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品牌经营范文

2023-09-23

企业文化品牌经营范文第1篇

一个由只有15人领导的200人的团队——奥组委,却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品牌活动——奥运会。奥运会是一个成功经营的品牌,同时也是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的大好机遇。作为国际上远远超过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品牌价值的品牌,奥林匹克其较少的资源投入、极高的投资回报率和资源调配能力,使得它获得巨大的成功。为何奥运会成为品牌世界中的冠军资产?为何能够调动世界各国和一流跨国公司调动资产支持奥运会?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国际品牌,奥林匹克品牌在经营中确立了那些原则?这些原则又是如何保证奥林匹克品牌的价值创新和成长?企业从奥运品牌经营中能学到什么?

价值构建体系

完善的价值构建体系是保证奥林匹克赛事运营的基石。奥林匹克从它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一套完善的文化价值体系,其核心主要包括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理想、奥林匹克宗旨及奥林匹克格言等等。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精神,奥林匹克格言则是“更快,更高,更远”,这些都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中,用以激励人们追求卓越。这套文化价值体系为奥林匹克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深刻含义在于表达了全人类关于和平、友谊、竞争、合作的共同愿望,因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很多跨国企业强调用宗教的思想管理企业,并通过广泛接受的价值观来推进企业扩张中遇到的文化障碍,从而使企业构成共同的价值体系。在任何一个宗教或国家组织机构的经营中,确立基本原则是保证基业常青的根本,这值得国内企业反思。

媒介传播优待原则

奥林匹克运动在确立媒介传播策略时,就强调了媒体广泛报道和支持的原则,即所有媒体都可以免费报道奥运会。不仅如此,国际奥委会还特别强调要为广大媒介报道和转播提供便利,奥运会的媒体村是奥运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因为奥运会独特的媒介传播资源吸引了国际上大量的媒体参加,这从一个方面保证了奥运会传播活动的“无处不在”。

目前,国内企业对媒介有两个态度,一个是感觉媒介很贵,一开口一两个版就要10万20万,所以和媒介打交道很害怕,担心被宰;另一个方面是感觉媒介很危险,容易没事找茬儿。总的来说,企业要懂得和政府打交道,立志做市场老大的企业,如果不懂得和媒介打交道是行不通的。媒介是企业快速成长和做大的必要伙伴,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媒介力量相对集中的国家而言,正确利用媒介就更为重要,“蒙牛”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得益于媒介的整合利用。另外,如果编排方式得当,也可以花很少的钱实现大的效果,实现品牌传播效应的“无处不在”。

欧洲中心论原则

定位大师特劳特说:定位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是企业每隔两三年就要调整一次的经营活动,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社会这一点更为重要。奥林匹克的经营原则刚好契合了这一点,从一开始,奥林匹克运动就确定了欧洲中心论的原则——即奥林匹克最长不超过两届就必须回到欧洲举办,用中国的话说叫不忘本。奥林匹克发源于欧洲,它继承了欧洲古典的贵族精神传统,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源地。根据国家竞争优势,全世界不同范围内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法国的浪漫,德国的刻板,意大利的火爆,希腊的神圣,埃及的神秘……等等。这些文化特质只有在发源地才能深刻领悟,一旦离开本土都会被稀释。奥运会确立的欧洲中心论的原则首先是为了明确奥运会精神的本质并保证这种精神不会因为奥运会的发展而稀释,这是文化营销的极高境界。

麦当劳在全世界各地的高级经理都必须定期到总部的汉褒大学研修,很多跨国大学都有这样精神塑造和回归的企业大学或类似的机构。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的宗旨和精神在世界各地不被影响和稀释,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味。

确立清晰的赢利模式

国际奥委会在1980年以前都是排斥商业开发的,因为不赢利。国际奥委会为仅有一家竞选城市的洛杉矶市开了方便之门:允许其进行商业开发。没想到经过商业开发,这界奥运会赢利达到了惊人的2亿美元,彻底改变了人们头脑中举办奥运会是“亏成无底洞买卖”印象。国际奥委会是个彻头彻尾的虚拟机构,它一直维持着一支只有15名核心领导、共200来人的国际机构。它没有比赛场馆,没有运动员,没有媒介机构,但却管理着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品牌资产。尤其是在1984年奥运会确立了清晰的赢利模式后,更使得奥运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奥运会的申办在各国间激烈地争夺起来,奥运会的TOP赞助商、特许供应商等也成为各方商家争取的香饽饽。实际上,各大赞助商在奥运传播过程中的动机也是有区别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成为奥运建设的主题,在奥运巨头谈话中,联想和柯达都确立了奥运赞助的社会责任特征,而可口可乐和强生等国际品牌赞助奥运更多地是为了实行品牌提升的策略。清晰的赢利模式和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力是保证奥运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零传播费用原则

作为一个全世界无所不知的品牌,奥运会的重要价值在于无所不知。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奥运会居然没有一分钱的媒介传播预算,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品牌。这项营销活动得益于奥组委推出的赞助计划,在赞助计划中,奥组委确立了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愿景,并因此而广受尊敬,这种毫无瑕疵和无可争辩的奥运精神得到了全世界认同并让赞助企业引以为荣。借助于TOP计划中合作伙伴和广大赞助商的推广计划,使得奥运五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认同。不仅如此,国际奥组委强调,国际奥组委没有\"客户\",只有合作伙伴,并在这一原则下和广大建立合作关系。正是依据这个理念,使得广大商人心甘情愿地为国际奥组委做公益性赞助。

清洁场地原则

如今的体育赛事,必在场馆甚至看台四周布满形形色色的广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体育赛事的高额成本和赢利目标带来的压力。同样,国际奥委会从创办至今也遭受了众多的劫难,如战争导致的停办,冷战思维下的集体抵制,巨大的财政困难,等等。无论多困难,为了和其他举办的各种体育赛事区分,奥运会一直坚持清洁场地原则。既在比赛场馆内除了运动员服饰的LOGO外,不允许出现任何其他的商业广告。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奥运会曾和可口可乐协商是否在场地内增加广告,没想到遭到可口可乐的拒绝:如果那样做,可口可乐将选择退出。不仅如此,奥运经济论坛中,国际奥组委中国首席代表李红女士还表示,坚决打击隐性市场行为,坚持奥运清洁场地原则,保护赞助商的利益。目前中国广告公司及广告人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奥运会来开展非奥运营销策略,百年一遇的奥运会,不搞点非奥运营销,对不起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大投入。

TOP计划成就全球营销平台

奥运会逐渐走向昌盛的时候,跨国企业也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踏步扩张,然而,跨国企业在扩张中面临着营销中的重大问题: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企业和产品形象,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展开营销活动……。而奥运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播,全世界80%以上的观众对奥运会的关注,使得奥运会天然地成为奥运营销全球平台。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举办奥运会是个持续的过程,申办成功到举办之间的七年,奥运会后续工作的3年,前后十年时间。利用这个长时间大规模覆盖的平台足以将企业品牌进行成功地塑造。韩国的LG、三星等均借奥运会而获得突破性的国际市场拓展。日本的SONY、松下等也借助于奥运会成功走向海外。

当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走向世界,中国一流的企业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TCL兵败欧洲、华为海外的低端品牌效应等等。就目前来看,奥运会为国内一流大企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全球化机会,联想成为TOP 赞助商后利用IBM个人电脑部门的全球布局、海尔利用日本、美国等地的一流广告渠道实现自己的全球布局……,奥运会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全球营销和拓展的平台。需要补充的是,奥运会期间将有近3万名记者来华,在全球聚焦过程中文化传播是重点,这是中国企业借助于文化营销实现中国企业国际化跨越的绝好时机。

外包与专注原则

国际奥委会在决策事务中坚持只作最核心的业务,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专注高效,又保证了其定位和宗旨不会因时间和利益而改变,从而保证了其核心竞争力。如其销售和营销外包给了ISL公司,公共关系外包给了伟达公司,市场调研交给了SMS公司,等等。通过外包,保证了国际奥组委持续而核心的竞争力,并防止竞争力被稀释或者是偏离轨道。国内不少企业强调做大做强,结果最后不是资金链断裂就是被拖死。通过对很多企业的比较研究发现,大而全的企业往往赢利水平不高,小而专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快速发展。日本是松下、三井等企业是大而全的航空母舰,但他们的增长率不超过5%。而小而专的企业往往能获得快速发展,如上海好记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学习机行业,获得了整个学习机行业的领导地位并保持持续高额的垄断利润,并维持了这个行业的渠道体系。结合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当下的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去研究企业经营中的各个层面,而是要专注于作好企业某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抓住机会而不是补短板。

联盟:虚拟经营的最高境界

国际奥组委在没有任何比赛场馆的前提下,却调动了世界各国的力量积极筹办奥运会,大兴土木盖奥运场馆,实行的是虚拟品牌经营的最高境界。研究发现,十九世纪是资源经营的世纪,产生了洛克菲勒等大型石油公司;二十世界是品牌经营的世纪,出了诸如可口可乐、强生、柯达等誉满世界的大品牌,并且依靠品牌经营实现了获得超额利润和跨国经营;二十一世纪是连锁经营的世纪,即综合了资源和品牌的效益实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国际奥组委实行的既不是连锁也不是品牌扩张。更多的,是可以称之为矩阵联盟的模式来实现自身的超常规发展。它既联结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的奥委会,又有纵向的单项体育联合会来负责各项具体赛事的管理。但主宰品牌资产和经营的国际奥委会将每届奥运会的收益严格地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各成员,保证了联盟成员的紧密协作和积极性。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也借鉴了这种模式,充分整合了专家、团体、媒体、协会等各方资源加入联盟,并将联盟收益按照分享计划执行,从而保证了成员的协作和积极性,实现1+1﹥2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联盟组织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企业文化品牌经营范文第2篇

摘 要:分析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品牌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对广州市体育用品品牌发展战略的思考: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企业品牌文化;明确品牌定位,提高品牌战略意识;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企业集团化发展。

关 键 词:体育产业;体育品牌;广州市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supply brands in Guangzhou

YANG Xiao-sheng,SHI Min-qi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Key words: sport industry;sports brand;Guangzhou

纵观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国际、国内体育品牌群雄并起,如国外的耐克、阿迪达斯和国内的安踏、李宁等,尤其是李宁、安踏等国内品牌的迅猛发展,并开始和国际体育品牌争夺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然而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多集中在福建省晋江市,如安踏、361°、匹克、特步、鸿星尔克、中国乔丹等。相比之下,体育用品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均早于福建晋江的广州市,虽然经济条件和设施远远优于福建晋江,却很少有像安踏、361°这样的国内知名体育品牌出现。

本文选出5家在广州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体育用品企业(广州市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闪电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兰狮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全氏金公爵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康威集团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品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广州市的体育用品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缺乏品牌战略意识,例如目前很多企业竞相降价促销,他们对体育品牌的经营只是停留在营销的层面上,而没有从品牌的层面高度着手。例如,广州市闪电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但闪电的商标注册却在2000年,显然缺乏品牌意识,更不懂得品牌战略。与广州市的体育用品企业相比,晋江市的体育用品业显然做得很好,为了打造品牌,他们竞相采用“央视+明星代言”的模式,迅速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品牌形象,孔令辉(安踏)、谢霆锋(特步)、蔡振华(喜德龙)、伏明霞(美克)、郑伊健(名乐)、吴奇隆(德尔惠)、王励勤(恩东)、陈小春(鸿星尔克)、刘德华(贵人鸟)等体育、影视明星分别在晋江运动鞋的名下做代言广告。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越是竞争激烈的市场越需要品牌战略。因此,成功的体育用品企业应该注重品牌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品牌战略意识,进行科学的品牌战略规划,而不是简单认为品牌战略就是给产品取个好名字,拍个好广告,然后花钱打广告。这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仅仅是处于营销4P中的推广层面,并没有到达品牌战略的高度,这样的企业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昙花一现。所以,我们要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上下功夫,要有品牌战略眼光,不要总是在营销层面花心思,只是想着广告投放、开拓新的市场,只考虑销售量,这些与品牌战略相比是短期的行为,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一个企业品牌的价值,才是企业生命力的真正体现。

1.2 品牌定位模糊

对于广州市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来说,他们很少对自己的品牌进行明确定位,尽管“定位”已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商业观念,中国企业家也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企业家打算去实践它,尤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正像阿尔•里斯在探讨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时说的那样,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并不懂聚焦战略,而是盲目地进行企业扩张,以至于消费者对那些知名品牌的印象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在随机采访的体育消费者中,仅有极小部分人能把一个品牌与其代言人对上号,大部分人根本不认识或者不关注这类体育品牌,他们只知道耐克、阿迪达斯、安踏和李宁等,而对广州市的体育品牌更是知之甚少。所以说,目前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市场定位模糊,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也没有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同时,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也没有明确定位,消费者不知道这些企业到底是以接受大批订单为主,还是以专卖店分销为主,产品的档次在消费者心中没有概念,大多数被消费者视为低档运动产品。

1.3 科技创新能力低

广州市的体育用品企业主要是中小型的私有企业,所以很难靠高薪留住人才,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多集中在初高中阶段,技术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重很小,平均不足10%。同时,这类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没有雄厚的资金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而晋江市的多数大型体育用品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研发新产品,因此也拥有了自己的创新科技,例如,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并于2005年率先联合比利时著名的运动鞋研发机构RSCAN、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在国内设立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致力于运动鞋安全性、舒适性的研究和鞋类产品研发创新,该实验室已被确认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现正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级技术中心管理,同时拥有核心技术即“芯”技术[1]。另外,361°的“猎豹仿生”技术、鸿星尔克的“GDS全掌地面减震”技术、爱乐的“氢动力”等核心技术也被晋江体育企业持有。

2 广州市体育用品品牌发展落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缺乏企业家精神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进而把企业家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等同起来。他指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2]。由此可知,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大部分缺乏企业家精神,在访谈中,很多企业的老总心中没有太多的激情去打拼自己的企业,也感受不到那种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他们多数思想过于保守,不敢投入太多的资金去创新。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而且是家族式企业,有相当一部企业老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很多企业后继无人,其本身又缺乏精力和激情,对企业文化存在负面影响,对企业员工也有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势必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一个缺乏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也是没有创造性的企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很难占有一席之地。实际上,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打造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品牌的内在动力,所以企业家精神是影响企业品牌发展的内在因素。

2.2 政府政策支持不够

作为影响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政府政策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体现在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和市场经营能力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在这方面,晋江市政府给予当地的体育用品企业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从企业的初创到质量立市阶段,还是从企业品牌立市到融资上市阶段,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例如,为了打造晋江市体育用品品牌,晋江市政府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及外地成功品牌企业老总对晋江企业家们进行品牌理念的宣传和教育,组织企业家们走出晋江,到外地考察学习其他著名品牌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方式。2003年9月和2004年5月,晋江市委、市政府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总裁(晋江)高级研修班”,专门为全市企业家们授课。在品牌改制上市阶段,晋江市人民政府下发了《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晋江市企业改制上市专家顾问组的通知》,聘请20位国内证券界领导、专家,成立晋江市改制上市专家顾问组,为企业资产重组、上市融资提供专业咨询,指导企业防范化解上市风险,除此之外还给予上市企业一定的奖励。因此,我们从晋江市体育用品业发展阶段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影响可以看出,晋江市政府政策在晋江市体育用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广州市政府对于当地体育用品企业的支持相对不足,所以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也是制约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2.3 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所谓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体育用品的几个企业和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通过产业关联聚集在一起。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能为企业带来低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另外,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使企业重新进行市场的分工和定位,例如一些大企业开始将生产工序实行外包,从而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市场和技术的开发,而小企业承担产业链中的其他环节,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达到互惠互利。晋江市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明显,2007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建立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目前,晋江全市有鞋业企业3 000余家,其中超亿元企业近30家,规模以上鞋类生产企业产值占全市鞋业产值近70%,产业规模效应明显,产品质量、设计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晋江体育用品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产业集群的形成,吸引了大量商贸企业进驻晋江原辅材料市场,产生了一批专门为生产型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型企业,提高了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从鞋的配件、鞋楦、鞋底、鞋跟、鞋衬、吹塑到纸盒、包装盒等均由专业厂家生产,形成了社会化分工、自主配套的生产协作网络。据不完全统计,晋江全市原辅材料年交易额已超过300亿元,大部分企业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3]。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减少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搜索、交易谈判、交易实施等方面的成本,有利于节约一个地区内的各个经济组织之间的交易费用,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大大节约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的效率。

与晋江市体育用品企业相比,广州市的体育用品产业没有形成集群现象,体育用品企业分布较为零散,这样就不能形成竞争优势,也不利于品牌的发展。

2.4 行业协会作用不明显

行业协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为维护共同的合法经济利益而自愿组织,经依法登记,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包括行业协会和商会。行业协会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即同行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的主要作用有3点:一是为同行企业提供信息,使会员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运作;二是通过参与政府活动、市场调研、广告等来提高该行业的地位;三是协调和解决同行企业之间矛盾,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成立于2004年的晋江市制鞋工业协会,其会员包括了晋江市的体育用品企业,鸿星尔克体育企业作为首届协会会长单位。协会成立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防止恶性竞争。协会创办专门的网站,定期公布鞋业动态、市场需求等信息。总之,协会为推动晋江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福建晋江已拥有安踏、361°、爱乐、乔丹、美克、亚礼得、金莱克、德尔惠等8个“中国驰名商标”和7项“中国名牌产品”以及许多福建省著名商标。还有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361°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喜得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喜得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12家上市公司。所以说,晋江市体育用品行业协会也为晋江市的体育用品业提供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避免了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共同发展局面。所以,行业协会也是促进体育用品企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广州市的体育用品业来说,尽管也有自己的行业协会,但是其作用确实不很明显。协会没有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协会宏观管理和调控作用,缺乏对体育用品企业之间发展的指导和规范管理。

3 广州市体育用品品牌发展战略思考

3.1 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品牌文化

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作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应该改变以前家族式管理的传统观念,不断弘扬创新、冒险、宽容的企业家精神,重视品牌文化的建设和提升,在品牌经营中不但要考虑产品的销量、利润、市场占有率等,还要注重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侧重品牌独特的个性,以此提高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形象,从而为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3.2 明确品牌定位,提高品牌战略意识

广州市大部分体育品牌的经营只是停留在营销的层面上,而没有从品牌的层面着手。营销是手段,品牌是战略。营销和技术、价格一样同属于企业操作层面的策略。而品牌战略是从企业长期的发展出发,依靠各种品牌营销手段,注重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培养,使自己的产品形成品牌,从而规避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使营销变得更加简化,正如李光斗[4]说的,只有同质化的营销手段,没有同质化的品牌。如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品牌等,根本不需要太复杂的营销手段,便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他们通过品牌战略打造了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来使企业长盛不衰。因此,体育用品企业应该注重品牌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品牌战略意识,做出科学的品牌战略规划以提升品牌的价值,这样才能持久发展。

3.3 增强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目前,广州市大部分体育用品企业仍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即产品加工的阶段,因此还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品牌竞争的强大武器,决定着品牌发展。所以,体育用品企业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进行技术创新,引进高科技人才,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方面多投入一些,争取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另外,企业领导一定要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品牌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要将资金盲目投入到其他方面,从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毕竟,未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趋势必将是体育品牌之间的竞争,只有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成为品牌竞争力,体育用品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广州体育用品企业应该努力提高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建属于自己的体育品牌。

3.4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所以政府应加强对这类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从咨询、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政策、品牌上市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升级和机构优化,鼓励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发展壮大,从各方面调动他们发展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和指导,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向政府建言献策,促进行业内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以服务为宗旨,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培训、商贸、融资等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纠纷;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问题,组织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推动企业品牌打造和文化建设,规避同质化竞争等。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做一些实事,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5 促进产业集群,实现集团化发展

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分布不集中,企业规模较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中实现突围,尤其是在产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生产体育用品的几个企业可以重新进行市场分工和定位,分别在产业链中专注于某个方面,例如有些专门进行市场开发,有些专注于生产技术创新,有些专注于原材料的供应等,从而形成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体系,达到互惠互利。这样会吸引大量的相关企业进入广州,为体育用品的制造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减少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搜索、交易谈判、交易实施等方面的成本,为企业带来低成本优势,提高采购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一些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也要勇于面对现实,敢于进行重组改造,实现企业的兼并重组,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广州市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的兼并扩张之路,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达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提升品牌竞争力,这也是未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林向阳,周红妹. 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8):45-48,70.

[2] 百度文库. 企业家精神[EB/OL]. http://baike. baidu.

com/view/299.htm.

[3] 魏忠俊. 福建晋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J]. 当代经济,2006,3(上):8-9.

[4] 李光斗. 洞悉市场营销奥秘的金玉良言[B/OL]. http://www.blog.sina.com.cn/s/blog-62707Be30100gw3d.

html.

[5] George P. Lamband Carrington Shields,Trade As-sociation Law and Practice[M].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7.

企业文化品牌经营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阐述了当前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对策,并对未来企业工商管理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待为我国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工商管理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工商管理作为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新的管理理念下,企业管理者依托自身优势并借鉴国外大型跨国企业的有益管理经验,通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将企业工商管理由粗放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所转变。通过这种先进工商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数据信息的有效交互与共享,实现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协同发展,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提升了企业的价值,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现代化的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然,这是企业工商管理的进步之处,由于工商管理是引自于西方的管理手段,一些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适应和缺陷。因此,加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和问题的研究,积极引进并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企业所用,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是我国企业努力的方向。

一、当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

企业工商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工作中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现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制定出企业的长远发展策略,在具体内容上包含了对企业的长远利益、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的思考,是企业规范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理论基础。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及时分析和解决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当前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工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全过程。是通过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来实现企业科学运作的目标。但在我国当前企业工商管理中,一些企业对于管理的目标仍存在着认知偏差与领悟不足的问题。例如,一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自身成长的需要。不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科学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人员流动率过高,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发展模式不科学

在现阶段,一些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工商管理意识薄弱,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改进企业的管理发展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工商管理要立足于企业实际,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带领员工进行改革与创新,带动企业蓬勃发展。而在实际实践中,很多企业只是一味的模仿他人成功的发展模式,不能与自身企业实际相结合,缺乏融合与改进,显得死搬硬套,不能适应自身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缺乏品牌经营与发展意识

品牌是企业的名片,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秀的企业品牌就是企业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的生命力。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管理者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企业长远利益的影响,这是对企业缺少长远发展规划的表现。

(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当今买方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都追求“零库存”和“即时生产”,而没有意识到企业经营模式中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体系的关系,没有真正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企业产品生产设计的重要性。一些企业仍然是市场部门不能及时反馈消费者的需求情况,生产部门只管生产,导致企业产品积压,难以销售,阻碍了企业运营与发展。

二、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建议

(一)积极适应新形势,树立创新意识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引进各类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适应新情况,积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改进思路,主动学习新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时刻以发展创新为己任,推动企业工商管理改革创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二)树立国际视野,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树立国际视野,立足企业自身特色,以打造国际化的民族品牌为己任,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推动企业品牌建设。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的国际化要求企业能够培养更加开放的发展理念,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树立更加广阔的国际发展与合作意识,同时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对其自身的管理制度与实践活动进行重新认识。

(三)企业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除了要有优秀的人才和资源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与体系。例如,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盘活企业资金,防范财务风险。要加强企业人员管理,要制订科学的奖惩和激励机制,让企业能够留住人才。要制定严谨科学的监管制度,完善各项管理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三、企业工商管理的發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将进一步提升知识资本、文化软实力、人力资源等要素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推动企业管理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学习型组织管理方式。此外,工商管理也将致力于帮助企业明确目标,准确定位,科学引进和消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将其自身的发展推向国际。企业也不再将获取利益最大化最为唯一目标,而是强化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突出企业的优势,打造企业品牌,以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彦卿.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2]夏忠宇.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商场现代化,2014(18).

企业文化品牌经营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式快餐行业经营需要结合社会形势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借鉴洋快餐企业品牌发展经营策略,构建属于自身强有力品牌,重点做好品牌定位、品牌延伸以及品牌保护,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快餐发展现状,在广泛搜集材料基础上,对互联网+背景下中式快餐品牌创建策略进行论述,从而为我国中式快餐品牌创建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中式快餐;品牌创建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快餐成为大众餐饮的主要方式,对推动餐饮市场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在中国的快餐市场中,中式快餐占将近80%,的洋快餐店占20%,中式快餐通过价格优势和口味优势处在主导地位。与西式快餐相比,中式快餐更加注重营养搭配和膳食均衡,在口味上更加符合消费者饮食饮食习惯。同时中式快餐价格更加优惠,易于人们接受。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前中式快餐行业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中式快餐经营者,需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做好快餐品牌创建,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中式快餐品牌构建的必要性,接着针对当前中式快餐发展的现状,讨论中式快餐在品牌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中式快餐品牌创建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中式快餐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发挥自身的优势,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不断扩大知名度,从而为中式快餐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1.能够提升中式快餐企业的经济利润

对快餐行业而言,良好品牌可以满足消费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能够增加快餐的附加值,产生相应的品牌溢价,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从横向方面进行对比,与国外洋快餐相比,中式快餐营业额远远低于洋快餐,其中以肯德基作为代表,单店年均利润率在60%以上,而中式快餐单店利润率却不到50%,由此可知,中式快餐在发展过程中,與洋快餐经营利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纵向方面对比,中式快餐平均利润率还不到中国品牌价值500强餐饮企业的一半,并且中式快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品牌。

通过以上分析,无论在营业额上,还是在利润率上,肯德基单店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肯德基在进行长期发展,建立了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建立了强势的品牌,大大增加了品牌的附加值,提升了快餐的价格,增加了企业的经济利润。而与中国传统餐饮企业对比过程中,餐馆酒楼和火锅餐饮的利润率也远远高于中式快餐。因此,作为中式快餐企业,在面对国外餐饮企业竞争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特点,创建优势品牌,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2.降低中式快餐企业的营销成本

对中式快餐企业而言,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提升顾客和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降低企业市场营销成本,不断占据更多的餐饮市场份额。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中式快餐,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构建强势的品牌,降低实际营销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中式快餐企业营销成本高,人工费用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中式快餐需要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构建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企业生存发展创建更加广阔的空间。

3.能够有效提升中式快餐企业的竞争力

在中式快餐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品牌构建意识不足,快餐市场分布散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经营,并且主要依靠各店单打独斗,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前提下,寿命极其短暂。因此,为了发挥中式快餐的优势,不断推动中式快餐产业做大、做强,需要根据中式快餐的特点,构建强有力的品牌,不断借鉴洋快餐连锁经营的方式,提升中式快餐的核心竞争力。

4.能够不断扩大中式快餐经营规模

就目前而言,洋快餐企业生产规模很大,其中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作为代表,肯德基一家门店数量就已经超出了中式快餐店的总体数量。对洋快餐企业而言,其构建强有力的品牌成为发展经营的重要因素,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对中式快餐而言,比如真功夫,近些年来,在品牌构建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但是建立的品牌还不足以与洋快餐品牌进行抗衡,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可以树立中式快餐良好的形象

以肯德基为例,在长期的发展经营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自身良好的服务、可口的快餐,更重要的是,不断维护已经建立的强势品牌。就目前而言,在当前世界上,前100个最具有价值的品牌中,经营50年以上的企业在95%以上。因此,作为中式快餐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需要不断改变传统产品经营策略,不断打造品牌经营策略,建立属于自己无形资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增强中式快餐企业经营的生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式快餐品牌创建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式快餐处在较快发展时期,实现了网上订餐,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快餐供应市場。但是在进行中式快餐品牌构建过程中,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导致中式快餐品牌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中式快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中式快餐品牌经营方式现状

在当前中式快餐品牌扩张过程中,通常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进行授权加盟,就通过的签订合同的方式,把自己品牌授权其他企业进行经营,然后由总公司进行整体的管理。另一种方式就是采用买断加盟的方式,就是通过一次买断的方式,购买商标的使用权,在新的企业成立以后,进行独立的管理,与原来的品牌不在有什么关联,采用品牌扩张的方式,虽然可以保证原有品牌一致性,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弱点,失去原有品牌的内涵,无法保证品牌的延续性,并且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影响到品牌信誉。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前中式快餐行业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在中式快餐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进行网上预订、网上评价等先进技术。但是有的中式快餐店依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另外,在互联网+中式快餐,还包括粉丝思维,通过自身平台,吸引更多粉丝,建立粉丝经济,作为中式快餐惬意,需要充分研究当前消费者饮食习惯、饮食文化以及饮食心理,从而推动中式快餐企业的发展壮大。

2.中式快餐品牌价值较低

在当前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百家企业中,餐饮企业主要包括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必胜客,并且全部是外国快餐品牌,而中式快餐无一家上榜。2015年,在中国连锁快餐品牌排名中,位居前两名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真功夫、德克士、必胜客、永和大王、丽华、味千拉面、大娘水饺、吉野家分列3到10名,其中洋快餐在前10名中占据6个。在2016年,在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上,麦当劳排名第9位。由此可知,在中式快餐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强势品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品牌创建策略。,与其他餐饮行业相比,酒楼餐馆和火锅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由此可知为了提升重视快餐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增加中式快餐企业品牌的价值,从而摆脱当前尴尬的处境。

3.品牌的知名度有待提升

与洋快餐相比,中式快餐知名度比较低,但是一提到肯德基、麦当劳或者必胜客,消费者脑中就会显现出这些洋快餐店的品牌标识。在进行实际调查过程中,中国消费者对肯德基认知度达到95%以上,对麦当劳认知度达90%以上;而当前认知程度较高的中式快餐品牌认知度调查过程中,认知最大中式快餐品牌最高的是真功夫和满蓝拉面,但是认知度都没有超过20%,由此可知,在消费者认知度方面,中式快餐与洋快餐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由于中式快餐发展起步较晚,在进行品牌经营过程中,没有建立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发挥自身产品的优势。

4.中式快餐品牌感知质量比较差

快餐,顾名思义,就是突出一个“快”字,在快餐进行制作过程中,不仅需要上餐速度快,具有很高的性價比,还要保证食品安全。而中式快餐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在等餐过程中,会超过10分钟,从时间和速度上看,中式快餐很难达到真正意识的快餐品牌。并且由于中式快餐种类繁多,食品安全条件不达标,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同时在中式快餐实际发展过程中,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并且卫生标准不统一,降低了消费者对中式快餐质量钢感知,从而影响到中式快餐的消費情况。

5.中式快餐生产组织化水平比较低

根据我国快餐行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快餐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化和大众化的餐饮,具有销售制作快捷的特点,食用起来简单方面,营养搭配均衡,价格能够易于接受,需要节省时间和人力,满足好吃和营养的需要。并且随着当前快餐行业的发展,中式快餐呈现出的新的特点,需要进行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实现快餐连锁经营。但是在重视快餐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中式快餐店生产规模较小,生产组织化水平比较低,还停留各自经营的阶段,无法保证食品的质量,无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以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加州牛肉面等洋快餐作为代表,他们基本上实现了连锁经营,生产组织化水平很高,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式快餐品牌创建措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中式快餐,在构建经营品牌过程中,既要重视传统继承,又要采用新的经营方式,既要借鉴洋快餐品牌经营优势,又要体现中式快餐特色,做好品牌定位、品牌延伸、文化品牌构建,不断提升中式快餐的核心竞争力,创建优质民族企业,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

1.明确中式快餐品牌创建的标准

在进行中式快餐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品牌要素,确定属于自身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从而为中式快餐品牌构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要提升品牌的显著性,简单的说,就是要求中式快餐品牌要素的差异性,提升品牌的创新性,体现快餐品牌要素的特色,能够与其他品牌进行区分。以洋快餐麦当劳为例,其品牌标识比较简单,主要包括英文名称和字母图案,字母图形黄色拱形门的大写“M”,再搭配上红色的背景图案,可以加深消费者印象。另外,在进行中式快餐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提升企业品牌意识,体现品牌的新颖性,给人以不同凡响的印象,通过与众不同的品牌,引发强有力的消费效应,不断扩大中式快餐品牌的知名度。

(2)提升中式快餐品牌的记忆性,在中式快餐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品牌的记忆功能,提升品牌辨识度,从而加快品牌传播速度,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但是从当前中式快餐企业品牌构建现状来看,品牌要素记忆性比较差,品牌名称很难做到好听、悦耳、易记。比如在中式快餐中,“马兰拉面”和“真功夫”品牌名称就非常容易被人记住,并且让人很容易联系到吃的方面。

(3)要重视中式快餐品牌的转换性。在中式快餐企业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品牌的延伸性,从根本上突破产品种类和地域的限制,提升品牌的扩展能力。就目前而言,中式快餐企业品牌延伸能力的不足,需要在以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突破传统产品种类和地域的限制。

2.中式快餐品牌定位

(1)绿色健康定位。对中式快餐而言,在营养搭配和味道选择上都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饮食系统。因此,在中式快餐品牌定位过程中,需要选择无公害、绿色的饮食材料,保证味道清淡和原位,满足当前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要。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不再追求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因此,中式快餐企业进行绿色、健康定位,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合理饮食方式。

(2)民族情感定位。对中式快餐而言,在面对洋快餐激烈竞争过程中,需要树立民族品牌意识,建立民族企业,把民族企业形象印在消费心中,激发消费者的爱国情怀,通过实际的购买行动,购买中式快餐。

(3)快乐体验定位。作为中式快餐经营企业,可以学习洋快餐品牌构建方式,比如换了欢笑每一刻,通过快乐体验的方式,把快餐的销售与快乐体验结合起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坚持顾客至上的理念,给予顾客以家的温暖。

(4)文化体验定位。中国饮食文化渊源流长,根据传统的饮食文化理念,主要以素食为主,注重药膳的进步,并且风味鲜明,采用多样的烹调方法,坚持畅神怡情的饮食观念。因此,在中式快餐品牌经营构建过程中,要发扬中国传统优秀的饮食文化,丰富中式快餐品牌的文化内涵,实现特色经营。

3.中式快餐品牌延伸策略

为了不断提升中式快餐品牌的竞争力,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延伸自身品牌,不断调整传统的产业经营结构,树立品牌竞争意识,满足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1)渠道延伸策略。在进行中式快餐品牌延伸过程中,需要不断对传统的餐饮产品进行创新,比如开发健康绿色食品,采用连锁经营或者特许经营的方法。并且针中式快餐企业可以开发自身的饮料产品,采用专业渠道和原有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实現传统餐饮与新开发的饮料产品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扩大销售规模。

在进行新产品导入过程中,中式快餐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扩大传统原有的渠道资源,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巩固已有的消费市场,做好新产品的销售工作。但是在新产品销售过程中,与原有快餐产品领域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采用新的推广策略,结合当地快餐消费市场,制定完善的新產品促销方案,做好新产品的品牌推广,不断提升生产组织化水平和服务态度,控制好新产品价格,降低品牌内涵,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

(2)纵向产品营销策略。第一,通过向下延伸的方式,主要先把高档产品打入消费市场,在打开市场以后,再跟进中低档产品。作为中式快餐企业,为了吸引不同层次的顾客,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消费者提供价位较低的早餐或者主食,这样可以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一些发展空间,降低高端餐饮的竞争威胁,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第二,通过向上的延伸方式。作为中式快餐企业,在通过较低价格进入市场以后,在积累一定客户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健康绿色食品,为顾客提供高档快餐,发挥中式快餐独有的优势,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度,为企业树立高档餐饮产品的品牌形象。第三,通过双向延伸的方式。对中式快餐企业而言,在采用双向延伸策略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快餐市场发展特点,做好市场品牌战略发展定位,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以选择中档市场进行切入,然后根据自身餐饮产品的特点,像高档和低档餐饮产品两个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延伸,为中式快餐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余地,通过品牌延伸,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4.文化品牌构建

(1)品牌产品特征营销。根据洋快餐餐饮消费的特点,主要以饮料和汉堡为主,这种消费方式更加偏向于西方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而在中式快餐中,主食是最为主要的消费食品,但是中式快餐制作销售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作为中式快餐企业,需要进一步开发符合中国消费饮食习惯方便食品,还要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饮料品种。比如马兰拉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色香味等方面进行研究,不仅保留传统中式快餐的特色,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并且结合不同区域人们的特点,推动新的餐饮服务,针对市场的变化,满足顾客不同的需要,朝着打造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的方向发展。

(2)品牌利益认知营销。作为中式快餐企业,要善于挖掘自设餐饮产品的优势,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且与当前消费者消费心理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品牌文化营销策略。中式快餐企业要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的饮食文化,不断提升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确立以健康为重要理念的品牌利益认知定位,与洋快餐品牌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要不断改变传统食谱,开发出高维生素、低脂肪以及低糖营养均衡的快餐,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第二,把中国传统食疗与快餐结合起来,根据消费者的特点,不断开发具有良好食疗效果的快餐,不断延伸中式快餐的健康内涵,真正做好品牌利益认知营销,从而推动中式快餐企业的长远发展。

5.做好中式快餐网络营销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前提下,现在快餐行业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了帮助重视快餐企业做好品牌延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网络销销售系统。中式快餐企业要做好网上市场调查工作,认真分析消费者的具体行为,根据消费者喜好,制定完善的网络营销策略,做好快餐产品设计,制定完善品牌策略,利用网络促销的方式,积极开展品牌传播,为消费者提供“私人定制”,做好个性化的送餐服务。同时在进行中式快餐网络营销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品牌营销,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隐私问题,从而提升网络营销的效果。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O2O成为当前快餐企业进行营销的新模式,比如必胜客、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app,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以为用户提供订餐送餐服务,赠送优惠券等促销信息。在中式快餐企业在进行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开发属于自己的app,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为消费者提供预订、优惠、促销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满足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中式快餐品牌创建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明确中式快餐品牌创建的标准,明确品牌定位,制定完善的品牌延伸策略,构建优秀的传统文化品牌,从而提升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储梦玲.浅谈三只松鼠品牌的创建[J].经营管理者,2016,(30):310.

[2]张丽娜.强势服务品牌创建路径--以零售企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6,(27):36-38.

[3]王东.“互联网+”背景下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6.

企业文化品牌经营范文第5篇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群体形成的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具有三个要素:精神、载体和群体。世界有三大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的历史都很悠久,人口都在10亿以上,影响非常深远。基督教文化强调“赎罪”,要拼命工作才能减轻罪过,所以为什么西方(美国、德国、以色列)这些国家的法律很规范、职业道德水平高、比较敬业,跟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伊斯兰的意思是“和平、顺从”,只有按照真主的意愿去生活和工作,才能升入天国,所以这些国家的人都非常的虔诚,宗教色彩浓厚,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大都在经济上比较落后,思想上较为保守。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其精神内涵是道德、和谐、和睦、亲情,这些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另外,文化都需要载体,比如春节、端午节等很多节日都是儒家亲情和家族文化的代表,中国人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很多风俗、仪式也都体现着文化的精神内涵,另外,很多故事、典故、寓言和英雄也都从不同层面反映和传承着文化,岳飞代表精忠报国,关羽代表忠义。文化的第三个要素是群体,没有群体也自然无法形成文化,而且,这个群体可以按民族(汉、回、满等)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还可以按地区(南方、北方、西北)形成地域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下面的亚文化。这些精神、风俗、仪式和群体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从深层到表层的中华文化。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脱离不了文化,他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细想一下,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不是也分成三个层次,核心理念(精神)、制度与行为(载体)、文化群体(不同职能部门)?品牌文化是不是也包括品牌精神、品牌传播(载体)、目标消费者(群体)三个方面?

笔者认为,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种亚文化现象。我们可以从相同和不同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阐释。

首先,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有相通的地方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企业当作一个人,当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那么他的衣着打扮会给你第一印象,这就是公司的VI(视觉识别),包括公司的建筑、办公环境、办公器具、LOGO等表面的直观的有形实体;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你又能了解到他的做事风格,这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但是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这个人的言行举止?这就取决于他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信念了,同样的,对于企业来说,是文化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制度和行为,这个文化的核心,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那么什么是品牌文化?我们说日久见人心,你跟一个人经过长久交往,你发现了他可能是一个诚实、活泼、开朗的人,你对他的个性有一个认知,你觉得喜欢跟他交往,也许会成为知己。如果对于企业来说,这个企业给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认同,就是品牌文化或者叫品牌内涵,他是联系消费者心理需求与企业的平台,是品牌建设的最高阶段,目的是使消费者在消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并形成品牌忠诚度。比如,当我们提到麦当劳,就会想到那个和蔼可亲的麦当劳叔叔,就会想到他明窗静几的就餐环境,还会记起那句充满个性的“我就喜欢”广告语,这些都是麦当劳品牌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便捷、清洁、舒适、活力的美国文化的代表,也是其企业文化的体现。肯德基也是快餐,但是品牌内涵稍有不同,“来到肯德基,生活好滋味”,“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定位,可见肯德基更强调对产品和生活的关注。另外,我们发现惠普公司的“惠普科技,成就未来”的品牌内涵也是其企业文化的体现。

其次,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内涵必须一致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动感激情、富有个性的品牌文化,那么可口可乐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必然不能脱离激情、创新,很难想象一批守旧沉稳的人能够领导可口可乐公司。海尔品牌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优质、真诚和负责,其企业文化也是以真诚、创新为核心。联想并购IBM笔记本事业部,可以说是其创业精神的完美体现,同时,这与其品牌“只要你想”的文化内涵是一致的。红塔集团原来的品牌口号是“天外有天,红塔集团”,现在改为了“山高人

为峰”,这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一致的,而且更凸现出了人文气息。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不能脱离公司的产品和经营,都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其核心含义应该是一致的,或者是相通的。但是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在概念、作用、着眼点和建设方法方面又有明显不同。

一、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核心含义不同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重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塑造,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品牌文化则以品牌个性、精神的塑造和推广为核心,使品牌具备文化特征和人文内涵,重点是通过各种策略和活动使这些消费者认同品牌所体现的精神,然后形成一个忠诚的品牌消费群体。

什么是品牌的文化特征?要明白这个概念,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文化是什么。同样的,品牌的文化特征,也具备这三方面的要素,不但要具备精神内涵,还要从营销策划、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客户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让消费者能够体会到品牌的精神、个性和文化内涵,还要具备典故、故事、仪式和人物等文化载体进行传播,比如可口可乐的诞生传奇、联想的创业故事、海尔的砸冰箱、送冰箱等故事,这样就让品牌文化鲜活和生动起来,形成具有忠诚度的品牌消费群体,并形成以品牌来连接的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要借助大众文化和消费者心理特征,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群体。不同的行业可能表现有所不同。比如商用轿车,瞄准商业人士,基本是都是体现一种成功者的风度、气质和不屈精神;麦当劳、肯德基瞄准少年儿童,卖的是美国式的快餐文化;星巴克则瞄准都市白领,塑造了一种紧张中偷闲、讲求情调和品味的咖啡文化。

二、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作用不同

企业文化是对内的,主要是为了明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指导原则,并形成一套以价值观、理念为核心的制度和规范体系,以此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但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管理有帮助,也具有了品牌效应。我们发现,那些成功的企业越来越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公司的文化,关于这些企业的优秀文化的报道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可以试想:“惠普之道”为惠普省下了多少品牌推广费用,海尔的企业文化为海尔带来了多少无形价值,华为基本法为华为提升了多少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没有人做过统计,但如果请人来做评估,相信是一笔特别大的收益。所以,我们不能否认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形象的提升,增强企业的美誉度,这一方面可以为公司做很多免费的推广,而且无形中可以为公司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什么海尔的薪水不高、工作也那么模块化,但依然可以吸引那么多优秀毕业生?文化和企业形象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品牌文化是“品牌”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什么意思呢?品牌文化的作用是为了打造企业的品牌,主要应该是营销管理的职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牌文化本身就是打造品牌的一种方式,以前没有这个概念,但不是一样有很多优秀的品牌吗?只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提品牌文化的概念,是因为文化这个概念越来越得到关注,全球化的进程暴露出一系列文化的冲突问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难题),不同企业并购的失败大多源于不同的文化,惠普与康柏合并的不成功,联想收购IBMPC事业部的关键问题是文化的融合,TCL收购汤姆逊,也是这样的问题。现在世界级的优秀品牌,往往诞生在那些西方发达国家,这些企业进入中国,本身就带来了文化的冲击,洋品牌与本土品牌的竞争,其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

三、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建设方法不同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虽然都有文化的要素,但是建设方法差别很大。

首先表现在负责的部门不同,沟通协调工作比较难。我们也做企业文化咨询的时候,一般也会为该企业提炼品牌内涵和品牌价值,因为我们认为这两者是相通的。但是在企业里,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和负责品牌建设的部门

往往是两个部门,所以往往这里的沟通协调工作很大,营销人员认为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关系不大,所以很难接受其中的一些思想和方法。

再次,我们认为,品牌文化的塑造就象是恋爱,而企业文化的塑造象是婚姻

谈恋爱的时候,你希望尽量多地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尽量吸引对方的注意好好感。首先你要选好对象,在你选择跟他(她)见面之前你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多方打探,以了解这个人的身高、相貌、人品、个性、收入等等方面,这就是对比和选择。当你看到琳琅满目的洗发水品牌,你会选择谁?你肯定要根据你以前所接受到的这些品牌给你的不同感受来进行挑选,比如你准备挑选一款能够去头皮屑的,就有多种选择,不同品牌,不同价位,有海飞丝、沙宣、采乐等等,那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品牌?功能都差不多,价格也都相差不大,关键的就在于这个品牌给你的一种感觉,有时候你很难说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牌子,但是这个品牌已经对你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品牌所体现的个性、品味非常符合你的情感和感觉,于是,你们产生了好感,你选择了这个品牌,开始了交往。当你使用了这个牌子一段时间,如果功能不好,你会失望,拒绝跟他继续交往,如果满足你的预期,那你们就陷入“热恋”了,这就逐渐形成了品牌的忠诚度。

但是企业文化的塑造,更象是一场婚姻,用佛家的一句话来形容非常的恰当,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员工对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他认同,可能就会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如果他不认同,那文化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形式而已。员工加入一个企业,他看重的无非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还有一个是工作层面的。首先,这个岗位能给我带来多少收入,这是物质的,也是经济基础;其次,就是这个企业的氛围我喜欢不喜欢,我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如何,这是精神的;最后,我的工作技能能不能得到提升,能不能得到公司重用,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是什么,我是否有前途,这是工作层面的。员工与公司的关系,如夫妻两个人一样,其实不是在每天都憧憬未来,沟通愿景,而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主要还是靠他在实际工作中的体验,一些小事就形成了他对公司文化的看法,比如说人际关系、公司氛围、奖惩措施、尊重与发展、创新与活力等等。这种体验跟婚姻是一样的,恋爱的时候都很美好,你从表面看到的公司,也许都很好,你很渴望跟他结合,但是真正结婚了,你的豪情和激情就必须要面对现实了,任何公司都有问题,任何领导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许你会产生失落感,也许你会感觉不公平,生活和工作都会现实得让你无法接受,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正如真实的婚姻一样。有时候我们发现,原本是模范夫妻,但突然就分崩离析了,为什么?因为价值观不合,也许几十年在一起最后发现还是价值观不合,员工于企业也是这样,不是说高薪就一定能留住那些优秀的员工,“道不同不相与谋”,所以企业与员工刚开始“恋爱”的时候,就一定要仔细选择,认真评审,找到那些最适合自己的员工。

企业文化品牌经营范文第6篇

摘 要:企业的品牌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名牌产品则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才得以升华。在以顾客为主打的市场,名牌产品成为企业吸引顾客、赚取高额利润的筹码。因此,通过创新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够成功塑造企业品牌。本文将根据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的内涵,深入分析在企业文化中的企业品牌建设。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建设

一、企业品牌的内涵

品牌是某种商品的标志,是企业提供给顾客消费的商品选择或服务选择,并且能很容易与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来,是一个企业的象征,也是一个企业的面貌。因此,品牌最开始是针对商品的,是代表某一特定企业的商品品牌,而企业对品牌所进行的开发研究以及理论基础都是针对商品而言的,然后又经历了一个从商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的逐步完善过程。

二、企业品牌的建设和研究

企业品牌作为一个新生词语,初期还不被企业家接受,但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接受,由此企业家才开始了对品牌企业的建设跟研究。企业品牌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企业品牌的竞争,更是企业品牌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品牌的综合实力指的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服务质量及管理制度经过抽象变化成的一种符号,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品牌包含了商品品牌,因此企业品牌的建设比商品品牌的建设复杂的多。商品的品牌虽然代表了企业,其成败决定了企业的利益,但是商品品牌具有暂时性,它的失败一般不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而企业品牌的建设则关乎一个企业的前途和未来,一旦失败,企业便很难东山再起,所以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研究企业品牌的建设问题。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界定

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引入我国以来,其含义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解和定位。对企业文化较为普遍的一种理解是: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个性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物质形象等,包括价值观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象文化三个层次,其核心为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文化包含企业的宗旨、核心价值观、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道德等;制度行为文化包含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风俗、行为规范等;物质形象文化包含企业的标志、产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传播网络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价值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实施的保障;物质形象文化则是企业文化展示传播的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创新等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必然具有可建设性、可学习性、可继承性和可创新性。

(二)企业品牌的建设源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有着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企业品牌的建设也会反作用于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象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它们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决定企业的成败。企业文化涵盖范围广,影響企业的大局,而企业品牌则侧重于表达企业形象,是企业形象的象征,两者的关系很复杂,但在理解程度上简洁灵活: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全部,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包含了企业品牌的建设,而且对企业品牌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企业品牌建设是基于企业商品而言的,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者,也是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

四、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

(一)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全面诊断

企业文化诊断是了解、控制、管理、变革企业文化的基础工作。企业应通过书面资料搜集、内外环境分析以及现场调查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和剖析,检验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否一致,发现现有企业文化中的优势与不足。唯有如此,才能站在战略高度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发扬和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品牌建设。

(二)基于企业价值观念文化确立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

1.明晰企业的愿景

企业愿景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与追求。在确立企业愿景时,立意要高,谋略要远,要把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应担负的人类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体现出对未来的设想和定位。比如“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建设一流品牌,创造美好生活”等。这样可以使企业愿景与员工、消费者的个人目标以及国家发展目标相一致,拉近企业品牌与社会大众的距离,从而使消费者容易对企业品牌产生情感认同。

2.明确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信念。它决定了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利用、分享利益,寄托着社会大众的希望和期待。比如是“技术导向”还是“市场导向”,是“顾客第一”还是“股东第一”等。企业应该结合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在了解社会大众对企业的期望以及内部对企业的要求的基础上,准确提炼企业经营理念,以使企业品牌与社会大众的期望相一致。

3.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态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企业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价值观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根本准则和价值标准。企业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不能轻易改变。企业应根据其发展愿景和使命,在分析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基础上,经过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反复讨论,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价值观,然后再从中总结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必须保持其一致性才能保证消费者对企业品牌认知的统一。

五、结语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已经转变为了品牌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这一观点已经被很多企业家所认同,这些企业也亮出了建设企业文化下的企业品牌的标语,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研究时间短、研究不够透彻、文化意识还不太高,企业往往会犯一些错误。只有在认清了企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搞好品牌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戴上名牌企业的皇冠,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研究是一段漫长的路,需要企业家进行更深入的研讨。

参考文献:

[1]赵金祥.从企业文化看品牌塑造[J].中国商贸,2011(17).

[2]朱国程.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影响的分析[J].行政管理,2014(5).

上一篇:ehs经理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设备安装技术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