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范文

2024-02-26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范文第1篇

[摘要]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经验做一归纳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关键词] 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生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medicin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经验做一归纳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教育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方法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2.1 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2.2 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2.3 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2.4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2.4.1 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2.4.2 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2。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3。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4。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见表5。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报告。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见表6。⑥ 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案,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于该岗位实习约6个月,见表7。② 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2.5 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3.1 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3.2 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3.3 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3.4 结语

诚然,本单位于2015年刚刚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在摸索,恰恰与临床中药学在国内的现状相一致,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不断的探索、挑战与尝试,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临床中药学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临床中药师也会随着在临床的发光发热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望同仁们共同努力,共铸临床中药学明日之辉煌!

[参考文献]

[1] 赵宇昊,唐燕,李书珍,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2):1891-1892.

[2] 张敬璋. 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方向[J]. 中医临床研究,2012, 4(15):115-117.

[3] 高小明,姜春梅,夏淑霞,等. 浅议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建设[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39-140.

[4] 邓永建. 临床中药学的实践及思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2):4709-4711.

[5] 王建. 基于中药学专业《临床中药学》课程的教与学思考[J]. 中药与临床,2015,6(4):37-39.

[6] 刘宇,张一昕,韩雪,等. 临床中药学案例分析教学法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8):113-114.

[7] 周蓓,吴燕春. 临床中药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38-139.

[8] 胡小勤,曾学文. 提高《临床中药学》学科教师兴趣激发能力的方法[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3):61-63.

[9] 王安香. 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师作用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28 -129.

[10] 顾晓玲,朱江,陈丽华. 中医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初探[J]. 中国执业药师,2014,11(10):54-56.

[11] 王安香. 论临床中药学及其学科界定[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37.

[12] 陈晓阳,李晟,刘平安,等. 《临床中药学》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建议[J]. 中医药导报,2014,20(2):151-153.

[13] 李洁,张虹. 加强医院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0):1048-1049.

[14] 吕丽华. 对临床中药学发展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66.

[15] 张冰,金锐,吴嘉瑞. 基于现代中药师知识框架构建临床中药学课程[J]. 药学教育,2011,27(5):23-25.

(收稿日期:2015-12-15)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范文第2篇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中西并重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指明了道路。近年来,镇江市中医药事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做出重要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医药事业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分析研判,中医药服务有基础有特色有成效

近年来,镇江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系列指示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健康镇江”建设总目标,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通过中医药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中医药服务的有效供给,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多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全市中医药服务基础不断夯实。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列入镇江市政府“十件实事、百项工作”。近年来,通过加强中医医院环境建设和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镇江市中医药服务已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特色亮点,涌现出一批国家和市级重点专科、学科和省级示范中医科、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2019年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占比提升到24.1%,同比增长23.5%,在维护群众健康、建设“健康镇江”等方面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镇江市拥有三级中医医院3家、二级中医医院3家,所辖地区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服务水平,拥有中医全科医师164人,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中医全科医师数达0.5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有中医科、中药房。全市建成国家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2个、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设单位8个、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5个。2019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人次数已占全部诊疗人次数的22.56%。

全市中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镇江市着力打造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成率已达95%,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中医阁”190个,“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明显增强。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镇江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快速组成中医药专家组,积极研发中医药预防方剂,全程参与12名确诊患者病案讨论,科学制定救治方案,开具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方等3种处方,进行省、市级中医专家集体会诊6次,“抗病毒、呼吸支持、‘中医药+心理干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查找短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镇江市中医药服务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客观地讲,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突出表现为四个“不到位”。

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到位。中医药服务总量和比例还有欠缺,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情况依然存在。比如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不足,实际开放床位距离群众就医需求还有差距;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种类、方法不多,中草药处方和非药物中医疗法开展比例尚有差距,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不够;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中医药扶持政策不到位。中医药医保支付倾斜政策不足,吸引力不强,一些治未病、疾病康复、养生等中医药项目尚未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结算还没有完全建立,部分非药物的中医治疗项目(针灸、推拿等)价格还不尽合理。

中医药人才配套不到位。全市中医药人员数量依然不足、年龄普遍偏大,尤其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工作者年龄结构老化严重、专业素养出现断档,再加上中医药人员招录难、留住难问题依然突出,基层中医药人员队伍呈现加速萎缩趋势。

中医药投入保障不到位。对中医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部分中医医疗设备设施老化陈旧,常用中医药技术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中医药发展壮大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当前状况。

守正创新,凝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不仅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今后工作中,镇江市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健全中医医疗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大作用。不断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核心作用,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和“治未病”综合服务区,通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建设,推动基层中医藥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不断推进中医信息化建设。以绩效考核为契机,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建设,将中医药服务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推动中医药不断走向现代化、信息化。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全覆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中的优势,为实现分级诊疗提供有效助力。不断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二级以上中医院龙头作用,积极搭建以中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中医专科联盟,支持由中医院牵头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技术人才共享共建,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稳步发展。不断推进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认真落实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中医药健康指导。将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基层开发和推广中医药健康个性化服务包,在家庭医生团队配置中医药服务人员,确保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0—36月儿童等重点人群均可得到中医健康指导。不断推进中西医融合发展。加强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临床科室设置,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机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充分发挥中西医、中西药协同防治传染病的作用。

大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建设。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要加快中医药人员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确保中医药工作者比例不断提高、能力不断提升。强化基层人才引进。加强以中医全科为主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免费计划,力争以县(市、区)为单位基层中医药人员比例达到20%。积极推进县级中医药人员编制统筹使用,试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措施,为进一步吸引人才提供系统政策支持,促进优质中医药人才资源留得住、用得好。强化学术经验传承。积极开展全国和省市级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建设工作,通过带教、查房、坐诊等培养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将市级以上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向基层倾斜,完善本地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格局。强化中医技术培训。加强对中医药工作者中医经典的再学习、再临床,形成中医经典理论思维模式和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的诊疗模式。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提高西医药人员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及技术方法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技能。

积极打造中医药服务业态。探索中医药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覆盖群众多方面的健康需求。推动中医流派开发。深入挖掘整理“京江中医流派”理论学术、医案典籍,对“江南何氏”“丹阳颜氏”“大港沙氏”等本市传统中医流派开展系列研究,努力形成镇江市中医流派传承体系。对中医药历史人物、名老中医临床医案、学术经验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形成具有镇江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知识普及,建立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活动的常态化机制,有效增强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素养。发展壮大中医产业。创立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业,创作中医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培育一批中医、中药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将中医药融入养老事业发展规划,整合中医医疗、康复护理等资源,建设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养老服务机构。推动中医融合发展。挖掘中医药人文元素,将优质中医药服务资源融入旅游服务产业,开发中医药观光、文化体验、特色医疗、养生体验、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新产品,促进中医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持续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支持政策,科學研究细化具体措施,保障中医药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将中医药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调配中医医疗资源,补足基层供给短板,进一步覆盖城乡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水平。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制定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补偿办法,大力支持中医师承教育、文化建设、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中医流派开发等工作。凝聚中医药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中医药法》《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宣传,开展“中医药宣传月”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中医药的良好氛围,凝聚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强大合力。将中医院内制剂、治疗性针灸推拿、合规中药饮片等中医诊疗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建立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体现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劳务价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中医院。全面落实《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办法》,对社会资本开办中医诊所的,加快备案准入,努力构建社会办医多元化格局。同时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努力培养一批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作者系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利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范文第3篇

为了保证行医资格,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学历者,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近2/5是西医知识,民间医术高明的中医拿不到行医资格,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对抗疟疾的青蒿素举世瞩目。在研究黄花蒿抗疟效果的过程中,屠呦呦得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改换了提取方式,从而成功获得了有活性的青蒿素,也使得中西医的争论成为焦点。

“中医为体、西医为用”

中医与现代医疗行政制度的冲突作为西医反对中医的依据之一在1929年便初露端倪。建国初期,西医人数仍然不多,“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解决了实际问题。

当时的湖南教育会在给全国教育会的提案分析说:“我国人众,改用西医约须40万人,至少非20万不可,现国势如此贫蹙,一时有何能力设多数西医学校造此40万或20万医员,恐20年亦办不到。”假如“专重西医者,非有10万人不足供全国之用,然至速亦需20年后方养成,其数万万元培植费按现国情实难筹措”。事实上,这一估计也过于乐观,历史证明,此后25年里,全国培养的西医总数也不超过3万。

到1949年,这一局面基本维持不变。对政府而言,最现实的策略是就现有系统进行改造——一种类似“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50万中医大部分散布在中国农村,基于这个资源基础,通过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渠道,把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和西医的这样一种防疫行为结合起来,使防疫体系变成一个农村基层社会组织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研究这一问题的杨念群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就不断地在农村组织各种医疗队,通过国家的社会动员来克服这样一种农村缺医少药和防疫行为个体化的局面,靠这种短暂的大规模巡回医疗来解决这样一种基本的缺医少药的不平衡状态。”

在此背景下,各地中医院校以培养中医为初衷,但实际上已经是中西医混合的教学,是用西医的教育模式快速培养中医人才,输送到农村和基层。中国成为现代医疗体制国家里唯一一个两种传统迥异的医学“同唱主角,争唱主角”的国家。

那些60年代到城里医学院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实际上已经在实践中不完全采用中医手段,而是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他们在成为农村防疫体制一部分的过程中,也传播了西医知识;“中医为体,西医为用”造成的“体用分离”,使西医实用性的一面深入人心,同时现代医学制度得以根本性成立,在这一制度下形成的卫生管理体系,必然以西医为主导,这造成了“少数人领导多数人”,这一状况尽管很快得以扭转,西医成了医疗队伍的主体,但被边缘化的中医和主流化的西医分歧,或者说,中医和现代医疗制度的矛盾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随之加深,也给“中西医之争”不断埋下伏笔。

药品安全之争

二者最尖锐的一个冲突可能始终围绕着医药行业扩大化生产下“药品安全”这个最重要的主题。

医药分家后,中医不能独自配制中药制剂,要配制剂必须申请,将组方上报药监局审批。然而,一名合格的中医师,必然会临床亲自制药,必然能辨别药的好坏优劣,许多成方名药都是中医师临床实践的总结。“很多老中医抱怨,限制中医独立制剂,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另外一些中医认为,现代中医教育已完全复制西医模板,完全破坏了古老的中医师徒传承方式。著名的老中医吉良晨说,他自己学成前拜了4个老师。师带徒也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分为佐诊、半放手、放手三个阶段,老师要循循善诱,师徒间要互相“问难”,师傅问学生、学生问老师,从而教学相长。在经过这个极为严苛的阶段之后,老师可以根据情况放手让学生单独诊病,“而现代教育是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根本没法产生真正称职的中医”。

教育方式争论背后的真正挡板同样是“医药安全”。现代教育体系是和《执业医师法》相联系的——为了保证行医资格,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学历者,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近2/5是西医知识,民间医术高明的中医拿不到行医资格,而且中医的医疗事故也要由西医来鉴定。相应的规定包括抬高中医师开设门诊部的资格,全国已停止批准新设置个人门诊部,旧有门诊必须大于300平方米,这对民间中医的注册资本要求不低。研究者方明东说:“一些中医认为,本身被西医压迫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中医想发展,但已经完全无法从西医主导的市场分享收益。”

1996年,中国进行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强调了要搞清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取有效成分,争取两三种现代化中成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中药颗粒饮片的推广是这一政策最直接的产物。这种让中药适应西药标准打开市场的办法,简单说,就是将“中药”变为“植物药”。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日本厚生省曾对小柴胡汤改善肝功能障碍的功效予以认可,以致造成全日本上万肝病患者同服这一处方的“盛况”,但两年以后,日本就出现了88例慢性肝炎患者因小柴胡汤副作用,而导致间质性肝炎、10例死亡的情况。此事件后,小柴胡汤遭遇了从医疗保险中开除的危险。

另一方面,以西药为管理标准的方式,迅速在种植户、饮片厂、中成药厂引起反弹。一名业内人士曾说,“按照这种中药现代化的思路,相当于认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药材产区生产的药材是不规范的。中药材是在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中栽培,而且正是这些气候条件才造就正宗的药材。”

在几例打进国际医药市场的中药碰壁后,这个中药现代化计划正面临着调整。研究者也开始反思中医药传统和现代化之间的重重矛盾。

“不必挤在一条道上”

此次青蒿素获奖和中医药的联系非常紧密,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疟疾抗药性问题,我国确立了由多部门参加,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为主要任务,代号为“523”的项目。在“523项目”实行的10多年中,全国共收集抗疟中草药和验方上万个,广筛提取物5000多种,最终找到了青蒿素这一唯一有效的品种。

但是它的研发过程与传统的“煎煮熬”完全不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研究员李英说,研究人员参照古今医书的记载和民间用方,用现代的研究方法对数千份植物提取物通过动物筛选,再从中分离、鉴定其中抗疟有效成分,最后找到近十种抗疟有效单体,将它们的抗疟活性、毒性、化合物稳定性和资源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后,青蒿素脱颖而出。

这就意味着,它遵循了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经历了非常严格的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优化-生产工艺的制药流程,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临床试验中也全部使用了双盲法,这和传统方法有很大区别。

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陈道峰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其实是中药材的科学化研究,或者说植物药的科学化研究,这是中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一。但即便是在中医药圈子内,对中西药的界限也时有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药的现代化。“无论是现代医学工作者,或者是中医药学者,都有人认为用化学的方法进行提取后的中药,就不是中药了。”

这种“界限观”实际上极易导致固步自封。实际上,以天然产物去提取药品并非中药的专利,现代医学中有很多药物本来就来自于植物,如阿司匹林、奎宁、麻黄素等。

专家表示,传统的中药发展不要僵化,将中西药完全隔离开这种观点本身就不合适,也不利于中医药学现代化。陈道峰说,仅仅使用烘、炮、炒、洗、泡等传统方法,难以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必须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对中医药学进行完善,提高工艺,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有效性和一致性,这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一。

“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应该是多元的,不必挤在一条道上。”李英说,一个药是否有效,应该用临床数据说话,这样才能让病人信服,获得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的认可。例如,我国青蒿资源丰富,容易提取到单体。但对于某些动物试验有效或民间长期使用的中草药,可能无法提取到有效单体,这时可以用成分明确、含量相对稳定的复方制剂进行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也有专家认为,开展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应慎之又慎,进行成本控制,立项前对其有效性、毒副作用、成本、方便性和成功率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估,设计试验去辨别出一些常用中草药中所含的生物化学成分,遵守国际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准则,进行更多随机对照试验以论证中医标准化治疗系统的有效性,更好地理解、发展和提高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范文第4篇

【摘 要】 慢性筋骨病是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统称,中医学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内外兼治是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慢性筋骨病病因病机从标本论述,以内外兼治、标本论治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以对疾病有更全面、立体的认识。“筋滞骨错”理论认为,内外兼治应从内治治标、内治治本、外治治标、外治治本进行分析,与此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不必过度分割标本的概念。

【關键词】 慢性筋骨病;筋滞骨错;内外兼治;辨证思维;标本;平乐正骨

慢性筋骨病包括脊柱退行性疾病、骨代谢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等,其主要表现为机体因自身退行性或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出现全身或者局部的骨骼、关节、肌肉等组织肿痛、肌肉萎缩以及活动不利等症状[1]。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贯穿疾病诊疗过程。内治法与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通常认为,内治法即药物内服,外治法即药物作用于机体外在疾患之处。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即治疗最终目的为解决疾病的核心问题(本)。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当透过现象(标)看清疾病的本质,通过对疾病外在表现的归纳总结分析,得出疾病的根本矛盾点并对其进行治疗。

内外兼治是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2]。该理论认为,慢性筋骨病诊疗应注重内外结合,标本兼治,辨证论治。基于整体观念在辨析内外的过程中,把握疾病内之标、内之本以及外之标、外之本的联系。在慢性筋骨病的诊疗过程中,将机体内外变化立体化,更加准确地把握疾病发病趋势及走向,也是慢性筋骨病辨证诊疗的新思路。

1 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

慢性筋骨病由上海施杞团队提出,认为慢性筋骨病缘于人体自然退变,在外力作用下进一步发展成为特征明显的疾病,包含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等)、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等)、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3]。目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大类[4]:①退变性疾病;②软组织损伤疾病;③风寒湿性痹证;④代谢性疾病;⑤骨与关节炎症性疾病;⑥神经卡压性疼痛;⑦骨科术后痛。慢性筋骨病致病原因从西医学可归类为基因、增龄、力学失衡及炎症反应,如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易感基因rs2073711,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椎间盘退变、韧带松弛、骨质疏松,脊柱内外源稳定性失衡,以及各种炎性细胞因子[1]。

慢性筋骨病可归为中医学“骨枯”“骨痹”“痹证”等范畴,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者在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标实者在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寒凝、劳伤。“腰痛者,肾虚其本也”“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相关,膝关节肿痛日久,可发展鹤膝风”“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肝者藏血,在体主筋,肝血藏于内发挥濡养筋目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肝内精血逐渐衰竭出现筋枯。肾者五脏阴阳之本,主藏精,在体为骨,肾精濡养骨髓以充骨。慢性筋骨病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筋伤、骨伤两大类[1]。筋者,连缀形体、运动关节,包含肌肉、肌腱、韧带、软骨、筋膜等组织;骨者,支撑形体,储藏精气,化生血液。筋病可见痉挛、松弛等表现,筋弛、筋纵、筋卷、筋翻、筋结等是常见的筋病;骨病见骨折、骨脱、骨痿、骨枯等,筋伤与骨损或同时发生。慢性筋骨病亦伴见皮肉损伤,故而辨证脏腑亦应考虑脾、肺、心等主肉、主气、主血脉的功能。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而。气虚血瘀是慢性筋骨病的病因。“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百病生于气”“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流通,通过经络濡养筋骨。气虚者,无力血行、无力运化水湿,从而衍生血瘀、痰湿、经络痹阻;血瘀者,阻滞气的流通,从而衍生气滞、痰湿、经络不通,气滞血瘀、痰湿痹阻经络等反之加重气虚血瘀。

2 慢性筋骨病的内外兼治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强调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当重视脏腑辨证、内外兼治、筋骨平衡。有诸内必形诸外,疾病内在失衡可由外视而知之。《医学入门·标本论》曰:“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标,在内为本。更人身之气为标,血为本。以病论之,先发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说文解字》曰:“内,入也,自外而入也;外,远也。外者,内之对,表也。”所谓本者,即事情发生的根本,需辨证详查而知之;标者,即事物所表现的外在变化,迫在眉睫视而知之亟待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内者,即脏腑也;外者,即症状也。狭义的“内”可对应疾病之“本”,“外”可对应疾病之“标”,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标本”。而广义的“内”,则指相对的内,如疾病病理之所在脏腑、气血津液、形神之神;“外”亦指相对的外,如疾病之证候、经络、形神之形。

在内外兼治的治疗原则指导下,标本兼治的同时应详辨内之标、内之本,外之标、外之本。《黄帝内经·标本论传论篇》曰:“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治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内外兼治辨证论治观点认为,从病位来讲,慢性筋骨病的内之本在脏腑、在骨,内之标在气血津液;外之标在筋肉,外之本在经络。

3 慢性筋骨病的治疗

慢性筋骨病概念的提出已有近十年,疾病疗法多种多样。如陕西省名老中医李彦民的通络法辨证治疗[5];上海石氏伤科流派以施杞为代表的膏方之法,以气血为纲标本兼治,着重调治肝脾肾、益养精气神[6],结合不同剂型的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筋骨病[7-9]。筋骨并重一直是中医骨伤科学强调的治疗原则,以筋为先或是以骨为先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声音。元唯安等[10]提出,慢性筋骨病的诊治应是“筋主骨从”。笔者认为,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结合临床经验并考虑到“骨”的功能与结构,提出“以骨为先”的观点,“骨”从结构上和功能上都起重要作用[11]。无论是内治还是外治之法,都以治本为最终目的,以治标为首要目标。内外兼治是达到标本同治的手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内治外治的同时或有意或无意对标本同时发生作用进而影响机体的反应。

3.1 内治之法 常见内治之法为汤药。汤者,荡也。常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代表方剂为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功效主要为祛风除湿、止痛养血、补益肝肾,在治疗慢性筋骨病中应用广泛,其能抑制炎性因子,减轻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并促进其再生[12]。现代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能作用于人体的Wnt-5a、β-catenin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而起到缓解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的作用[13];对于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独活寄生汤能够有效降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改善炎症反应,提高β-内啡肽水平,提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患者脊柱神经功能以及临床症状[14]。

平乐郭氏正骨一直强调骨伤科病内外兼治的重要性,且在本院科研及临床治疗中一直实行该理念,治疗骨伤病内服药物,辅助提升手法治疗的效果。如骨折經手法或手术复位后,遵循“破、活、补”三原则,早期服用三七接骨丸,中期服用养血止痛丸,后期再继服加味接骨丸巩固疗效[15]。内治常四诊合参,以脏腑辨证为指导,通过患者症状、体征、脉象等总结病因病机,这是内治之法标本兼治的优势。

3.2 外治之法

3.2.1 药物疗法 中药熏洗、中药溻渍以及膏药外敷是本院常见的中药外用手段,广泛用于颈肩腰腿痛以及其他骨伤科疾病;与中药内服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方式的不同,还能避免患者对中药味道的不适以及肝脏首过效应等。中药熏洗是使蒸汽温热作用于患处,可以加速患处的血流、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从而达到调和阴阳、祛邪扶正、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目的[16-17]。中药溻渍则通过促进静脉血液以及淋巴回流,改善患处的循环障碍[18]。本院常用的揉药七珠展筋散,主要由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血竭、麝香、没药等中药组成,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类筋病,疗效甚佳[19-20]。舒筋活血祛痛膏及活血接骨止痛膏在临床上也是常用药。

3.2.2 针灸疗法 针灸的基本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以及三因制宜。经络一方面通行经气以发挥脏腑气血的功能,另一方面外邪也通过经络影响脏腑或者由脏腑传导至经络,两者相互影响。故笔者认为,针灸调治经络乃“治外之本”,针灸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温经通脉、调和阴阳的作用。如腰痛者应结合腰痛的局部症状以及根本原因,选择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尤其是背俞穴与腹募穴的结合,也应将经筋辨证以及气街的因素考虑进去[21]。针灸还能够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以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减缓患处炎症刺激,降低骨内压,增强关节周围肌力[22]。

3.2.3 正骨手法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手法包含理筋滞手法和纠骨错手法。理筋滞手法主要用于松解患处的筋滞点及相关筋滞点,如膝关节疾病除了膝关节周围的筋滞点,还考虑了腰椎、骨盆以及双足处是否含有筋滞点,并对其进行松解处理;又如肱骨外上髁炎除肘关节周围的筋滞点,还应将肩关节、颈椎、腕关节的筋滞点进行松解;同样,腰痛病患者还应对臀部肌肉以及下肢肌肉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有筋滞点,尤其应对髋关节内收肌以及臀中肌进行检查。纠骨错手法主要用以纠正患处的骨错缝。骨正则筋自柔,正骨就是最好的松筋方式[11]。骨作为支撑形体、筋肉之所附之处,其生理功能十分重要。骨是人体存在的基础,若骨出现错位,筋肉则随骨错出现筋滞。“骨”是慢性筋骨病的基础,无论是出现骨错,还是骨痿,骨的问题都应放在首位,即以“骨”为本。临床中肩周炎、颈椎病、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手法纠骨错的目的是恢复关节的生物力线平衡。但临床治疗中不可拘泥于此,针对患者症状以及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是最佳的。

4 结 语

慢性筋骨病是骨伤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具有病程长、疾病种类多样的特点,患者可见一病或多病同时出现,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出现。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调治病应标本结合内外同治,认为慢性筋骨病病因其本在脏腑、气血津液、骨,其标在经络、筋肉,辨证分析其内之本在肾、在骨,内之标在气血津液;外之标在筋肉,外之本在经络。临床实践中由于人体的关联性,不能单一、片面地认识或思考疾病的诊治,对疾病的治疗应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化解次要矛盾。因此,在慢性筋骨病的诊疗中强调内外兼治、标本同治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全面考虑减少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 孙悦礼,姚敏,崔学军,等.慢性筋骨病的中医认识与现代理解[J].中医杂志,2014,55(17):1447-1451.

[2] 范华雨,张向东,赵明宇.基于筋滞骨错理论探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2):55-57.

[3] 李晓锋,王拥军,叶秀兰,等.施杞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的经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6):701-706.

[4] 宋永嘉,李晓锋,鲍嘉敏,等.大健康视角下慢性筋骨病诊疗思路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2):543-545.

[5] 杨锋,李文雄,杨进,等.名中医李彦民教授运用通络法治疗慢性筋骨病的经验[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10):83-84.

[6] 李晓锋,王拥军,叶秀兰,等.施杞运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2,53(18):1543-1545.

[7] 苟海昕,詹红生.詹红生膏方调治慢性筋骨病损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10):45-47.

[8] 李晓锋,莫文,胡志俊,等.施杞诊治慢性筋骨病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17,58(17):1453-1457.

[9] 詹红生.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5):718-721.

[10] 元唯安,詹红生,杜国庆.论“筋主骨从”观念在慢性筋骨病损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9):12-15.

[11] 赵明宇,张向东,赵启,等.“以骨为先”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和骨关节病的理论探讨[J].中医正骨,2020,32(6):35-37.

[12] 李慧,马玉环,王圣杰,等.独活寄生汤抑制炎症介导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机制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12):5-8,26.

[13] 詹宏钢,林剑.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Wnt/β-catenin-BMP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451-452.

[14] 王涛,李武强.独活寄生汤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氧化应激及β-内啡肽、IL-1β表达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20,40(2):212-215.

[15] 马依林,张虹.从我院用药特点探讨中医院药学服务新模式[J].中医药导报,2018,24(14):119-121.

[16] 周胜利,储永良.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0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3):23-25.

[17] 林伟栋,毛永乐.中药熏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踝骨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5):20-22.

[18] 许敏华,朱延涛,贾黎华.中药溻渍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9,51(4):59-62.

[19] 李书良,高书图.七珠展筋散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3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9):71-72.

[20] 孙乾坤,郭珈宜,李峰,等.七珠展筋散联合中药汤剂加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49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6):19-21,26.

[21] 范华雨,张向东,赵明宇.筋滞骨错理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运用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4):64-66.

[22] 寇龙威,郭珈宜,李峰,等.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96-199.

收稿日期:2021-09-27;修回日期:2021-11-13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范文第5篇

许鸿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骨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医正骨学》副主编、《中医外伤科学》和《中医骨伤科学》编委,《中医正骨》、《中国中医骨伤科》、《江西中医药》、《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等杂志编委。

陈运生: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医药学会微量元素分会主任委员。

谢 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范文第6篇

摘要:中医药信息学要获得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学科的理论科学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在理论科学领域中主要开展了4个方面的研究:非线性科学对中医药科学发展的影响;大数据理念对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药信息与数据所具有的特点;探讨在虚拟世界中重现意象世界的可能性及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中医药信息学的原理与方法学。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学;理论科学;非线性科学;大数据;虚拟世界;意象世界

201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靠什么支撑?——从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说起》的文章。他在文章一开始写到,“‘基础研究有什么用?’这是大家常常讨论的话题。我想,明代徐光启所说的‘无用之用,众用之基’,法拉第所说的‘问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就好像问一个初生的婴儿有什么用’,都是很好的回答。基础研究的‘用’,首先体现在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无所不在的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半导体、计算机、激光技术等,都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1883年8月15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Henry Augustus Rowland(1848 -1901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做了题为《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该演讲的文字后发表在1883年8月24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上,被誉为“美国科学的独立宣言”。他在文章中有这样的论述:“我时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由此可见,理论科学的发展对科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药信息学要获得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学科的理论科学发展。在理论科学领域中,中医药信息学主要开展了4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是非线性科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相对于技术而言,特别是对“中医药科学”发展的影响;第二是大数据理念对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药信息与数据所具有的特点;第三是探讨在虚拟世界中重现意象世界真实的可能性及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第四是本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学。

1 非线性科学对中医药科学发展的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为阻碍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技术发展缓慢。为此,我们探讨20世纪还原论引起科学进步所产生的技术、小数据理念下产生的技术、大数据理念下产生的技术,以及所有这些技术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得出技术发展缓慢是阻碍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结论。

实际上,科学发展缓慢才是导致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中医药学的传统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明显发展,确实严重阻碍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而其不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也是阻碍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但近百年来,现代科学所产生的那些技术之所以不能被中医药学很好地利用,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医药学没有很好地与“现代科学”融合,而不仅仅是“技术”。我们总是在谈论,中医药学基于的科学基础无法很好地利用基于还原论科学所产生的技术,但事实是,即使是在复杂科学基础上产生的技术也未必就能很好地为中医药学所利用。因此,如果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不去发展中医药科学,那么无论怎样机械地引入现代技术都很难助力于中医药学传统技术的发展。

那么,现代非线性科学是否可以和中医药学融合呢?答案是肯定的。

100多年前出现的量子力学已经超出了还原论的范畴,其所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测不准原理、叠加态等理念已经产生了与中医个体化诊疗的科学基础融合的条件。70多年前产生的“老三论”更是进一步确定了系统的观点。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几乎都是有机整体且自成系统、互为系统;美国数学家维纳首次提出的控制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农创立的信息论认为,系统正是通过获取、传递、加工与处理信息而实现其有目的的运动;有关系统的讨论,“老三论”的理念与中医药学有关天人合一的整体、系统的科学思想相一致。

40多年前产生的“新三论”则进一步探讨了平衡态的问题。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耗散结构论,认为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着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的方向进化;联邦德国科学家哈肯创立的协同论认为,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不管原先是平衡相变,还是非平衡相变,都是遵守相同的基本规律,即协调规律;法国数学家托姆创立突变论,并提出非线性系统从某一个稳定态(平衡态)到另一个稳定态的转化,是以突变形式发生的。有关平衡态的讨论,“新三论”的理念与中医药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体自身平衡的科学思想是一致的。其后,美籍数学家芒德勃罗提出分形理论,用分数维度的视角和数学方法描述和研究客观事物,跳出一维线、二维面、三维立体乃至四维时空的传统藩篱,更加符合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原则;而自相似原则与迭代生成原则也与中医药学的比象取类的科学思想相吻合。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提出的混沌理论认为,混沌是决定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其本质是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这与中医药学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人体平衡态的变化对初始条件的依赖性的科学思想相吻合。

最新出现的复杂性科学理论则提出,复杂性科学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系统;二是研究的方法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观察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三是研究的深度不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的构成原因、演化历程及其复杂机理,并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其未来发展;其所提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深度均与中医药学的科学思想相吻合。

由此可见,中医药学的科学基础已经可以与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理论科学相融合,而基于现代理论科学所产生的一切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都应该可以被中医药学所吸收,但前提条件是,我们首先要吸收现代理论科学的理念,完善中医药科学。

2 大数据理念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影响

2.1 中医药信息的特点

中医药信息是整体信息、认识信息、现象信息及时间信息。

2.1.1 整体信息相对重视客体内部各部分及其与外部交流,相互间影响后产生的整体变化状态与方式。中医药信息是完全开放环境下的信息,人体与自然、社会交流和联系产生的综合状态。中医药信息的开放性决定了中医药信息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2.1.2 认识信息相对重视主体认识与客体信息融合后包括观察在内的体验信息。从信息的层次上看,中医药信息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而不是本体论信息,其特征是与主体相关,即是主客融合的信息。中医药学获取人体信息时,常用的手段为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得的信息是包含观测信息在内的体验信息。没有中医药学的长期实践及其所建立的知识体系,就不会产生中医药的体验信息。

2.1.3 现象信息相对重视客体包含了大量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的包括本质在内的现象变化状态与方式。中医药信息注重信息变化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中医药信息是包含本质在内的现象信息,不稳定关系的获取是中医药信息获取的特征,因而在不精确的前提下,它能够关注到微细的现象变化。

2.1.4 时间信息相对重视体验对象在时间上延续变化的状态与方式。从中医药信息获取的内容上看,获取的是在客体表现出来的综合变化状态,这种变化状态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对于空间分割产生的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弱。

2.2 中医药数据的特点

中医药体验信息数字化后形成的数据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即全数据与知识密集型数据。

2.2.1 全数据 是指在观察某一对象时,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该事物相关的信息,包括本质和现象,包括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并将信息全部数字化。这些数据可能达不到海量的概念,但对某一具体事物来说是全面的,能够从中发现事物相关关系的细节,这是一种从各个维度来描述同一事物的高维数据。全数据是符合大数据特点的一种数据,可以利用处理大数据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处理全数据方法与技术的提高,为中医药个体化诊疗数据处理开辟了新途径。全数据对于总结中医药经验、发现中医药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旦我们回归全数据,而不是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大样本的方法处理中医药数据,我们就回归了中医药学的真实。

2.2.2 知识密集型数据 中医药文献数据在中医药数据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历代医家在临床诊治中的心得体会是科研学者对实验结果的探索总结,是一种智慧体现。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就是在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其最大的特点是与形成数据的基础信息密切相关,是一种认识论信息,不同于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是叠加了人类的认识后形成的信息,特别是中医药信息,都是叠加了中医经验性知识后形成的,因此,中医药数据可称之为知识密集型数据。这种数据因为需要叠加经验性知识,其数量很难达到本体论数据的量级,但其每个数据中知识的含量却要远远高于本体论数据。

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的特点是,含有大量古汉语成分,难以与现代数据共同处理;名词术语不规范,一词多义、一义多词、近义词难以界定的现象普遍,数据清洗困难;数据多为定性,缺少量化表达,使得现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困难;非结构化数据较多,结构化难度较大,给数据分析造成困难;个体化诊疗所造成的高维小样本数据,使得建立基于公理的推理难以实现;数据内容体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不利于逻辑推理与一般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的描述和表达是粗糙的,数据语义与内在逻辑没有明确表达或根本就没有逻辑性,在小数据理念下,对中医药数据的利用以及知识的转化造成巨大的障碍。

2.3 大数据特点与中医药信息特点的一致性

大数据的特点之一是混杂性,中医药现象信息的特征之一是相对重视现象信息,即包含了现象与本质、稳定与不稳定、清晰与不清晰、确定与不确定、精确与不精确的所有信息。大数据因其数量大,无法避免地存在着数据混杂,但其可以在混杂的数据中发现事物正确的相关关系,这对于处理中医药现象信息数字化后产生的知识密集型数据有很大启发和帮助。“怎样看待使用所有数据与部分数据的差别,怎样选择放松要求并取代严格的精确性,应该开始从一个比以前更全面的角度来理解事物,将样本等于总体植入脑中;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是不成立的,一旦承认了这个事实,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大数据特点之二是关注“整体”而非“抽样”,中医药信息的特征之一是相对重视事物内部与外部相互影响后产生的整体变化状态与方式,因此是开放性信息,是在完全开放环境下获取的信息。大数据的“大”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大,而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这为中医药处理数据提供了思路。因为一个患者的全部数据、一个中医师的全部数据、一个科室的全部数据、一个医院的全部数据、一个流派的全部数据都是全数据,只要获取全数据就能从中发现我们所要的相关关系和细节。

大数据特点之三是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转而将注意力放在相关关系的发现和使用上。相关关系通过识别有用的关联物来帮助人们分析一个现象,而不是通过揭示其内部的运作机制。中医药学通过体验获得的认识信息所形成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多是相关关系而不是有着很强逻辑关系的因果关系。因为缺少公理,中医药数据很难建成具有推理功能的严格的本体。如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它们只是彼此相关并非具有强大的因果联系。因此,以往的以逻辑关系为规则进行的数据计算模型和规则对中医药数据的适用性有一定的限制。大数据是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相关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捕捉现在和预测未来。

3 虚拟世界对意象世界的再现

在中医药信息学看来,意象世界不是物理世界,也不是精神世界,意象世界只能存在于中医药学对客体的体验活动之中。中医药信息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平衡与和谐”,中医药学的脏腑体系、经络体系,以及天地人的三位一体都是在意象世界中构建的,人体的平衡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是在意象世界中得以实现的。在意象世界中,实现了“客体”本身的“主体化”,即认识活动双方都具有主体性,这对认识中医知识,特别是认识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意象世界中,客体如它本来存在的那个样子呈现出来。要把握中医药信息学的这个思想,关键在于把握中医药学对“真实”、对客体本来存在样子以及认识活动双方主体化的理解,也就是叠加了主观认识的体验信息是真实的。在中医药学看来,在任何状态下人体自身都是能够达到平衡的,与自然界不是分裂而是和谐的,这种平衡与和谐就是中医药学所追求的境界,也是人的本然状态。中医药信息学所讲的人体自身的平衡及其与所处环境的和谐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因此其既不是在物理世界中,也不是在精神世界中实现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它是体验信息整合后在物质与精神之外的意象世界中实现的。换言之,人体的平衡及其与所处环境的和谐是在中医药学的意象世界中实现的。因而,既无法实际测量,也不是虚无的。中医药的疗效是一种“真实”的人体生命运动在不同时段、不同状态、不同环境下达到的自身平衡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种平衡与和谐对个体生存延续、保持最佳生活质量、合理延长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忽略了这种相对的平衡与和谐对生命的意义,是对中医药疗效的否定,更是对延长个体存在、个体获得最佳生活质量与个体寿命合理延长重要性的忽略。因此,认识并认可在意象世界中对中医药疗效的评价,特别是认识到活动双方都具有主体性,其对疗效进行的评价具有同样重要性,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也是人类对生命及健康的需求。

虚拟世界是基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内由数据“运动(计算)”而呈现的空间,该空间实际上是现实空间和思维空间的数字化显现。目前,虚拟世界是由上述三网组成的,在虚拟世界中唯一存在的就是数据。正是数据的流动构建了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对真实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大。清华大学哲学系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蔡曙山先生指出,“只有到了互联网时代,实时地看到一个被时空隔开的事件才成为可能。这个被时空隔开而可以通过虚拟技术被实时感知的事件就称为虚拟事件。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能够保证,在对虚拟事件或事物的认知中,事物的属性可以超越现实的时空、而在虚拟的时空中真实地被感知。凭借虚拟技术,物性可以超越现实的时空,而在虚拟的时空中真实地被感知。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使人类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对现实空间的超越。凭借虚拟技术,物可以借助物性的形式超越现实的时空,而在虚拟时空中存在,并被重新复合”。他进一步指出,“虚拟化改变了认识对象,一方面, ‘虚拟物’作为一类新的认识对象,已经堂而皇之地进入认识的领域;另一方面,虚拟化使被时空隔开的客体更容易进入经验的范围,从而成为认识的对象。在人们掌握虚拟技术以前,要认识在时空上与主体相隔离的客体是不可能的。人们一旦掌握了虚拟技术,原来被时空隔开的对象就可以被改变其存在方式,而存在于虚拟时空之中的对象就能够被我们所认知”。

中医意象世界中呈现出来的真实(主客融合的真实)在很长时间内不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因为其很难实现客观验证。虚拟世界中呈现出来的真实很容易就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并且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真实世界。如果能够利用虚拟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存在及重组,在虚拟世界中再现中医意象世界中的真实,那么这种真实就容易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在虚拟世界中重现中医在意象世界中形成的客体自身平衡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必将对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学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但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中医药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是虚拟世界和意象世界沟通的通道之一。它主要是将中医意象世界的知识数字化后,进行各种数据挖掘研究以寻找知识中的共性规律,以利于科研和传承。中医药的隐性知识个性化强,仅靠人脑难以全面展示或拓展;同时这种隐性知识是大量非线性的复杂数据,难以寻找共同规律,这就使中医药学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突破口比较困难。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不仅需要把人脑思维活动成果数字化体现,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度挖掘,克服中医数据本身具有的缺陷,在虚拟世界中解决意象世界的难题,促进中医药学发展。这表明,不仅是存在于另一时空意象世界的事物可以通过虚拟技术被再现和重组,而且即使是存在于古代时空的先贤的经验也可以通过虚拟技术被再现和重组。这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4 中医药信息学原理与方法学

中医药信息学原理与方法学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成熟。其原理的形成,除基于中医药学理论外,也大量采纳了信息科学的理论。其方法学的构成,主要是吸收了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成果。

4.1 中医药信息学原理

4.1.1 中医药信息形成原理 中医药信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主体对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过程中内部与外部全部关系自然整合后生成的综合现象的认识,具有明显的主客相融的特征。中医药信息是中医药及其子系统内部与外部全部关系在自然状态下整合后生成的综合现象的状态及该状态改变的方式。中医药信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不同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载体转化与处理,以提高分析和处理中医药信息的能力与效率。

4.1.2 中医药信息获取原理 中医药信息的获取需要经过感知与识别两个过程。而中医药信息是以复合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主客统一特征的现象信息,这种信息已不再单纯是客体本身的信息,而是叠加了主体感知的具有综合特点的现象信息,因而其感知的信息更多地是依赖于体验,而不是观察,仍然具有“感”而不“知”的特性。尽管由于中医药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复杂性,但其感知的现象信息在理论上仍有可能做到不丢失客体自身现象信息的基本信息,从而基本把握各系统现象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这是正确认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现象运动规律的基础。中医药信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尽可能地实现更全面、更准确、更接近实际地感知在自然状态下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稳定和不稳定联系的全部现象信息的基本信息,并使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分析的形式。

4.1.3 中医药信息识别原理 中医药信息识别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展开的。基于中国哲学观点,中医学的认识论属于“象科学”范畴,而中医学理论在其长期实践过程中也常常采用比类取象法,因而可以认为,比类取象是其识别复杂现象信息的主要原理。从而我们认为,中医药信息的识别是建立在比类取象理论的基础上,对感知信息进行识别。中医药信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建立众多、准确、规范的信息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提高中医药信息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

4.1.4 中医药信息转化原理 中医药信息转化为经验性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所观察的中医药现象信息中发现它们特征(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现象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个性特征集合)的过程,是由个别现象信息到经验性知识聚类(整合)的关键环节。中医药信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在海量数据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集合特征,加速经验性知识形成的实现过程。

4.1.5 中医药信息反馈控制原理从中医药信息学的角度观察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运动过程可以被看作是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动态现象信息的运动过程。通过信息的输入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的反馈信息,发现与主体目标间的差异,根据差异调节输入信息,从而达到控制系统按预定目标进行运动的目的。中医药信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运用控制论方法(例如黑箱方法)分析中医药信息的信息流程、反馈机制和控制原理,从而达到认识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并通过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从而调节系统的运动。

4.1.6 中医药经验性知识激活的原理 中医药经验性知识的激活,就是在系统运动目标引导下,通过对经验(知识)的选择、调节和反馈机制的建立,生成相应的策略。中医药信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目的导向的机器学习环境,通过关联分析等方法,建立与目的关联的知识选择模型,并同时建立模型自调节与反馈算法,以促进中医药经验性知识激活的实现。

4.1.7 中医药经验性知识传播原理知识传播是知识在空间位移与时间延续上交错进行的一种知识流动与转化状态。由于中医药经验性知识自身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其转化亦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即某种知识转化的实现,必须是系统或子系统知识的完整的空间位移和时间延续,才具有实际效用。正是这种知识转化的复杂性使中医药经验性知识的共享特别困难。通过显性中医药经验性知识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转移,以及隐性中医药经验性知识在转化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传播。在中医药经验性知识传播中,中医药信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相关知识的移动提供新的载体及途径,以便该知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地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并利用信息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数字化进程及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方法等,加速显性与隐性知识相互间转化,促进中医药知识传播的实现。

4.2 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学

中医药信息学的方法学还极不成熟,没有体验信息数字化以及处理知识密集型数据的有效方法,而采用最多的是基于本体的语义网方法。基于本体的语义网方法的提出,为中医药数据间关联关系的处理提供了可能。在大数据处理环境下,不仅是基于本体的逻辑表达方法——基于本体的语言系统,而且是基于大数据处理而提出的复杂(非线性)数据处理需求,使得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的处理方法得到发展。但我们更期待能够处理以整体、混杂、相关关系为特征的大数据方法,其必然对基于体验信息的知识密集型数据提供方法学及技术支持,使得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的处理成为可能。

白春礼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指出,“现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己从基础研究阶段开始,原始性创新是核心关键技术的源泉。基础研究还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不懈创新探索的精神,也培育了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石”。Henry Augustus Rowland也进一步指出,“对于今天已经文明化的一个国家来说,科学的应用是必需的。迄今为止,我们的国家在这条路上走得很成功,因为纯科学在世界上的某些国家中存在并得到培养,对自然的科学研究在这些国家中被尊敬为高贵的追求。但这样的国家实在稀少,在我国,希望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人必须以更多的道德勇气来面对公众的舆论。他们必须接受被每一位成功的发明家所轻视的可能,在他们肤浅的思想中,这些人以为人类唯一的追求就是财富,那些拥有最多财富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每个人都理解100万美元的意义,但能够理解科学理论进展的人屈指可数,特别是对科学理论中最抽象的部分。我相信这是只有极少数人献身于人类至高的科学事业的原因之一”。他们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5 小结

本文探讨了中医药信息学在理论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这对中医药信息学获得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中医药科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理念发展滞后。如果不能更新发展中医药科学的理念,就无法在理论创新上放开手脚,使中医药学理论从哲学思辨成为哲学思辨与科学推理相结合,进而将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宏观观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最终使得中医药学理论得到创新发展,进而支持传统技术的创新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理念创新,是中医药获得快速发展的初始动力。而中医药信息学在理论科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为中医药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奠定基础。

上一篇:冷冲模具设计与制造范文下一篇:空中交通管制的由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