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2023-09-23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第1篇

一、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人均年收入达到中等小康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由劳动型转向休闲型,观光果园在台湾一些地区应运而生。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台湾观光农园已经处于普及阶段,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观光农园的管理体制已相当健全。另外,文化因素的渗透也在不断提升观光农业的层次和水平。

二、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类型与可借鉴优势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类型可以分为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教育农园、市民农园、休闲牧场、完善的制度。台湾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规范的法令及条文、成熟的规划管理运作、高质量服务等等。

三、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要发展休闲农业,首先应大力加强休闲农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其次,国家农业部门应重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组织、规划、研究,从而推动大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最后,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台湾农委会主要负责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工作,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闲农场观光旅游,以扩大客源市场。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典范案例

一、台湾清境小瑞士花园:

“清境小瑞士花园” 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台14甲公路清境农场旁,海拔大约有1800公尺,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景色优美如画,彷佛置身于浪漫的北欧风光里,因此又有 “台湾小瑞士” 及 “雾上桃源” 之美名。

二、台湾新社庄园风光

位于台中县大坑风景区范围內的新社乡,海拔五百至八百六十公尺,保有最丰富的自然原貌,在庄园的每一步都是惊艳。步入新社庄园,欧式古堡、花园、酒庄等建筑,令人有時错位的感觉,彷彿置身中古世紀的欧洲。

三、香格里拉休闲农场

位于宜兰县冬山乡大进村大进路1-1号梅花湖邻近的山丘上。走进农场,沿步行道前行可抵一片浓阴的相思林,林间秋千、吊床、凉亭散布,是享受森林浴、烤肉、打盹最悠闲的天地。农场设有欧式森林小屋,周围遍植山花,夜宿于此,宛如置身香格里拉仙境。

四、飞牛牧场

飞牛牧场位于远离尘嚣的山野之中,区内林木青葱翠绿,繁花茂盛,更有一座种类众多的蝴蝶园。当地空气很 干净,散发着阵阵的草香,微风中透着沁心的清凉,耳边尽是鸟语虫鸣,眼下见到的是绿茵、山岭。青葱的绿野上有低矮的房舍和成群的乳牛,老羊的低鸣和小羊清亮的叫声相互辉映。

五、台南大坑休闲农场

大坑休闲农场位于台南新化镇,距离高铁台南车站大约40分钟车程,虽然不在很深山内,但因地势与环境营造等因素,整个农场感觉非常幽静美丽,特别这些年来农场主人蔡澄文不断美化园区,或许增添欧式建筑、或许种植香草、咖啡树

与各式花卉,让整个大坑农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见到蝴蝶与多样花卉,园区里饲养的数十只乖巧白鸽,更增添许多优美与趣味。

六、南元农场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第2篇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目前,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对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保险专业;必要性;可行性

一、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平稳和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1]在保障和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保险可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补偿灾害损失的重要方式,与政府防灾救灾体系形成互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源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随着人们保险知识的不断增强,很多经营者会考虑利用保险、规避风险、降低损失。但是由于对保险知识掌握的不够或是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他们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为了能够事先对潜在的风险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从而适时投保,事后能够对损失进行正确的评估并获得合理的赔偿,这些经营主体迫切需要专业的保险人才为他们提供服务。(2)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保险业是我国21世纪朝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大量内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增设,以及外资保险的不断进入,市场对专业保险人才的潜在需求急剧增长,预计至2020年,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将递增至1200万人。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保险高级管理人才需求超过5.8万名,高级保险精算人才需求超过700名,保险核保人才需求达到1.3万名。而在2015年,高等院校的专业保险人才供给不到1.3万名,保险人才的缺口达到4.5万。其中,农业保险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农业保险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大量具有农学、林学、畜牧、水产养殖、气象、经济及金融、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但现实是,有着丰富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现有农业保险从业人员中,往往是懂保险的人不熟悉农业,而熟悉农业的人又不懂保险。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的极度匮乏,尤其是懂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3)农村、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各种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直接面向“三农”,可为“三农”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但是,由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比较大,导致农业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风险增加、向农业领域贷款的意愿降低。鉴于此,这些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需要农业保险人才,尤其需要既懂管理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保险人才,来进行资信评估、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加收益,促进发展。鉴于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缺口,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现有的办学资源,培养大量既懂农业又精通保险的农业保险人才迫在眉睫。

2.学校及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开办农业保险专业符合“山西农业大学2014—2016年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和指向,即:以现有的优势学科为依托,考虑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依托和支撑,积极培植新的专业增长点。增设农业保险专业能够充分利用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山西农业大学现有的办学资源,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目前,全国各类高校设置保险专业的学校仅有20余所,有农业保险专业的学校几乎为零,山西省还没有任何一所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因此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2]农业保险专业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是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增设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指向。基于农业保险专业学科发展现状、良好的发展前景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保险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办该专业。此举不仅可以填补农业保险专业教育的空白,可以为山西省以及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培养人才,更可以避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弊端,使高等教育正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

二、增设农业保险专业的可行性

1.专业特色明显,人才需求巨大,就业稳定。农业保险学科是在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学及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管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本专业面向全國招生,培养具有农学、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既懂农业技术又懂保险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专业特色明显。

我国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缺乏,特别是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各地各级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学会、保险协会,各类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农业企业、风险评估机构、相关金融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都需要大量农业保险人才从事保险经营管理、教学、科研及培训工作。但是据统计,全国每年需要增加的农业保险人才上万名,按我院拟定的每年50~60人的招生规模计算,平均到每省(市、自治区)不足3人,需求缺口巨大,就业前景良好。

2.相关学科、专业的有力支撑。山西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农、理、工、管、经、文、法、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农业大学,具有农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和优势。具备增设农业保险专业,培养从事农业保险及相关行业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基础条件。

农业保险专业将设置于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目前,经济管理学院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含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有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和服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五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全院开设与农业保险专业相关的课程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林学概论》等;这些学科和专业优势为农业保险专业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3.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经管学院在35年的办学历程中,按照强化内涵、追求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全院教职工共6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占90%以上,其中博士学位占10%;副教授以上占35%,其中教授占6%。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五个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培养了多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建了优秀的学术团队,中坚力量具备将农业保险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一支学历层次高、数量、年龄、学科、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科学合理,梯队完整的教师队伍能够保证所有专业基础课的正常讲授,特别是十几名具备扎实会计知识的教师更能保证全部专业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学院一方面选派年轻教师进修学习,另一方面不断引进高层次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来强化师资队伍。

4.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已建仿真模拟综合实验室,能够满足农业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任务,经管学院将在近期建设农业保险专业综合实验室,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相关软件进行农业保险市场调查、保险精算、农业保险实务等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其次,学院建有榆次工业园区、泰康人寿、华融证券、百度山西站、顺丰物流等校外实习基地30多个,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培养。再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创新思维,学院积极拓展与保监会等保险机构的合作。再次,学校已与中国保险学会、保监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培养意向,并与山西省保险学会已经签署了《联合办学战略协议书》。通过学界与业界的充分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5.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农业保险的应用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广,用人单位也需要实务型人才。因此,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将采用“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学年学生在校完成理论讲授和教学实践环节;最后一学年把学生送入合作单位实训,在合作单位进行“跟岗”、“顶岗”性质的业务操作学习,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保证学生一畢业就能胜任工作。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基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专业空白的实际,以及社会对农业保险人才的迫切需求,应在有条件的高等农业院校单独设置农业保险专业,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高丽娜.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1-2.

[2]郭永彬.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2013,(5):37-38.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第3篇

摘要:实际上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意味着政府的经济行为本身是完美无缺的,也不意味着政府一旦实行干预,市场失灵就会马上得到修正和弥补。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在不断加强,然而,我国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仍然存在政府总体供给不足、供给不均衡等困境。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行为;政府失灵

一、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现实意义

政府供给行为是公共产品供给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传统的农村公共产品基本理论观点实际是一种“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观”,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是国家或政府的天职。亚当·斯密在(1776)在《国富论》中论述政府应尽的义务时指出,诸如司法机构、国防等以及一些公共工程应该由政府提供。约翰·穆勒(1848)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政府……还可以行使权力来执行某些职责。之所以如此,仅仅是因为这有助于给公众提供便利”[1]。哈尔·R.范里安(2003)也认为“许多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2]。因此,政府被认为是有义务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的组织,提供公共产品被视为政府存在的最基本的理由。而且政府作为一个国家最大的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具有市场无法拥有的优势。政府可以凭借其政治权力对各成员采取强制措施,克服了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典型的农村纯公共产品如农村社会治安、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治理等,在供给中经常会存在搭便车问题。

大量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将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是农民减负增收的有效途径。现在农村大部分公共产品都通过制度外方式供给,这又成为农村“三乱”现象的制度根源,严重加重了农民负担。重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将从制度安排上根本减轻农民负担,并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可以减少农业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农民是收入低、生活水平低、风险抵御能力差的弱势群体,而且我国农村大大落后于城市。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会进一步分散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系数;市场信息系统会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减轻受纯粹市场力量作用而引起的波动性。促进我国农村正在进行的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是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加入WTO以后,我国脆弱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以及农业相关信息系统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行符合WTO相关规则的“绿箱”政策,可以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供给中的政府行为“失灵”表现

1.政府供给总量不足

第一,纵向同国内不同时期比较,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总量明显不足,广大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非常短缺,无法满足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年我国的农业财政支出总量尽管绝对数字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相对比重却呈现不稳定且呈下降态势。1978年为150.66亿元,2006年达到了3 172.97亿元;但是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由1978年为13.43%下降到2006年的7.85%[3]。即便如此,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也还不能完全到位。据统计,大约有30%的支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不到位,被短期或长期挪作他用。第二,横向与国内城市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政府供给总量也不足。与国内城市相比较,政府向农村供给的公共产品严重缺乏。政府在决定公共产品生产的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分配去向。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基本上免费享受财政投资或补贴的各种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而农民却主要靠自己来解决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如养老、教育、医疗等。农村道路、饮水、电视、文化娱乐、卫生等公共产品严重缺乏。与国外相比较,我国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产品也严重不足。自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八五”计划时期和“九五”计划前期外,我国政府用于公共产品的支出在大多数年份都低于50%,近几年来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反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公共产品的支出比重几乎都在70%以上。

2.政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失衡

表现在:第一,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基础公共设施供给水平较低。改革后,随着集体经济形式的彻底解体,农民对公共产品出现了滥用情况,使这些产品一直处在超标准的运行状态下,导致其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长期的“以农补工”使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基建投资的数额也始终偏低,如2006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 998.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占全国人口总量56.1%的73742万农民却只占用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12%。其次,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世界各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平均约为1%,有些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为0.5%,而我国仅为0.2%。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为40%,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占农业GDP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4]。第二,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这类公共产品对提高农民素质和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目前这两种教育都存在问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市)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在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培训方面,问题更严重。但总的来说,政府对农民及进城农民工的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远远不足,难以改变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现状。二是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严重缺乏。解放后,我国的农村医疗保健曾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到70年代末全国绝大多数生产大队都办起合作医疗。改革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未随经济发展而发展,从医疗保险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缺少医疗保险。另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人口的医疗可及性差。同时,农村地区还是伪劣药品的主要市场,农村人口的生命健康面临严峻挑战。三是长期实行的城乡分治政策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是“空白”,我国农民一直沿袭着“土地和家庭保障”模式,农民的生、老、病、死完全依赖于自身家庭及土地。四是环境保护措施不力,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短期的经济发展,甚至鼓励经济效益好但污染严重的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量,给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行为“失灵”的对策

公共产品供给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由于政府“理性经济人”的缘故,必然出现公共产品领域的双边垄断、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最大化等问题,从而导致公共选择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失灵。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制度上的不合理,政府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方面,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造成了政府对农民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行为的不足。因此要解决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在根源上想办法。具体说,就是提高政府供给意愿,增加制度内公共产品的供给,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机制:

1.提高政府意愿,加大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行为

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集中代表,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最重要的主体,凭借国家财政必须承担起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责任,发挥主导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首先必须提升政府对农村的支持意愿,改变“说得多,做得少”、“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因此,提升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意愿,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是使我国农业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所以,就应按照公共财政原则改变重城市、轻乡村的支出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同时要加强农业立法,克服农业投入的随意性。

2.明确规定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行为的责任和方式

农村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和地域性,影响不同层次政府的支出,也决定各级政府的相关事权。从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看,不同层次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应该不同,所以,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就要实行财政分权制。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应该成为保障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责权主体,地(市)、县、乡三级政府负责提供本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性农村准公共品。在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方式上,应促进单一的供给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变,构建多元化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不断拓宽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渠道,改变公共品供给只有由政府来提供的局面。

3.完善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的科学决策机制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防止无效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和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应当按照农民的需求来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为此,必须建立一种公共产品需求的民主表达机制,以充分反映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村民大会的作用。同样,县、乡(镇)社区内的大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建立专家听证制度,在广泛听取民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常规性的公共产品也应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赵荣潜,胡企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 [美]哈尔·R.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6版[M].费方域,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 吴光芸,方国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非营利组织失灵及三者互动的公共服务体系[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1).

[责任编辑吴高君]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第4篇

1.1 基本概况

吕梁市地处山西中部西侧, 北与忻州市为邻, 东与省会太原市、晋中市接壤, 南与临汾市相连, 西与陕西榆林市隔黄河相望, 因吕梁山脉贯穿全市而得名。吕梁组建于2004年, 国土面积2.1万km2, 现有1区2市10县, 北有兴县、岚县、方山、临县四县、中有孝义、汾阳、交口、文水平川四县、南有中阳、石楼、交城、柳林四县, 共161个乡镇, 3 108个建制村, 现有人口总数383万人, 农业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76.51%[2]。

全市以山地为主, 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 (21 440km2) 的91.8%, 耕地面积有5.6万hm2, 全年平均无霜期有150d,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2mm, 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年四季分明, 差异显著。同时, 吕梁市作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约有70多万人, 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8.82%, 扶贫攻坚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单位:亿m3

注: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 下同。

(单位:万亩)

1.2 水资源概况

吕梁水资源总量较少, 仅占有13.25亿m3, 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2.47%,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和其他省内其它地区相比也相对较少, 分别占山西省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的13.88%, 11.77% (见表1) 。同时吕梁水资源稀缺, 吕梁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0%;耕地水资源的667m2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吕梁市年降水量116.70亿m3, 占全省降水量的14.64%, 且降水分布不均匀, 就平均而言, 吕梁北部和南部山区的降水多于山川, 南部山区的降水又多于北部山区, 降水量差异较大。此外, 从整体来看, 吕梁平川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大于山区, 在平川地带, 每km2的水资源可达到约9万m3, 而山丘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仅有6万m3左右, 约占平川地区降水总量的66.67%[3]。

1.3 土地资源概况

吕梁除平川四县 (孝义、汾阳、交口、文水) 之外, 都以山地、半山地为主, 地势起伏较大, 沟壑纵横, 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2%, 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全市农业用地153万hm2, 其中农业用地面积53万hm2, 林地面积79万hm2, 牧草用地6.4万hm2, 园地面积1.4万hm2, 其他农业用地191.33, 分别占农业用地的比例为34.81%、51.69%、4.24%、0.98%、8.29% (见表2) 。农业用地基本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约占农业用地86.5%, 呈现出林地山地面积广阔, 耕地面积大, 牧草地集中的特点, 适合发展山地林木经济, 特色小杂粮等。同时, 吕梁坡耕地面积所占的比重较大, 坡度在15度以上耕地面积依然比较广阔, 土地质量较差, 粮食产量较低, 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 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单位;万hm2)

注:数据来源2015年山西省、吕梁市经济统计公报

2 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2.1 农业物质装备条件

2.1.1 农业机械化水平

随着国家政策红利的加大, 吕梁市委对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 都大大提升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持续稳定提升, 大中小型拖拉机总数量持续增加 (见表3) 。2010年, 吕梁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为2 515 781kw, 2014年达到了2 962 489kw, 增长幅度约为17.76%, 机械总动力得到了加强;2010年, 吕梁市共有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13 071台, 2014年, 吕梁市大中小型拖拉机数量达到18 554台, 累计加了5 484台, 农用设备不断增加。另外, 吕梁农用运输车,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数量也不断增长, 机械化能力不断加强。

尽管吕梁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发展, 但与全省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吕梁农业现代化程度仍然较低 (见表4) 。2015年吕梁机械耕地面积23.1万hm2, 机械播种面积23万hm2, 收获面积12.8万hm2, 均低于山西省内平均值, 农业现代化发展仍然较为落后[4]。

2.2.2 农田水利建设

由表5可知, 吕梁市农业机井数量呈下降趋势, 下降幅度较大。2014年, 吕梁灌溉机电井5 892眼, 远低于省内8 304眼的平均水平, 水利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在吕梁市大力发展农业的背景下, 农业水利生产条件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 仅能维持现有的生产水平, 受吕梁立地条件的制约, 沟壑纵横不利于大面积的灌溉, 再加上近年来引黄, 引汾工程的建设, 使水利生产条件发展缓慢[4]。

2.3 农业产业情况

2.3.1 农业合作组织

吕梁地区相对于省内其他地区而言, 农民合作社数量相对较多 (见表6) , 截止2014年, 各类专业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了4 245个。受吕梁市传统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 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 共有3 487个, 占农业专业合作社总数的82.1%, 其他类型的农业合作社数量相对较少[5]。

2.3.2 农产品加工业

吕梁地势沟壑纵横, 动植物种类丰富, 尤其盛产沙棘, 玉米, 核桃, 红枣, 牛, 羊, 中药材等产品, 种类多样。依靠当地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 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长期发展, 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日益扩大。据统计到2014年底, 全市拥有大型龙头企业490户, 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75户, 全年农产品加工总量约为130万t, 累计农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9.8亿元, 发展较为迅速, 带动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见表7、表8) 。

2.3.3 农业科技条件

注: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

单位:个

从2012年以来, 吕梁市政府就把推广农业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逐步加大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 为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截止2014年, 据相关部门统计, 吕梁共引进先进农业生产科学技术90余项, 农业新品种472个, 各类标准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约6百多万hm2, 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达到98个, 科技贡献率大幅提高, 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同时, 吕梁市贯彻落实了“科技到户, 良法到田, 技术到人”的方针, 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推广, 并分批次, 分阶段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据统计, 现有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8%, 从源头上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质量保证。县乡政府分批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入户率达到了65%,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5%, 和省内其他城市相比, 发展较快。但由于农业推广机制不健全, 推广体系落后, 农业科技人员学历程度低, 年龄结构老龄化等问题也制约着吕梁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2.4 小结

综上所述, 吕梁农业生产条件整体较差, 山地多平地少, 坡耕地面积广阔, 且“气候十年九旱”, 水资源短缺, 耕地水资源的亩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农业生产结构保守落后, 仍以种植业为主, 畜牧养殖业所占的比重较小;和省内其它地区相比, 吕梁机耕、机播、机收面积数量较少, 机械水平较低;同时水利设施陈旧, 灌溉机电井水量也远低于省内水平等等。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3 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对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条件的分析, 得出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分析如下:

3.1 农业基础条件薄弱

吕梁气候灾害频繁, 尤其是以干旱最为严重, 几乎每年吕梁都会因为气候干旱造成粮食亏损, 春天由于干旱影响冬小麦返青, 造成农作物播种时节延迟, 生长周期缩短;夏季雷雨天气较多, 容易引发泥石流, 洪涝灾害,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据统计表明, 自1949年来以来, 吕梁严重干旱的年份有17年, 严重影响了吕梁当地农业的发展。由于吕梁雨水分配不平衡, 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 同一年降雨量相差较大,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还会加重吕梁水土流失, 造成土地质量变差, 耕地肥力下降。同时吕梁地势起伏大, 山地面积较多, 尤其是坡耕面积广泛, 既不适合种植大宗农作物, 也不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配套相应的水利设施, 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吕梁主要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 使吕梁地区交通闭塞, 出入困难。截止当前, 吕梁农产品向外地输送依然是以大车运输为主, 由于路程较长而且山路较多, 造成吕梁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在运送到目的地时无法保鲜, 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6]。

3.2 经济实力薄弱, 贫困依然严峻

过去几年里, 吕梁以煤炭资源发展为主, 依靠当地自然资源优势, 一度跃居山西省财政收入第二名, 经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 资源日益紧缺, 环境破坏加剧, 城镇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经济开始陷入困境。随着国内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 吕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因煤而兴必将因煤而困。尽管这几年来吕梁农业发展后来居上, 后发优势明显。如2011年, 吕梁农业产值为48.24亿元, 同比增长了10.38%, 占地区总产值的4.26%;2012年, 吕梁农业产值为54.97亿元, 同比增长了13.95%, 占地区总产值的4.46%;2013年, 吕梁农业产值为64.73亿元, 同比增长了17.76%, 占地区总产值的5.26%;2014年, 吕梁农业产值为68.71亿元同比增长了6.15%, 占地区总产值的6.24%。

但即使这样, 仍然改变不了吕梁地区贫困落后的困境。吕梁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全市13个县 (市、区) 中, 共有10个贫困县, 其中国家贫困县有6个, 分别为中阳, 石楼, 岚县, 方山, 兴县, 临县;山西省重点贫困县有三个, 分别为交口, 柳林, 离石;还有一个插花贫困县, 是山西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方, 呈现出贫困面积大, 贫困程度深, 贫困人口较多的特点。据统计, 2015年吕梁市人均GDP为25 066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193元, 农民可支配收入远落后与其他地区, 使农民没有充裕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良品种, 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全省, 经济发展较为滞后[7]。

3.3 城镇化进程加快, 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

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 充足的劳动力是农业有序, 高效发展的保障。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农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严重不足, 这也成为阻碍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活条件艰苦落后, 生活基础设施不齐全, 而城市无论在基础设施, 医疗保障, 子女教学等方面都有着农村无法可比的优势, 因此, 和在家务农相比, 人们更愿意去县城里打工, 获取更高的收入[8]。据统计, 农民务农获取的经营性收入只占到农户家庭收入的25%左右, 农村开始留不住年轻人, 使得包括妇女在内的年轻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 “离乡不离土”的现象不复存在, “空心村”“空壳村”现象不断出现。另一方面, 当前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 农民年龄大多集中在45岁以后, 50-60岁的老年人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 年龄普遍偏大。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 大多都是小学学历, 初中文化程度的都很少, 对于当前发展的新技术, 新思想, 新品种带有排斥抵制思想, 接受程度较低。

3.4 农业结构不合理, 市场竞争压力大

吕梁农林牧渔业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合理的农业结构中, 应该充分利用发挥好各种自然资源, 使农林牧渔都可以协调发展。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经济产值基本是持平的, 有些国家的畜牧业比重甚至可以达到60%左右。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结构并不能充分发挥吕梁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 不利于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自2013年来以来, 吕梁市开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改变以单一种植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大力推动“8+2”产业的发展,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龙头企业的实力不断加强,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水平低的现状, 仍存在很多问题, 如土地流转缓慢, 经营化规模较小, 远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 仅有11%, 农户大多仍是以分散经营模式为主, 收益较小;吕梁市山地面积广阔, 坡耕地面积较多, 但土地质量较差, 产量较低, 年均产量勉强能维持农民的生活;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仍然较大, 制约了吕梁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此外就吕梁地区而言, 农业产业化发展除了受国内市场环境的制约, 还受到本地实际销售市场的限制。例如;吕梁山区曾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红枣生产区域,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种植面积近13hm2, 年产量约30万t, 和红枣相关的人员至少有80万人, 成为当地脱贫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 以山西骏枣、壶瓶枣等为主的优良品种被大量引种到新疆西北地区, 随之出现的“新疆骏枣”迅速占据国内红枣市场, 而原先市场上的红枣因个头较小, 品种较差, 逐渐失去市场, 陷入困境, 对吕梁地区农业规模化经营造成巨大的挑战。

4 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 要加快农业机械化设施的建设, 逐步淘汰过去落后陈旧的设备, 引进最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 改变之前的耕作模式, 扩大机械作业的范围, 努力实现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其次, 吕梁气候条件恶劣, 十年九旱, 降水量较少,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 尤其是贫困山区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显的尤为重要。例如吕梁省定贫困县石楼县, 就一直将水利设施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的优先位置, 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 还要加快交通运输建设。由于山地多平川少, 区位闭塞, 交通不便使吕梁资源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特色农产品无法向周边城市及时运输, 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今后吕梁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区位优势, 因地制宜的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如沿黄公路, 孝石线等, 健全交通运输网络, 为吕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铺平道路[9]。

4.2 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规模经营

2013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大范围的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当前吕梁农村土地流转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是, 流转手续不规范, 承包土地后期隐患较多。尽管当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流转政策, 但并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流转机制。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大多都是口头协商, 口头协议, 即使有小部分农户签订了书面合同, 内容也比较简单, 缺少相关管理部门的签证。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土地流转也取得一些成绩, 出现了小范围的连片集中流转, 但与最初制定的计划相比, 土地流转范围依然较小, 规划化经营程度不高[10]。

因此, 我们首先应该从政策, 法律法规等方式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在保证农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流转, 积极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还要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加大股份合作制的土地流转机制宣传力度, 将农村中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 由公司或企业统一管理, 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同时还能为当地农民构建多重收入机制, 一方面农民可以在拥有土地出租收益的情况下, 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 另一方面农民也可以在将土地流转之后, 进入公司或在企业, 从事工资性收入的农业工作, 从而获得土地承包收益和农民务工收入双重收入机制, 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3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目前, 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农民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接受意愿不高, 对农业生产成果的应用能力不强等特点。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而大多数农民只关注国家在农业补贴方面的一些政策, 优惠福利, 对农业种植新技术, 粮油储存加工技术知之甚少, 甚至带有一些排斥思想, 不愿意接受新技术, 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强。逐步提高农民素质,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转强, 是当前吕梁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础。首先, 要从提高乡镇村干部的素质做起, 乡镇干部是与农民接触最多的人, 也是农民最信任的人, 只有让他们真正从心里认识到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才能保证对农民的技术推广不会流于形式, 加大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另外要不断进行农民转强, 把农民培育成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对吕梁种植业发展条件的实地分析, 有重点的为农民开展培训, 努力建设成为专业技术能力强, 管理能力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借鉴美国“赠地学院”的经验, 由政府出钱资助, 在相关农业院校和农科院开设相关服务中心, 向农民宣传新的技术和信息;可以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指导, 病虫预防等;还可以根据农民的特长, 鼓励行业协会和会所的建设, 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实现素质的提升。

4.4 发展“农旅”融合等特色产业

要想快速实现吕梁农业现代化, 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建设, 逐步摆脱贫困落后的困境,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4.4.1 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通过对吕梁市农业资源的分布, 农业发展规模, 交通区位特征, 客源市场以及当地农村乡土文化, 田园风光等资源的分析, 制定相应模式的观光农业, 努力达到农民增收, 脱贫的效果。如以农村田园景观, 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吸引点, 发展务农体验, 果园采摘, 农家乐, 垂钓等多种类型的农业游;以孝义市曹溪河流域、杏花村汾酒作坊、文水县苍儿会、孝义皮影、岚县面塑、临县道情戏、中阳剪纸园等为依托, 以本地特色风土人情, 民俗文化为休闲物, 大力发展农耕体验, 民间技艺展示, 乡村手工艺等休闲活动, 增加农业休闲的文化内涵;以“九曲黄河第一镇”临县碛口古镇、西湾、李家山村、汾阳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等为依托, 以古老朴素的宅院建筑为重点, 大力发展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古建筑游以及特色小吃游等, 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贫困户脱贫;以交城县庞泉沟、方山县北武当山、方山南阳沟、交口云梦山、交城卦山、岚县白龙山等为重点, 发展观山、登山、赏景都旅游活动, 让旅游亲身感受大自然, 回归大自然;以各地特色农业为依托, 如兴县杂粮旅游示范园、方山中药材旅游示范园、岚县马铃薯示范园、交城骏枣示范园、汾阳光伏示范园等, 通过门票、采摘活动、销售农产品等形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带动农民增收等等[8]。

4.4.2 发展红色旅游。

作为革命老区的吕梁, 红色景点随处可见。近年来, 吕梁市大力发展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 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主要有吕梁英雄广场、文水刘胡兰纪念馆、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兴县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兴县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临县中央后委旧址等等一批优秀的红色旅游资源, 推动着吕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5 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它并不是单纯简单的将农业与互联网合并起来, 而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 对农业环节、销售环节、服务等环节优化改造, 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 提高生产效率, 努力把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销售方式发展成为新型高效的生产方式, 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12]。

首先,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改变先前种地单靠经验感觉的耕种方式, 转而依靠新型的农业信息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 并逐步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 利用互联网技术, 可以搭建一个标准, 快捷, 透明的农业产品供应平台, 尽量避免传统营销模式中由于信息不畅, 市场不稳定等出现的“买贵卖难”现象,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转变农户经营理念, 逐步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销售体系, 降低流通成本, 实现生产销售无缝对接, 提高流通效率;最后, 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使农户的生产经营得到后续保障,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 生产与销售脱节, 产品销售得不到保障, 农企合作协议不完善, 利益纠纷, 合同违约常有发生, 导致农户经营效率低下, 生产积极性不高。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 重塑农业产业链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农户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最新的生产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 还可以通过电商系统提供法律, 融资的保障, 解决生产后顾之忧, 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提供新动力[13]。

摘要: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地区传统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土地产出率才能促进农业平稳快速发展, 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村繁荣注入源源动力, 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有效保障[1]。本文以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吕梁为研究对象, 在了解吕梁水资源, 土地等自然资源概况的基础上, 尝试对当前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得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压力大是制约吕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旅融合特色产业, 以及推动“互联网+农业”等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吕梁市,互联网+农业

参考文献

[1] 杨万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以浙江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1:1-9.

[2] 刘志勇.吕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15.

[3] 问星星.李利平.吕梁市城市雨水利用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年12期

[4] 潘仲尼, 王广斌, 张航瑞, 曹江菲, 靳丽伟.吕梁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2016, 09:97-100.

[5] 邹汉清.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 2013

[6] 武美香, 况明生, 马义娟.吕梁市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2:11915-11917+11925.

[7] 张晓婧.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4.

[8] 邢子英.山西省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西大学, 2008.

[9] 张红丽.吕梁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农机, 2013, 05:163+166.

[10] 刘媛林.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3, 06:24-25+28.

[11] 崔广哲.吕梁方志考述[J].吕梁学院学报, 2015, 02:54-61.

[12] 伊恩桥.“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选择[J].农技服务, 2016, 15:183.

[13] 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5, 16:143-147.

[14] 柳百萍, 胡文海.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0:16-20+110

[15] 郭晓鸣, 廖祖君, 张鸣鸣.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2:10-14.

[16] 钟勉.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08:4-6.

[17] 任高龙.关于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 2015

[18] 惠文静.电商模式下“互联网+现代农业”前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19] 柏振忠.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20] 徐贻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9.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资源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今后10年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寻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认准加快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探索实现的途径,关键在县乡两级如何抓落实。也就是如何进行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1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1.1信息体系不健全,无专职队伍,运转效果差目前全国大部分的县乡和地州市都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信息员都由农业系统内有关人员兼职,无专职人员,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业务和工作难以落实,严重制约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展开。

1.2农业信息资源缺乏,实用性差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信息资源。我国农业信息资源严重不足,结构失衡,相应农业信息数据库缺乏。上市信息品种少,特别是国外信息少,未来信息少,能够满足特定需求的信息少,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应农业的信息太少,为领导决策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少。目前,全国虽有农业信息网站 2 200多个,但是网上综合性的信息多,专业性的信息少;交叉重复的多,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1.3农村信息人才缺乏,农民业务素质不高当前,农村信息人才非常缺乏,不仅总量相对较少,高层次的信息人才缺乏,而且层次分布也不平衡,大量信息人才集中于城区。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2年的调查,多数农民还是依靠农户之间的交流和示范来获取信息。现有的信息工作人员,专业的少,兼职的多,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许多信息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从事上网浏览、收集信息、网络维护维修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对信息加工整理和利用难度更大,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掌握不够全面,对经济前景的分析判断能力差,达不到农业部提出的“会采集、会分析、会传播”的“三会”要求,其水平直接影响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效果。

2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功能设计

针对农村社会发展对信息的需求特点,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设计上应突出五大功能 :

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功能图

2.1农产品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功能作为使信息网络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的功能,应为农产品生产提供方便可靠的农产品供求信息,便于生产者组织适当规模的农产品生产,促进农产品流通,并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政策宣传功能基层信息不灵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要把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宣传党和国家农业政策和法规的基层阵地,近两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税费改革精神在我省的宣传与贯彻落实,农业信息网络就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2.3科技普及功能要利用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推广普及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技术、新品种引进等农科知识,以加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2.4政务监督功能通过在镇村信息公布栏设立政务信息,促进镇村政务公开工作,加强乡镇党委、政府与企业、农民的联系,方便群众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加强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策略

3.1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设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落实基层农业信息建设的任务以省、市农业计算机信息网络为依托,由电信部门加大投入,加快县通镇的传输线路建设,实现宽带(ADSL )上网,克服拨号上网的各种弊端,形成完整的本地县、镇计算机信息网络,实现省、市、县、镇信息网络互联互通。

3.2整合信息资源,促进农业信息化园区建设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把有用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及时进行汇总、归纳、分析、预测,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各种服务。建设综合信息园区,加快对农业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开发和科研项目的攻关,进行管理信息化,开发适合于农业生产管理的软件,促进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

3.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信息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 我们应该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加速农业信息化的首要推动力。具体地说: 一是要加强以改良品种为主的农业科技攻关;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是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四是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素质, 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总之, 加强和推进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 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以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与应用带动农业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的再创新, 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 推动软件业的发展。通过农业信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和其他途径, 促进农业信息经济的发展壮大, 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参考文献

[1] 农业信息化2005 年走向[N].中国财经报.2005.1.20.

[2] 魏秀芬.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和市场信息需求利用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专题研究[M].2002.

[4] 张淑芬,徐洪林,庞红.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04,(11):89-91.

[5] 郑铁,刘健.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2004,(10):13-14.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第6篇

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一方面耕地等农业要素市场在农村各地自发地发育,另一方面农户对耕地等农业要素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耕地流转,特别是租入租出,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及其农业产出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各地耕地流转情况差异悬殊,压抑耕地流转和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冲动并存,耕地撂荒和租金过高并存,需要从规范耕地租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及配套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加以完善,既要活跃耕地流转市场,又要保护好农民权益;既要提高耕地配置效率,又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农业要素市场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一些农户对户外的农业生产要素需求不断增长,而另一些农户则愿意提供农业生产要素。当一部分农户对农业要素产生了需求,而另一部分农户愿意有偿地提供农业生产要素,需求力量与供给力量必然催生出农业要素市场。这种要素市场虽然在多数地方尚未建立起有形的市场,但是农户间,或者种植大户与农户间,或者农业企业与农户间的农业要素交易在农村日益活跃起来。

农户通过参与农业要素市场,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有助于促进农业服务社会化。现代农业是建立在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基础上的。尽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农场是兼业化农场,农业生产是兼业化农场收入来源的一小部分,但是农产品市场贸易量绝大多数是由专业化大规模农场提供的。农户在要素市场上通过雇佣劳动力、流转耕地和融资,以及获得技术等服务,能够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事更加专业化的生产。

从改革初期来看,农村中不同农户资源差异相对较小,一个集体中的成员基本上是按照人均分配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农户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农户调查的资料分析,农村中高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超过城乡收入差距。为什么农村改革初期农户要素资源比较均等,而随着时间推移,农户收入出现明显的分化,这与农户间要素资源的边际生产率差异是密切相关的。

在农业实行农户家庭经营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如果农业要素市场受到压抑,单个农户生产可能受到某个瓶颈资源的约束,这既限制农业产出水平的增加,又制约农户收入的提高。笔者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在同样的村庄同一村民小组中分配到同样的耕地资源,但是农户间收入差距很大,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要素资源质量的差异及其带来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

初步的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过耕地规模化经营后,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这意味着我国农用地经营存在着规模经济,随着农用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生产成本呈现出下降态势。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农用地流转市场活跃,租金提高快,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之外,也可能与农用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农用地转出后,是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还是降低了土地的生产率,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中国,农用地流转中只有一部分是需要支付租金的。如果不需要支付租金的农用地流转,由于转入耕地的农户不需要承担流转成本,这部分转出的耕地生产率可能较流转前低,也可能较流转前高。在废除农业税后,无论哪种情况,对于耕地转入户来说,其边际产出都可能是有利的。而在需要支付租金的情况下,耕地租出农户往往需要租入农户支付土地边际产出以上的租金,否则宁愿自己耕种。耕地租入户为了补偿支付出的租金,可能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生产,设法将土地生产率提高。

笔者在山东平度调查时了解到,当地一个种植大户从当地其他农户租入耕地时支付租金700元/亩。据该种植大户介绍,当地粮食补贴按实际种植面积计算,并由种植户获得补贴,每年从政府获得的补贴约100元/亩;租入耕地后每年种植两茬,一茬为冬小麦,另一茬为玉米,每茬粮食销售后获得的纯收益约600元。这样,该农户租入耕地后每年可以获得600元/亩的纯收益。而当地小规模种植户一般是兼业户,由于土地生产率相对较低,每年往往只能获得600元/亩以下的纯收益。因此,耕地通过租赁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又使租出户和租入户都获益。

国内一些学者想当然地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后,不但可能带来“撂荒”问题,而且可能减少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导致土地产出率的下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普遍地出现了农产品单产的提高。从学理上说,如果农户有农业要素市场可以利用,当家庭劳动力安排了非农就业,也不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消极影响。

对于一个农户家庭来说,如果其原有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在不利用农业要素市场的情况下,且农户劳动力又不愿放弃原有的闲暇时间,毫无疑问,这个家庭发生了劳动力转移后,必然会对农业产出总量产生影响。但是,如果这个家庭利用农业要素市场,如增加雇佣劳动力,或者购置或者租赁农业机械设备,或者直接外购农机服务,或者将耕地租出,则这个家庭劳动力发生转移后,全社会的农业产出总量可能会继续增加。

农业要素市场发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并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业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实现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效地避免了一部分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退出农业而可能产生的农产品供给冲击,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加快培育农业要素市场。

二、我国耕地流转市场发育具有自发的内在动力

耕地流转市场是农业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后,我国一些农户已经放弃了农业生产,转出承包地成为租出地供给来源。而农村中一些农户拥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选择农业生产,对租入地需求强烈。这种农用地租入租出的情况在不同地方虽然存在着明显差异,但是总体上呈现出增多的态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耕地流转情形相对更多。

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民卷》,全国曾转出过耕地的农户(包括租出、包出过耕地的农户)为1525万户,占全国农户的比重为6.9%;曾转入过耕地的农户(包括租入、包入和其他形式转入耕地的农户)为1804万户,占全国农户的比重为8.2%。比较而言,转入过耕地的农户相对较多,而转出过耕地的农户相对较少。

在耕地流转过程中,一部分耕地可能是亲朋好友间转入转出的,这部分流转的耕地可能没有发生租金,而另一部分可能是需要支付租金的。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民卷》,全国租入或租出过耕地的农户为3282万户,占全国农户的比重为14.8%。

我国不同地区参与耕地流转农户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比较而言,经济繁荣的特大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农户参与耕地流转的比重相对较高。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民卷》,上海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曾转出过承包地,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户租入或租出过承包地。类似地,浙江、北京和福建转出过耕地的农户所占比重都超过了20%,这三个省份租入或者租出耕地农户所占比重都超过了25%。

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参与耕地流转的农户所占比重相对较低。河北、河南和甘肃转出过耕地农户所占比重都没有超过3%,转入耕地农户所占比重没有超过4%,而租入或者租出耕地农户所占比重在5—6%之间。

从农村常住户转入的耕地占实际经营耕地面积的比重来看,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民卷》,全国平均水平为10.8%,而一些转入耕地比较多的地区农村常住户转入的耕地比重占实际经营耕地面积的比重超过了20%。在农村常住户实际经营的耕地面积中,转入耕地所占比重超过20%的省份有5个,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和新疆。

如果按照全国四大区域来看,东北地区农村常住户实际经营耕地中,转入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达到了20.6%,而在东部地区这一比重只有7.5%。这可能与不同区域生产的农产品种类存在着差异有关。一般来说,东部地区生产粮食的农户相对较少,而生产园艺作物的农户相对较多,而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从事园艺作物生产的农户相对较少。粮食属于耕地密集型的生产,对土地规模依赖性较强。因此,东北地区农户转入的耕地所占比重相对明显地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显然,生产不同农产品影响农户转入耕地规模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深入研究,因为上海不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但是农村常住户转入耕地的比重仍然达到了27.6%,仅低黑龙江0.3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入新的生产要素,都可能打破原有的耕地与其他要素的平衡配置,带来不同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变化,产生农用地与其他要素的重新配置要求。在集体产权制度下,农用地流转市场没有发育的情况下,农户间往往会进行农用地的调整。即使在农业税时代,农户间调整承包耕地也会发生。而随着国家赋予农户对农用地承包期的不断延长,促进了农用地流转市场的形成,农用地租入租出替代了农户间耕地的调整。特别是农业税的废除、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农户间承包地的调整难度越来越大,而农户通过耕地的租赁市场重新配置农业生产资源及其要素越来越普遍。

近年来,我国农村中涌现了大量的种养大户和合作组织。一些企业、种养大户和合作组织也将城市中的资本和技术带到农村投资农业。这些新型农业微观组织是农业要素市场的需求者,更需要在农村中从农户手中租入耕地。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业要素市场将会更加活跃。

三、完善我国耕地流转市场的对策建议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会毫不动摇地坚持。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家庭经营要从在家庭内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向充分利用农业要素市场并注重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制约我国农业集约化投入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实现农用地规模经济,必须促进耕地流转。

(一)制定有效规则规范耕地租赁

在农村实际调查中了解到,现在农户间耕地流转普遍限定在亲朋好友之间,流转的规模极其有限。超越亲朋好友之间流转耕地,难度相当大。有些农户宁愿把种粮当成副业,对于是否有收成无所谓。还有一些农户随时想把租出的耕地要回来。各地普遍存在着耕地流转难度大,流转价格不合理,一些地方耕地租金水平过高、上涨过快,部分农民眷恋土地,耕地租入租出的纠纷时有发生。耕地流转中,既有剥夺承包户权益的,也有规模经营户因为少数农户要价过高而无法优化资源配置的。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受到限制,一方面需要扩大耕地的农户无法得到耕地,另一方面存在着撂荒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耕地租赁市场交易规则不完善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地方的耕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主要靠内在动力。同时,也有一些地方通过行政力量推动耕地流转。行政干预耕地流转,可能会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甚至有少数地方,强制流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后,通过以租代征的方式,将农地非农化,造成耕地的流失。由于少数地方以行政力量推动耕地流转而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造成全国普遍地对耕地流转市场交易比较谨慎,甚至采取压抑政策。正是由于对耕地流转市场采取谨慎的态度,导致全国对耕地流转市场发育缺乏顶层设计。虽然正式政策文件反复重申鼓励耕地流转,但是一直没有引导耕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则。

由于缺乏有效的耕地租赁规则,耕地流动受到限制,要么无法流动,要么在小范围内流动。我国农用地流转的难度大,部分原因是交易成本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集体成员平均地分到耕地,规模小,地块多。这使得租入地的农户要与比较多的租出地农户进入商谈,交易成本相当高。这就要求必须通过组织创新和交易规则创新,降低交易费用,形成合理的租金价格,促进交易规模扩大,以缓解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要素制约。

(二)配套改革促进耕地租赁市场完善

不可否认,对耕地流转市场发育采取谨慎态度,还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二元结构将外出农民工社会保障挡在城镇体系之外,农民对耕地转出后存在着后顾之忧方面的原因。为此,要切实加快人口城镇化,让更多农民进城并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同时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还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将农户家庭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长久化落到实处。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农用地流转,保护农用地租入租出者权益。对于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实行规范化管理,凡是放弃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租用的农用地,都要终止农用地租赁合同,重新进入农用地流转市场。

(三)加快土地整治促进耕地流转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耕地租入需求强劲,租金过高,而另一些地方,则出现耕地撂荒的问题。全国目前大约有3500万亩耕地常年撂荒。耕地撂荒与集中使用难同时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耕地质量因素。

耕地质量不高,如耕地的土壤肥力差或者不具备抗旱排涝的条件,或者由于地块太小而不易机械化耕作,都可能导致流转不出去,或者租不出去。对于质量不高的耕地,必须要长期投资,包括增加有机肥,或者增加新的土壤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行耕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还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投入庞大。关键要完善投入机制,改进配套投资政策。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要重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为农用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要把农业基本建设和产权深化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耕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把农村土地整治、农田基本建设、土地产权确认登记整合推进,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农田水利投入多、不见效恶疾。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上一篇:有种爱叫放手范文下一篇:小小彬电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