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朗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听取了于永正老师的《朗读和朗读教学》讲座之后,我所得甚多。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置否的。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于永正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可是我们老师并没有完全做到把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朗读能力,让他们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习。不要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对学生有信心,不要担心学生离开自己就学不好。因此我们需要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读前设计好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通过读自己解决问题。

作为课堂引导者的角色,老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凭借想像、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进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情感,领悟语言情境,理解语言技巧,这是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语言综合训练的重要方法,而朗读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

听于老师的课例,我发现,在阅读教学中,于老师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像,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了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体。

跟大师交流,思想的火花不断地飞溅,我相信不断地吸收大师的思想,自己的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

朗读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教学;有效策略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外界的重视,只有学生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小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开展有效的教学十分重要,朗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基础有着显著的意义,从学生的朗读习惯、语感进行有效的启蒙,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为长远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语言学科必须要注重开口练习,朗读教学提供了这样的学习平台。那么我将针对小学英语教学,浅谈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论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开展有效的朗读教学必须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素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动物的词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动画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看见自己喜欢的内容,立马被吸引,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接着,教师再选择一段有关动物介绍的文段,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得到激发,帮助教师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 清除学生的朗读障碍

在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种种问题,其中最需要我們解决的就是要清除学生的朗读障碍,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从而羞于表达,使得朗读教学的成果比较有限。为此需要教师清除学生的朗读障碍,首先要进行有效的音标教学,音标就如同拼音对于汉语的作用,学生学好音标就不再害怕生词,从而更有信心地进行朗读;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小学生常常有害羞的心理,生怕在朗读过程中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能够敢于表达。并且在学生出错时,不再直言批评,而是委婉地指导,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要主动完成难点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从而进行流畅地表达,提升学生的朗读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清除学生表达过程中的障碍,让学生高效地完成朗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 传授科学的朗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传授学生科学的朗读方法,首先,教师要明确朗读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如果让学生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朗读,而不注重语音语调,口语水平很难得到提升。而小学生往往具有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在模仿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来欣赏,而在欣赏之后则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模仿练习。在模仿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注意到朗读的重音、停顿以及语音语调,从而使口语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能够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同时模仿练习借助了影视资源,相比枯燥的教材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授了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 引导课后的朗读练习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有效的课后练习,对于朗读教学也是如此,必须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练习。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机械的练习任务,学生缺乏练习的动力,不能主动参与到其中来。那么现在,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通过多媒体系统设计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来完成练习项目。比如教师将需要练习的内容融入闯关游戏中,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游戏来进行朗读练习,实现寓教于乐。并且,借助互联网资源能够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正确的指导,让课后练习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学生的练习效果,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练习方式,提升课后朗读练习的有效性。

六、 结语

总而言之,朗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意义,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表达,提升语感与英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今后更长远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推进素质教育,以课文知识和文化拓展为核心,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海荣.浅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1).

[2]杨邦林.英语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J].家教世界,2011(10).

作者简介:

张会玲,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县南湖小学。

朗读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评点情节内容

1.说明什么是评点。

评点,指在阅读课文时对文章的情节内容、语言文字、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品评,从而理清课文层次,明确课文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学习评点课文,可以从用词造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性格特征、故事波澜等方面进行,如对《曹刿论战》第一段情节内容进行评点,明确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教师示范。

3.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注旁批,然后互读互评。

4.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读编写好的对课文的评点。

5.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老师也同样配读对课文的评点。

6.教师小结:

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第1段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第2段记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第3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二、评析课中文句

1.教师示范。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例。

(1)评析句子的意思。

曹刿认为"当朝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远谋"指考虑问题全面周到,对作战而言指不仅能注意眼前的实情,而且能预见事态的发展及其后果,并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2)评析句子的作用。

此句的"远谋"为全文定了一个基调,文中的战前准备、战争过程、战后论述都是围绕"远谋"进行的。曹刿的"远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战前的准备,强调的是取信于民,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②战中采用了"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③战后通过他的论述,既交代了他指挥若定、判断正确的原因,又进一表表现了他的"远谋"。

2.学生活动。

齐读课文第2段,思考问题,找出重点句子进行评析。

三、评论人物形象

1.教师示范。

分析人物可从外貌、语言、行为、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谈,先一条一条地列出来,然后再归纳总结。如对曹刿的形象分析如下:

曹刿只是一介平民,但在国难当头他能忧国忧民,不顾个人荣誉与生命安危,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向鲁庄公阐明政治上要取信于民的主张;又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指挥作战,实施了军事上后发制人的措拖,最终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敌,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学生活动。

评论鲁庄公是明君还是昏君。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应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能放手让曹刿正确指挥,还向曹刿询问战争如此进行的理由,说明他跟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四、评说课文朗读

这里说的"评说"即对课文朗读的品评,边读边评,看句子是否连贯,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和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完成课后"练习"一,体会句子的语气,举一反三,反复品读。

3.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4.对照课文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

5.熟读成诵。

朗读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措施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语感和能力,为学生积极地构建一个朗读的平台,让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用“读”来唤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让学生们都能在“读”中去感受文字的美。

一、提高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色彩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而部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并不能理解到朗读的重要性,而忽略此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要尽可能地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尤其是学生在自主性的朗读时, 要引导学生读出感觉和味道,读出感染力。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在备课的过程中,从提高教学效果的层面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情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能认识到该怎样朗读,到底为什么要朗读。只有提高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视, 才能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常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综合能力。

二、保证朗读时间,加强有效点评

首先,老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朗读。老师应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性,不能将朗读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同时,老师如果把学生学完课文后能否做到流利、熟练或有感情地朗读,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指标,学生一定会更加努力地读好书。其次,老师要懂得如何点评学生的朗读。简单的字词读音点评或只是笼统的好或坏,是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朗读好坏在于你是否对文本有了较深的了解。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有感情地朗读”,就是以对文本的掌握为基础的。

三、营造朗读气氛,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 由于学生没有朗读的习惯,一开始学生都会对朗读有抵触心理, 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朗读氛围,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另外,教师的范读对学生也是一种感染力, 学生会对教师的朗读进行模仿。尤其是教师的精彩范读可能会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使学生领略语言之美。可以说,范读能起到很好的点拨和引导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感受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中,激发情感的共鸣。

四、教师要重视朗读基本技能的训练

1、教师要以生为本,选择适合学生的朗读技能训练。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朗读技能是初中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朗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语言,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初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千差万别,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朗读技能训练。教师要进行完整的朗读示范指导,并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中进行朗读训练。教师要让学生“读多”、“读对”、“读好”。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活跃学生朗读气氛。在课堂朗读训练中,教师要针对教学文本,选择不同类型的朗读训练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放声诵读,要在朗读中读出激情,读出气势,让学生尽情在朗读中玩味课文的主要内容,反复体会课文文本所蕴含的意义。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文本所展示的画面。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提问接读、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表情朗读、分角色读、轮读、领读、分合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对所读材料可采取全篇读、分段读、重点读等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朗读起来,都能够浸润在美好的语言文字中。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进行范读,让学生感悟自己朗读能力的差距,并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近些年,朗读教学逐渐受到了语文教师广泛的关注,如何利用多媒体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也就成了语文教学中的热点话题。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标准的范读。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通过自身的范读来为学生示范,事实上,教师的示范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会将自己错误或者不标准的朗读以及个人的情绪传递给学生,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多媒体可以通过标准的语音朗读来避免上述错误的产生。同时多媒体也可以生动形象的再现文章的场景,尤其是课文中的对话片段,多媒体完全可以生动形象的模仿主人公说话的语气语调,提高范读的效率。其次,多媒体可以通过随意的调整朗读者的速度来提高学生跟读的效率。比如在朗读诗歌或者重点段落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调节来刻意的减缓多媒体朗读的速度, 进而产生诗歌的朗读氛围。再次多媒体可以通过复读来加强学生检查反思的力度。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范读还是学生的跟读都是一次性的,而多媒体可以记录学生的朗读过程,这样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复读内容来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反省,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的效率。

六、积极开展朗读比赛活动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学生朗读积极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初中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朗读比赛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朗读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比赛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短小的时间开展,比如,在教学一些诗歌内容的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诗歌朗读比赛活动,比赛看哪个小组得分最高,以此方式提高小组成员的朗读积极性。另外,教师也可以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自选内容、自选题材,开展班级间的朗读比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七、丰富课外朗读,积累朗读技巧

对学生而言,课上的朗读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朗读水平的提高同样需要学生长期性的练习。笔者认为组织朗读比赛,开展演讲活动等都是一些不错的手段,除了锻炼学生朗读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语言组织能力。

总之,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了解每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朗读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不断的朗读训练中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凌霞.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 2015(18)

[2] 高春月.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2(12)

[3] 王乐. 中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初探[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2(05)

朗读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课堂上总是少不了朗读课文的声音,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朗读课文中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同时还可以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总之,朗读对于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非常必要。

一、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语文学习分为很多种,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有很多种类,有分角色的朗读、诵读等。朗读是听说读写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佳手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很好地证明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朗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对于初中生学习语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培养良好的语感,学生需要最大程度地培养朗读的能力。通过朗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该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一些精美的文章需要反复朗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在写作该文章时的那种思想感情。只有懂得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情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语感的培养。从考试角度而言,阅读文章时所设的题目也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制定出来的,有时候不知道答案,但可以凭借着语感就知道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长时间的朗读训练慢慢形成的。

2.朗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说、写能力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朗读教学的方法并不是人们通俗上认为的大声读出来,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每个字、词、句子、段落,乃至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其写作方法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口头的或者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朗读的时候,还可以对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进行系统的调整,这样对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益处。

说是写的基础,只有说的明白清楚,才能很好的写出来。此外,经常的朗读,对于平时遇到的一些优美的句子会有很深的印象,如加以记忆的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对语言的鉴别能力和敏感性,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们会在说话和写作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在平时的谈话中,其文化修养的水平也同样通过语言的交流而表现出来,说的多了,同时记住的也就多了,这样自己在积累语言方面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在平时的写作或者考试中,完成一篇初中水平的作文会变得容易多了。

3.朗读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一篇优美的文章,必然是文质兼美,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是高度统一的。通过不断地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们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灵魂。例如,欣赏一些著名作家的文章,通过朗读明白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可以给自己一种鼓励和震撼,尤其是朗读一些抗战年代的作品,对自己可以起到鼓舞作用,同时还给自己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通过朗读陶冶情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这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中学的语文教学而言,价值意义是巨大的,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4.朗读教学可以维护师生和谐关系

朗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将朗读教学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在课堂上可以多元化的运用朗读的教学方法,通过齐读、角色分读和个性朗读等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一个小组的齐读或者角色的分读,在提升学生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友情的培养,同学们经常在课堂上作为合作伙伴进行朗读,会成为学习上的战友,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志同道合的朋友,促进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课堂和谐的秩序也是有帮助的。此外,老师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朗读教学,学生朗读的次数和教师的评价逐渐增多,可以促使学生分析和评估自己在同学们及老师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可以确定老师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从而培养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密切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朗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注重朗读教学方式的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方法很多,有一般齐读法、个性朗读法、角色分读法、快速自读法、男女对读法等形式,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应该注重多种方式的结合。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而这些快乐正是基于朗读中各自的参与或者自足自乐,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朗读乃至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通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呼唤学生朗读的兴致,还可以稳定学生的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处理好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朗读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促进语文能力提高的一个手段。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因而在语文学习中,注重朗读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结构。只有处理好朗读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协调关系,才能发挥其协调作用,将语文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

首先,朗读和讲读要协调起来,一堂课,不能因为朗读的重要,而把时间全部分配给朗读,忽视教师的讲读,老师的讲读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朗读,因为通过老师的讲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解决课文学习中的一些难题,为学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要协调好朗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朗读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还要靠作文教学,只有两者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的学习需要全面的发展,只专注于朗读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偏科”的现象,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

以上分析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认识到朗读方法对学生语文能力养成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朗读教学的实际效果,协调好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的关系。

总之,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朗读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敢于读出来,面对文章会读并且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吴川市第四中学(524500)

朗读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小学阶段,朗读是阅读的起点,不论学习何种语言,朗读都是非常重要的。朗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开口朗读,将枯燥的文字变成有情感的语言,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文章分析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  言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进行有声音的文字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朗读就是通过发声将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优美柔和的声音,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朗读指导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听说读写活动的升华,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应加强语文知识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得到知识的启蒙,使自身的文字功底变得更扎实。而朗读指导更偏向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学会在朗读中直观感受课文思想情感[1]。

朗读指导理念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能够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俗来说,朗读指导就像一盏明灯,可以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

不论学习什么学科,兴趣都是学习的前提。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语文学习亦是如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则很难保证学习质量。笔者经过长时间对学生的阅读学习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无法将文字转化成情感

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只能简单地从字面意思、成语和形容词等方面进行学习,无法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进而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2]。出现上述問题的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课堂上只是向学生灌输语文基础知识,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想象空间,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深入掌握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无法完成有深度的阅读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知识,并没有针对文章内容进行精华提炼和思想升华,导致学生只会背诵文章,不能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懂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挖掘文章内蕴藏的更有价值的知识,提取出文章的精髓,升华学习价值,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转化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师生关系不和谐

师生的融洽互动是教学发展的基础,师生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彼此间的情感,保证及时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见,高效的师生互动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保障[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后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也会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疏离。没有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参与阅读教学互动,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自问自答中完成。总之,师生的互动过少会直接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成长。

三、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容易被外界信息吸引,在学习期间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总会左耳进右耳出,导致一整节课收获甚微。由于大部分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教师运用朗读指导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上。小学生聚精会神地进行朗读,就可以拓宽自身接受全新知识的渠道,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普通话是我们的通用语言,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普通话教育。朗读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供学生进行跟读学习。

(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语文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大部分学生提出的想法比较天马行空,只有极少数的想法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层面出发,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更上一层楼,在朗读时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更加浓厚。其次,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家提前预习文章,并要求学生自己朗读文章三次或三次以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早自习前让学生自由朗读,在早自习时对学生预习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此一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而绘声绘色地朗读文章[5]。朗读后,教师要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月是故乡明》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借助月亮表达的思念家乡之情。现在,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在他们身边,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想要看到故乡的月亮。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朗读前启发学生挖掘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展开联想,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其在朗读的过程中代入作者的想法,感受故乡的美、父母的好。

目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无论如何改变,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小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反复朗读,久而久之会形成阅读感,能够从朗读中联想到文章的深层意境,进而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朗读的方式,利用自己标准的发音来带动学生跟读和模仿,让学生在跟读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声音洪亮自信、抑扬顿挫,准确地掌握朗读的语调和语速,将自身的情感代入其中,促使自己和文章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感。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文章比较经典,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内容和浓厚感情色彩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情感鉴赏能力。小学生在阅读后要懂得汲取其中优美且经典的好词好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好词好句抄录下来,以便写作时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在朗读过多篇文章后,也要学会鉴赏作者的写作风格。鉴赏是学生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当朗读的文章达到一定数量时,学生就可以将自己写的文章与作家的文章进行对比,从对比中感悟不一样的思想见解,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在进行对比分析后,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朗读的优势。

俗话说:“朗读就是艺术。”如果说艺术给枯燥的生活带来色彩,那么朗读就是学生享受文章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文章朗读指导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某一个意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取分角色朗读文章片段或者选句的方式,深入分析文章内容。

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电子课件中插入边塞优美的风景,同时播放与诗句相契合的背景音乐,以便为学生解说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诗句内涵,深刻体会诗人那种为了国家安定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磨炼自身的毅力,这也为学生后期语文知识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在朗读后,如果对文章有独特的見解,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众所周知,鲁迅的笔就是他最强的武器。学生通过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感受文字的魅力,可以更真实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变化[6]。学生在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文章里面的画面会不自觉地浮现在脑海中,产生情感共鸣,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了解到我国的和平与安定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朗读指导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朗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温故而知新。古人在学习时一般采用多读多背的方式将知识烂熟于心。与此同时,古人如果不理解某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就会仔细朗读、反复朗读,朗读多了自然就慢慢理解了。小学生的记忆力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尤其是文章里面那些强有力的语句,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扎根发芽。

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审美能力。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可以让无声的文字变成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又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朗读对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通过反复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的内心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因此,朗读必不可少,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加倍重视,从朗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和语言的优美。

[参考文献]

赵黎娟.浅析课堂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2020(06):56.

张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作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13):234.

胡代代.浅谈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文渊(中学版),2019(01):216.

陆海娟.浅析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05):37.

黄连智.试论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交流,2019,26(47):175.

黄俊安.朗读指导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5):121.

作者简介:陆兵(1981.4-),男,江苏宿豫人,任教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上一篇: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英语教学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