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程范文

2024-01-02

考研过程范文第1篇

考研不是攀登珠峰,爬到山顶就是胜者,摔下来的就是败者。它是一个十字路口的一个方向的路,也许沿着这条路看去,你那个方向的路旁鲜花繁盛,绿草如茵,但你也仅仅只能看到视野所能及的范围罢了。四条路的终点是怎样,我们无法确定,你我是人不是神,笑到最后的才是胜者,现在只不过就因为选择了一条走起来看似轻巧的路,仅仅如此就得意忘形,实在是愚蠢。

有的人考上了,乐得屁颠屁颠的,可以好好玩了,吃喝玩乐,又要买这个、又要置备那个,我觉得完全是得瑟和虚荣罢了。

所以考上不必得意忘形,没考或者没考上也不必扼腕叹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同学考研落榜之后依旧找到很不错的工作,而且更要知道,以后的个人的career不是由学历决定的,而是要看你个人的能力才干以及努力程度加之机遇运气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一个人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笑到最后,现在过早地大笑,以后可能会哭得很惨。

下面开始写正文了吧:

我很早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但是考虑到刚考完思维比较混乱,有些内容可能比较激进,所以决定等沉淀沉淀之后再写,前几天看了彭蠡和陶方琦的两篇日志,感觉写的太好了,我也就跟风写一写。

一、学校的选择问题

主要看学校实力和名气VS主要看专业强弱

这是考生们经常疑惑的一个问题。我基本赞同一位老师的观点,对于一般情况来说,选择报考学校主要看学校实力和名气。具体来说,在对所报专业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时候,选择一个更有名气的学校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选名校,每个省有很多大学,如果自己有实力,就选那个省最好的学校。因为至少很多世界500强招聘,到了每个省它一般是只在那个省最好的大学举行校招的。但是,对于某些一心要读相关专业实力最好的学校来说(比如土木同济最好),那另当别论,比如你学药学,那我肯定推荐你去沈阳药科大学而不要去其它一些985。另外,我个人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那就是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考试科目,比如我个人不擅长物化,那么很多学校高分子系都要考物化,那对不起,这些院校我都PASS掉了;南开、北大确实不错,但是不考数学。而考神一级的综合化学,这样的学校也被PASS掉了。有人说这样太没自信了,的确有点是,但是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附近几棵树上多吊几回试试。量体裁衣,稳中求胜。

二、英语复习拙见

我这次英语考了73分,应该是在我的预期范围之内的。一起复习的小平,我们英语复习的方法、资料差不多,他考的比我还高点。那么英语也算是我考研复习中比较系统的一门了。在刚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听了陈正康老师的课。按照他的要求,我们开始做了“1986-2000年的英语考研真题”。这个我要特别说明一下,有人说那么久远的题目了,跟现

在题型都不一样了,没多大价值了,不需要做。但是,我来说说我的道理。首先,86-2000年真题相比近几年试题相对简单,适于复习起步阶段练习使用;其次,在初期开始背单词的时候,结合这些题目,有助于核心单词的记忆;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任何模拟试题和练习题都没有真题好!任何练习题都没有严格遵循考试的出题思路!的我做过新东方编的阅读100篇,我也做过考研班老师编的书,都是不行的,很多题出题思路根本就不同于真题,甚至有些题目根本就不规范——那些练习题的唯一价值就是---帮助扩大词汇量。(86-2000年真题市面可能没有销售,有需要的可联系我,我有电子版的)

在后期为了备战10分的新题型部分,由于新题型是近年来才启用的,所以没有足够的真题让我们练习,我买了《张剑考研英语阅读理解Part B 高分突破(新题型50篇)》。对于作文,我觉得我听了老师的课受益颇多,最好自己还是要准备一个比较好的模板的,并且按照这个模板练习写上15篇左右的文章,驾轻就熟,考场上就能顺利得多。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考前最好要有模拟,自己用一套试题,按照考研的时间,从头到尾(包括作文)模拟练习,掌握时间分配体会做套题的感觉。

特别说明真题的用法:首先在复习中,近三年的真题不要做,留到最后模拟用。第一,真题中没有一个单词是生词。这一标准强调的是词汇。对于一个单词的形(拼写)、音(发音)、义(含义),我们要有一个从认知到应用的转变。考研英语,并不要求同学们有海量的词汇储备,而是要求对词汇的一词多意,熟词生意和衍生词有深刻的把握。

第二,真题中没有一个句子是难句。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考研真题中,任意挑出一个句子,就立刻能够看懂它,并把它翻译成汉语,那么我坚信考研英语必然能得高分。第三,任何一道选择题,真正吃透正确选项为什么对,错误选项为什么错。选择题的基本命题理念,就是用一些错误的选项来干扰大家的思路,从而考察大家在对和错之间的选择。我们如果想一步一步地修正自己的做题思路,让自己的思路和命题专家的思路高度统一,就必须不仅知道正确选项其正确在什么地方,而且还要明晰错误的选项凭什么错,只要经过认真系统的准备,才能实现眼中只有正确答案的境界!

其他方面不太需要准备也没那时间,比如语法知识,没有必要报班学习也没有必要回顾一遍语法书,据老师说考研历史上涉及到最难得语法也就是省略if的虚拟条件句,笔者认为,能够快速地找到句子的主谓宾结构、看出插入语就够了。

另外,考前模拟的时候,记得要用标准的答题卡,练习答题。因为翻译题部分的答题空间非常小,小作文的答题空间也要自己掌握。在此特别强调,小作文一定要控制好字数,如果对字数不敏感又没用标准答题纸练习过,一旦正文写多了,而书信上格式要求写的“yours ,LiMing”没有地方写是要扣分的!更不要出现把这两行写

到背面的超弱智错误!

补充:英文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建议那些英文字写的歪歪扭扭的人,学习一下意大利斜体或者手写印刷体的英文字,练英文字很快的,三两天就能有效果。

三、数学复习拙见

数学是我的弱项,但对于考外校来说,不考数学又会吃亏。我仅把我的复习过程做一简介。在上考研班之前我把同济的高数、线代教材看完,之后听了李正元、李永乐等老师的数学辅导班。之后我做了李正元李永乐(以下简称双李)的《复习全书》,这本书我看了应该有两遍。随后做了双李的《基础过关660题》,特别说明一下,这本书一点都不基础,做的时候的确比较虐心,但是的确对巩固扎实基础很有帮助,我这次客观题没有丢分,可能是因为基础还不错吧。然后就是真题,这里还是要强调数学真题的重要性,数学真题也是最重要的复习材料,要彻底弄懂真题的做题思路。(Attention:同样,要留几套题在最后做模拟)数学真题我做了2遍。之后我做了双李的模拟题100题,做过这几套模拟题的同学都知道,题目很变态,虽然我都做了,但我建议,除了要冲刺145-150分的筒子们以外,这个题没必要做。之后我做了合工大的模拟题,题目难度适中,题型比较全面,但是市面上好像没有,需要找相关人士弄到。

再谈谈我在考场上的感觉,考场上做题真的很紧张,3个小时看似很长,但实际上由于题量大,几乎每道题没有太多的时间供你思考,基本上看了题目想两下就得动笔作答,所以平时一定要多做题,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等到考场上想让自己思维碰撞出火花,恐怕来不及的。

四、政治复习拙见

这个政治我就更没法说了,因为个人觉得复习是比较失败的。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前,我一直都担心政治会受限的,结果成绩出来71分还是令我很意外的。下面谈谈我的感受。首先,通常意义上认为的最后两三个月开始背政治,我觉得是有点晚的,到考前几天我都感觉我还有好多没有背;其次,政治真题要适当看看,把握答题技巧和寻找答题点;再次,复习要全面,不要仅仅看老师划的终点,比如2012年考研政治单选题就出了关于条约的试题,而这都是我们常规复习所忽略的;另外,分享一个小经验,政治试题文字书写量比较大,那么卷面的美观整齐,字体的美观大方就比较重要,之所以主观题得到高分,我估计是和我从小练习书法是由一定关系的,但我还有另外一个技巧——考试开始时,我把发下来的草稿纸上用尺子打上了一行一行均匀的横线,制成一张“稿纸”,然后在答主观题时垫在试卷下面,这样就能把答案写得非常工整了。

五、专业课拙见

这个不多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只能说,多看教材,多看教材!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六、关于复试、导师和调剂

这个东西太复杂,里面乱七八糟的事情非常多。我导师之前跟我说的,刻意去准备复试,其实没多大必要的。那么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在大三紧张复习的时候呢,同时也要多注意平时的专业课、实验操作,勤思考,多总结。

关于选导师,我觉得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发展需要决定吧……

关于调剂,我觉得如果能调剂一个差不多的学校或专业,尽量调剂,我是不太认同二战或者三战的……

[补充]考研复试真的很黑吗??

这么说吧,复试是导师参加面试选拔学生,哪个老师也不想给自己招来一个白痴,所以导师都希望找个综合能力强的,能有有所成就的,或是能帮上自己忙的。考研黑幕是的确存在的,因为这是中国特色,因为导师也是人,他也要在社会上混。但这是少数,你要相信,只要自己够出色有能力,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

七、关于考研班

报不报考研班这是个问题,我的一个学长,没有报考研班照样考了400多分,但是报了应该也应该有益处,这同样因人而异。辅导班可以帮着自己有条理地进行复习,同样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学到一些方法技巧,比如说李永乐讲的线性代数,我的感觉就像他所说的一样,把他讲的都学明白,那么考研数学线代部分,没有什么应付不了的东西。但有一点,报了班就充分利用好,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边听边睡,那就真是浪费时间了。还有,不能完全依靠考研班,比如政治,12年政治考前老师们一顿疯狂押题,结果呢?还不是都在打擦边球,然后还大言不惭地宣传今年又全部命中!过来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备考过程中不要全依赖考研班。

说了这么多,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有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在漫漫的考研复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懈怠。行百步者半九十,到后期很多人就坚持不下来了。如果你真的想考研,那么就坚定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下来。在此有个tip,要给自己设定好合适的复习计划,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日计划,比如每天单词背几个list、做几篇阅读,教材看多少页等等。完成计划了,OK;没有完成计划,那么第二天是不是少睡会儿,把落下的给补回来呢?呵呵……

最后我引用一句哲理,同时也是切身体会,请君相信:有付出才有回报!!!

(谨以此文献给考上的、没考上的、即将要考的,也赠予我自己)

最后,给大家留几个考研辅导老师的博客

陈正康的考研博客(英语)

刘博强博客(英语)

张鑫考研(政治)

考研过程范文第2篇

时值12月,新的一轮考研马上开始了,必定又有很多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孩子此刻正在书桌前奋战,作为一个刚刚经历过上一次考研的过来人,其中的种种感受依旧那么清晰。时间就是生命,以前的我不觉得,但在考研中,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崩溃,吃饭用最快的速度,上厕所用最快的速度,洗澡用最快的速度,不到万不得已不去超市,更不要提买衣服逛街,所以考研半年花了不少钱也省了不少钱,没有时间做面膜,甚至早上起床抹擦脸油都是随便对付,考研男的伤身女的毁容,的确是有那么点意思……

(一) 为什么考研

为什么选择了考研,最简单的概括就是:心有不甘!从小到大,学习一直很不错的我,却在高考这个关键的时候,落榜了,只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这让周围的亲戚朋友对我非常失望,更不用说父母的心情会是多么的失落,于是,我的生活,从那一刻起就变了,我不再是那个众人眼中的佼佼者,一切从前的优秀,都随着那个分数而改变,虽然,为了照顾我的情绪,大家都避免在我面前谈论这件事情,父母也从来不提他们的失望,但是这一切却只能更加加重我的内疚。同时,我一次一次地问自己,难道我真的就只能这样了?我不相信,我确定自己绝对不能够如此堕落下去,更不允许自己永远平庸下去。

于是,我决定考研。

(二) 考研前的准备

专科毕业后,我没有找工作,到了另一所大学学习本科,幸运的是,在新的学校新的宿舍,认识了几个很好的朋友,他们都是勤奋努力的孩子,于是我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和他们成为研友。那个时候我们总是交流一些跟考研有关的事情,为了将要到来的战斗而兴奋不已。

因为不是很喜欢自己学习的专业,所以决定换方向,在网上查了很多相关的信息,也不停地在周围同学中打听,最后终于决定了报考的专业,虽然,专业课要涉及六本书,而其中的四本都是我没有学过的,但是,那个时候,一心要一展抱负的我,只有对新生活的向往而没有考虑太多。

然后,是报考的学校,因为在报名的时候,我的本科毕业证还不能拿到,所以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这样就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有了很多限制,最终,确定了几所自己还算满意的学校。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我的爱情:我和男朋友是高中同学,在大二的时候开始交往,但是两人不在一个城市,他大学毕业后就去了东部一个城市工作,我们分开得更远了,所以我想到了,这应该成为我们能够在一起的一个机会,而离他最近的那所学校也很不错,周围的同学也比较支持我做这样的选择,于是,在没有和他做过多交流的情况下,我报了这所学校,虽然最后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多么地幼稚和愚蠢。

一切都准备好了,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三) 备考中

既然选择了开始,就不允许退出。这是我给自己的要求,也是最后的底线。

过程是痛苦的,特别是对于我来说,跨专业跨学校,还有同等学力这几个字就像一把利刃一样悬在我的头顶,我必须比别人做得好,才有成功的可能。

学得昏天暗地,我最后对别人讲感受的时候,用了这样的词。

是的,每一个经历过考研并且用心去学过的人,都应该能够体会到这样的感受,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去图书馆,按时吃饭,却总是因为书看得不够不想放下而不能按时睡觉。我有焦虑的时候,因为怕书看不完,也有兴奋的时候,因为发现自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沮丧,消极的情绪总是时不时地来打扰我,但是总是被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击退,是的,我就是靠这样的一种精神支持下去的,在这种时候没有别人可以帮助我,如果自己都放弃了自己,那么还有谁可以拯救自己呢?

所在城市的冬天,虽然气温最低不会下降到零下,但是,对于每天要坐上十多个小时的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没有暖气,我只好不停地加衣服,好像这辈子都没有穿那么厚过,还要带一件厚衣服盖在腿上,至于什么好不好看,已经不再是我所关注的东西。

或许是压力太大,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我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坏,很容易感冒,天天在食堂吃饭一不小心就拉肚子,妈妈放心不下我,就从家乡过来陪我,我们租了一间房子,我也搬出了宿舍,于是最后的三个月,除了学习,我基本上不再用为别的事情操心,每天有可口的饭菜,衣服换下来有人洗,烦的时候也有人听我唠叨,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妈妈为此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因为紧张,我会很难入睡,妈妈总是在我午睡的时候默默地看报纸,看完了也不敢翻页,怕我听到了会睡不着或者是醒过来,晚上也是等我睡着了她才敢放心的睡,怕她睡着了翻身我会睡不着。所以,最要感谢的人就是她,母亲是最伟大的,任何时候都是。

对于如此超负荷的学习来说,身体和心理都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我就利用每天回家吃饭的时间来锻炼身体,二十分钟的路程,被我用越来越快的速度降到十二分钟,因为这样不仅仅是节省了几分钟的时间,更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好办法,虽然是冬天,每次走回家我都会出汗,天天走这样的六次,加起来也是一个很不小的运动量了。现在想起来,那条路上的人,天天看到一个女孩,用飞快的速度走路,快到好像要摔倒一样,一定会觉得这姑娘很奇怪的人。

我是个喜欢上网的人,但是,准备考研后,我决定放弃网络,当然完全远离是不可能的,所谓的放弃,就是放弃网上娱乐,聊天的时间,我把自己的BLOG关闭,不再花时间在这些事情上,但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选择上网看看,看看论坛里研友的故事,从他们那里找一些共鸣,找一些安慰,看看别人是怎样战胜困难的,看看比自己还要艰苦的人是怎样成功的,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继续走下去。

有的时候学习上的一些困难会让我很烦躁,我考的专业需要记忆大量的东西,很琐碎,也很繁杂,记不住或者是记住又忘的时候特别多,那种感觉是很绝望的,似乎根本就看不到尽头,我会听听音乐,或者去散散心,然后重新投入学习,但是无论如何,我都没有选择放弃这两个字。

没有特别好的学习方法,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按自己的路子往下走。我的英语底子还可以,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就没再好好学过,四级也刚刚过了几分,这和考研要求的水平还差很多,但是我还是比较有信心,因为看了很多前辈英语不好最后却取得不错成绩的例子,所以我相信英语不会是我的拦路虎。真题我做了五次,最后三年的我做了七次,直到考试的前一天,我还在做真题,因为看到很多前辈都讲到真题的重要性,所以我不敢胆大到去忽略它。做真题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考试的时候答题特别顺,好像题都是做过的一样,这种感觉是很重要的,最后我的成绩证明了这一点。

我不喜欢政治,以前从来没有用心学过,加上我是理科生,就觉得更没有理由去学它了,每次考试都是突击来的,但是这次我知道再也不能靠突击了,我只能放下自己的喜好,去接受它并且还要好好钻研它,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其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于是政治就这样每天花不多时间慢慢被攻克了。

最让我头疼的依然是专业课,没有学过的四本书,摆在面前就足以让我绝望,放弃吗?那是不可能的,我这样回答自己。于是,开始埋头啃,第一遍是最慢最痛苦的,有时候会看得浑身冒汗,看得恨不得把书扔出窗外,但是,必须忍,必须咬牙忍,最后,一次一次过去了,整个框架在我大脑里建立了,浮躁的心态慢慢消失了,我变得一点点地自信起来。虽然最后专业课成绩还是不尽人意,但是对我来说,这样的成绩也足够了。

离考试越来越近,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这本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在压力面前,这样的快乐被忽略了,我只能一遍一遍重复,确保考试前不被遗忘,最终,带着一丝忐忑,一丝恐惧,一丝自信,一丝希望走进了考场。 (四)关于友情

如果让我说考研路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会选择友情。这是在同一种压力下建立的友情,是在同一种梦想中建立的友情,我们是战友,是一起拼搏奋斗的朋友,是可以一起回忆那段日子的朋友,是见证彼此成功或失败的朋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朋友,我们没有感到孤独,相反,是因为他们的陪伴而感到踏实和幸福。

宿舍里的一个女孩,成绩特别好,她有保送本校公费的资格,但是,为了去她向往的学校,她放弃了,她是我见过的最勤奋最敢于为自己理想奋斗的人,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后来,我叫她师傅。她把时间看得很重要,从来不浪费一分钟,我走路的速度就是被她训练起来的,因为我要考的专业课她都学过,所以经常给我一些指导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学习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位良友,实在是一大幸事。

我们学校图书馆有一个大的自习室,环境好,学习气氛好,是每年考研人的必争之地,我和师傅后知后觉,去的时候位置已经被占满了,正在郁闷的时候,H同学主动说让给我们两个,是因为他在教室里看到我们学习很认真,于是,一张大桌子,这边坐我和师傅,对面坐H和J,我们四个人,成了这条路上最好的朋友。

那些图书馆的的点点滴滴,依旧历历在目,我们会在午饭前小声聊上十分钟,交流心得,互相鼓励,更多时候,我们四个人都把头埋在各自的书堆里,默默苦读。我们那桌,被誉为图书馆最认真的一桌,也有很多人说羡慕我们的组合。H曾经因为有人在图书馆聊天打扰大家学习差点和那些人打一架,J因为有老师不许我们考研人占座而去找老师理论……到最后要是其中有一个人没来,我们都会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一样而不安。

临考前,因为我要去另一个考点考试,他们送我出去,一句句叮咛,一句句鼓励,让我眼泪都要忍不住掉下来,那个时候是要决定成败的时候了,是战役的最后一刻,我也怕他们会出点小差错而影响考试,不停地把自己能想到的要注意的地方一一对他们说出来,好像对他们比对自己还要担心。为什么会如此在意,我最后才想明白,那是因为我们的努力都最清楚地看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是最清楚彼此努力的人,所以也最不希望会有小的失误来影响最后的成功,就像H经常对我们说的那句话,我觉得我们四个都没有问题,我们四个都会考上!

(五)关于爱情

这是一个沉重的题目,也是我整个考研经历中最为自己骄傲的地方,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两个字不代表幸福,相反,它对我来说,意味着前所未有的痛苦。

我和男友在一起两年多,却一直分隔两地,于是,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机会来改变现状,也算是我为这份感情做出的努力吧。但是,我们一直缺乏沟通,这是最致命的。我们都是有点闷的人,从来不在一起说未来,或许是不敢,或许是不好意思,所以当我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的时候,都没有及时地告诉他。

工作后的他,开始忙碌,而我也因为准备考研忙了起来,睡前的问候短信变得少了,有时候甚至十多天都不跟我联系,而我,虽然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但是,还是选择了信任他,也选择了懂事地不去打扰他,不给他添麻烦。最后我才明白,女孩子太懂事了,其实也是一个要命的缺点。

我们变得疏远了,他很少跟我提起工作的事情,但是,我却能够看出来,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让他的抱负无以施展,在学校一直优秀的他,在现实的残酷下很不适应。我也无从安慰,总是寄希望于自己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陪在他身边,帮他渡过难关,帮他成熟起来。

离考试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我才明确地告诉了他我报的学校离他有多近,原以为他会非常高兴,但是,让我想不到的是,他却因为这个更加疏远我,不知道他在担心些什么,但明显感觉到他在怕一些东西,怕承担责任,或者是对未来生活的缺乏信心,现在也无从求证了。

身边有很多女孩,总是有男朋友陪在身边,学习生活都有人照顾,分隔两地的也经常会接到男朋友问候的短信,而我,什么都没有,他甚至连半句鼓励的话都没有说过,我却安慰自己说,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他不说出来不代表他不关心,我不应该在这些小事上和他斤斤计较。

到元旦节那天,我们已经有两周没有联系了,本想着新年快乐他一定不会忘记跟我说的,但是等到了中午,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我躺在床上午休,心里越来越难过,终于忍不住拿起手机短信问他,我不是一个笨女孩,能够想到可能会有的答案,而这些答案,我是否能够承担得起呢?考虑很久,还是选择了将短信发了出去,这样的不清不楚不是我的风格,很快收到了他的回答,他说,一个人太累,抗不住了,需要有人在身边,而我们,将来很难在一起。

那天,是零七年的第一天,离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有最后的二十天时间,我的世界却崩溃了。

我继续躺着,任泪水不断地往下流,妈妈就坐在阳台上看书,没有一点声音,她一定是以为我睡着了,我却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也不敢发出半点声音,那个时候,我没有力气再思考任何东西,唯一能做的就是哭。

闹钟响了,该去图书馆了,我起床,没有对妈妈说一个字,出门往学校走去,那段路,仿佛无尽头地长,也是我走得最慢的一次,到了学校,泪水还是止不住,书被打湿了,也看不进去一个字,就跟同学说不想看书,走出了图书馆,到网吧坐了两个小时,静下来想了很多很多……夜里依然失眠,我问自己,我到底爱他有多深?可以深到让我放弃已经准备好的一切吗,可以深到让我背叛父母的爱吗,可以深到让我抛弃自己的梦想吗?

答案很明显地摆在眼前,考研对于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我不需要为了一个男人,一个不值得托付的男人而让自己堕落,毕竟人生是自己的。看着身边躺着的母亲,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把这件事压在心底,我要坚持下去!

决定下了,但是做起来却远不是所想的那样简单。我没有对妈妈和同学说半个字,虽然我也需要他们的安慰,但是我怕一旦他们知道,他们会比我有更大的压力,会对我有更多的担心,也怕自己的感情一旦开了口,就会决堤,这在时间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允许的。胸口一直堵得厉害,吃不下饭,但在妈妈面前也必须强迫自己吃下去,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食之无味,每天吃过晚饭去自习,看着美好的夕阳,一次一次地深呼吸,想把胸口的那团东西吐出来,并且一次一次地告诉自己,你永远是最坚强的,你永远是最倔强的,你不会因为任何事任何人而妥协!同时,《新东方精神》里的一句话:“上帝会在天平的另一边放上和你等重的另一半”成为那段时间最鼓舞我的一句话,我相信他的离开,不是因为我不够好,而是因为他的不够优秀。

终于,心里的压抑慢慢地消失了,我用最后的二十天,把自己调整到了最好的状态,走进了考场。

(六)最后的战役

初试发挥得不好也不坏,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考完那天我和师傅都相当地亢奋,不是因为考得好,而是因为一切都结束了,不管结果如何,谋事在人,我们能做的已经做到了。

成绩是师傅帮我查的,因为自己没有胆量面对失败。分数不高也不低,于是,我们马上又投入了复试的准备中。

因为是同等学历,所以我必须要准备加试的科目,但是我报考学校的加试科目在复试前的一个月才公布,虽然是两门,但是其中一门是综合,包括了三门课,困难再一次摆在了我的面前,这三门课我依然没有学过,一个月的时间,能行么?

放弃吗?那是不可能的,我依然这样回答自己。

这是比初试更残酷的战斗,有一部分的希望,比完全没有希望还要痛苦,一个月的时间,我要准备三门没有学过的课,还要准备英语和面试,依然忙碌,依然紧张,压力大于任何时候,已经走了一半了,我不能够半途而废,如果现在退出,还不如从来都没有开始过。

报考学校的复试特别正规,所有试卷都像初试一样密封,我在第一场考试的时候太过紧张,开试卷袋的时候用小刀把手割伤了,血一直流着,我咬牙忍着,那是一次不能够再有第二次的经历。

第一天,考了两门专业课,晚上一门同等学历加试,一共考了八个小时,我觉得我的精力似乎全被耗光了,第二天晚上,依然是同等学历加试,第三天,面试和外语,然后,一切都结束了。

可能是心态不错,外语和面试自我感觉都还可以,唯一让我担心的是加试,因为有一门不到六十分,就意味着所有的成绩作废,我就没有资格参加总分的排名,会被完完全全地淘汰掉,但是,我能怎样呢,我已经尽力了,我已经用尽我所有的力气,那么就让老天来裁决吧!

师傅报考的学校是自主复试,所以结束得比较早,她陪我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复试,一直给我鼓励和关心,做我最坚强的后盾,所以,要再一次感谢她!

四月十八号,是公布成绩的时候,那天,我们在火车站买了动车组第一天运行的票,准备去苏州玩,没有多想结果,只想早点结束这一切,她悄悄地让她姐姐帮我查成绩,短信回过来的时候,我们正准备进站,她兴奋地举起手机,大声地说:“是公费!”那一刻,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拿过手机看了之后,眼泪再一次掉了下来,我趴在她的肩上,喜极而泣。

一切都结束了,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兴奋,更多的是平淡。

但是,心里有一种充实的感觉,因为毕竟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一次。

最想说的话依然是感谢,谢谢爸妈,谢谢一起奋斗的朋友,谢谢给我帮助的每一个人,谢谢自己。也要谢谢带我给我伤害的人,因为正是这样的伤害,让我知道自己居然可以如此坚强。

经历过考研,增加的是对自己信心,得到的是终身受益的经验,但是,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成功的人生,因为它毕竟只是其中的一小步,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下去的还有很多很多。

谨以此文,与众研友共勉。

我能做到的,你们更能够做到,只需要一点点追求梦想的倔强,一点点面对挫折和崩溃时的坚强,仅此而已。

考研过程范文第3篇

(2017.1—12.)

一、十九大精神

(一)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 案)》的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 党是领导一切的等内容写入党章。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个重大判断)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理论成果)(毛中特重点选择题)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2.新思想定位(多选题) A、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C、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E、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五)新矛盾(重点时政单选题)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两个没有变:我国的国情没有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际地位没有变(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六)新目标(重点时政毛特选择题)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七)两个阶段(“两步走”)(时政毛特重点选择题) 1.从2020年到2035年这个15年,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八)两个重要时期(时政毛特选择题) 1.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2.从十九大到二十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二、重要时政

1.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歌法》。国歌法属于宪法相关法。

3.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4.11月10日,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飞机顺利完成首次城际飞行,从上海浦东成功转场至西安阎良。

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

6.中央宣传部11月17日向全社会发布南仁东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南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

7.习近平近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南仁东、黄大年的知识点可以作为材料在思修当中命题,大家结合“爱国主义”、“人生价值”知识点作为思修的分析题掌握)

8.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贯彻“一国两制”两点思路(两个坚持): 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9.5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宣布,研究团队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 10.8月9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11.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0月10日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12.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8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就新形势下推进强军事业提出6点要求。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三是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四是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五是必须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六是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13.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14.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15.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3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10月12日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6.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 17.北京时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建交。

三、央视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考点分析

哲学层面: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四章,社会发展动力——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改革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毛中特相关考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全面”体现在哪里呢?

①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

②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

③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

④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要强调“深化”?

①强调深化,就是强调改革不能浮于表面,必须向纵深推进,必须在以往改革的成果的基础上, 再上层楼、再进一步、再深一层。

②强调深化,就是强调要具备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改革越入纵深,各种矛盾问题,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③强调深化,就是强调改革者,要敢于触碰深层利益,敢于改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动一些人的奶酪。改革者要敢闯敢试,能尽责敢担当。

全面深化改革是什么?

①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一伟大觉醒,孕育了她在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个伟大创造。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十八大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集结号,从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到五中全会以新发展理念布局十三五,再到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一幕幕宏大布局渐次展开。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②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

③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为中国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关照百姓冷暖,提高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⑤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⑥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①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②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③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①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总书记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矛盾,以法治思维图善治,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以底线思维定边界,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以开放思维拓视野。这些新的改革思想,夯筑着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基石,并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这些改革思想,塑造着一个更具实力,引领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全新境界。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也深刻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路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擎改革旗帜,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历史的时空坐标里谱写着最雄浑壮美、豪迈空前的时代乐章。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五大关系: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3.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4.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5.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举措)

全面依法治国(举措)

全面从严治党(举措)

四个全面的相互联系: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⑤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上三者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④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考研过程范文第4篇

《雷雨》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8课,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促发了学生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

雷雨后的自然界是一首美丽的小诗,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为营造美的氛围,我让学生伴着轻柔的乐声,听着教师的导语,欣赏雨后的自然界美景:我相机展开想象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想象:如果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你能把雨后看见的美景告诉大家吗?小青蛙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蜘蛛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还会有谁想说?这样,使想象能力的训练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考研过程范文第5篇

摘要: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是收获阅读成果的保障,教师需要对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有正确的认识和实践。名著阅读应是“春蚕咀嚼桑叶”的过程,是“个性与共性并重”的过程,是“千姿百态解读”的过程。

关键词:名著阅读;过程管理;阅读成果

名著阅读的推进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开学初把本学期的必读书目布置给学生,过程中不闻不问,等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时候,开始“算总账”。这种做法主要是以考试结果来判定学生的阅读质量,“过程管理”则相对粗糙,未被重视。笔者一直以为,名著阅读,重在“过程管理”,“过程”有了,结果自然能得到保障。

一、名著阅读应是“春蚕咀嚼桑叶”的过程

“突击式”“运動式”的读书,热度很难持续,且读书的效果要打折扣。每天读一点,整本书不知不觉地就读完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天读完的页码上做好记号,请家长协助做好督促工作。

当然,只有量的积累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的“质的飞跃”。每读完一周,教师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检查;也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或者分享交流活动。最好的方式,是每周上一次“导读”课,“以内养外”:一方面检验读书效果,相机提升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布置下周的阅读任务,指引方向。

一本书要读多久,是因书而异,也要因人制宜。阅读过程的时间设置,是根据一本书的阅读难度、学生的阅读基础以及阅读分享的需要来决定的。这全凭语文教师的眼力和功夫。

有些书,是值得反复读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出不同的滋味来,这是反复咀嚼的结果。比如《夏洛的网》,五年级学生读,读到了“伟大的友谊”;初一学生读,读到了“生命的成全”;初三学生读,读到了“人性的单纯与复杂”……伴随着成长,学生的阅历与阅读理解能力不断丰富和提高,能发现一本书中更多、更新的东西。

二、名著阅读应是“个性与共性并重”的过程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文本理解过程,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都基于自己的阅读积累和语言感悟。但是名著阅读过程又要顾及整体推进,这就需要教师兼顾名著阅读目标与评价设计的个性与共性。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作业的批阅实现个性化指导,也可以在名著导读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比如,同样的读书作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作业的质量当然不同。此时,教师应变固有标准为灵活标准,以学生的原初阅读基础为“标准”,当学生的阅读理解达到了应该达到的高度,就给予较高的评价。哪怕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只要他“全力以赴”了,即使他的作业质量不如优秀学生,也要给予同样的高度评价。同样的道理,一个优秀的学生,阅读作业完成得不错,但没有达到符合其阅读基础的高度,就要适度提高评价标准。这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教师需要尊重阅读的个体差异,但在设计名著阅读目标时,首先要有一个共性的目标。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班级的阅读现状考虑,设置共性的阅读目标,引领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平面滑行,也不人为拔高。比如,初二学生对《水浒传》部分情节的原初认识,就是血腥的“杀人”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同样是杀人,武松的杀人、李逵的杀人和林冲的杀人,有什么不同?这个探究目标,就是名著阅读的共性目标。学生达到这个目标之后,教师可以再鼓励读有余力的学生去探寻,比如:在林冲的“杀”与“不杀”之间,你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东西?

三、名著阅读应是“千姿百态解读”的过程

每一本名著,都是作者运用独特的语言密码对语言文字进行排列组合的成果。面对不同的名著,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进入这本名著的最契合的路径。即使是同一本名著,对不同的章节,也应当设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导读活动。

有些教师在名著阅读活动的组织上,常常是“三板斧”。“一板斧”是“写读后感”。不管读什么书,也不管读一本书的哪个章节,一律要求写读后感,让学生写到“吐”。“二板斧”是“摘抄美词美句”。我不反对适度摘抄,但如果只用“摘抄”来检验阅读成果,或者只用“摘抄”来推进阅读,就矮化了阅读对于思维品质的要求。“三板斧”是“圈点批注”。有的教师将其作为名著阅读的万能钥匙,但一本书的阅读,应该是精读和略读的结合,不是任何章节都适合“圈点批注”;而且,学生阅读过程中很多的“圈点批注”,教师根本无暇检查,于是“圈点批注”就成了放任式读书。原初阅读认知长期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提升,渐渐地,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丧失了。

名著阅读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常见的阅读活动有:内容简介,给主人公写信,摘录好句好段,写读后感,写好书推荐语,制作读书小报、专题黑板报,重新拟订小标题,设计书签,话题讨论,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开展故事会,表演课本剧,人物采访,辩论会,写简短的书评、人物述评……这些活动,既是导读的形式,也是对阅读进行过程性考查的有效方法。

除去为了读懂名著、更深刻地理解名著的活动,教师也应该鼓励有创意的阅读,即发现一本名著公认的阅读结论之外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常读常新”。这里的“新”,就是学生与名著之间生长出来的阅读空间。教师的阅读体验不一定都是对的,不一定都高于学生,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体验能促进教师的阅读思考。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要迷信固有的阅读结论,更不要带着结论去读书。师生共读一本书,然后坐下来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就可以用“一种思想启迪另一种思想”。教师鼓励学生“不跪着读书”,才能促使他们有更多的发现。

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是获得阅读成果的基础。“过程”到位了,“成果”也就丰富了;“过程”意识强化了,“成果”就得到落实了。

考研过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名著阅读;过程管理;阅读成果

名著阅读的推进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开学初把本学期的必读书目布置给学生,过程中不闻不问,等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时候,开始“算总账”。这种做法主要是以考试结果来判定学生的阅读质量,“过程管理”则相对粗糙,未被重视。笔者一直以为,名著阅读,重在“过程管理”,“过程”有了,结果自然能得到保障。

一、名著阅读应是“春蚕咀嚼桑叶”的过程

“突击式”“运動式”的读书,热度很难持续,且读书的效果要打折扣。每天读一点,整本书不知不觉地就读完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天读完的页码上做好记号,请家长协助做好督促工作。

当然,只有量的积累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的“质的飞跃”。每读完一周,教师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检查;也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或者分享交流活动。最好的方式,是每周上一次“导读”课,“以内养外”:一方面检验读书效果,相机提升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布置下周的阅读任务,指引方向。

一本书要读多久,是因书而异,也要因人制宜。阅读过程的时间设置,是根据一本书的阅读难度、学生的阅读基础以及阅读分享的需要来决定的。这全凭语文教师的眼力和功夫。

有些书,是值得反复读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出不同的滋味来,这是反复咀嚼的结果。比如《夏洛的网》,五年级学生读,读到了“伟大的友谊”;初一学生读,读到了“生命的成全”;初三学生读,读到了“人性的单纯与复杂”……伴随着成长,学生的阅历与阅读理解能力不断丰富和提高,能发现一本书中更多、更新的东西。

二、名著阅读应是“个性与共性并重”的过程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文本理解过程,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都基于自己的阅读积累和语言感悟。但是名著阅读过程又要顾及整体推进,这就需要教师兼顾名著阅读目标与评价设计的个性与共性。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作业的批阅实现个性化指导,也可以在名著导读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比如,同样的读书作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作业的质量当然不同。此时,教师应变固有标准为灵活标准,以学生的原初阅读基础为“标准”,当学生的阅读理解达到了应该达到的高度,就给予较高的评价。哪怕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只要他“全力以赴”了,即使他的作业质量不如优秀学生,也要给予同样的高度评价。同样的道理,一个优秀的学生,阅读作业完成得不错,但没有达到符合其阅读基础的高度,就要适度提高评价标准。这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教师需要尊重阅读的个体差异,但在设计名著阅读目标时,首先要有一个共性的目标。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班级的阅读现状考虑,设置共性的阅读目标,引领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平面滑行,也不人为拔高。比如,初二学生对《水浒传》部分情节的原初认识,就是血腥的“杀人”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同样是杀人,武松的杀人、李逵的杀人和林冲的杀人,有什么不同?这个探究目标,就是名著阅读的共性目标。学生达到这个目标之后,教师可以再鼓励读有余力的学生去探寻,比如:在林冲的“杀”与“不杀”之间,你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东西?

三、名著阅读应是“千姿百态解读”的过程

每一本名著,都是作者运用独特的语言密码对语言文字进行排列组合的成果。面对不同的名著,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进入这本名著的最契合的路径。即使是同一本名著,对不同的章节,也应当设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导读活动。

有些教师在名著阅读活动的组织上,常常是“三板斧”。“一板斧”是“写读后感”。不管读什么书,也不管读一本书的哪个章节,一律要求写读后感,让学生写到“吐”。“二板斧”是“摘抄美词美句”。我不反对适度摘抄,但如果只用“摘抄”来检验阅读成果,或者只用“摘抄”来推进阅读,就矮化了阅读对于思维品质的要求。“三板斧”是“圈点批注”。有的教师将其作为名著阅读的万能钥匙,但一本书的阅读,应该是精读和略读的结合,不是任何章节都适合“圈点批注”;而且,学生阅读过程中很多的“圈点批注”,教师根本无暇检查,于是“圈点批注”就成了放任式读书。原初阅读认知长期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提升,渐渐地,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丧失了。

名著阅读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常见的阅读活动有:内容简介,给主人公写信,摘录好句好段,写读后感,写好书推荐语,制作读书小报、专题黑板报,重新拟订小标题,设计书签,话题讨论,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开展故事会,表演课本剧,人物采访,辩论会,写简短的书评、人物述评……这些活动,既是导读的形式,也是对阅读进行过程性考查的有效方法。

除去为了读懂名著、更深刻地理解名著的活动,教师也应该鼓励有创意的阅读,即发现一本名著公认的阅读结论之外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常读常新”。这里的“新”,就是学生与名著之间生长出来的阅读空间。教师的阅读体验不一定都是对的,不一定都高于学生,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体验能促进教师的阅读思考。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要迷信固有的阅读结论,更不要带着结论去读书。师生共读一本书,然后坐下来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就可以用“一种思想启迪另一种思想”。教师鼓励学生“不跪着读书”,才能促使他们有更多的发现。

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是获得阅读成果的基础。“过程”到位了,“成果”也就丰富了;“过程”意识强化了,“成果”就得到落实了。

上一篇:开放基因范文下一篇:考研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