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程政策发展论文范文

2023-10-12

教育课程政策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然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和政府大力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支持。本文主要探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 财税政策 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对于循环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而要想延长寿命,唯一方法就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伯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ic)。在国内,2005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资源节约几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但也指出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自认资

源———产品———再生产资源”的整体循环规律,促进物质循环流动,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效益。

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项非常技术化、社会化、经济化的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和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作为依托和保障,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经济宏观调控职能,从而影响企业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为循环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目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采取的相关财税政策主要可以从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这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财政支出政策

首先了解一下财政支出的相关分类。根据经济性质分,财政支出可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中购买性支出又可以划分为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根据这些划分,可以概括出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财政支出政策:

(1)购买性支出财政政策。国家和政府可以加大对那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诸如大型水利工程、城市绿地建设、城市下水道铺建和公路修建等建设性工程。政府通过投资性的支出,鼓励那些承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来加快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调动企业建设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另外,政府也应加大对污染治理、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公用性事业的投入力度。在购买性支出的消费性支出方面,政府可制定相关的采购政策来促使市场鼓励再循环利用。

(2)转移性支出财政政策。转移性支出主要是财政补贴这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循环经济的财政补贴力度非常显著,对相关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都非常明显。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转移性支出财政方面可以予以大力支持。比如,对从事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企业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财政补贴;对有能力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和建设的相关单位进行财政补贴,包括企业亏损补贴、物价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多方面的直接间接补贴。另外,要从财政支出上加大力度淘汰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鼓励无污染的企业,对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机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

(二)税收政策

(1)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第一,改革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是基础。目前我国只对一些矿产品和盐进行征税,征税范围的狭窄使得资源税效果不突出。随着人们生活对于日益增长的资源的需要,一些非可再生资源以及稀缺资源应纳入征税范围内,这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因此,对于水资源、草场资源和森林资源进行征税也是我们需要尽快实施的步骤,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紧接着再逐步扩大其他物品的征税范围。实行累进课征制是保障。由于资源税的征收较其他税收产品而言比较特殊,是对企业滥用自然资源实行的一种惩罚性税收,这种区别征收应采用累进制原则。对于使用自然资源量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征税档次,需要消耗较多自然资源的税收则高一些,反之则征低一些。只有按照累进制原则征税,才有助于某些耗量大的企业为了减少负担,改进生产技术研发环保型产品,真正起到环保作用。第二,开征新税种。开征新材料税。由于新材料是对原生物的直接获取,这不利于生态环保,因此可加强新材料税收的征收。另外,垃圾填埋和焚烧进行征税。由于填埋和焚烧是处理垃圾最廉价的方式,对此进行征收有助于企业不得不放弃低成本的处理垃圾做法,从而更加关注环保的资源处理方法。此做法最先在美国实施,随后英法等国也开始呼应,我国也可借鉴过来国家的优秀经验。

(2)加大税收优惠政策。为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对使用循环经济的企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使资源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对企业进口环保资源产品和设备,在进口关税的征收上对其进行减免。第二,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税收政策。低油耗、小排量车辆是现今较为环保的一种新型产品。我们可以对其在设计、生产、销售、消费、报废这一系列的环节上进行税收优惠或者减免政策,以便于环保产品在使用范围上的扩大,真正起到节能的作用。

三、结语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发展循环经济,更应该要以政府的财税政策作为支撑,为循环经济的更好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陈岑)

教育课程政策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一、2006年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投入显著增加,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工作快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经济出现超周期高速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成果显著

2006年是从2003年启动的我国经济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的第4个年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7%,创下自1996年以来的新高,预计全年GDP增长10.5%左右,经济出现超越周期变动的持续增长。宏观调控成果显著,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基本遏制了我国经济转向“过热”的势头,防止了经济大起大落: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消费增长趋旺,物价基本平稳,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就业紧张局面进一步缓解。这一总体增长形势,超出了上年多数机构的预测。

(二)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物价基本稳定

2006年,政府把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作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重点,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惠民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99元,同比实际增长10.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同比实际增长11.4%,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左右。消费品市场保持购销两旺的格局。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80元,同比实际增长7.5%

(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化加快,土地城市化过速趋势有所遏制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部署,2006年国家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量的21.4%。国家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技能培训,努力解决农民工就业和合法权益保障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问题,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以每年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2006年城市化率将达到44%以上。2006年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土地用途变更的整治力度,严肃查处土地使用违法案件,土地城市化过速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四)就业形势较为平稳,民营经济成为就业增长的主渠道

总体上,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期、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攻坚期的三期交汇阶段。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以及总量规模压力大,是现阶段我国就业的明显特点。在目前经济的高增长时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2006年1—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2万人,其中下岗再就业人员392万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员的42.1%。到9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500—600万个,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约2/3。

(五)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加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2006年,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并提出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目标。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就业再就业支出近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工作进展顺利。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242万人,同比增长4.3%;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00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3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184万人;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17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66万人;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447万人,比上年增加969万人。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大。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达到2244.78万人,比上年底增长79.3%;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达到1843万人,比上年底增长276.89%。到2006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低保户1015.5万户,2227.2万人;农村低保户607.5万户,低保人口1222.1万人。

(六)国家进一步明确公共教育政策,教育均衡发展进入操作层面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首次明确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以法律形式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确定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要实行素质教育;建立了问责制,对学校乱收费主管人员追究责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特别要求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决定》还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2006年的财政预算加大了教育投资力度,全年教育投入增加了15%,总额达到4546亿元,中央新增加的教育支出中有70%用于农村教育。

(七)医疗卫生体制启动新一轮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继续发展

2006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一是通过反商业贿赂治理虚高不下的药价;二是高度重视和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促使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三是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尤其是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倾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快速推进,截至2006年6月底,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亿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2010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普及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八)基层社区建设力度加大,社会组织取得新的发展

2006年,基层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目前,在全国社区居委会的40多万管理人员中,50岁以下的占75%,高中(中专)文化以上的占77%。2006年,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较为迅速,全国民间组织到三季度末达到近33万个,同比增长13.5%。除此以外,全国还有大量未注册的民间组织。据估计,全国未注册民间组织约有300万个。由此可见,社会组织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应当进一步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造有利于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的制度条件。

(九)劳动关系的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协调劳资关系的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市场化劳动关系已经覆盖了我国从业人员的大多数,如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06年被称为“劳动保障立法年”,在劳动关系立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全面启动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3年行动计划,努力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保护中小企业职工权益,推动并规范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二是积极做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工作,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全国24个省(区、市)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多数地区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四是加大保障低收入职工报酬权益的工作力度,继续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颁布了最低月工资标准,29个省(区、市)颁布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五是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把农民工工作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六是大力推进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建设。2006年国家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确立了八个标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功地在沃尔玛全部62家在华连锁店组建了基层工会,并在抑制雇主控制工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十)社会治安状况有所改善,安全生产监管取得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治安状况曾经持续恶化,刑事案件立案数年均增长14.0%。2005年是近10年来社会治安状况开始好转的第一年,2006年社会治安大局继续好转。

2006年,国家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10月,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80起,死亡1256人,同比减少21起、909人。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4起,死亡150人,同比减少7起、608人。

(十一)中央反腐败力度加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增强

2006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力度,一方面着重制度建设,出台了反商业贿赂的法规;另一方面继续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依法严惩腐败分子。特别是多名位高权重的省部级干部被撤职查办惩处,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二、2006年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紧张与就业结构性短缺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当前,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模式仍以投资拉动为主要动力,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GDP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所能带动的就业,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00多万人,下降到目前的八九十万人。在就业压力较大的同时,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技工缺口较大,高级技工缺口更大。在低端就业领域,城市管理理念错位也是阻碍就业的重要因素。一些城市不顾国情,大搞“形象工程”,限制了小商业的发展,个别城市甚至提出要建设“无摊贩城市”,阻断了一部分群众自谋职业的生路。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0%以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到基层服务和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新趋势。

(二)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依然突出,持续减贫的难度加大

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突破3.3倍,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显著。据调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96。资本和劳动收益差距的扩大,农业和非农产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垄断行业和一般竞争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公务员工资水平区域差距的扩大,部分职工岗位外收入和非正常收入的增长过快,都是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反映了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行业垄断、城乡壁垒、地区壁垒等与市场原则相违背的制度约束继续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行业垄断租金过高和农民工劳动收益权受到各种损害,劳动争议事件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体制转轨中也存在着公共服务领域的无序市场化,导致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价格快速上涨,成为居民消费支出的沉重负担,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全国因病、因学致贫的城乡居民家庭增多。目前,农村还有数千万尚未稳定脱贫的低收入人口,由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尽管国家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长,但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减缓。与此同时,城镇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城镇生活困难人口发生率为6—8%。

(三)消费结构失衡问题加剧,制约居民消费总量扩张

2006年,社会零售商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结构失衡。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甚至资源浪费性消费倾向在部分高收入人群中蔓延。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情况看,肉禽蛋类、文化用品类、日用品类的增幅为11.2—15.2%;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的增幅为17.8—19.4%;家具类增长、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的增幅为21.4—26.0%;石油及制品类的增幅为37.1%。消费结构的失衡问题还表现在城乡消费差距上。前三季度,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7247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7845亿元,增长12.3%;城市消费品零售额是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的2.1倍。或者说占总人口70%以上的县及县以下人口的消费份额仅为32.4%,按人口加权的城市与县及县以下的消费差距至少可达到4.9∶1。

消费不均衡现象导致“有钱花不了”与“没有钱可花”的问题并存,事实上制约了总需求的扩大。

(四)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强,社会保障缺口问题凸现

“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但按目前进展,仍然难以应对越来越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就养老保险而言,全国拥有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只占全国就业人员的约25%和城镇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约54%。绝大多数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都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之外。与此同时,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存在高达数千亿元的空账,资金支付压力巨大。而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过低,转移保险账户非常困难,造成一些地方大量农民工退保。另外,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并全部由个人缴费后,对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五)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压力仍然较大,农民工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我国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2006年,从各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情况看,劳动争议案件受理量继续呈两位数增长。拖欠员工工资、不为员工购买保险、随意延长工时、随意解雇员工,仍然是劳资争议的主要内容,所占比例超过50%。在紧张的劳动关系中,农民工问题仍很突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外出打工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赚钱,还要“闯天下、寻发展”,其权利意识明显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不仅关心自己的经济权益,还关注自己的基本公民权。农民工权利意识的代际变化,既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也对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医疗、教育、住房压力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上半年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在就业失业、收入差距、养老保障、教育收费、贪污腐败、环境污染等等17个社会问题中,按综合加权百分比计算,前10位的社会问题依次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住房价格过高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城乡/地区差异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家庭面临着6大生活压力: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住房条件差,建/买不起房;子女教育费用高,难以承受;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家人下岗失业或无稳定收入。由此可见,目前在人们关注的宏观社会问题方面,60%以上属于民生问题。

另外,根据这次调查结果,城乡居民认为我国社会总体比较公平的人占57.6%,认为很公平的占4.7%,两者合计占62.3%。社会公平感较低的8个方面依次为:城乡之间的待遇,地区与行业间的待遇,干部提拔,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财富和收入分配,工作与就业机会,公共医疗,司法与执法。

(七)环保力度加大,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总体来看,目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仍在加剧。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土地、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增加。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上半年全国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要削减2%,然而,根据对全国17个省市相关数据分析,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监测数据化学需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8%和4.2%。

三、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选择。2007年将是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一年。经济建设将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政治建设将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健全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文化建设将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活风气和广泛的社会共识。社会建设将会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步伐,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发展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通过这种四位一体的发展,推动着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

(一)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控制房地产过热和节约能耗将成为调控重点

从目前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约束条件来看,2007年,我国GDP仍会维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继续保持2006年的经济增长态势;同时,国家将继续坚持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2007年,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取向是:“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调控重点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继续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倾向。目前,全国人大已经把制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列入议程,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出台。

(二)继续扩大消费和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07年,继续扩大内需,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要继续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其重点将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人口的收入增长,提升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加大社会发展投入力度,提升政府公共产品消费需求,是2007年扩大内需的另一个重点,增加政府消费的重点是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保福利领域,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这些福利领域的所有支出仅为GDP的3.5%左右。

(三)加快推进就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口机遇期

从目前人口发展变化曲线看,我国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是:人口总量到2030年到达14.06亿人的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2020年左右达到9.23亿人的峰值。但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现在已经开始以较快速度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将只有0.4%,低于发展中国家每年1.1%的平均增长率。我国因经济活动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高生产率、高储蓄率以及较高资本积累局面,将不可能长期维持。据估计,“十一五”期间将会出现劳动力无限供给和有限短缺并存的局面。从总量看,2004—2009年,是我国非农产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的时期,以后劳动力供给将持续下降,近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不是短期的过渡性现象。从近期看,2007年我国的就业压力仍将较大。从中长期看,要抓住目前劳动力供给充足和社会抚养比下降的人口机遇期,加快推进就业,加大劳动力教育与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能力,消除劳动力转移障碍,加快劳动力转移速度,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将加快步伐,利益关系状况将有所改善

2007年,将会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一是完善收入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二是建立健全收入再分配机制,利用财政、税收杠杆以及其他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激励各种社会捐助、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的制度与机制。

(五)社会发展投入力度继续增强,各项社会体制改革将会加快

未来几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投入将会显著增加,投入的重点将进一步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保障供给等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体制改革步伐将会加快。一是进一步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加速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二是深化就业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四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区分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与营利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预计新医改方案将在2007年出台;五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六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既要保证其公益性目标,又要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各项社会体制的改革,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运行体制和机制。

(六)健全完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探索和谐劳动关系法制化途径

2007年,我国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冲突还会有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还要面临一系列挑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继续增加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难度。国有企业的改革继续深化,2005—2008年,2116家企业将实行破产关闭,涉及351万名职工的安置问题;中央企业的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将要分流富余人员超过100万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灵活用工的大规模增长,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也给就业稳定性、安全性和就业质量带来挑战。经济日益全球化,劳动关系问题面临国际化挑战,西方国家一些人权组织借劳工问题大做文章。预计2007年有关方面将会根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完善和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关系处理规范,健全和完善调节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推动《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集体合同法》、《企业工资条例》等的修改,同时推动劳动标准立法,建立健全各种劳动保护制度,加大企业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七)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探索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规律

2007年,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将成为进一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发展和健全各种社会组织,增强它们服务社会的功能,也将成为2007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组织的发展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八)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将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将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筹集数千亿元,主要投向农村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领域。其中,在农村教育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累计新增投入合计约2181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2007年,将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关键一年,预计其覆盖面的扩展将非常迅速。政府还将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和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1000亿元资金用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在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同时,要解决农村1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许多建设工作刚刚启动,2007年将进入正常推进轨道。

2007年下半年,将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将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届时,党将形成新一届领导集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政方针将得到进一步的明确,所有这些都将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

另外,2007年将是我国为2008年奥运会做好准备的关键一年,我们不仅要加快完成各项设施建设,更要加快全社会的文化道德建设,向世界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和人口经济大国的文明祥和、团结和谐的形象。

(执笔人: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李培林;副所长、研究员陈光金)

教育课程政策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巨野煤田和单县煤田70%以上的可采资源均在城镇和村庄的压覆之下。因此,应灵活运用土地政策,进行科学分析和设计,积极探讨合理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矿区村庄搬迁和土地复垦,尽量减少新村址占用耕地面积。而采用动态复垦技术可以按时归还周转指标,结余建设用地指标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拓展空间。

关键词:压煤村庄;搬迁复垦;增减挂钩;动态复垦;指标归还

前言

菏泽市是鲁西南新型的以煤矿为主导的矿业开发城市,目前生产煤矿已达两个,筹建矿山两个,矿区总面积约806km2,目前年产量已突破1 900万吨/年。由于该区煤矿的采矿方式允许顶板陷落,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增大,各矿区必将出现大面积的地面沉陷区。矿区村庄搬迁、土地复垦、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将成为当地政府一项繁重的工作。如何灵活运用土地政策,尽快推进矿区村庄搬迁和土地复垦,同时缓解矿区城乡建设用地配额紧张难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矿区概况

(一)矿区村庄压煤情况

菏泽市作为平原大市,人口密集,村庄众多。巨野煤田和单县煤田70%以上的可采资源均在城镇和村庄的压覆之下,占压可采资源约12.9亿吨,涉及巨野、郓城、单县、成武4个县、24个乡镇、368个村庄,约41.4万人。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规划发展期间,涉煤搬迁村庄42个,约6.2万人,可释放被压覆的矿产资源量约3.1亿吨。毋庸置疑,只有及时搬迁压煤村庄才能推进煤矿的接续生产,才能推进菏泽市以能源促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矿区塌陷地情况

本区煤矿一般采用冒落法管理顶板,对采空区不回填,允许地面沉陷,因此煤矿开采将形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区,整个菏泽市采空塌陷区总面预计为590 km2,塌陷区内对地面建筑物和农作物破坏巨大。以山东新巨龙能源公司龙固矿井为例,龙固矿井平均煤层厚度约6.63m,最厚处约9m。根据可研报告预测,巨野县龙固矿井开采最终地表变形面积为132.83 km2;初期采区(二十年)地表塌陷面积达26.39km2,并将形成最深积水3.4m的常年积水洼地,积水区面积可达15.45km2;截至2014年底,菏泽全市采煤塌陷地征地补偿面积为19 886.29亩,其中郓城县5 988.08亩,巨野县13 864.01亩,单县34.2亩。塌陷地的土地复垦和环境恢复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

(三)矿区土地性质及搬迁困局

矿区范围内土地性质一般并不因为煤矿开采而发生变化,除煤矿的工业广场、专用运输线路、电厂、灰场等需要办理土地征用外,矿区大部分农用和集体土地权属不发生变化。煤矿一般采用对塌陷区土地租用的方式给当地农户以每年一定的经济补偿来完成。但村庄搬迁工作一直进展缓慢,涉及土地规划、资金补偿、百姓安置等一系列问题,村民积极性不高。个别煤矿由于运转成本太高,不得不采用条带式开采,以解燃眉之急。

(四)塌陷地复垦方法

通过动态治理工程,塌陷区可以形成广阔的耕地资源。根据巨野县龙固煤矿复垦经验,将沉陷低于3.5m以下的可耕作土提前挖出,垫在沉陷小于3.5m的区域。在沉陷高于3.5m以上的区域形成大规模的农业用地。此外,通过控制沉陷区域地下水位、节水灌溉等工程对治理土地综合治理后,形成集中连片、田成方、路成网、排灌顺畅的可耕地,用于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采用浅层土剥离、挖深垫浅、借势利用、降低地下水位等多种方法,对塌陷区内土地进行治理改造,使其恢复为耕作用途。通过建筑垃圾深埋、客土回填整平等方式对塌陷区内村庄旧址进行治理改造,使其恢复为耕地。

二、矿区复垦增减挂钩设计

(一)政策探讨

2010年,山东省政府制定了《全省煤矿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和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意见》,鼓励当地政府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搬迁模式。要求压煤村庄搬迁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合村并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等政策充分结合;及时推进塌陷地复垦治理,推进村庄搬迁进度。这给土地增减挂钩方法在矿区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矿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将拟矿区内搬迁复垦的村庄建设用地区、拟安置的新村建设用地区与当地城镇拟新增建设用地区,整合为一个封闭运行、统一管理的用地构成系统,利用煤矿在旧村址复垦出的新增耕地来弥补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的减少,达到城乡耕地占补平衡的目的。这样既可以节省政府的配套资金,又可以帮助煤矿尽快实现村庄搬迁计划,并督促煤矿自发积极推进搬迁村庄的土地复垦。

(二)增减挂钩的必要性和动力

1.矿区内大多数农村住房建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为砖瓦结构,质量不高,条件简陋,农民有强烈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和要求。

2.一些村庄,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空心村问题严重,公益设施缺乏,一些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的老人还住在危房中,还有一部分人生活水平处在贫困线以下。这些问题靠自主能力一时难以解决,必须靠政策的扶持和资助。

3.塌陷区土地复垦和压煤村庄搬迁是煤矿发展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4.压煤村庄搬迁并村结余建设用地指标,可直接增加当地政府土地收益,进而增加基础设施和对矿区教育、卫生事业的投资,促进和谐矿区建设。

5.煤矿的接续发展才能使其有更充分的资金用于村庄搬迁和土地复垦,并形成良性资金循环。

(三)实施方案探讨

1.制定挂钩复垦方案。制定矿区复垦方案并逐步实施,优先复垦搬迁村庄旧址,保证矿区农用地面积。研究新的旧村址复垦技术以保证按期归还周转指标。打破传统的地面稳沉后再复垦的模式,提前复垦。即,根据开采沉陷预计的结果在地面沉陷之前将能复垦为耕地部分的旧村址提前复垦为耕地。只要复垦标高设计合理,即便后续沉陷也能保证耕地的使用,这样可以保证复垦周期不高于五年。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新村址占用耕地面积,或搬迁至中心乡镇规划区和矿区规划建设区,依据实际情况改平房为楼房,将提供出更大的挂钩指标。

2.复垦后经营模式。对旧村拆迁后复垦出的耕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实行耕地规模化经营,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村旅游业。农民不但可享受到承包土地带来的收益,还可以到园区打工,实现农民从单纯依靠土地种植收入向租金保底、务工获薪、经商得利和入股分红等多元化增收转变。

3.收益分配。“鲁政发[2011]12号”文件规定:在优先满足农村各种发展建设用地后,经批准将节余指标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能够平衡拆旧建新资金需求,不额外增加农民建房和配套基础设施负担。但菏泽市矿区村庄搬迁资金基本由煤矿全部负责,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资金收益应用于闭坑矿区的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如煤矿不能及时投入资金对塌陷地进行复垦,该项资金也可以向塌陷地环境恢复治理倾斜,并扣压煤矿先期缴纳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4.权属处置。增减挂钩试点涉及的土地,原则上维持原有土地权属不变;对土地互换的,要引导相关权利人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平等协商解决,有争议的要依法做好调处工作。凡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权属调整和利益分配的,项目所在地要编制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经权属双方各95%以上村民同意取得相关权益人认可后,经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做到产权清晰、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三、成效及建议

(一)矿区增减挂钩试点成效

巨野县龙镇紧紧抓住增减挂钩和压煤村村庄搬迁工作双资金注入的有利时机,按照整村搬迁、统一规划、集中向镇驻地靠拢的原则,依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新型城镇化社区。目前已规划建设了一个两层楼房社区,两个多层楼房社区,镇周边16个村庄19 022人入驻,节地率在65%以上。利用本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引进各类工业企业23家,不仅创造了7 000个就业岗位,而且带动了各类三产服务业发展,实现了进镇居民安居乐业。龙镇煤炭企业租用村庄复垦新增耕地,建设了生态、科技蔬菜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建议

1.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挂钩项目节余的城镇建设指标产生的土地收益,不能靠行政手段“定价”分配,而应该有市场机制调节,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尤其农民利益得到充分维护。

2.纳入耕地保护法律框架内调节。实行地、村分离管理的办法,由各职能部门分别管理。旧村址复垦新增的耕地,享受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优惠政策。

3.资金实行单独核算,投入、收益分离。增减挂钩项目备案后,政府投入建设资金;土地复垦达到耕地标准后,拨付土地整理资金,并根据耕地保护优惠政策予以兑现。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教育课程政策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时期,由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农村文化发展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试图回顾、梳理和总结建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演化历程,对不同阶段的农村文化政策和发展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与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对未来乡村文化振兴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振兴

一、引言

人类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要素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构成的活的有机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种与经济、政治相对的文化,被毛泽东称之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从人类社会生产的角度,其内容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本文中的文化概念将从这个确定的意义上来把握。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些变化的发生?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方针和经济政策,而先进文化的引领也是重要因素。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追求先进文化,破除驱赶落后的观念,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广大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变革和农民思想的与时俱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农村文化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本文试图回顾、梳理和总结建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演化历程,对不同阶段的农村文化政策和发展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对未来乡村文化振兴实践的启示。

二、建党以来乡村文化发展阶段性演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仅总体方向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具有连续性。但在一百年里,由于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目标、任务不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农村文化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战略、策略和具体措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文化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教育,促进了农民思想解放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并发现农民与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提出把农民组织起来,重视运用先进文化教育农民,引领前进方向。

为了反抗封建主义和军阀的压迫,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推动下,成立了农民协会,发动了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抗粮抗捐,要求减租减息。为了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在共产党人毛泽东、彭湃、罗绮园等主持下,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为20个省区培训了700多名农民运动骨干。在此期间,毛泽东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等课程以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农民运动理论,传授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走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唤醒农民群众参加革命,工农革命军成立军官教导队,不仅注重战士们的思想文化学习,还要求有文化的干部参与建立识字班、农民夜校和红军小学,讲授文化知识和革命斗争形势,发展乡村教育。在边界特委和政府的号召下,广大妇女也破除封建思想,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的合作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军事围剿,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1929年,为了打破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经济和军事的封锁,毛泽东和朱德率军南下,开辟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巩固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提高苏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苏区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扫盲识字运动,设立了扫除文盲协会,创立了日校、半日校、业余补习学校、冬学、识字班、问字所、识字牌、识字岗等多种扫盲教育形式。同时,开展反封建反迷信的移风易俗活动,传授农业科学知识,推动妇女解放。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明确提出文化教育要为抗战服务,发展抗日文化运动。抗日根据地成为消灭文盲、发展先进文化、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地。1941年5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十四条中提出“继续推行消灭文盲政策,推广新文字教育,健全正规学制,普及国民教育”[2]。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3]。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是根据地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4]。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打社火、闹秧歌、说书、唱酒曲、春联、年画等成为宣传抗日思想经常运用的方式,其中闹秧歌的群众基础最为深厚,集舞蹈、歌唱、角色扮演為一体,成为延安红色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内容上,文艺工作者通过改造旧剧和编演新剧,排斥戏剧的旧有叙事观念,使其与党的抗战动员主题相契合[5], 如以边区军民实际生活为主题,创作了《东方红》《兄妹开荒》《摇花篮》等一批工农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边区文教会还创办了冬学运动,紧密结合群众宣传农业科技、医疗救护、卫生等常识。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解放,人民政府通过冬学运动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在识字班和民校的基础上,设立文化站,稳步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摒弃落后的文化和习俗。很多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发展反映军民关系和发展关于民俗民情的电影、戏剧戏曲、美术以及文学活动。

根据地的文化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摆脱封建愚昧思想和落后文化的束缚,积极接受、传播革命理念和先进文化,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在业余文化教育活动和群众性文艺活动中注重政治学习,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1949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百废待兴,经济文化处在非常落后的状态,农村教育严重缺失,全国有3.2亿人口是文盲,文盲率达80%[6]。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7]。”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8]。”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创立时起就确定的奋斗目标,党中央也确定了新中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土地改革任务完成后,随即开展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了实现这个任务,不仅需要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还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因为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大量文盲的基础之上的。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今后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必须紧紧跟随着和密切结合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指出“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教育。农民业余学校都应当设政治课,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各种政策及时事教育,以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9]。”此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业余文化教育、扫盲教育活动遍地开花。在此阶段,党和政府还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新中国农村文艺事业中,不仅对旧文艺形式进行改造,开展多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如地方戏、故事会、农民文化节、乡村艺术团等,还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新的艺术作品,将政治政策教育寓于文艺娱乐之中。为改善农村文化基础条件,地方陆续建立起农村广播网、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农民文化站、农村俱乐部和图书室等。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文艺活动的融合,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提升了农民文化素质,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1956年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1956年以后,我国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由中共中央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农村文化的发展,提出在12年内基本上扫除青年和壮年中的文盲,设立业余文化学校,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国家、集体和私人等多种办学形式,逐步普及小学教育。同时,逐步改进和开展文化娱乐工作,发展农村广播网。到1964年,农民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全国文盲半文盲只占总人口的38%。在此期间,农民群众还积极学习农业科学种田知识,学习推广劳模丰产的耕作与栽培经验、参与水利建设,参加比较、改进和试制农具等,创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然而,“文革”期间,由于“左”倾思想影响,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被削弱,文化内容和形式单一,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文化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提升农村文化建设“软”“硬”件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逐渐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期,我们党在进行经济改革和建设的同时,也特别重视文化建设。

1979年10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進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此后,在农村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农民自觉抵制封建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破除封建迷信,克服社会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以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农村总体上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农村发展开始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文化发展需要有更高的要求。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了在农村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农村的村级党组织通过宣传册或日历挂画等形式,积极向村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践中,严厉整治不良之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通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评奖活动,加强了乡村社会的道德建设力度,提高了农民的道德水平。

公共文化建设也蓬勃发展。各地大力实施乡镇文化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文化工程,农民看电视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在农闲时节,各地乡镇积极组建文化宣传队伍,排练戏曲、秧歌等,走村串巷,为广大农民送上了一场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一些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节庆民俗活动逐渐得到恢复,使得民俗文化重现生机。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文艺、广播影视和涉农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的兴旺,反映农村生活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为农民文化休闲活动提供了多彩的精神食粮。在教育方面,2011年11月,中国向世界宣布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11]。随着“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各县、乡逐渐建立起农民科技教育的培训体系,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开设与当地农业生产相关的课程,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民众的科技素养。

(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文化发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创新,加强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践行,推动各地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乡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巩固乡村思想文化阵地,营造传播乡村社会主流价值的正面环境。通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同时,通过培养平等的性别观念,遏制大操大办的旧习俗,规范婚丧事宜,反对赌博和封建迷信等,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摒弃落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整体协调,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12]”;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提升农耕文明。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了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通过相关保护工程的实施,保护和开发利用了一大批农业古迹、村落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乡村文化特色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开展特色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服务项目,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努力破除城乡文化发展壁垒,实施城鄉文化统筹。深入推进包括乡村教育、乡村公共文化数字工程、公共体育健身服务等在内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加大乡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待遇。同时,通过课程培训与榜样示范,高质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能力。在满足城乡文化资源供给上,保持向乡村适度倾斜,开展城乡文化结对帮扶,鼓励创作三农题材文艺作品,推进城乡文化产品和服务对等发展。为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统筹推进下,全面落实“厕所革命”,促进农民形成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百年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纵览建党以来农村文化发展的历程,虽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总体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未来农村文化建设积累和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一)农村文化发展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

建党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凝聚农民力量,以思想文化新觉醒、农村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为引领,促进了农民思想解放,重新塑造了民众的信仰体系,使农民成为新民主主义的主力军。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通过集体主义、革命理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培育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农村改革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为前进指南,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铸魂”工程。

(二)农村文化发展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建党以来的农村文化建设历史证明,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更要继承、创新发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什么时候丢失了这个根基,乡村文化发展就会陷入迷茫和停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批驳和纠正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树立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深入人心,增强了民众战胜敌人的底气。各根据地用快板书、地方戏曲、秧歌、锣鼓、春联、年画等传统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思想,鼓舞人民斗志。“文革”期间,因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农村文化发展走进了资源枯竭、内容形式单调的境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了积极宽松的环境,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深入挖掘和利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留住有形的乡村文化,传承活态的乡土文化,把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三)农村文化发展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在任何时候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都应该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农民的力量,农村文化建设才会实现农民的发展与进步,才能因此促进党和人民的事业成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农村文化活动,始终以农民为主体,很多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都是来自农民。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出教育农民、提高农民、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农民为对象,在农村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科技知识普及和文艺宣传活动,建设了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受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也是以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选择和创造精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农村文化发展因此由枯燥单一向百花齐放方向发展。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树立乡村文化建设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鲜明导向,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农民群众蕴藏的无穷智慧,培育挖掘乡土文化的本土人才,尊重他们的创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了乡村文化振兴步伐。

(四)农村文化发展要使农民有精神上的获得感

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党以来,我们党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特别关注农民的精神获得感,只有农民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才能实现乡村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激发出磅礴力量,促进各项事业的成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农民实际出发,使用大众语言,创作农民听得懂、看得懂、易于接受的文艺作品来反映他们的生活。农民从扭秧歌、踩高跷、演戏剧,唱各种小调、歌曲等传统民间歌舞和丰富多彩的节日娱乐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活跃在广大农村各个村落的電影放映队、业余剧团、宣传队以及文化站、图书室、俱乐部等,为枯燥、单调的乡村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从改善乡村文化设施到提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逐渐改善农民的文化活动条件;另一方面优化乡村文化发展环境,丰富文化资源,让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在农村大舞台上充分展现。农民精神上的获得感将转化为精神力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五)农村文化发展要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相融协调

农村文化不能脱离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不能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脱节。建党以来的农村文化发展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党的奋斗目标服务;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让文化建设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与乡村治理相配合,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是确保新时代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不仅将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也将思想政治工作融于农村文化发展之中,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又促进了农民群众的政治觉醒,有力推动了根据地和解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更加强了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通过文化建设促进了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农村改革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根据国家现代化发展新要求,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与党的政治建设和乡村治理相融合,加强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打造文明乡风,孕育良好社会风尚。同时,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农村文化建设力求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对未来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建党以来的农村文化发展经验,对于未来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抓手,是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撑。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农村经济建设、乡村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党的建设相协调、相结合,进一步动员和激发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加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传承意识。同时,要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培育挖掘乡土文化的本土人才,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为乡村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元素,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文化振兴将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水平,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

[2]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文献选编(第5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

[3]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1-1013.

[4] 梁严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J].西北大学学报,2020,50(06):37.

[5] 冯兵,赵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39(05):19.

[6] 刘立德,谢春风.新中国扫盲教育史纲[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29-130.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62-264.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64.

[1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

[1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22-123.

(中文校对:薛萃)

The Phased 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Funding of CPC

ZHOU Xiaoqing JIA Min SHE Yue

(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 Beijing 100026)

(英文校譯:翟世贤)

收稿日期:2021-08-11

作者简介:周晓庆,男,本科,研究馆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农业政策、农业文化、近现代农业史等方面研究及相关主题陈列展览内容策划,E-mail:zxq42195@sina.com。

周晓庆,贾敏,佘玥.建党以来农村文化发展阶段性演化及其经验启示[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4):7-13.

教育课程政策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 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尽管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英语课程进行了阐述[1,2,3,4,5,6,7,8,9,10,11], 但却鲜有文章运用课程理论分析其发展问题。Stern[12,13]对课程理论做了完整具体的阐述, 对二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组成要素, 即目标与内容, 课程教学和评价

基于Stern的课程理论, 本文从目标与内容, 课程教学和评价这三个要素对近代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在于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趋势。“了解不同时期的课程对未来课程的设计具有影响作用”[14], 因此本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当前课程和把握未来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2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分析

Stern认为, 课程通常包含三大要素, 他们都直接影响语言教学。

2.1 目标与内容

课程首先要回答要学什么, 达到什么目的。Stern的多维课程包括了水平、认知、情感和迁移四个目标。“课程应该提倡目标和内容的多样化”[13:79]。水平目标包括能力, 技能和语言行为, 但并不是语言学习的唯一目标, 应该也包括认知、情感和迁移能力。认知目标既是指对目的语的知识, 文化和社会的知识。情感贯穿于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迁移目标是对前三个目标的概括, 即通过外语学习, 获得语言学习技能, 对语言社会的洞察力以及发展对语言、文化和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与目标相对应, 多维课程也应该包括4个主要内容, 即语言、文化、交际活动和通识语言教育。

通过对比发现, 四项基本技能和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内容, 一直是英语教学中备受重视的部分, 而其他三个目标则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外语教学逐渐从单一的知识目标向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技能、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目标发展。各个目标的内容, 除水平目标外, 在表述上也逐渐细化;认知目标还逐步包括观察、归纳和联想等技能;情感目标由语言兴趣发展为情感教育, 迁移目标也逐渐着眼于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 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由一维向多维, 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根据Stern的课程理论, 这两个变化都是符合课程科学发展的, 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一步, 对语言教学以及对教学评价和课程计划具有重要作用。

2.2 课程教学

“怎样教”是课程的第二要素, 包括教学方法、学时、内容的挑选和安排以及教学媒介等。

通过对比发现, 近代我国在英语课程教学方法上有很大的变化。课程从对教学语言, 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教法做具体的规定, 到原则性指导, 到最后提出教学建议, 可以看出教学方法逐渐改变过去的硬性, 内容逐渐简化, 实则是充分鼓励学校和教师在遵循教学总目标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 选择教学顺序与方式的自由。在内容的表述上也体现了: (1) 教学与思想的关系; (2) 语言知识和技能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3)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 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转变也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 情感和迁移能力。

同时, 英语教学也逐渐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介。近代英语教学经历了由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载体, 到逐渐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过程。各种现代技术与教育资源的利用, 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 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教材的选取与安排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建国后的十几年, 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教材一度是俄语课本的翻版, 内容多以文学原著为主。1978年后, 除采用我国自编的通用教材外也逐渐引进原著。1988年以后明确提出了一本多纲形式, 在选材内容选取上逐渐选取了贴近日常生活的各种题材文章。

在课程教学上, 教学方法、教材的选取与安排由硬性地要求向灵活性和自由化发展, 内容由文学题材转向日常生活题材, 教学手段由单一向多样性发展, 顺应了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

2.3 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估评。尽管评价手段早已存在英语教学中, 但是直到1988年课程才首次出现“测试方法”, 1992年课程中专设了“考试、考查”部分, 包括笔试, 口试和听力测试。2000年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并重的原则,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在学业中应占一定的比例, 终结性考试形式包括听力、口试和笔试;主要测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测试从无到有, 从单一上升为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系统, 表明了测试改革方向的新观念和新要求。

课程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评价系统也逐渐转向综合评价。因此, 这三个要素的改革都体现了我国英语课程向素质教育发展的决心。

3 结语

回顾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 这一动态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变革情况都对我国英语教育持续稳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三个要素的变化代表了基础教育英语改革的发展趋势: (1) 课程设置更加完善。课程目标与内容从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向灵活性和自由化发展, 教材和内容逐渐丰富实用, 评价系统逐渐完善。 (2) 课程教学灵活性与自由性的趋势。对语言内容, 方法和手段等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 更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 (3) 课程实施设计朝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趋势。由研究教学方法转向研究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情感以及跨文化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终身教育的基本技能。 (4) 评价方式多样性, 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认知情感态度等学习过程纳入评价,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 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 课程个性化的趋势。设计符合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 既立足于中国国情, 又立足于地方和学校特点, 也将成为英语课程的趋势。一本多纲及不同教学媒介的使用都是为课程的个性化而提出的。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发潜能。

通过发现发现, 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在目标与内容的设定, 课程教学上的安排和评价方式三方面所做的改革, 是顺应课程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教研人员及一线教师在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中,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现有教学课程和英语教育未来的方向。

摘要:本文以Stern的课程理论为依据, 从课程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对我国近代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目的在于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趋势。对理解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 把握未来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非非.小学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7 (3) :48-50.

[2] 成晓光.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5) :23-25.

[3] 程晓堂, 龚亚夫.《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25) :66-71.

[4] 姜燕.多元化时代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18) :103-104.

[5] 勒妍.我国现行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版) , 2007 (11) :6-11.

[6] 李建平.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4) :30-35.

[7] 李雪华.解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改革方向[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 , 2003 (5) :14-15.

[8] 吕达, 张廷凯.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2) :1-5.

[9] 马开广.《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与《英语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8) :26-30.

[20] 彭刚.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与实施要求的解读[J].课程与教学, 2003 (21) :25-27.

[11] 武一.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体系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2) :96-98.

[12]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3.

[13] Stern, 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2.

教育课程政策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与规模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为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而实施了相应的税收政策,希望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并持续带动国民经济增长。而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对现有税收政策的研究,同时根据其中的积极条件来做好自身的纳税筹划与运营调整。

关键词:中小企业 税收政策 建议

隨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不断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来保证其良好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相关的税收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税务成本偏高而产生一定的运营压力,这对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中小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现行税收政策中的优势部分,积极调整企业的纳税策略来合理降低税负,而国家同样需要关注税收政策中的不足并进行持续的政策优化,减少中小企业的发展障碍并推动企业更有效的发展。

1 中小企业现行税收政策分析

1.1 税收政策较为零散

虽然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了较多的税收政策,但是由于政策制定时所处的经济环境有所不足,所以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整体来说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完整而有效的体系。同时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也有相应的区别,同时税收执法力度也有一定的不同而导致各地的中小企业享受的税收政策存在较大区别。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税收优惠量虽然整体较大,但是优惠内容和政策较为散乱同时变化较快,这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国家的税收征收成本也有一定的提高。

1.2 部分税收压力较大

在我国实施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以后,中小企业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进行纳税,虽然能够按照较低的税率来进行纳税,但是企业部分环节的纳税成本依然较高。现行的纳税政策中企业能够进行一定的进项税额抵扣,但是中小企业对可税额抵扣的部分了解和研究不足,加上企业自身可进行税额抵扣的部分较少,所以企业仍然承担较低的纳税压力。国家在中小企业所得税方面的费用列支相对较严,因此导致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处在较高的状态下。

1.3 税收扶持力度有限

我国对中小企业实施的税收促进政策主要是从降低和免去税收来进行,但是税收扶持手段整体来说较为简单同时扶持力度也有限。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数是从形式上来开展,对加计扣除、加速折旧等税收方法应用较少,同时相关税收政策的服务对象也主要是有一定收益的中小企业,对税收的公平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的税收政策中的间接优惠相对较少,在中小企业进行投资规模大、周期长且经济回报慢的项目时将会对企业产生较严重的影响。而且国家对于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发展区等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而对其他地区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这不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均衡持久发展。

1.4 税收政策导向性较弱

国家实施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需要以国家实行的产业政策形成良好的对照,但是现有的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导向性整体较弱。相关税收政策应该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而施行,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各类资源和资金往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同时进行国家整体的产业机构调整,但是现有的税收政策没有体现出较明显的政策引导方向,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而容易造成行业发展背离市场经济而限制发展的情况发生,而中小企业自身对税收政策的解读能力较弱而无法根据市场经济走势而提前作出良好的运营规划。

2 促进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优化建议

2.1 完善税收政策与法律

国家实行的税收政策与法律是中小企业纳税和运营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也是国家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逐步统一现有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并根据现有的经济发展背景来构建新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体系,相关政策需要充分体现出企业公平、税负从轻和促进发展等原则,强化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并利用法律条款进行有效控制。税收政策应当以适度原则和经济原则为基础来实行,首先需要控制税收优惠的总量同时根据现有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来突出需要进行优惠的重点。其次税收优惠政策还需要从过去的地区优惠政策逐步转变为产业优惠政策,不断丰富税收优惠的方式并合理降低定期减免税,提高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并带动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

2.2 优化政策咨询与税收服务

中小企业自身对国家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深度整体较低,很多时候无法根据企业特点和行业发展方向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工作,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咨询与税收服务工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较多积极影响。我国税务部门需要转变过去重视大企业而忽略中小企业的倾向,定期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政策宣传与纳税筹划的辅导工作,及时而高效地为中小企业办理涉税事项。同时国家还需要重视纳税代理机构为中小企业的纳税服务并完善相关纳税代理制度,帮助纳税事项了解不足的中小企业完成纳税申报并合理降低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税负支出。中小企业还需要加强与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深度,在贷款和融资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不仅有利于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负担同时为税收政策的实行提供良好的平台。

2.3 加强纳税管理工作

现在我国征税的税种有十多种,同时中小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项目也相对较多,因此中小企业中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也降低了企业自身的收益。首先税务机关需要完善自身的税务管理服务,缩小税收核定征收的范围并推动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简化中小企业的纳税流程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国家还需要利用税收政策来提高中小企业在税后的收益,明确中小企业可进行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并扩大可抵扣项目,同时利用中小企业纳税人的特点来降低自身的纳税税率,其次可以利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来延迟企业在固定资产中的纳税时间。国家同时应当鼓励社会对中小企业的合作与投资,能够利用资本所得扣除和风险资本公司投资扣除等方式来降低企业自身的纳税支出。

2.4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转型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企业在开发人力资源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工作还有所不足,而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能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较大作用,企业应当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国家需要鼓励人才资源往中小企业流动,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中技术人才、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毕业生的个人所得税费用,增强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来长久工作的意愿。而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时涉及到的教育经费和教育培训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培训服务都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些政策都可以合理降低中小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大,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投入和技术研发成果等都能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经济背景以及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企业的转型来获取更大的税收政策优惠,这对于控制税务成本和拓宽发展渠道都有积极影响,中小企业还需要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纳税工作。

3 展望

中小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影响巨大,因此国家需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良好的平台和条件。虽然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在后续的不断完善过程中会更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而中小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强对税收政策的解读并利用相关政策来规范自身的纳税与运营活动,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并减少不必要的发展障碍。

参考文献

[1] 董金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

[2] 李可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探讨[J].商,2016(8).

[3] 黄亚军,张文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8(1).

上一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范文下一篇:架线施工电力线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