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现实意义范文

2024-03-08

论语的现实意义范文第1篇

1《论语》中的主要师生关系分类

笔者将《论语》中的主要师生关系分为三类,一种是孔子对其赞赏有加并给予足够肯定的,我们称之为亲近型,一种是孔子对其感情深厚但时常批评的,我们称为管束型,第三种是孔子不常提及的,我们称之为疏离型。

亲近型主要代表人物是颜回,孔子在《论语》中不止一次对颜回大家赞赏,在“雍也”中,孔子说:“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以说,在《论语》中,对自己的学生,这样的评价是绝无仅有的,孔子对颜回的赞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欣,而在颜回过世的时候,这种发自内心的欢欣却转化成了发自内心的忧伤:“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对学生的爱是真切的,也是发自内心的,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公西华的理想生活也给予了同样热情洋溢的肯定,孔子的喜爱其实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行为深得孔子的心,另一方面是学生所表述的思想看法或流露出的品格是很符合儒家思想精髓的。

管束型最典型的代表是子路,孔子对子路是带有一种很铁不成钢的感情的,子路在孔子心中是带有很多缺憾的 ,在“先进”篇中,孔子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文学:子游,子夏。”将学生的优点进行了分类,但却没有提及他平日提到最多的颜回和子路。没有提及颜回的原因是他的优点自不必提,没有提及子路的原因则是子路的缺点太多。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子路与颜回在孔子看来是一类的,都是不必提及的那一类,子路在孔子去见南子的时候横加劝阻,在“子路”篇中两人讨论国政,孔子说:“野哉,由也。”都可见子路的鲁莽是其最致命的缺点,孔子时时管束却又感情颇深,可以说,孔子对子路的态度是很矛盾的,又爱又恨。

疏离型则有很多,孔子弟子数量众多,虽然孔子的教育方针中含有“有教无类”这样的思想,但其实孔子还是有个人亲疏好恶存在在内的,这是人之常情,况且在当时封建社会,所谓的平等与当今人们谈的平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孔子对待这些疏离型的学生,只是做到日常讲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都成竹在胸,但并不会多花出分毫经历去思考或是关心某个学生的不足或是优点,这样看来,其实子路是幸福的,颜回也自然是幸福的。

2形成师生关系特点的成因

首先,孔子自身决定着这种师生关系的走向。孔子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但孔子作为个体,也会有亲疏好恶,孔子的思想是高深的,但孔子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官员,也会将师生关系带上个人的色彩。况且在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就是阶级的,孔子无法超出自身社会的惯有属性。在那种阶级的社会中,师生关系是由教师主导的,教师决定一切,因此,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孔子自身无法撇清联系。

其次,儒家思想的观点左右着《论语》中的师生关系走向。孔子的好恶,归根结底是儒家思想对这种观点和行为的认同,也即是说,符合儒家思想要求和规范的行为和思想,就会得到孔子的认同,不合儒家思想和要求的行为,就不会取得这种认同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自然自始至终贯彻着儒家思想的精髓。也因此,儒家思想的观点左右着《论语》中的师生关系走向。第三,学生的出身与社会角色暗合着这种师生关系走向。孔子时代是讲究门第的, 学生的出身与社会角色决定着这个学生的看法及行为,甚至决定着学生在孔子教育中的等级。子路与颜回便是这样的典型。我们要认识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论语》产生的时代也自然不例外 ,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这种时代的特点和烙印致使学生的出身本身就与这种师生关系有了暗合。

3《论语》中师生关系的现实价值

教育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 师生关系是其中关键一环。我们要看到,《论语》中的师生关系问题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是有启示价值的,而又有一些是需要我们吸取经验教训的。

我们要看到孔子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当今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对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两个概念的贯彻是“孔子式的”,并非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含义由于社会形态的差异, 导致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有很大的局限性,是小范围小团体适用的,而在我国当今教育形式下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大范围大团体的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我们需要将“孔子式”的意义扩大化,将教育惠及到更多人之中去。

孔子的师生交流有过于直接的弊病, 同时又有温和处理的案例。这是孔子对待师生关系不稳定的一种表现,孔子的弊病和成功之处都在同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孔子的成功之处与不当之处,取长补短。在对子贡和子路的很多问题上, 孔子的回答过于直接, 这是封建思想的产物。在当今教育中,这些回答会挫伤和打击学生积极性,而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回答却含蓄而明朗,既有所肯定又有所顾忌,值得我们学习。

《论语》是一本读不尽的书 ,单单是它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便足以让后人仔细琢磨,我们从中看到他所蕴含的师生关系内容还远远不够,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探究的,要弄清的, 是在这种古今师生关系的映照下, 我们现代人所迷惘的,所缺失的,到底是什么。

摘要:《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大量关于师生关系的描写,例如孔子与颜回,孔子与子路等等,《论语》中的师生关系并不单一化,而是复杂饱满的,包含了很多内容,并对我国现实问题有很多启示和价值。

论语的现实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特征;内涵;现实意义

一、前言

众所周知,西柏坡时期是我国历史革命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由毛泽东同志进行领导以及指挥的。西柏坡时精神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

在西柏坡时期,党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那么何谓“两个务必”呢?两个务必指的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及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都知道,西柏坡时期,中国的革命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两个务必”的精神警戒大家,在面对战争的胜利的同时,仍然不可以放松警惕,仍然要时刻保持一种紧张的心态,警惕敌人的糖衣炮弹,同时,也告诫同志们要继续以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精神来迎接接下来的每一次大革命,不可以松懈,更不可以放弃,进而争取获得战争的胜利,为国家的解放以及民族的复兴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

西柏坡精神共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二,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精神;三,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精神,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西柏坡时期,我国的解放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很清楚,我方的实力远远低于对方,但即便这样,为了民族的解放以及战争的胜利,我们依然不能放弃,依然要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这样的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的支撑下,尽管我方的人数远远少于对方,但是我们仍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我方只有60万士兵,而对方的人数已达到80万,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的鼓舞,使得我军在这样的形势下仍然获得了战争胜利,为民族的解放又一次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我党开始沿用马克思主义推崇的创新以及探索精神,在中国现有的理论以及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以及创新,将当时的农业大国发展成工业大国,将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面对即将迎来的战争以及国家即将到来的新形势,我党不仅没有松懈,反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以及创新,发展以及建设出更加适合国家发展的理论以及实践,进而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三)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精神。良好的纪律以及政策是一切行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以及保障,西柏坡时期,我党严肃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我党提出了要“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的信条,在军队中,任何人不得破坏军规、军纪,否则将得到严重的惩罚。在加强了纪律的管理的情况下,我党又提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政策,进而为党的良好作风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除了要有无所畏惧、勇于创新以及严守纪律的精神以外,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支持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战争,不是书面上写起来那么简单,更不是嘴巴上读起来那么容易,需要的是夜以继日的战斗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告诉大家,民族的解放就好比是奔赴万里长征一样,取得战争的胜利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若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的复兴,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面对敌方的攻击,我们不能恐惧,面对战争的胜利,我们更要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复兴。

四、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西柏坡精神具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一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二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需要;三是党的建设的需要。

(一)改革开放的需要。与西柏坡时期的情况相似,改革开放也是我国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以及矛盾,因此,在这一时期,党便可以沿用西柏坡精神意义,要发扬西柏坡时期那种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实现改革开放的坚持以及发展。

(二)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需要。要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也需要发扬西柏坡精神,并且需要坚持西柏坡本质特征中的“两个务必”,对于取得的成就,要学会不骄不躁,对于人民群众,要学会以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中心,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进而凝聚人心,众志成城,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建设的愿望。

(三)是党的建设的需要。弘扬西柏坡精神除了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以及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需要以外,也是党的建设的需要。要想全面加强以及实现党的建设,必须要弘扬西柏坡时期严守纪律的精神,对于党内部的一切相关纪律,不得有任何的违规以及违纪的现象的产生,对于党的建设可能面临的困难,要勇于斗争,对于党的建设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要敢于创新,进而增强党内部的凝聚力,提升党以及领导的执政水平。

四、结语

论语的现实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特征;内涵;现实意义

一、前言

众所周知,西柏坡时期是我国历史革命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由毛泽东同志进行领导以及指挥的。西柏坡时精神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

在西柏坡时期,党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那么何谓“两个务必”呢?两个务必指的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及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都知道,西柏坡时期,中国的革命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两个务必”的精神警戒大家,在面对战争的胜利的同时,仍然不可以放松警惕,仍然要时刻保持一种紧张的心态,警惕敌人的糖衣炮弹,同时,也告诫同志们要继续以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精神来迎接接下来的每一次大革命,不可以松懈,更不可以放弃,进而争取获得战争的胜利,为国家的解放以及民族的复兴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

西柏坡精神共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二,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精神;三,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精神,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西柏坡时期,我国的解放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很清楚,我方的实力远远低于对方,但即便这样,为了民族的解放以及战争的胜利,我们依然不能放弃,依然要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这样的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的支撑下,尽管我方的人数远远少于对方,但是我们仍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我方只有60万士兵,而对方的人数已达到80万,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的鼓舞,使得我军在这样的形势下仍然获得了战争胜利,为民族的解放又一次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我党开始沿用马克思主义推崇的创新以及探索精神,在中国现有的理论以及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以及创新,将当时的农业大国发展成工业大国,将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面对即将迎来的战争以及国家即将到来的新形势,我党不仅没有松懈,反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以及创新,发展以及建设出更加适合国家发展的理论以及实践,进而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三)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精神。良好的纪律以及政策是一切行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以及保障,西柏坡时期,我党严肃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我党提出了要“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的信条,在军队中,任何人不得破坏军规、军纪,否则将得到严重的惩罚。在加强了纪律的管理的情况下,我党又提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政策,进而为党的良好作风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除了要有无所畏惧、勇于创新以及严守纪律的精神以外,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支持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战争,不是书面上写起来那么简单,更不是嘴巴上读起来那么容易,需要的是夜以继日的战斗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告诉大家,民族的解放就好比是奔赴万里长征一样,取得战争的胜利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若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的复兴,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面对敌方的攻击,我们不能恐惧,面对战争的胜利,我们更要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复兴。

四、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西柏坡精神具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一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二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需要;三是党的建设的需要。

(一)改革开放的需要。与西柏坡时期的情况相似,改革开放也是我国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以及矛盾,因此,在这一时期,党便可以沿用西柏坡精神意义,要发扬西柏坡时期那种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实现改革开放的坚持以及发展。

(二)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需要。要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也需要发扬西柏坡精神,并且需要坚持西柏坡本质特征中的“两个务必”,对于取得的成就,要学会不骄不躁,对于人民群众,要学会以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中心,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进而凝聚人心,众志成城,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建设的愿望。

(三)是党的建设的需要。弘扬西柏坡精神除了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以及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需要以外,也是党的建设的需要。要想全面加强以及实现党的建设,必须要弘扬西柏坡时期严守纪律的精神,对于党内部的一切相关纪律,不得有任何的违规以及违纪的现象的产生,对于党的建设可能面临的困难,要勇于斗争,对于党的建设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要敢于创新,进而增强党内部的凝聚力,提升党以及领导的执政水平。

四、结语

论语的现实意义范文第4篇

2、对话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3、论在诵读经典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4、《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5、孝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6、试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7、浅析审美教育与人类生存质量的关系

8、把太极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9、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0、从终身德育视角看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

11、关于理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

12、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国学教育与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13、2010年度(下半月)总目录

14、高校大学生的养老观现状析议

15、儒家交往观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启示

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路径实证调查与反思

17、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研究

18、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19、浅析《论语》中的颜回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借鉴作用

20、《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及其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21、庄子批判精神与独立自由意识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建构

22、论音乐对艺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3、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礼仪教育改进策略

24、大学新生专业导论课开设的必要性

25、人文社科本科生英语演讲与思辨能力培养

26、美育对高校全面育人功效性探讨

27、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疆高校预科教育中的作用

28、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研究

29、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对当代德育工作的启示

30、以传统“以德养生”思想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

3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教学研究要点举隅

33、中国大陆儒家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

34、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路径启示

35、快餐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研究

36、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辅助作用

37、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与路

38、当代大学生德育“对话热”的冷思考

39、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医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40、大学生本位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

41、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自信及践行状况调查

42、高校大学生团学干部培养规范化的探析

43、外国文学经典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

44、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弊思考

45、德育视阈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46、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47、当代大学生书法欣赏之我见

48、《学记》的教学原则在国学课中的运用

49、耻感教育:当代大学生道德建构的重要维度

论语的现实意义范文第5篇

5.南泥湾---Various Artists-军营民谣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Various Artists-军营民谣 7.我的祖国---彭丽媛-演唱中国民歌 8.歌唱祖国---革命歌曲

9.我爱北京天安门---Various Artists-单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10.东方之珠---龚玥-80恋歌 11.龙的传人---张明敏-明敏龙情 12.我的中国心---张明敏-明敏龙情 13.爱我中华---宋祖英-未知专辑

14.红旗飘飘---群星-百年爱国金曲珍藏版 15.在希望的田野上---彭丽媛-演唱中国民歌 16.我们新疆好地方---姚璎格-花好月圆-黑胶 17.翻身农奴把歌唱---Various Artists-红色经典 18.山歌好比春江水---Various Artists-发烧民歌红贰 19.北京的金山上---廖芊芊-心在草原飞

20.我爱你中国---群星-七十年代火红的年代经典全纪录 21.游击队歌---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辉煌之声1天路

22.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梦幻童年甜美童歌 23.长江之歌---Various Artists-文革歌曲合集之4-革命歌曲

24.唱支山歌给党听(电影雷锋插曲)---才旦卓玛-才旦卓玛名歌经典 25.九九艳阳天---刘和刚-男女声二重唱 26.打靶归来---Various Artists-军营民谣

27.走西口---Various Artists-百年经典盛世名歌

(二)

28.山丹丹花开红艳艳---Various Artists-文革歌曲合集之4-革命歌曲 29.英雄赞歌---Various Artists-军营民谣 30.血染的风采---董文华-龙的声音 31.团结就是力量---革命歌曲 32.咱们工人有力量---革命歌曲

33.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Various Artists-绝妙男声 34.我爱你塞北的雪---彭丽媛-原唱经典名曲珍藏2 35.说句心里话---阎维文-60年军歌飘扬

36.春天的故事---董文华-世纪歌典Vol.13 1978-2000(4) 37.走进新时代---张也-共和国的歌声SQ 38.同一首歌---毛阿敏-天之大

39.七子之歌---容韵琳-儿童歌曲(华语)系列7 40.天路---龚玥-歌声飘过30年 41.祖国不会忘记---韩红-红歌2 42.松花江上---Various Artists-世纪歌典.三四十年代 4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辉煌之声1.天路 44.洪湖水浪打浪---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Vol.1 45.我是一个兵---Various Artists-军营民谣

46.学习雷锋好榜样---小蓓蕾组合-小蓓蕾经典儿歌合辑 47.万泉河水---群星-风云-人声篇 48.一二三四歌---阎维文

论语的现实意义范文第6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不仅对古代社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考察对我们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特点

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

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

一、法度一统的理想社会。这些大师无不主张国家统一,从而奠定了我国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法令由一统,彻底改变了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并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措施,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承秦制。汉朝不仅继承了秦朝天下一统的局面,而且实行了秦始皇制定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基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秦始皇开创的统一大业,到汉武帝时得到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秦皇、汉武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受到子孙后代的崇敬。从秦汉时起直到现在,我国统一的时间大概在三分之二以上,分裂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它说明,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多数政治家、思想家和广大人民都反对分裂;而在分裂时,人民又盼望统一,进步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们则为争取国家统一而奋斗不息。

(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君主专制,强调臣民要忠君,但同时也有不少政治思想家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贵君轻,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因此尊君重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人的活动也应该效法天,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就是说,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一种奋斗拚搏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强调人格,提倡节烈,主张为国尽忠,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 孔子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为了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能苟且偷生。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认为,生命与道义都是可贵的,假如二者不能兼得,就应该舍生以取义。他认为,作为一个大丈夫,应该具备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苏武、杨业、岳飞、文天祥等无数忠君爱国的英雄。

(五)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

在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先秦各家多以“和”为最高理想。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主张,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都是相类相通的,因此可以达到和谐和统一。

这种主张和谐,持中贵和的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是双重的:其积极方面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压抑了人们的斗争精神,使人们缺乏西方人那种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

(六)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

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二、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整合价值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结合和凝聚是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这种凝聚的力量,既有经济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种族血缘的亲和力,还有政治政权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以文化为纽带,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中国”、“大一统”、“兼容天下”、“爱国主义”等观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内容。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共识,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成为人们共同意识和自觉奉行的原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由此出发产生出思维、行为的趋同性、和谐性和一致性。传统文化这种整合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本根意识,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的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人们心理上的认同、感情上的拥戴、行为上的遵守,如同一只无形之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将整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促进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经济之树成长的土壤,其中的价值观念蕴含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与动力。具体来说,这些潜在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忠”引申出来的爱国精神和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关系

社会成员愿意为国家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宏观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体现全局性、利益统一性,减少外在经济现象,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家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起着凝聚和传承作用,家庭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储蓄率,家庭成员勤劳、互爱互助。这些为经济增长准备了必要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忠孝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成为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目标同一性的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

2、调刚健自强和“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自我奋斗、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宽厚为怀、虚怀若谷、宽容大量的气度休现在今天,就是一方面善于竞争,另一方面善于联合,广纳博采、放眼世界、以大局为重。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推动力,而且提供某种“制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济道德资源让参与经济活动的土体有了主观的自主的软约束,警戒人们不致失去控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运行。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为塑造公民的现代人格提供了精神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还是一种大伦理观,其“天人合一”思想为建立现代的生态伦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它的内容包括:把“仁爱”之心扩展到自然万物,对自然友善,尊崇自然,泛爱众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类,“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节俭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做到不违时,“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文》),“山林泽梁,以时禁发”(《礼记》),这样才能得到自然的赐予和恩惠,达到天人协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思想与生态伦理学原则息息相通,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政府确立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有一定参考价值。总之,我们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要汲取统道德文化的资源,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上一篇:历史易错选择题范文下一篇:老体协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