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范文

2023-10-01

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范文第1篇

1.1 深刻领会校本教师培训的深刻意义

我们有计划的召开全校集体大会、教研组会议、年级组会议、备课组会议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学习, 向广大教师反复宣传校本师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实在意义, 让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其重要性, 从而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1.2 在全面学习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

通过对学校教师队伍现状的分析, 我们发现, 主要问题存在于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技能两个方面, 其基本表现是: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掌握比较零散, 没有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虽然具有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 但没有形成独特高效的课堂教学智慧, 而且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相对匮乏, 对课堂教学的监控能力、研究能力比较薄弱。为此, 我们在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剖析、相互剖析, 找出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不足的基础上, 指导教师确定一段时间内的学习重点, 并专门印发了读书参考目录, 为教师的学习创设良好条件。要求年轻教师认真研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以厚实自己的理论功底。

2 具体实施

2.1 选派人员参与“实效性”课题培训, 走出校本教师培训的第一步

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中率先开展了这一工作, 三个学科各选派两名教师参与“实效性”国家级课题培训。通过培训, 这六名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并在日常教学中带动了整个语文、数学、英语组的教师的成长。

2.2 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 培养教师的实践性智慧

具体是:确立主题 (以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为主题) —观摩 (根据主题, 观摩同质问题的课例) —设计 (教师之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解决问题的课例) —实践 (教师上公开课, 其余教师“临床”观察) —反思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 自我反思, 同行点评) —再设计 (根据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实践) 。通过这种实践性知识生成和发展的不断循环, 构建了“辨析式思品课堂教学模式”“情境中学习英语教学模式”“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语文赏析式学习模式”“科学单元起始教学模式”等,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 专家引领, 为个性化教师成长奠定基础

构建起各学科教学模式后, 我们聘请了教育专家到校讲座。语文组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来进行作文讲座, 我们还邀请了市里、区里的名师来传经送宝, 有数学学科领域, 有物理航模制作, 有年级组建设等方方面面。讲座后及时召开了工作经验交流会, 打破学科界限, 根据专家引领, 改进完善各科教学模式,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4 开展课题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技能

首先, 从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课题研究。教师的关注点, 其实就是教师发展的生长点, 只有从教师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课题研究,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与反思。主要是针对一些焦点问题, 将问题变成课题, 引导教师开展专项研究。比如政治组的如何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率, 数学组的文科生学习数学的障碍研究, 等等。其次, 开设科研沙龙, 引导教师在参与、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我们坚持为课题研究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环境, 使老师们畅所欲言, 完全平等。最后, 进行案例的剖析与评价, 让研究成果尽快发挥效益。比如, 历史活动课研究, 就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学生不仅能力提高, 在中考中也考出了满分的好成绩。再如, 新时期的学生管理一直困惑着许多班主任, 学校的教师尝试运用了班级自主管理方式,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的问题, 班级管理在实验前后发生了质的飞跃, 成为凝聚力极强、极富个性的特色班级

2.5 听课、评课制度

广泛开展各种听课活动,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师听课制度, 对青年教师、一般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教研主任、分管教学的校长都规定有每月听课的节数, 并定期抽查听课笔记, 统计听课数量, 作为量化考核成绩。另外, 我们还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 通过听课制度, 广大教师形成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良好风气, 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2.6 师徒结对制度

给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 实行师徒制度。教龄在三年以下的青年教师要主动、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 指导教师要指导、帮助青年教师, 帮助他们分析教材、钻研教法, 传授教学经验, 共同备课, 共同研究, 共同提高。英语组的师徒结对做得特别好。这种制度对于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的迅速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教师新老交替和学校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7 实践性的校内培训

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学校安排了计算机教研组的两位老师和其他组的两位多媒体制作高手, 对全校教师进修多媒体制作和演示培训。教科室主任还对全校教师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培训。现在, 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基本掌握多媒体技术, 70%以上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2.8 激励引导教师, 及时总结提炼反思的成果

我们认为,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反思, 既有回顾性的“实践后反思”, 也有过程性的“实践中反思”, 还有前瞻性的“实践前反思”。这些反思往往是教师思维火花的闪烁, 应该及时进行引导并加以捕捉、深化, 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对参与研究的教师提出明确要求, 勤于动笔、动脑, “强迫”自己多提出几个“是什么”, 多解释几个“为什么”, 通过交流促进提高。

课题已经结题, 研究却远未结束, 我们会一如既往, 坚持不懈, 继续在校本教师培训研究的路上探索、前行。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进, 新课程的实施, 对学校文化建设、管理理念、教师职业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校本教师培训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而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务实, 讲究实效。我们课题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坚持以校为本, 大胆实验, 积极进取, 勇于创新, 扎实工作, 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范文第2篇

1 增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的方法

1.1 完善就业指导队伍选聘机制, 提高素质

就业指导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高职院校要建设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选聘上坚持“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用人条件, 并考虑其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背景, 严格教师资格和职业指导的准入制度, 从源头上保证就业指导队伍的质量, 建立教师职务评聘分离, 择优聘任, 能上能下的机制, 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有计划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理论培训、调研学习、工作研讨等途径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训, 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另外, 高职院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社会考察、市场调查等活动, 通过校内上下交流、岗位轮换、校外挂职锻炼等, 为其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创造条件。另外, 还可以引进或聘请政府人事部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组织部门、企业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 法律界相关专家以及成功校友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专职就业指导队伍的必要补充。一方面可以优化队伍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对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提高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或就业指导技能。

1.2 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学生就业, 实际上就是实现学生的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变, 光靠学校方面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同社会和用人单位的结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要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社区、科研单位等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走出去”, 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重要作用, 通过参观、见习、实习、实训过程,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系统的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技术以及动手能力。“走出去”还包括把毕业生的信息及时传递到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 积极推销学生, 广泛开辟当地和异地就业市场。“请进来”, 一是邀请用人单位的人事经理、专业技术能手和专家、往届校友、家长等到学校与师生交流, 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建议, 有针对性地请他们为学生讲课, 以现实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 使学生不断对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有较深的了解和感知。二是请有关劳动人事部门的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校要从制度上和组织上建立起一个能保证同社会和用人单位有效沟通的机制。既有利于畅通学校毕业生的“出口”, 又有利于社会信息的反馈, 从而检验学校教育质量, 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

1.3 分阶段进行就业指导工作

对高职院校一年级而言, 主要进行专业介绍,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及发展状况, 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激发其学习自觉性。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心理测试、能力测试、职业兴趣测试和个别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 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 从而能够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对高职院校二年级主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全面拓展素质, 打造职业人才。可与学校有关部门联合, 举办一些与大学生专业技能有关的比赛, 如“大学生素质形象大赛”、“专业技能展示大赛”、“演讲比赛”、“创业计划大赛”等, 通过这些比赛, 强化学生专业意识, 提高其专业技能。对高职院校三年级就业指导主要围绕就业准备及就业程序;择业技巧;如何写好个人简历;成功面试的技巧;如何进行网上求职;如何签订劳动协议;如何利用有效的信息查询渠道;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适应社会, 走向成功等等。通过上述专题讲座, 使广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 认清就业形势, 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帮助毕业生掌握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 制定求职战略, 制作标准的求职材料, 全面做好求职的准备工作。

1.4 丰富就业指导内容

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就业形势和学生的需求, 进一步丰富就业指导内容。 (1) 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首先要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到基层、农村、西部欠发达地区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或创业,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抛弃“铁饭碗”的传统观念, 树立不同职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的良好职业观。 (2) 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学校可以通过集体讲座等形式进行就业心理辅导, 帮助高职学生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种种误区, 如功利心理、自卑心理、自大心理、依赖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 增强自主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就业心理适应能力。同时, 还应特别注重个性化就业心理辅导。 (3) 注重创业教育与指导, 引导高职学生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转变, 在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的同时, 还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 结语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尤其是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高职毕业生而言, 加强就业工作,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是关系到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的关键问题。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需要我们在做好就业工作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的转变。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高校毕业生也日益增多。但由于种种原因,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 尤其在目前严峻的金融危机下。鉴于此, 本文对增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创业

参考文献

[1] 魏辉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J].教育经济与管理, 2006 (4) :85.

[2] 刘宝昌, 孟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6) :120.

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范文第3篇

1 党校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校教学直接关系到干部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在党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长期以来, 党校教学推动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 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 市级党校的教学仍然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

(1) 针对性差。有针对性的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在教学中学员反映较为普遍的问题是针对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 联系国际国内的问题多, 而联系本地的热点难点问题少;引用材料多, 本地的材料少;理论多, 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少;用理论来说明大局的多, 说明局部、个人的少。

(2) 缺乏实效性。有些老师不了解自己的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讲课内容只是照搬照抄报刊和材料。不管什么培训对象, 什么班次, 一贯制地说经论道, 只顾讲授, 不考虑学员反应。在党校教学中, 空洞的理论说教, 不仅枯燥无味, 而且也是对学员的一种精神折磨, 很难提高学员的素质。

存在以上两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 调查研究不充分。不少教师缺乏社会实际经验, 没有多少实践感受, 他们的思想圈在书本上, 讲起课来干巴巴、枯燥无味, 不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有的教师虽然也经过挂职煅炼, 回来后, 理论结合实际的水平提高幅度仍然较小, 教学水平又没有大的突破。

(2) 教学研究不深入。教研活动一般都流于形式, 水平不高, 有的根本就没有开展教研活动。由于教师少, 基本上没有相同学科的教师, 教学交流少。教研活动没有形成制度化、经常化, 不能发挥教师的整体研究能力。

(3) 科研层次不高。科研活动是市级党校的薄弱环节。有些领导和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 有的是为了应付职称评审之需。有的教师即使发表文章, 但也存在水平不高, 理论宣传文章多, 分析问题的文章、有新思路的文章少现象, 大多发表在层次较低的期刊上。有的党校对促进教师科研没有形成制度, 凭教师的兴趣自由进行。教师科研水平低, 导致在教学内容无深度, 传授的理论不准确。

(4) 继续教育培训较少。市级党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而上级党校对基层党校在业务上给予的指导不多, 特别是对基层党校师资力量的培养较少。这与市级党校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不相适应, 党校教师多年不能接受业务培训, 在教学中难免产生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的问题。

2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1) 加强党校教学的针对性, 必须做到贴近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贴近实际、贴近学员。党校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开展培训和安排教学, 努力做到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 党和国家对党校教育的根本要求, 也是党校教学针对性。针对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服务学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用它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学员是想通过理论学习, 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就要回应学员的这种要求。必须运用自己的理论优势对当前重大现实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 为学员提供思路和方法。

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讲授的内容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员的实际情况作为自己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要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 思想实际, 弄清他们应该知道什么, 想知道什么, 做到心中有数, 因材施教, 回答他们关心的问题, 解答他们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2) 增强党校教学的实效性, 必须抓好需求调研环节和教学环节。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按需施教, 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学员个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 必须进行需求调研。需求调研既包括对组织人事部门的调研, 也包括对学员个人的调研, 还包括对干部队伍总体状况的研究分析;既可以通过座谈交流, 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准确把握培训需求, 使教学的需求与供给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必须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科学、讲题确定不合理, 教师讲得再好, 收效也有限。科学进行教学设计, 必须准确把握不同班次的特点, 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党校的主体班具有不同的层次。它们的性质、定位、需求是不同的。只有分类施教和因材施教, 才能增强教育培训的效果。

推动理论向能力、品质、实践的转化。党校理论学习的目的, 是提高工作能力。能力的形成主要有实践途径和知识转化途径。而知识转化为能力要经过自己体会、消化、吸收和实践。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交流,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道德修养, 提升精神境界。党性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 就是引导学员将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有机结合起来, 做好理论向品质的转化工作, 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落脚到学员主观世界的改造上。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改造客观世界。理论要实现向实践的转化, 要求所学理论必须符合社会实际的要求, 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既对现实管用, 又对长远管用, 掌握了它, 就掌握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将学习理论与研究现实问题有效结合起来, 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研究实际, 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落脚到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上。

3 增强党校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1) 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建立党校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制度, 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和业务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作为上级党校要定期召开备课会、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 举办各种理论培训班, 加大对市级党校教师的培训力度, 建立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 对教师进行分期分批培训。

(2) 鼓励教师进行实践锻炼。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 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和锻炼。要创造条件坚持基层党校教师到基层挂职的制度。建立党校教师的调研基地。选派教师参加同级党委的工作。

(3) 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党校应推进研究式、互动式教学。以培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以教与学双向互动交流为特征, 案例教学, 问题教学, 互动教学。开展学员课题研究, 以进一步提高学员研究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开展专题研讨, 组织学员集中进行研讨, 把教与学、教师与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摘要:目前, 党校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原因主要是调查研究不充分、教学研究不深入、科研层次不高、继续教育培训较少。加强党校教学的针对性, 必须做到贴近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贴近实际、贴近学员。增强党校教学的实效性, 必须抓好需求调研环节和教学环节, 采取具体管理措施。

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范文第4篇

一、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会是企业中直接面向员工开展工作的部门, 旨在协调劳动关系, 关心职工冷暖, 通过服务广大职工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 由此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员工在工作环境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工会作为员工的贴心人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工作, 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挖掘企业的人力资源潜力, 促使员工忠于企业, 为企业出谋献策, 尽心尽力开展工作。当前, 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承担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二是要结合社会形势的新变化, 积极改进和创新工会工作方式。

二、企业加强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密切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关系。企业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才能保证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工会既维护企业的利益, 也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当企业和职工存在劳动纠纷时, 工会能够发挥积极的协调作用, 在企业和员工之间保持良好沟通, 维持相互信任。

其次, 有利于贯彻落实劳动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能够团结广大职工, 依据劳动法维护他们劳动权益, 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措施, 使员工在生产安全、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公平待遇。

第三,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工会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 使职工在繁忙的劳动之余得到充分的休闲和充电, 通过心理疏导活动解决员工存在的思想问题, 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 更加轻松地开展工作, 最终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新时期增强企业工会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一) 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应尽职责。首先, 工会应保障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益, 代表员工对企业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 树立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使他们在企业管理中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者, 还是自主参与者。其次, 工会应关注员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协调企业各部门, 调动多方资源进行妥善解决。再次, 工会应该将员工的心声和诉求, 向企业管理层进行反应, 对于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 应监督企业进行落实, 做好员工的“娘家人”。

(二) 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企业工会应结合员工的需求, 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企业工会开展的文化活动既要使员工得到健康有益的休闲和放松, 又是他们获得提升自我的途径, 还要将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精神培养等思想内涵, 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文化活动中。企业工会除了举办常规的文体活动以外, 还要开展讲座、演讲、知识竞赛、征文、志愿服务等多元的活动, 为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作出努力。企业工会还应针对青年员工特点,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文化活动, 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三) 开展好扶贫帮困的人文关怀工作。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也是企业工会的重要任务。工会组织是员工的家, 应该及时观察和了解员工自身和家庭存在的困难, 及时把企业的关怀和温暖送达到相关员工,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重要节假日时, 工会也应代表企业看望困难职工。这既有利于帮助员工克服眼前的困难,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 也能够树立企业关爱职工的良好形象, 提升广大员工对企业的拥护度和满意度。

(四) 加强对职工的心理疏导。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 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 对企业员工的思想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心理问题的发生已经不再是特殊的个体现象。能否有效地解决好心理问题, 对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巩固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会应选派专门人员进行心理咨询的学习, 提高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通过团队辅导、个体咨询、问卷调查、网络问答等方式, 面向其员工开展立体化心理服务工作, 将各种潜在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止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五) 团结职工、营造和谐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是员工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的有利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 企业员工之间是否能够形成和谐、团结、进取的积极关系, 是人才选择这家企业的重要因素。因此, 工会组织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建言献策促使企业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为员工营造公平竞争氛围, 在企业中宣传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促进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增加企业与员工间的互信和理解, 将企业职工紧紧地团结在工会组织之中, 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有益氛围。

摘要:本文在阐述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意义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增强工会工作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企业,工会,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春燕.企业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发展策略[J].企业导报, 2014 (24) .

[2] 林世和.努力推动工会企事业创新发展[J].中国工会财会, 2013 (8) .

[3] 刘山茂.浅谈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作用[J].青年与社会, 2013 (19) .

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范文第5篇

1 要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

密切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生存的关系,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引入“生存教育”理念。“生存教育”兴起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尔——富尔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他在1972年全球基础教育会议认为, 今后是充满竞争的时代,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 也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生存压力和困惑, 为了教育客体的将来, 我们要把“生存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 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1995年初,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再次强调,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让他们学会生存。”报告还针对社会竞争就如同生物竞争的错误观念, 提出“生存教育”要特别注意学会共同生存问题, 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政治理论课引入生存教育理念, 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生存观教育学生, 增强其生存能力的需要。把人和社会联系起来的唯一纽带是需要。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需要只有与个人需要一致, 才能相互满足。当前的政治理论课忽视了大学生的生存问题, 不能明显提高其生存能力, 结果一些大学生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历史传统, 忽视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 热衷于从《厚黑学》、《人性的弱点》等书中寻找增强生存能力的钥匙, 结果形成了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非但没能幸福生存, 反而损害社会和自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 也是一种科学生存武器。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生学会生存结合起来, 着眼于培养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生存的能力、意识, 才能使大学生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生存观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生存观和生存能力;才能符合邓小平同志“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思想、江泽民同志“三个着眼于”的主张;才能达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总体要求。

2 要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一是在吃准吃透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下功夫。目前, 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在内容上做了精心设计,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 较好地避免了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政治课内容的重复。高质量的教材为我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取得课堂教学的实效, 就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好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要以新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 精心设计教案, 区分重点, 做好协调分工, 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重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二是要在讲好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极为关注, 但是, 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了解还不全面、不深刻, 认识和把握问题的能力还不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深入到学生生活中, 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 掌握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从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来进行授课, 讲课中不回避社会现实问题,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在分析问题上多下功夫。不但要告诉学生是什么, 而且要尽可能地告诉学生为什么。如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中, 应多联系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 针对学生的疑惑有的放矢地讲解;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也要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当前,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 大学生对最新信息的掌握已基本和教师同步, 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教师。过去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某种“权威”已不复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应讲好重点难点问题, 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 讲得让他们信服, 能为他们释疑解惑, 让学生真正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洞的理论说教, 而是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 是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的课程。

三是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在已经有了好教材的情况下, 改进教学方法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适应大学生的特点, 采取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 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 并引起兴奋点和共鸣点。要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 注意研究分析社会热点, 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 启发学生思考。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把专题讲座、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演讲、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和心得体会以及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环节和方式结合起来, 按教学需要进行选择或组合, 有的放矢, 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总之,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只有不断加以改革, 增强活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从根本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前提是弄清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 关键是要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生存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途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范文第6篇

1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面临的形式及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高智商的知识群体, 参与意识强, 民主意识浓, 工作热情高, 然而他们工作任务重, 经济收入低, 职业上处于探索期, 因此会遇到诸多矛盾与问题。加之受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及思想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复杂性、矛盾性和多变性, 主要问题有三。

1) 重自我, 轻集体。受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的影响, 高校青年教师强调以自我为中心, 对自身价值、工作能力缺乏客观的评价, 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志向远大, 有自己的追求, 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等大事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 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时, 就不能很好地处理团结协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同事间协作, 忽视集体的作用, 过于追求个人功效和个性。

在对重庆邮电大学青年教师的调查问卷中, 回答“你对收入与付出比较”时, 觉得自己收入少于付出的占到73.7%, 这一方面说明青年教师在待遇方面确实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青年教师缺乏奉献精神;而在回答“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时, 在多选答案中, 选择“职称”“收入”“业务”等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均达到82%以上, 而选择“学校发展”的为63.1%, “国家大政方针”的仅为57.2%。

2) 重专业, 轻政治。如今的高校青年教师学历、职称越来越高, 在对重庆邮电大学4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调查问卷中, 硕士、博士占到近60%, 副高、正高共计占到23.3% (如表1) 。

青年教师在业务上不甘人后, 有很高地追求和强烈的进取精神, 在回答“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时, 74.9%的青年教师回答“看书、提升自己”;在回答“目前最关注的问题”时, 85.3%的选择了“业务能力的提升”, 83.8%选择了“学历晋升”, 可见, 大家对自己所在专业都非常关注。在回答“对自己专业看法”时, 33.4%的选择了“越来越重视”, 57.5%的选择了“将平稳存在”, 可见, 大家对自己的专业都比较乐观。但在思想政治上, 青年教师对学校、系部组织的政治学习大都不感兴趣, 认为业务是实的, 政治是虚的, 思想政治方面的事是领导干部的事, 自己只要不犯错误就行, 思想政治上的先进性不明显。在回答“对每周政治学习”的关注时, 仅“21.2%”的青年教师表示关注和比较关注;在回答对“校务公开内容”关心时, 仅42.3%的青年教师表示“关心和比较关心”。

3) 重物质, 轻道德。现阶段是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阶段, 个人收入差距加大, 社会丑恶现象、党内不正之风、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等各种因素导致青年教师心理不平衡, 传统的“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等优良师德师风受到了各种思想的挑战, 青年教师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对道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放宽。学术欺诈、论文作假, 甚至伪造学历等情况都屡见不鲜。在这次的重邮青年教师调查问卷中, 回答“目前你最关注的问题”, 82.9%的选择了“收入”;在回答“压力感受时”, 78.9%的选择了“大”和“较大”;而在回答“压力来源”时, 多选答案中, “收入”排第一, 占78.6%, 后面依次是“前途”占63.2%, “工作量”占56.4%, 这一方面由于青年教师群体属于中低收入的弱势群体, 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家对物质是比较看重的。

2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高校工会是以教职工为工作和服务对象的工会, 其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但是, 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组织和其它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不同, 有其优势和自身的特性。

1) 范围上有广泛优势。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这本身就决定了它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因此, 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体现了这一特征。首先, 工会的覆盖面大, 包括不同的岗位、知识层次和利益群体;其次, 工会基层干部扎根于群众之中, 能够了解教工的心声, 有针对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 深度上有渗透优势。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寓教于工会各项工作和活动中的, 即工会开展的每一项工作, 组织的每一次活动, 都是教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3) 形式上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优势。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有别于其他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于它将理论灌输与实际紧密结合, 通过民主的、讨论的, 多角度多侧面做好正面引导, 化解矛盾, 凝聚人心;其次, 在于它形式多样地活动载体和方式, “以人为本”地通过开展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于潜移默化中做好思想工作, 发挥党政做不到且替代不了的作用。

4) 载体上有阵地优势。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般来讲, 高校工会都有一定的阵地, 如工会俱乐部、阅览室、宣传橱窗等。工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阵地把青年教师吸引到这里来开展活动, 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受到教育, 净化思想。

5) 情感上有“实在”优势。工会工作本身就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 因此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从关心青年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 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 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对青年教师关心、爱护和信任、理解, 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群众, 易于被群众接受, 效果实在。

综上所述, 既然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有以上优势和特点, 那么, 工会就要利用这些特点, 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3 在工会工作中融入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3.1 在民主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民主管理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教职工当家作主, 使其真正享有管理学校事务的权力。因此, 只有充分尊重青年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在制度上保障青年教师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 才能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好青年教师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工作, 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重要一环。

其一, 提高青年教师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为他们提供参与的环境并指导他们科学的参与决策;其二, 进一步健全教代会制度, 发挥教代会的功能和作用, 多让青年教师参与其中, 并采纳青年教师好的意见建议, 增强青年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其三,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良好氛围;其四, 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校务公开的内容应该是青年教师们关心的, 与青年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除了传统的媒介方式如张贴、座谈会等, 还可依托新的媒介方式, 如网页等青年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

3.2 在建“家”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 青年教师的许多思想问题就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 如职称、住房、孩子入托等。工会是“职工之家”, 所以工会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建“家”工作中, 通过“家”的纽带作用, 实现人文关怀。因此, 工会要特别重视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 要善于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为青年教师办实事, 办好事, 为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感受“职工之家”的温暖。

3.3 在工会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工会要结合青年教师进取心强、兴趣广泛、荣誉感强等特点, 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尽可能把青年教师吸引到他们喜欢的活动中来, 使他们拥有强健的体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另外, 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 工会可以针对性的举办系列活动, 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演讲比赛、青年联谊、青年论坛等。这些活动使青年教师在业务方面得到了锻炼, 师德师风方面得到了提升, 生活方面得到了减压。

工会对于青年思政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搞好青年工作也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 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 与时俱进地推进青年工作, 才能凝聚起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坚强队伍, 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其他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比拟的优势, 面对新形势下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特点, 高校工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 把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会工作中, 以增强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上一篇:镇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范文下一篇: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