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范文

2023-09-17

循环经济范文第1篇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6.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

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8.长期来看,( )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A.水电

B.风电

C.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

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 )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A.飞禽走兽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 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 )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A.低碳经济实验区

B.低碳农村

C.低碳工业

D.碳汇减碳

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

A.报纸

B.化肥

C.钢材

D.塑料瓶

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酸钾

D.粉煤灰

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A.造纸

B.汽车

C.建筑

D.运输

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

A.再利用

B.减量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 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18.( )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

A.无害化技术

B.环境监测技术

C.再利用技术

19.( )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20.(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21.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销售的低碳化

D.消费的低碳化 22.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技术创新

B.设备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改变

23.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

A.二氧化碳

B.甲烷 C.臭氧

D.氧化亚氮、六氟化硫

2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5.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2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效益综合性

2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

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

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

C.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D.可完全直接利用的废弃物 28.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

A.起步阶段

B.发展完善阶段

C.成熟阶段

D.终止阶段

2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E.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等基本条件。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三、判断题

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答案】 ×

3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 【答案】 ×

3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答案】 ×

34.“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 【答案】 ×

35.《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 【答案】 ×

36.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答案】 × √

37.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 【答案】 ×

38.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答案】 ×

39.“可持续消费”, 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答案】 ×

40.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答案】 ×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 ( )

【答案】 × √

42.“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 ( ) 【答案】 ×

43.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 ) 【答案】 ×

44.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 ) 【答案】 ×

4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 【答案】 ×

46.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 ) 【答案】 ×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答案】 ×

48.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 ) 【答案】 ×

49.“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 ) 【答案】 ×

5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 【答案】

循环经济范文第2篇

该冶炼造纸节能减排循环项目应用的专利技术为:

能量梯级利用:冶炼排出余热温度1200度—排出1000度高温空气,用于制浆;排出余热温度100度高温水蒸气用于造纸;置换出的热空气,可蒸发废液。

废物循环利用:冶炼产生的废气SO2,可以用制浆废碱水NaOH中和,实现治污的目的。治污废水中含有机物(C+H)化合物,蒸发浓缩后可用作冶炼的还原剂,可节约冶炼过程添加的还原煤,实现生产工艺技术节能。

本项目与传统工艺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节能,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幅度降低重污染工业的治污成本,实现清洁生产;能吸引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循环经济范文第3篇

股市的大范围波动,一方面是受各式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说明投资者的信心还存在不足。

《人为事物科学》写道,经济规律实际是人的行为规律,经济学是典型的人为事物科学。

笔者认为,市场经济管理需要把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视为重要经济因素。换句话说,抓住了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就是抓住了市场经济规律的关键,就是抓住了经济规律作为人为事物规律的核心。管理经济就是管理人,管理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从这个角度上说,信心是一个国家特殊的经济财富。

说白一点,公众信心决定社会投资和消费,社会公众对未来经济预期越好,信心越强,就越敢于投资、敢于消费;社会公众越敢投资、越敢消费,经济就越有活力,社会财富反而会因此不断积累。所以,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信心的不断强调,是整个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反过来,就会成为恶性循环。

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国家国民的经济信心只能依靠每个人的力量汇聚成海,而且是自我实现。

例如,有些市场人士或者媒体非常关注“北上资金”,甚至把它当作A股市场风向标,认为流出就是“不看好”,流入就是“看好”。

实际上,按照深股通、沪股通的规则,境外投资者是在香港开设账户,然后通过券商通道直接购买A股。因此,只要是境外投资者卖出股票,钱立即回到香港账户,这样的流入流出就如同境内投资者账户,在资金与股票之间的转化是一样的道理。

目前,A股市场每日交易金额8000亿元左右,它意味着8000亿元现金变成股票、8000亿元市值的股票变成现金,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8000亿元交易金额当中有个几十亿元的境外投资者净卖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笔者认为,中国投资者要适应股市开放下的新情况,不要被一叶障目,看不到A股市场交易量从4000亿元增长至8000亿元的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可以把民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当作非常重要的经济要素和财富,管理者就应该重视这一要素和财富,拿出更多的耐心、长一张更絮叨的“婆婆嘴”去和市场、社会公众沟通,这或许正是事半功倍、成本最低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

责编:周琦

循环经济范文第4篇

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自治区交通厅转发交通部关于开展道路运输发展大调研活动通知文件精神,我局迅速行动起来,根据交通厅对调研专题内容的任务分解,进行了专项组织安排工作。做为调研专题二《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机制建设》的调研协助单位,此项专题调研内容由局货运科、信息统计科、三区运管所共同完成,主要通过经营者座谈会、基层走访、集体讨论三种形式,形成以下调研内容:

一、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信息源与采集机制的现状和作用。

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是行业统计的延伸,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区的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制度从2008年3月正式实施。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道路运输行业在综合经济运行体系中的发展状况与突出问题,我局及时建立了运输经济运行分析会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工作机构成员、工作流程,主要采取分级采集信息、分级分析信息、分级上报信息的方式完成。

我局的运行分析信息源的采集工作由各基层运管所负责。具体采集工作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工作状态,只能依靠报表、走访调研的方式完成。工作步骤:一是各客、货运输

企业根据本企业本季度运输生产完成情况、供需状况、收益状况、存在问题等通过报表的形式报送;二是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集体讨论分析,每季度由各基层运管所组织召开由本地区道路客、货运输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工业企业生产运输部门等相关人员的分析座谈会,重点分析一个季度内本地区道路运输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主要包括货物运输产品的产量、流量、流向和运输方式;旅客运输流量、流向变化情况;运力的新增结构、外转、注销情况;各种能源消耗情况。会后由辖区运管所统计分析人员对本季度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结合本季度各项统计指标一并上报运管局。最后由市运管局货运科对全市的采集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合本季度全市整体交通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最终写出分析报告。

由于目前基层运管所还没有一个较完整、较科学的信息采集方法,除公路客运量的变化的相关数据比较准确外,公路货运量只能通过各运输企业上报本季度内与生产厂家签订的运输合同数量及承运车辆情况和完成运输情况,在确认某一个企业上报数据可信度在95﹪以上的基础上,通过该企业的车辆类型,吨位及完成的运输量值,推算其他企业及所有车辆的估计值及其精度。然后再汇总成一个时间段内,辖区的货物运输量估计值。我们认为此方法不够精准,但除此之外,再无其它有效方法。

二、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对行政决策与市场引导的作用 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的重点是要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时期内道路运输经济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进行原因分析,这就为行政决策提供了做出预测和判断的基础性资料,同时对下一阶段市场引导和政策引导提供可靠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内容的质量可直接关乎道路运输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事关本行业的经济运行指标是否处在一个正常的频率范围,涉及到从业人员的就业和行业的稳定,及时掌握道路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可为行政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基础资料数据,同时指导市场避重就轻,降低风险。只有用市场经济的规律作用于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才能最终形成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运行机制。

二是一个基础数据清晰,观点正确的高质量的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不仅能够为行业管理部门的领导层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而且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地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真实道路运输状况,包括公路运输货运长短途量的变化;公路旅客运输量、客运冷热班线的实时变化;运力结构的调整;各种环保节能车型的需求量;各种能源消耗的变化情况,这些基础性数据的提供在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中,发挥着正确的引导作用。

三、道路运输发展对经济运行分析指标的需求

道路运输发展而言,其经济运行分析指标的主要有:客、货运输量;客、货运输周转量;平均运价/百公里;燃油消耗/百公里;各地区的物流总量;主要大宗货物的流量、流向;物流业占GDP的比重;对社会的贡献率、其增长率占全社会整体增长率的百分比;运力结构调整方面对高耗能车辆的具体控制指标等等

四、运行分析机制的整体思路,下一阶段的工作建设和改善措施

做为基层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道路运输经济分析机制,一定要把握好初级信息源的采集工作,确保收集信息的多源性、准确性,其次要以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做好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把此项工作做为是行业管理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使经济分析所涉及的内容更全面更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决策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和了解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的目的和作用,对运行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要对编写分析报告的结构、层次、内容有清晰的思路。

下一阶段的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强分析数据的采集工作,建立科学的工作方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于道路运输行业涉及范围广,不确定因素较多,各种分析数据的采集工作具体执行

起来难度较大,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更加精细化,同时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统计部门做好沟通交流,尽可能了解和掌握比较详实的统计资料。

2、各盟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加强交流,推广先进工作经验,由于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开展时间较短,专业性较强,还处于一个工作方法不成熟,工作方式不完善的初级阶段。从事此项工作的各级统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停留在以前只会做报表的基础上,无法将各种数据与道路经济现状、行业管理情况结合在一起,总是无从下手。因此建议加强这方面的业务培训,并对需要运行分析的主要指标进行明确的规范。

循环经济范文第5篇

摘 要:企区域是循环经济的发展基础,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分支,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将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进行高度整合,高水准、高层面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摆脱资源消耗型经济模式的根本实践途径。基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现存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发展前景

区域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特定经济区域内,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构建以资源循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真正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赢”。狭义上讲,区域循环经济主要是指构建区域内部的循环经济体制,广义上讲,则主要是指构建区域之间的循环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在特定发展时期,一个区域在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后要重点开展区域间的物资资源交换与协调发展。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已经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发展。全国范围内,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示范试点工作十分积极,区域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平越来越高,生态园区规模迅速扩大,一派欣欣向荣。区域环境气候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低碳环保理念日益普遍。企业内部微循环成效明显,清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循环经济产业链跨区域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循环经济区域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比如,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当今全球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地处藏区的循环经济园区。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撑下,以乌兰、德令哈、大柴旦和格尔木四大工业园区为基础,依托于有色金属、天然气、煤炭等战略资源,柴达木盆地的五大循环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油气-盐化工”、“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铁矿-焦炭-钢铁”、“煤化工-盐化工-建材”和“煤-焦-盐化工”。尾矿硫精矿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与利用,硫酸年生产量高达15万吨,蒸汽余热所产生的能量每年相当于节省10万吨煤炭等,全面提高了区域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此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投资商的关注,柴达木盆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也开始步入正轨。据估计,2015年柴达木有望孵化出两个规模高达千亿元的产业基地。

结合实际国情,我国已经形成了针对性不同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逐步实施梯级开发的发展方针,这无疑将全面提高了地区的开放性,进一步落实“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区域是循环经济理论得以实践的“希望田野”,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的现存问题

目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模式。但客观来讲,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实践层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

1.产业化水平较低

虽然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目前依然以试点示范等形式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发展,充分体现了以政府主导的制度改革特征。这种试点摸索、示范推进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及时向政府反馈有效信息,以便获取总结性收益和反思型收益。但是,从发展质量、数量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总量、生态承载力和环境破坏程度相比等各个维度权衡,以及从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这两大循环经济产业化水平的核心指标进行衡量,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水平还非常低下。

2.地区失衡性严重

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水平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且面临的制约因素也最多。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化、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再加上市场环境、方针政策、企业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要想赶超东部地区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地区发展的失衡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从资源配置层面而言,非常容易导致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发达地区的极度发展,不仅没有实现资源的辐射性扩散,而且加剧了落后地区资源的流失,资源配置效率非常低下。这种形势下,非常容易导致欠发达地区不惜以资源牺牲换取经济效益。此外,区域经济的严重失衡也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循环经济理论强调不能为眼前经济利益而打破长远发展的根基,而地区经济失衡严重还会引发资源发达的地区依靠对资源不发达地区的掠夺性经营来推动低于经济的发展,进而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3.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循环经济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纵向管理方面的财政、金融、资源回收、科技、投资、税收等,而且还包括横向发展方面的企业经营、垃圾处理、化学品生产、服务行业、家电服务等,而其中的许多方面上存在较大的法律空白和漏洞。就现状来讲,我国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思路不明确、不清晰,现有的法律法规也相对抽象和笼统,可操作性太低。许多法律之间还存在着冲突矛盾之处,有关配套措施也未能得到及时构建。而对于像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地区发展失衡的国家而言,法律法规出台后立即制定实施细则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同时,现有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中的许多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修改。

除了上述三大问题外,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资源基础薄弱、资源利用效率低、缺乏整体规划、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三、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前景

面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未来区域循环经济将何去何从,无疑已经成为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发展路径的选择

(1)产业化发展路径。就产业规模来讲,最低层面就是企业,企业是产业的核心构成,企业内部要发展好“微循环”;中层就是区域内的产业园区,政府必须重视对其发展的宏观调控,促使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并加强对产业结构的整合优化,使其满足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战略层面是对整个区域一切产业加以整合优化,实现全区域内部的产业链构建,打破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壁垒,加强统筹发展,构建完善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

(2)技术创新路径。就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来讲,工业始终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因此,通过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工业而言,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就是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率;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加强管理生活的创新,强化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此外,还要加强废物资源回收技术的创新,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实现绿色生产和高效生产。

(3)因地制宜发展路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合理制定对于构建完善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结合自身区域实际现状,依据科学合理的环境标准,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保障机制的构建

(1)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的财政支持,科学把控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节奏,鼓励推动低碳环保、绿色企业的发展,限制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的发展。此外,还要制定战略层面的发展方针和发展目标,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引导,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他们保驾护航。对于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强制推动其进行技术转型、创新和升级,以提高其生产效率。

(2)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

科学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是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全面落实《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构建高效的生产模式。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确保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人才保障体系的构建

人才是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保障。区域循环经济的技术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需要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为支撑的循环经济科研体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升级。此外,还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后备队伍,不断完善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重视产业的转移与升级,依托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产业的转移,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合理选择产业,如此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而且还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浩大繁复的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也将是一个持续性研究命题,区域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要不断跟进。总而言之,要想推动区域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全面掌实际的发展态势、发展进展和宏观政策等,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和归宿点。

参考文献:

[1]蒋星宏,石林.区域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融资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3(09).

[2]石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动力系统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石林,张艳萍,李欢.基于循环经济转变陕西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4]许君清.基于我国地域不平衡现状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

[5]俞金香.西部区域循环经济制度体系的建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

作者简介:李路(1979- ),女,武汉市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科员,博士,研究方向: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

循环经济范文第6篇

摘要:如今我国的煤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其发展所暴露的弊端越来越多,主要有浪费、自然环境的污染、单一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本片文章主要是以煤矿工业循环经济所具有的问题作为分析依据,从而提出了如何有效发展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五点措施,为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废物利用

循环经济主要是一种减物质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有效结合,而且这一过程的实现的主要模式为:资源-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是一种反馈式的模式。循环经济所要达到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利用相应的措施来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最终得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加,有效的推动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发展。

1.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所具有的问题

1.1较低的原煤的入洗加工效率

原煤入洗率在发达国家能够达到65%~80%。但是根据2010年的报道来看,我国当时的原煤入洗率比较低,甚至还在45%以下,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原煤主要是用于燃烧,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原煤的热能转换率也非常的低。另外从运输方式来看,原煤的长距离运输严重增加了运输压力,消耗了大量的运输动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2011年的统计来看,全国总共有超过18亿T的煤炭需要长途运输,而且这其中有11亿T的煤炭未经加工直接被燃烧。根据计算来看,这11 亿 t的原煤所含有的中含有矸石就超过了2亿t,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运输动力的浪费。

1.2煤炭行业较低的集中率

近些年一老,虽然我国在煤炭工业结构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看,其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据统计,截止2010 年我国就有超过9000家的大型煤矿企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煤炭产业具有分散性无法形成应有的规模。另外全国年产小于35万t的小企业就有13000家,其每年的单井开采小于10万tt。

1.3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

根据当前的煤矿格局来看,地方煤矿占据大多数,而且这些煤矿则是我国的主要煤炭来源。由于地方煤矿的规模较小,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煤炭的采集技术相对落后,其回采率也是非常低的。而且我国比较大的煤炭开采企业其回釆率明显偏低。根据煤矿的设计来看,其回采率需要在60%~75%之间,这就使得大量的煤炭资源被浪费。

2.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2.1建立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1)对煤炭产业进行集中,根据我国的煤炭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国有煤矿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国家可以对其进行技术的不断升级,从而形成生产能力较高的煤礦产业,从而使得我国的煤矿产业竞争力的增加。

(2)国家办矿要形成相应的标准,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对小型煤矿产业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煤炭利用率,及时关闭呢些生产规模较小、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布局混乱的煤矿。另外还要加强国有煤矿企业的改革和管理。

(3)在地区之间设立相应的循环经济体系,从而打造出一条资源循环的产业链条。

2.2煤炭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1)合理的安排煤炭开发以及勘探的顺序,总体上对资源进行开发,从而有效的对生产规模以及接线进行确定。

(2)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推行,不断的完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的相应制度,从而对煤矿生产进行合理的安排。

(3)节约煤炭资源,合理的利用资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稀缺性的煤炭进行有效保护。

2.3循环经济技术的大力推广

不断地对煤炭开采设备进行升级,并且及时的引进当前最先进的设备,从而最大限度的对煤炭资源的储能转化率和回采率进行不断地提高。寻求当前最为先进的技术和措施,从而对煤矿中的共生资源进行联合开采,从而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力推广资源替代技术以及资源节约措施,从而有效的对环境进行治理,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2.4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制定相应的市场激励机制来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的利用,并且还要对市场定价机制以及再生资源的市场交易制度进行规范。首先根据国家对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所确定的相关规定进行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从而有效的降低以废弃物作为原料的产品的成本;其次就是对对利用废弃物作为生产资源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保废弃物在生产中所占的比例,最终确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国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来鼓励相关的企业。减免相关企业的相关税费,延长免税时间,国家增加我国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资金投入。

2.5对煤炭资源进行严格管理,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煤炭产业能够不断发展的需要煤炭资源的大力支持,对煤炭资源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回采率以及综合利用率进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有效的监督。首先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有效的确定所开采地区的资源范围和开发规模。其次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不断地对各种制度进行完善,对煤炭产业进行资产化的管理。另外就是煤炭资源的节约以及有效利用,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稀缺煤种的有效开采。

从我国当前的具体形式出发,制定相应的回采率标准,并且要根据开采方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标准,并且对其要对煤矿所具有的可采储量进行界定。利用相关的经济杠杆原理,从而有效地额对资源回收率进行调节。对于煤炭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模式,可以进行税费的合并,实行资源税的动态管理。

总而言之,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必须要不断的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对我国当前的煤炭产业结构进行积极地改革和技术革新,并且要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实现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昌辉.关于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及应用[J].煤炭技术,2012(7):107-109.

[2]任万英,叶积龙,许存胜.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J].煤炭技术,2013(11):135-137.

上一篇:图书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下一篇:考试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