认识通常来源于媒介构筑的拟态环境。股民依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来对当前的投资环境做出判断,媒体信息对于受众的投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报纸是公众获取投资信息的重要来源,那么在股市运行过程中,媒体报道了某个利好政策,敏感的投资者可能在消息发布前后就开始做出买入或卖出决定,这个时候成交量就会放量增长;当媒体提供的是利空消息时,投资者出于减小损失的考虑,也会做出相应的决定,此时成交量也会增加。因此,成交量是反映并代表投资者行为的重要指标,成交量大小也是投资者对新闻报道反映程度的试金石。

假设2:在不同性质的媒介对同一题材的报道中,专业媒体报道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更为明显。

当前经济信息关乎各个阶层的读者利益,推出经济新闻版面,报道热门经济话题早已成为不同性质媒体传播内容共同的办报定位。就同一题材或话题的报道而言,专业财经媒体较党媒或者都市媒体而言,其权威性更为突出,在受众中影响力更大,而其权威性更多来源于媒介的公信力,在信源、内容和渠道方面更为突出。掌握了不同性质媒介对于同一题材的报道在受众群中产生的不同影响,对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假设3:如果从版面设置的角度来考察报道的强度,头版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要大于其他版。

媒体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凸显某篇新闻的重要性,如配标题、加编者按、发表评论等手段,但是通过头版来报道某篇新闻,是媒体通过设置议程反映事件重要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反映编辑部对某条新闻重要性认识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读者最容易接触和感知信息的有效途径。

2. 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取3家报纸作为新闻信息与成交量(传播效果)之间相关性分析的抽样总体:(1)《中国证券报》,作为国内证券类报纸的“龙头老大”,无疑可以代表业界对该领域的观察、分析与判断;(2)《经济日报》,作为中央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机关报”,其新闻报道包括股市新闻报道,当然具有其他报纸所难以企及的权威性;(3)《潇湘晨报》,作为一家有一定区域影响的市民报,其视野与观点代表了一定的“草根与民生”倾向。数据来源于上述3家报纸2011年全年的相关新闻报道,统计了报纸中对相关股票的报道和对应的股票成交量,对相关股票的报道包括报道的版面分布和报道的篇幅,分布位置分为头版和其他版,报道篇幅分为字数小于500字、字数大于500小于1 000字和字数大于1 000字。报纸是一个星期抽样一份,股票根据股票成交量图读出数据值。对《经济日报》、《潇湘晨报》两家日报从2011年1月1日起每8期选1期报纸,《中国证券报》是每周6期,我们从2011年1月11日起每7期选一次报纸,这样就能保证3家报纸在每周的任何出版日期均有可能被选中。我们从这些数据中得到报纸对股票的传播力度(包括报道量及版位安排等强度因素)。

二、研究设计和相关性分析原理

1. 研究设计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运用报纸对股票的报道和股票的成交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从相关系数的大小和显著性影响可以得到新闻不同的报道方式对股票的影响度和不同报纸对股票的影响度。

在过去的商业新闻传播效果研究中,不乏运用相关分析的案例,为了揭示投资人对《财富》杂志报道的反应,人们发现了议程设置效果与公众行为之间的联系。当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提高2.3%时,《财富》杂志报道的54家公司的股票提高3.6%。获得证明报道的公司,股票价格增长更为明显,达到4.7%,这次调研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媒体的报道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然而这次研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相关分析展示的是两种事物的相关关系,并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这并不能为人们从结构上分析联系的深层原因提供指导。因此进行相关分析时,必然也需要从其他角度对相关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2. 相关性分析模型的原理

但在实际中,人们总是用相关系数?籽XY,而不用协方差Cov(X,Y)来判断两个随机变量X与Y的线性相关程度。因为?籽XY是个无量纲的量,用它来描述X与Y的线性相关关系不受单位影响;而Cov(X,Y)则不同,它是个有量纲的量,必须依赖于X与Y的度量单位。人们通常用r=?籽XY,而不用Cov(X,Y)来判断X与Y的相关程度。{4}在SPSS软件中用r=?籽XY来表示,在相关分析中,一般根据r的数值大小,将不完全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分为四个等级:0

三、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1. 经济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初步定性分析

(1)在运用相关分析法对相关事物作定量分析之前,先对其作初步的定性分析,以确定这些现象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进行定量分析。

如果数据或者随机变量呈现相同的波动方式,即相同的上升趋势或者同时下降的趋势,则表明它们彼此间的相关性很强,反之则表明相关性比较弱。根据所得到的数据,作出初步的折线图,观察一下数据之间的关系,看数据的分布情况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化趋势是否基本一致。股票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遇到特殊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波动,在图像中出现波峰和波谷。同样在我们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如果发生重大的事件,新闻报道的力度也会加强,它将出现在新闻报道的头版。通过折线图,可以直观地看到新闻报道和股票成交量之间的波动趋势。见图1、图2、图3。

可以看出,3幅图具有共同的特点:几乎每一只股票成交量出现波峰和波谷时都伴有头版新闻,或者字数大于1 000字的报道的出现。每种报纸新闻报道的篇幅总数和股票成交量的波动基本保持同步。报纸其他版,以及字数小于500字,字数大于500字小于1 000字的报道也和股票成交量的波动趋势基本同步。这些特点说明了新闻的报道和股票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可以看出《经济日报》和《中国证券报》这两份报纸对经济新闻的报道比《潇湘晨报》的报道多。

(2)绘制相关图表,用于明确现象间的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根据大量的观察值在坐标系(通常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绘制出散点分布图,从散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来反映现象间相关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方向。相关图的绘制,通常是以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变量报道强度和成交量,将每组变量数值一一对应地标在坐标系中,这些坐标点的集合构成了两变量的相关图,也称散点图。见图4、图5、图6。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没有一幅图形中散点呈现出一个环形,说明新闻因素对股票具有相关性,同时散点的分布都有一些上扬的趋势,说明普遍是具有正相关关系。

2. 经济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分析经济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我们选取《中国证券报》对银行股票的报道来分析。图形虽能直观地展现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但不很精确。相关系数能够以数字的方式准确地描述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程度。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得到数据的具体结果如表1、表2、表3。

3. 经济新闻传播效果实证分析结果的解读

(1)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到《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和《潇湘晨报》新闻报道篇幅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0.348、r=0.569和r=0.334,且P值都小于0.05,说明3份报纸和股票成交量有相关关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走势及投资行为。这一结果证明了本文开头所提出的研究假设1是成立的。

(2)3份报纸的头版比其他版的相关系数都大,分别是0.523、0.504、0.562,而且P值普遍都比较小,说明报纸的头版新闻对股票的影响较大,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更加强。这一结果支持并证实本文开头所提出的研究假设3。

3份报纸字数大于1 000字的篇幅,字数大于500小于1 000的篇幅,字数小于500的篇幅与股票成交量的相关系数依次变小,说明随着报道强度的减弱,其传播效果(成交量)也相应减弱。而字数大于1 000字的相关系数基本上是显著的。说明媒介的重点报道(议程设置)对股民的投资行为影响较大。

头版新闻的设置和篇幅长的新闻报道说明了事件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事件的影响力和报道的权威性,股民们比较相信这类新闻,如果跟自己的股票相关,那么股票的成交量在该天就会有相应的变化。所以议程设置、权威发布等传播手段常常能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而议程之外的零散报道将越来越被“碎片化”并失去其正常的传播效果。

(3)从纵向看,《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与相关股票成交量之间的相关性比《潇湘晨报》与相关股票成交量之间的相关性要大,说明媒介整体形象的意义也很重要。股民们比较重视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可靠性。对于非专业性报纸——《潇湘晨报》而言,普通投资者可能只关注其重大事件的报道,所以《潇湘晨报》对股票成交量的影响比另外两份报纸小,而这与本文开头部分所提出的研究假设2是一致的。

(4)媒体对相关股票的报道强度与成交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报道强度增强,如相关股票的报道放头版,或者篇幅不断加大,则成交量有上涨趋势。但相关系数r并不等于1,说明媒体报道是影响股票交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媒体报道和受众行为之间可能还存在着其他因素的制约。

注 释:

{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6-267页。

{2}{3}李永健:《传播研究方法》,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4}战雪丽、张世英、张瑞锋:《金融市场相关性分析及其度量方法改进》,《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

上一篇:营销伦理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传媒外交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