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04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民生问题十分重要。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9亿人,比上年增加了184万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土地利用率大幅下降、土地撂荒率直线上升、现代化生产方式难以普及,“空心村”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失现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1.1耕地利用率较低,农业生产资源利用不足

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龄55岁及以上人口的超过1亿人,占比33.6%。中国农村男性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农业生产由老年人或是妇女承担,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产品产量减少,小型耕地被迫闲置、土地疏弃、无人垦植。以耕作难度大、易撂荒的山区为例,2014~2015年,中国撂荒村庄比例高达78.3%。而近几年,土地撂荒问题越发严重,四川、福建、湖北和贵州的农村撂荒率高达92%,东北和华北地区耕地撂荒率略低。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力度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农业现代化程度。

1.2先进生产技术普及率较低

随着农村优质劳动力的外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城镇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先進生产技术无法在农村进行有效普及,加之目前农村现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民无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导致农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偏低,生产成本较高。

1.3农村教育事业难以普及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普遍落后,教育资源质量较差,缺少优质师资资源和教育设备,教育资金也并未发放落实到位。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优质教育,导致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较差,农村教育事业短时期内无法得到长足发展。

1.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老龄化趋势,农村经济的发展缺少了中坚力量的支撑。长时间的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不断上升,城乡差距加大,阻碍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2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建议

2.1完善政策制定体系

政府应完善农村劳动力管理政策体系,合理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流动,结合党的十九大政策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强化农村的就业政策。在各地区宣传农村先进政策制度,吸引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并积极为返乡农民提供就业补贴。另外,促进乡镇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利用企业效应提高农民收入。

2.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由政府主导,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就业、医疗、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权益,让广大农民获得与城镇人民相同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由此吸引农民返乡创业。

2.3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在乡镇中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向村民普及素质教育重要性,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也应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教育资金与设备合理利用。另外,各级教育机构也可增设农业相关专业,为农村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2.4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在返乡创业的浪潮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农村产业大数据产业链,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村地区第三产业收入。

2.5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

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可利用小型、便于操作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满足农村现有劳动力操作需要。还可应用农田浇灌的半自动化机械的设备。相关部门还可组织开展讲座和实操等培训,向农民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理论和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教育是对人格方面进行教化培育,使其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而农村教育,方向直指农村地区,对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农村教育视角,研究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原因在于知识水平制约,转移就业困难;转移盲目性较大,组织化程度低;权利意识较弱,自身权益难以维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素质提升改进农村教育目标;普及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农村教育观念;重视综合教育丰富农村教育内容;加快解决转移劳动力子女入学问题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山东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前,乡村振兴战略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乡村振兴需要素质较高并且数量充足的农村劳动力。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截至2017年,山东全省人口为1000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44.30万人,一直呈减少趋势。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其转移的重要因素,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教育作为一种动力机制,其发展状况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有着极大的催化影响。因此,从农村教育视角出发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发山东省的农村人力资源,发现并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促进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教育原因

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而选择离开农业部门去往非农业部门。但是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低,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了他们在转移与就业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

(一)知识水平制约,转移就业困难

学历低,缺乏劳动技能,学习创新能力较差,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如表1所示,山东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在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方面,文盲数量是6.2%,而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总人数占比超过90%,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不超过10%。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追求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对劳动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非农产业严格的学历门槛、技能门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只能是从事体力劳动,而无法胜任非农产业的工作。

(二)转移盲目性较大,组织化程度低

山东农村地区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老一辈农村劳动力的思想中,血缘、地缘观念浓厚,这也就给他们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行为决策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多是跟随有过外出就业经验的亲朋、老乡,也从事和他们相同的职业,并非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或是政府引导。这种转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业并不稳定,而且在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依靠亲友老乡,而不是第一时间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同时,这种组织化程度较低的转移也会引起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

(三)权利意识较弱,自身权益难以维护

由于文化知识的匮乏,农村劳动力的法律观念淡薄,他们往往仍然保留着朴素的思想,口说为凭,对人保持着极大的信任,在转移到城市工作的过程中,他们通常意识不到要努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比如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争取正当平等的社会保障等。从另一方面而言,文化教育的不足与法律意识的缺乏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找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或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自身的利益受损,或走向极端,采取非理性的措施而产生严重后果,农民工讨薪难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同时,我国当前市场法制建设仍未健全,监督不力,惩治不严,这就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进而不愿转移。

二、农村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人类拥有的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質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会影响其转移信息获取以及做出合理转移的决策,同时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转移就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接受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进一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就一般情况而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农业部门转移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产业,这些产业通常都是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专业化、现代化的生产,这是与农业生产截然相反的,农业生产的技术停滞性更高,生产方法也更加单一化和简单化,因此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过程中,要求农村劳动力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和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可以使劳动者具备从事一项生产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从而可以尽快上岗,提高生产效率,文化水平则会使劳动者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技能培训或者技能创新中更具优势。农村教育中的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形式都是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乡村振兴,减轻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巩固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还要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山东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和其他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的省份,在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且转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应该更新观念,认识到教育对于乡村振兴、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巨大作用,把教育作为基础产业来开发,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通过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来消化农村劳动力增长的态势,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压力。

三、山东省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教育是强国兴国的必由之路,山东更是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在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以及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之后,山东省不断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根据山东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结果显示,到2016年年末,99.8%的乡镇有幼儿园、托儿所,99.7%的乡镇有小学,25.8%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同时农业从业人员的文盲率从第二次农业普查时的9.2%下降到6.2%。另外一个方面,山东省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教育费附加)为1888.83亿元,比2016年增长3.60%,比2015年增长11.9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0.40%,2016年比例为20.82%,2015年为20.4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比例稳定保持在20%以上,并且每年保持较大增长幅度。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山东的农村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在有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亟待改善。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一般

缺乏专业技能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绊脚石,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的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前最有效率也是最基础的方式理应效果显著,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转移劳动力参与度较低,他们往往持“培训无用论”的想法,或因自己文化水平低不会学习,或认为自己要从事的职业并不需要培训,考虑到机会成本过高因此他们选择直接就业;另一方面是培训的地区差别较大,省内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较好,而德州、菏泽等地转移培训往往流于形式,这造成了资源的无谓浪费。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等滞后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使农村劳动力更加顺畅地转移和更灵活地就业。但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仍存在问题。

如表2所示,在2010~2017年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增加,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都大幅增长,然而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院规模不断缩减,尤其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减少37%,在校学生数减少达32%。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但是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他们本身文化水平较低,技能需求专一,更多的是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或者是技术培训,显然山东省在这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创新发展农村教育助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素质提升,改进农村教育目标

农村劳动力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进入到城镇非农业部门;二是继续留在农业部门,在具有现代化的农业领域从事生产活动。在现代化进程中,无论哪一种流向都需要农村劳动力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以满足其在转移就业当中进行信息获取和维护权益的需求,因此农村教育应当改进教育目标,对农村劳动力不仅要提供先进的种养殖技术、专业性的技能培训,还要加强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培训和教育。一方面继续加大农村地区的扫盲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村文盲劳动力实行系统教学,增强其文化水平,这样既能使其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扶持补贴有更深刻的了解又能增强其对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非农产业生产技能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宣传队、组织播映科教片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地区进行普法教育,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同时培训指导农村劳动力的计算机操作等技能,拓宽其对转移就业相关信息的获取渠道,以助于做出更好的转移、就业的决定。

(二)普及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农村教育观念

人们对于职业教育一直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这是低于普教的教育形式,而忽视了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现象在山东的广大农村中十分普遍。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且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可以看出普及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农村教育观念刻不容缓。加强专业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继续加深职业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按照“订单式模式”进行培养,培育面向市场、面向行业的高技术人才,同时加大财政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形成科学合理的投资体系和教育体系,建设一支具备高水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稳定发展。

(三)重视综合教育,丰富农村教育内容

山东一直以来是一个教育大省,高升学率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山东学生被广泛认作考试机器,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农村教育需要脱离出单纯的“应试教育”的桎梏,不为了升学而升学。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当大力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农村教育人事制度革新,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流动,打造高水平的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实践性教育,对学生的“减负”并不是单纯地减少作业量,而是应当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相平衡,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方面,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不仅要专业化,还要着眼于实用性与职业性,满足其切实的就业需求。

(四)加快解决转移劳动力子女入学问题

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深刻影响的还有户籍制度,原因在于户籍性质与国民待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表现在教育、医疗、住房等诸多方面,而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农村转移劳动力尤为看重,直接关乎其转移的稳定性。抓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是当务之急。而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生力军,其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因此,还必须加大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公平和高效的财政投入体制,积极调动社会资金,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动员和激励更多的公办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上学,充分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结语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转移的“门槛”是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教育责无旁贷,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对农村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的发展任务,仍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齐心协力发展农村教育,应对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蒋和平,王克军,杨东群.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农村劳动力断代危机与解决的出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2]張安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朱雄才.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J].职教论坛,2006(09).

[4]李治邦.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5(07).

[5]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6]于莹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研究[J].商,2015(10).

[7]卢君.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8]张统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09).

[9]吴小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的关联性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9).

[10]徐佑国.乡村振兴应从农村教育开始[J].中国农村教育,2018(09).

(作者单位:安志浩,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刘养卉,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养卉为通讯作者)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就地转移模式、异地转移模式,两种模式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交替出现。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弊端。此外,就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逐渐以就地转移模式为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地转移模式;异地转移模式

一、引言

刘易斯提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部门,一个是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化部门,一个是生产率比较低下的传统农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由边际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转移,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被现代工业化部门全部吸纳为止。这时,农业部门摆脱了沉重的剩余劳动力的负担,边际生产率随之提高,进而促使农业部门发展,达到工农业部门的发展平衡。

拉尼斯和费景汉针对刘易斯模型的不足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和刘易斯模型一样,他们也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不同的是,他们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与工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现代工业部门可以在较低的工资水平上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第二阶段,现代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下降,造成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此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有所提高。第三阶段,在现代工业部门持续吸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传统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会得到不断的提高,直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

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决策主要与两方面有关:第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第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所以,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是由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决定的,而这种预期收入是通过迁移者的收益与成本的差额乘以城市就业率得出的。托达罗的核心思想是:(1)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取决于预期收入;(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失业问题严重;(3)应通过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刘易斯模型和拉费模型主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强调以农村自身的发展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我国学者在上述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模式和异地转移模式。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转变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8年,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处在起步阶段,基本上以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同时,国家还实行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农、林、牧、副、渔业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发展商业、服务业等个体经济,活跃农村经济市场。此外,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据计算,1984至1988这5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556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1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率由1984年的11.9%提高到1988年的21.5%。这段时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起步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力量。

第二阶段:1989-1991年,转移低潮期。在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优势逐渐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速度减缓。80年代初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导致了经济运行过热,社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工农业比例失调,通货膨胀严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决定用3年的时间进行经济整顿,调整经济规模,改革企业结构,减少新增投资。乡镇企业的人数由1988年的9545.45万人,下降到1989年的9366.78万人,再下降到1990年的9264.75万人。在1989至1991的3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累计转移296万人,平均每年转移99万人,平均每年仅增长1.1%,出现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率的低潮期。

第三阶段:1992-1997年,飞速转移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异地转移速度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一度超越就地转移。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此时是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际区域间转移。同时,国家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第四阶段:1998-2004年,缓慢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还是很大并以异地转移模式为主。以1999年和2003年为例,这两年异地转移人数累计突破1亿和1.5亿,而就地转移人数仅为3000万左右。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造成城市下岗人数持续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各地政府奉行城镇保护主义,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为地提高农民工转移成本,农民工非农就业环境恶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下降。这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1998年劳动力转移增速为0.6%,1999年只为0.4%。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快速转移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滞后长达10年之久的就地转移模式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劳动力异地转移数量仍然很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中,国家逐渐开始着重强调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模式,通过加快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及其存在的问题

1.就地转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就地转移模式是指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其局限性。首先,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导致了转移要素的封闭性。其次,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的同构性严重。最后,乡镇企业与农业发展不衔接。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严重阻碍了乡镇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异地转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异地转移模式是指农村人口以就业为目标,长期或短期地离开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以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为主,就业领域发生变动的一种迁移行为。异地转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第一,“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难解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就业模式中,逐渐孕育出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进城以后,他们的社会角色、资源获得途径及空间位置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农民工”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和各种社会保障政策,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却不被城市接纳,被“边缘化”,成为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

第二,减缓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城市自身不断高涨的失业率阻碍了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以资金、知识、技术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代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大量下降。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会不断的提高,会进一步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三,农村社会“空洞化”现象严重。一方面,农民工常年在外,只有在农忙季节或春节等大型节日的时候回家,他们的父母、妻儿留在农村老家,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家庭”,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农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长期大量的异地转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缺乏。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的路径选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模式和异地转移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的异地转移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和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的“产业转移”战略也显示了就地转移模式的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实现就地转移模式的路径选择。

1.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探索农业与工业的衔接。大力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村是以农业为主,其与城市工业化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发展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化。首先,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多样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其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发展相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推进乡镇企业集中。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小城镇发展,逐步将小城镇发展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同时,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强乡镇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的规模效应可以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反过来也为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原有资源优势的丧失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利益也越来越低。因此,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土地和劳动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是东部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份,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发生变化,逐渐由异地跨区域转移向省内就地转移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正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江宗德.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3]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01).

[4]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5]庄晋财.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安置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09).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在拉尼斯—费模型中嵌入民营出口贸易,并运用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自生能力的民营非农业部门是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部门,其对外贸易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民营出口贸易对资本积累的效应表现为负值,民营进口贸易在推动自身发生技术创新和加深劳动力使用偏向方面有正向作用。进而间接加快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民营出口贸易;拉尼斯—费模型

一 引 言

成功增长的劳动力剩余经济会出现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不断地再配置,农业劳动力相对于工业劳动力逐步减少的现象(Rain,Fei,1961)。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就业份额与农业产值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农业就业份额始终高于农业产值份额,这种偏离证明我国农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后,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民营企业,一个以民营企业为需求方,以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供给方的新兴劳动力市场形成。进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从1991到2007年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97.9亿美元增加到16793亿美元,增长了56倍;出口额从122.10亿美元增加到9932亿美元,增长了81倍;进口额从175.8亿美元增加到6861亿美元,增长了39倍。随着民营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到产品生产中,我国农业就业份额与农业产值份额的偏差开始缩小。正如拉尼斯、费景汉的预期:“外贸使每年以更高的速度吸收劳力和进行工业化成为可能,其提供的潜力能够大大地润滑劳力吸收的道路,加速劳力吸收的步伐”。那么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能否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如果可以,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如何?这种机制是否能够得到相关数据的支持?上述问题的回答对于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围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根据研究内容可以将相关成果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研究;第二类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子研究;第三类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研究。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估算(王红岭,1998;农业部课题组,2000;牟子平等,2004;王检贵等,2005ES]),虽然估算数目有所差异,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受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陈朔、冯素杰,2005),又和流动者个人特征相关(Zhao,1999、Hare,1999)。众多学者提倡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韩长赋,2006];孟令国,2004)。与此同时,一批学者立足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只有在开放经济的背景下,采用深化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才能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周燕,2003;高文书,2006;宋金平等,2001;王耀中,2005)。

以上研究大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在拉尼斯—费模型中嵌人民营部门出口贸易,并运用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其余部分组织如下:第二部分是模型、数据与方法,第三部分是经验分析及结果,第四部分是结论。

二 模型、数据与方法

(一)理论模型:嵌入民营部门出口贸易的拉尼斯一费模型

封闭经济中的拉尼斯—费两部门模型假定经济中存在停止的自然农业部门和不断商业化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力,而工业部门的投入要素是资本和劳动力。其中资本和土地是稀缺的,劳动力是充裕、甚至是剩余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不断地再配置。他们提出的劳动力吸收等式为:式中,ηL为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增长率,船为工业资本积累的增长率,J为工业创新强度,它是在假定资本和劳力不变的条件下,完全由于每单位时间的消逝而出现的产出的部分增加。B为工业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LL为收益递减规律的强度。

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将民营出口贸易嵌入拉尼斯—费两部门模型,使之扩展为四部门:农业部门、国有非农业部门、民营非农业部门和国外部门。在扩展的拉尼斯—费模型中,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农业部门提供更多农业剩余、释放更多劳动力,并为不断增加的工业消费品提供市场。国有非农业部门与拉尼斯—费模型的设定恰恰相反,它并未不断商业化。这是因为,首先,其内生于赶超战略,优先发展违背我国资源禀赋状况的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加上生产资料公有形式使其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产生差异,国家对其实行直接计划管理,企业因此失去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进而产生内部劳动激励不足、外部竞争缺乏、生产效率低下和创新活动极度缺乏,扩张能力有限(刘志忠、杨海余、王耀中,2007)。其次,严格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使拥有城市户口的城镇居民成为国有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主要供给方(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这决定了国有非农业部门无法通过吸收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自身和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而民营非农业部门产权清晰,利益主体明确,采取市场经济运作方式,在市场竞争中自主经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具有自身能力,成为了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部门(赵民望,2006)。它利用农业部门提交的农业剩余和自身利润进行资本积累,并发生劳力偏向型的创新活动,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当国内部门不能为生产高速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提供足够大的市场时,民营非农业部门生产能力的发挥依赖于国外部门的强劲需求(王宏新,刘长庚,2000 )。民营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影响民营部门的资本积累(K);而民营进口贸易通过引进适宜技术和管理方法增强了其技术变迁能力,即提高了民营部门创新强度(J)和民营部门创新的劳力使用偏向(B),正如拉尼斯和费景汉的工业部门劳动力吸收等式所述,这极大地增强了民营非农业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民营对外贸易在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推动劳动力剩余经济成功增长。

以上分析可以用下图总结,民营对外贸易通过影响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变迁,从而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这一机制能否得到相关数据的支持呢?本文将采用全国和地区面板数据,并运用交互项模型进行

检验。

(二)实证模型

为证明民营对外贸易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逻辑机制,本文设定以下的回归方程,并采用面板数据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其中:M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K是民营资本积累;J是民营创新强度;B是民营创新的劳力使用偏向;S是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其它主要因素,本文中包括民营部门出口(ex)、民营部门进口(im)、三个交互项lnex*lnK、lnim*lnJ、lnim*lnB;下标i是省份,τ是年份。交互项lnex*lnK考察民营出口与民营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交互项lnim*lnJ考察民营部门进口与民营创新强度之间的关系;lnim*lnB考察民营部门进口与民营创新的劳力使用偏向之间的关系锄代表截面单元的个体特性,βi(i+1,2,…,6)是待估参数,随机误差项uit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uit~i.i.d)。

(三)数据及变量说明

由于民营非农业部门对外贸易在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所以本文将研究时间界定为1996至2007年间,同时考虑到由于制度的不同将带来研究结果的差异,所以没有考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另外,相关数据统计数据缺乏和数据时间范围的限制,研究中去除了西藏自治区、海南省、新设立不久的重庆市,本文研究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本文数据来自1996~2008年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对外贸易年鉴》,下面对各变量进行说明:

M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量,按其转移方向分为进入农村非农业和进入城市两个部分。进入农村非农业的劳动力数据用乡村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就业人数相加来表示。进入城市的农村非农劳动力数据用采掘、制造和建筑三个产业的职工人数减去相应的国有职工人数来表示,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按行业分的职工人数不包括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和城镇个体劳动者,所以把在农村非农业和城市中实现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相加,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

K是民营非农业部门资本积累,用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之差表示民营非农业部门资本积累,并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调整为1990年不变价格。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提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只有“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也包括非农业的投资。如果再用上述差值减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就会产生农村中非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被剔除的问题,所以,只减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J是民营非农业部门创新强度,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与国有企业相比,其更具创新动力。所以选取工业和建筑业企业个数减去相应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个数表示民营部门企业个数,用民营部门企业个数代表民营非农业部门创新强度。

B是民营非农业部门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反映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一劳动力比,资本一劳动力比越小,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越强。由于中国具有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所以,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比表示民营非农业部门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

EX和IM分别是民营部门出口额和进口额。由于本文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各类年鉴中没有提供民营部门贸易数据,而提供了外商投资企业贸易数据,加上,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占民营部门对外贸易的比重较高,所以选取外商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数据代表民营部门的出口和进口额。同时,使用各年度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进行折算,并经过各省GDP平减指数折算为1990年不变价格,剔出物价变动因素。

(四)方法介绍:

在计量经济学理论中,当存在条件假设时可以使用包含交互项的计量模型,用以分析多元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综合作用。此时,条件假设一般是描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依赖于一个或多个变量取值的关系。伍德里奇(2003)和张爽(2006)的研究指出,在含有交互项的线性模型中,把交互项某一组成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定义为偏效应(MarginalEffect),它依赖于另一交互项组成变量的值,这与普通线性模型的偏效应是一个固定的值有着显著差异,常在另一交互项组成变量的均值处求解。

为了说明交互项模型,这里假设x和y的函数关系为y=β01X+β2Z+β3XZ+ε,当变量Z存在时,变量X和变量y是单调递增函数关系,当z不存在时,x和y这种关系也不存在。这里的Z可以是一个普通变量,也可以是一个哑变量,为了便于说明,假设z是一个哑变量。当Z=O,x和y的关系变为:y=β01X+e,该普通线性模型中X的偏效应为aY/aX=β1;当变量Z=1,变量x和变量y是单调递增函数关系:y=β01X+β2Z+β3XZ+ε,x、Z是交互项XZ的组成变量,该线性模型中x的偏效应为aY/ax=β23z,此时X对Y的影响依赖于z的大小,由于假设z=1,所以此时X对Y的偏效应为β12(ThomasBrambor,2006)。另外,在具体的交互项模型设定中,除非特殊的情形,必须包括所有的交互项组成变量。这里的交互项组成变量是指组成交互项的任何一个变量。特别是多元交互项模型的交互项有很多种形式,有可能包含更多的组成变量比如XYZ,那么该模型中就必须包括X,Y,Z,XY,XZ,YZ。交互项组成模型中包括所有的交互项组成变量有可能会增加多重共线性,增大标准误进而引致交互项的系数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这种交互项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往往被夸大(Friedrich,1982)。

在交互项方程的具体解释过程中,不能将其解释为非条件的边际影响。由于多元交互项模型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捕捉隐藏在直觉背后的条件假设,所以它考虑了解释变量X对Y的影响依赖于第三个变量z的值,可很清楚的看到如果只描述X对Y的影响,这种解释仅仅捕捉了当Z=0时情形,因此,在方程分析中必须考虑第三个变量的取值,才能进一步分析X对Y的偏效应。在计算偏效应之后,一般不能省略对该偏效应进行显著性检验。

三 经验分析及结果

利用全国样本数据对封闭经济中的拉尼斯一费模型和笔者扩展后的模型(1)式进行回归,分别产生模型Ⅰ和模型Ⅱ,结果如表1。

模型Ⅰ是封闭经济条件下,民营资本积累(K)、民营创新强度(J)、民营创新的劳力使用偏向(B)三个变量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M)的作用。民营资

本积累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O,1个百分点;民营创新的劳力使用偏向每增强一个百分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0.05个百分点,且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民营创新强度每增强一个百分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0.0008个百分点,但不显著性。修正的拟合优度为O,998324,说明整个方程拟合较好。F检验通过1%的显著性,证明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体解释力度很强。

模型Ⅱ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变量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M)的影响。由于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民营对外贸易通过影响资本积累、技术变迁进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以模型Ⅱ中,分别加入3个不同的交互项,依据伍德里奇和张爽的研究,民营资本积累、民营创新强度和创新的劳力使用偏向的偏效应依赖于民营对外贸易的取值,故取民营出口的均值3.521747和民营进口的均值3.517628。在模型Ⅱ中,相应的民营资本积累、民营创新强度和民营创新的劳力使用偏向的偏效应计算如下:

对(8)式回归,即得到对模型Ⅱ的显著性检验。对比模型Ⅱ和其显著性检验的结果,在显著性检验中,民营资本积累(K)、创新强度(J)和创新劳力偏向(B)的系数皆为其各自的偏效应。民营资本积累(K)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偏效应,在民营部门出口的平均值上,民营部门资本积累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增加0.07个百分点,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民营创新强度(J)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偏效应,在民营部门进口的平均值上,民营部门创新强度每增强一个百分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增加0.003个百分点,但并不显著。民营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B)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偏效应,在民营部门进口的平均值上,民营部门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增加0.06个百分点,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

模型Ⅱ中,民营部门出口与资本积累的交互项系数β67>O,意味着进口越多,民营部门发生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而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增多;β7>o,意味着进口越多,民营劳动力使用偏向越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量就越多。这是因为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民营非农业部门具有自生能力(viablity)。给定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民营非农业部门会理性的选择其所使用的技术。而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目前创新的来源主要依赖于来自以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转移、扩散以及民营企业技术知识和利用知识能力的增长(杨淑华,2007),所以可以任意挑选其所偏好的技术。由此可见,自生能力促使民营部门选择劳动力偏向型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最终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 结 论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转型经济成功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这种现象的研究,对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认为,民营非农业部门是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部门,其对外贸易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同时,运用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结果表明,由于出口换汇的时滞效应和出口成本的提升,民营出口贸易对资本积累的效应表现为负值。具有自生能力的民营部门选择劳动力偏向型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正如实证研究揭示民营进口贸易在推动自身发生技术创新和加深劳动力使用偏向方面有正向作用,进而间接加快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应该鼓励民营非农业部门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规模,促进劳动力剩余经济的成功增长。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代农村小学教育中,对于小学劳动教育也越加重视起来,小学劳动教育对于小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教育意义。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路径会根据每个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结合当地农村的特色,发展出适合当地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 小学劳动教育; 困境; 路径探析;

前言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多的是劳动中获得的优良品德,增加小学生的劳动体验,丰富其自身的情感。小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建构良好的自我认知,在劳动中形成健全的集体意识,在劳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比城镇更容易展开,也更加贴近自然,劳动所需的场所和工具齐全,在培养小学生劳动精神上是最佳的优良场所。

一、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关注重点,劳动教育大力推广的现今,农村小学的劳动文化教育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其实农村小学开展劳动是比较有利的,在地理位置和劳动教育的资源上都比城市劳动教育的开展便利很多。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方面却存在很多弱化现象,其一,劳动教育在农村小学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很多农村小学对待劳动教育名存实亡,而且劳动教育的专门课程也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课程体系不完整。其二,农村的家庭对待劳动教育也不是很重视,对待孩子还是以学习文化课为重,抓孩子文化课成绩为大。农村小学生在家做家务,自己清洗衣物的时候很少,基本上都是家长帮助孩子清洗了。久而久之,农村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小学生的家庭意识和劳动意识都得不到提升,对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利。其三,农村小学生自身的劳动意识欠缺,教师引导小学生的劳动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到位,而且劳动课程内容不丰富,激发不出来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导致劳动课程的进程减缓。

二、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视力度提升

劳动教育从小学开始不是没有道理的,小学阶段学生展开劳动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农村小学要展开高效的劳动教育首先农村小学要重视劳动教育,并且熟知劳动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影响。而且学校教师也要向家长阐明劳动教育的优点,以及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益处,让农村家长转变他们对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展开态度,一起配合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家校结合的形式下一起展开农村小学生的劳动教育。

农村小学的教师上下都要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进行深刻的研讨,重新认识农村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开发出一套适合当地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体系,要结合小学生的劳动能力设置科学合理的劳动课程,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有限的,不能设置过于劳累的课程。设置的劳动课程要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让小学生体验长远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远的教育课程,最终目的是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劳动态度价值观等等。

(二)开发农村劳动教育资源

农村小学要发挥出自身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改善小学劳动教育场所,按照劳动教育的标准,可以在学校旁边的空地开辟出一个劳动实践基地,或者是在校内建立一个劳动实验室;学校还可以和周边临近的农业基地进行一个合作,让学生们去农业基地进行劳动实践。农村小学的地理优势真的很适合开展劳动教育,并且自建也好,寻找合作企业也好,周围的劳动教育资源都十分丰富,学校一定要把这些开发到小学的劳动教育中来。

劳动教育是因地制宜的,学校可以运用农村周边的田地,让小学生体验农民的日常下地劳动,进行简单的播种施肥浇水劳作,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劳,珍惜自己所食用的每一粒粮食。带领小学生到果树林,帮助果园主人种植一颗果树苗,并且时常带着学生们来照看自己种植的果树,体验果农的种植过程,了解果树的种植细节,提升自己的劳动经验。

(三)建立劳动教育专业的师资团队

要保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长远的发展下去,学校还需要要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专业水平的提升,组建一支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农村小学要对在职教师加大劳动教育的培训力度;联合其他农村小学开展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师交流研究活动;增加教师的晋升机制,提升教师的教育动力,鼓励开展劳动理论教育和劳动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多邀请一些专业的劳动教育专家来农村小学进行讲座,一起提升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

而且学校要和学生家长一起进行劳动教育,多开展一些親子合作的劳动教育,让学生的家人一起体验劳动乐趣,并且家人做榜样来激发小学生的劳动热情。劳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小组竞赛合作式的劳动教育,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

结语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还在不断的前行中,农村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地理和资源上很优越。在不断转变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开拓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做好劳动课程体系,创建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从而为国家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洪宪.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实施路径分析[J]. 新课程,2021,{4}(10):131.

[2]杨建伟. 浸润、滚动、迭代:新时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J]. 生活教育,2020,{4}(12):36-38.

农村劳动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掌握职业技能, 提高就业水平

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 河北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积极了解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现实情况, 以促进农村转移人口掌握一项职业技能为立足点和核心, 使其能够拥有一定的就业能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持续上涨, 农民无法掌握相应的技能, 面临着许多的生活压力以及经济压力。对此, 河北省将经济建设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一定的职业教育途径以及机会, 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紧密结合, 保证农村转移人口在上岗之前能够接受相应的技能培训, 通过掌握一门技术来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

1.2 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适应力, 增强其职业稳定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职业培训与就业两者联系相对较为紧密, 只有积极的接受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源技能的整体提升。另外结合我国的相关实践调查可以看出, 在我国现有的农民工之中, 有82%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为初中及其以上, 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综合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此河北省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之中需要立足于这一实际情况, 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适应力, 以提高其职业稳定性为核心, 主动的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培训机会和平台, 使其能够在主动培训以及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一项技能, 更好地适应时代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不同的岗位之中发挥个人的作用及价值。

1.3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提升, 提升其归属感和幸福感

社会经济学家在这个人的收入以及幸福度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的过程之中提出, 家庭收入与家庭成员的教育存在紧密的联系。对此, 河北省需要将城镇化进程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与现有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相结合, 不断地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 积极地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个人收入水平为切入点, 在保证农村转移劳动力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之后, 能够在社会层次更高的行业之中寻求一门工作, 更好地促进个人作用以及价值的有效发挥以及实现。其次, 技术性的工作稳定性相对比较强, 这一点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说有着关键的作用, 农村转移劳动力可以在这一些岗位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个人的收入水平, 真正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实现个人幸福感的有效提升。

2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培训策略

2.1 通过立法和财政补贴, 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实施途径

河北省在落实职业教育培训的过程之中可以积极的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以及经验, 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一些公司以及企业做出硬性的规定, 要求其能够对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培训, 同时还需要保障数量以及质量。如果企业没有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那么地方管理部门需要给予其一定的惩罚。其次, 对于一些表现较好的企业来说, 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以及优惠政策, 通过这种形式来保障企业意识到自身的作用, 在法律法规的引导之下, 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分工。

2.2 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实行“教考评”循环教学法

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质需求, 河北省在落实该工作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以教考分离制度为核心, 保证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测试环境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其中老师需要完成实际的教学要求。另外在课程完成之后, 相关的企业以及行业可以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测试, 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培训以及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真正让农村转移劳动力掌握一定的技能。

2.3 根据区域产业特点设置职业培训内容

在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以及培训的之中, 河北省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质要求, 注重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及形式的区域差异化。因为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有所区别, 只有真正地实现因地制宜,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个人综合技能的整体提升。

3 结语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以及培训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河北省在实现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之中, 需要立足于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配置的真实值情况, 采取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培训手段以及模式, 真正地实现劳动力综合质量的整体提升。

摘要: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河北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规模呈现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 只有真正地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有效配置, 才能够解决自身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因此, 本文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对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及培训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河北省城镇化,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

参考文献

[1] 范安平.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借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7) .

上一篇:日本学者研究伦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