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系统论文范文

2024-01-02

农业科研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想要多发一份光和熱。”尽管已经97岁高龄,但任继周说,草业科学研究路途漫漫,不能停下脚步。

任继周是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950年,他和妻子从江苏南京远赴甘肃,71年扎根西北大地,从事草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他身上,有多个“第一”:研制出我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创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主持制订我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成为我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
1、科学报国,为改变国民膳食结构投身牧草学

“我曾念过5个中学,大都不超过半年。”任继周说,读中小学时,他在鲁鄂川渝等地辗转。当时读书条件非常艰苦,就连课本也是倒茬使用,“高年级读完,再传给低年级”。

彼时,任继周体弱多病,身边的青少年也大多如此。忍饥挨饿的同胞们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情形,让他暗下决心报考畜牧专业:改变国人膳食结构、让国人更加强壮。

1948年大学毕业后,任继周接到我国著名兽医学家盛彤笙的邀请,受聘于兰州国立兽医学院。“盛先生也认为国人体质孱弱,决心改变国民食物结构。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任继周说。

经学校安排,任继周又以兽医学院助教的身份,留在南京跟随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进修牧草学。1950年,任继周离开南京前往兰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与牛羊同居,与鹿豕同游。”临行之前,王栋如此赠言,勉励他扎实工作、踏实做人,做出一番事业。

当时,从西安到兰州还没通火车,走土路、睡土炕,任继周用了21天才抵达。“甘肃生态类型丰富多样,横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还有内陆河流域的荒漠地区。从湿润到干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这里草地类型丰富多样,我可不能放过这块宝地。”他在甘肃扎下根来,潜心研究。1954年,任继周执笔的《皇城滩和大马营草原调查报告》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草原调查专著。
2、夜宿高原,建立首个高山草原定位实验站

深入开展草原定位研究,必须建立实验站。

这是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实验站。“夜闻狼嚎传莽野,晨看熊迹绕帐房。”任继周曾如此记载当年状况。2年之后,马营沟实验站才盖起了几间房子。

建站初期,任继周每周前3天在兰州教学,后4天到实验站工作。从火车站到马营沟,山路蜿蜒崎岖,河水冰冷刺骨。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他凌晨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任继周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草地改良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他发现青藏高原的草场是草根絮结密实的草毡土,不透水、不通气,牧草也长得不好;而在一些老鼠洞旁边,草却很茂盛。于是,他开始了划破草皮实验。在当时搞农机研发的部门帮助下,燕尾犁被成功研制出来。不翻土,仅划破草皮且不破坏草原,燕尾犁可增加通气、透水效果,原来仅有两三寸高的草能长到半米左右,产量成倍增长。现在,划破草皮已成为我国四川、甘肃、青海等省份以及西藏自治区等地大规模改良草原的常规方法之一。

1973年,任继周带领的学术集体还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畜产品单位。这一指标体系的提出,结束了各国各地不同畜产品无法比较的历史,后来被国际权威组织用以统一评定世界草原生产能力。
3、坚守西北,90岁仍坚持在课堂上授课

1985年,甘肃临泽县一个面积5000亩的牧场因老化、负担重且无人管理。经与当地沟通,任继周建立了荒漠草地实验站,种植牧草并开展相关研究。

任继周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农业系统耦合、系统相悖理论,指出草地农业中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相悖是中国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而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耦合和草地农业系统外延与种植业、林业等系统的耦合是遏制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得到国家科学基金委支持,这一理论的应用,实现了山地(祁连山)—绿洲(临泽)—荒漠(北部荒漠)系统耦合,产能提高了2.5倍。

1995年,任继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我国首位草业科学领域院士。国内的一些地区以及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向他发出邀请,但都被他一一拒绝:“我的草原生态研究所就在兰州,我哪里也不去。”

2002年,任继周到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担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2014年秋,经过多年准备,“农业系统发展史”与“农业伦理学”课程在兰州大学开班。“农业伦理学”第一课上,90岁高龄的任继周思维敏捷,一个小时全程站立授课。之后,他又积极组织编写并出版《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

农业科研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高校科研机构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载体。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组织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日益完善,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新要求,传统模式的科研机构已逐步暴露出一些亟需改进的方面。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可见,高校科研机构在设立动机上具有趋同性,在功能设置上仍具有一定的缺陷。高校科研机构是技术性与制度性结合的组织。为此,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厘清高校科研机构的定位与职责,在处理好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关系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的原理,合理规划,敢于突破旧有的制度体系,打破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反向社会规范”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高校科研机构;设立动机趋同性;新制度主义;路径依赖;社会规范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科研机构概述

高校科研机构是指高校的各类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高校科研机构是促进高校科研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新载体,是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从起源来看,高校科研机构伴随萌芽状态的大学的存在而存在,有时地位甚至超过教学职能。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哲学学校吕克昂,是“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学性质的学校,在这个学校中建立起的教学与研究之间的联系直接证明了它的效率,很快成为其他地方此类机构的榜样。”[2]中世纪至19世纪末,“大学”原意是学者或学生们的行会,后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18世纪在德国出现的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使得自由的科学研究受到提倡和支持。为鼓励科学研究,哥廷根大学建立了许多优良的设施,教授们大量发表研究成果。然而,整体而言,科学研究在19世纪前的德国大学仅为副业,并非对每个教授的要求,更非大学的正式职能[3]。研究和教学通常结合在一起,教学内容也是教师的研究成果,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因此,这一时期,教学和研究仅为由行会组织实施的两种工作,并无具体机构设置;19世纪柏林大学的成功,开启了德国大学辉煌的世纪,提倡“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等高等教育思想的柏林大学也开始将科学研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20世纪初至二战,高校科研迅速发展,成立了多个独立科研机构。二战结束至今,高校科研进一步得到重视,以交叉学科为背景的独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逐渐成为高校科研机构发展的新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1991年,高校科研机构总数为1 676个,2004年高校科研机构总数已达到5 035个,其中部属高校科研机构2 085个,地方高校科研机构2 950个[4]。近10年来,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尤为迅猛。例如,截止2009年1月,仅北京大学文科科研机构数量已达238个[5],占1991年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14.2%。高校科研机构不同于其他科研机构,首先,高校科研机构不但要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其次,高校科研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财务。再次,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自主性,可以相对自由地安排研究内容和计划。最后,高校科研机构的队伍并非一成不变,人员流动相对频繁,形成动态平衡[6]。高校科研机构在承担科研项目的研究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织内部结构以及运行在发展过程中也日益完善。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科学研究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论从设立动机或是功能方面,传统模式的科研机构已逐步暴露出一些亟需改进的方面。

二、高校科研机构设立动机、功能缺陷的理论关照

1977年,《美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了迈耶和罗恩二人合作的研究成果《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与礼仪的正式结构》一文,开创了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托尔伯特与朱克,迪马奇奥和鲍威尔等学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制度理论[7]。在他们看来,组织并不仅是如韦伯在理性的组织模式中提出的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建立的一个技术体系”,组织的发展演变是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不断变化、不断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的自然产物。组织结构因环境、技术、目标的条件不同而变化;如果环境条件变化,组织结构也相应变化[8]。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分析,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在设立动机上具有趋同性,在功能设置上仍具有较大的缺陷。

(一)高校科研机构设立动机的趋同性

近年来,高校科研机构发展迅猛,机构设立的动机趋同现象明显,形成了高校科研机构成立在国家政策以及高校自身方面的双重动力机制。国家政策的动力机制是指对高校科研机构的设立起推动作用的外部动力因素,包括政策推动、驱动或转化为合作主体的因素;高校自身的动力机制存在于高校系统内部各主体产生的内驱力,包括自我发展需求及利益驱动等。

所谓“组织趋同性”,迪马奇奥和鲍威尔认为,“最恰当理解趋同化过程的概念是同形性”,即指组织的制度同形性[9]。在理论层面,新制度主义中的“合法性机制”是对于组织趋同现象的重要解释工具之一。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8]。

道格拉斯从“强意义”上讨论了合法性机制如何规范人们行为。在他看来,国家政策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与“强制性”,使组织能够产生形成合理行为的观念力量。比如,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胡锦涛同志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教育部随即于2012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教育部、财政部于2013年1月中旬至4月初组织了2012年度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经过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现场考察、综合咨询、社会公示等环节,经“2011计划”领导小组批准,认定14个2012年度协同创新中心[10]。

而迪马奇奥和鲍威尔则从“弱意义”上讨论了合法性机制[9]。他们提出了组织趋同化的三种机制: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及社会规范机制。从以高校为主导的内部动力机制来看,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是主要原因,同时,“模仿机制”在高校间起到重要作用。“模仿机制”,即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相互依存中共谋发展。高校科研水平提升、科研事业蓬勃发展,会给高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数量更多、级别更高的科研机构的申请与建立。因此,高校会模仿同领域中成功高校的行为与做法,这种“模仿机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确定性[8]。高校与企业相比,是一个底部沉重、目标模糊、难以评估的机构。由于高校模糊的目标,相互矛盾的功能与作用,以及缺乏测定成功与否的简便方式,外界对于高校的认可以及同领域其他高校的做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科研机构内部机构设置失衡

高校科研机构内部机构设置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导致科研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研究方向缺乏规划。第一,机构设置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着科研机构重复建设的现象。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研机构是与系或所或教研室于一体的,很少的高校少数科研机构是与系分开独立设置的,学校层面上的科研组织并不多,多数研究机构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大学中的系与研究院各持不同观点,系、所认为研究任务应由研究所来负责,对一些科研项目不予以重视;而科研机构认为本身主要工作是做好研究,对教课任务不认可[1]。第二,研究领域、研究特色和优势都不明显,无固定研究人员。有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甚至是某一二级学科下的一、两个方向,造成资源浪费。第三,人员结构不良,科研机构内部人浮于事,各种人员互相交叉,缺少凝聚力。很多高校科研机构职责定位不清,徘徊于教学与科研两种任务之中,有的侧重教学,有的侧重科研,有的是纯粹的科研机构。纯粹的科研机构多由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一般不设置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多挂靠在其他教学或者研究机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多为兼职的研究人员。对于人才培养,只是在课题或者研究范围之下,协助组成单位培养人才[11]。这种“双肩挑”的现象存在于大多数高校中,使得高校内部遇到研究问题互相推诿,研究工作很难顺利进行。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组织处于两种环境中,即技术环境以及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强调效率机制,要求组织有效率,即按照最大化原则生产;制度环境要求组织服从“合法性”机制,采用那些在制度环境下“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而不论这些形式和做法对组织内部运作是否有效率。从对高校教育机构内部的分析中可见,在技术环境层面看似无效率的做法之所以会有存在的理由,是因为每个科研机构的设立就意味着资源与权力,同时,存在“路径依赖”的影响。所谓“路径依赖”,源于新制度主义的三个理论流派。霍尔和泰罗认为新制度主义主要包括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三大流派。各个流派在许多重要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流派里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12]。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假设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指制度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强化,一直走下去,制度具有自我强化机制。其核心观点是:在分析制度的产生时,强调宏观社会背景和偶然事件的作用;在分析制度的发展过程时,特别强调路径依赖[13]。传统文化与经典理念作为一股强大的潜在制衡力量影响着现实路径的选择。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之初,为了获得“合法性”地位以及相应资源,会在暂且搁置技术性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制度与规定,不断进行正向强化作用。不论是组织结构,还是与之相配套的人员设置,以及研究取向,都路径依赖于建立之初的制度模型,辅之以个别调整。

(三)高校科研机构的机制缺陷

首先,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主要依靠政府有限拨款,经费来源单一。高校科研机构在成立初期,启动经费很少,研究人员承担科研项目所需要的科研经费,更多的是靠政府进行拨款。而政府投入的资金有限,资金不足就会造成科研人员缺乏科研动力,作为科研机构的负责人更缺乏凝聚力,不能有效组织研究力量从事重大项目的申报。但是,美国外部大财团的支持才是实验室开展学术活动的主要保障,包括有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基金会捐款、个人捐赠、知名企业捐赠、其他教育和研究机构捐赠以及政府和国家部委(例如,能源部、农业部、航空与宇宙航行局等)的投入。以SIIS2003年的报告为例,该年它共获得资金资助是2 0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的运行预算都来源于个人、公司、赞助者和基金会的拨款[14]。其次,我国对科研机构缺少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科研机构的管理只能从宏观层面进行,没有操作可行的评估方案,不能对科研机构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加之科研机构内部缺少竞争力,致使科研人员缺少积极性。再次,高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没有发挥有效的业务指导和咨询作用,在项目争取方面活动力度较小。科研人员不愿参加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种有关会议,“认为参加管理部门组织的会议,只会耽误他们的工作时间,究其原因是相互之间缺少协调与沟通造成的。”[1]

在一些高校科研机构的运行中,形成了以关注个人利益为目的的所谓的“社会规范”,共享观念与共享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反向社会规范”,影响深远。我国高校的科研机构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研究出大量科研成果,也为整个社会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所有权名义上是归学校所有,而实际上大多数成果所有权都被个人所利用。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 000~8 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十分之一[15]。现在许多高校的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几乎都有自己开办的公司,利用学校的公共资源和科研成果,通过公司运作,将科研成果的社会化收入直接纳入个人账下,并没有去发展壮大科研机构[16]。例如,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陈英旭利用自己课题总负责人的身份,将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再通过授意关联公司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17]。目前,高校在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方面缺口仍然很大,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兑现给人才的优厚政策,高校因人而设校级科研机构的现象也很多普遍,并没有考虑到机构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

组织处于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中,技术环境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讲求效率,按照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这其中还应该包含社会个体对于私人利益的思量,引申为功利性以及实用性的追求。这种思想对于机构本身的运行不利,但是它仍有存在的根基。例如,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影响深远,因而在高校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高校科研机构工作人员考量的重要因素,科研机构中的“头衔”,象征着行政级别。最初,科研人员为了考核过关、职称评定、福利待遇,不断努力从政府、企业、社会获取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而在承担科研项目中尝到经济实效后,为获得纵、横向项目的资助,有时放弃自己的研究领域,利用各种关系争取项目[18]。这对于科研人员提升自身社会地位、获取领域资源、与政界要人开展对话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些权势领导激流勇退后的利益谋求的变相手段乃至权力的延续。因此,有很多高校设立了一些“空头”科研机构,封给研究人员“空头头衔”,用以对外进行社交联络,甚至是“寻租”、“走穴”。

三、我国高校科研机构运行的实践启示

高校科研机构本身首先是技术组织,这是从组织本身的共性而言,理应关注效率,对于效率忽视的主要原因是由高校组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制度性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其次,高校科研机构也是制度的组织,主要是与环境作用以及对于资源与权力依赖的结果,同时,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要引入其中,作为补充。从整体上来讲,高校科研机构是制度化的组织,在机构运行中表现出路径依赖、“合法性机制”的作用,同时,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中的竞争、绩效理论,使其更有效率地发展。针对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的动机及功能缺陷问题,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可提出以下改进思路:

第一,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厘清高校科研机构的定位与职责,处理好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是高校科研机构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中的科研机构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区别之一。而且,在高校中,教学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最为主要的两大职能,应做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2012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提出,“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思路新方法”,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紧密结合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与突破,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更深层次上的改革与创新;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科研—教学—学习”的联结体,以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科研和教学的融合,必须树立科研本身就是一种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学形式的观点[19]。

国家高等教育领域的政策是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的重要原因之一,紧随政策的引导,从“强意义”角度来说,主要通过“强迫性机制”、同类高校间的“模仿机制”,接受外界环境认可的制度与行为;同时,在“弱意义”层面,国家政策演变成一种“无形制度”,通过影响资源的分配以及提供激励方式影响高校科研机构的设立与否,高校科研机构的设立与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及政策方针一致。中美国情不同,美国高校的科研机构多为跨学科研究,资源进行整合,且资金来源比较广泛,并不主要依赖联邦政府的资助,所以强制性机制起的作用不大。高校科研机构的设立,是由于政策的引导性与“强制性”,实际是高校对于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以及“弱意义”上的“同构”与“迎合”,也是认同与回应,也是高校自身需求与竞争性模仿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不能将高校科研机构设立动机的趋同性现象简单理解为是一种追赶潮流、跟风的表现,而要意识到科研机构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的设立与发展,除了需要关注组织内部技术环境的效率机制之外,还要考虑外部制度环境的合法性机制,在关注国家政策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资源。高校是创新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历史使命。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大学为科技创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是绝不可被忽视的。以美国为例,“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国家纳米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高等学校的投入与支持[20]。

第二,合理规划,敢于突破旧有制度体系。若对“路径依赖”缺乏把握,容易陷入无效率的状态之中。但若加以合理利用,会节省制度成本,使组织迅速产生学习效应,组织适应制度,紧抓制度框架提供的获利机会,从而很快进入良性循环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分析“路径依赖”产生的根源以及所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从而进行更彻底、更本质的改革。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在设立之初,需要关照制度环境的要求,但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特点,将科研机构办出特色。科研机构不应只是制度的组织、技术的组织,应引入市场机制中的评价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竞争机制与准入机制。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人要统筹规划,依据不同学科发展的状况以及岗位内需求做好组织内部的设置以及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配置与资源分配。同时,要协调好相关部门,为机构配备相应的设备仪器以及运行所需要的研究经费。

第三,打破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反向社会规范”的深远影响。社会需要建立一个“强意义”的合法性机制,对组织行为进行引导。这种合法性机制如果是建立在个人功利性或者是出于实用性,那么这种规则永远是不稳定的,因为利益的变化总是要比一个稳定制度的变化要快。制度必须建立在人们都能接受的基本的理念规范之上,建立在自然规则或超自然世界中的规则才能稳定,才能被予以接受,因为这样的规则是超越个人的利益的[8]。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加强对高校科研机构的顶层设计,做好政策引导,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制订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科研机构可以设有监督委员会,成员包括本机构的学者、管理人员、本校的教师、社会企业的负责人等,对科研机构的各项事务负有监督权,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要重视高校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地位待遇问题,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落实教师绩效工资[21]。从科研工作者自身层面来说,要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自身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尊重科学,严谨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参考文献

[1] 徐小乐.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创新论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20):240-241.

[2] Olaf Pedersen.The First Universiti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 贺国庆.近代德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9):68-7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0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1-52.

[5] 北京大学社科部.北大新成立6个文科研究机构 文科科研机构数量已达238个[EB/OL].[2009-01-14].http://skb.pku.edu.cn/public/keyanjigou/081957718.html.

[6] 高宇,戚湧.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S1):45-46.

[7] 吴慧平.大学组织变革趋同的社会学思考[J],高教探索, 2007(2):28-30.

[8]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0-87.

[9] DiMaggio, Paul & Walter 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42): 726-743.

[10] 教育部,科学网.2012年度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公布[EB/OL].[2013-06-06].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6/278761.shtm.

[11] 王贺元.世界高校科研机构设置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54-57.

[12] Hall,P.,Taylor,R.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institutionalism.Political Studies,1996(44): 936-957.

[13] 周光礼,黄容霞,郝瑜.大学组织变革研究及其新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67-74.

[14] 付瑶瑶.从斯坦福大学看研究型大学中独立科研机构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16-22.

[15] 新华网.三大“瓶颈”梗阻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EB/OL].[2005-01-1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5-01-11/content 2444399.html.

[16] 金永海,王丽颖.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与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8):212.

[17] 新浪网.浙大教授被指通过设立公司非法占有科研经费[EB/OL].[2013-07-29].http://zj.sina.com.cn/city/cityfocus/251/2013/0729/7042_2.htm.

[18] 马卫华,李石勇,赵敏,蒋兴华.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功利化倾向及对策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72-174.

[19] 周光礼,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5-23.

[20] 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

[21] 新华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07-29/2435145.shtml.

(责任编辑 李震声)

农业科研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针对中国农业专家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科研工作,对软件自动测试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并开发了一套农业专家系统自动测试工具。软件测试工具提供数据库测试、知识库测试、案例自动生成与维护、健壮性测试; 可针对目前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中所广 泛使用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软构件技术所开发的一系列功能模块(主要是.EXE和.DLL文件)进行自动化的测试。

关键词:专家系统;自动测试;程序集合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后,许多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种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活动。现在已形成5个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智能应用示范区扩大到23个,各地开发的本地化农业专家系统近200个。目前专家系统的研究正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质量则成为开发者与使用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农业专家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开发手段、开发方式多种多样,导致软件复杂度急剧上升;开发人员、开发部门的软件开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测试手段、测试方法严重滞后。进行手动对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进行测试将极大的降低软件测试的效率,而且测试的质量也难以保证。采用自动测试成为一种必然。

为了更好地测试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进一步提高农业专家系统软件测试床的测试效率,本文研制开发了一个软件自

动测试工具,用来衡量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质量优劣。

1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自动化测试

我们主要从软件设计和程序编码的角度对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确立自动测试的目标,提出相应的自动测试策略,建立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自动测试的框架。

1.1关于程序集合

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开发手段与开发方式多种多样,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模拟技术等都融入了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同时,VC、VB、C#和Java等一大批开发语言正逐渐成为农业专家系统软件开发的主流编程语言。在开发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过程中,农业专家系统的通用性、可移植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向对象技术,软构件技术正逐渐成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重要开发手段。

由于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为了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软件开发人员经常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程序的编码。

采用功能模块这种编程方式进行程序设计与开发,主要是因为程序编码的工作量巨大,必须由多个软件开发人员根据软件设计规范分头实施,这种将一个大的应用程序划分为几个小模块的构建方式,有利于软件开发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这些功能模块从软件编程的角度看,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直接嵌套在农业专家系统软件中;另一类具有独立性,即:经过软件的代码编写,并对它们进行软件的编译之后,以*.exe或*.dll为后缀的文件形式存在,一般被称为程序集合。

本文主要针对程序集合进行自动测试。下面主要讲述程序集合的特点,以及其在农业专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图1简单表达了程序调用过程。在程序编码过程中,这种编程方式是大量存在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用户的输入数据或系统事件产生的输入数据,通过程序集合中提供的接口传入,在程序集合中进行相关的处理,并输出结果。

从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编程的角度看,这种程序集合的编程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在推理机、知识库、模型库的开发过程中,而推理机、知识库、模型库是农业专家系统软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推理机、知识库、模型库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业专家系统软件一般都包含有推理机、知识库、模型库,它们包含了大量的农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且通过软件编程技术手段,把农业相关领域的知识按照一种合理的表示方法将它们移植到计算机中。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这些知识处理问题时,一般以发送信息的形式调用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运算,并得到一个对应的运算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返回结果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后面继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成败,进而导致整个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运行的成败。返回结果是由推理机、知识库、模型库中相应的数据和算法的逻辑运算实现的。因此,必须对推理机、知识库、模型库进行大量的测试,即:通过发送信息,观察返回结果来发现它们存在的数据和算法的逻辑运算错误。

从软件编程的角度对推理机、知识库、模型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推理机、知识库、模型库中都包含有大量的处理实际功能的程序集合,大多数的程序集合的开发都遵循面向对象的软件编程技术规范。即:每一个程序集合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类,每一个类中又包含多个方法,而且具体功能的实现又主要通过这些方法的调用运行去完成。程序集合中信息与数据的交互通过接口(在程序编码中表示为公共属性的方法函数)进行传递。

例一:

上例简单的展示了程序集合内部实际的程序编码方式。可以看出:一个具体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方法的调用来完成,每一个方法的内部由大量的程序代码组成,通过程序代码的运行完成一个具体功能的运算操作过程。其入口是方法,方法以接口的形式与外界进行联系,这些接口由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参数变量组成,提供给用户向其发送信息,从而进行相关的运算;出口是方法的返回值,用来向调用者返回结果。因此,在这样的层次中,程序集合所包含的类中所有的方法都是需要进行测试的对象单元,即:通过对方法的测试,查找其编程中产生的逻辑算法是否存在错误。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整个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安全性、健壮性和可用性,就必须对程序集合进行足量的测试,以保证软件的质量。

1.2程序集合自动测试

农业专家系统软件中程序集合的编程特点决定了测试这种类型软件的难度大,工作量大,需要测试的对象多,测试工作复杂繁重。而对程序集合这种软件系统进行自动测试将有助于达到其提高测试质量,增进测试效率的要求。因为:

1) 自动测试具有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2) 自动测试可以执行一些手工测试困难或者不可能做的测试;

3) 自动测试可以发挥计算机的巨大优势。

软件的自动测试就是要做到在最大限度的减少软件测试人员的负担下,提高测试的效率,提高测试的质量。

1. 3自动测试策略

对程序集合的自动化测试,概括的讲就是根据程序集合接口的特点,向其输入相应的测试数据,并自动运行,对其运行完毕后的返回值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程序集合中的问题,发现错误、缺陷,便于进行修改。

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其最终是要通过建立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来实现。在研制、开发自动化测试工具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测试的内容,对测试框架进行细致、周密的考虑,使尽可能多的测试过程通过自动测试工具来完成,尽量减少手工测试的步骤、过程,即:实现自动化测试的最大化。

1) 自动获取被测试对象信息

通过对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分析,可以发现:农业专家系统软件中包含多个程序集合,每个程序集合中又包含有大量的需要被测试的方法,每一个被测试的方法又由一到多个变量组成数据输入接口;因此,自动测试工具如果能自动捕获这些“关键”测试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产生测试案例,将会提高软件的测试效率。这是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2) 自动生成测试案例

根据捕获的被测试对象的信息,根据软件测试人员的测试需求,自动产生完整、精确的测试案例。测试案例自动存储在测试工具的案例库中,为被测试程序经过修改后的重新测试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3) 自动创建测试脚本

如果为每一个被测试对象、每一个测试案例都编程一个测试脚本,这将大大降低测试的效率,也违背了自动化测试的初衷。因此,根据被测试对象的特点,自动生成测试脚本,而无需软件开发人员手工编程,将会提高软件的测试效率。这是本论文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自动创建的测试脚本应包括以下主要功能:自动连接被测程序集合、根据已经捕获的被测试对象信息自动产生驱动程序编码、自动启动被测试程序集合、在测试过程中,跟踪、监视被测试程序的运行,收集产生的错误信息和实际的返回值。

4) 自动测试策略流程

实现自动测试策略的流程如下:

• 自动获取被测程序集合中的信息;

• 自动产生测试案例;

• 自动生成测试脚本;

• 以测试脚本驱动被测程序集合,进行测试,并进行结果的自动比较与分析。

(1) 被测程序集合提交给自动测试工具之后,自动测试工具具有自动获取被测对象的功能,即:自动测试工具可以自动搜索被测程序集合中所有的方法,并把搜索到的方法的方法名,方法中包含的变量名,变量类型清晰的显示出来,便于下一步的操作和运行;

(2) 测试人员选择一个方法作为被测试对象之后,自动测试工具可针对所选择的对象特点,自动产生测试人员所需要的测试案例;

(3) 之后,自动测试工具根据产生的测试案例,自动创建测试脚本并自动执行测试脚本,对被测对象进行自动化测试;

(4) 在自动测试过程中,测试脚本一方面把测试数据传入被测方法中(通过接口调用的方式);另一方面,测试脚本时刻监视被测程序集合的运行,并把测试结果输出,显示测试结果,便于查找缺陷;

(5) 自动测试工具可自动存储使用过的测试案例、测试脚本;当进行回归测试时,可直接使用这些以前已经使用、生成的部件,从而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由于需求、规格和代码的不断改变,增加、删除或修改代码都需要测试,代码的改变和进化通常是持续的,有时开发者并不了解发生的所有改变,因此,只有进行测试才能确认代码的改变是否有效,新的或者修改的功能只有通过测试验征后,才能集成到系统中,从而确保这些改变不会导致系统崩溃。例如:对公有类接口和组件接口进行测试,以确保修改后的编码不影响接口协议。

当被测成员不太多时,进行手工测试,手工编码测试脚本还比较容易,但对于有许多类和成员组成的程序集合,手工编码所有的测试脚本将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为了精确编码测试脚本,需要研究被测程序集合的每个方法。

测试工具的测试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而是连续执行,并能把揭示的缺陷及时通知测试人员。这对于自动测试过程是非常有用的,而且使回归测试也更易于管理。一方面,测试工具基于存储数据完成单元验证测试;另一方面,基于预定方案,可以重新运行产生的测试脚本,实现回归测试,从而判断修改后的应用程序能否满足需求。

2系统运行实例

2.1新的测试

“新的测试”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 自动获取被测试对象信息(包括:被测试的程序文件名、类名、方法名、变量名);

(2) 确定每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

(3) 确定需要生成的测试案例的数值;

(4) 确定测试期望值的范围。

2.2测试案例显示

本界面显示“即将”生成的测试案例所包含的内容。软件测试人员可以修改、添加、删除测试数据,从而使测试案例满足测试的需要(如图4所示)。

2.3结果显示

自动测试完毕后,自动测试工具把测试的结果显示出来,便于测试人员进行分析、处理。

3结语

针对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特点,提出针对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的程序集合进行测试的测试方法与解决对策;并以自动获取测试对象信息、自动生成测试脚本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C#.Net开发环境下实现了软件自动测试工具的开发。

通过大量的实际程序测试的实践证明,按照本文提出的软件测试方法使得对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的软件测试工作由盲

目变为有序,测试目的性强,测试效率高,有效地缩短了软件项目的开发周期。

另外,在实际测试工作中,不应该只“单一”的采用手工测试或自动测试,而应该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

农业科研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基于私有云平台的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依托云平台,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私有云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单位原有资源,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应用安全。在采用OpenStack私有云平台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科研管理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在私有云平台下运行稳定、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

作者:王振铎 王红刚 王英强 陈绥阳

农业科研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为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推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构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多层次、多维度、多用户的资源服务体系,建成集种质信息发布、共享、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后台两大子系统的功能建设,能够推动种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主要介绍数据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总体功能、业务流程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种质资源;数据共享;线上服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构建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1-2]。江苏省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种质资源种类繁多、类型丰富。为更好地保护特色资源,促进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江苏省于2004年启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主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有包括农作物、林木、水产、家养动物四大类共计30个省级种质资源库(圃),收集并安全保存种质资源6.97万份,积极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研究,通过构建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对外共享种质资源信息,近10年来累计向省内外300多家单位提供实物种质共享6.6万份次,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4]。

近年来,江苏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全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工作需要、种质资源保护要求和种质创新服务需求,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本研究拟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集成农业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农业种质资源目录,构建集种质资源整合、共享、展示、对接、咨询、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以推动种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促进种质资源的有效共享。

1 系统架构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包括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后台两大子系统。其中,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主要实现种质资源检索、种质资源申请、服务咨询、对接洽谈、科普园地、种质讲坛等功能,通过线上Web服务形式面向外部用户提供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共享服务。数据管理后台主要包括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种质资源申请管理、信息发布、服务流程及用户反馈管理、库(圃)运行建设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模块,根据种质资源库(圃)人员和平台管理人员2种用户角色设定权限,分别实现了种质资源分类管理、数据填报和审核、标签管理、画像分析和智能检索等功能。总体系统逻辑架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设计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两大功能模块:一是面向农业科研人员、企业等用户的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二是面向种质资源库(圃)人员和平台管理人员的数据管理后台,其主要功能设计如下。

2.1 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

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2.1.1 种质资源检索 种质资源检索模块可用多种方式实现用户对种质资源信息的检索和浏览,支持按多级分类列表方式进行种质资源信息展示,用户可按照农作物、林木、水产、家养动物等大类进行浏览,也可根据各大类细分物种(如水稻、小麦、玉米等)进行查看;支持按关键词模糊查询和选择具体过滤条件精准检索,用户可通过种质名称、种质外文名等文本字段进行模糊查询,也可按照种质类型、主要特性等选择字段进行筛选查找,如根据主要特性字段可查询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等;支持系统主动推荐,根据用户种质资源的申请历史、浏览历史,系统自动推荐相关种质资源,提高检索结果的丰富度[5]。

2.1.2 种质资源申请 用户检索到所需种质资源即可发起在线申请,首先查看申请须知和申请流程说明,将所需种质资源加入待申请列表并填写申请信息,填写完成后下载打印并签字盖章,将盖章材料上传提交至种质库(圃)审核。用户提交种质申请后可随时查看申请进度,若库(圃)人员审核通过,可根据申请表填写的种质获取方式进行现场获取或快递到付,若为快递到付,在种质寄出后系统支持查看物流单号和第三方物流进度。

2.1.3 服务咨询和对接洽谈 该模块针对种质资源共享服务提供电話咨询和在线咨询,包括数据服务平台咨询内容提交、通讯软件留言等;支持借助互动视频,实现多人在线咨询洽谈、活动直播、知识教学等功能,促进资源共享;支持对线下活动做线上对接,主要包括对接优异资源展示会、专题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提供活动需求调研、宣传发动、在线报名、组织举办以及总结宣传等全流程线上对接,并形成活动档案。

2.1.4 科普园地和种质讲坛 该模块实现农业种质资源科普信息的发布浏览,系统支持用户查看各类种质资源科普信息,支持按多种主题类目、分类标签、热度等方式查找和浏览科普文章、优异种质资源信息和种质资源热点报道等。系统支持以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方式发布信息,支持直播活动的订阅并接收活动提醒。

2.2 数据管理后台

数据管理后台总体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2.2.1 供需信息发布 供需信息发布模块主要实现种质资源供需信息的上传、审核、发布、查询等功能,为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多维度、多形式的资源供需信息发布和查询服务,如需方专题服务需求发布、供方特色资源介绍发布等。

2.2.2 种质资源数据管理 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负责维护共享服务云平台的种质资源数据,是种质资源检索引擎的基础数据来源。主要功能包括维护种质资源类目数,方便用户进行分类导航浏览;实现各类种质资源的数据模型定义管理,支持针对不同的物种设置种质资源共性和特性描述数据字段,可设定数据字段的类型和范围,以及可显示字段、筛选条件字段和字段读取权限等;实现种质资源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功能,可查看和编辑种质资源详细数据;支持种质资源数据的批量导入和导出,方便数据的录入和存档;实现资源数据信息的查重和校验功能,所有上传的服务资源信息均需经过管理员审核后才能正式对外发布和共享;支持库(圃)人员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中对种质资源进行上架和下架操作,可设置申请数量,并支持批量上下架[6-7]。

2.2.3 种质资源申请管理 该模块实现了种质资源申请流程的管理,系统可管理申请流程和订单的状态流转,直至用户收到种质资源并进行评价。用户发起并提交种质资源申请后,库(圃)人员可在订单管理页面中查询已提交申请并进行审核处理,若审核通过,库(圃)人员可根据申请要求准备种质等待自取或邮寄,相关物流信息可录入系统。在种质资源申请过程中,用户可随时查询申请进度,系统记录各项流程节点的操作人、操作时间、描述信息等,并通过和第三方物流平台对接,实现订单物流状态的记录和跟踪。

2.2.4 服务流程及用户反馈管理 该模块实现对服务流程以及用户服务和反馈等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电子存档,方便后续优化服务流程和改进用户服务质量。同时系统将云平台的服务咨询和对接洽谈数据进行存档,并提供数据检索功能。

2.2.5 库(圃)建设运行管理 库(圃)单位是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重要服务机构,为了提高库(圃)运行服务质量,本模块主要实现对库(圃)单位的建设运行管理,包括种质库(圃)征集流程管理、运行服务数据审核统计和可视化展示三大功能。其中种质库(圃)征集流程管理负责新增种质资源库(圃)的工作流程管理,实现新增库(圃)单位的征集、资料汇总、专家评审、结果审核等过程的信息化;运行服务数据审核统计是根据库(圃)实际运行情况,从多个维度进行库(圃)运行服务数据的收集、填报和审核,以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共享服务和服务成效等运行服务数据为基础,平台绩效考核指标为依据,对种质库(圃)运行服务数据进行统计,能客观地评价各种质库(圃)运行服务情况;运行服务数据可视化展示是以库(圃)运行服务数据为基础,实现管理驾驶舱和各类分析图表可视化,直观地展示各种质库(圃)的运行服务情况,为平台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

2.2.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认证管理、系统日志、系统帮助和系统配置等4个功能。其中认证管理主要实现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可创建各种角色的用户,包括管理员、库(圃)人员、普通用户等,支持对不同用户角色设置相应的权限等;系统日志记录关键的用户操作日志,提供操作日志查询服务;系统帮助提供各项菜单的操作文档说明;系统配置可设置各项系统参数配置,如数据导入模板格式配置等。

2.2.7 信息安全 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支持多种方式的信息安全保护。对外网站服务通过应用防护防火墙提供安全保护,并通过第三方渗透测试安全认证;数据库安全系统支持敏感数据保护和数据访问审计,防止数据泄露;系统安全审计平台记录用户的访问和操作日志,对违规网络行为实时告警。

3 系统业务流程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主要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平台管理员通过管理后臺发布科普园地、种质讲坛等信息,维护各类科技信息资源,用户可浏览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浏览或发起在线服务咨询,平台在线客服可及时回复服务咨询,响应服务洽谈和工作对接,实现线上工作流。种质资源库(圃)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后台进行种质资源信息的完善和提交、维护库(圃)信息、配置种质资源的图片展示信息和上下架状态,信息通过管理员审核后可对外提供服务。平台管理员结合种质资源标签平台维护和更新相关标签索引信息后,支持用户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中进行灵活的信息检索,对于需要的种质资源可在线发起种质资源申请请求,库(圃)人员审核通过后提供种质自取和邮寄服务并在系统中更新物流信息,用户能在线查看申请进度及物流信息跟踪,可在收到种质资源后进行服务评价[8-9]。

4 系统关键技术

本系统的关键实现技术在于种质资源标签管理平台和基于种质资源标签特征的智能推荐技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种质资源检索需求,并对种质资源相关特征特性做更全面多维的分析,本系统构建种质资源标签平台,通过特征标签管理和大数据相关技术实现种质资源标签体系的管理,实现架构如图5所示。

数据采集层实现对种质资源共性特征、特性特征、用户浏览记录、用户申请种质记录等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和实时同步。种质资源标签平台利用上述数据源通过数据平台技术进行整合加工,标签平台的作用是在现有的数据表之上构建跨计算存储的逻辑模型,直接在视图层上对数据进行管理、加工、查询,屏蔽下层的多个大数据计算存储资源,简化数据的使用。通过标签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数据灵活动态的特征工程,支持在标签平台中随时添加、组合新的标签定义。例如可将大豆的锈病抗性、灰斑病抗性、霜霉病抗性、紫斑病抗性、细菌性斑点病抗性等各种特性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抗病性等级标签。

基于种质资源标签数据,可以对系统中的种质资源数据做一些相关数据分析,包括通过指定不同的标签筛选来定义种质资源群组,并进行群组的相关画像分析,支持对群组进行交集、差集、并集等集合运算。支持对标签数值进行数据分布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如可通过箱线图等直观方式体现种质资源特征的分布。系统支持将筛选条件保存起来形成常用查询分组,用户可利用种质资源标签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检索,方便查找到最符合要求的种质资源信息。

结合用户浏览记录和用户已申请的种质资源记录数据,系统还支持基于种质资源特征的智能推荐,根据用户浏览数据中反映出的用户感兴趣的种质资源信息,与种质资源标签平台中保存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计算出符合用户兴趣的种质资源特征,再联想查找出相似特征的其他种质资源,提高检索结果的满意度[10]。

5 系统实现

本系统通过Web方式对外提供服务,通过前后端分离架构开发实现,通过Java微服务实现后台相关应用程序接口(API)服务,使用Vue实现前端相关页面,借助于大数据平台以及Spark技术实现种质资源标签和画像计算任务,计算结果存入ElasticSearch并对外提供种质资源检索服务,系统部分界面如图6和图7所示。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和易用性,支持面向公众和各外部机构提供农业种质资源相关的共享服务,提高了资源共享服务效率。

6 总结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实现了种质资源标签计算、智能检索、服务咨询、科普服务、库(圃)建设运行管理等功能,提高了种质资源开放共享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后续可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分析和整合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 旭,李立会,黎 裕,等.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J]. 农学学报,2018,8(1):10-15.

[2]曹永生,方 沩.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J]. 生物多样性,2010,18(5):454-460.

[3]杨 欣,朱 银,狄佳春,等. 江苏农业种质资源平台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22(2):309-316.

[4]颜 伟,杨 欣,朱 银,等.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52-57.

[5]叶锡君,孙 敬,张天真.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34(6):7-12.

[6]方 沩,曹永生.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J].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2,3(6):66-73.

[7]潘 恺,方 沩,陈丽娜,等. 基于云计算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挖掘平台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3):649-652.

[8]杨 欣,朱 银,徐婷婷,等. 基于移动平台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3):267-270.

[9]杨 华,王国军,朱天生,等. 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20(2):459-465.

[10]李 峰,李军怀,王瑞林,等. 基于商品特征的个性化推荐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7):194-197.

农业科研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科研管理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建设、教育等多方面问题。进入新时期后,在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高职院校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改善原有的科研管理方式迫在眉睫。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信息化改革,构建更加平稳、快速、有效的多维服务平台,促进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更新与发展。

关键词:科研管理;改革;多维服务;平台;更新

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到更多的职业技能是其办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中,科研管理工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科研水平的高低会对学校教育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现有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科研工作上起步较晚,甚至有很多高职院校认为只要教会学生职业技能就行了,科研工作是本科学校才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中错误的理念导致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总的来看,目前高职院校中现有的科研管理工作虽然已经开始变革,从学校到教师、家长、学生也开始关注学校的总体科研水平状况,但在科研管理工作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观念滞后与方法陈旧。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建立的,受到很多中专学校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高职院校中都忽视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而在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运作方面更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中的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学校的工作重心就是教师的日常教学,只要把学生教好了,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等到学生顺利毕业并找到工作,学校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在这种片面思维的影响下,就产生了“重视教学、忽略科研”的现状。短期内,这种情况也许不会对学校的日常运作产生什么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会导致学校、教师在教育方法、教学内容上都存在滞后的问题,而教师的水平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难以适应新的情况,从而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产生不好的影响。并且很多学校中受到人力资源、资金、信息等方面的限制,科研工作往往是在做无用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最终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而在科研管理方法上,很多职业院校仍旧采取过去的管理模式进行工作,条条框框有很多,但真正起作用的少,有的不仅没有起到作用还影响了正常管理工作的运行。而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上,也没有进行科学的建构,导致很多教师失去了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这些都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工作缺乏主动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中的科研管理机构只是起到协调管理的工作,对于科研本身的创造性和具体的调控管理却忽视了。很多科研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每日忙于各种繁琐的行政工作,在科研管理方面只是做好一些基本的登记、整理、核算等工作,对于科研成果究竟有何功效却没有过多关注。并且一些学校中的科研管理,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只是以行政手段干预教师的科研工作,而有些教师也为了应付学校检查,随便弄一些成果,不仅没有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反而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三)没有与企业形成良好对接。相对于一些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薄弱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更体现在缺乏与企业之间的对接上。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职业型人才,为企业输送职业、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也应当与企业联系起来,根据企业的运行生产状况和需要来进行课题的制定与研究。但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来看,很多只是理论性的探究,并没有与企业进行沟通和联系。项目在立项时,与企业的需求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存在与企业需要脱节的情况。这种陈旧的科研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也许对学校的科研工作有好处,但在新时期看来,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

(四)没有很好的兼顾科研过程与结果。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逐步加大对科研工作的重视,每年的科研项目类型也在逐步朝着多样化发展。但在这种背景之下,却常常出现重视申报的过程、科研结果,忽视了管理方法和具体的科研过程。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科研人才的匮乏,因此很多科研人员只是将科研的重心放在立项与结项之上,而对于具体的科研过程却忽视了,没有把科研的过程与结果很好的联系起来。一些学校在科研立项时会上报很多项目,但在最终结项的时候往往少了很多,这就是由于不重视科研过程所导致的。

二、构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多维服务平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科研管理工作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高职院校在未来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此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着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日益便捷,高职院校也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将其引入到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之中,最常见的就是构建科研管理多维服务平台。多维的意思就是指具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服务平台,相对于过去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对科研工作者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一)信息服务平台。很多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在进行课题申报前做了很多准备,结果在申报上去后才发现类似的课题已经有人做过,这就导致科研工作的重复性。因此科研信息的情况对于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高职院校想要构建多维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就是基础。这一信息系统不仅要将服务的内容进一步扩大,还要增加服务形式,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专门的栏目,及时更新科研内容。同时,学校也应当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积累经验,了解科研动态,促进学科研究的发展。

(二)科研管理平台。在搭建科研管理平台方面,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原有的科研管理模式。将原有的教师找管理人员变成管理人员主动找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并且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网络平台来管理科研工作。为不同的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研究人员的课题申报、中期汇报、成果结项都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人员沟通平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便捷的互相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中可以搭建专门的供科研人员和上级部门、科研单位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联系的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的运作,科研人员可以迅速知道科研动态,掌握情况,及时对自己的科研工作进行调整、修正。而教师和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行科研工作。

(四)成果查询平台。将教师已经出成果的项目全部统计在成果查询平台之中,教师或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入查询。这样即方便科研人员搜集成果,防止出现重复研究同一问题的情况。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到自己的成果,感受到自己付出得到的收获,激发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五)与企业对接平台。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相关规定中,已经明确指出高职院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应当和企业联系起来,为企业的技术更新、人才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形成与企业的良好对接。因此在构建科研管理多维平台的过程中,构建与企业对接的平台是很有必要的,企业及时将需求更新在平台之上,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而采取措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三、构建科研管理多维服务平台的注意事项

高职院校中构建科研管理多维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这一过程中还是有些问题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

首先,对于高职院校中的科研管理人员来说,间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真正落实管理工作,及时为教师、科研人员提供帮助,而不是仅仅“管理”而不“服务”。

其次,管理人员要努力帮助教师营造宽松的科研气氛,不能把科研作为工作压力无限施压给教师。在对教师进行年终考评时,不能只看科研成果,而是要将教学水平与科研结合起来,公平、工作评价。

除此之外,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些高职院校把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教师工作能力的指标,并没有结合现实情况,只是要求教师必须进行科研。这种情况下的科研成果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用激励取代考评,对于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

四、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起步较晚,现有的管理措施和应对问题的方案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常常难以解决问题。因此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服务理念的逐步发展,将这种新型的服务理念引入到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信息化服务的帮助下,高校可以将原有单一的科研管理工作转向多维发展,构建新型的多维服务平台,将科研信息服务、人员协调、成果申报与查询、科研管理、多维互动等功能都涵盖在内,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俊青.从科研服务的视角探索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07).

[2]马圳炜.创建服务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新模式[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

[3]刘玲.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服务平台的构建优化[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20).

(作者单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上一篇:农村农业灌溉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司财务报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