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翻译商务英语论文范文

2024-05-07

广告翻译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是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而展开的商务交流模式,商务英语能够深入到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行业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市场对于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技能,还要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理念,并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能够了解如何和外国人合作、外国人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

一、电子商务及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1.商务英语翻译的主要特点

(1)翻译的专业性强

电子商务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电子商务的发展象征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英语翻译只是对人们的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翻译表述。而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更多的偏向于专业名词与技能的翻译,通常都是应用于各个国家之间的商务交际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对于翻译人员的自身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

(2)翻译的灵活性较强

由于我国的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对于外国人而言,很多的字词甚至是语句比较难以理解,这也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灵活变通,将隐晦难以理解的语句翻译为通俗易懂的简单句子,方便别人的理解。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由于专业的名词较多,只有翻译人员能够做到灵活变通,才能更好的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2.电子商务环境的主要特点

(1)商品交易的过程更方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趋向于信息化。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流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目前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了网上购物的交易模式,人们可以在网上选取自己需要的物品,自主的进行购买,节省了人们出门购物的时间。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自己需要的东西购买回来。

(2)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在传统的商务环境下,人们出门需要携带大量的现金,既不方便出行,资金的安全又得不到保障。但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人们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更多的选择使用微信、支付宝或者是银行卡进行电子交易,在电子交易的过程中一般都设有密码,这既实现了对资金的保护,又能够方便人们的出行。所以,相对于现金交易而言,电子交易的过程更加的安全高效。

二、现阶段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语法的翻译比较忽视

在英语的翻译中,想要将句子的原意更加直观清晰的表达出来,就需要翻译人员能够充分的理解原文中的语法结构,只有将语法很好的翻译出来,才能将原文的语意表达的更加清楚,语法翻译是提高译文质量的关键。但在就目前的翻译状况而言,在遇到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时,翻译人员往往不能对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不了句子的重点所在,这也就导致其不能将句子的意思正确的翻译出来,影响其他人员对于原文的理解。

2.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漏译的情况

漏译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对部分单词或短语出现遗漏的现象。出现漏译的主要原因就是翻译人员的细心程度不够,在了解句子的大意之后就对句子进行翻译,没有对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这种情况下翻译出来的文章会存在较多的漏洞,译文的质量较低。

3.在翻译中不能体现电子商务的灵活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一般会采取直译的翻译形式,将文章的内容按照单词的顺序依次地的翻译出来,这种情况下,翻译出来的译文质量一般都比较低,其他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主要意图。并且由于直译的方式的灵活性不高,常常会导致译文意思过于僵硬,甚至会偏离汉语的意思,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策略

1.加强对于语境的分析,确定词汇的意义

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之下,商务英语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英语的知识中,很多单词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不同的含义。在对于多含义的单词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就需要充分的了解语境的背景和要求,确定单词在此语境下的意义,进而将文章更好的翻译出来。有时,同一单词商务英语和普通的英语中的翻译也不相同。比如单词autarchy在商务英语中的意思是“闭关自守”,而在普通的英语翻译中则是“独裁”的意思。在对待这类单词的翻译时,翻译人员就需要结合文章的语境进行分析,避免出现错误翻译的情况。

以issue为例分析,在商务英语中的汉语意思是“发行”,而在普通的公共英語中则是“问题”的意思。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change一词经常出现,change具有“改变”和“零钱”的意思,如果翻译人员对于文章语境的了解不全面,很容易出现翻译错误的现象。在对待这个单词的翻译时,翻译人员必须要联系上下语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将文章的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避免翻译错误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在确保此意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翻译

英语单词中具有较多比较抽象的词汇,在对待这类单词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可以在确保单词原意不变的基础上对单词的进行扩展性的翻译,将原本抽象的单词具体化,以便于将文章的意思更加清晰的表达出来。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对于汉语意思比较单一的单词,为了提高译文的质量,翻译人员必须要对词语进行扩展性的翻译。比如单词scarcity的汉语意思为缺乏,以例句This helps farmers adapt to heat and water scarcity.为例进行分析,这句话的翻译是“这有助于农民适应炎热和水资源缺乏的现象。”在对这句话进行翻译时就实现了将词汇进行扩展性。将原意的缺乏翻译为“缺乏的现象”。通过对带刺的扩展翻译,加强译文的准确性,促进电子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3.提高专业术语的掌握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专业名词涌入翻译人员的视野。随着专业术语的增多,电子商务行业对于翻译人员的要求也逐渐增大。对于翻译人员而言,只有掌握最多的专业名词,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将文章的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比如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普通优惠制,export subsidy出口津贴等都是电子商务的专业术语。电子商务的专业名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不是普通的英语专业的人员可以做到的,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及时的加强对于自身专业词汇的提高,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词汇库,使自己能够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

4.加强对于语法的翻译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其渗透于英语的阅读、写作、翻译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而言,掌握良好的语法基础,是确保翻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加强对于语法的翻译,进而将原句的意思更好的表达出来,以便于其他人的理解,进而促进电子商务交易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应用于各种商业活动的语言。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语境的分析确定词汇的意义、在确保此意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翻译、提高自身专业术语的掌握等各方面的重视,实现对商务英语翻译方式的优化,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而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慧.跨境电商背景下电子商务英语翻译与农村电商发展关系研究--以辽宁东港农村电商为例[J].农业经济,2016(12):96-97.

[2]林渊.跨境电商平台中基于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技巧研究[J].唯实(现代管理),2017(12).

[3]郦珲.实用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评《实用商务英语翻译》[J]. 新闻與写作,2017(11).

[4]汤小艳.对电子商务英语词汇“创新组合”特点的分析及翻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196-197.

[5]徐霞.浅谈电子商务英语在网络商品推介中的翻译及运用研究[J]. 疯狂英语,2017(3):79-80.

[6]袁立耿.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3).

广告翻译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广告翻译中的仿译也属于一种模因现象。本文拟从模因论入手探讨广告翻译中的仿译,指出把模因论运用于汉英广告的翻译易于引起目标语受众的共鸣,从而推动产品销售。

关键词:模因论 广告翻译 仿译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柏拉图曾提出“模仿说”。该学说认为,“模仿出于人类天性”,艺术是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模仿。模仿既能获得知识又能获得愉悦。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r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模因(meme)”的概念,并指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表现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模式。(Darkins 1976)中文广告的英译有多种方法,仿译只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将结合模因论谈谈中文广告英译中的仿译。

一、广告及广告语言

谈论广告的翻译,必先了解广告及广告语言。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导致人们行为的事物和活动。它是一门综合艺术,集社会学、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声电学、文学、语言学等于一身。一般说来,广告可分为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平时人们所说的广告通常指商业广告,而本文中提到的广告也指商业广告。广告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语言是指广告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其中既包括声音语言、音乐语言、平面设计语言、图像设计语言、色彩语言,也包括文字语言等。狭义的广告语言是专指广告作品中的文字语言,即指广告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它具体包括商标,广告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广告标语(口号),广告警示语,广告正文和广告附文等(于根元 1998)。一般说来,广告具有以下功能:1)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2)美感功能(aesthetic function),3)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4)祈使功能(vocative function)。一则好的商业广告往往兼顾以上功能,并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间引起受众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并最终促成购买行为。英美现代广告学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1.提供信息(Information),2.争取顾客(Persuasion),3.保持需求(Maintenance of Demand),4.扩大市场(Creating Mass Markets),5.确保质量(Quality)。广告的作用可见一斑。商家做广告的主要动机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广告的主要作用也在于争取顾客和扩大市场。

二、广告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包括广告口号(slogan)、广告语句(catch-phrases)等在内的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它们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语言上引人入胜、说服力强,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别具一格,如语义双关、文字游戏等,使人感到幽默中见机智,平淡中显新奇。广告语言在形式上也极具鲜明特色,或行文工整、对仗押韵,或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或一鸣惊人、耳目一新,可以收到耐人寻味、经久不衰的效果。因此,翻译时尤其要注意策略。如何把原文中的这些特质很好地传递到译文中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广告口号、广告语句一般具有吸引力(attractive)、创造力(creative)、说服力(persuasive)、影响力(impressive)等特点。在译文中也应保留这些特点。

张秀清在《论英汉广告翻译的六大常见策略》一文中列出了广告翻译的六种策略:直译、意译、创译(creative translation)、增补型翻译(supplementary translation)、浓缩型翻译(condensed translation)以及套译(parody)(张秀清2007)。她所说的套译(parody)即本文拟讨论的仿译(imitation)。

三、模因论与广告中的仿译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始于道金斯(Darkins)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国内系统研究模因论的专家主要有桂诗春、何自然等教授。系统提出模因与翻译关系理论的是芬兰学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下文主要把模因论与广告翻译的策略之一——仿译结合起来作一探讨。

3.1模因论

早在公元前5-4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柏拉图等人就提出了“模仿说”(Mimesis)。该学说认为,“模仿出于人类天性”,艺术是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模仿。模仿既能获得知识又能获得愉悦。法国学者塔德(Cabrie Tarde)在其著作《模仿的法则》(The Laws of Imitation)中也提到“模仿”。他认为,社会交际起源的所有相似物都是各种模仿形式直接或间接的结果。“模仿说”可以被看作是“模因论”的雏形。

“模因”(meme)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模因”这一术语其实是模仿生物学中的“基因”(gene)而创造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模因”,是模因论的一个很好的例证),用于文化领域,故指文化基因。道金斯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表现在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方面。模因是个人记忆中的信息模式,它们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

正如德谟克里特、柏拉图等人所说的那样,模仿乃人类天性。而言语模仿是模仿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语言的习得在最初阶段完全是靠模仿来实现的。言语模仿可以是无意的,也可以是有意的。但在其最初阶段,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只有后来才发展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动机的活动。人类在模仿自然界或他人时,往往具有好奇、仰慕、创造等心理(彭元玲2006)。在广告创作和翻译中,主要表现为创造心理。请看以下两则广告:

(1)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日本丰田汽车广告)

(2)此时无霜胜有霜(日本东芝电冰箱广告)

例(1)套用“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一诗句,例(2)仿白居易《琵琶行》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两则广告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据何自然教授研究,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2)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何自然2005)。广告翻译主要适用第一种情况,即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下文将结合中文广告的英译加以探讨。

3.2模因论与广告翻译中的仿译

切斯曼特提出了“翻译模因论”。他认为,在翻译模因库中存在大量的翻译模因。一方面,每一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另一方面,它也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异,在变异中求得发展(Chesterman.A.1997)。广告仿译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进行恰当的模仿(彭元玲 2006),既可以模仿英语中成功的广告先例,也可以套用英美等国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名言警句等。仿译法让目标语受众倍感亲切,乐于接受,并具有独特的修辞美。

3.2.1广告仿译中的套译

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指同一信息内容以不同的形式传递。在广告仿译中主要表现为套译,即直接生搬目的语中现有的名言警句、俗语佳句等。正如切斯特曼指出,模因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那么广告翻译中的套译便有据可依。请看例子:

(1)爱您一辈子(“绿丹兰”化妆品)

Love me tender,love me true.

(2)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速效救心丸)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3)百闻不如一见(西湖牌电视机广告)

Seeing is believing.

例(1)是对猫王的歌词借用,例(2)和例(3)都是移植了英语中的谚语。如果将以上广告直译成英语,恐怕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至少无法与以上的翻译媲美。广告翻译所追求的往往不是形式上的对应,而是功能上的对等,即奈达所说的“功能对等”。并且应始终服务于一个目的,即刺激目标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3.2.2广告翻译中的仿译

切曼斯特指出,翻译模因不但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而且还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异,在变异中求得发展。因此,广告仿译便成为可能。此处的仿译是指严格意义上的仿译,有别于上文提到的套译。所谓仿译是模仿目标语中现有的广告语、谚语、诗句、名人名言等,并对之稍作加工、润饰,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例子:

(1)一册在手,纵览全球(《环球》杂志广告)

The Globe brings you the world in a single copy.

(2)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亚细亚商场)

While in Zhengzhou,do as the Zhengzhounese do——Go shopping in the Asian Supermarket.

(3)百闻不如一尝(浙江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广告)

Tasting is believing.

(4)黑妹牙膏,强健牙龈,保护牙齿。(广东黑妹牙膏广告)

Don’t show me any other,but show me Black Sister.

(5)如今的风采,昨日的绿世界。(“绿世界”系列晚霜广告)

Give me Green World,or give me yesterday.

(6)虽然不是药,功效比药妙。

To choose it or not?This is the time to decide…For Billi toilet water.

(7)桂林山水甲天下。

East or west,Guilin landscape is best.(吴伟雄译)

例(1)模仿了Stokely唱片的广告词“Stokely brings you the world on a platter”。例(2)是对谚语“While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的模仿。例(3)是模仿英语谚语“Seeing is believing”,换了一个词,语义真切,效果胜似原文。类似的还有“Using is believing.”(碧丽牌健美苗条霜广告)。又如“Like daughter,like mother.”(婴儿爽身粉广告)模仿谚语“Like son,like father”。例(4)系模仿美国玻璃器的一则广告“Don’t show me the crystal,show me Galway”。例(5)模仿美国著名诗人亨利(Patriot Henry)的诗句“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宁死)例(6)模仿莎士比亚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此广告渲染并夸大了消费者面对碧丽牌花露水时的矛盾心理:买还是不买,并暗示其最终结果是选择了该产品,毅然决然,义无反顾。例(7)是仿拟英语谚语“East or west,home is(the)best.”王永泰先生称其为“诗意、简练、押韵、上口”(王永泰.2007:35)

以上从模因论的角度讨论了中文广告英译中的仿译法。本文的仿译包括套译——原封不动地挪用,和严格意义上的仿译——对目的语中现存的广告语、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稍作加工、润饰,为我所用,达到目标受众的认识趋同,并促成购买行为,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最后,本文作者还想简要提及广告仿译的利弊,以供参考。首先,仿译新颖别致,出其不意,语出惊人;其次,由于仿译所仿皆名人名言、名诗佳句、成功广告等,因此便于记忆、易于接受,拉近了产品与目标潜在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容易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杨全红教授认为,仿译是否值得提倡和推广还值得商榷(杨全红2007)。其理由本文作者大致归纳如下:1)目标受众可能对所仿之名言见惯不惊,而目标语中名言隽语数量庞大;2)名句仿译泛滥,受众可能产生反感情绪,结果与译者初衷背道而驰,相去甚远。本文作者认为,仿译虽可能有名句泛滥之嫌,但只要运用得当,便可收到预期效果,不失为一种好的广告翻译方法。然个中是非得失,留待时间去检验。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A.Memes of Translation[M].Amsterdam:Benjamins,1997.

[2]Darkins.R.The Selfish Mem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4]彭元玲.浅谈言语模仿与广告中的仿译[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王永泰.旅游广告语及俗语外译的艺术美——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英译文谈起[J].上海翻译,2007:35.

[6]杨全红.精“译”求精,推“城”出新[J].中国翻译,2007,(5).

[7]于根元.广告语言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张秀清.论英汉广告翻译的六大常见策略[J].中美英语教学,2007,(4).

广告翻译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越来越频繁。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就出现了“地球村“的概念。地域的界限被逐渐打破,人们频繁的交际,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聚在一起贸易,交流。这样文化交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些跨文化的商务交际中,英语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商务活动中,离不开商务信函的来往。因此,商务英语信函翻译在其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信函翻译;商务活动

引言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在商务活动当中,商务信函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年代,成为了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商务工具。通过商务信函,人们可以自由交流和沟通。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信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角度,看待商务信函的翻译。分析商务信函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做好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工作,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提高商务信函的翻译水平等问题。

一、商务英语信函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一篇好的商务英语信函应该是简洁、流畅而且非常有礼貌的。在商务英语信函也应该只限于单行打印纸。因为那看起來如此简洁,作为商务信函要简短,但重要的是要突出格式、语法、语气、开始以及结尾。这是对商务英语信函英语写作的要求,当我们进行翻译的时候,当然也要追寻这样的原则,进行认真的翻译。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我们会写各式各样的信函,比如推荐信、申请信、感谢信以及推销产品的信函等。在写这些信时,我们也要顾及到对方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以及审美情趣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影响你这封商务信函是否成功。例如,在翻译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的信件时,他们会流露出他们民族的奔放和自由,有些词汇,可能作为东方人还是无法接受。我们作为笔译的翻译者,在翻译给中国人看时,就应该适当地去除一些类似的词汇,使阅读信件的人,没有任何的不适。当然在我们写回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添加一定的幽默语言,与之相呼应。这样的情况需要看笔译人员的经验,而且要在翻译内容的准备和完整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的。类似商务活动,也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如果成功可以给双方带来非常高的舒适度,增加合作的意向。但如果相反,也许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这样也需要笔译者谨慎而行。由此看来,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工作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商务信函翻译的技巧

在翻译商务信函时,首先要注意格式的转换,其次要注意运用商业套语,最后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专业术语的表达。这都是我们作为译者应该知道的基本要求。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和结构上的不同,我们必须根据汉语表达的需要把英语的某些词类转译为汉语的其他词类,比如把名词译成动词,把动词译成名词,把形容词译成副词等。在商务翻译中,适当注意词类转换有助于译文更顺畅、准确,更符合习惯。

例1:The board of directors will hold a consultation about the matter.

译:董事会将商议此事。(名词转译成动词)

例2:The demand for foreign exchange arises because a country’s residents want to buy foreign goods.

译:外汇需求的产生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居民想购买外国商品。(动词转译成名词)

例3:This is an airliner for Shenyang.

译:这是飞往沈阳的航班。(介词或介词短语转译成动词)

在英汉转换中,名词与动词的转换最普遍,英语使用名词多,汉语使用动词多,在翻译中应注意。以上展示的是翻译商务英语信函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其实也就是我们翻译技巧中的转移法。

除了翻译的翻译技巧之外,我们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在翻译方面,也要注意到礼貌的原则。礼貌原则是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基本要求。礼貌现象作为确保人类交际成功的基本手段之一,引起了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的广泛关注。在跨文化商务的交际中,主要包括商务活动的各种用语习惯和风俗习惯。商务活动中事无巨细,涉及礼仪都无轻重之分。掌握了解这些礼貌用语和礼仪,才能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中游刃有余。在礼仪方面做得突出,也会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声望。译者都不要小看我们所翻译的每一封信函。这些信函不仅是公司业务的需要,有时候也能代表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人留给外国友人的印象。因此,译者们一定在翻译英语信函时,要注意礼貌用语。

在商务信函翻译中,不仅要注意礼貌用词原则,更要体现一个您为重(“you—attitude” not “we—attitude”)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译者要从收信人的角度和立场来考虑问题。不能语气过于平和。要让收信人感觉到对方的诚意。不同的人文法习惯可能会有所不同,而我们译者作为他们两人之间的桥梁,应该能起到除了连接以外,还有稳固的作用,使他们双方都觉得踩在这座桥上,比较安心,当然也很舒心。如果语气过于平和,没有翻译出对方的诚意,使之有所疏忽,这其实也是我们译者的责任。有人这样说:“Remember that the word b—u—s—i—n—e—s—s contains both U and I, but the U comes before the I. This is a good sequence for you to remember.”

三、提高商务信函翻译水平的建议

商务信函在外贸往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尽量使用书面语言,地道的商业用语,还要注意细节,力求专业和完美。所以商业信函的翻译,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不仅应强调译文在内容和文化上的准确,还要根据商务信函的风格和交际功能,使译文在风格特点和功能上与原文对等。在内容形式和文化方面,要求翻译时内容准确、形式规范、语气礼貌诚恳,能够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习惯,也考虑收信人的心情,注意原文的语气。在风格和功能上,要求在译文中体现出商务信函的简洁严谨但不失具体,正式得体但不失亲切礼貌的风格,反映出原文的交际风格。简而言之,商务信函的翻译要注意形式的规范性、内容的准确性和措辞的得体性。

提到文化上的准确,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要了解文化的背景。这也是翻译工作者经常会忽略掉的问题。在做翻译工作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Reading for Background(了解背景),Choosing Subtitles(选择副标题), Contrasting Cultures(对比文化),这几部分也是我们译者应该了解的环节。只是一味地字面翻译,运用翻译技巧,利用修辞,使之美观,还达不到真正成功的翻译,要真正了解语言的差异、背景的差异,才能翻译出我们称之为成功的翻译成果。

同一词语所在国家不同意义也不同。例如我们中国人喜欢仙鹤这样的词汇,表示长寿,富贵,但在法国仙鹤表示“妓女”的意思;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德文中“gift”的含义是“毒药”(poi—son)的意思;中国的拼音“皮鞋”一词注音为“pixie”,英文“pixie”一词意为“妖精”。而且英语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语言,在单词之中加上“wonderful”也是一种骂人的方式。但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也许只有当地人比较明白。

因此,即使在翻译信函的时候不会遇到不文明的话语,但我们在做汉译英的翻译时,不要考虑得太过简单,国家的背景和文化也都是译者的翻译的考虑范围。尤其很多词汇的运用上,明知道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意思,还要那样翻译。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译者,他知道这样翻译多少会有歧义,但他说对方肯定会理解的,毕竟现在都“地球村”了。但很不幸,他很快就被公司辞退了,理由很简单,工作不负责,不认真,造成公司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大家在社会上工作,大部分人要的不只是金钱或者名誉,更加需要的是尊重。在做工作时,明知故犯,不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是让人不可原谅的。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一方面是我们译者在做翻译工作时候,要认真负责,注重细节;另一方面译者也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使之能圆满地完成翻译任务。

四、结论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最近世界经济文化变化而出现的客观存在。我们译者应该正视这件事情。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缩小了人与人直接的差距,但因为背景文化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误解。我们译者在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些细节,使之避免这样的误会。即使商务信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许没有很多的技术含量,但我们知道每一封信在商业活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译者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不能忽略小的细节,即使再简短的信函,也是商业成功的关键。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揣摩写信者的意图,尊重各国的风俗文化,正确运用翻译技巧,才能译出成功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贾方.跨文化交际中商标名称翻译的策略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2]汤静芳.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珍平,俞婕.商务英語信函的写作与翻译浅析[J].中国商贸,2010,(19).

[4]奚军秀.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体现[J].大舞台.2010,(4).

[5]王维波,车丽娟.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滕云.浅谈商品翻译的雅与信[J].中国商贸.2010,(19)

(责任编辑:李 慧)

广告翻译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商务英语翻译是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完成关系着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友好往来,同时也是展示我国企业文化和素质的重要渠道。基于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差异,这必然会给商务英语的翻译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做国际商务翻译工作时,能够准确地传达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以减少文化差异对译文理解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文化差异影响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商务英语也不例外,因为国际商务活动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无论是奈达的“意义相当”和“文体相当”论,还是方梦之的翻译四层次论,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务英语翻译,同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一样,都是把一种民族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的跨文化交际形式,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可忽略。笔者从商务英语中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入手,分析商务英语语境下文化因素的表现方式和翻译策略。

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每一类文化都有其不同之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因为不同的教育经历、社会和工作经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事物认识的差异

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国度,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同,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意思,因此,做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对这些敏感的词汇格外注意。例如,由我国生产的著名电池“白象”,翻译为英语应为“lion”,很受消费者认可。但是,如果翻译为“White Elephant”,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就会把这个看成很一般的东西,失去了品牌的含义。将“亚洲四小龙”译为英语就是“Four Asian Tigers”。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是邪恶的怪物。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历史发展的独特性,而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造就了风俗习惯的不同,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对这一点额外注意。如在西方一些国家,蓝色往往代表着忧郁的意思,美国人就把心情不好的星期一看作“Blue Monday”,还有一些国家如埃及人和比利时人把蓝色看成了倒霉的颜色。但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商标“蓝鸟”(Blue Bird)不能理解为“伤心的鸟”,这是因为“blue bird”在西方的文化含义是“幸福”,当然,乘坐“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就很少知道自己身在“幸福”中了,大概只是知道自己坐着世界名牌汽车,考虑的只是自己的身份象征而已,更不会联想到“忧郁”、“倒霉”了。又如,“十三”被西方人看作不吉利的数字,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缘于基督教传说,所以对“十三”这个数字非常避讳,中国人对此却不大在乎。

三、商务礼仪的差异

在商务贸易往来中需要重视商务礼仪,良好的商务礼仪修养可以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促进双方的友好沟通与交往。各国的商务礼仪是受本国文化影响的,因此,中西方的商务礼仪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中国人在商务贸易中为了表示客气和热情对给对方发烟或者敬酒,但是西方人却不太喜欢,因为他们认为吸烟对身体的伤害较大,应该避免吸烟。其次,中西双方在接受旁人赞美时的表态也是不同的,中国人对于别人的赞美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大方的接受。商务礼仪关系着商务往来双方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了解各国不同的商务文化能够有助于在商务活动中采用正确的商务礼仪,促进双方友好沟通,为商贸的成功奠定情感基础。

综上分析,商务英语翻者需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运用必要的逻辑推理和引申,翻译出文本思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减少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不利影响:

首先提高专业素养,重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商務英语的翻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商务贸易的成功与否,因此,翻译人员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性的敏感度是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当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意识,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商务文化、礼仪文化等,才有可能使翻译到位,促进正常的商务往来,因此,翻译人员在每一次的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都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翻译前要翻阅各种资料准确把握对方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礼仪文化等。在此基础上,翻译人员翻译时可以较好的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尊重对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保障不会因为文化冲突而使双方关系不和谐。

其次掌握翻译的技巧。

翻译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普通传播过程相比,操作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转化码,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一致,所以翻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如针对某些特有词汇,可以进行恰当的释义性翻译,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商务英语句子结构,努力做到句式规范,体裁正式。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按照原文上下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有时增添原文字面没有呈现但现实内容已包含的词汇,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说话表达用不着的词汇。如“所有现金盈利,均须缴纳所得税”翻译为“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等。

最后避免本土文化失语,寻找中西文化契合点。

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过程,既是一个吸纳、融化外国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扭转本土文化被西方文化殖民的尴尬“失语”局面的过程。面对文化差异,译者应当力求寻找中西文化的契合点,在表达上寻求对等语,避免简单使用同一语而掩盖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其实,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不妨碍商务英语的译者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寻找一个契合点。如果这个契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是最理想的。即便很难找到理想中的契合点,译者也应采用灵活的方法,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地接近,或是通过其他手法使带有异国情调的元素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比如,将商标“zephyr(西风)”翻译成“和风”。而面向社会征集英文商标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厂家最终选定的是“Go Believe”,也是找准了中西文化切入点的例子,“Go Believe”不仅发音上与“狗不理”契合,而且足以让英美人产生值得信赖的美好感觉。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避免本土文化失语,寻找中西文化契合点,加强英语翻译实践操作,逐步摸索出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技巧,把因为翻译失误和商务合作不愉快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作为语言工作者和翻译爱好者,不仅要积极吸收外国、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而且要肩负起维护和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

广告翻译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规模庞大的全新市场经济形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和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的较突出特点是跨境贸易,而英语成为主要的商务沟通,依靠优质的英语翻译,会更好地促成电子商务合作。本文基于自身的实际经验,首先简单介绍了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概念、特征,然后梳理了其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最后主要就英语翻译的技术、技巧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技巧

【作者简介】赵必欣(1986.06-),汉族,广西梧州人,梧州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英语应用。

现代社会可以说已经全面地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深入的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生产乃至学习的方方面面,这确实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甚至刺激了市场经济,为市场经济的建设开辟了全新的空间、平台——催生了电子商务。而在如今的电子商务中,我们应将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强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中的英语翻译质量。

一、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概念、特征

电子商务,是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形式,电商英语翻译和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并无差异,只是其专门针对的是电子商务交流中的英语翻译,目的在于交换电子商务意见、电子商务信息,促成合作。

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是专业性。2.客观性。3.商业性。要对商业活动具有熟悉的了解,如电子商务中的相关商业知识,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网站运营管理、商务法律等,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翻译语言信息。

二、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电子商务英语翻译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上所述其具有专业性、客观性、商业性等诸多特征,不仅包含了单纯的传统商务英语专业词汇,同时还涉及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术语,而且对各方的语言背景文化也要有所认识。为了保证翻译质量,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翻译的基本原则,才能使得语言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

1. 忠实。保证翻译的忠实,是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最基本原则。不论商务环境怎么样的变化,电子商务英语在本质上依然属于是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e Purpose),本质是为商务活动服务的,因此,在翻译中,一定要忠实地反映原文信息,不能因为过于的苛求句式结构或语法,导致原文信息和译文信息不对等。

2. 准确。在电子商务英语翻译中,会出现大量的专业词汇、专业术语,对于这些专业术语的翻译,必须要准确,不能想当然,否则便可能导致目标语受众产生错误的信息理解,甚至可能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3. 统一。电子商务中,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还应当以动态对等功能理论(the theory of dynamic or functional equivalence)为基础,要保证目标语言受体和目标语之间关系应该大致相当于原受体与原文关系,实现一种高度的信息统一,从而使得语言翻译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三、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技术、技巧

明确了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之后,我们还需要掌握、应用相关的技术、技巧,如此才能确保翻译的质量。

1. 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词汇意义。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改变,并且这些词汇在电子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又会时常被用到,部分词语已经是一词多义,在电子商务下,表示着其他的含义,如不能正确地确定词汇意义,就会导致译文与原表达的意思千差万别。

2. 对词义进行适当的延伸。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成商务合作,我们应围绕这个目的,对词义进行适当的延伸,不能完全地“生搬硬套”,不利于各方准确理解彼此意图,将难以对电子商务合作起到预期的促成作用。为了避免此情况,词义的延伸就显得格外重要,只要能够准确理解源语言含义,并把握好语言内容的逻辑关系,便可以使得各方更加准确的理解,进而达到促成合作的目的。

3. 准确使用专业术语。电子商务英语翻译,一方面,涉及了信息化技术专业的术语,如计算机领域、互联网领域乃至如今备受关注的大数据领域、人工智能领域、云计算领域;另一方面,涉及了各个具体的商务行业,这同样包括了大量的术语,在翻译中必须要准确的使用专业术语,才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如果对于这些专业术语的了解不深入、不充分,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的话,便肯定会导致翻译结果的错误。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作为翻译人员来说,就必须要加强学习,首先是需要对信息化技术专业术语具有全面地掌握,同时还要分不同的商业领域,逐个学习了解、逐个攻克难关。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們必须要对电子商务英语翻译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积极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明确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掌握电子商务英语翻译的技术、技巧,以确保翻译质量,从而促成电子商务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江岚,王文彦.跨境电子商务的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8):163-164.

[2]段金伟,高瑞峰.跨境电子商务的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问题分析[J].现代交际,2019(07):111-112.

广告翻译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广告语翻译;翻译策略

【分类号】H315.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以及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广告作为产品最好的宣传手段,在推动产品销售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告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本文以具体广告翻译为基础,以一个新的视角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探讨最常用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创译。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使得翻译行为更加贴近实际,对其研究对象广告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广告翻译的现状

广告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商品销售的最重要的媒介和方式。据统计,一个好的广告能为生产者和销售者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越来越重视翻译好自身的广告语。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广告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翻译学中的一个分支,广告翻译有着内在规律,因而需要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局限于翻译原则或者翻译技巧的研究,缺乏真正的理论研究,很难指导翻译实践。

据中国知网统计,迄今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讨论广告翻译的文章及硕士论文有77篇,鉴于这种情况,他们之间确实有着的至关重要关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

二、 功能翻译理论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e Reiss)在其论著《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中第一次提出把“功能类型”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有时因具体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然而,她的这种理论观点仍是建立在以原文作为中心的“等值”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指的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她的论著也被视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对该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赖斯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J. Vermeer)在其论著《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中首次提出“目的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准”,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其核心思想是: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的过程。在“目的论”中涉及三个主要概念:翻译行为,委托人,翻译委托。它们各有区别,但紧密相连,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的翻译目的。另外,“目的论”确定了翻译实践中目的原则(Skopos rule)为最高总则,“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两个从属原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 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即譯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不过,这一理论过分强调翻译目的,忽略了原文的一些具体特征。威密尔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进而使之成为有影响力的一个译学流派。

之后,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 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论,即“翻译是一种用于达到特别目的的复杂行为”。她提出区别“翻译”和“翻译行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指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此外,这一理论将翻译行为看作是由各方参与的交际行为,它明确了各参与方的角色,如翻译发起人、委托人、原文作者、译文作者、译文使用者和接收者。就这样,功能派翻译理论从译者的全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使翻译从原语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1997年,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tiane Nord)在其英文专著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中系统地整理了功能派各种学术思想,阐述了功能派复杂的学术理论和术语,以及介绍了自己的功能翻译观点。针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不足,在《翻译中的语篇分析》中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法则,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明确了原文在翻译中的地位。这一法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从此,“目的论”从译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为翻译理论界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目的文本及目的语文化为导向,并有权选择最适合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翻译策略。

三、 广告翻译的策略

英语广告的词汇、句法、修辞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给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带来很多困难。广告翻译作为一种目的,与广告生产者渴望的促销目的一样,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兴趣和需求,最终购买该产品。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广告翻译提供了合适的理论支持,译者在翻译广告语时应根据译文与其要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习用语言结构模式的表达方式,使译文翻译在接收者群体中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本文从广告翻译策略的角度对三种最常见的英汉广告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是把原来语言的语法结构转换为译文语言中最近似的对应结构,但词汇依然一一对译。一般运用直译后,在译文中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包括原文的句式修辞等表现手法。直译以传统的方式对广告作语义忠实的翻译,能很好的再现原文的风格,传达原文的意思。

例1:飞利浦(Philips)广告语

[原文]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译文] 让我们做得更好。

例2:西铁城手表(CITIZEN)广告语

[原文] Make the most of the time. [译文] 充分利用时间。

例3:七喜(英文原名7-Up)广告语

[原文]You like it, it likes you. [译文] 您爱它,它爱您。

例4:卡迪拉克汽车(Cadillac)广告语

[原文] Standard of the world. [译文] 世界的标准。

例5:德国西门子(Siemens)广告语

[原文] We are Siemens. We can do it. [译文] 我们是西门子,我们能办到。

显然,无论其结构、句式、深层含义,甚至是原句的功能,上述所有的广告语翻译都采用了直译。直译主要用来处理一些原文意思较明确、句法结构较简单,译文能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就能表达出广告的表层和深层意思,读起来比较流畅,其传达的信息和原文非常的一致。

(二) 意譯(Free Translation)

意译通常只取原文内容而其形式有所改变,是一种“语内翻译 ”,但原广告语的信息保留。尤其是我们汉语广告语偏好并列结构,讲究工整对仗,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译文接受者因文化而产生的阅读和理解上的差异,采用这种译法比较灵活,从接受者角度看译文比较地道,可读性强。

例1:汇丰银行(HSBC)广告语

[原文] Your future is our future! [译文] 与你并肩,迈向明天。

例2:麦当劳(McDonald’s)广告语

[原文] Every time a good time. [译文] 每时每刻,欢乐时刻。

例3:百达翡丽手表(Patek Philippe)广告语

[原文] Begin your own tradition. [译文] 代代相传,由你开始。

例4:七喜(英文原名7-Up)广告语

[原文]Fresh-up with Seven-up. [译文] 痛饮七喜,清心爽气。

例5:佳能(Canon)广告语

[原文] Delighting You Always. [译文] 感动常在。

上面的例子使用了意译。为了达到最终目的,译者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方式来满足接受者的要求。只要使用得当,虽然句子的结构形式译文与原广告语截然不同,但通过意译也表达出原广告语的简短精练的效果,使得译句与原句同样精彩,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三) 创译(Creative Translation)

创译是指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及当地的语言或风俗习惯给译入语广告注入与原语广告完全不同的创新理念,给接受者留下耳目一新的印象。创造性翻译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大胆的想象和广阔的思维。译者不再局限于字面意思,而善于挖掘深层含义,翻译广告语时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翻译,最终起到推广品牌的作用。

例1:奥迪汽车(Audi)广告语

[原文] Advancement through technology! [译文] 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例2:福特汽车(Ford focus)广告语

[原文] Live with focus. [译文] 生活有“焦点”,才是真正享受。

例3:苹果电脑(Apple)广告语

[原文] Apple Thinks Different. [译文] 苹果电脑,不同凡“想”。

例4:爱立信(Ericsson)广告语.

[原文] Make yourself heard. [译文] 理解就是沟通。

例5: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广告语

[原文] Non-stop flight, non-stop comfort. [译文] 拥抱天地,写意飞翔。

以上例句中,我们如果把译文再直译回去,很难再看到原文的影子,但从译文中我们可以体会产品广告的创意。总之,运用这一广告翻译策略翻译后的译文可以说达到了与原广告相似甚至更胜一筹的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译者的智慧和创造性。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广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因此,广告语翻译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不同文化间的促销目的,必须充分考虑广告语的语言特色,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展示广告语所特有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 Arens, William F.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2] 陈小慰.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 [J].中国翻译, 2000, (4).

[3] 冯修文. 应用翻译中的审美与文化透视[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 李克兴. 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梁婷.英文广告实用手册[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

[6] 沈向怡.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研究. 硕士论文, 2007.

[7] 盛美金. 从文化视角看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J]. 考试周刊, 2008, (23).

[8] 谭卫国.英汉广告修辞翻译[J]. 中国翻译,2003, (23).

[9] 相春艳. 功能翻译理论探讨. 硕士论文, 2006.

[10] 张沉香. 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 [M].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论文范文下一篇:日本民族饮食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