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范文

2024-03-08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范文第1篇

摘 要: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在回顾浙江省宁波市近十五年来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体举措的基础上,总结其成效和制约因素,结合区域资源现状,从“人、财、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交宁波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沿海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指导。

关键词: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现代农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众所周知,农业科技创新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机制无法保证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因此,如何在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生物规律)基础上,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力、科研机构的技术驱动力和市场(农户、企业)引力,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败的关键。宁波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受“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资源约束,现代农业发展明显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短板。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缩短差距、提高农业生产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宁波市委市政府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联合宁波市农办、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整合长三角地区涉农科研院校中坚力量,组织实施重大(重点)农业科技专项,协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近十五年宁波市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做法,总结其成效,剖析制约因素,结合区域资源现状,从科技创新的“人、财、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宁波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沿海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指导。

一、具体举措与做法

自2001年以来,根据农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为构建“三位一体”(科研、教育、推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保障。

(一)協同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针对现阶段宁波农业科技现状,依托“两院三校十中心”( “两院”指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三校”指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十中心”指宁波市稻麦育种中心、航天育种试验研究中心、宁波市水产苗种繁育中心、国家海洋技术转移宁波中心、宁波市畜牧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禽病诊疗研究中心、宁波市创汇蔬菜工程技术中心、林特良种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林特良种繁育工程技术中心、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协同攻关,促进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实现技术升级,在良种培育、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重点突破。其次,支持科研院所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给予五年500~1 000万元经费支持;引导农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给予20万元科技经费补助。再者,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对列入省、市重点实验室的由财政一次性补足100万元和40万元,逐步形成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开发体系。

(二)创新产、学、研模式,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模式。一是“院地合作”模式,即依托科技特派员,以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方式,把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植根农村,形成“专家(及团队)+公司+农户”的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先进科技服务于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导航”;二是科技园区带动模式,按照“核心区—专业园”的“一区多园”建设模式,促进农业创新资源集聚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星火示范基地转化推广模式,按照“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产业为目标,以83家星火示范基地的技术核心区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产业,推动整个产业基地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2014年转化推广应用技术305项。

(三)科技特派,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科技特派,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村政策、农业生产动态、农产品供求和市场价格、农业科技、灾情、疫情等农业信息服务,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宁波已选派自然人科技特派员1 102人、法人和科技特派员团队133个深入农村一线,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每一个村镇,实施各类科技开发项目348项,引进、推广农业农村适用新技术812项,农业新品种767个,7 236户农民实现增收,解决了20 603人就业,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培育和扶持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全面落实农技推广制度,逐步构建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1个,跨乡镇专业性区域站4个,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多元化的科技研发推广机构。

(五)搭建平台,为农业技术有效传播提供便捷途径

一是搭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成立科技培训团,以及选送优秀农民赴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培养等方式,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科技干部,培养专业户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二是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平台。以“便民、高效、优质”为服务宗旨,通过农技110、星火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与农业专家就农事、病害等进行交流沟通。三是搭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农业公共服务资源,搭建以现代农业展示区、农产品检测区、数字化信息区、科技培训服务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1个,跨乡镇专业性区域站4个,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合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成效

(一)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初步建成了以“两院三校十中心”为依托,以农业科技型企业和现代农民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慈溪、象山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促进了农业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有效配置,促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推动“园区—企业—农户”的协同发展,提高了区农业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能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农业技术与农户需求对接的桥梁——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民营农技机构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基本满足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宁波特色瓜菜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宁波慈溪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宁波鄞州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创业链、创业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为宁波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

(二)农业技术储备能力明显提高

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甬优系列”水稻、“慈抗3号”棉花等6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品种审定;宁海土鸡1号、“慈蚕1号”蚕豆等21个品种通过了省级品种审定(认定)。区域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包括种子基因库、微藻种质库、微生物菌株库、鱼贝类精子库)技术水准领先于国内同行水平。农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新高,其中授权发明专利达94项。农业科技成果突出,累计39项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种养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4.67%。

(三)农业优势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形成

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使得全市农村经济基本形成了以创汇蔬菜、榨菜、蔺草、水果、竹笋、茶叶、花卉、水产品、生猪、畜禽等十大农产品为主导产业;以杂交稻制种、瓜菜工厂化育苗、水产全人工繁育为主要特色的生物苗种繁育技术体系;以水产品、果蔬、竹材为主要特产资源的加工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率达60%以上;以海水饲料加工、生物活性物质利用、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开发为主要特色的农业生物技术体系,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有22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其中余姚天邦、慈溪海通2家公司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被列为国家认定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鄞州开诚等5家农业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四)农业质量安全水平有提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业规模化、企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迅速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了“三品一标”农业发展(“三品一標”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指标。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考核指标中,“三品”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0%以上为全面实现现代化),“主要食用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比率”达到60.37%,排名全省第一。据宁波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宁波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专题报告》数据显示,慈溪市“三品一标”在宁波各县市区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绿色食品认证数量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分别为273个、65个、2个,占宁波的30.7%、32.7%、33.3%,居宁波首位。

(五)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初步建成

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技需求为目标,以整合资源、提高效能,强化公益性职能、发展社会化农技推广队伍为原则,以优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农机水利事业为依据,全市建立起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服务直接、联系紧密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目前,全市基本完成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聘用首席专家92名,农技指导员556名,责任农技员927名。876名农技人员参与各类科技服务活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517期,培训农民3.13万人次,培育新型农民1 82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3 700余户。有371名大学生享受农业领域创业就业补助,118个乡镇(街道)建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六)要素产出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增效显著

在2002—2014年期间,劳均农业增加值(即劳动生产率)以年均14%幅度快速增长,从2002年11 225元/人提高至2014年达53 830元/人;每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5 500公斤/公顷(2013年为5 469公斤/公顷,2014年为5 800公斤/公顷)。同期,每公顷种养面积产值(即土地产出率)则从29 540元/公顷提高至125 465元/公顷,年均增幅为10.28%;资本产出率(农业增加值与农业生产资本投入的比例)保持在180%左右,达到并超出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150%的水平(2014年为180%,其中农业为290%、林业为191%、牧业为80%、渔业为142%、服务业为159%)。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2000年5 069元/人增长到2014年24 283元/人,年均增长11.84%,已连续十余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制约因素

虽然宁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

一是虽然宁波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能基本满足省委明确规定“各地科技三项经费中用于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的比例必须达到1/3”的要求,但科技三项经费基数低,从而导致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相对不足。二是因为计划单列市得不到省政府相关经费支持,从而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长期偏低。三是由于部门条块分割的问题加上财政预算科目设置不尽合理,导致农业科技投入十分分散,造成了重复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农业科技发挥效用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与现有人力资源冲突

一是农技推广队伍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求,突出表现:(1)年龄老化现象普遍,这些农技专员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2)专业结构失衡,79.3%的专技人才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人才严重短缺。二是农业从业者素质偏低,影响农业技术需求与应用效果。目前,在宁波市市区及各县市务农的农业劳动力大都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8%。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不仅影响其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认知与了解,而且影响采用与效果,进而影响购买需求,最终导致认知少→了解少→采用少→采用效果差→购买少或不认知→不了解→不采用→不购买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科技配置不平衡

目前,宁波种植业和畜牧业中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链有15条,其中,慈溪蔬菜、鄞州蔺草、余姚榨菜等产业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然而受限于昂贵的资金投入,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无法实现新的突破,从而使得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只能止步于传统的产品市场,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徘徊。与此同时,产业行业协会发展缓慢,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仍较弱。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间集成与融通

宁波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基本覆盖农业全产业链。但由于各系统间缺乏协同与集成,信息化应用“碎片化”现象严重,如生产领域中的信息化,缺乏与农业基础设施、农机装备技术和农艺的深度融合。同时,各部门按自身需求仅对生产中的某一阶段或过程进行“监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消费者、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与反馈不畅,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造成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与实际应用的脱节

农业科技中的有效科技成果和综合性成果推广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成果浪费现象严重,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據统计,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0%~80%,而宁波仅为65%左右;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般为60%~80%,宁波市平均转化率只有40%,与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相反,熟悉市场环境和需求情况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实力薄弱,主体地位尚未确立。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激发创新动力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供给水平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第一,要强化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各级政府首先要严格执行《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保证支农资金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支持的重点,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技推广预算支出,两项经费投入额度务必达到科技三项经费1/3的要求。第二,在原有经费落实的同时,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现时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基数,达到并逐步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第三,积极吸纳民营资本,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信贷担保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资发展农业科技事业。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科技不断进步。

(二)整合社会资源,开创产学研合作新局面

实践证明,产学研是促进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有效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已经搭建的“两院四校十中心”科研平台,由市科技局牵头,联合农业局、质量监督局等相关农口部门,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瞄准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难题,以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实施重点攻关依然至关重要,但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术的市场需求以及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益,选择和激励农业科技园区或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参与研发和试验,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以点带面,并给予相应主体物质奖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待遇。

(三)搭建桥梁,不断充实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人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农民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对农业技术理解有限的情况下,农技推广队伍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因此,针对当前农技推广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的弊端,突破原有框框,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拔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到农业类大学或相关专业进行在职培训,以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同时队伍的力量,搭建沟通交流桥梁,为农业科技切实植入农村提供保障。同时,通过赋予行业协会必要的管理权限和职能,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引导行业协会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四)共建共享,助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

互联网改变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投资模式,也为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管控提供了条件,实现精准农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因此,搭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势在必行。同时,辅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点,提供从网上交易、拍卖、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打开农资产品的销售空间。借助于自媒体应用大众普及特点,拓展农技110、农民信箱功能,开通微信公众号,以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供求为出发点,融合科研、推广、教育于一体,有步骤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解宗方,李海现,李锦辉.农业科技创新模型及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9):290-293.

[2] 叶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14-01-20.

[3]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国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借鉴[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4] 贾敬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 杨艳红,王义辉,张咸益.浙江省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95-297.

[责任编辑 吴高君]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范文第2篇

[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必要性;制约因素;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必要性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必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才能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采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生产手段,突破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增加对农业科学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1]。

1.2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1.3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利用率[2]。

2制约因素

2.1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机构不健全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得到了精简,农技站机构已不存在,人员也合并到了乡镇机关。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一方面,乡镇农技人员合并到乡镇机构,机构不存在;另一方面,村级农技员多年前就已取缔,导致农技推广网点解散,农技推广工作“棚架”。

2.2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手段不完善,人才缺乏

农技推广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人才作支撑。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由于一些乡镇人员编制少,还有部分其他非农技人员顶替农技人员,占农技人员的编制,严重降低了农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农技队伍中接收继续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尽管他们通过多年基层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时代,知识面与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知识“老化”现象。

3对策

3.1加快农业科教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

3.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3.3加强农业技术引进力度,促进现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发挥龙头企业、近农产业等企业的作用,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重要载体,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3]。

3.4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促进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增加投入,各级财政每年按一定比例安排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有关部门每年拨出科教兴农专项活动经费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专项活动经费,专项用于资助科教兴农成果转化推广活动。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4]。采取新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四是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五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4参考文献

[1] 潘嘉念.以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成效与新的工作思路[J].南方农村,2006(6):4-9.

[2] 杨中柱.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42-45.

[3] 《农民日报》编辑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步伐[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11):1.

[4] 闫美玲.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343-344.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范文第3篇

2013-04-01 09:16:48来源:《上海证券报》2013年03月14日

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主导模式仍然是小农户直接面向大市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由集体经济承担的统一经营功能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越来越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消费地与产地距离越来越远。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无法驾驭远离的大市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不仅关乎农民切身利益,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环境都有直接影响。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已连续发布了10个中央一号文件。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其侧重点。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侧重点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如何理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要解决哪些重大现实问题?怎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新体制机制?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回答什么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并不容易。目前理论界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并没有明晰的一致性界定。但是,从实践需要来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规范制度和活动空间以及动力机制。

改革后,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计划经济体制中的集体土地按质量和地理位置等人均分配到每家每户,由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农户基础经营层次上,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统一服务功能,如兴修水

利。

实践证明,这种双层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动力机制是农民付出努力与获得收益直接相对应,有助于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产品供应,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既然农村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双层体制曾发挥重要作用,为什么还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密切相关。

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主导模式仍然是小农户直接面向大市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由集体经济承担的统一经营功能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农产品都经历了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有时农产品价格过高而农户没有农产品可卖,有时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价格低迷,销售困难。

2008年生猪价格急剧上涨,而很多养猪户没有生猪可供销售。2009年农户养殖的生猪卖不出去,亏损严重。笔者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农民普遍感到现在的农业生产,如同赌博,市场风险很高。为什么会出现农产品生产时多时少和价格忽高忽低的困境?这与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小规模农户盲目生产有关。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越来越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消费地与产地距离越来越远。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无法驾驭远离的大市场。当价格高时,可能蜂拥而上扩大生产。当把农产品生产出来时,可能农产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暴跌,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当农户因亏本而退出生产时,接下来可能面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痛惜没有农产品可供销售。

分散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不仅让农民牢骚满腹,而且也影响到每个消费者。分散小规模农户生产农产品,自己不可能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只能卖给当地的商贩,商贩从田间地头收购农产品后到产区批发市场销售,然后由分散产区运到集中产区批发市场销售,运销商再集中产区批发市场农产品到主销区批发市场销售,在主销区批发市场批发到农贸市场或者超市,最终才由消费者在居住地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费用高,必然带来居高不下的农产品消费价格,让消费者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特别地,当某种农产品生产过多,价格预期下跌时,商贩往往会在产区拼命地压低收购价格,减少收购量,导致产区价格低迷和农民销售困难而销区价格可能仍然高企。

按农户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农户生产,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矛盾也越来越突出。2012年,中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达到1.6亿人,他们常年不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却拥有承包地,这可能带来农业副业化,甚至土地撂荒,直接影响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率提高。

正是分散小规模农户生产无法克服的弊端,中国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正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农产品价格整体上已经连续多年上涨,未来还可能上涨。农产品需求增长,价格持续上涨,无疑会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利润空间扩大预期。这种市场动力机制不仅催生出农村种养大户和农民合作社,而且吸引了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2012年,全国工商企业租种农民土地到达2500万亩。

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已经涌现,实践初步表明这些新型主体有助于克服分散小规模农户的弊端,更加适应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必然是实行规模经营的,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国猪肉价格已经明显高于欧美等国家的水平,但是国内一般养猪户仍然盈利水平有限,甚至不盈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一般农户受到规模和技术水平等约束,养猪方式效率不高,劳动生产率偏低、病死猪太多、饲料转化率不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入农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应用先进科技提高产出效率,这样,获利就会大幅度提高。

未来各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必然会发挥出综合效益来。龙头企业实力强,能够加速科技创新,打造品牌,直接面向消费市场,通过与农民合作社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再由合作社直接组织农户按照合同生产,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挥示范作用,一般农户专心按标准生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够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

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孕育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未来中国还会因势利导,培育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几年来,中国每年在召开全国农村农业工作会议期间向各地的种粮大户颁发奖状,奖励拖拉机。中国农业补贴新增部分主要向农村新型主体倾斜。国家财政支持的一些农业建设项目,将由合作社组织实施。龙头企业除可以享受到优惠的财税政策外,还可直接参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毫无疑问,

中国农产品广阔市场及其获利空间,加上政策鼓励,必将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当然,考虑到中国人口多,地域辽阔,农户差异大,出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户权益保护,对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创新空间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限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租用农民承包地,必须以合法和农民自愿有偿为前提。工商企业租用农民承包地,要实行严格准入和监督管理,防止工商企业圈地而不生产农产品,出现非粮化和非农化,破坏农业生产能力。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了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体系、动力机制和制度约束。这一定会激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更高的消费需求,更快地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范文第4篇

摘 要 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人际关系在农业技术推广以及现代农村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际关系的良好展现也能够加深科技推广员与农民之间的情谊,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目标和内容。基于此,针对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人际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争取克服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人际关系障碍,促进人际沟通,实现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人际关系

在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时代,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对于农业产出和耕地的循环使用都提出了新的方案[1]。但是,农业与科学技术的双向合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项农业科学技术只有在农村中进行推广,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鉴于此,农业科技推广就成为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2]。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农业科技推广技术员与农民的沟通关系也成为现阶段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3]。

1 农业科技推广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关系。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不仅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的升华和变化,而且能够对各个方面起到润滑作用,促进既定目标的完成。在农业科技推广中,恰当应用人际关系,加强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树立农业科技推广员及农业科技机构的良好形象,增强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信任、支持和合作,实现科技组织和农民的利益一致化,更好地完成农业科技推广目标,任务和使命。

当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和共同合作而完成。现阶段,我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尚不成熟,要想实现系统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不能依靠单纯的行政指令和命令,而是要通过加强农村与科技组织、科技推广员之间的沟通,进行利益、组织和人际协调,从而实现更广范围内的沟通、理解和信任,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和推广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2 农业科技推广中人际关系障碍因素分析

2.1 农业科技推广员服务意识不强

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农业科技推广员在进行科技推广中的创新意识不强,他们关心的只是推广活动的具体方式和推广的有效性,没能从人际关系理论的高度来系统地把握整个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没能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研究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与农民的关系,个别推广员只是单纯利用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与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许多农民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他们无法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论知识,对农业科技的参与性也不强,这造成了农业科技推广不利,农业科技实施不够充分。

2.2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人员不足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编制有限、人员不足是制约着农业科技推广难以实现新的突破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农村的科技推广部门,其人员编制相较于其他农业部门来说明显较少,而且,由于专业性限制,政府对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人员筛选较为严格,这也造成了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人员编制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基础人员的缺乏,在农村中的农业科技力量不足,农业推广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2.3 农业科技组织协调沟通不利

科技成果推广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各推广主体组织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相关社会组织协调配合不够。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主要靠行政命令搞推广已行不通,取而代之的只能是以利益为纽带及宏观管理下的新的推广机制。因此,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必须要加强各组织的协调沟通能力,积极推进信任合作机制,促进其发展。

3 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中人际关系的方法

3.1 增强科技推广人员的创新意识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要增强科技推广人员的创新意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不仅要坚持理论创新,科技推广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相应的人际交往理论和沟通技能。因此,科技推广员要加强心理学、管理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并用这些知识武装自己的交流技巧,提高科技推广员与农民沟通的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效率。其次,要善于建立沟通模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知识文化水平、不同推广对象建立相应的沟通模式,设计出符合各个层次发展的沟通模式,提高科技推广的服务水平。

3.2 科学规划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人员编制

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实力,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酌量增加科技推广部门的人员编制,积极引进专业技术强,服务态度好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水平。同时,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还应该增加适应本地区农业发展需要的工作岗位,针对本地区的农作物种子、植被、土壤、土质等情况进行科学的勘测和设计,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真正实现为人民谋福利,促进“三农”发展的目的。

3.3 加强组织协调沟通

新时期,以利益为纽带及宏观管理下的新的推广机制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大行其道,这必然要求加强科技成果的生产者、农业成果推广者、新技术新成果的接纳者、农业技术管理者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之间诸方面多内容的协调和沟通,这中间利益的协调和沟通是关键的,因为这标志着公共关系进入了实务合作,表明主客体在寻求互惠互利的途径,实现受众重在增收,主体重在服务上的平在利益平衡状态下,情感也随之而升华,科技成果推广就极为有利。

4 结语

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人际关系对于科学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和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快实现建设科技新农村,发展农业科技的目标,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应该从人员建设、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着手,逐步促进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领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旷宗仁,梁植睿,左停,等.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过程与机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1).

[2]王利清.农民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困境与出路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2).

[3]张水玲.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机制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9).

(责任编辑:赵中正)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范文第5篇

我国政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这是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6月4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的。

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阐述了我国的对外政策,论证了人民解放军实行改革体制、精简整编的根据和意义。

邓小平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由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战争因素还会发展。但是,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中国政府始终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全世界维护和平力量进一步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邓小平强调,中国要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正在努力创造和维护这个和平环境。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它表明,拥有10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陆海空三军高级干部,坚决拥护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他们一致表示,要服从大局,在大局下行动。他们坚信,人民解放军有决心、有能力保卫祖国安全、保卫四化建设。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军队减少100万员额的方案,将在今后两年内有秩序、有步骤地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已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协助军队完成这一任务。

——1985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延伸记忆

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简称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农村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洲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范文第6篇

摘 要:为了探索适合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完善农业推广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了国家财政部“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项目。通过8a在不同试验站的推广实践,总结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技推广的新模式:即以大学教授牵头,以试验站为载体,以农技人员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提出了3种不同子模式:1+2+2校地技术人员示范村模式,10+10能人示范户模式,6+6+6示范村模式;并提出了9种具体形式:示范形式,培训形式,指导形式,讨论式形,交流形式,访问形式,引导形式,参与形式和会议形式;阐述了不同试验示范站模式的共性,分述了3个试验示范站的运行模式及其效果,同时分析了大学推广模式的优势在实践中的体现,也指出了大学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技推广;大学;模式;探索;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a New Model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Relying on the

University——Taking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 Chengli et 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Key words: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University;Mode;Exploration;Practice

依据农业推广学原理,借鉴美国大学推广模式和日本农协推广模式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的理论与经验[1-12],结合中国农业、农村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国家财政部提供专项资金设立了“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项目,承担项目的专家教授常年在农业推广的第一线践行,经过几年的探索,这一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已现雏形。自2006年项目启动以来,根据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定的以服务农业为目标,遵循把试验站建在产区、长期坚持、国内一流的原则,不断创新、完善、补充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村设立试验站,笔者现以3个试验站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其模式为:1+2+2校地技术人员示范村模式,10+10能人示范户模式,6+6+6示范村模式,从示范推广模式的共性以及个性进行论述,初步总结出大学推广模式的内容、形式和存在的基本问题。

1 模式共性总述

尽管地域、耕作、社会背景不同,但是大学推广模式有其基本共性。调查研究表明,大学推广模式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推广模式的基本模式

1.1 试验站建设——科技载体培育 试验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以建设地方主导产业和成长性产业以及经济效益型产业为主体,以苹果、猕猴桃、蔬菜、甜瓜、茶叶、核桃、红枣等陕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及小麦、玉米等国家粮食安全产业为突破口,进行试验站的建设。试验站建在产区的中心地带,以发挥最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14-27]。试验站用地由地方政府划拨,基本设施由大学提供。试验站具有科研、教学、示范、培训、咨询、指导、推广和环境监测等功能的基本设施和必要条件。

1.2 技术人员配备——模式主体培育 技术人员是大学推广模式的主体,大学教授牵头[28]是大学推广模式的核心,大学教授与地方技术人员配合以及农民技术骨干的参与是大学推广模式的基本形式。大学以具有专业特长、长期从事科研推广工作,由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专家群组成,对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并制定近期、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技术关键及实施步骤。专家扎根试验站,常年驻站进行科研、教学、技术孵化和推广,在生产第一线指导并解决生产当中存在的重大关键问题。大学给教授配备科研助理,协助工作,同时负责指导、培训地方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统领产业发展,进行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形成以大学教授牵头,以试验站为载体,以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大学推广模式。

1.3 示范模式——示范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依据探索大学推广模式的实践,科研成果的展示示范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1)示范形式:产地示范,大学科技园示范,示范户示范,示范村示范;(2)培训形式:系统培训,基地培训,专题培训,产地培训,田间培训;(3)指导形式:田间指导,个别指导,远程指导;(4)讨论形式:专题讨论,集体讨论,小组讨论,会商讨论,个别讨论;(5)交流形式:对外交流,内部交流,个别交流,专题交流;(6)访问形式:访问农户,访问合作社,访问地方技术人员,访问县乡村干部;(7)引导形式:媒体宣传,技术资料发放,影像光盘播放;(8)参与形式:合作社参与推广形式,行政参与推广形式,专业团队推广形式,农户参与推广形式,企业参与推广形式;(9)会议形式:日常例会,季节农事会,专题会,总结会。

2 模式个性分述

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要求依据学科特点和自然人文社会条件,创新、完善、补充,从而形成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推广新模式。事实上,在探索大学推广模式的实践中,很难用一种或几种模式概括凝练,因此下文对每个试验示范站的个性模式作以分述:

2.1 1+2+2猕猴桃示范村推广模式 试验站设在陕西猕猴桃主产区周至和眉县交界的秦岭北麓的猕猴桃适生区,其推广模式是:大学-试验站-示范村-示范户的1+2+2的模式运行,其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猕猴桃试验示范站推广模式

其模式是1名大学教授加地方县乡科技人员2名,再加村上2名猕猴桃技术骨干形成技术传播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与推广的教授15名,其中常驻10名,和5名科研助理与当地农技推广力量24人联合,重点对7个乡镇的10个村实施技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产业发展,引领陕西乃至全国猕猴桃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实施“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探索以高校为依托的科技术推广模式。其推广的主要内容如下:

2.1.1 建设猕猴桃示范村,辐射带动提升产业水平

2.1.1.1 人员配备 每个示范村由1名县领导,局的一把手负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县农技干部、乡农技干部和农民技术员各1人,共5人组成工作组,常年蹲点负责实施。

2.1.1.2 工作任务 一是每个示范村建设示范园13.33hm2(50户),辐射带动20hm2(50户),示范园优果率达到85%以上;二是全面提升猕猴桃优质产业水平,优化品种结构,推广规范化整形修剪、配方施肥、人工授粉、无公害栽培等项关键技术,每个示范村每年应用2项以上新技术;三是每个示范村每年开展大型技术培训4次以上,培训1 000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周围村组;四是经过5~8a的努力,在眉县猕猴桃生产农户达到每户有一个懂得全年管理技术的“明白人”,全县培养出50名以上县有较强能力的农民技术人才。

2.1.1.3 工作考评 考核领导小组人员:校、县分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和知名专家教授。考核内容包括:(1)驻点天数120d/人·a;(2)培训,每年举行大型技术培训4次以上,1 000人次以上;(3)示范户50户以上,面积13.33hm2以上;(4)辐射带动50户以上,20hm2以上;(5)园貌整齐规范;(6)科技应用每年应用2项以上新技术;(7)技术指导无明显失误,服务对象满意;(8)档案、记录、工作日志达到齐、全、准。考核时间:每年分2次进行,第一次为7月下旬,第二次为12月下旬。考核形式:(1)果园实地查看;(2)查阅资料、记录、档案等;(3)走访服务对象。

2.1.2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快速传播作用,在县电视台开通《猕猴桃科技示范及科技入户工程》栏目,开设《专家面对面》、《栽培技术直通车》、《技术点拨》、《信息空间》等节目,每天黄金时段轮换播出,覆盖全县及周边地区。二是印制眉县猕猴桃周年管理历3万多份,广泛向全县猕猴桃果农发放。三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将各个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广泛告知果农和群众,随时解答果农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四是统一免费为各猕猴桃果农示范户测定果园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提出施服方案。五是帮助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帮助眉县建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40个。六是联系引进猕猴桃客商,开展订单农业,仅前3a分别联系引进上海板扎果业等与眉县猕猴桃果农签订订单销售猕猴桃果品近3万t。

2.1.3 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 一是开展果树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在校内举办陕西猕猴桃产区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每期7d,聘请校内果树等各方面专家授课,每年举办2期,每期7d,培训100人;二是开展果农技术骨干培训。在猕猴桃试验站举办果农技术骨干,邀请园艺学院单位的专家授课,每年举办2~3期,每期7d,培训110多名农民技术骨干。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训,在陕西猕猴桃产区培养出了一大批系统掌握猕猴桃栽培管理果农技术骨干;三是开展果农技术培训。与猕猴桃产区县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到产区举办各种形式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培训班,8a来举办培训班超过200场次,培训10 000多人次;四是每年春季在试验站召开全省猕猴桃各产区县的产、销代表座谈会,交流猕猴桃生产、销售情况及经验教训;五是开通远程咨询系统,通过学校建立的远程咨询系统开展果农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正在与产区果农协会联系建立网络系统;六是办好猕猴桃科技网站。

示范村推广模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科技入户给果农带来了实惠。2006年,按照在陕西省农业主导产区建立试验示范站的指导思想,学校与眉县人民政府合作,在眉县青化建立了猕猴桃试验示范站。随后,学校与眉县政府合作实施了“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带动了眉县整个猕猴桃生产的大踏步发展,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下第二坡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以前全县有名的贫困村靠种植猕猴桃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0年该村示范户的户均猕猴桃收入达到4.2万元,人均猕猴桃收入8 400元。

2.2 10+10甜瓜示范户推广模式 试验站建在西北甜瓜生产的主产区西安市、渭南市接壤的中心地带阎良区关山镇。关中产区素有“中国甜瓜第一乡”的美誉。示范站建在产区中心十分有利推广,示范推广模式以10+10模式运行,进行探索性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其体制、功能、内容和形式。其框架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甜瓜示范站推广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政府合作派出10名科技人员和10名科研助理着重培养10名瓜农骨干和100名重点示范户,组织1 000名示范户,带动辐射10 000个农户,实施“甜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探索以高校为依托的科技术推广模式。其推广的主要内容如下:

2.2.1 技术人员配备——专家团队的形成 专家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是示范站的成败的关键。甜瓜站聘请知名专家王鸣教授为顾问,园艺学院院长邹志荣教授、巩振辉、程智慧、刘建辉、杨建设等不同学科教授为团队成员,聘请地方主管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权利军、邢崇军、郭俊、姚建华、夏锋昌、郭智勇、张宝剑、王博、段永成、房新利等10名农技人员与驻站专家协同工作,对项目的计划及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协调,使项目设计科学、严谨,操作性强,实施顺利。

2.2.2 技术集成——标准化技术体系的形成 甜瓜与棉花套种研究,需要一个多学科联合攻关,包括甜瓜育种、高产优质栽培、设施管理技术研究、土壤营养研究、甜瓜病虫防治技术研究、棉花配套技术研究及储藏运输技术的研究等等,涉及育种、设施栽培、土壤、植病、农经等专业。项目依据前一年各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生产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组装配套,初步总结出陕西关中大棚甜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组装集成了《塑料大棚厚皮甜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优质厚甜瓜栽培技术100问》。主要推广技术是:选择甜瓜优良新品种、采用穴盘育苗新技术,提倡平衡施肥,推广甜瓜专用肥,普及甜瓜四膜栽培新技术,实行双蔓整技术,进行农业综合防病,选用大株型棉花品种,甜瓜定植15d后点播棉花等,将这些技术进行集成,由推广专家进行示范推广。

2.2.3 示范户网络建设——技术通道的形成

2.2.3.1 制定了示范户的入选标准 身体健康,家庭经济较好,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爱好钻研农业科技知识,不保守并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瓜农为示范户。示范户安管理层次由高到低分为核心示范户、重点示范户和示范户3级。

2.2.3.2 制定核心与重点示范户优惠政策 无偿提供技术资料,免费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优惠提供优良种子、瓜苗、专用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优先帮助销售甜瓜产品,年终组织评选,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对先进示范户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对不符合条件的示范户淘汰,对表现好的示范户升级。

2.2.3.3 初步建成了示范户网络 通过对阎良关山、武屯、富平张桥、留古、临潼相桥、蒲城、大荔等100多个甜瓜种植重点自然村进行走访了解,深入农户调查,确定了张小平、赵可和、贾相志、冯朝阳、崔鹏10位农户为核心示范户,落实了100户重点示范户和1 000户示范户(表1)。10位名核心示范户和100名示范户示范面积38.73hm2,辐射带动2 400hm2,示范户平均产量3 340kg/667m2,平均产值达到4 800元/667m2,较产区平均单产2 780kg/667m2,产值3 100元/667m2,分别增560kg/667m2,增加产值1 700元/667m2,辐射带动的2 400hm2,平均单产3 060kg/667m2,产值3 940元/667m2,较产区平均增产280kg/667m2,增加产值840元/667m2。示范推广增加效益3 000万元。

表1 2008年典型示范户产量效益调查

[农户姓名\&示范地点\&面积

(hm2)\&产量

(kg/667m2)\&产值

(元/667m2)\&张小平

冯朝阳

贾向志

余中林

魏天恩

王志明\&阎良关山镇北冯村

阎良关山

临潼相桥

户县余下镇余中村

杨陵区大寨乡关村

扶风县召公镇\&0.43

0.67

2.13

20.0

0.2

0.6\&4863

4809

3612

3300

3354

2800\&12300

8300

4600

3080

9480

3600\&]

2.2.3.4 科技培训 示范站采取技术讲座、相互交流、田间指导、现场咨询、组织参观学习,发放技术资料、电视远程教育等形式宣传普及甜瓜科技知识。仅2007年上半年,举办甜瓜各类技术培训200余期,培训近1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5万份,印发甜瓜科技简报10期4 000余份,结合农时进行多次现场指导与咨询。

2.2.3.5 农资服务网络的技术培训与规范管理 与关山镇政府、阎良农技管理部门组织农资销售户到我站参观学习甜瓜栽培新品种、新技术,并进行了20期技术讲座培训,提高了农资服务人员的甜瓜栽培技术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服务质量。

2.2.3.6 扶持甜瓜销售队伍,建立产销联合协会 为了提高陕西甜瓜的知明度,打造阎良甜瓜高档品牌形象,推广专家教授跑市场,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发达地区进行调研推销,制造名牌产品。印制了专用包装箱6 000个,精美标签3万个,配备了运输周转箱1 150个,扶植阎良武屯瓜果农民协会、富平张桥甜瓜协会、临潼相桥甜瓜协会3个甜瓜协会建立了产销联合协会,组织人员在上海、杭州高档商场进行甜瓜推介,并组织专家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进行我国甜瓜产销情况考察,为市场开拓提供信息。帮助建立产销联合协会,仅2008年外销甜瓜46万kg,其中部分空运到上海高端市场试销。

2.3 6+6+6蔬菜试验示范村推广模式 试验示范站建在西安市阎良区,其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十分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阎良素有全国芹菜之乡的美誉。试验示范站的目标是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围绕建立具有示范推广、试验研究、农民培训、学生实习等多功能于一体,高水平、专业化的蔬菜试验示范中心,为阎良区乃至陕西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示范与服务的目标,分阶段由浅入深地开展工作。其框架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蔬菜试验示范站推广模式

试验示范站的功能定位是围绕建站的目标,突出产学研结合特色,重点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以农民技术培训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技术人才优势、品种成果优势,并与当地产业及地方技术人员的有机结合,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开展试验研究8项,试验研究则既要考虑该产业的前沿性,更要结合当地及全省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开展研究。

本着发挥学校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成果优势的有利条件,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的原则,试验示范与当地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多学科结合的专家团队组建,初步建立了以蔬菜为主,设施、植保、土肥各学科参与的15人专家团队。地方政府将试验示范站作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可靠技术依托,试验站将地方政府作为上级管理部门,随时接受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年初全年计划告知并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年终总结与汇报。与地方技术人员紧密结合,在技术培训、示范户建设、专业合作社扶持、新技术示范与推广等项工作中都和区农技站、乡镇农业办一道,共同开展工作。

3 大学推广模式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大学推广模式的优势 中国是农业大国,科学技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中国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还不能及时有效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比世界发达国低,其转化速度更慢。随着科技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创新、改革、补充、完善、提高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势在必行。为此,大学推广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在大学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当中,充分体现了大学推广模式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势。大学推广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3.1.1 充分发挥了农业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 在4a的探索与实践中的确发挥了农业大学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研究型大学尤其如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专家群体,体系健全,学科众多,人才济济。在某一项目实践中,可以在学校范围内,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多学科联合攻关技术难题,解决生产当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也可利用知名专家和离退休的资深专家作为顾问,对项目的计划、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咨询,也可利用相关专家参与项目的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优势。例如,甜瓜示范站就成立了相关专业的知名教授、专家作为顾问,长期在示范站工作的专家不仅仅有甜瓜专家,而且还有来自不同专业,如植物营养专家、农业推广专家、植物保护专家、农业设施专家、棉花专家等等。

3.1.2 缩短了科技推广的路径,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的速度 大学推广模式和以往我国推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最大区别是科技成果在原发地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进入农户,缩短了推广的路径,大大降低了推广成本。无论是新品种的种子,还是其他新技术,一旦品种审定或新技术成熟,农业科技专家就即刻将科技成果进入农村,投入生产,甚至在新品种审定前期就进行小面积示范。在品种审定后,农民已经对品种有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农民接受快,十分有利于新品种的迅速推广,大大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大学的科技成转化率也大幅提升。

3.1.3 拉近了产学研的距离,紧密了产业链的联系,有利于农业向纵深发展 农业科技推广试验站是科研成果的最佳载体,它将生产、教学和科研集中在这里展示,使产业、教育和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产学研的距离。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实习,不同门类的科研专家进行科研攻关,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在试验站这个产业的枢纽关节。在农村就近示范与生产,同时可以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也能长远计划教学的内容、重点、方法,长远制定科研项目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对产业的远景做出安排,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例如猕猴桃试验站,建设在中国猕猴桃种植最大的秦岭北麓的产区的中心地带,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的样板都在站内进行,同时在示范村进行大面积示范,不同学科的专家到世界猕猴桃最发达国家新西兰学习、合作研究,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联合攻关,将产业的产前种苗培育供应、产中栽培技术指导培训、产后储藏加工的产业链紧密相连,引领产业协调发展。

3.1.4 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大学专家在产业的中心地带进行科学研究与示范,直接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有利于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及时立题予以解决,反过来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类人才,有利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例如,猕猴桃站,2009年猕猴桃溃疡病大面积流行,对处在上升期的猕猴桃产业形成了巨大威胁,由于猕猴桃专家常常工作在猕猴桃生产的第一线,当发现问题时就及时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召开包括大学教授、猕猴桃专家、地方技术人员、果农协会、示范村和示范户以及果农技术骨干参加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讨班,形成共识,指导生产,同时进行立项,深入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措施,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课题,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及时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

3.2 大学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推广模式有很多优势,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机制问题,试验站的运行机制,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市场化进入机制等等[29-34];其次是大学与地方、产学研、多学科攻关的协调问题[29-45];三是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问题,科研成果要进入市场进行商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都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市场商业利益的分配与管理以及产学研利益分配问题等等[29-53],单从技术上难以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35]。因而,大学推广模式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许玉璋.农业推广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

[2]于文博.国外知识农业发展与我国的对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0(4):47-50.

[3]陈良玉,孙振玉.日本的农业推广体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76-79.

[4]韩立民.国外农业科技体制类型及特点[J].农业科技管理,1988(4):52-46.

[5]刘娅.若干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共性特征及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4):102-107.

[6]马亚贤.国外农业科技推广的模式[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9,增刊:94.

[7]海江波,高翔.农业推广学[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1.

[8]黄季琨.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J].农业经济问题,1999(9):2-7.

[9] Quizon,J.G.Feder and R.Murgai.A Note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Farmer Field School Approach to Agricultural Extension[J].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0.

[10]Qsmar,M.K.Agricultural Extension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Trends and Challenges[J].Rome:FAO.2000.

[11]S. Sivakami a,*,C. Karthikeyan b,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ert system for perform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ervices in India[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9634–9636.

[12]Swansom B E.Agricultural extension:a reference manual[J].Rome:FAO Agricultural Service Bulletin,1994.

[13]高翔,张俊杰,胡俊鹏.建立大学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4):74-76.

[14]谢恩魁,张正新,龙清林.农业高校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5(2): 373-376.

[15]米晓,张保军,杨改河.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8-31.

[16]苑鹏,国鲁来,齐莉梅,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

[17]朱希刚.中国粮食生产与农业技术推广[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8]张东伟,朱润身.试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J].科研管理,2006(3):141-144.

[19]张东伟,程国栋,朱润身.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2006(5):98-100.

[20]郑英宁,朱玉春.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模式及运行机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63.

[21]张英.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在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2(6):25-26.

[22]龙飞.我国将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J].致富天地,2005,3:5.

[23]国万忠,袁艳平.高等农业院校: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J].中国人才,2006(7):27-32.

[24]关联芳.西北农业大学校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5]徐乐茵.科技创新结硕果,甜瓜产业富一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示范基地考察报告[J].中国瓜菜,2006(3).

[26]聂海.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30-34.

[27]李华.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7).

[28]赵永新.杨凌示范区开拓农技推广新路[N].人民日报,2009-10-27.

[29]常永才,张红梅,哈经雄.高校参与科教兴农的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3-126.

[30]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6.

[31]许无惧,任晋阳.农业推广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

[32]张应禄,沈贵银.农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三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导报,2005(6):34-38.

[33]张勉.对科研机构评价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2(2).

[34]孙月琴,吴丽娟,田振坤.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4-68.

[35]俞守能.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6]丁振京.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J].经济问题,2000,6.

[37]王雅鹏.农业科技成果特点与加速转化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5):136-139.

[38]王慧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五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科协报,1999-01-31.

[39]陈进寿,郑庆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模式及借鉴[J].发展研究,2005,9.

[40]胡俊鹏.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5):17-20.

[41]蒋国华.科研评价与指标[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42]刘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来自革命老区农民信息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情报知识,2008(7).

[43]杜青林.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J].学习时报,2003,212.

[44]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3,5.

[45]王元,胥和平,刘冬梅.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J].求是,2003,17.

[46]简小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6(3):79-82.

[47]陈鸿昌,张海英.农业院校对推动农业推广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28-330.

[48]杨剑,傅新红.农户获取市场信息情况剖析[J].科技资讯,2007(30)

[49]张月恒.论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的有效利用与转化[J].农业经济问题,1999(9).

[50]何维军,李庆云.我国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导报,1999(9).

[51]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政策若干意见[EB/OL].[2004-02-08].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2/09/content_1304169.htm

[53]周发明.论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5.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农行企业网银流程范文下一篇:农业文明发展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