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论文范文

2024-03-11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北京开放大学、天津与河北两所广播电视大学当根据地域教育文化生态,建设一个覆盖全区域的,具有一体化、互补性、联动式、高效能等文化特征的“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办学体系。一是围绕“一体地域发展文化目标”,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具有兼容性、互动性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合作办学体系;二是围绕“六层地域优势文化媒介”,建设具有分层性、融合性的京津冀全要素远程教育媒介公共平台支持体系;三是围绕“八类地域产业文化布局”,建设具有统筹性、协同性的京津冀远程教育联动运行体系;四是围绕“一元地域服务文化主轴”,建设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

关键词:地域教育文化生态;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办学与服务体系

京津冀历史上同属于燕赵地域文化生态圈,但随着北京首都文化、天津海港文化的繁荣,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逐渐向分工不同、方向分化发展,并最终发展成为三个独立文化单元。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一体化协同发展中,依然保留了各自特征。北京、天津充满现代城市文化活力,而河北,农业文化的主体特性没有改变,成为京津两地产业的疏解地。由是,京津冀远程教育一体化如何“破题”?关键在于突破因行政性壁垒而导致的地域文化保守倾向,对区域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体系重构和机构重组,以改变区域远程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机构设置未优化、教学力量非对称、教育机遇不公平、教育服务不均等、教学效果不一致、教育质量难守恒等社会文化现象。因为毕竟此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支撑性作用,关系到三地远程教育的发展能否“服从人、自然和社会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浑然一体的和谐关系”[1]。由是,三地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只有创新教育合作模式,改变各自为政的远程教育发展状态,建构出一个具有活力的区域远程教育组织体系,才能找到一个适合区域远程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长效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模式。

据此,我们认为,“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办学合作与协同发展体系的构建,当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

围绕“一体地域发展文化目标”,建设具有兼容性、互动性的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合作办学体系

建设这样一项极为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三地开放大学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体制创新。以一体化办学体制创革为路线图、以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为出发点、以一体化建章立制变革为突破口,对涉及三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远程教育主体的办学制度创新问题,要通过优化区域资源布局来推动解决。为此,三地应推动建设一个由中央政府,即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协调教育部和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参加的,由开放大学实施的三地远程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领导机构,即一体化的决策、协调与执行三级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形成京津冀远程教育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和共享机制。其模式有三:一是整合三地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建一所区域开放大学—京津冀开放大学,或叫京畿开放大学,作为独立办学实体,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条块结合、体系运作、分工协作”原则,进行一体化办学。二是建一个区域远程教育事业发展共同体—京津冀远程教育共同体,可参照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组织架构和运作方法,通过缴纳会费或本金入股方法,统筹策划远程教育专业、课程、教学项目,以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项目,然后由三所开放大学分别实施完成。三是建一个由三地開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立的远程教育联盟—京津冀开放大学联盟,开展由三地开放大学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制定操作标准、联合组织实施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项目,再通过区域合作招生办学,实现共赢。

第二,体系变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宗旨、以专业设置为规则、以课程开发为途经、以资源共享为职责、以支持服务为使命。由于开放大学是一所面向广大社会成员开放的大学,所以,其必须以满足所有人的社会学习需求为最高办学目标。由是,三地远程教育办学体系的架构,应打破现有开放大学独立办学的行政体制分工,整合办学资源,形成“挖掘服务社会潜能,增强创新体制动能,优化专业设置职能,提升课程开发技能,活化技术支持智能,提高培养人才效能”的“六能”体系办学功能,以及“机构宽容、办学扩容、平台兼容、教学相容、资源增容、服务互容”的“六容”体系办学格局和“政策沟通、网络联通、信息汇通、师生相通、交流畅通、模式融通”的“六通”体系运行机制,形成“分级推动,分步推进;分类合作,分段运作;分工协作,分地工作”的体系工作程序,稳妥、扎实推动区域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探索出一条适用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背景下、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协同发展道路。

围绕“六层地域优势文化媒介”,建设具有分层性、融合性的京津冀区域全要素远程教育媒介公共平台支持体系

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和书刊、手机、可视穿戴等自媒体媒介,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式的远程教育媒介体系,为学习者提供强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但传统的书刊、电影、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媒介用得越来越少,而手机和可视穿戴等远程教育媒介应用却逐渐普遍。然不管形势如何变化,这些媒体都为三地开放大学发展一体化的远程教育模式提供了强大的媒体技术支撑。

第一,广播电视远程教育方面。按照《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发展项目合作推进协议》,三地开放大学应在打造东丽印刷工业园区,北辰国家新闻出版装备产业园区,廊坊国家印装产业园区,滨海新区包装装潢印装集聚区,武清出版物仓储物流集散地,亦庄、涿州、滨海新区广播影视集聚区,保定涿州影视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分层性、融合性的京津冀全要素远程教育媒介公共平台支持体系和区域台、网协调机制,建设一体化广播影视资源共享平台,有计划、分阶段推进有线电视频道相互进入和互通互联,为三地建设一体化的远程教育直播课堂提供契机,探索三地院线资本联合、跨区经营、公司化统一运营的策略,实现系统对接、信号落地和同步播出,为三地统一品牌、统一内容、统一界面创造条件,也为三地开放大学创设广播电视教育学院、广播电视课堂,利用有线电视存储、回放功能,建构反转课堂,提供契机。

第二,网络远程教育方面。按照国家《“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利用先进的守信物流行业和快捷的仓储、运输、配送的物流体系,建构一体化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基于互联网物流新技术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将智慧物流信息捕捉技术、推送技术、处理技术、分析技术、预测技术等优势引入远程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数据流流动,推动开放大学消除与学习者之间的知识信息不对称和时空屏障,形成以云、网、端为骨架的“互联网+信息流”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通过移动学习终端,使学习者利用大数据实现匹配精准、路线优化的远程学习。

第三,新媒体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建设三地开放大学新媒体学院和新媒体课堂。利用歌华有线持续推进新媒体发展计划,在打造符合三地实际情况的“广电+互联网”融合产品优势,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推出智能手机平台,为发展移动学习需要的高清网络电视、网络交互电视创造条件,推动互联网电视新媒体与各大互联网电视牌照方对接。利用手机电视新媒体在各省市落地,建设三地远程教育智慧学习网和基于“有线+无线”的区域广播电视发展模式,推进视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入区域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同时,利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与国家开放大学、网龙公司发起成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虚拟现实教育联盟”的机会,在其搭建的VR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平台上,实现联盟与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平台连接,利用其VR课程建设、学分认证、实训基地和平台技术等标准,为各院校之间提供更为标准、形象、生动与活泼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和学分互认服务。

围绕“八类地域产业文化布局”,建设具有统筹性、协同性的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联动运行体系

《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指出,本地区将建“一个中心”,即科技创新中心;五区,即中关村、滨海新区、曹妃甸区、沧州沿海地区、张家口—承德地区;五带,即京津走廊高新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沿海临港产业带、沿京广线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京九线特色轻纺产业带、沿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五链,即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链;若干特色基地,包括节能环保、医药、家具、食品、皮革等行业区域品牌基地等。按此要求,天津与河北承接由北京转移来的八大产业,包括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据此,三地开放大学应构建契合区域产业布局的八大行业远程教育学院以及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在有关产业园区建立学习中心,形成一个具有统筹性、协同性的区域远程教育联动体制。

第一,在北京开放大学建立京津冀产业创新学院。发挥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作用,突出远程教育的高端化、积聚化、融合化、低碳化产业服务功能,推动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向周边地区转移。落实《<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按“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要求,选择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和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专业发展方向,建设一个能适应本市产业生态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以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事业的产业附加值。按照“服务一行主导产业,实施一个专业项目”原则,构建一个适应新型产业生态系统的,具有产业发展话语权、产业人才培养主导权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以最大限度發挥首都创新资源密集、顶尖人才聚集、科研院所机构富集的优势,把远程教育和产业新理念、新创意、新业态、新文化的孵化、发展、壮大、繁荣潜能都释放出来,形成“北京创造”优势文化品牌,把北京开放大学打造成区域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

第二,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京津冀产业发展学院。《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年)》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优化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航运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成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的原创地和策源地,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通道、资源要素的重要枢纽,加快构建津郊城镇集群,将规划保留的70%以上的村庄变为整洁优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文明生态村。据此,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应致力于建设具有高端性、包容性、集群性的远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远程教育教学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培养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京津冀产业服务学院。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由各个落入地承接平台构成的终端远程教育学院,形成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立体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其中,突出“一核”,即核心功能服务区,建立雄安远程教育学院,重点发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相关产业的专业。围绕“双城”,即北京和天津服务功能区,建立京津冀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学院,培养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三轴”,围绕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建立京津冀城市远程教育学院,为区域城镇化培养人才。深入“四区”,围绕西部、北部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区,建立京津冀生态建设学院,培养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围绕中部优化调整区,设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学院,设置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等专业;围绕南部制造业与耕作业核心区,建设京津冀现代农业学院,为其培养现代工业生产、现代农业生产和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储藏、运输方面的人才;围绕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设置京津冀滨海学院,培养港口建设、管理、运输和商品贸易方面的人才。依托“多节点”,在河北11个市区的重点承接平台,建设远程学习中心,形成远程教育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的发展态势,建构出一个能够满足承接项目有序实施、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战略性产业布局建设的区域远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过程中,三地开放大学要按照“市场主导、灵活布局、设置专业、体系教学;政府引导、资源互惠、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原则,理顺产业与办学的互动文化关系,事业与产业发展的互动链条衔接,打造出立足市域、面向全域、辐射区域优势产业聚集区的、上下游产业合理分布的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联动机制。通过优化与产业布局相匹配的远程教育态势,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向深度进军。

围绕“一元地域服务文化主轴”,建设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的京津冀区域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

作为一个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对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发展协同,形成环首都优势服务产业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北京生活性服务业的兴起,为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京津冀打造远程教育服务开放窗口,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供了契机。《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和《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的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支持有关企业和示范街区建设参与到京津冀合作项目。为此,京津冀开放大学当建立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拓展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相符合的远程教育新路径;在三地服务外包企业分支机构设立远程教学中心;探索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远距离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依托与服务业发展特点相匹配的服务贸易便利化机制,逐渐形成与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相一致的远程教育服务业监管体系,助力管理型社会向服务性社会转型。

第二,天津贸易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开放。根据《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一是构建“两区一轴、多点支撑”的现代服务业空间格局,“两区”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一轴”为沿海河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带;“多点支撑”,即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区域。二是打造一批大宗商品交易所和交割库等物流平台,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电子商务、对外贸易、服务外包等产业,推动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三是引进各类企业总部及功能性机构,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交通枢纽商圈和城市综合体,培育发展网络营销、体验消费等新兴业态;规划建设一批创意产业园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市、北方创意之都。四是培育发展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工程,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示范基地。五是促进郊区县特色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服务业。三地开放大学应围绕这些方面,建构区域一体化远程教育体系,培育知名服务品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提高全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

第三,河北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区域服务业升级转型。《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决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由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现代物流业、内贸流通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其发展空间布局主要在于:强化“一极”,把石家庄打造成为贸易便利、业态高端、功能完善、服务京津、辐射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现代金融服务基地,文化旅游基地,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示范基地;打造“一环”,即环首都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打造商贸物流基地、金融服务基地、大数据产业基地、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基地、环首都休闲度假基地、健康养老基地、滑雪健身基地等,形成全省服务业发展高地;隆起“一带”,即沿海现代服务业隆起带,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大宗原材料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国际重要的医疗健康休闲旅游目的地、滨海旅游胜地、新兴高等级职业教育基地;提升“一区”,即冀中南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区,打造京津冀安全食品和优质农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城市服务业改造提升示范基地。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培育壮大现代金融、旅游、文化三大支柱产业,着力拓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三大新兴领域,完善提升健康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家庭服务三大民生服务,以及相关领域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等。其目标是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而这也为三地开放大学构建一体化的区域远程教育服务生态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此,京津冀三地开放大学应当围绕服务业这个“一元地域服务文化主轴”,建立京津冀服务学院,统筹区域学习中心的连锁经营和企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从而构建出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的“京津冀”一体化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推动三地实现《“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0年,通过打造创新型外包服务平台和营商生态环境,建构与IT服务协同发展相一致的人才培养服务机制,使区域服务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三地开放大学以“一体化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培训空间+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互联互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远程教育综合体系为基础,将远程教育链、平台链、教学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产业链紧密融合,形成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服务创新、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

结语

随着三地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京津冀远程教育体系办学优势日趋明显。北京聚集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和文化产业,变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研发高地,这为北京开放大学建设相关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科技优势和文化特色专业,建设相关行业学院,提供了保障。天津运输业、外贸业十分发达,有大量企业在此登陆、扎根,有利于建设产业服务基地,也为建设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物流优势和服务特色专业创造了条件。河北因为主要使命是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制造业和绿色农业,为产业汇集洼地。所以,当打造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技能优势和职业特色专业。三地开放大学应围绕这样的地域产业文化布局,进行深化合作,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远程教育分工协作办学体系,将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创新研发基地,将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建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资源配送基地,将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建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教学实践基地,力争通过资源整合、办学融合,建设出一个覆盖全区的,具有一体化、互補性、联动式、高效能等文化特征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办学体系。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JYB022)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寿朋,杨立新.生态文化建设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3.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16.

(作者单位:北京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产生于高等学校校园里的大学文化与其他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担负着培育人才的主要功能。从校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文化特性、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大学历史和大学精神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怎样影响校园文化内涵,指出只有在熟悉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掌握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参透大学历史,充分理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表达出学校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内涵;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肖妍玎(1974-),女,江西遂川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37)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成果和价值认同,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它是学校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是历史形成的群体人格,不仅左右学校的办学和教学,还决定着一代代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的作用,决定着学校对社会的影响。

产生于高等学校校园里的大学文化与其他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担负着培育人才的主要功能。丰富的特有的大学文化通常会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大学历史、大学精神。只有在熟悉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掌握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参透大学历史,充分理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表达出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校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文化特性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包括气候、水资源、地理和地形、土坡、植物、空气、动植物种群、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拥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不同的物质文明,相应地,也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文明。这些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文化。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诸如,分布在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境地内有江淮文化;古徽州一府六县是徽文化;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河北和山西、陕西的中北部地区的燕赵文化;陕西地区的三秦文化;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和中部的三晋文化;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西北部和河南南部的楚文化;以太湖为中心的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吴越文化;河洛地区的河洛文化;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的部分地区的岭南文化;辽东地区的东北文化等等。这些无不说明: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地文化逐渐演变成了与地理位置、地域特点相关的区域文化。

我国大学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阔,截至2009年6月19日,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校1983所,加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0所高校,共计1993所普通高校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高校由于所处办学地点不同,其校园文化也深受不同的区域文化影响。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多数高校通过对校园景观的营建,校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如进入山东大学校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大成广场。“大成”即万世之表孔子,广场以儒家思想核心“礼乐”为景观重构的导则与要素,强化轴线与序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气质和厚重的鲁文化。而与“大成广场”相呼应的是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稷下广场”,“稷下”取自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圣地“稷下学宫”,代表着学术自由。史载“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尊宠之”,意指思想自由、开放办学的此地学派林立,学术兼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山东大学副书记李建军在“稷下广场”落成典礼上发表讲话时说:‘大成’取自鲁文化,代表道德;“稷下”取自齐文化,代表学术。道德和学术是大学最深厚的两大底蕴。齐风与鲁韵并存,道德共学术一体。由此可以看出,山东大学所倡导的校园文化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

二、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

根据武书连在《再探大学分类》中所言,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不同的大学因其不同的办学性质和办学特点呈现出不同的校园文化特征。

在学校传统、校风等方面,不同办学性质和办学特点的高校具有不同内容的校训。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校训“勤求博采,厚德济生”,首都医科大学校训“扶伤济世,敬德修业”,中国医科大学校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等集中体现出医学类院校倡导“扶伤济世”、“厚德仁爱”、“救死扶伤”的传统医学精神的校园文化。而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华东师范大学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等则体现出师范院校多倡导“学为人师”、“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反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精神的校园文化。

在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方面,大多数高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校园景观营建。如农林院校校园营建时常常与农场、林场等相结合;医学类、佛学院多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植物菩提树。如广西中医学院提出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并改建和装修了药用植物园,补种增种了许多壮族地区地道药材和名贵药材,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基地。

不少高校根据自身性质和办学特点命名校园道路和景观的名称。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香樟路;江西中医学院校园道路以中药名称命名的“当归路”、“知母路”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是用与其航空航天特点关联的“长空路”、“翔宇路”、“凌云路”等名称命名的校内道路名称;而河海大学校园道路和景观的名称则是用尽了江河湖海名称,再加上三峡、小浪底,反映出学校与水有着的深厚的渊源,表达了河海人的“河,孕育文明;海,凝聚智慧”的理念;山东大学对于校园里道路的命名,南北统称为德,东西统称为圣,寓意就是要让同学们与先贤比肩。不难看出,这些名称都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大学历史

大学的历史是一个大学不断维护传统和进行变革、适应环境的过程,而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成果和价值认同。一所大学历史越悠久,其培养的学生越多,文化积淀也越深厚,学校的声誉也越高。校园文化在学校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中逐渐积淀,不断吸纳、更新,最终存续下来,形成自身的特色。因此,大学历史是影响校园文化内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学校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校园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

世界上知名的大学往往都有悠久的历史。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目前声誉最高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批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综合性大学,诞生于清王朝,经历了民国、解放、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校园景观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秀丽特色的风景如画的“一塔湖图”,从清代的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理念到“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北大人给了自己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在这里你可以选择“格物致知”,也可以选择“修身齐家”,更可以选择“治国平天下”,而这正是北京大学的大学文化精粹所在。

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校园整体布局中将学校的历史、传统、事迹以雕像、纪念碑、名人手迹、长廊文化、大楼名称等形式潜移默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利用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对大学生进行关于爱国主义、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从而以母校为荣,以此起到激励、凝聚人心的作用。例如同济大学的“一二九”纪念园;南京大学为记录学校经历的若干历史阶段而命名三江路(三江师范学堂)、两江路(两江师范学堂)、南高路(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东南路(国立东南大学)、中大路(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园道路名称;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内为纪念享有世界盛誉的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博士而命名的“先骕楼”,等等。

四、大学精神

在高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最能反映一所高校校园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即校园精神。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美国西点军校的“责任、荣誉、国家”及国防科技大学的“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等。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蓄”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南开大学以“允公允能”而立校,正是这些具有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使得这些名校经久不衰。

大学精神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高等学校的最高原则在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勇气,高等学校的全部魅力在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精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能称之为名校的学校,一所办得成功的学校,都是因为有富于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都是因为有健全的校园文化精神品格。如果说一所大学没有自己的大学精神,这所大学也就没有自己的风格,也就很难发展立足。就如同国无国魂、民无民志,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各个大学往往把大学精神凝练为校训,汇集形成为校风和学风。校训在英语中称为Motto,Motto起源于意大利,翻译成中文就是格言之意,用在学校校徽上即可翻译成校训。而根据《教育大辞典》所注释,校风的定义为:“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作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它的内容包括: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而所谓“学风”,泛指学校、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求学和治学的风气。

校训和校风都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折射出学校的追求价值,是团结、凝聚学校师生员工,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和影响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不同的是,校训是有形的,能实实在在的看到、听到。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基于时代要求、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服务社会的行业的不同,各校都形成了既具各自特色,又富有时代特征的校训。而校风和学风是无形的,犹如空气和阳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它是学校通过长期的多方面的教育实践,在师生员工中逐步形成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生活在这一环境里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针对性和渗透性,能直接反映学校的特色,给全校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导向,培养良好的自我规范自身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制力,渗透于大学的各项管理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精神环境,给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们以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肖妍玎.论大学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2,(8):142-143.

[2]程利.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78-80.

[3]张静.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178-180.

[4]王冰.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分析和建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芦苇.构建校园文化精神——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J].宁夏教育,

1999,(12):12.

[6]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51-56.

[7]陈川.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4):142-144.

[8]吴艳,肖颖.历史文化视野中的高校道路和景观命名[J].江西社会科学,2006,(8):179-182.

[9]程莹,刘念才.世界知名大学建校时间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56-63.

[10]孙华,陈威.北京大学校园形态历史演进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2,(3):37-43.

[11]郭贵春.着力建设更具先进性的校园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2,

(13):14-15.

[1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3]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400.

[1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1:18.

[15]彭志越.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9,

(1):59-60.

(责任编辑:孙晴)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校园文化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以师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文化现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起着触动灵魂、震撼思想、提升精神、催化超越的巨大作用, 使学生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物质文化的感染和艺术文化的体验。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对自身角色的认知、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提高上有着孵化器的作用。正是由于校园文化这强大的感染力和浸润力, 才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 思路更开阔, 知识面更宽阔, 灵魂的触动空间更加广阔, 并最终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2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基地。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吸收文化信息的重要场所, 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校园文化资源的主要供给地、加工地、乃至贮存地和传播地, 支撑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开展, 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思想导向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师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所, 它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 这种特有的文化功能, 使图书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 图书馆的思想导向尤为重要。

(2) 精神陶冶作用。校园文化的作用在于通过生动、活泼、丰富的学习和文化活动, 使学生学会主动摄取精神的、文化的价值, 明了生命真谛, 找准人生的坐标, 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图书馆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一方面, 它以现代化的建筑和优美的环境 (物质载体) , 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精神文化载体) , 通过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活动 (行为主体) , 创造了一个启迪智慧、陶冶心灵的场所, 以馆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 营造出一个高度和谐的精神文化乐园, 对人们读书治学起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 图书馆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 又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起着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和规范品德的作用。

(3) 信息获取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向校园文化输入信息流的窗口。在信息聚增的环境下, 校园网迅速发展, 师生员工对信息需求越来越迫切, 促使图书馆顺应社会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的新要求, 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功能, 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开展用户教育、传授网络基础知识, 介绍网络信息源及检索方法, 目的在于促使文献信息交流, 以提高师生员工的信息利用意识和技能,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图书馆信息功能的发挥, 不断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加速了实现校园信息化的进程。

(4) 教育促进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启迪人们聪明才智的神圣殿堂, 具有一种特有的充满生机、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读书环境。这种特有的环境文化,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不可能只满足于课堂上受到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教育, 他们还要了解社会, 体验人生, 需要在课堂之外, 寻找新的场所, 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巩固已学知识, 涉猎未知领域, 开发潜在智能, 凡此种种, 都可以在图书馆受到启发, 获得途径, 因而使求知欲和课外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可见, 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起着明显的教育促进作用。

3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校园文化服务

3.1 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 营造文化氛围, 促进校园文化的开展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自身文化建设, 如图书馆馆舍的选址和设计、馆内外环境的装饰和美化、优良馆风的营造, 通过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造成浓浓的文化氛围, 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给人以感官的愉悦, 精神的振奋。在图书馆宽敞明亮的馆舍中, 图书馆干净整洁的环境, 宁静、优雅的氛围, 使读者在图书馆里能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图书馆墙壁上的伟人画像、名言警句, 会使读者产生巨大的学习推进力。物化了的校园文化, 起到了激励奋进、陶冶情操的效果。

3.2 重视馆藏体系, 加大文献资源建设,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要想把图书馆建设成校园文化中心, 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馆藏文献。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需要, 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各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 根据馆藏基础及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 科学合理地制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及时补充馆藏文献, 保持重要文献和特色资源的完整性及连续性, 注意收藏本校及与本校有关的出版物和学术文献。通过有选择的吸收那些适合校园文化、开展读者教育、传授网络基础知识, 介绍网络信息源及检索方法、精神文化稳定有序发展的社会文化成果, 不断调整、充实、丰富发展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资料的藏书体系, 从而起到净化校园精神文化的作用。

3.3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 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教育信息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网络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图书馆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网上导航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服务内容, 通过图书馆对网络信息的搜索、整理、排序, 使读者通过校园网就能轻松自如地在网上查阅信息、在线咨询等, 使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更深远, 使校园文化的品位不断提高。同时, 图书馆应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大学生的心灵、价值观、和各种行为的影响, 建立适合学校教学、科研和发展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 并能够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 提供一个健康、丰富的网络信息, 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3.4 不断提高馆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 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 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必须要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以丰富的学识、高雅的气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了读者的尊重, 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使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影响, 实现对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人文精神的塑造。如果说图书馆是开展校园文化的一个载体, 馆员则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馆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探讨和研究图书馆与校园文化, 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丰富多样的开展。探讨和研究图书馆与校园文化, 可以使图书馆更多地了解别的部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图书馆的可能的需要, 从而与之积极配合, 提供文献资源的支持, 共同把校园文化活动推向前进。探讨和研究图书馆与校园文化, 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对校园文化的发展, 对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 对学生的成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传播中心, 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和研究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对校园文化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巩梅.浅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 5.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 文化是语言存在的基础。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催生了各自的语言, 语言必须在适合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实现长足发展。中西文化渊源的差异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语言, 大学英语教学也不可能脱离文化是独立生存。特别是在大学期间, 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不仅受到自身爱好的影响, 更要服务于未来工作岗位的应用, 而应用环境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例如商务英语环境。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语法、阅读、听力、写作知识涵盖生活到工作的各个领域, 目的就在于用文化熏陶增强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 语言勾勒出文化的概貌。英语教学需要学以致用方可体现出语言的魅力。失去了语言描述的能力, 文化的生命力就会黯然失色。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自由交流, 学生也会亲身感受到英语文化的特色。

2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关联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的关联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跨文化教学缺失有着直接的关联。教师应当立足广阔的文化环境, 引导学生融入跨文化知识吸收的过程。

第一, 文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支撑, 教师再精彩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帮助学生将英语知识消化吸收。在大学校园中, 一些学生谈及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都会面临压力, 尤其是担心最后的考核不过关, 却很少听到学生谈及英语文化的缤纷色彩。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跨文化的背景资料, 学生的兴趣将会产生很大改观。例如, 大学生对影片《阿凡达》连连叫绝, 称赞《阿童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幽默创意, 等等, 都说明了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英语教学与文化的关联相当于从根基入手, 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第二, 文化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条件。在兴趣的引导下, 学生还需要走向英语的实践应用环节。大学英语教学中交织着各类考核, 如CET-4、公共英语等, 内容突出对听力、词汇、阅读、写作方面的考核, 即英语实用能力。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并不能轻松应对工作中对英语的要求, 比如外贸跟单、英语翻译、国际交流, 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不强。教师仅仅依靠课本开展静态教学时与文化的对接是有限的, 基于文化传递的实践教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 翻译实践就涉及到大量有趣的文化差异。西方人对于夸脱形容为“to blow one’s own horn”, 这里的“horn”原意是“号角”, 翻译引申为夸脱的句意。而中国人常说的“亡羊补牢”, 在英文中可翻译为“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用“马”代表原意“羊”。这些文化交汇的差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也能清晰指引未来的实践技巧。所以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联是不可忽视的。

第三, 文化是提升学生个人素养的源泉。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帮助包括实用性技能的提高, 以及个人修养的发展。在此过程中, 文化成为重要的连接纽带。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喜好倾听经典的英文歌曲, 热爱品读英文著作, 但这些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限。文化素养对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都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需要感受文化源泉的注入, 用身心投入的状态融入英语语言环境, 才能构建起英语表达的自然习惯。

3 基于跨文化学习的英语教学方法组织

为了更好地实施跨文化英语教学, 教师应当遵循步步深入的战略方针, 将传统的静态教学课堂转向动态, 增强大学生的英语探究意识。

第一, 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增加生动的文化背景资料。大学英语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性资料, 但是静态教学始终不能摆脱枯燥的弊端, 所以英语教师在讲解每个单元的课本内容前, 要搜索相关的背景资料, 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加以播放,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比较广泛, 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 选取有的放矢的文化背景资料, 用视觉和听觉的有机结合创建崭新的英语课堂。例如, 在讲解关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时, 可以运用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成长的烦恼》片段作为缘起, 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兴趣。

第二,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营造多元化的英语实用空间。按照教学改革的创新理念, 英语教学课堂不应当局限于教室, 而是任何适合跨文化教学的空间。英语教师要重视对动态课堂的应用, 它的作用在于塑造英语文化氛围, 学生在耳濡目染当中提高英语实用能力, 减少学习障碍, 积累英文素养。例如, 大学生对影视片十分热衷, 英语教师可利用一定的课时播放英文原声电影, 《壮志凌云》、《泰坦尼克号》、《马达加斯加》等都是不同时期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文化气息浓厚。再比如, 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西方文化展, 组织与留学生的英语角交流。多元化的英语实用空间是广义课堂的实践保证。

第三, 教师应当创建文化交流的实时互动空间。教学相长的实现不是靠教师或学生的单方面力量,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饱含文化交流。所谓实时互动空间, 就是在传统课堂和广义课堂之外, 为师生提供的互动交流空间, 尤其以网络博客的应用为代表。师生可以创建个人博客和教学公用博客, 上传英语文化视听资料, 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在探讨西方文化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从文化的视角体会英语语言的学习, 拉近师生的距离。

对于以上三种教学方法的组织, 教师应注重合理安排时间占比, 在充分确保传统课堂教学的前提下, 增加广义课堂和延伸课堂教学的占比。同时, 教师还应做好教学评估工作, 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进行持续观察, 使英语教学活动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 结语

在重视英语教学与文化关联的基础上, 语言获得了应用的文化氛围, 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可以扭转原先的被动局面。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相信在上述方法的应用下, 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会更加深入。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 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跨文化英语教学。在此背景下, 本文首先分析英语教学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然后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文化关联的重要性, 并系统规划教师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 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关联

参考文献

[1] 肖越, 徐李.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0 (2) .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1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1.1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在当代中国大学, 校园文化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即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把这个总的指导思想与实际结合起来,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文素质的理念。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校园人文环境为重点,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 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1.2 确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总体发展战略, 形成具有优良的校风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文化生活的校园文化。

1.3 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建设的方法

所谓分类指导, 就是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要统筹安排、全面规划, 对于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群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分层建设, 就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步骤上要科学设计, 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不能齐头并进, 更不能顾此失彼。

1.4 强调制度建设

一方面制度建设要体现校园文化的精髓, 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 校园文化要能促进制度优化[2]。通过校园文化与制度的有效融合,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为学校的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 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2.1 端正办学思想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3]。政治质量是高校质量建设之魂。在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时, 必须坚持以德为本, 大学生是否合格首先要过政治关。政治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 是院校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主渠道, 要将其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理论指导的奠基工程。

2.2 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的形成和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 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时刻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校园主体不断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为校园主体重塑自我的“无形熔炉”。

2.3 提高人文素质

大学的目标不仅要造就知识成人和技能成人, 更要造就精神成人和心灵成人。但如今的大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文精神的缺失, 其重要表现就是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 比如, 当下的一些高校为使学生求职时专业更对口, 将人文学科类课程大量缩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要大力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与文明的行为举止。

2.4 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中国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 要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旋律, 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4]。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着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和学术科技等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让校园文化环境成为无形的政治课堂。

2.5 建章立制促进持续发展

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 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加强高校制度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方略的必然要求。只有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 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 完善领导体制, 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 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 才能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持续发展。

3 结语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 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氛围, 它既不是课内活动, 也非课外活动, 而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 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 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5]。因此, 着力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树立高尚的道德观, 建构共同的价值观, 提高高校道德文化修养, 对于整个高校建设来说有着深远而非凡的意义。

摘要:校园文化对大学的建设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章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探讨如何建设大学校园文化。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上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确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 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建设的方法, 同时强调制度建设。而在文化建设的对策方面首先端正办学思想, 加强校风建设, 提高人文素质, 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建章立制, 推动校园文化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路,对策

参考文献

[1] 蒋结才.教育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呼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4[6]:104~105.

[2] 陈伟健, 谢剑雄.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建构[J].教育科研论坛, 2005[11]:77~78.

[3] 陈世俊.首位意识与思想政治建设[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0[3]:45~46.

[4] 石龙虎, 王必胜.弘扬主旋律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0, 12[10]:53~55.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一、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生活的巨大冲击, 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实地考察、文字整理、立档研究、宣传保护等多举并措, 这就意味着地区公共图书馆在整个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特点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活动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 我国先后颁布印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条文,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公众对非遗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此条件下, 各地各级图书馆也相继推出对应的举措利用自身条件积极投入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也暴露出了相应的问题。对于加强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问题上大家的重视程度依旧不够, 因此在今后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过程中, 各图书馆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

三、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文对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现状的分析, 可以发现现阶段图书馆的非遗保护工作存在着如下几点问题。

(一) 重理论, 轻实践。在实践中能够真正参与到具体的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图书馆少之又少, 并且图书馆中尚未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部门来协调相应的工作, 导致非遗保护工作不能系统的开展。

(二) 研究落后, 缺乏实际考察。由于缺少和相关非遗传承人的有效沟通, 从而造成了相关文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不高。

(三) 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或不够完善。很多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的非遗保护数据库只对部分人开放, 并不能够真正地实现资源的共享, 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认识和了解。

四、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 投身实践, 加大对非遗资料的搜集整理。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进程中, 各地各级图书馆应选派相关的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采风, 针对性地考察非遗的实际情况, 并能够借助摄像机、照相机等先进的科技设备整理并记录非遗真实的情况。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 图书馆还应该做好对非遗的分类划分以及整理工作, 这样更加便于读者查阅相关的资料。

(二) 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共享平台。在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在拯救非遗的过程中更加应该注意将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整理为图像、音频以及视频文件, 然后搭建起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各地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进而让更多的人能够真正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工作。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过程中, 图书馆应该有效的借助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开展诸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 拓宽公众的文化视野, 使得社会群众能够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财富, 同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播载体, 图书馆更加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 在原有研究基础之上加强实践的探索, 充分的整合各种资源, 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为公众搭建起非遗资源共享的平台, 与此同时, 图书馆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使大众能够真正地认识到非遗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创造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 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者濒临消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图书馆有着丰富的系统以及资源优势, 但是在资源管理以及保护机制的建立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关键词:非物质,图书馆,现状,优势,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许鑫, 赵嘉伦.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 (21) .

[2] 赵林英.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 (31) .

上一篇:民航机场节能环保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小说创作绘画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