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学试题范文

2024-02-26

马克思主义大学试题范文第1篇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内在驱动力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与政治条件的积累和增长

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代表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合作社经济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阶级构成中,农民阶级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6.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7.建国初期,党内关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预期时间约为十五到二十年

8.毛泽东在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9.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以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1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最早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13.列宁最早提出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

14.毛泽东在下列哪部文献中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1953年开始的

1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基本完成

17.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阶段为初级社

18.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入社参加集体劳动的人员采取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1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党采取的主要方法为和平赎买

20.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指的是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2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利润分配方式为四马分肥

22.1956年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同时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在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中,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点是重工业

24.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一文中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式是和平的方法

25.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6.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27.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

29.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30.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3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国营经济

32.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3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34.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35.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3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3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过渡性质的社会

38.1956

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9.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40.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4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公有制经济

4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43.1953

年到

1956

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4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5.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

46.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7.1956

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8.在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49.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互助组

5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和平赎买

5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5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53.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5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57.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有理、有利、有节

5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

5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占绝对优势的是个体经济

60.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6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6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63.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是循序渐进

6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65.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

66.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67.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68.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性质是半社会主义性质

69.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70.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互助组的性质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71.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高级社的性质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72.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7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74.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定股定息

75.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其中第二步是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76.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77.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78.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7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80.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各种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基本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两组矛盾。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指的是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包括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从互助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6.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制定并实行了下列哪些方针?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7.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过了三个步骤,分别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8.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其中包括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采取了“四马分肥”的方式来分配企业利润,下列属于“四马”的是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

10.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其中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具有的两面性是指剥削工人获取利润|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2.下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委托加工|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14.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1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16.1949

10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17.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18.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19.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

20.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

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实行和平赎买,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2.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2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4.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主客观条件和必然性在于政治上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积累了利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二战后欧亚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5.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26.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这些准备主要有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27.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28.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有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9.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主要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30.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31.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

3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被消灭|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34.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5.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是剥削阶级|被消灭对象|团结对象|改造对象

36.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7.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赎买政策有“四马分肥”|定息

38.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阶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39.土地改革完成后,党提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路线是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对富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

4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4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过渡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因素与非社会主义因素并存

42.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起原因在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我国已经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

马克思主义大学试题范文第2篇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马克思主义大学试题范文第3篇

摘要:90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感

自2008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90后走进大学校园,他们个性张扬、独立务实等独特的思想心理特性,对时下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而科学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掌握其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

一、加强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作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此,加强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是刻不容缓的。

我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与教育工作,尤其是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同时,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党中央还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并于2005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独立出来,二级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2]。目前,全国高校中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硕士点453个[3]。这些既显示出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也突显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殷切希望。

马克思明确提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全面地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站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90后大學生的头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

二、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现状

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二十年,也是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最为多元化的时期,这个时代大背景给90后大学生打上了鲜明的烙印——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2010年4月笔者作了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感”的问卷调查,随意抽取了福建农林大学下属的18个院,共2 003名泛90后本科生,当问及“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有1 250人(占62.4%)选择信仰;753人(占37.6%)选择不信仰。

第一,价值观多元化。在参与调查问卷的2 003个大学生中,共青团员占81.9%,中共党员占14.2%(其中预备党员占5.2%),非党派人士占2.9%,其他占1%,其中共青团员和中共党员占调查总数的96.1%。而当问及“你是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唯一的信仰”时,有79.6%的大学生“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唯一的信仰。这么大的反差,直观地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和社会诸要素的急剧分化和重新组合,中西方文化思潮激烈撞击,新旧道德规范激烈碰撞,90后大学生们首当其冲。如,在当代大学生活中,大学生群体有紧跟港台流行,有哈韩哈日,有追逐欧美时尚,也有崇尚传统文化。这种差异性从深层次来看,正是围绕着价值观问题展开的一系列矛盾,诸如在人与物、取与予、群与己这些基本关系上,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认识模糊、选择困惑,导致其行为消极、积极并存。

第二,轻理论,重实效。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关心实际,而非抽象的哲学理论与精神信仰,因此,他们更关注具体实践能力的锻炼,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如,大部分同学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才最重要,因为它是个人发展和今后家庭生活谋生重要的路径或手段,何况目前大学生面临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等前途问题,以至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而已,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在本次调查中,53.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课程其“意义一般”,17.8%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由于没有从思想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许多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不了解的占18.1%,有所了解的占66.4%,而很了解的人数仅为15.5%。因此,当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的影响”时,作为“我的行为标准”的仅占16.2%,“面对重大事件时会想起”的占39%,34.4%的大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剩下9.4%的认为“没有影响”。

第三,思维独立,观念民主。在问及“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态度”时,“热情主动”的占22.1%,而被动的由上课、开会学得的占63.4%。本次的问卷调查,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对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性,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90后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网络世界。网络信息的透明、快捷,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大为增长。这些观念开放、富有个性的90后大学生喜欢自主展示思想,趋同意识很淡,因此,他们大都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而是希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力,可以自由地与教师、同学平等交流,并渴望获得他人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三、推进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

(一)推进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从价值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构建而成的,它蕴涵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切实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就必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既是一个理论工程,又是一个心理工程;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90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90后大学生,从而为他们缔造一个主流信仰和宏观规范,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使他们更加了解我们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建设国家”,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构建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情有所系,以激励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90后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90后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有利于推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推进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与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突出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辉煌胜利的成功法宝,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也是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的重要环节。实践对90后大学生了解社会、掌握国情,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就必须与广大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实际紧密结合,回答和解决当代大学生关心的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团工作、社会实践、升学就业等热点和难点问题,消除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或本本化而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生疏感,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突出实践性,才能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注意与好感,进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大课堂的锤炼,把科学理论与生动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党的地位与国家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三)推进90后大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突出民族性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历史环境中所阐发的“新原理”,它既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熟谙中国的实际并时刻紧扣这一实际。中国化从价值层面来讲首先就是一个民族性的认知范畴,一个理论体系只有做到民族化,才能凸显理论的本国特色。对中华民族而言,中国特色亦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标志。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7]。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获得中国人民的认可,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就必须把其基本理论不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文化元素之中,因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为一种理论提供广泛的民族情感和心理认知基础。

因此,推动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考虑民族性的特征,重视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融合,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精髓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去。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具有广大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才能加深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意识,并将这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价值追求演化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动力,进而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四)推进90后大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突出時代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的时代性特征,即它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发展的真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理论品质。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到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在与时俱进中实现的,无数的革命与建设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通过鲜明的时代特色彰显出来的。

推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就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90后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继往开来,担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创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重任。因此,必须激发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与创新进取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首先要转变其中那些与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利用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式模式,根据变化发展了的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用切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来解决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创新进取意识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的始终,把从创新意识的树立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系统的综合过程来抓好抓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帮助大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推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树立创新进取意识,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大学生在专业实践领域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探索和提高。

综上所述,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融入大学生报国为民和实现个人理想的奋斗过程中,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3]谭浩.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N].中国青年报,2010-05-25(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7]苗力田.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马克思主义大学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教育改革;辩证唯物论;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手稿;资本论

在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这门学科认识不足的问题,在认识上有很大的片面性。一般仅仅把数学看成是一门应用工具的科学,而忽视了数学更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数学思维方法,它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形式,尤其是建立某种新思想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事实上,学生中的模糊认识或者说错误认识,也与教师在教学中仅只强调数学是基础科学,而没有指出“基础科学”究竟能起什么作用有很大关系。其只提出数学有广泛的应用,而没有强调数学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有高度抽象的空间思维,有唯物辩证法的大量案例,它令人们思想活跃、精神升华。

如何把数学更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人类认识的发展基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思维,在经验累积的基础上,经过理性的思维,才能产生新的飞跃。所谓“创新”,我们认为就是将经验通过各种不同的理性思维,达到不同以往的旧的理论、旧的方法,产生出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新的成果、新的理论、新的方法。而充分地、综合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创新是十分重要的。

19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1818~1883)和恩格斯(1820~1895)高度评价数学的地位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恩格斯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有什么像十七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明那样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如果在某个地方我们看到人类精神的纯粹的和唯一的功绩,那就正在这里。”

恩格斯还说:“黑格尔的数学知识颇为丰富,甚至他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能力把他遗留下来的大量数学手稿整理出版。对数学和哲学了解到足以胜任这一工作唯一的人,就是马克思。”在这里,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马克思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他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马克思尤其认为,数学是丰富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源泉,他指出,在“高等数学”中,他找到了最符合逻辑的同时又是形式最简单的辩证运动。

马克思绝不仅仅只是说数学的重要性,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数十年如一日地用闲暇时间钻研数学。正如恩格斯评价他:“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作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数学是马克思密切关心,并且努力研究的一个科学领域。

在马克思著名的数学笔记《数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共有一千多页,写于19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马克思对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作了大量缜密的研究。马克思认为微分学是辩证法的数学实例,他用辩证法的思维观点,分析微分运算的实质。他指出“理解微分运算的全部困难,正像理解否定的否定本身一样。”并且在《数学手稿》中通过典型的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1863年7月6日,马克思给恩格斯写的一封信中提到:“闲暇时我在研究微积分。顺便说!这方面的著作我有多余,你如果愿意研究这一门的话,我愿意寄给你一本。我认为这对你的军事研究几乎是必要的。”大家知道,当时微积分这门学科的基础是不牢固的。正是处于数学史称之为“数学的第二次危机”时代。后来是通过大数学家柯西(1789~1857),魏尔斯特拉斯(1815~1897)等及以后的数学家的努力才确立了微积分的逻辑基础。它的逻辑顺序是:实数系—极限论—微积分。柯西的著作《分析教程》论述了精确的极限定义,连续性,级数的收敛性等分析基础的概念。而魏尔斯特拉斯在19世纪末才提出了:①逻辑的构造实数系,②从实数系出发定义极限、连续性、可微性、收敛和发散的概念,而形成我们现在微积分教材的体系。

在《数学手稿》的第三部分“历史的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当时主要研究了以下著作:牛顿(1642~172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发表;莱布尼茨(1646~1716)的著作;泰勒(1685~1731)《增量方法及其他》1717年发表;达朗贝尔(1717~1783)《流体论》1744年发表等。

这些科学家都是17、18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马克思研究了这么多数学名著,作为一个一生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思想家、革命家,他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有更多的著作要完成。他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理论基础。然而他对数学的研究却如此执著,并写下了一千多页的研究微分学和其他内容的数学手稿。尽管马克思不可能像柯西、魏尔斯特拉斯那样研究微积分的基础理论问题。但是,马克思已经发现牛顿、莱布尼茨的微分学基础是不牢固的。“…最后的结果就成了 = 0,就是说 :获得 的方法是错误的。”(《数学手稿》复旦大学1974年翻译本P34),马克思研究数学的方法是十分严谨的。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用于数学,分析了微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认为微分学之所以成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就是在于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

我们再看一看,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光辉的著作中是如何运用到数学的。《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下的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性,对认识资本主义和研究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看下面《资本论》中的部分标题: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篇 资本形式变化及其循环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第九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第十七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

第一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第二章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三章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式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四章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第五章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第六章 第二十二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 “自然”利息率

第七章 第二十六章 货币资本的积累 它对利息率的影响

第八章 第三十五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

第五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第六篇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

《资本论》共三大卷,约180万字,从这些标题可以看出几乎在每一卷、每一篇都有数学的名称和术语。反复出现的有:“绝对”“相对”“价值率”“价值量”“循环过程”“公式”“周期”等。这些术语的大量出现,说明著作中有了非常丰富的数学内涵,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仿佛使人看到一部经济数学的教科书。

再看看著作中的具体内容:例如,在第二卷第一篇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中,看马克思是怎样运用数学的知识、数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资本循环过程的。

“资本的循环过程经过三个阶段,这些阶段形成如下序列”这里“三个阶段”“序列”就是数学的语言。

第一个阶段 :…经历流通行为G-W。…

第三阶段:…经历流通行为W-G。因此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G-W…P…W′-G′。在这个公式中,虚线表示流程过程的中断,W′和G′表示由剩余价值增大的W和G。

在这一段里,马克思用G表示货币,用W表示商品。G-W表示货币通过流通转化为商品,尤其是马克思用一个数学公式的形式:G-W…P…W′-G′来表示货币资本循环过程。是多么深入浅出、简洁、明确!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马克思经常直接地进行数学计算,就在这一章马克思写道:“…例如:假定劳动日的日价值=3马克,即5小时劳动的产物,那么,这个金额就会在买者或卖者之间的契约上表现为比方说10小时劳动的价格或工资。如果这种契约是和50个工人订的,那么,他们在一日中要给买者提供500个劳动小时,其中 ,即250个劳动小时=25个10个小时的工作日,完全是由剩余劳动构成的。…它还表示一种量的关系。即用在劳动力A面的货币部分利用在生产资料Pm上的货币部分的量的关系。这种量的关系一开始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工人所要耗费的超额劳动即剩余劳动的量决定的。”看,在这里马克思所做的数学计算对说明什么是“剩余劳动的量”起了关键作用。

像这样用数学符号说明或表示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用数学计算来解释某个概念或证明某个论点。几乎在《资本论》的每一篇甚至每一章都有。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学习马克思的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对数学的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给我们当前的大学生一些什么启示呢?

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很好地学习和认真研究的,尤其要认真地分析当前大学生在对待数学学习问题上认识存在的误区。

(1)当前大学生对各种思潮都学习、研究,甚至容易什么都接受,思想很开放。因此所学的内容很繁杂,由于繁杂,就容易乱,故什么都学习,既是优点,恰恰又是最大的弱点、缺点。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核心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不足,缺乏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忘我的钻研精神,就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学习数学的目的。要研究经济学,要研究“资本”,要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离开数学是不行的。

(2)马克思研究《资本论》的方法是十分值得我们当前大学生很好地学习和认真地研究的。有以下几点尤为重要:①提出某个经济学概念或者某种规律,然后用大量的真实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概念和规律的正确性。②在讲解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符号,数学的字母表示概念,简单、易懂、明确。③建立数学表格,用表格表示数据。④建立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并且一步一步深入地说明这些模型的合理性。⑤建立了许多经济学的数学公式,运用严格的数学逻辑思维推导这些公式的正确性,无懈可击。

(3)不能只看到数学在科技领域或工作实践或后续学习的课程的直接应用。而更重要的是数学在方法论上的巨大作用,它能指导我们的思维,能帮助我们分析、推导、归纳、综合。无论哪个领域,包括思想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工程问题等。

而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往往只把数学看成能解决某种工程问题的一种工具,当他们看不到数学的直接应用时,就抱怨数学无用,何必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去研究它呢?

(4)数学的源泉是什么?大学生应该明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数学这门科学最初、最古老的问题是起源经验,是起源于实践的需要。如整数的产生、几何中的平行线、丈量土地问题、圆周与圆直径的比值等。“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77)。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了,它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它自身也在不断地、独立地发展着。甚至许多分支已不再明显地受外部的影响。而是借助自身逻辑推理、逻辑组合,从特殊到一般,对旧的概念进行分析、综合,不断地产生新的概念,提出新的问题。用纯思维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而这也恰是数学“难”之所在,或者它的抽象之所在。概念建立在概念之上,定理建立在定理之上,这也是数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的大学生应逐步摆脱仅从经验出发,仅从感性出发,仅从某个具体的问题出发,学会在经验和理性思维中进行选择。逐步适应和学会用某种纯思维方式去学习问题、去发现问题、去研究问题、去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能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数学的精神和方法,并将其付之于实践,那么他们不仅可以学好数学这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会有更好的思维方法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唯物辩证法逐步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编译组编译.马克思数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马克思主义大学试题范文第5篇

(一) 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思想教育还把大量的目光转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旨在利用思政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为社会培养接班人。目前, 中国大部分高校都会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始的课程并且是大班授课, 使得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也能受到思想的升华、道德的进步、政治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有关于经典著作理论内容讲授甚少, 因此即使是在这种仅有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中, 专业类别不同的大学生党员们对于经典著作理论内容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 无法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凝聚着理论的精华与著作家的灵魂, 攻读经典著作能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起始脉络, 深入探究基本的原理知识, 发扬经典著作家的真理精神。因此, 通过学习使得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党员获得另一种掌握基本原理知识的有效途径。在研读过程中进行感悟与思考, 进而外化为行动之力, 良好地运用科学方法论解决实际生活难题。

(二) 提升学生党员马克思理论素养的必然要求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保持过硬的政治本领, 对党和国家忠诚的大学生党员, 应当提升学习经典著作的自觉能动性, 提高经典著作阅读效率与数量, 丰富自身的知识框架。

大学生党员在研读经典著作的海洋中, 不仅能够学习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 还能够领略到经典著作家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战斗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著作, 是因为其以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回答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 因而它的经典魅力也是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

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国家和党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成为一种不可撼动的主导力量。党员们只有追本溯源认真研读经典著作, 才能够全面学习到基本理论知识, 外化为行动之力, 实现从内而外的理论素养的提升。

(三) 运用科学方法论进行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 这几部分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 彼此依存、彼此支撑形成完整的一个理论体系。其中哲学这部分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自然、人类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作为一名党员更要用科学的思维意识和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 比如为身边的学生服务、为周围的弱势群体服务, 来实现自身价值。

经典著作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 承载着哲学理论的发展轨迹, 揭示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经典著作的理论世界中, 扎实学好基本理论知识, 进而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情况, 将其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检验理论的真理性与可行性。认真阅读经典著作, 是将理论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的必要途径。

(四) 与时俱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客观需要

每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有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色, 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 都会赋予经典著作内容新的色彩。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胸怀, 吸纳各种优秀思想观念, 伴随历史与社会的变化而更新完善, 形成更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此, 作为凝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经典著作同样也存在永葆生机的研读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站在发展的立场上, 紧跟时代和社会的步伐并不断地进行着创新。正是凭借着这种态度, 列宁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同样,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入地融入中国实际并具有中国特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会迸发出全新的活力。只有始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经典著作, 我们方可抓准与时俱进的理论价值, 进而为我党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大学生党员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

学习经典著作理论内容, 能够为大学生党员进行理论探索与创新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研读经典可以深入经典作家的灵魂世界, 发现他们的思想轨迹和理论精髓。感悟经典作家的创新精神与革命精神, 能够激发大学生党员们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因子, 丰富经典著作的时代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现的第一次飞跃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发展处于探索阶段。共产党人们秉持着“摸着石头过河”的信念, 结合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逐渐开辟出了适合中国发展的基本模式, 这是一次伟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毋庸置疑, 经典著作所传达的真理内容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学习经典著作掌握经典内容, 是大学生党员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思想轨迹的必要路径。经典著作中饱含着从实践角度出发去科学运用真理的过程, 这无不体现着伟大的务实与创新精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印证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哲理。这些经典著作内容都彰显出我们必须立足于当前社会实践基础上, 与时俱进创造符合时代和历史发展要求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弘扬我们新生代大学生党员的科学创新精神。

(二) 有利于保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在艰苦卓绝的社会现实环境中, 中国共产党人们秉着追求民族自由与解放的崇高信念, 团结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 打败侵略中国的法西斯创造新中国, 这彰显出共产党人凭借强大的信念力量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抗争。学习《共产党宣言》能够使我们充分了解到什么是共产主义, 加深我们对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深刻认同。阅读经典著作, 能够使大学生党员们感悟到经典作家的革命理想信念, 从而能够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崇高的政治信仰。

党中央一再强调, 我国的党员领导干部们应当加强阅读经典著作的广泛度, 从书中学习经典著作家的智慧精神, 更好地运用到具体的实干工作当中。作为未来领导干部储备军的青年学生党员们更应当从夯实理论知识的根基做起, 认真学习经典著作, 经受经典著作理论的洗礼, 面对外在的压力与考验, 始终用理性的思辨方式去积极应对各种复杂的困难与阻碍。

(三) 有利于提高党员的辩证思维能力

当前, 大学生党员正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当中, 各种复杂交织的社会思潮紧紧环绕在我们周围, 对大学生们时刻进行着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学习, 教会我们用一分为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中的特殊榜样, 应当保持理性思维, 以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自觉抵制消极思想和不良观念的渗透。通过学习经典著作这一必要途径, 能够提升大学生党员们辩证思维方式, 有意识地正确辨别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使得大学生党员在面对各种华丽的言论主张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牢固坚定我党的政治信仰,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自身行为规范, 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终将实现。

(四)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 这一思想观念正在慢慢渗透到我国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日渐对我们的各种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的现代化文明建设当中, 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已成为一项必要完成的光荣使命。伴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各国思想文化的广泛渗入, 在思想文化进行交流融合的过程中, 滋生出了许多消极、颓废的不良思想。这种状况说明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方面, 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正在日趋减弱。

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思想, 应当保持强劲的风头引领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思想。宣传与发扬核心价值观思想能够引领精神文明新风尚, 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积极鼓励大学生党员们学习经典著作, 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能够凭借这一综合素质优秀的先进群体, 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思想做好宣传工作, 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

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之作, 而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让核心价值思想落地生根, 积极倡导大学生党员阅读经典著作尤为必要, 促进其领悟经典真理, 提升科学实践力。

摘要: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和发展动态要有精、准、快的掌控能力, 这样才能掌控好党员们正确的政治方向, 指引青年大学生们坚定跟随党的步伐, 从而提升大学生党员们团结一致的向心力。我们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用这种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为我们的思想道路指明方向, 引领大学生党员们形成规范的行为。大学生党员一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领悟其精深内涵、掌握讲述的内在规律、参悟其理论的现实意义, 从而提升党员们的理论素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大学生党员,经典著作研读

参考文献

[1] 朱喜坤.为什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3) .

[2]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马克思主义大学试题范文第6篇

[摘要]多元文化冲突是当前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直接影响了大学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理性思维、文化认同等。大学文化自觉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必须坚持文化以人为本,落实文化育人功能,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才能形成大学高度的文化自觉,并以此引领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冲突 大学文化自觉 以人为本 文化传承创新

[作者简介]金松(1973- ),男,浙江临海人,台州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文化建设。(浙江 临海 31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高校科研项目“多元文化冲突下大学文化自觉的异化与重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1326851,项目主持人:金松)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大学作为文化的高地,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冲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大学的文化自觉,促进大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引领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多元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与文化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①。由于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使其成为多元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而多元文化又因其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在相互交融、碰撞过程中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基本内涵已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大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与一般社会组织相比,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其成员所接受、遵循和倡导,其中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许多核心思想,已成为大学文化的基础和精髓。同时,大学引领社会文化风气,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大学校园内的现代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并逐步成为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更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由、彰显自我的特点。但是,因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文化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利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并由此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丧失、精神空虚、个人至上等,这与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

(二)学术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冲突

大学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为己任。学术文化是大学有关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内部心理环境和组织氛围。处于“象牙塔”内的学术文化,相对独立和封闭,往往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其影响范围主要是校园,影响对象主要是师生,活动领域主要是教育教学。因此,学术文化更富传统性、理想性,更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大学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学术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也日益密切。社会文化包罗万象,更为现实和功利,更为复杂和多元。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高地,必须坚守其独特的精神世界,与社会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大学又需要主动融入社会,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的差异性导致双方相互排斥、格格不入。学术文化认为社会文化庸俗而随波逐流,社会文化则认为学术文化清高而脱离实际,两者很难相互认同、融合发展。

(三)校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大学由于不同的办学传统、地理位置、学科性质等,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校本文化,这种校本文化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地域性和稳定性,成为各自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和载体进入大学,并不断被传播、发展,使大学真正成为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和交流中心。由于外来文化与大学校本文化之间在历史渊源、思想基础、价值取向等方面千差万别,广大师生对其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同。个别外来文化甚至被各种敌对势力所利用,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传播其意识形态,实施“文化渗透”甚至“文化入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根深蒂固的校本文化与内涵各异的外来文化在相互交融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碰撞和排斥。

二、多元文化冲突对大学文化自觉的影响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进而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当前,多元文化冲突下,大学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滑坡,实质上就是文化“不自觉”的表现。

(一)影响大学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是人的一种价值建构和价值追求。因此,文化自觉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性,它影响和决定人的思维和行动,即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从而影响和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群体及社会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行为的反应方式。在多元文化冲突下,首先是大学传统的校本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霸权”的侵害、挑战甚至取代,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支配地位有所削弱;其次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师生的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也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和多元化,形成诸如拜金、享乐、利己、冷漠、虚无等消极现象。

(二)影响大学文化自觉的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文化自觉要求人们自觉地认识和把握对象,自觉地付诸实施,在思维方式上,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性的思维。大学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其文化自觉的理性思维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多元文化冲突下,快餐文化、虚拟文化等进入大学,这些文化更强调感性的体验,比较功利和浮躁,缺乏反思和批判精神,难以形成理性的文化意识、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实践论。同时,面对多元文化在价值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和冲突,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很难进行理性判断和正确选择。

(三)影响大学文化自觉的文化认同

文化自觉的根基和前提是文化认同。没有文化认同,不可能有文化自觉。大学的文化认同就是对其自身文化的样式及其价值的认可,重点是对自身的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和文化定位的认同。在多元文化冲突下,由于受外来优势、强势文化的冲击,大学师生对本国、本民族、本校的文化缺乏自信,普遍产生了一种“文化焦虑”,从中折射出大学的文化认同危机。这种危机既是大学主体文化失落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社会文化认同危机的缩影。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西方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实施全面的“文化渗透”,并将大学作为渗透的主要目标,这更加剧了大学的文化认同危机。

三、大学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

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文化自觉。在多元文化冲突下,实现大学的文化自觉,既是促进大学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引领和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充分发挥大学的育人和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文化以人为本,唤醒文化自觉

一定文化环境中“人”的自我意识与觉醒是“文化自觉”的第一步。大学是文化和人才结合的重要载体,要唤醒大学的文化自觉,首先,必须遵循文化和人的发展规律。政府要克服“市场万能”的思想,防止把市场经济规律滥用于教育文化领域,特别是在对大学及其师生进行评价时,要坚持把文化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世俗性对大学文化的侵蚀与破坏,使其保持应有的文化价值。大学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对文化建设有一个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真正围绕自身的文化使命和师生的发展需要开展文化建设,坚决抵制“物化”效应和“短期”行为,以高度的自觉精神主动担负起文化建设的时代责任。其次,必须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性。政府的管制模式是造成当前大学文化“不自觉”的首要因素,使其缺乏作为一个独立主体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空间。因此,要唤醒大学文化自觉,重塑大学的主体性,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以一种相互倚重的契约关系,真正实现大学和政府在法律上的相对平等地位,逐步打破现有不平等的直接行政附属关系,确保大学的独立性和自主办学的权利。最后,必须坚守大学的文化特质。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学术文化气质。面对学术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博弈和冲突,要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大学不仅应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善于吸收社会文化的先进因素,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内涵;更应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不降低自己的文化格调,努力消除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如“官本位”、学术政治化、物质至上等。这种独特的精神文化,不仅是唤醒大学文化自觉的关键,也是大学引领和推动社会文化的支撑。

(二)落实文化育人功能,培育文化自觉

文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育人,育人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人的自觉意识。教育要让人学会选择,学会批判,更要培养文化自觉,懂得人类文明的内在多样性和多元性,把人类文明放在一个价值整体的高度去理解。培育大学文化自觉,一是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教育,一方面,通过教学改革和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专业课教学,更好地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整合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课堂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有效拓展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其亲身感受和事实体验,形成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大学教育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和思维的方式,给他们更多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这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不人云亦云、不稀里糊涂,对熟视无睹的事物及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接受,对社会负责任、有担当,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实现大学文化自觉的前提。因此,大学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和支持他们理性地表达个人观点,并在不断反思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三是要强化师生的文化认同。从内容上看,大学的文化认同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予以更新发展,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文化复古”;从方法上看,不仅要有统一目标,也要适度区分层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地域学生的特点,形成一个从低到高的梯度衔接的文化教育格局;从环境上看,要重视大学的环境文化建设,加强学术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营造纯洁、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文化认同。

(三)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应当体现出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创新与传播。大学要完成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首先,要达到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大学专业化倾向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强人文教育,改变重科技、轻人文的不良倾向,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真正融合起来,使传统文化精髓传递下去。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才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当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不是为了“文化复古”,而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并从中寻找文化发展的支点。在此基础上,从时代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推进大学文化创新,担负起文化转型的历史责任。大学的这种责任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实现,即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更新文化;加强文化研究,不断丰富、发展和创造文化产品;利用大学文化的外溢效应,辐射和引领社会文化。其次,要达到对外来文化的自觉。人类文化发展的里程碑是以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交往和互相影响为前提的。面对多元文化冲突的挑战,应当理性、包容地对待各种文化,对传统文化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对外来文化既不盲目接受,也不简单排斥。只有正确认识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能有效吸收其精华,通过大学教育的吐纳和整合,推进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使大学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外来文化经典荟萃的舞台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同时,大学也必须增强文化安全意识,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构筑文化安全防火墙,有效抵御各种敌对势力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最后,要建立立体开放的大学文化发展模式。一方面,大学应扩大开放办学,善于从社会文化和外来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以自身独特的学术文化气质,更好地引领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改变大学内部文化的封闭性倾向,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研究机构、不同类型人才的分割管理、互不交流的局面,形成良性的文化互动,促进大学文化的内部整合和优化,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冲突是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它既造成大学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和对抗冲突,也为大学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多元选择和动力催化。在这种形势下,大学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自觉的地位和作用,牢牢抓住文化的本质和规律,促进文化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在文化育人中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高水平、有特色、长效化的大学文化建设,并以此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的文化高地。

[注释]

①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30.

[参考文献]

[1]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2]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3]董玉辉,马金婷,李艳.论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5]方光华,曹振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思潮论析[J].人文杂志,2011(1).

[6]郑克岭,张庆霞,匡瑾璘.文化自觉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探索,2006(2).

[7]胡显章.唤醒文化自觉 培育大学创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8]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旅游展会合作协议书范文下一篇:明朝九边重镇的兵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