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问题论文范文

2024-01-07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2008年、2010年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构成了我国现阶段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使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对河南省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其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环境 调查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对内部环境的定义是: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中的内部环境类应用指引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从不同方面解读了内部环境构成的主要内容。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和数据统计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本调查问卷选取的对象主要是河南省大中型的国有企业,共选取了51家,其中以河南省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为主(共32家),占总数的64%。问卷主要采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发放和收回,共发出51份,收回51份,其中2份为无效问卷,予以剔除,有效问卷共计49份,占发出问卷总数的96.08%。

(二)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1.是否按照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设计组织架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都比较完善。被调查企业董事会成员中有兼任管理层的37家,占比75.51%;监事会成员中有兼任管理层的15家,占比30.61%。被调查企业中董事会兼任管理层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董事会的职责之一就是监督管理层,如果董事会有兼任管理层的情况,会导致董事会的监督职责大大削弱。监事会成员兼任管理层的比例虽然低于董事会兼任管理层的比例,但比例仍然较高,也会影响监事会监督职责的发挥。

2.对组织架构评估的情况。被调查企业有7家经常从设计的有效性和运行的效率和效果对组织架构进行全面评估,占比14.29%;超过半数的企业(32家)偶尔进行评估,占比65.31%;10家企业从来没有进行过评估,占比20.40%。由此可见,被调查的企业大多数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架构全面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组织架构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企业是否设有内部审计部门,其是否隶属于董事会。被调查的企业34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占比69.39%;但仍有三分之一的企业(15家)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占比30.6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主要力量,缺少了内部审计,将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监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15家被调查企业审计部门隶属董事会,占比30.61%;7家隶属监事会,占比14.29%;11家隶属总经理,占比22.45%;4家隶属财务部门,占比8.16%;12家隶属其他部门,占比24.49%。为了保证内部审计足够的权限和独立性,一般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应隶属于董事会,内部审计部门隶属层次越低越不利于其保持独立性,从而不利于其开展相应的审计工作。从被调查的情况看,有30.61%的被调查企业,其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总经理和财务部门,还有24.49%的被调查企业其内部审计部门隶属关系不够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的难度比较大,难以真正发挥其监督的职责。

4.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48家被调查企业制定了发展战略,占比97.96%,只有1家没有制定发展战略。可见被调查企业对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视的。

5.企业是否设置了战略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企业的战略制定。25家被调查企业负责制定战略的机构为董事会,占比51.02%;没有单位选择监事会、经理层。选择其他的企业有24家,占比48.98%。企业的战略委员主要研究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发展方针以及经营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企业实际提出相关建议,其应当对董事会负责,一般应设在董事会之下,战略委员会主席应由董事长担任。通过调查发现半数企业的战略委员会是属于董事会的,但是剩余的企业战略委员会的设置并不明确,不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

6.有无对发展战略进行宣传和培训。15家被调查企业经常对发展战略进行宣传和培训,占比30.61%;32家偶尔进行,占比65.31%;3家极少进行,占比6.1%。过半数的被调查企业均没有对发展战略进行经常性的宣传和培训,这样会导致企业的高层无法树立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而基层员工无法对发展战略充分了解,不利于企业围绕发展战略开展工作。

7.企业是否建立员工使用和退出机制(多选)。32家被调查企业对高管人员建立了引进和开发机制,占比65.31%;35家对技术人员建立了引进和开发机制,占比71.43%;20家对一般员工建立了引进和开发机制,占比40.82%。从高管人员、技术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引进和开发机制的建立情况可以看出,企业比较重视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开发机制的建设,而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一般员工的引进和开发机制,这样不利于企业在员工和岗位之间形成科学有序的良性流动机制。

38家被调查企业对高管人员建立了使用和退出机制,占比77.55%;38家对技术人员建立了使用和退出机制,占比77.55%;20家对一般员工建立了使用和退出机制,占比40.82%。同上,大部分被调查企业对于高管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建立了相应的使用和退出机制,这样有助于企业降低人事风险以及防止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的泄露。但是对于一般员工的使用和退出机制却不够完善,不利于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8.企业是否建立了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24家被调查企业定期对社会责任进行报告,占比48.98%;13家随机对社会责任进行报告,占比26.53%;12家从不对社会责任进行报告,占比24.49%。可见,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而选择定期报告的企业多为上市公司而不得不定期报告,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非常少,有些企业甚至从来没有披露过社会责任报告。

9.是否建立了责任危机处理机制。33家被调查企业已经建立责任危机处理机制,占比67.34%;8家尚未建立责任危机处理机制,占比16.33%;8家企业选择不清楚,占比16.33%。对于责任危机处理机制大部分企业均已经建立,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关的责任危机处理机制,这样在企业面对突发危机情况时可能无法积极应对,而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10.企业文化建立的情况。29家被调查企业建立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占比59.18%;11家没有建立企业文化,占比22.45%;9家选择不清楚,占比18.37%。从调查情况看,超半数的企业均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但是仍然有22.45%的企业根本没有企业文化,这说明部分被调查企业在对待企业文化上还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巨大作用。

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明确治理结构中的权责划分,就是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其次需要保证董事会和监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职能,这就需要避免出现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成员兼任经理层的现象;再次要完善监事会的功能,使监事会可以有权监督董事及董事会的决议等;最后由于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应当处理好企业各级机构与党组织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各级机构按照相应的规定履行其职责。

(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评估体系。企业的组织架构如果存在缺陷,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为了及时发现组织架构的设计和运行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配套指引,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定期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的设置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组织架构的设计是否得当,其运行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运行的效率如何等。当发现治理结构存在问题以及内部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职能交叉或缺失时,及时进行解决,确保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环境其他要素的重要力量。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必须给予它足够的职责权限,由于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企业各部门的内部控制执行和设计的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建议,因此必须保证其相应的独立性,才能使内部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将内部审计置于经理层或者财会机构之下,其独立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内部审计对于经理层和财会机构的监督就会流于形式。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下,可以较好地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保证监督的效果。

(四)加强发展战略的宣传和培训。发展战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科学的发展战略要得到良好的执行,必须加强对发展战略的宣传和培训。对公司高层进行发展战略的宣传和培训可以帮助高层树立战略思维,为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奠定基础,对基层员工进行发展战略的宣传和培训可以帮助他们认清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把企业的战略有效地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从而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企业可以通过培训、讲座、座谈、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发展战略进行宣传和培训。

(五)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的员工是内部控制的主体,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可以使企业充满活力,同时对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不仅要重视高管人员和技术人员,还要重视一般员工,因为他们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企业需要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高管人员、技术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引进、开发、使用、退出机制,激发各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树立尊重人才的氛围。

(六)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协调,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又履行了对员工、对社会的责任。企业定期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可以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得到社会的尊重,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因此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定期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企业自身而言都是有益的。

(七)构建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为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国有企业的历史,部分企业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积极的企业文化,相反还有部分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文化氛围,而且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够重视,造成企业规则和制度意识淡薄,无法对员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也缺乏归属感,优秀人才容易流失。因此企业首先应当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应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使企业文化真正能够渗入全体员工的意识中;最后还应当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文化的建设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门韶娟.从内部控制审计角度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J].商业会计,2012,(2).

3.周燕敏.对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问题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3,(8).

4.赵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调查与分析——以河南省国有企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2,(26).

作者简介:

赵璐,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审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主持参与研究多项国家、省级课题。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过程中会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或不当、培训开发滞后、配置不够科学以及考核激励机制不太合理。

1. 人力资源规划欠缺或不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企业的发展程度越高, 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越高。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 科学地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 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获取、开发、使用和保持策略, 以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必需的人力资源的规划。一些企业只有策略性的中期规划和具体作业性的短期计划。由于缺乏对人力资源战略性的培训、开发和储备, 企业用人之时却无人可用。一些企业虽有人力资源长期规划, 但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没有对企业发展规划深入的研究, 以致所制定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与企业战略发展相背离或不匹配。

2. 人力资源培训滞后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手段和方法本应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 一些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支持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一些企业没有让员工成为人力资源培训活动的主体, 以致相当多的员工把培训当做一种负担, 被动地接受, 从而使企业组织的培训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3. 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

企业持续发展需要把最适合的人才放到最适合的位置, 努力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人事相宜,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但企业里人岗不匹配的现象多有存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者缺少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手段, 以致不清楚各工作职责、任务及岗位对人员的要求, 同时对应聘者也不能从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 使得在招聘阶段就很难达到个人与岗位的匹配。把人才招进来后, 又对其实行静态管理, 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开发或任用调整, 使个人与岗位的不匹配问题持续存在。

4. 人力资源激励不合理

在适当的考核激励机制下人力资源就是一种能实现价值增值的资源。一些企业无法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以致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一些企业虽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但流于形式, 员工工作的优劣仅凭领导的印象和主观评价, 员工的奖励和晋升主要靠搭设的关系网实现。这些都容易挫伤绝大多数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实现持续发展, 就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1. 建立“人本”企业文化

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人的问题。只有尊重员工以及员工的价值和贡献, 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有着对幸福和利益追求的权利, 也有被人尊重, 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而, 企业要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 既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 又要为员工在企业中的利益和未来做出规划, 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人文关怀,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从而对企业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 以此来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如果没有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会困难重重。

2. 制定人力资源长期规划

人力资源长期规划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长期规划时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 摸清家底。可以采用人力资源调查的方式进行摸底, 根据调查结果评价组织中现有的人才和技能。既要从个体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岗位说明书的匹配程度方面进行分析, 也要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总体分析。 (2) 预测需求与供给。以企业发展规划作为主要依据, 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状况。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后再估计企业在未来可获得的人员数目和类型。 (3) 制订计划方案。对现有能力和未来需要作了全面评估以后, 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测算出人力资源在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短缺程度, 并分析企业将会出现超员配置的岗位。然后制定人员补充计划、调整计划、接替计划和晋升计划。 (4) 适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随企业发展规划的变化对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及时做出调整。

3. 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

对一些企业而言, 大规模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做法并不现实。满足人才需要的最有效途径还是从企业内部培训开发员工。企业首先要改变在人力资源培训上不投资或投资少的现象。人力资源的培训虽无法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但是企业最终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每年在培训教育上的预算高达工资总额5%~10%。其次是做好培训前的动员工作, 让员工意识到培训对于个人前景的益处, 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 改变员工被动参加或不愿参加培训的现象。最后是要设立完整的培训体系。这个培训体系可包括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培训效果等。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 根据培训课程的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可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固定课程和动态课程三类。培训教师来源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培养。培训评估的核心内容是员工接受培训后是否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评估结果将直接作用于培训课程的改进和教师调整等方面。

4.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人力, 即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好包括体力、知识、技能、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无论是对企业的短期绩效还是长远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企业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对所有岗位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按工作内容的要求细化, 编制好各岗位工作标准、人员岗位职务说明书, 规范标准和职责, 以达到因岗设人。其次要为岗位配置合适人员。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能级对应。企业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 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 在纵向上处于不同的能级位置。岗位人员的配置, 应做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2) 优势定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有其总体的能级水准, 同时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工作爱好。通过优势定位, 不仅员工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岗位的要求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 而且企业也应据此将人安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3) 动态优化。把人员合理有效的配置后, 还必须通过调配、晋升、降职、轮换、解雇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配置。因为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 岗位的任职资格势必会有新的要求,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该岗位上工作的人, 也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要求或其能力已远远超出该岗位的要求。因此, 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 对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重新的定位。该升的升, 该降的降, 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趋近合理。

5. 健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可以消除平均主义思想,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应考虑人才的知识水平、技能经验的差别, 合理拉开分配档次。用量化的经济指标, 衡量人才不同的技能和价值, 对紧缺的创新型人才实行特别薪资。对员工具有激励力的薪酬管理模式, 还需要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考评相结合, 与业绩挂钩, 使每个员工的收入与他们的业绩好坏、贡献大小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是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通常是指从企业的经营目标出发, 用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员工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 并使评价以及评价之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机制在实施中必须要有一套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本人实绩的科学的考核标准, 同时在实施考核中做到公正操作, 对事不对人, 并能将考核结果面向所有的被考核者公开, 及时做好反馈沟通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聘任以及薪酬分配等的依据, 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潜力。

三是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越优秀的人才, 越看中企业为他们提供的发展平台。具有公信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选拔干部时, 采取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和择优录用。坚持职位、条件、报名、结果四个公开, 充分体现广大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打破“由少数人去选人”的旧格局。坚决消除用人上的“关系网”和论资排辈的弊端。同时干部任用不能一选定终身, 要打破工人、干部的身份界限, 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让、不称职者下的用人机制。

结论

在市场环境下,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去有效地开发和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实现持续、稳定、和谐和健康地发展。

摘要:在市场环境下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竞争, 这种竞争归根结底为人才的竞争。为此不少企业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确保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培训、开发、配置和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郭强.试论企业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J].地方电力管理, 2000

[2] 王海芳.浅论国有企业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20

[3] 洪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商场现代化, 2012.11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以农村水污染问题及防治策略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农村水污染防治具体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农村水污染问题基本概述,包括生活造成水污染、农业活动造成水污染、工业活动造成水污染,其次从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机制、提升政府环境监督质量和执法水平、树立水资源保护思想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防治策略,进一步强化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处理和防治效果,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问题;防治策略

Key words:Rural water pollution;Problems;Prevention strategies

最近几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逐步加快,同时农村地区的投资建厂单位数量与日俱增,但是水污染现象愈加严峻,集中凸显在生活污染、农业污染以及工业废水等层面。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村区域居民用水量在增加,受到专业化水污染防治手段和途径的制约,导致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友好建设。因此,新时代农村水污染问题的防治要科学化,从根源上控制好水污染问题,针对此种情况,笔者给出以下分析和建议。

1 农村水污染问题基本概述

(1)生活造成水污染。因为农村区域内居民生活缺少约束性,污染来源比较多,包括氮污染物与磷污染物等,影响到水资源的长久发展。集中在生活中洗涤用品、化肥材料和垃圾燃烧等,而农村居民的生活呈现集中化发展倾向,难免增加居民排放的污染物,破坏到农村区域附近的水资源。并且部分居民环保意识欠缺,生活习惯不佳,如果没有关注到水污染的问题,会促使水资源保护工作失去实效性。另外,农村先进的设备不够完全,在污水的处理上存在不科学性,导致诸多污染物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加以处理,破坏水资源的清洁程度,导致日常生活污染到水资源[1]。

(2)农业活动造成水污染。农业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尤其是农药的运用、养殖业和农膜污染等现象,因为农业污染和土地紧密关联,如没有及时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农耕退化的结果。农业活动占据农村经济体系的重要地位,农业污染处理难度比较高,污染程度较大,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的现象出现。农业活动污染水资源一方面会直接表现在水资源上,另一方面会间接地体现在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上,导致水污染现象更加严峻。另外,农业活动引发的水污染涉及面积比较广泛,成为水污染的典型问题。

(3)工业活动造成水污染。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城市污染单位朝向农村污染转移,不仅无法处理水污染问题,还会增加农村地区的水污染現象,因为部分农村区域对水资源的管理缺少专业化监督部门,以至于废水排水的流程不够标准[2],或者直接把污水排放到河流以及湖泊中,加剧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在实际的工业活动中,尚未得到处理的废水成为水污染出现的集中表现因素,且废水中存有有毒气体,若无法保障加工与处理的科学性,会制约到农村地区附近水域的污染,具体来讲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水中涉及多种类型的污染,因为不同的生产流程与技术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工业废水的治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2 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防治策略

水污染防治实效性不佳的因素包括环境保护立法不够完善、政府实施环保政策失去平衡与农村居民缺少环保意识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水污染防治优化凸显得更加重要。对于水污染的高效防治工作,要围绕如下几点进行。

(1)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机制。在农村水污染问题的防治过程中,要充分按照农村地区现有环境、地理特征以及经济进展情况,把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视作首要工作,针对性出台水污染防治的条款,细致标志生活垃圾与污水的处理方式[3]。在防治机制的制定中,针对和环境污染防治要点不相吻合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保证多个款项可以及时落实,保障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机制可以得到规范的实施。并且在保护水资源与排污层面,要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地方性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加大水污染的防治力度,全面规划生活垃圾与乡镇单位防治流程的规划,为高效率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准备。

(2)提升政府环境监督质量和执法水平。其一,政府环境监督质量的提升。政府环境监督对农村水污染问题的解决起到决定性作用,各个地区的政府要强化行政管理质量,按照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情况开展防治措施。首先要及时优化产业现有结构,致力于高效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执行生态施肥科学技术以及防治科学技术,在根源上管理好农药与化肥的使用。或者选择厌氧生物处理法以及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宣传节水灌溉技术,保障水资源利用率和化肥利用率得以增加[4]。除此之外,统筹规划乡镇单位生产流程,开展公平有效的环境保护评价工作,着手于这些单位的产业升级,尤其是污染环境的单位,要求管理者进行及时完善和整改。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在科学技术上,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畜禽养殖的层面,规范处理畜禽的粪便,鼓励农村地区形成养殖行业与种植行业密切相关的工程[5],还要因地制宜地生产污水加工设备和先进技术。其二,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在环境保护执法期间,农村地区要创设专门的环境保护单位,通过中央机构对农村地区的水资源保护问题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和协调。各个省市政府都要完善环保机构的设置,配置对应分支机构,把环保部门视作执法主要对象,积极参与到本地环保工作中。在此期间安排地区性和流域性的环保执法单位之间互相协调,定期对环境保护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归纳,及时找到环保不足之处,针对性改正执法业务,由此灵活地管理水污染防控操作,提高环境执法监督水平。

(3)树立水资源保护思想。水资源保护的实施者是人,人类具备的环境保護思想是制约水污染防治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环境保护缺乏认知,而农民作为农村持续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在水污染问题的防治过程中发挥自身职能,大力推广环境保护要点,时刻以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生活和生产。与此同时培训农村地区的干部人员,促使其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在思想层面加强水资源保护效果。更新工作考核方式,引进环境因素的考核内容,做好水资源污染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农村地区环境的恶化发展,创建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树立农村所有居民的环境保护责任感于使命感,确保水污染问题得到实效性的控制与调整。

3 结束语

农村水污染问题的防治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现实价值,水污染一直是环保的重点话题,而我国水污染问题依旧无法从根源上得到解决,尤其是农村地区。引起水污染的问题因素比较多,涉及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所以国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意识到农村水污染问题防治的重要性,明确水污染防治的目标与基础要点,通过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机制、提升政府环境监督质量和执法水平、树立水资源保护思想等,全面对水资源进行污染防治,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条件支撑。

参考文献

[1]孟祥芬.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8(4):56-60.

[2]谢三桃,杨富宝.巢湖流域磨墩水库流域水环境污染源调查及防治对策[C]//(第六届)中国水生态大会,2018.

[3]王勇清.探究大中城市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08):63-64.

[4]刘萌.制药行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污染分析及其污染防治措施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4):14.

[5]曾雪梅,李力群,方晨雨,等.用于控制微流域及农村面源水污染的生态拦污坝技术研究[J].云南化工,2019(5):52-53.

收稿日期:2020-05-11

作者简介:邱文霞(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环境管理;对策分析

一、企业环境管理概念的形成及内涵

企业环境管理既涉及宏观层面的即社会层次的内容又涉及微观层面的即企业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作为管理的对象而被国家的环保部门所管理;另一方面是企业作为管理的主体对企业自身内部实施环境管理。国家的宏观环境管理与企业的微观环境管理之间具有互动的内在协调性。只有有效实施企业的微观环境管理策略,才可能达到国家宏观管理的目标要求,只有建立完备的国家宏观环境管理机制,才能对企业微观环境管理的工作加以推动并保障。

本文所论述的企业环境管理是基于微观层面的内容,是指企业把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使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的企业经营活动。它要求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环境损害问题。这一概念的核心,是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环境保护基础之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视企业环境管理将为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企业界必须认识到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要预见到市场的变化和巨大需求,逐步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在时代前列的企业已不再是被动接受政府的管制和社会的监督,而是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和责任,这种带有深远影响的变化,将为企业同政府及社会间在保护环境、促进持续发展方面建立一种新型的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能够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将为企业带来更为巨大的经济效益。虽然企业实施环境管理将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才力,对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但是相对于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是暂时的、次要的。从长远来看,实施环境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环境意识,改善企业形象,减少法律纠纷和环境投诉,便于申请银行贷款,降低保险费,改进工艺,提高技术水平,节能降耗,减少排污收费,避免环境事故和环境处罚,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要求,通过环境方面的竞争优势来赢得客户,消除绿色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等,最终转化为企业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目前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对环境管理认识不足,经营理念相对落后。我国企业对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在大多数企业至今尚未确立企业环境管理观念,仍然把追求近期利益和微观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眼前利益考虑得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少。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以资源无限为前提的,认为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不可兼得的,从而把保护生态环境与解决贫困与经济增长对立起来,没有站在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许多企业的经营理念中,企业经营目标仍然停留在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产品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粗放型经营阶段。甚至还有些企业的经营理念认为,企业自身尚不能很好发展,更没有精力考虑环境保护。

2.企业环境管理的方式落后,水平较低。在企业环境管理的方式上,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在采用传统的污染治理模式,即“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治理的目的是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只关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在污染物达标排放后,即使环境质量仍趋恶化,企业也不关心。这种模式只重视末端治理,既忽视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污染控制问题,又忽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管理方式已经十分落后。在企业环境管理的水平上,我国大多数企业环保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

3.企业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不足,环境管理工作很难开展。在企业组织机构上,部分企业专门设有环保部,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进行统一管理;部分企业设有安全与环保部或质量安全与环保部,行使环境管理职能;还有部分企业没有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而将环境管理的职能自然落到基层单位。组织是环境开展的保证,由于企业在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上的缺位和不足,导致环境管理职能难以落实。特别是不少企业的领导对环境管理不够重视,因此无暇顾及,这往往使得企业环境保护的许多工作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4.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支持力度不足。环境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对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都有重要作用,但它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扶助,政府应为企业环境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和外部政策环境。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环保上也很下功夫,但由于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组织,零星、分散的环保措施显得乏力。而且我国的环保措施实质上是通过颁布环保法规、具体采用经济手段或行政干预手段来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但在执行过程中,经济手段标准模糊、收费不清,同时拖欠、拒交现象严重,行政干预手段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四、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1.应具有前瞻性思维,要正确认识实施环境管理对发展企业的重要意义。企业要树立起重视环保有益于经济的观念,摒弃“环境保护不见经济”的成见,从而在可持续发展中并非简单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消极转向积极。企业要把环境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制定企业环境管理战略,认识到实施环境管理将是企业发展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必将给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实施企业环境管理是发展的需要,是对人类生存的环境负责,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是对整个社会负责。

2.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真正做到把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轨道。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环境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企业环境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入必须进一步加强;而企业环境管理的不断加强,必将促进企业管理的深入发展。一个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企业,反映着资源能源较大限度地利用,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志之一。所以,将环境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并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

3.要积极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规范企业环境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保护全球环境,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全球各类企业、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组织而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公布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企业若能通过ISO14000,获得国际认可,就等于取得了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就可以打破发达国家正积极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ISO14000系列标准将企业的管理体系从原材料来源的环境影响,到生产过程的节能、将耗、减污、乃至污染物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尽可能多的开发低污染和无污染的产品。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不但可以提高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竞争力,增进获利能力,提升企业形象。

4.实施企业环境管理依赖于整个社会。一方面,目前环境污染相当多的原因是管理不善造成的,要有效地控制和解决这些问题还有赖于政府的干预作用,法制的规范作用和标准的引导作用。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改进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企业环境管理的推动力或许不明显,却是根本性的。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还限于关注产品本身的环保功能,缺乏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行为的监督意识,随着国际绿色消费时尚的兴起,消费者会以越来越挑剔的眼光审视企业的环保品行。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成金华,谢雄标. 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模式探讨[J]. 江汉论坛,2004,2:47-50.

[2]刘晓伟,刘莉莉,梅丹.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4:81-83.

[3]福斯特?莱因哈特,理查德?维尔特. 企业管理与自然环境[M].东北财经出版社,2000.60-68.

[4]高鸣霞.论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J].企业经济,2002,4:83-84.

(编辑 奕子)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采用超效率DEA—环境变量回归—调整DEA的三阶段模型,对我国省级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和投入产出变量冗余进行了递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高的医药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正面影响。技术无效率的产生,投入方面主要来自于劳动和资本资源配置低效所导致的冗余,产出方面主要来自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所导致的冗余。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超效率DEA;三阶段模型

一、 引言

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高阶DEA模型,通过超效率DEA-环境变量回归-调整DEA的三阶段方法,对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区域比较进行深化研究,一方面超效率DEA可以克服一般DEA计算可能产生的多重有效决策单元的排序冲突问题,另一方面环境变量回归和调整DEA的综合分析,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使得分析结论更为科学有效。

二、 模型方法与变量选择

1. 三阶段DEA模型方法。

第一阶段:超效率DEA模型。本文采用了Per.Anderson和Niels Christian Petersen的超效率DEA模型(Super efficiency DEA,SE-DEA),主要贡献在于,在对某个DMU进行评估时,通过利用其他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线性组合代替该DMU的投入产出方法,把该决策单元排除在外,使得有效决策单元(效率值等于1)之间也能进行效率比较,从而实现所有决策单元的充分排序。设有N个DMU,M个投入变量和S个产出变量,超效率DEA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兹o是第o个DMU的效率值,xji是第j个DMU的第i个投入变量,yjk是地j个DMU的第k个产出变量。一个有效的DMU可以使其投入按比例增加,而其效率可保持不变,其投入增加的比例即是超效率评价值。该阶段计算的效率值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变量二者共同决定的。

第二阶段:环境变量回归模型。为了进一步考虑不同DMU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并在最后的效率分析时剔除环境变量的影响,第二阶段将以第一阶段超效率DEA分析计算的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环境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运用OLS方法分析环境变量对效率值的影响,其模型为

其中θi是第i个DMU第一阶段的效率值,βj是第j个环境变量的系数,Zij是第i个DMU的第j个环境变量,εi是随机误差项,n是DMU个数,m是环境变量个数。

第三阶段:调整DEA模型。利用第二阶段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将所有的决策单元调整到相同的环境,并考虑随机因素的干扰,计算各个DMU在剔除了环境变量影响的效率值。为此,首先计算DMU效率的环境影响指数hi,然后将环境影响指数hi作为投入指标之一,重新对样本进行第一阶段的超效率DEA分析,即得到消除环境变量影响的效率值。环境影响指数hi的计算公式为

环境影响指数hi代表各个DMU所面临的综合环境,是一个投入性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DMU环境指数hi值越大,说明该DMU所处的环境越有利;同时,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环境指数hi值越大,则该DMU的效率越低。

2. 变量选择。医药制造业具有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因此在选择效率评价指标时除了考虑一般性投入产出指标外,还要考虑与该产业技术特征密切相关的指标。因此在第一、三阶段的超效率DEA分析中,本文在投入指标上选择了医药制造业的投资额(INV)、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HUM)作为一般要素投入指标,选择R&D经费内部支出额(R&D)作为研发投入指标。在产出指标上采用医药制造业的销售产值(SAL)作为衡量一般性产出的指标,采用拥有发明专利数(PAT)作为衡量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

在第二阶段,环境变量主要指那些对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影响但又不在样本可控范围内的因素,这些影响既有可能来自行业本身,也有可能来自行业外部。本文根据数据的相关性和可得性,预先选择了各地区的人均GDP(GDPP)、外资及港澳台投资医药制造企业占地区医药制造企业总数的比重(FOR)、出口交货值占地区医药制造业销售产值的比重(EX)、国有及国有控股医药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GOV)、医药企业的平均资产水平(SCA)等作为环境变量。其中人均GDP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产生的外部影响,FOR、EX、GOV、 SCA四个影响变量反映了地区医药制造业对外资的依附程度、市场开放水平、产权结构和规模经济等行业特征,最终影响变量的取舍还需根据是否通过统计检验来决定。

三、 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期为2003年~2012年,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将医药制造业划分为26个样本(由于数据缺失,不包括海南、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共计260个DMU。原始数据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4-2013)和《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

在第一阶段,根据公式(1),使用分析超效率DEA的EMS1.3软件,根据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主导模型进行计算,得到SDEA模型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03年~2012年期间,北京和贵州的DMU效率值处在生产前沿面之上,天津、江苏和山东的DMU计算值出现了数个或多个代表着极有效率的“big”,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河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区的DMU效率值在半数以上的年份中都大于1,说明这些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包括河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和广西等七个省份在内的地区,研究期内的效率值都不高,说明这些地区的医药制造业发展中仍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从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医药制造业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各省之间效率相似,而西部各省之间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第二阶段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中发现,本文所选择的FOR和SCA两个环境变量对医药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予以剔除。根据公式(2),采用GDPP、EX、GOV三个影响变量对效率值的回归结果见表2。

由此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环境变量得分方程hi为

hi=0.012GDPP+29.316EX-12.000GOV(4)

以上回归结果表明了三方面问题,第一,外向型的市场拓展为医药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对提高技术效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医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医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支持作用。第三,国有企业比重高较明显的对医药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不断提高医药制造业市场化程度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会成为医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第三阶段调整的超效率DEA分析中,要考虑各个地区医药制造业DMU所受到的不同环境影响,即把第二阶段计算得出的各个DMU环境得分hi作为该DMU的附加投入变量重新做超效率DEA分析,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与第一阶段SDEA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有171个DMU在剔除了环境变量的影响后效率值明显增加,并且其中有30个DMU的效率值大于1。这些效率值增加的DMU,其环境得分相对较低。即作为一个投入指标,环境变量越大意味着在相同产出的情况下,投入冗余也较多。第三阶段超效率DEA分析结果中依然有122个DMU效率值小于1,即存在某种形式的无效率。在进一步对这些无效率DMU的冗余变量进行分析时发现,大部分这些无效率DMU都在某几个投入和产出变量上存在冗余(见表4),其中在投入指标上,有超过42.62%的无效率DMU在资金投入指标INV上有冗余,有超过48.36%的无效率DMU在劳动投入指标HUM上有冗余,即这些无效率DMU存在较高程度的资金和劳动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投入指标R&D的冗余比例较低,说明R&D投入虽然还存在一定的无效率情况,但它在带动我国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产出指标上,有59.84%的医药制造业DMU在PAT指标上出现冗余,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高,发明专利大多没有转化了实际生产力。

四、 主要结论和建议

本文采用超效率DEA-环境变量回归-调整DEA的三阶段模型,对我国省级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影响因素分析和投入产出变量冗余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1. 我国技术效率高的医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如北京、山东、江苏、天津和贵州等地。东部地区拥有一批跨国制药企业和医药研发中心,在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等方面研发创新资源丰富,市场条件、市场化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因此这些优势地区应积极带动周边着力打造区域性的医药产业群,通过合理布局形成新药研发中心-制药生产中心-医药营销中心的完整产业链。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则应充分发挥中药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加大中药的研究、生产及向世界市场推销的力度。另外,河北和黑龙江等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医药制造业基地,拥有哈药、华北制药、石药、健民等龙头企业,这些地区的医药企业虽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原料药的深加工能力强,但是其产品附加值低,初级产品比重大,需要进一步加快市场化进程,拓展国内国外两大市场,促进医药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我国医药制造业投入要素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存在于很多地区,其中资本要素的冗余度达到42.65%,劳动要素的冗余度达到48.36%,从而影响了这些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在资源配置上会受到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双重影响,因此处理好政府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至关重要。对于医药制造这样的竞争性市场,应更多的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使企业直面市场,通过充分而有效的竞争,使产业在资本深化的过程中实现规模报酬递增,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而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侧重于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用敏锐的嗅觉和长远的眼光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克服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3.提高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核心在于加快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最重要突破路径是加大研发投入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根据《2012年全球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我国专利申请量已超过美国、日本等国,2011年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专利成果转化的平均实施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这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医药制造业表现的也非常突出,2003年~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呈10倍增长,年均递增率接近30%,专利申请量逐年提高,年均增长率高达47.38%,但无效率DMU的专利产出冗余度已达到近60%,说明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存在明显障碍。由于单纯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非常脆弱,易受到转化周期长、风险大、未来效应不确定等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因此要改变我国医药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大力发展以孵化器、交易平台、管理服务平台、中试基地等为主要功能的中介机构,三是要建立良好、稳定的风险投资资金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锋,李兰冰.中国医药制造业综合效率评价:基于双阶段效率评估模型.中国行政管理,2013,(3):85-88.

2.邹文杰.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其收敛趋势——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9-73.

3.张永庆等.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中国科技论坛,2011,(1):69-74.

4.Anderson, P., and Peterson, N.C.A Pr- 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1993,39(10):1261-1264.

作者简介:王燕,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添松,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吴蒙,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3-08。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面对逐渐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及不断加剧的企业间竞争,现代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必须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依照“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管理思路,对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利用及废弃各阶段的环境成本实施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本文通过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清洁生产、绿色营销、逆向物流等方法,探讨如何帮助企业加强环境成本管理,以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环境成本管理 生态设计 清洁生产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在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弊端的同时意识到企业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方式正是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各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无偿使用自然资源,并将由此造成的环境影响推向社会的现象将彻底结束,长期游离在企业成本管理范围外的环境成本将不断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获得成本优势,就必须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成本管理范围,并寻求总成本最低。本文试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的环境成本管理内涵入手,分析环境成本的管理方法,并对实现有效环境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的环境成本管理内涵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产生直至灭亡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期间,它可以从市场视角、生产者视角、消费者视角、社会视角加以阐述。从市场视角看,产品生命周期指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循环过程。从生产者视角看,产品生命周期指从产品研发设计到原料采购、制造、销售的循环过程。从消费者视角看,产品生命周期在生产者视角的基础上延伸到了消费者使用阶段。从社会视角看,产品生命周期涵盖了产品研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消费者使用及回收废弃阶段的全过程。本文从社会视角出发,探讨如何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实施有效环境成本管理。

(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分析

联合国国际会计核算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号文件指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结合该定义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将环境成本重新定义为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使用及回收废弃等整个生命周期内,为防止其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发生的一切直接及间接支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成本内容包括:(1)研发设计阶段:环保产品研发费用、研发人员工资、研发设备折旧等。(2)采购阶段:选择绿色环保原材料支出等。(3)生产阶段:以环保为目的发生的生产设备改造、流程改进、处置“三废”支出。(4)销售使用阶段:绿色包装材料选用支出及使用中的污染治理支出等。(5)回收利用及废弃阶段:回收利用设备投入或改造支出、“三废”处理设备投资及维护、超标罚款、废弃物填埋降解支出等。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内造成资源耗减,同时在相关阶段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企业必须深入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分解环境成本,寻求降低环境成本的最佳途径。

(三)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内涵

传统环境成本管理采用末端治理方式,缺乏预防意识,环境成本管理集中于生产过程,范围狭窄。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是对产品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所有环境成本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考核,注重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其目标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最大化及对人类伤害最小化。这种管理模式使环境成本管理的对象更加全面、范围更加广泛,管理更加主动。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这种现代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使得企业更具竞争力。因此,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管理意义重大。

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

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我们可以将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管理划分为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评价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环境成本管理。

(一)事前规划阶段的环境成本管理

事前规划阶段指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设计阶段,它既是环境成本管理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该阶段将决定未来发生的大多数成本。该阶段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是对产品实施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荷兰公共机关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世纪90年提出的一个环境管理概念,也称绿色设计。它是指利用生态学思想,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安全问题有机融入设计方案中。生态设计有助于企业在源头重视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问题,变被动为主动,为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奠定基础。实施生态设计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

1.确定产品的绿色定位。在开展生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产品在材料选择、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使用及回收废弃阶段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树立绿色产品观念,贯彻预防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设计理念。

2.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要求、产品的性能要求、成本效益要求、消费者喜好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尽可能设计出符合各方面需求的合格绿色产品。

3.进行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案制定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二)事中控制阶段的环境成本管理

事中控制阶段指产品生命周期的采购、生产、销售、回收利用及废弃阶段,这也是环境成本实际发生的主要阶段。针对该阶段不同时期的活动特征,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

1.在采购阶段实施绿色采购。所谓绿色采购是指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应选择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和对环境损害小的原材料,从而减少环境问题,推动绿色消费观念。实施绿色采购首先要建立绿色材料数据库,搜集材料在使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能源量、材料在废弃处理时可能花费的成本及材料在生命周期内可能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信息等。其次应对供应商进行科学评估,选择合适的绿色供应商,并与之建立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2.在生产过程实施清洁生产。所谓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持续应用于生产、产品及服务过程,以增强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将“清洁生产”引入生产阶段,将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环境成本,降低末端治理成本。实施清洁生产首先应选择绿色材料,减少日后的环境处置成本;其次要做好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减少回收成本;三是应在生产过程中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更新生产设备,减少三废排放;最后要建立科学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加强生产中的环境风险检查,合理安排生产进度,完善信息收集,增强职工环保意识。

3.在销售过程实施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销售阶段对产品进行的环保包装、绿色广告宣传及绿色运输等一系列方法。实施绿色营销企业应做好环保包装,选择可重复利用的无毒无污染包装产品,并避免过度包装;其次应加强绿色形象宣传;最后加强运输过程的环境成本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在回收废弃环节实施逆向物流。所谓逆向物流是指通过对产品及产品包装实施的回收、改进、翻新及循环再生等技术,使已经废弃的产品重新得到利用。它既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又减少了对自然的破坏。而对回收回来的确定无使用价值的废弃物可通过集中回收进行填埋、焚烧,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三)事后评价分析阶段

事后评价分析阶段指整个生命周期结束后对该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改进的方法。该阶段应设置专门的环境成本管理部门,搜集环境成本信息,设置合理的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环境成本绩效考核指标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增长率、环境成本率、环境投资收益率、环境恢复费率、事故罚款赔偿费率等。非财务指标包括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部门的设立、环境管理制度条例的制定、员工的环保培训、环保技术创新投入、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环保设备利用率、清洁能源利用率、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合理的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分析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设计工艺流程和产品功能结构。

三、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监管力度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实现两者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制定实施分区域分阶段的环保标准,完善产能退出机制,研究制定有利于环保的产业政策。同时,应加大企业监管力度,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追究相关部门、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二)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随着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加强环境成本管理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从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成本实施全面科学管理,寻求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最优化。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各部门的合作,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加大奖惩力度,提升企业绿色形象。

(三)建立健全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制度,设立环境成本责任中心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成本管理制度,制定环境成本控制标准,严格依照标准控制环境成本。此外,企业应结合各部门设置环境成本责任中心,按照分工明确、责任易辨的原则,结合产品生命周期原理,在各环节各部门层层分解环境成本责任,区分可控和不可控的环境成本,协调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将不可控纳入可控范围。编制各环节的环境成本责任预算,并将其纳入成本评价标准中,落实企业环境成本责任。

(四)建立绿色供应链,加强企业间合作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范畴,环境成本管理范围不再局限于生产过程,而是向上延伸至供应商,向下延伸至消费者。构建“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的绿色供应链,将加强企业间的战略性合作,更有助于企业从整个生命周期全面考虑环境影响,帮助企业选择绿色环保原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和企业间技术和信息的共享来实现绿色供应链的建立。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它立足于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以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为主,通过产品的生态设计、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实施清洁生产、开展绿色营销、变废为宝等多种方式,将企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可能的遏制在萌芽中,真正实现环境成本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成本控制战略之演进逻辑: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视角[J].会计研究,2005,(3).

2.冯巧根.从KD纸业公司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J].会计研究,2011,(10).

3.林杰,李兵宽,张西征.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1).

4.周一虹.论生命周期成本法下的环境成本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5,(5).

上一篇:建筑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论文范文下一篇:水运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