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范文

2023-09-19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滞后的原因,论述了实现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

公共事业管理是在特定的管理环境中,政府和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人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努力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滞后的原因分析

与十几年前的农村基本无公共事业相比,这几年,农村的公共事业已有很大发展,但其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①基础设施有人建无人管;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人才流失严重,无法满足农民教育和健康要求;③社会保障基本没有,农民后顾之忧难消除。

针对当前状况,多数学者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方政府不重视

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政府行为导致很多地方政府把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以及如何保障充分就业、消灭贫困、保障健康、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环境优良等事业置于政府行为的次要位置,甚至不管不问,这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

1.2 发展战略严重偏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政府把大量的公共资源投入城市。在农村,本来应由政府承担的乡村道路、居住环境的改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基本上由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民自己承担,导致城乡公共品供给存在巨大差距。这种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1.3 决策体制落伍

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使农民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工作人员围绕自身的利益发展公共事业最终造成农村公共品、公共事业供需结构的失衡,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1.4 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和渠道单一

当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筹资主体被单一地归结为政府,而通过市场和其他渠道筹资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资金很难筹集,严重约束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1.5 约束监督机制缺失

农民自身受文化知识的限制,既缺乏民主监督的意识,又缺乏民主监督的能力,对农村公共资源的筹措、使用和管理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导致本来就来之不易的公共资源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2 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保证农村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缓解农村现实问题的需要

长期以来“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管理体制和倾斜政策,导致了我国农村的积贫积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短腿”。从农村的现实出发,为实现中央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就必须按照公共管理均等化的原则,全面实施公共管理创新,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2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迁,我国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呈全方位膨胀扩张的趋势,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并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为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2.3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根本改变农村发展模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完成了国家建设重点从政治到经济的转移,逐步坚定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决心,但是,“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体制改革将步入一个以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时代。要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为中心,彻底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3 实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应针对以下路径依赖综合治理。

3.1 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绩效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一元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要彻底改变农村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应废除城乡一元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3.2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我国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绩效不高的体制原因,是农村公共产品供求脱节、供需矛盾突出、供给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目的就是使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高度集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由管制转向服务。

3.3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1)依法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财政性经费投入

依法落实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财政性经费的增长。如果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加大,就无法满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必需的财政经费,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无法落到实处。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投入在农村公共事业内部的配置,首先,要重新配置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现有财政资源,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其次,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投入。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加大不发达地区农村的财政投入比重,包括加大直接财政投入、财政补贴、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

(2)拓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融资渠道

政府要充分利用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优惠等政策,调动企业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投入。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筹资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投入,弥补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尤其要加强舆论引导,使更多的社会资金通过非政府组织进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3.4 稳步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

(1)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努力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适当调整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努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精简机构和人员

严格控制乡镇领导职数,综合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核定和从紧控制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妥善做好乡镇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

(3)建立高素质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精减人员,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乡镇政府的用人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制和落聘淘汰制,严把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3.5 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为确保绩效评估有序实施,分层级建立政府绩效评估领导小组。可从乡镇政府管理的业绩、成本及其内部管理等多个维度来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来说,绩效评估指标可由通用指标和特色指标两部分构成,通用指标是适合所有乡镇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特色指标是指根据乡镇的实际所特定的个性指标。建立健全评估制度还应该科学选择绩效评估的方法,综合运用指标考核法、公众评议法、察访核验法等方法,力求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全面。

总之,农村公共事业涉及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要改变农村公共事业落后的局面,除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外,关键在于实现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从而有力推进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静波,索志林. 中国城乡公共事业管理比较研究[J]. 商业研究,2008(3):204-206.

[2]李同彬.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农村经济,2006(8).

[3]张勤.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J]. 中国行政管理,2006(7).

[4]彭国甫,鄢洪涛. 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2):12-16.

[5]王为民. 论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管理[J]. 经济与管理,2006(7).

[6]张润君. 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2007(1):56-59.

[7]D. Kettle.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 Washington,D. C;Brookings Institution,1993,22.

[8]陈又中,陈伟东. 国家与公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J]. 新华文摘,2006(12).

[9]彭国甫. 构建地方政府有绩效评估体系的三个根本问题[J]. 湘潭大学学报,2007(4):76.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设立以来,发展缓慢,普遍存在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基于问卷和访谈调研的结果,对大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结论,并由此提出一些该专业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调查

引言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1998年我国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所高校首次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1]。

虽然开设学校众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本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按专业培养方向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上述问题急需解决或进一步澄清。2013年6月,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了《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按就业状况分“红黄绿牌”,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为“黄牌”,因其普遍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可见,该专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切实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困难局面,需要掌握第一手数据和相关信息,特采取多种形式对该专业毕业生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认真整理,希望提出的对策建议能够为今后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性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等;二是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针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某高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含盖了各届毕业生,且人数分布均匀,经分析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整体来看,调研对象目前均有较稳定的工作,但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有“跳槽”经历的学生较多,离职率约为38%,毕业生在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比例有较大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工作单位性质的就业分布

从图1可看出,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从业比例最大,达到42%,国企次之,占27%,二者总计达到69%;7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的占总人数的22%,自主创业及其他占总人数的9%。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2011届为67%”,这表明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明显低于平均值。

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按职能划分,包含行政、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生产等,具体如图2所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30%;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其他类别约占总人数的16%。如果从行政管理岗位的宏观定义来看,总计有63%的毕业生从事该类工作。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的统计结果有一致趋势。《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就业比例为10.4%,其后为销售(10.0%)和行政、后勤(8.7%)等”。

图2 不同岗位职能从业人数分布

(2)调研对象的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及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5个区间,具体见表1。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分布不均,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地点不同等影响因素造成。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资收入水平在3 500元以下的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5 000元的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学生。7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 700元左右。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水平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2 900元左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指出,“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月收入3 57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月收入2 927元[3]。”对比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处于低等水平。

(3)调研对象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对象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共4项。其中,选择“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

整理结果表明,对就业现状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63%;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具体见图3。这个比例略高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的“在就业的2012届本科生中,58%对就业现状满意”。

经统计,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其他(主要是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

(4)调研对象对各项能力的重视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了了解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列举出了10种能力[5],毕业生根据求职时的亲身体会和工作经验进行了排序选择,结果如表2所示。

(5)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通过整理发现,约有80%的调研对象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度较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更大,这与社会总体对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反映基本一致。约有59%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原因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此类岗位制度要求“逢进必考”,且在招聘岗位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求极少。有21%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改专业,一些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愿意向用人单位透露自己的专业名称,而用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等专业替代。

就业局限性大,社会认知度、认可度低,也是前述“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上述调研对象认为该专业的专业性质为其在就业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2.用人单位调研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了几十家用人单位,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调研主要针对各个用人单位对管理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管理类人才培养及毕业生求职的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主,以面谈、电话访谈形式为主。

(1)人才需求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企业校招的管理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毕业生,且多数企业目前已趋近于饱和状态,部分管理职位人才招聘主要以内部选拔为主。从政府和事业单位角度来看,公共事业专业在招考过程中并不占专业优势。以2014年公务员国考为例,会计专业计划招录5 752人、财务管理专业计划招录4 747人、市场营销专业计划招录1 089人、工商管理专业计划招录1 745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录621人,招录人数最少,这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对专业的需求比例趋同,实际情况也说明本专业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就业出路很困难。

(2)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素质,包括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等方面;二是心理素质,包括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等方面;三是能力素质,涉及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创新、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四是业务素质,包括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

(3)资格证书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一般有固定要求。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高校应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突出学生培养特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素质教育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普遍提出的“德”的要求,课程中应设置《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课程,同时补充其他途径,如做志愿者、义工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强化学生专项能力培养。针对学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要专项研究,针对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求设计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路径、仿真环节、评价体系等。

4.引导学生考取各类证书。通过调研,明确真实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鼓励并尽可能帮助其考取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

5.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提出了学生培养应该“加强实践、实训环节”的期望。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一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二是更新实践、实训、实习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调整,各类指导大纲、指导书要切实可行。从实训的设计、执行、考评、总结完善等各环节进行改革,形成特色,持续推广。

6.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一是适时调整课程科目,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和特色,符合社会需求;二是针对每一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切实摆布好理论教学、实践锻炼、素质教育等方面之间的设计与链接。

7.实行“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以便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效果的主观调查和客观反馈[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15.

[2] 张坤,黄婷,周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与成功择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3,10(10):104.

[3] 郭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10-11.

[4] 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2-43.

[5] 古松平,吴继,雷泳川.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探讨[J].商业经济,2014,(1):127.

[责任编辑 杜 娟]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范文第3篇

摘 要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动力,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表现在高职院校治理改革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以人为本治理改革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具有教育理论的逻辑;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教育历史的逻辑;还是一种为政尺度,具有教育实践的逻辑。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坚持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是关键;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本质;坚持人才为基、文化引领是动力;坚持科学评价、发展第一是技术路线。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

陈礼龙(1969- ),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治理,学校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襄阳,441050);陈新文(1970- ),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高校治理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国家教育现代化进行了系统、全面、前瞻的规划,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1]回顾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有学者认为,自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想的核心”[2]。这是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转向。当前,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治理现代化被正式提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仅且更依托于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办学治校主体地位和价值,是新时代高校内部治理改革应遵循的基本逻辑,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根本所在,更是对人的现代化之于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回应。

一、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动因

(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共同指向人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和2009年分别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简称《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简称《行动框架》)所蕴含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于高等教育(机构)使命的论述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次世界教育大会《宣言》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而在第二次世界教育大会《行动框架》中则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帮助人们应对与迎接挑战,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全球性的共识[4]。这种高等教育(机构)职能与使命的转变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从关注社会发展到关注人的发展,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高等教育从公共服务向公共事业的转变。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重申了联合国相关机构当年发布的《仁川宣言》中提出的“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的新愿景。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又提出:“到2030年,要确保所有人获得接受支付得起的,有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一般高等教育的公平机会。”[5]随着全球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鲜明特征。《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目标倡议,必将被更多国家所认同,这个目标倡导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回归人的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类型教育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目标上虽有差异,但在发展理念上却是相同的,即都关注人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6],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快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整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始于1983年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虽然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教育的“三个面向”仍然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努力方向,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加需要。北京教育科学院禇宏启教授认为,“只有教育为了促进人的主体性的提升,促进人的解放而努力奋斗时,这样的教育才称之为现代教育。”[7]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教授提出,“要以人的观念为基础,以人为本,建立新的教育发展范式,通过去标签化、去行政化、去工程化来优化教育生态。”[8]教育理论界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即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人的现代化,根本路径也是人的现代化。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人的现代化既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终极目的,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教师和学生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教师和学生发展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内部治理改革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具体来讲,高职院校治理中人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人的理念与思维的现代化、人的知识与能力的现代化、人的关系与发展的现代化,以及保证人的发展的制度现代化,这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更符合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和要求。

(三)高职院校深化内部治理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以来,“立德树人”的思想逐渐成熟。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置于“全面发展”之上,体现了以習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继承、丰富和发展[9]。立德树人既是教育的本质体现,又是人的成长发展规律,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高职院校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类型,肩负着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只有落实好立德树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的现代化要求。而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治理必须克服官本位、行政化思维,紧紧抓住教育的根本问题,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从院校治理的角度来讲,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需要突出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价值,满足主体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对美好职业教育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逻辑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基于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的认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是必然的选择。“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落实,需要先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人”是指谁;二是“本”是指什么。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指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师生员工,“本”主要是指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主体全面自由和谐发展,这些构成了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逻辑起点。由此逻辑起点进行分析,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应该遵循教育理论逻辑、教育历史逻辑和教育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产物,也是实践的主体,“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0]“以人为本”的核心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所以,“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具有教育理论的逻辑;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教育历史的逻辑;还是一种为政尺度,具有教育实践的逻辑。

(一)基于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逻辑

在人类教育的历史上,长期存在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的争论,这是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不同主张,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目的认识的视角和方法。从当前的角度来看,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都有其进步性,同时也都有其局限性,但这种争论让后人明白了教育的目的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价值构成,教育改革不能只强调社会需要,也不能只强调个体需要,更不是简单融合社会与个体需要,而要分析教育改革要素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教育改革理念。“以人为本”高职院校治理的教育理论逻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导,尤其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引,特别是其关于“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1]的论断,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和明确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想。三是教育思想史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取向,他们主张,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些思想和理论丰富和发展着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内部治理的理念,成为指导高职院校开展“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基于思维方式的教育历史逻辑

随着教育领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技术在高职院校治理中正遭遇激烈碰撞,院校治理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提示我们在进行内部治理改革时必须要反思历史发展的规律、遵循历史变革的逻辑。长期以来,受社会治理存在的浓厚的人治传统惯性影响与常态干扰[12],在高职院校中,治理主体还缺乏准确评判院校治理中的“以人为本”的能力,无法正确区分“合理性”“合情性”与“合法性”,容易将“以人为本”简单理解为“人情化”和“个人化”,从而将合情、合理置于合法之上。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典型的官本位、行政化思维,这种思维容易导致理性价值流失,与教育治理现代化在理念和目标上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治理必须彻底摒弃官本位和行政化思维,凭借“以法治校”的思维落实和深化“以人为本”理念,重点是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因为能否有效制约学校行政权力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评判依据。“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既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强调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遵循,强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应有张力。

(三)基于为政尺度的教育实践逻辑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新定位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贯彻落实“两个大计”就是要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也是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为政尺度,是院校治理改革的实践逻辑。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凸显了人性内涵,其出发点是人的需要,目的指向是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主要矛盾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关系”[13]。对于教育来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人民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的重要类型,近年来紧紧围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化改革,全面支撑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宏伟目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职院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人才缺乏与内涵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水平发展需要与治理能力落后之间的矛盾,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自觉做到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尊重师生发展需求、尊重办学治校的基本规律,全面落实“两个大计”,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为了人人”的目标。

三、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路径

随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变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加快推进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的治理改革成为重要途径和突破方向。当前,高职院校治理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教育异化问题,如对信息技术和考核手段的过度依赖、对效率和经验的过度推崇等,严重削弱了院校治理中理性价值的地位以及师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创新能力。“以人为本”的治理改革,是要将“人”拉回到教育场域,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促进教育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可以全面“消解教育异化”[14],一方面,其强调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旨归;另一方面,其强调教育过程不能违背人固有的成长规律。没有“以人为本”的落实,就没有教育本质的回归,就不会有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五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根本保障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5]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16]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九个坚持”的系统要求,其中把“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置于“九个坚持”首位。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高职院校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简称“双高计划”),而在高水平院校建设方案中,“加强党的领导”列十项建设任务之首,成为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所以,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根本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保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在高职院校主要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和解决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依靠,把培养“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二)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17]。高职院校坚持依法治校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关键所在。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依法治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许多院校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制定了各自的学校章程,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依法治校理念不强、缺乏相应法制监督与约束机制、救济渠道与救济制度不完善等[18]。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并有效运用学校章程,全面落实学校章程所规定的议事规程和运行机制,这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学校章程是学校内部治理的最高规章,“学校章程不是一个孤立的制度文件,它应该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和依据,在其下应该有一个与其精神相一致的庞大而规范的学校制度体系”[19]。建立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体系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是民主管理的思想基础和运行保障,民主管理则是依法治校的表现形式和实践逻辑,而“以人为本”则是整个制度体系的核心理念。

(三)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本质追求

高职院校治理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院校治理资源,平衡利益诉求,实现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认可,学校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不仅表现在实训条件、“双元”育人上的不足,还表现在制度建设、治理结构上的不完善。其最关键、最核心的内涵问题是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和治理实践的项目化,导致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不到有效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得不到有效支撑。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符合教育本质追求的治理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要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逻辑,即实践过程中处理好与学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之间的逻辑关系,建设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推动形成立德树人的新机制、新模式,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新体系。当前,高职院校正面临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互联网的虚拟化带来了学生发展选择的多样性和科技伦理的中立性,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现实要求和根本目的。同时,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也是高职院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和根本标准,因为它“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20]。

(四)坚持人才为基、文化引领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内生动力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兴国必先强师”的指导思想,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且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2019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职院校“双高计划”,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和专业的目标,这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教师队伍应该成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21]。高职院校建设专业人才队伍不仅是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要求,更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职院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和“双师型”教师结构改善,以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大力弘扬并积极建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制度的文化价值及专业人才在学校治理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五)坚持科学评价、发展第一是“以人为本”治理改革的技术路线

高职院校自21世纪以来,在教育项目制的治理逻辑下引入了竞争机制,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的资源分配方式,改变了教育治理模式[22],对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项目运作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意外后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变数,形塑了其组织运行方式和人才培养过程[23]。高职教育项目化治理带来的不仅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改变,还带来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教师和学生评价的改变。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性,项目化治理可能导致教师发展自主性、创造性的丧失,加上高职院校教师群体本身所具有的“三重有限性”[24],即有限的理性、有限的意志力和有限的自私程度,项目化治理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来说或许并不是最适合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需要“以人为本”,建立发展性评价与有效激励机制。发展性评价与有效激励机制的核心在于强调评价与激励只是手段,发展才应该是治理的最终目的。而且教师发展必须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否则只能是一种私人行为,而不是公共事业。教师的价值在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教师劳动的特点则在于其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简单的项目化、数字化评价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急功近利,阻碍教师、学生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最终影响的是教师队伍水平、学校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所以“以人为本”的评价必须符合人才成长与教育发展规律。

“以人為本”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其可以具体化到学校治理的各个领域,以精准、细致、系统的思维,科学定位不同领域工作中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机制,全面深入解决治理改革中的动力问题、能力问题和合力问题,激活人力资源,提升治理能力,形成治理合力。“以人为本”在治理实践中可以理解为“主体优先”,“‘主体优先’治理理念强调学校内部治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外部的肯定,更强调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即最大程度地满足主体多元化发展需要和作为办学主体的精神追求”[25]。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正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普遍关注和“十四五”时期的重要追求,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在宏观上强调的是对产业和技术发展的适应,在微观上则体现为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要求的适应。“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及其实现,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适应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坚持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领导,将办学治校上升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将教师发展真正视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作为“以人为本”的治理核心,将依法治校、科学评价作为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治理基础和技术路线,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和制度体系,由此可推动高职院校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双高计划”的宏大目标。

参 考 文 献

[1]余庆,胡金木.教育现代化与时代新人的培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8次学术年会综述[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125-128.

[2]张应强.从以国家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3-26.

[3]眭依凡.从管理到治理的嬗变——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变迁的线索[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9-32.

[4]赵叶珠,游鑫.十年高等教育理念的若干新发展——基于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文本细读[J].高教探索,2011(1):25-28.

[5]别敦荣,易梦春.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8(1):57-65.

[6]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20-06-09.

[7][8]尹玉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进展——第一届北京教育论坛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15(6):78-80.

[9][20]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7.54.

[10]李玉玲,孟祥建.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J].文化学刊,2018(7):170-171.

[11]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04-22.

[12]薛澜,李宇环.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J].政治学研究,2014(5):61-70.

[13]关雷.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发展——中国人学学会第二十届年会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8(12):2.

[14]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82.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17]权威发布:十九大报告全文[EB/OL].(2018-03-13)[2021-05-10]. 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45.html.

[18]李清,陈兵.高校依法治校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2):22-24.

[19]陈新文.大学治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章程思考[J].职教论坛,2015(1):42-46.

[2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2]游玉佩,熊进.单位制与项目制: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制度逻辑及反思[J].江苏高教,2017(2):21-25.

[23]郭建如,周志光.项目制下高职场域的组织学习、能力生成与组织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2):141-164.

[24]于剑,韩雁,梁志星.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2):59-68.

[25]陈新文,陈礼龙.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主体优先”的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4):5-12.

On“People-oriented”Governanc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tivation, Logic and Path

Chen Lilong, Chen Xinwe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ducation modernization; educational governance; people oriented;  morality education

Author  Chen Lilong, 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Xiangyang Polytechnic(Xiangyang 441050); Chen Xinwen, professor of Xiangyang Polytechnic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范文第4篇

摘 要:由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下,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特征和要求,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改革。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建设 改革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早已有超过600所的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但是有关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一些问题甚至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即是该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各个高校仍在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自从200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面不断进行认真探索,在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应特别注重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的培养,强调培养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变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上来。就是说,我们的毕业生一方面就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管理和操作能力。

一、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分析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背景下,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一般而言,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包括知识发展型培养目标和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知识发展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继续考研升造或擅长理论研究的学生。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则是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实践技巧的学生。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理论上当然也面临着制定和实现这两个培养目标。从专业发展方向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为培养知识发展型人才打基础,这是因为:首先,由于公务员必须公开考试和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并无任何优先权或特权;其次,我国事业单位正面临改革,人才需求也极为有限;再次,中国的公共事业(包括社区建设)发展受体制性因素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快的发展,因此,兴办这一专业更多的是为培养研究型人才打好专业基础。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在本科层次设置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课时限制等原因,培养研究型人才是难以做到的。再加上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面临着与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不平等竞争局面,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还面临着考研、升学的障碍。这是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这也是一部分高校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认为:在现阶段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着重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是不现实的。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征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狭义的“公共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公共服务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者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众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2)具有社会化的管理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又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的正当利益的实现。(3)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涵盖广泛的领域,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与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的管理才能。

公共事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掌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管理、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四年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

1.整合优势、明确方向、办特色专业。目前,就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的学科特点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化事业管理、医疗卫生管理、体育管理、教育管理、科技事业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社区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和农村事务管理等领域。根据对文法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分析,该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定位于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这是因为我们从国内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一般是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医疗卫生管理一般是在医学院校开设;体育管理一般是在体育院校开设;经济管理一般是在财经院校开设;环境保护管理一般是在有环境科学及环境规划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

而文法学院除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还有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本科专业,有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一个学科领域就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包括科技政策的制定及管理,并且学校是一所以地学、环境资源等为特色的理工类高校。这些都是该校优势,也是他们确立自己的相关管理方向的基础和土壤。可以说该校所要办的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向是依托于自己的资源优势的,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添加了就业的砝码。

当然,要在坚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色”的基础上来显“特色”。具体说,就是继续保证开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平台课程,体现其专业规范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然后来突出特色。该校通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来建构专业平台,然后通过专业选修课设置三个方向模块来打造特色,每个模块设置3—4门专业选修课程,以供高年级学生有目的性的选择。如:在该模块中,社区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社会学原理、社会保障学、社区发展学、城市社会学等课程;科技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科技政策与管理、知识产权与文化事业管理、非盈利组织管理等课程;环境资源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政策与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

2.以理论为基础,兼顾价值性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技术性课程的比例。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属性和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的改革设计该校遵循“整合性、有序性、开放性和先进性”原则,按照以政治学为导向,以管理学为核心,以行政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为次核心,以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审计学、文秘等为辅助工具的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以理论为基础,兼顾价值性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技术性课程的比例,如:开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统计、社会调查与方法,口才交际、书法、普通话训练、教育管理学、环境经济学、文献检索、SPSS技术等课程,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多选择一些实践性强的选修课,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他们还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攻读第二学位。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入学时的认识教育(含入学教育和军训等)、专业课程的认知学习和毕业时的毕业实习三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教育部高教司也反复强调,尽管目前在教学规范上还没有考虑到实践环节教学这个层面上来,但必须坚持这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其中第二和第三个环节的实习尤为重要,具体方法有:

(1)教师编写公共事业管理案例,供学生模拟锻炼,学习讨论。管理案例进行教学既能节省经费,又能使学生在校内获取深入现场的感受和实践训练。

(2)组织各种讲座和参观考察,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走出校门,深入公共事业管理现场参观学习、咨询了解、讨论提高。

(3)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事务管理实习”、“学生办公室主任、教务科科长助理实习”、“社区岗位实习”、“公共机构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进入角色,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4)将毕业实习结合学生就业选岗,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社区或相关事业单位实习。通过毕业实习、论文撰写与答辩,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4.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首先,坚持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来源。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全职教师中的一部分可来自本校其它院系,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势;兼职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政府或其他部门有实际管理经验的官员或管理人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政界知名人士、杰出成就者担任名誉教授。其次,强化师资培训。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不断引入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此外,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理论工作者。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充实专业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及向名牌高校输送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增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并开展相互评课活动,达到提高师资水平的目的。再次,继续完善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既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建设,又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该校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进行社区共建作为基础和依托,建设一个可供学生常规性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社区相关的管理工作和活动,锻炼学生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干精神。

5.导入“2.5+1.5”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内打通二级学科的壁垒,广泛探索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路子,探讨“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从学校工程类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公开选拔招收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用三个学期的时间系统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既懂公共管理科学、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后同样授予他们管理学学士学位。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农业教育,2006(3)

2.李笑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李燕凌,杜宝贵,欧阳晓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高等农业教育,2004(6)

4.刘健.论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5.孔春梅,罗朝慧,安俊美,张战勇.关于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6)

6.蒋纯红,张劲松.WTO背景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7.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6(5)

8.宣勇,何作井.“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02(5)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9)(责编:吕尚)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范文第5篇

受政府职能分工和管理体制影响,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表现为离校前和离校后两个层面,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离校后主要依托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机构开展服务。

与在校大学生相比,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以下简称离校毕业生)组织化程度低、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就业相对困难,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获取就业服务。

离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管理现状

以西部某省為例,据调查,离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顶层设计不足,信息化程度不一

目前,全国公共就业人才系统尚未建立统一的离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公共就业信息系统)。由于历史原因,各省公共就业人才机构功能不一,管理形态差异较大。基于自有功能和管理现状有关机构开发建立了信息系统,但带有过渡性、临时性特点,相对低端、粗放,存在技术稳定性不足和信息安全漏洞等问题。服务层面仍以“点对点”为主要形式,尚未形成网状服务格局,信息化、精准化服务优势未能发挥出来,尤其与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程度相比,离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偏低,难以满足离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求职的需要。

信息分割,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由于技术平台不统一,多头开发且相互不兼容,导致信息分割。在基层,为满足上级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监测需要,存在手工多次重复录入数据的现象,人为增加了工作量,失去信息系统应有的作用。系统内信息资源缺乏活性,学生登记信息仅为内部管理监测所用,不与外部对接,无法与相关部门比对,学校、招聘单位、社会有关部门之间缺乏互联互通。存在招聘信息不足,时效性差,质量难以保障问题,体系内缺乏动态更新信息保障机制,整体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功能单一,管理与服务脱节,毕业生参与度不足

现有的信息平台多为各机构自建门户网站,主要用于自身宣传和信息发布。管理类信息系统一般不对社会开放,仅止于毕业生信息登记,偏重静态数字的掌握,不能实现网上业务受理;缺乏供需匹配对接基础上的精准推送服务,学生登记依赖行政约束,学生认可度尚待提高。

指标设计不科学,就业监测功能有待完善

现有信息系统主要监测反映登记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专业、学历、院校等内容,一般仅反映静态数据特征,就业监测不够全面。大多不反映学生就业质量性和动态性数据特征,不反映服务机构结果性特征,缺乏主观满意度、就业稳定性、待遇和保险等结果性数据分析,缺乏市场预判性数据分析。

构建专门针对离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对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离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公共就业信息系统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

公共就业信息系统用户包括离校毕业生、学校、招聘单位、公共就业人才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1、满足离校毕业生需求。实现远程登录报名,满足信息填报、修改和添加需要;满足就业岗位和考试信息定向推送需要;满足申报参加见习、培训和就业指导需要;满足申办就失业登记证、落户、存档需要;满足申请困难帮扶、创业贷款和就业资金补贴需要;满足政策咨询、服务网点选择、投诉和评价服务需要;履行就业结果反馈和服务终止告知义务。

2、满足学校需求。实现离校毕业生数据自动导入功能。满足查阅、检索、监测本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状况需要;实现招聘信息与校园网双向交换和共享功能,分析统计本校毕业生数据,掌握学生享受公共服务情况。

3、满足招聘单位需求。实现招聘与求职信息的自动筛选匹配和定向推送功能。满足招聘信息发布、修改、注销功能需要;了解国家政策,掌握招聘市场动态。

4、满足公共就业人才机构服务管理需要。实现对个人和单位信息审核、删除、导录功能;实现网上业务受理功能,初审见习、落户、存档、办理就失业登记证、创业贷款等业务资料;发布政策和业务办理程序,开展自身宣传展示;实现毕业生就业和单位招聘信息检索、统计、下载等管理功能;满足对下级服务机构考核监管和网上咨询投诉处理的需要;根据学生意愿和就业制度规定,划转、指派下级机构完成相关服务;设计开发信息系统,建立系统操作规范,审核登录用户和经办操作机构人员。

5、满足政府监管部门要求。实现域内就业监测功能,满足查阅、分析、统计、下载、打印功能需求;满足投诉处理和批转功能要求;满足对服务机构监管要求。

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分门户展示、毕业生服务和后台管理三个子系统。根据服务管理现状和用户需求分析,门户子系统主要实现通知公告、政策发布、业务指南、就业调查、招聘信息发布、宣传展示、政策咨询等功能。

毕业生服务子系统主要实现网上业务受理和经办功能。包括求职推荐、人才测评、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就业培训、创业贷款、项目孵化、户口迁移、档案管理、办理就失业登记证、资金申请、困难帮扶和服务机构选择、评价与投诉等。职业推荐拟实现学生信息与招聘信息的初步匹配筛选,在此基础上通过短信或微信提供定向推送服务。网上经办业务主要实现资料初审和有关信息的远程自动打印功能,避免毕业生多处奔波办理。在实施毕业生就业服务过程中,毕业生可以自主选择服务机构,并逐项对服务情况进行评价。系统对各服务机构服务情况进行动态记录,建立离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数据档案,以便就业服务情况监管和就业状况监测。

后台管理主要实现毕业生信息管理、就业监测、服务监管、统计分析和消息发送等功能。其中毕业生信息管理主要实现毕业生信息分类查询、审核、导入导出功能;就业监测主要依据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专业、学校、意向、去向、薪酬、社保等数据分析;服务监管实行分级权限设定,依据服务留痕记录,对本区域内各机构服务情况进行对比和跟踪,包括就业率、满意度调查,包括指派服务、投诉处理情况跟踪,包括困难毕业生安置情况核实,向毕业生发送相关消息等。

业务流程分析

公共就业信息系统设计

目标设定

系统建构着眼于离校毕业生精准化就业服务,应适应离校毕业生组织化程度低的特点,建立区域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弥补“点对点”服务的局限;应着眼于公共就业服务之改革,倒推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完善,提升公共就业人才行业服务能力;应着眼于政府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为其提供有效的就业监测和服务监管数据支撑。系统建构应集监测、管理与服务于一体,满足多用户需求。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分展示层、业务层、数据层三部分,结构上由门户、毕业生服务、后台管理三个子系统构成。门户子系统设公开信息1个功能模塊,毕业生服务子系统设账户管理、学校管理、招聘管理、机构服务管理、评价管理、在线咨询和业务处理7个功能模块,后台管理子系统设用户管理、信息处理、消息管理、投诉管理、公开信息管理5个功能模块(图2)。

技术方案选择

根据系统多用户使用的实际,综合考虑到用户使用方便程度、信息安全性、数据实时性和可溯源性等要素,特别是方便政府部门和公共就业人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上级机构直接追溯到下级服务机构操作的原始数据。系统宜采取B/S结构部署系统架构,运用数据加密、强制存取检测控制、日志审计和数据备份恢复等方法保障数据安全,实行用户权限责任制度,实行服务器隔离管理,优化数据库以提高性能,减轻负载,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运行稳定。

系统开发主要使用HTML、ASP.NET和Javascript编写。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中性数据库。运行环境上,服务器运行于Windows server 2008平台,客户端运行于WindowsXP或Windows7以上版本,并可以向下兼容Windows10操作系统通用的浏览器,同时适于移动端使用。

系统数据

系统数据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毕业生基本信息,渠道来源为毕业生自主登记、教育部门(学校)数据导入、公共就业人才机构采集、有关政府部门数据比对四方面,内容包括学校、专业、学历、性别、生源地、政治面貌、学习成绩、奖惩和就业意愿等;第二部分为招聘信息,渠道来源为单位自主注册发布、校园网交换导入、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征集发布等,内容涉及单位介绍、岗位描述、能力素质要求等;第三部分为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服务数据,渠道来源为机构人工服务数据记录、网上办理业务留痕提取,内容包括服务项目、次数、时间、资金和就业单位等;第四部分为基础信息数据,包括用户信息、业务操作人员信息等(图3)。

外部数据交换涉及人社部门就失业登记系统、教育部门离校毕业生信息系统、校园网招聘信息系统和民政、扶贫部门困难人员信息系统等。就失业登记系统要共享就失业登记个人及其享受服务情况数据,以便对接办理就失业登记证;离校毕业生信息系统要实施毕业生信息的数据导入;校园网系统要实现招聘单位信息数据交互与共享;困难人员信息系统要实施困难毕业生身份比对认证,以便开展困难毕业生托底帮扶(图4 )。

用户与权限

系统用户主要包括离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机构(省、市、县三级)、招聘单位、学校、政府监管部门(人社、教育行政部门)、社会机构(民政、扶贫部门)和普通浏览用户,共7种角色。所有用户可以浏览门户子系统相关内容,无需注册。离校毕业生实施实名登记注册制,由门户前台认证登录,权限设置为毕业生服务子系统所有内容;公共就业人才机构统一由省级机构负责用户、角色、权限、日志管理,省、市、县依据规定和学生居住地负责本区域相应就业管理和监测;招聘单位实行注册审核制,门户前台登录,权限为发布、注销招聘信息,获取学生信息匹配推送;学校实行后台认证登录,权限设定为本校学生就业情况监测,实施校园网与系统招聘信息的交互管理;监管机构和社会机构后台进入,监管机构权限设定为本区域就业监测、服务监管和投诉处理,社会机构权限设定为困难毕业生数据交互和监测管理。

系统应用与实践

系统可行性分析

系统基于省域内离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设计,适用于省、市、县三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为保障系统设计开发到实践应用的可行性、实操性,系统设计之前,笔者曾到西部某省公共就业人才机构调研。该省2016年有高校毕业生35.6万人,省、市、县三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当年实名登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8.85万人,有服务记载15万人次。全省建立起相对成熟的实名登记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毕业生报到登记和有关部门的数据监测,实名登记系统已经运行四年并升级一次。本系统是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出的有针对性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具有可行性与实操性。

系统开发使用效果预估

从使用功能角度,预期系统开发使用可以实现离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全过程、全覆盖管理,满足毕业生域内异地就业和网上业务受理需求,解决离校毕业生游离组织服务体系之外的问题。特别是提供就业信息个人订制服务,实现信息定向推送功能,极大方便学生求职就业。此外,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系统将实现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机构服务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解决离校毕业生底数不清,服务不实,结果无法测量一系列问题,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率;系统将实时掌握人力资源市场动态,开展数据挖掘分析。

从技术的角度,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 2008中性数据库,方便管理和扩展数量庞大的用户和数据,契合离校毕业生流动性强、就业服务多样、就业更为复杂的特点;考虑到政府部门和公共就业人才机构监督和管理的刚性需求,在运行环境上,适配了Windows server 2008平台,客户端直接运行在操作系统的浏览器上,保证了适应性与兼容性。与此同时,针对信息推送和就业动态监测功能,采取了B/S结构部署框架,通过数据加密、强制存取监测控制、日志审计和数据备份恢复等方法,可以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运行稳定,减少后期维护。

预期系统启用初期会遇到管理维护不到位、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招聘信息不足等问题,应建立意见反馈和运行管理保障机制,逐步改进与完善。

系统开发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现系统设计、开发到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好责任主体、业务标准、监测指标和信息安全相关问题,并建立保障机制。

1、明确责任主体。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和顶层设计需要,确定省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为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维护责任主体,由省、市、县三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共同维护使用。系统建成运行后,应建立系统运行管理保障制度,明确各方权利和管理责任,实行定期反馈通报制度。

2、统一业务标准。系统设计要实现有关业务的网上受理和经办功能,实现这一功能的前提是省、市、县三级机构职能明晰和业务流程、标准一致。为此,系统开发使用前,应厘定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职能划分,统一服务标准,完成业务流程定型。

3、明确就业监测指标体系。就业监测的内容与指标设定是系统开发的重要考量要素,统计指标按照目前人社部统计报表要求,包括登记人数、实现就业比例、就业形式、就业流向、服务人次、资金补贴相关内容。除此以外,应建立综合质量评价性指标体系,包括就业比例、就业分布、市场需求、满意度、创业比例、服务效果多个维度。

4、实行信息安全监测。公共就业信息系统基于离校毕业生就业的全过程服务设计,覆盖面广、受众多、业务链长、社会影响面大,系统设计开发应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运行稳定,应将系统纳入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监测范畴,动态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堵塞安全漏洞。

参考文献

[1]李田,王东成,唐善武,姚亚锋.陕西靖边、高陵、镇安三县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03):38-41.

[2]于鹏,周振宝,李晶才.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0,(08):51-53.

[3]高海軍.基于网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医学教育探索,2009,(12):1581-1584.

[4]彭宇.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总体设计[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201-203+206.

[5]刘伟,葛新权.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2):93-96.

[6]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01):139-141.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范文第6篇

2、体育院校里的学科生是怎样的存在?

3、论问题导向教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4、王忠明:两种资本,一个市场

5、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

6、本科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的意愿与偏好

7、关于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思考

8、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的实践研究

9、浅议小企业的创新管理

10、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1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事业问题探析

12、关于独立学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13、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4、浅淡构建科学有效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系统

15、基于中国移动的无线城市发展策略

16、市政公共产品价格规制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

17、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8、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其思考

19、构建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扎实推进陕西新农村建设

20、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初探

2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2、税收降低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3、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

24、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5、上海市老年人适度劳动参与对健康的影响

26、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出路探讨

27、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五维一体”学生评价创新

28、“号码百事通”凸显固网运营商转型魅力

29、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广西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30、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及其有效途径

31、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工作探讨

32、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

33、基于大学生满意度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评估及改进策略

34、公管人:可能会被忽视,但不会迷失

35、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工作的新境界

36、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两个方向

37、公共事业管理:“万金油”还是“鸡肋骨”?

38、全球化经济背景下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9、关于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40、公益类事业单位“NPO”改革模式适用探析

41、分层次教学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探索

42、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研究

43、中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问题探析

44、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制度安排方式及其比较

45、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

46、我国政府善治途径探析

47、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48、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49、论新时期事业单位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创新思考

上一篇:泰山一日游范文下一篇:环卫局宣传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