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检验研究论文范文

2023-09-19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0 月—2015 年10 月该院收治的12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120 例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67 例, 女性53 例, 年龄在36~70 岁之间, 平均年龄 (52.51±5.89) 岁, 病程在0.6~3 年之间, 平均病程 (1.8±0.5) 年; 组, 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66 例, 女性54例, 年龄在37~71 岁之间, 平均年龄 (53.01±6.23) 岁, 病程在0.6~3.1 年之间, 平均病程 (1.9±0.6) 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病程) 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所有被试人员的清晨空腹血, 取血3 m L,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

1.3 检测指标

主要指标有C-反应蛋白 (CRP) 、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差±标准差 (±s) 表示, t检验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χ2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由表1 可知,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血清检测的C-反应蛋白 (CRP) 、 尿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Hb H1C) 、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各生化指标阳性率比较

由表2 可知,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标 (C-反应蛋白 (CRP) 、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Hb H1C) 、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 一般发生在10 以上的患者中, 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 手脚冰冷等, 病情较轻的患者主要是肾功能损害, 若发现不及时极易转为尿毒症, 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故早期的发现非常重要。 有研究报道[2],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诊断中发现有白蛋白尿, 该指标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可能原因为患者肾功能降低, 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障碍, 导致白蛋白尿的出现[3], C-反应蛋白是机体的一种应对疾病发生时发生改变的非糖基化的聚合类蛋白[4], 机体出现炎症时, 促使炎性因子刺激血管释放内皮因子, 从而促进肾小球细胞的增生, 肾小球通透性增强, 进而加速该蛋白的合成;糖化血红蛋白是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它不受体内血红蛋白的影响[5];血清胱抑素C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 该蛋白质直接反应着人体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7]。

研究主要指标有C-反应蛋白 (CRP) 、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血清检测的各种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CRP81、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这些指标对预测肾病糖尿病有较大的价值,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摘要:目的 探讨生化指标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同时期在该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120例为对照组, 采集所有被试人员的清晨空腹血3 m L, 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 (CRP) 、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等指标的水平, 并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阳性率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血清检测的各种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CRP81、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这些指标对预测肾病糖尿病有较大的价值,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关键词:生化指标检测,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康燕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24) :92-93.

[2] 魏燕, 梁月兰, 王霞.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22) :4-5.

[3] 赵大龙.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诊断[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15) :2262-2263.

[4] 杨栋梁.浅论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3) :120-121.

[5] 王娴默, 杨章元, 明亮, 等.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17) :2464-2465, 2468.

[6] 涂良水.三项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18) :229-230.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 年10 月—2015 年10 月该院收治的90 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WT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2 型糖尿病;无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疾病;其他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无严重的精神疾病, 能与人正常沟通;均自愿配合研究。 患者中男女比为51:39, 年龄36~75 岁, 平均年龄 (52.5±2.8) 岁。 患者病程2~11 年, 平均病程 (4.6±1.7) 岁. 将同时期医院90 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 均自愿配合研究。 对照组男女比为50:40, 年龄37~75 岁, 平均年龄 (53.2±3.1) 岁。 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以研究对象均空腹12 h, 均在晨起后收集尿液, 取中段尿液, 分装于两个试管, 各5 m L, 以4 000 r/min进行离心分离5 min, 取上清液进行检验。 使用HT-2000 尿液分析仪 (桂林华通医用仪器公司) 及相关尿蛋白分析试纸检测尿蛋白含量。 使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含量, 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含量,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阳性状况, 对比两组患者中尿蛋白阳性与微量白蛋白阳性状况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尿蛋白含量阳性率、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P<0.05。 详见表1。

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P<0.05。观察组患者中尿蛋白阳性患者、尿蛋白阴性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阳性率与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且尿蛋白阳性患者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易引起患者身体器官、组织发生损坏, 进而引起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病进程较缓, 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 可持续多年微量蛋白尿, 当患者病症加重, 出现明显蛋白尿或水肿现象时才会引起患者注意。 患者常见临床症状除大量蛋白尿及水肿外, 还易出现高血压、贫血, 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肾功能病变。 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病变达到5 期时, 就被称为终末期肾病[1]目前对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肾脏移植或血液净化, 但长期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身心均会造成极大影响。 因此临床需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及早发现病症, 并控制疾病, 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存在的蛋白, 正常人体内蛋白较少, 难以检测, 当蛋白含量较高时, 则可检出。 尿蛋白是临床检查肾脏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 但人体出现全身性疾病时也可能引起尿蛋白阳性[2]白蛋白属于血液中常见蛋白, 其在正常人尿液中含量较少, 难以检出。当肾脏发生病变时, 肾脏会异常渗漏白蛋白, 进而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阳性。 但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心血管疾病之间均存在联系, 因此当检测到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时并不能直接确定患者肾脏发生病变[3]。 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尿蛋白阳性患者均表现为微量白蛋白阳性, 刘建华[4]的相关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进一步说明尿蛋白和微量白蛋白联合应用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测效果。

综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具备应用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 将同时期医院9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 所以研究对象均进行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对比两组人员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尿蛋白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P<0.05。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P<0.05。观察组患者中尿蛋白阳性患者、尿蛋白阴性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且尿蛋白阳性患者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 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具备应用意义。

关键词: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

参考文献

[1] 何彦俐, 王振楠, 杨晓波, 等.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结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15, 9 (23) :70-71.

[2] 苏勇.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 2015, 28 (31) :65-66.

[3] 刘克芳.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氮肌酐的影响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z3) :361-361.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肾病综合征(NS)是指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临床特点: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日)、水肿、高脂血症,血浆蛋白低(≤30g/L)。病情严重者会有浆膜腔积液、无尿等表现1,2。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激素治疗,其疗程较长,不良反应较多。中西药物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3,4。对采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按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西药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5~42岁;中西药结合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7~44岁。两组的严重程度、病程、体重、身高、体质指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文献5

治疗方法:⑴西药组:①一般治疗:重度水肿患者卧床休息,防止和控制感染,低盐、低脂、低植物蛋白饮食。②利尿药物:口服双氢克尿噻25~50mg/次,3次/日,或应用速尿20mg,2次/日肌注。③降脂药物:洛伐他汀20mg,1次/日口服。减少尿蛋白:洛丁新10mg,1次/日口服。④免疫调节治疗:强的松首始剂量1mg/kg,每天上午9:00顿服,直到尿蛋白转阴后,每7~10天递减5mg,至15~20mg时每周减2.5mg,直至5mg/日为维持量,若8周无效则渐停;环磷胺(CTX),CTX的剂量2mg/(kg·日)或200mg,隔日静注,累积量达6~8g后停药。⑵中药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汤(自拟)6,7,据激素治疗的不同时期,采用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方法,3天1剂煎汤服。主要药物:黄芪、白术、茶树根、熟地、泽泻、光山、枣皮、丹皮,茯苓、益母草。在激素治疗初期:脾胃阳虚者加附片、牛膝、防己;肝肾阴虚者加知母、黄柏;气阴两虚者加党参、牛膝、前仁;风热犯肺者加麻黄、石膏、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陈皮;气滞水停者加五皮饮及云香、砂仁等;湿热壅滞者加白茅根、萆藓、黄柏、石菖蒲等。激素治疗中期:肝肾阴虚者去熟地加生地,加知母、女贞子,旱莲草;阴虚内热者生地加知母、女贞子、元参;湿热症者加苍术、黄柏、白茅根;持续尿蛋白者加金樱子、芡实、玉米须。激素治疗后期,随激素的撤减,肾阳虚者:加补骨脂、仙灵脾、仙茅、兔丝子;脾气加服补中益气丸;兼有余热者用生地,加知母、白茅根。观察12个月。

观察指标:24小时尿蛋白总量或随意尿蛋白/尿肌酐的比值;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血脂;血沉;活动性尿沉渣;电解质、血压和肾功能。

疗效判断标准:①完全缓解:症状、证候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及红细胞转阴,尿蛋白定量持续<0.2g/日,肾功能恢复(保持)正常,血清白蛋白恢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基本正常3个月以上;②部分缓解:症状、证候与体征基本消失,其半定量积分值减少≥75%,尿蛋白及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尿蛋白定量持续<1.0g/日,肾功能恢复(保持)正常,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基本正常3个月以上;③有效:症状、证候与体征明显好转,其半定量积分值减少≥50%,尿蛋白及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25%,尿蛋白定量持续1.0~2.0g/24小时,肾功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3个月以上;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取P<0.05。

结果

西药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0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联合组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6,P<0.05)。

讨论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与病理类型有重要联系,不同的病理类型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不相同。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激素治疗敏感,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缓解率较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性腎小球病完全缓解者更低。本组未能进行病理学分类是研究的不足之处。

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中医治疗主要按风水、湿毒、水湿、湿热、脾肾阳虚等证型辨证施治。其疗效的评定以水肿消退与否为指征。然而,水肿消退并不意味着病情完全缓解,患者仍可有蛋白尿及其他病理改变。近20年来,中西医肾病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对肾病综合征的辨证施治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将肾病综合征分为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4个本证,外感、湿热、血瘀、湿浊4个标证,辨证分型须标本结合,以本为主;并确定了相应的病证结合诊断标准,为肾病综合征辨证诊断规范化及疗效评定客观化提供了依据。

本组中药组方中方中以益肾为本,加以益母草活血化瘀,疏通血液循环,利尿消肿,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茶树根清热凉血,软化血管,增加肾血流量,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结合不同症状采取辩证施。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1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表现

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尿蛋白表现为主,通常患者的尿蛋白浓度已超过正常水平,以尿白蛋白的分泌率或24 h总白蛋白表达结果,其范围为20~30 ug/min或30~300 ug/24 h,(健康人通常

2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2.1控制高血糖

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及肾脏增大,当血糖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时,这种改变可以恢复。高血糖症是糖尿病肾病的使动环节,高血糖也是处罚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成因。既然糖尿病肾病是由于患者糖尿病所引起的,那么控制患者的高血糖自然是防治糖尿病肾病首要考虑的。美国DCCT通过实验研究肯定地揭示了理想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预防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患者在控制高血糖方面,除了饮食禁忌外,还应当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对于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一般应当尽早使用胰岛素。胰岛素在控制血糖方面的效果是其它药物不可比拟的,且副作用极小,对于患者肝脏、肾脏几乎没有损伤。

2.2纠正贫血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直接表现为尿蛋白症,当患者自身蛋白代谢异常,会出现:EPO产生不足、GRF降低、铁利用度下降、白蛋白排泄率和全身炎症等。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症状重,贫血是其中一项较为危险的因素,会导致心血管出现问题,并增加患者死亡的概率,因此,临床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贫血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早期糖尿病肾病出现贫血症状后,会加快肾病的发展,导致患者的肾脏病变加快。糖尿病肾病的最终发展结果对人体破坏性是极大的,而一旦患者并发贫血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速度。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防治中,及早发现并纠正患者的贫血状态,就能够降低贫血因素对于病理的促进作用,从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同时,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后,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代谢异常,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应注重纠正患者贫血症。

2.3控制高血压

通常患者被检查患有早期糖尿病肾病时,很大程度上要参考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也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能够进一步影响患者肾脏的健康。对于患者高血压进行预防和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速度,减少糖尿病肾病对肾脏的损伤,减低末期肾病的出现概率。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进行血压的控制,一般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7.2/10.6 k Pa。在控制患者血压方面,临床科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效果比较理想。实际上,在临床的实践中,一旦发现患者开始有蛋白尿发生,就可以临床给药ACEI,并不用十分关注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症状发生。临床中采用ACEI除了能够稳定患者血压,还可以通过血压依赖性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效应、非血压依赖性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效应及非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效应,以实现控制患者蛋白尿的目的。越来越多的医学循症实践都表明,ACEI药物在预防和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方面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2.4低蛋白质摄入

早期糖尿病肾病已经出现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在长期作用下会导致肾小球的损伤,造成损伤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尿蛋白的出现引起了肾脏内血流的动力学变化。临床中以限制患者的蛋白质量和种类的摄入作为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措施之一。高蛋白饮食不仅会造成患者肾脏代谢压力,加重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早期糖尿病出现后,患者体内的蛋白质代谢出现异常,蛋白质无法正常进行合成,同时在糖类的生成方面则变强,引起糖类在体内的过度形成,进而引发高血糖症。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高血糖症后,所排出的蛋白质会同时增加患者对于蛋白质的代谢损伤,如果此时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不够,就会表现为体内氮元素的失衡,患者身形逐渐变瘦,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症,严重者会经常性地感冒、身体感染,甚至伤及性命。而如果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多时,患者的肾小球会出现高灌注、高滤过,并随着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不断加剧这种情况发生,导致糖尿病肾病病情加重,对患者肾脏的损伤也进一步加剧。所以在临床中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在饮食中多食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动物蛋白质,如鱼、禽、牛肉、瘦猪肉、牛奶等,尤其是牛奶及其奶制品都是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期间可以优先选用的食品。牛奶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能够快速地被人体所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全程都不会产生核蛋白,对肾脏没有过多的消耗,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食用。相对来说,植物蛋白中存在着大量非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其他营养元素,应在患病期间尽量少的食用。

2.5调整异常的脂代谢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伴有脂代谢异常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血脂异常带给糖尿病患者极大的损害,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甚至会造成肾脏的损伤。在糖尿病患者中,脂代谢异常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血液流动力学,引发动脉硬化、栓塞等症,甚至会直接导致肾脏病变,进而影响肾功能损害。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具有化学趋化作用,被巨噬细胞摄取后可刺激其产生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可促进肾细胞间质纤维化改变。同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促进肾小球内过氧化物阴离子的生成,加快DN的进展。大量的医学实践也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还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恢复内皮细胞功能,及抵抗炎症的发生等。

3结语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极大,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早期给予有效的预防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肾脏疾病损伤发生的概率。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在长期高血糖作用下,同时受到其它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肾脏损害性疾病,一旦发病不予重视,末期导致肾病难以逆转恢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师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与治疗加以重视。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对患者的血糖、血脂加以控制,科学调节饮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尿蛋白现象,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几率。早期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防治过程,应当予以重视。

摘要: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仍在研究阶段,目前还没有十分合理的医学解释。早期糖尿病肾病如不尽早预防,一旦发展为肾脏疾病,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病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临床应尽早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并加以防治。临床中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以控制高血糖、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低蛋白饮食、调整脂代谢等方法为主。通过对糖尿病肾病防治方法的阐述,以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高血糖,防治,干预

参考文献

[1] 王俊琪,张珍,陈明.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的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3(1):59.

[2] 单国浩.百令胶囊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1).

[3] 余传芳.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4] 黎汉吉.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3(10):17-19.

[5] 余翠,熊钱颖,王李卓,等.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65.

[6] 张舒媛,王东超,李博,等.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5(10).

[7] 黄庆聪.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透析方法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6(3):97-98.

[8] 宁晶娜,吴艳玲,娄卫民.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16(2):41.

[9] 邹涛.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6(3):35-36.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患者年龄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实施后的疾病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改善率、血糖控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效果观察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患者年龄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年龄最小的是62岁,最大的是88岁;平均71岁。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授权书。

1.2方法

(1)同伴支持:组织相近时间段就诊的患者组成糖尿病肾病同伴支持小组,选取1名为同伴支持组长(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自愿参与、病情控制好、自我管理能力强),对小组长进行糖尿病肾病知识的培训。同伴小组每月至少举行1活动,包括复诊时会谈、微信群聊、结伴运动等,相互分享经验以及情绪体验,同伴小组长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医护人员,以便于给予重点干预。(2)尊重需要。首先要强化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帮助患者设计应对方法,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对待治疗,了解胰岛素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对其日后正常生活、工作的积极作用,从内心认可自己患者的身份。鼓励患者多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交往活动,恢复与朋友、同事的往来,重拾往日友谊。(3)自我实现的需要:帮助患者回顾不良生活行为方式,讲解其对患者治疗、病情进展的不良影响。强调自我管理患者病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请同伴组长现身说法,让患者参与到自身的饮食、运动方案的制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其意识到自身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其参与糖尿病病友活动、尿病讲座等促进患者互相关爱实现自我价值。(4)饮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饮食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病情、血糖指标以及饮食喜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饮食偏好,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合理饮食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普及糖尿病肾病疾病知识、危险因素以及注意事项等,说明饮食禁忌。或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等形式增强患者对饮食治疗的正确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家属指导。鼓励家属配合护理工作,督促患者遵照医嘱合理饮食,向家属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落实饮食治疗计划,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疾病控制效果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腎功能改善和血糖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患者肾脏功能受损,逐渐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减退,使毒素不能有效排出,若不能及时控制会发展为肾衰竭,增加治疗难度且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透析治疗来清除血液中毒素和多余水分,缓解疾病发展,主要有HD和PD两种方式,研究显示,两种透析方式均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从实际应用效果上看,两者各具优势和不足,而本研究证实两种透析方式均可有效清除血液中杂质,但HD可获得更充分的透析效果,PD在缓解炎症水平改善营养状态方面更具优势。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而CRP、IL-6、TNF-α是常见炎症指标,这些炎症因子不仅可以介导炎症反应,扩大炎症反应,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加剧机体损伤,还可引发脂代谢异常,诱发胰岛素抵抗,且长期的炎状态还会影响机体蛋白质合成,增加蛋白质代谢,加上长期透析治疗对蛋白的消耗,会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导致ALB、TP、Hb水平下降。通过透析治疗可清除毒素,缓解肾脏压力,改善炎症状态,提高营养水平,有助于维系健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能够增强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萍萍.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2):90-91.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肾病检验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发生院内感染病例, 其中男56例, 女44例;年龄18~68岁。查阅100例患者病历, 按有关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诊断,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2 诊断标准

1.2.1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1) 大量蛋白尿, 24h尿蛋白量>3.5g; (2) 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 水肿; (4) 高脂血症; (5)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1.2.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的诊断

按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为尿检异常[尿蛋白 (++) 以上和 (或) 尿沉渣中每高倍视野红细胞>5个]和 (或) 肾功能异常, 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尿检或肾功能异常。

1.2.3 肾功能不全患者

根据血肌酐水平178~707umol/L, 为慢性肾衰者。

1.2.4 尿毒症

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者, 血肌酐>707umol/L, 需规律血透维持生命。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发生率

狼疮性肾炎总数54例, 发生院内感染22例, 院内感染发生率40.7%;肾病综合症总数136例, 发生院内感染26例, 院内感染发生率19.1%;肾功能不全 (血肌酐<707µmol/L, 行保守治疗) 总数272例, 发生院内感染30例, 院内感染发生率约11.0%;尿毒症总数216例, 发生院内感染18例, 院内感染发生率约占8.3%, 详见表1。

2.2 感染部位

本研究院内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上呼吸道感染占46%, 肺部感染占22%;其次为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皮肤、软组织等, 详见表2。

2.3 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

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毒症、肾功能不全住院后发生院内感染最快的是肾病综合症患者, 其次为狼疮性肾功能不全, 详见表3。

3 讨论

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狼疮性肾炎、尿毒症4种疾病为肾内科常发病, 同时也是肾内科发生院内感染最多的疾病。

本研究中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9.1%、40.7%, 明显高于尿毒症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文献报道肾病综合症发生院内感染最多占43.3%~51.9%, 肾病综合症患者院内感染率高, 首先有疾病本身的因素, 即大量蛋白尿使蛋白大量丢失, 血清IgG水平下降,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紊乱, 主要系补体旁路B因子下降及白细胞功能受损;其次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 抑制了人体免疫细胞功能, 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多国内外文献报道, 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尤其是联合应用易发生感染, 加重病情, 合并症多, 预后差, 需高度重视。

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突出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受累。有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 由于免疫病理损伤患者的皮肤粘膜屏障, 使病原菌入侵有了较为便利的途径;SLE患者吞噬细胞的作用减弱, 补体成分减少, NK细胞 (自然杀伤) 的数量减少、功能下降, IL-1、IL-2等细胞因子水平减低。

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0%、8.3%, 明显低于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患者, 但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基数大, 几乎与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相当。因此, 也应重视防止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中存在抑制白细胞活性的多肽抑制因子, 白细胞趋化性受损, 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慢性肾功能不全常伴有淋巴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尿液生成减少, 对泌尿道冲洗作用减弱;同时慢性肾实质损害致肾内瘢痕形成, 引起肾单位尿流不畅, 致病菌易潴留繁殖, 而抗生索不易在局部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慢性肾衰并血透患者院内感染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 免疫功能下降:维持性血透患者有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 白细胞移动和吞噬功能减弱, 而尿毒症患者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输血等又进一步削弱患者的抵抗力。 (2) 营养不良:血透患者多有营养不良, 特别是蛋白质缺乏, 原因是透析中丧失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的缺乏导致淋巴细胞减少和功能的降低。

本组资料提示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 并且住院后至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也短。两者比较最大的差别就是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均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因此, 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了院内感染发生的机遇、缩短了院内感染的时间。管理好此类患者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

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4种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患者的免疫力低下, 而以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后更为严重。要降低上述疾病的医院内感染率, 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治疗原发病是必须的。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正规有效的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蛋白尿减少, 浮肿消退, 血清白蛋白及IgG水平上升, 住院时间缩短, 免疫功能恢复, 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掌握好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指征、用法、用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同时, 尤其在冲击治疗时应用对预防感染的发生可取得良好效果。对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能降低毒素、增强免疫力、改善内环境, 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几种肾病常见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 (LN) 、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这4种疾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结果 上述4种疾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9.1%、40.7%、11.0%、8.3%。结论 这几种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患者的免疫力低下, 要降低其医院内感染率, 重视病室空气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院内感染,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

参考文献

[1] 李弋南, 张燕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院内感染[J].分析及防治, 2007.

[2] 白燕, 任爱红.肾病综合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 2006 (21) .

[3] 王荔.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6.

[4] 林海英, 张丽敏.肾脏病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 7.

上一篇:课例研究职教论文范文下一篇:外国制造业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