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范文

2023-09-20

信息技术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幼儿园正在全面有效地推行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与游戏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游戏氛围、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本文阐述在在幼儿五大领域中将信息化技术融于游戏化课程中的策略、路径,进行分析论述,旨在更好地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实施。

【关键词】信息化;幼儿;领域;游戏化

一、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健康游戏化教育

3-6岁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和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幼儿园可将信息技术与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搭设游戏平台、创设游戏氛围,并于游戏过程中融入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健康教育目标。如组织幼儿开展“老鹰抓小鸡”游戏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游戏配乐,配以“我是小鸡,我是小鸡,咕咕咕”这类充满趣味的音乐,利用音乐充分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情绪,幼儿快乐地参与到游戏中。再如幼儿进行“三浴”锻炼中,尤其在幼儿的冷水浴时,为了克服幼儿恐惧或害怕的心理,教师在做好各项准备的前提下,播放“困难我不怕”或“我是勇敢的三娃”的歌曲,鼓励孩子不怕困难,坚定顽强地进行冷水浴。这样达到强身健体,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信息技术助推幼儿语言游戏化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学都是与幼儿游戏有机结合,幼儿在尽兴的游戏中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教师要将幼儿玩游戏的兴趣、劲头,将语言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表现出来。一方面教师在应用游戏开展语言教学时,对于常见的游戏,教师要尽可能的保证游戏的本质,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将游戏归还给幼儿,教师适当、适时地利用信息技术,将游戏达到更好地效果,更加激发幼儿玩游戏的兴趣和劲头,让幼儿获得最大限度的、最纯粹的快乐,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幼儿开发一些新游戏,例如孩子看过动画片《熊出没》后,孩子认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于是教师指导孩子在沙池里玩《沙池松林》游戏活动,这个活动完全是幼儿依据动画场面和自己已有经验创作,孩子们相互交流,在玩中不自觉地得到语言的训练和发展。

三、信息技术助动幼儿科学游戏化教育

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重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让幼儿产生一定的探究欲望,并且能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事物与现象的科学认知,让幼儿的科学素养有所发展。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思维、智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的动手、模仿、学习等能力发展。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播放科技短片先激发幼儿兴趣、如“食盐不见了”,“湿衣服变干了”等等,营造出良好的游戏氛围,之后再引导幼儿开展探究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形成对周边事物以及现象的科学认知。再如开辟小菜园,饲养小兔子,让幼儿养殖、种植等。通过这类实践性较强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形成发展。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养殖或种植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教师都可在网上搜索与之相关的教育短片,给幼儿播放,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展科学素养。

四、信息技术辅助艺术游戏化教育

幼儿期是幼儿审美的敏感和发展期,注重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如教师可将音乐与游戏有机融合,利用“音乐游戏”激发想象力,丰富幼儿情感体验,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在《小蝌蚪找妈妈》游戏中,教师利用图片与视频资料,先丰富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兴趣,然后选取适合游戏内容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进行游戏。幼儿戴上小青蛙的头饰跟随音乐唱歌,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转一转、扭一扭、游一游等。在唱到“小小蝌蚪游游游”这句时,幼儿手捂住眼镜蹲下,教师戴上青蛙头饰跑到活动室一角躲藏起来,然后幼儿跟着音乐的引导开始活动,寻找“妈妈”,在音乐声中,幼儿齐心协力找到“妈妈”。在这一游戏过程中,音乐让游戏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让幼儿的积极性更高,思维更加活跃。音乐给了幼儿启发,引导幼儿想象,让幼儿完全沉浸在由游戏与音乐构成的氛围中。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以及其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让艺术教学焕发出新活力,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与感染,

五、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游戏化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孩子最喜欢看的《熊出没》,《葫芦娃》等动画片,看完让孩子说说我们正确的做法。教师带幼儿到园外走走、看看,幼儿通过玩、听、摸、看等多种方法接触周边。我园附近有一家钢铁企业,孩子的父母基本都在这家钢铁企业里上班,幼儿都很想知道对钢厂里面是什么样子的,我借助有关资料,制作微视频,介绍钢厂里一些情况,孩子再也不觉得爸爸妈妈上班的地方那么神秘了!

现在幼儿园网络信息技术的硬件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软件需要跟进,尤其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广大幼儿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育,也就是在健康、语言、社会、艺术以及科学五大领域里,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游戏化课程有机结合,在大容量,生动、真实、多样的幼儿游戏中有效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晖;;术活动中巧用多媒体提高幼儿学习效率探究[J].成才之路,2016年01期

2、曹中平, 游戏课程化实践中的玩具优配[N]中国教育采购网,2020-06-24

顾卫峰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

信息技术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人才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国的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其中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势必先行。

一、教育信息化及其必要性分析

1.教育信息化

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指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高度普及和应用,并全面深入到各项学科教学中,从而实现教育效果与效率的双重提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通常来说,人们将教育信息化看作为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而从其表现形式来看,教育信息化就是借助现今的教育资源以及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密不可分,实现教育信息化,首先应该从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入手。

2.必要性分析

2.1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如今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拥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强制灌输,一味的自我陶醉。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使传统死板的课堂环境变得活泼,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活泼的课堂环境。

2.2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接受能力不一,并且在其他各方面素质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因材施教,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统筹全局,兼顾个体;但由于授课时间和教师精力的制约,课堂上教师往往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则能很好的弥补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使授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授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进而可以多方面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更能贴近因材施教的实际需求;另外还能令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直观化,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死板,课堂上许多教师习惯于使用粉笔与黑板,习惯于将知识和要点进行机械式的灌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显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进而形成了教师一边口若悬河,另一边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怪相。如果此时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利用精美的画面和动态立体的影像取代一成不变的板书,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4信息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降低教师的教学强度,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和采用多元化的引导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自行思考问题,这样可以每名学生进入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两大部分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样必然要求我国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还要积极引进各种信息化技术,使二者共同发展,不可偏废。其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而信息技术人才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则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下五个建议:

1.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应侧重于高级认知能力培养

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高度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维空间越来越广阔。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以往单纯的行为训练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种种需求,因此教育目标应该侧重于更高一级的认知能力培养方面。简而言之,就是教育活动要将学生的思维活动规范以及四维空间秩序维护作为重点,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从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价等六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社会的认同。现代化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操作计算机,记住几个基本概念,甚至是考取某些资格证书,而是要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内涵和作用,培养他们自我学习以及适应多变社会环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自身就具有很多优势,如直观性、多元化、趣味性、科技化等等,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其原本的优势,将隐性知识作为教育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方式融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比如: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以及协作教学等等。而在教学手段上,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多媒体技术,借助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知识的互联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提高课堂实效性。在评价方法上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形式,建立统一化、系统性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的灵活性、适应性和个性化。最终能促进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应是动态开放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不仅注重如何获取信息以及信息的分析加工,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更新,实现科学合理地更新,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科学性。动态化的教学模式是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手段,能使知识的传播手段和过程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相结合,充分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而在教材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充分的挖掘网络资源,同时也可将优秀的教程上传到网络,与各地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4.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相衔接

从学生受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看,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所打下的基础。因此,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首先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并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尽量避免教育的重复、资源的浪费,方便那些在中小学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在步入大学殿堂后,能够受到更高层次的、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

5.强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

从现阶段我国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缺乏专业化的训练。学校应该吧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不断进修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定期地组织和开展持续性的教师培训活动,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胜任多变的信息化教育任务,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结束语:

文章从教育信息化及其必要性开始分析,从中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因此搞好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了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头等大事。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在高等院校基本普及,但是这与实际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文章针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敬涛.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2009(01).

[2] 万朝阳. 浅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J]. 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08).

作者简介:孙奕敏(1976-),女,山东菏泽人,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范文第3篇

经常有学生当着我的面说:电脑如果不能上网不能QQ和聊天,那就干脆不上的好!我做为一位信息技术的教室感觉很失败。但回顾这么多年来的信息技术课,究竟在到了微机室后,学生们更喜欢做什么事?在“喜欢做”与“应该做”之间,我们一定只选择应该做吗?为什么不能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变成既喜欢又应该的双赢局面呢?

目前,随着社会相关产业的信息化及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各校都相继建设了网络教室。那里成了学生们的又一个乐园,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可以连接上Internet,有的学生课外(每天的第八节)也可以在网络教室连接上Internet。同时,网络教室也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上述的问题是其中之一— “贪玩”。

不可否认,一些信息技能可以在“玩”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发现,在信息技术课上表现积极的学生往往有着很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而一些平时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学生却总是在计算机操作上让人很担心。在上机操作课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在“聊天”、“QQ”、完成学习任务三者之间交替进行着,令人结目的是,他飞快的输入速度、敏捷的才思和娴熟的操作技巧。这些技能不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么?因而,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当教师的也应该好好地进行反思。

反思一:学生要不要接触网络 我们都知道“学生一旦接触互联网就会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通过正确的引导,网络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如果缺乏引导,学生也会被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正确的引导方法是什么?学生们知道网络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清楚电脑不仅是“游戏机”、“影碟机”,但他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沉迷于“玩”中。“玩”是年轻一代的天性,儿童时代的“玩”在网络的包罗万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延续。在“玩”中,有人“玩”出了精彩、“玩”出了一片赞扬声,也有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玩”得被家长“封机”。社会各界一直都在进行“学生上网利弊谈”,但不管谈论的结果如何,网络进入生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而且是时代的需要。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它是不可排斥的,它是工业时代转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我们要做的正是把学生引向“学习”中来。毋庸置疑,与任何事物一样,“网络”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到的是正视它、用好它。 “OICQ”、“聊天室”和“论坛”等正是网络创造出来的虚拟社区,我们不是要“取缔”,而是要“拿来”为教学所用,促使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这样才是积极的做法。

反思二:指导学生信息技术的道路

目前,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教技术,一味追着技术的发展,而我们自己所能学到的只是浩瀚信息海洋中的一滴水,所能教给学生的更可能只是这滴水的几分之一。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高信息素养的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是否进行了角色的转换?

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 1 管理、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主动地教和被动地学的关系了。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可能使一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教师。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位热情的帮助者,正如萧伯纳(George B.Shaw)所倡导的那样:“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反思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有人戏说:中国的信息化教育是办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微软培训班。的确,微软软件以其友好的界面、完善的功能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计算机,对其软件应用的学习无疑是必要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性课程,在知识、技术、能力和伦理道德方面都应有所涉及,它有其作为一门课程所必须包含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评价方法。因而没有理解(或曲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只停留在讲讲某个应用软件的操作、讲讲浏览器、讲讲某一杀毒软件的操作、„„,用教技术的方法来教技能将造成“穿新鞋走老路”——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效果。

另一个问题,因为教材的编写是“螺旋式上升”的,从小学到高中,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一直在“螺旋”中重复着,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旧的课程观,那么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无心学习、被动地“玩”的现象肯定很难被扼制。因而,运用“新课程观”来执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课程观中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创造、开放性、个性化、超文本链接的课程体系,因而,让学生参加到信息技术课堂的资源建设和教的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的自组织的过程,就会自觉地回归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信息技术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混乱”局面,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正确、有效的评价手段。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应该包含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对学生的认识太少了,我们面对的是几百位学生,每周一节课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有完整的认识。因而评价不能光靠教师自己,还要靠学生自己。根据国内外新型的学习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课评价所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文件夹,文件夹中包括了学生自己的作品、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对别人的作品评价、自己的心得、与别人交流的情况等等。评价的结果不是对某个软件的熟练程度(如Excel工作表包括了几行、几列),也不一定是某一个分数,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反思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飞得更高 各种各样的虚拟社区是学生的所好,很多学生在那里自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正如前文所述的那个同时进行着QQ、聊天和学习的学生那样,因为他要多任务工作,因而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但我们一直在课堂上排斥“OICQ”和“聊天”这类东西,就连学生自己也莫明其妙地舍弃他们的所好。反过来想一想,“如何有效地组织起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这些爱好能不能为学习活动服务呢?

这一类问题一直是教师们执行教学时所考虑的问题。

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中,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而我们教师实施这一方案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用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学会放飞学习者。放飞学习者的关键是:老师要敢放、会放,学生要大胆飞。

信息技术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农村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使信息技术课程走进了农村小学,各地农村学校都有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室,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伴随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的开展,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学虽然具备相关硬件设施,但师资力量相对不均衡,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上和享受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上出现偏差。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无疑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最大挑战和考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

现代网络中传播的信息不全都是有用的,甚至有些是有害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的影响。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是必要的。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培养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有了明辨丑美、善恶能力,才能为国家输送出合格人才。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了信息技术课堂上要适时渗透爱国教育。信息技术课堂的灵活性、丰富性、开放性与多样性为这个教育创造了条件,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信息技术教学,一方面要从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侧面,科学地确定学生应有的信息素养规格,另一方面要明确信息学科在人文精神熏陶中的作用,积极探寻二者有效融合的教学方式,可应用史学教学、比较教学、探究教学及直观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融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中。如在比较教学中,既可以对同类特征的不同事物对比,又可以对同一事物从不同方面或发展前后进行对比,使学生受到启示和教育。例如:将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与先进、快捷的现代计算机处理能力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并树立为国家的科学事业的振兴而努力的学习的情感目标。

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德育教育,也是该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在制作“中国的世界遗产”幻灯片时,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他们进行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Word、Flash等软件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上制作贺卡,写感谢信等,使学生具有一颗感恩的心,从小学会孝敬父母,尊敬老师。通过这些实例操作,学生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受到了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从知识到情感价值观都得到了提升。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我校目前有两个微机室,有些班级的学生人数超过了机房计算机的台数,只能安排一些学生跟其他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完成学习。但在安排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综合起来考虑再编排,让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同学帮助能力弱的同学;让性格比较开朗的同学带动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让他们慢慢学会沟通,最终实现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让学生留心观察别人的操作,看哪些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从而取长补短。如果碰到操作不会的时候,其他同学就要及时给予帮助,在学生感受到团体温暖的同时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要及时将自己做好的作品进行保存。因为我校学生微机室是公用的,而且电脑的每次启动C盘都会自动还原,为了保证学生做的作品能保存下来,要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把作品保存到老师专门为他们设置的F盘中,并放到相应的自己的文件夹中,还要教育他们不要随意查阅或删除他人的作业,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隐私权,这些常规性的教育我们在每节课中时不时地警醒学生。

当然,不仅要在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任何一门课堂当中也要渗透德育教育,因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无处不在。德育教育不能挂在嘴边说说,这个应该怎么做,那个不能这么做。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在无形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养成习惯。现如今的网络信息很发达,传达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作为一名教育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德育,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信息社会发展下的“新人”。

三、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小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抱有浓厚兴趣的正确引导学习,上机操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不加以正确引导,一些小学生会不辨是非,深受糟粕毒害,并沉陷其中。

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又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既利用因特网学习,又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之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浪潮中,各种知识掺杂其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一些小学生反映出来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之中,危害显而易见:占用时间、耽误学习、影响身体、精神恍惚,等等,最终导致很多学生不爱学习甚至放弃了学习。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学习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是我的德育教育工作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其次,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

四、在新课改的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缺乏与同伴相处的本领,到了上学的年龄,仍然缺少与同学、同伴友好相处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新课改的今天,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会合作探究、团结共进,更加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我们应注重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安排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和训练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随时探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相互质疑中、补充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而让他们认同团体合作的优势,而且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培养出更多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创造型人才,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在信息技术课中进一步加强渗透德育教育。在把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开阔胸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善于总结,用至善的情怀润泽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范文第5篇

为了加强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管理和应用,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的服务体系,促进工作交流,提高应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目的

1、提高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服务教学,方便教学,促进教学的意识。

2、坚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以学科教学水平及教师能力提高为根本。

3、促进我校全面发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考核

1、中青年教师必须按上级规定参加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培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争取优良成绩。

2、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种培训,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培训目标。

3、选送培训的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相应专题的培训,并承担学校安排的相关工作。

4、中青年教师要积极运用有关资源,实现电子备课。要积极运用网络进行学科整合教学改革。对自己所制作有质量的课件能及时上传,以便资源共享。

5、自觉遵守学校在电脑网络方面的使用规定。

三、考核方式

1、采取全面普查和重点抽查打分方式,采用听课了解、查记录、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考核。

2、对不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的教师要适缓职务评聘、晋职晋级,不得评优、评骨干教师。

三、教师奖励

1、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老师,优先给予评优评先晋级。

2、在教育信息化研究运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或取得研究成果的给予奖励。额度参照教办规定。

3、在培养指导学生方面取得成绩的给予奖励。

4、对教师自己所制作的获奖课件,根据级别给予相应奖励。

信息技术教育范文第6篇

(一)硬件

填写“设备序列号”、“装备位置”、“责任人”三栏。

(二)软件

由学校后勤人员填写。

(三)设备分配使用情况登记表

1、“网卡IP地址”栏,如果电脑已手动设置了IP地址,即填入该机固定IP地址;如果是自动获取IP地址,则填入“动态IP”。

2、“计算机名”栏填入本机的完整计算机名。

3、“网卡物理地址MAC”栏必须填入本机准确的网卡MAC地址。

4、“计算机品牌及型号(DXDIAG)”栏,如果电脑为品牌机,则填入品牌及型号;如果电脑是组装的,则填入“兼容机”

5、“操作系统”栏,一般为“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

二、电脑相关信息查询方法

1、“设备序列号”查询方法:

台式机电脑主机背面或侧面(笔记本电脑背面)标签,条码下的一串数字或是数学字母组合即是“设备序列号”。

2、网卡IP、计算机名、网卡地址MAC查询查询方法:

“开始”——“运行”——输入“cmd”确定——在出现的黑色方框内光标跳动处输入“ipconfig/all”回车

(1) 计算机名查询:

第一大行:windows ip configuration(windows ip设置)

第①小行Host Name(主机名):字母、数字、字母数字组合、中文名)

(2) 网卡物理MAC查询:

第二大行:本地连接(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无线网络连接)

第③小行物理地址:12位,由数字和字母组合,每两位中间用短横线隔开。

(3)网卡IP地址

第⑥小行IP Address(XP系统)

上一篇:共话巴山夜雨时范文下一篇:安全生产的基本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