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现代学徒制方案范文

2024-03-23

专用现代学徒制方案范文第1篇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我校校企双制、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校企“双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关键,逐步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机制

学校在合作企业中选择具有教育培训能力的企业,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招生中,学徒依据企业用人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面试择优录

第 1 页 共 9 页

取。为了明确学徒制培养中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

(二)完善校企联合育人培养机制

学校和企业依据联合培养框架协议按程序自主设置专业,共同制定学徒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等,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其中,学校完成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组织考试,企业完成的培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进行考核。

(三)提升学徒培养能力

建设校企“双师”的教师团队。学校教师要坚持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技能指导。充分发挥校办企业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学徒岗位技能训练中的平台作用,提高学徒培养质量,保障学徒安全和权益。

(四)加强队伍建设。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

第 2 页 共 9 页

知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建立实习师傅人才和考评员人才库,保障实习考核工作质量。

(五)完善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制定实习管理流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学校选拔有文化、有规模、有技术、有市场、有感情、有层次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建立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完善实习巡视和跟踪管理制度,分人分片负责,并对实习班主任的实习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实习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三、具体实施

(一)成立“现代学徒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学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组成的“现代学徒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各项工作,招生办公室负责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工作。

1、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 组

长:别永林

副组长:黄显涛

崔振丰

徐文富

姜宁

员:胡月玲

吕晓峰 程春喆

程晓环

李凤芝

于庆杰

第 3 页 共 9 页

郭秀艳

刘颖

2、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 组

长:徐文富

副组长:黄显涛

程金萍

姜继磊

员:孙景全

陈伟

胡月玲

吕晓峰 程春喆

程晓环

李凤芝

于庆杰

郭秀艳

刘颖

潘丽波

张野

3、现代学徒制实习管理小组 组

长:孙景全 副组长:黄显涛

陈伟

员:胡月玲

吕晓峰 程春喆

程晓环

李凤芝

于庆杰

郭秀艳

刘颖

潘丽波

高晓楠

仇秀芳

王增军

(二)具体实施步骤(含年度进展计划)

2016年4月—5月

成立现代学徒制项目领导小组;

2016年5月—6月

学徒制企业遴选与岗位确定,组建岗位标准调研小组、成立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并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制度及标准。

2016年7月—8月

新生招生开始;确定学徒制人员名单; 2016年9月—12月

首批学徒制学员进入学校,在校学习。学校与幼儿园共同制订学徒制实施计划 。幼儿园优秀教师须担任学

第 4 页 共 9 页

徒的导师,按学徒个人的学习计划进行指导;幼儿园根据学徒的学习和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支持。

2017年1月—12月

学徒制实施,边实施,边调整、边整理相关资料、边总结。

2018年1月—12月

完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

2019年1月—7月

上报成果,总结经验。

(三)落实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工作 1.招工招生

(1)选择、开发合作企业,依据校企双方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工招生方案,并签订《校企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2)做好招生招工宣传和学徒报到相关工作。 (3)定期去合作企业回访、调研。

(主责科室:招生就业办;协办科室:教务处、政教处) 2.教学管理

(1)制定校企联合的学徒培养方案,包括模块化课程开发、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2)与企业共同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配套的标准与制度,包括学徒技能标准、学徒考核标准、企业师傅标准等。

(3)采取校内学习、送教上门、现场师傅带徒等灵活多样的教学

第 5 页 共 9 页

方式实施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程序的完整性。

(4)建设校企“双导师”教师团队。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现场锻炼,并以“指导师傅”的身份现场教学并协助学徒管理;负责企业师傅的聘任,建立企业优秀实训教师库。

(主责科室:教务处;协办科室:办公室、政教处、招生就业办) 3.学徒管理

(1)严格遵守国家学籍管理、免学费、助学金的相关管理制度,严把录取、注册和国家资助等关口。

(2)配备班主任,一方面负责学徒校内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协助企业师傅做好企业实训管理工作。

(3)建全学生档案资料,按规定发放毕业证书。 (主责科室:政教处、招生就业办、教务处) 4.毕业与就业

学徒经学校与企业考核合格后颁发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主责科室: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办) 5.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 (1)预期成果与形式

①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总结报告。通过报告,反映实施过程,实施成果及经验。

第 6 页 共 9 页

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岗位标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各一册 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校本教材一套(2019年7月出版) (2)预期推广

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和中高职衔接的资源,在成员内部进行宣传与进一步推广应用。

利用中高职衔接项目,将学生的考核标准及流程融入到长春师范大学抽查考核标准当中。

(3)应用范围及受益面

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合作学校及幼儿园。 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中的全体学员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大改革,更是技工教育发展壮大、办强办精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顺应国家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刻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打破传统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局限,把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落到实处。

(二)规范管理,保证质量

现代学徒制对课堂教学、学徒管理、与企业协商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守住办学质量的底线,抓好教学常规,规范学徒管理,经营好校企关系。要夯实招生、教学、管理、鉴定、就业

第 7 页 共 9 页

的各个环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收集和保存好各个环节的原始资料。要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的相关政策,认真核实,实事求是地做好助学资助管理。

(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各部门负责人是我校现代学徒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推进过程中要克服困难,顾全大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严格按照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试行)》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幼儿园负责人、学校相关处室负责人、幼儿园骨干教师、学校专业教师等组成,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细化落实方案。研读和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吉林省教育厅《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德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制定并实施学校相关配套方案,明确政策保障、目标、措施、进程,有效识别风险和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预期成果实现。

(三)加大经费投入。试点工作实行多元投入。学校可就此项目向市政府申请专项资金,落实国家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设立试点专项经费支出专户,有效利用市财政下达的专项经费。

第 8 页 共 9 页

(四)加强科学研究。以我校及合作幼儿园为载体,建立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招生、入校即入园”的现代学徒制新机制;以试点专业建设委员会为载体,建立定期会商、科学决策等新机制,不断总结学校与各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工作经验,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条件保障。

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德惠市幼儿园 剑桥幼儿园 常青藤幼儿园 茗笙幼儿园 爱童幼儿园 百卓幼儿园 子艺幼儿园 芯蕾幼儿园 君华幼儿园

2016年5月20日

专用现代学徒制方案范文第2篇

在线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混合式实施教育教学

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教学实施形式:在线化===视频、音频、图文 教学形式:视频、音频、图文、游戏、情景······

教学改革:三种对接,三种跨界 专业设置==产业需求(区域、地方) 课程内容==职业标准 教学过程==生产过程

三种跨界==职业与学习、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

基于“专业教学工作室”的职业成长三阶梯实践方式 基于学习风格、职业能力成长阶梯性特征,(工学结合) 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是这种学习组织运行的内生动力,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输入是这种学习组织的外在动力。

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依托于专业教学工作室(学习组织):运行的内生动力==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外生动力==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输入。

实行实践参与式学习,将企业项目化实训基地、典型工作任务、岗位工作化课程系统组织起来,实现项目实施过程,实践参与式学习过程以及职业身份构建过程统一起来。

(“专业教学工作室”聚焦“实践参与式学习,将生产性实训基地,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化课程系统组织起来,”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实践参与式学习过程以及职业身份建构过程的统一。)

岗位实训程序

1、组建轮岗实训工作小组

2、制定培养方案及实训任务书

3、轮岗实训期间双元制管理:企业师父、学校教师 培养模式

招生、培养方案、管理、教学、评价

学校、企业双元培养;教师、师父双重培养;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校企双方全方位、深层次、互动式参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团队组建==整体教学过程设计==过程管理与考核

专业工作小组

专业建设委员会:职教专家、专业教师、企业人员

工作内容:确定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式、评价学生学业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流程: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

师资的配备方案、实训课程与考证建议、人才培养的岗位目标进一步确定、三类课程的比例分配

课程体系构建 (宗旨)

适应岗位育人需求的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工作岗位任务分析,构建工作化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岗位任务相一致的原则;根据理论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设计依据。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项目课程)(企业轮岗实训课程、企业综合实训课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引导体验式教学、岗位项目式教学、情景联动式教学 教学资料:修订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教材、实训手册

校内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创业工作室==订单获取==工学(理实)结合项目课程==生产过程==考核评价

企业型实训基地==项目工作室==订单获取==工学结合项目课程==项目实施==考核评价(企业、院校)

学习评价模式

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学习评价模式(动态评价、激烈机制) 过程考核:定期考核、实时反馈、保证质量

专用现代学徒制方案范文第3篇

在线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混合式实施教育教学

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教学实施形式:在线化===视频、音频、图文 教学形式:视频、音频、图文、游戏、情景······

教学改革:三种对接,三种跨界 专业设置==产业需求(区域、地方) 课程内容==职业标准 教学过程==生产过程

三种跨界==职业与学习、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

基于“专业教学工作室”的职业成长三阶梯实践方式 基于学习风格、职业能力成长阶梯性特征,(工学结合) 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是这种学习组织运行的内生动力,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输入是这种学习组织的外在动力。

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依托于专业教学工作室(学习组织):运行的内生动力==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外生动力==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输入。

实行实践参与式学习,将企业项目化实训基地、典型工作任务、岗位工作化课程系统组织起来,实现项目实施过程,实践参与式学习过程以及职业身份构建过程统一起来。

(“专业教学工作室”聚焦“实践参与式学习,将生产性实训基地,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化课程系统组织起来,”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实践参与式学习过程以及职业身份建构过程的统一。)

岗位实训程序

1、组建轮岗实训工作小组

2、制定培养方案及实训任务书

3、轮岗实训期间双元制管理:企业师父、学校教师 培养模式

招生、培养方案、管理、教学、评价

学校、企业双元培养;教师、师父双重培养;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校企双方全方位、深层次、互动式参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团队组建==整体教学过程设计==过程管理与考核

专业工作小组

专业建设委员会:职教专家、专业教师、企业人员

工作内容:确定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式、评价学生学业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流程: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

师资的配备方案、实训课程与考证建议、人才培养的岗位目标进一步确定、三类课程的比例分配

课程体系构建 (宗旨)

适应岗位育人需求的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工作岗位任务分析,构建工作化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岗位任务相一致的原则;根据理论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设计依据。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项目课程)(企业轮岗实训课程、企业综合实训课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引导体验式教学、岗位项目式教学、情景联动式教学 教学资料:修订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教材、实训手册

校内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创业工作室==订单获取==工学(理实)结合项目课程==生产过程==考核评价

企业型实训基地==项目工作室==订单获取==工学结合项目课程==项目实施==考核评价(企业、院校)

学习评价模式

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学习评价模式(动态评价、激烈机制) 过程考核:定期考核、实时反馈、保证质量

专用现代学徒制方案范文第4篇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地教,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的界定。一般认为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学徒制”一词始用于13 世纪前后[1]。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各国自有手工业生产开始,便逐步形成了本国特有的“学徒制”。由掌握某类技艺和经验的“师父”直接将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徒弟”,这也就是早期的职业教育雏形。由于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等的影响,各国的学徒制在后期发展时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各国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例如澳大利亚以“TAFE”为基础的新学徒制、英国的“青年训练计划(即YTS)”等等,他们都寻求到了本国职业教育发展与传统学徒制的最佳结合点,作用于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学徒制相比较,它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法律保障,并具有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

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是在2011 年,是基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在政府的引导下通力合作,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形式来培养人才的过程[2],由江西省新余市进行了试点。 “学徒制”指以师傅带徒工为主要形式,以某行业或职业的知识技能学习为内容,徒工可因劳动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职业教育形态。工业革命使得传统的学徒制无法适应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大规模需要,学校职业教育由此飞速发展并占据了职业教育的主要舞台。但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等一些根本性问题[1],不可避免地使学校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企业界、教育界以及学生的质疑。与此同时,人们在研究德国战后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时发现,其致胜的秘密武器之一,就是以“双元制”为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双元制”恰恰是一种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的新的学徒制形态。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和效仿德国“双元制”来发展本国的职业教育。1983 年,位于瑞士巴塞尔的社会政治学协会最早提出了将学校教育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新型学徒制模式。20 世纪80 年代末,西欧各国纷纷改革学徒制,相关立法、政策和项目层出不穷。英国于1993 年推行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在1996 年推行新学徒制,美国和加拿大也从1990年开始进行学徒制改革实践。由此,学徒制以全新的面貌获得了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度的内涵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西方有关国家实施的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2]。从广泛意义上看,二战后出现的以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为典型,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都是现代学徒制[3]。这种职业教育制度很好地实现了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校企合作)、受教育者的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工学结合),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和养成职业态度,适应了现代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而得以迅速发展。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

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和特征是“跨界的教育”[2],这是基于对高职教育功能定位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深刻理解。

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功能定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属性上[3],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办学功能,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管理等办学行为。无论是传统学徒制还是现代学徒制,都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 充分地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属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的外在价值。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是“应职教育”。近些年,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过多地强调社会需求,过分地强调了职业岗位对人的需求,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求;较多地关注了教育的外在价值, 忽视了教育的内在价值,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所以,在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应在凸显高职教育“职业性”而实现教育外在价值的同时不失其“高等性”,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因此,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核心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高职教育内、外价值的整体实现,形成高职院校特有的带有地方或行业烙印、融入先进行业企业的文化特质,这是“跨界”教育特有的文化特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这一文化特质的集中体现,而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典型范式。

现代学徒制不仅从机制体制上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而且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养成贯穿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它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过程遵循针对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相融合,具有较强的个人价值取向,更加符合人的发展需求。现代学徒制以职业为导向,通过系统设计,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的人才培养 观[4]。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贯穿以及学习和工作的相互交替,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真实的工作岗位去实践,到实际工作中去磨练,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且提供了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养成的机会,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作流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这种“工”与“学”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的建构和发展,使高职院校面向整个社会统筹教育资源,通过职业教育思想的确立、教学理念的变革、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模式的变化、校内外基地功能的拓展、教学团队的结构优化、多元评价体系的完善、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协同发展, 进一步丰富了高职教育的内涵,有效地实现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 这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赋予现代学徒制的新内涵。([2] 王振洪.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独特性与建构路径[N].中国 教育报,2010-09-23. [3] 郑南宁.教育的内涵和质量[N].光明日报,2012-04-11.)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的传承和发展,是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有计划地接受学徒教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教师+师傅”的教育新资源,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搭建平台。如图1 所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学徒教育的结合,受教育主体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

专用现代学徒制方案范文第5篇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使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上“捆绑发展”,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对我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石嘴山市经济区建设的贡献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石嘴山联合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逐步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措施

(一)选择试点企业和专业 首先选择好企业,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 在招生之前,由合作的企业直接参与,按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面试的形式录取学生,然后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学生(学徒生)就相当于该企业的“后备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

随着学徒制的不断推进,以后就读职业学校的新生,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甚至只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就可就读中职学校。

(二)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或家长)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

1.企业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 (1)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准确传达企业的要求,包括现在及将来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积极配合学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参与学生技能训练和学业评价;

(3)委派优秀的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师傅(导师); (4)根据学生成长档案聘用毕业生就业; (5)为教师和学生的在岗学习敞开大门。 2.学校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 (1)明确学徒制实施的专业范围和领域,对具体专业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所具备的条件,从而需要培养的具体内容,并做好学徒制教学的专业教学计划;

(2)鼓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到企业进行在岗工作,并和企业师傅进行交流,把得到的经验带回学校,进行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增加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新兴专业,改革实施学徒制专业的课程,使之更适合于学徒制教学; (3)改革管理方式和手段,构建适合学徒制下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管理体系等;

(4)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为教师在学校内外完成项目和合作,以及为学生从事实习活动创造条件。

3.家长和学生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 (1)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顾虑,积极引导并支持孩子到企业进行实践(半工半读); (2)学生应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职责,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

(三)成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

在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联合试点企业,由职教专家、企业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相应专业的学徒制工作小组,主要是负责该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业的评价等等;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选派优秀的技术工人担任学生的导师(师傅),一般一个师傅不宜超过三个学生。

(四)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实训环节。

(五)教学时间安排

学徒的学习是在企业中的实训和课堂上的学习有机结合,一般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以三年学制计算,学生1/2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2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采用“1.5+0.5+1”的形式,一年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半年时间在企业进行 “项目实训”或“轮岗实训” (根据企业的实际而定),后一年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的要求和实训的内容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六)资源共享

包括技术力量、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等。一方面,企业为实习提供技术熟练的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的技术训练;另一方面,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以供学徒实践学习所用,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实践;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和职工培训的需求。

(七)学生管理

学生在学徒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

(八)教学过程管理

企业全程参与学徒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派能工巧匠担任学生的师傅。教师要经常性与企业进行研讨,开设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

(九)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师和师傅进行考核,对优秀的教师和师傅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改革评价模式。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十)学生就业

企业要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品德评价,可用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作为三年后学生录用的条件之一。

(十一)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政府要制定企业负担职工教育培训成本、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政策,并通过购买岗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对支持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评价和奖励,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2.运行保障: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规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3.经费保障:主要包括企业的补助经费、师傅的指导经费、学生实习的补助经费。

4.师资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否顺利,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政府要有足够的优惠条件来引进优秀的人才充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加大力度,培养骨干教师。

专用现代学徒制方案范文第6篇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切实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目标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二、试点内容

(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实行多种招生考试办法,为接受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徒提供机会。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对于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三)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双导师职责和待遇,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

三、试点单位

现代学徒制试点采取自愿申报原则。申报试点的单位应是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级市、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

(一)以地级市为申报单位进行试点。地级市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辖区内职业院校和企业,立足辖区内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合理确定试点专业和学生规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重点探索地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以行业系统为申报单位进行试点。行业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行业内职业院校和企业,选择行业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是开发现代学徒制的各类标准。

(三)以职业院校为申报单位进行试点。职业院校作为试点单位,选择学校主干专业作为试点专业,联合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重点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四)以企业为申报单位进行试点。具有多年校企一体化育人经验的大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重点探索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有效途径、运作方式和支持政策。

四、工作安排

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统一部署等程序确定,试点工作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开展。

(一)项目申报。各申报单位须填写项目申报书,申报材料要求一式2份(附电子版光盘),并于2015年1月30日前报我司。地级市、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申报材料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统一组织报送(企业申报材料由合作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报送),行业申报材料可单独直接报送。

(二)评审遴选。我部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方案进行评审、遴选,优先选择目标明确、方案完善、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申报单位,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单位。

(三)组织实施。经我部批准的试点单位,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制订详细的试点工作任务书,以专业学制为一个试点周期,开展各项试点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好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总结推广。试点期间,我部将组织专家对试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建立报告和周期总结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试点结束后,试点单位要做好试点总结。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我部将逐步扩大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范围和规模,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保障措施

各地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制,建立跨部门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试点工作重大问题。要有专人负责,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试点工作。要制订试点工作的扶持政策,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科学制订试点方案。各试点单位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发挥现代学徒制多元主体作用,把试点工作细化、具体化,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针对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试点目标、试点措施、进度安排、配套政策、保障条件、责任主体、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预期成果及推广价值等内容。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范文下一篇:职业学校教师的压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