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维品质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09

写作思维品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强烈,教育部门对学生们的教育管理也越来越重视。高中化学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教学中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对知识彻底掌握,因此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教育中极为重要。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加入直观明确的思维导图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可将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客观理解。因此本文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高中可谓是人生中的转折点,对学生将来发展起决定性因素,那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很重要。高中化学相对多数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减弱,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利用展出思维导图的方法教学,让知识点一目明了,帮助学生主观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常用于总结和复习,对高中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高中化学相比其他学科比较复杂枯燥,知识点较散乱,记忆的知识比较多,较为抽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学生们只会越来越糊涂,知识的学习会越落越多。当在课程的结束部分导入本堂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使学生不仅客观了解课本,更加让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1]高中化学中需要记住大量的元素符号、分子式、反应方程式,当学生在课堂上接收教师所传递的知识时,用思维导图作参考,可以将其中的重要的关键知识点记住,然后层层递进,将其进行归纳整理,它可以方便学生复习记忆。同时,思维导图的制作非常灵活,让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们的分析能力。高中学习时间紧,利用思维导图节约了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2]高三时期大多学校会进行复习,思维导图此时发挥巨大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快速的把高中学过的所有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与整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减少时间上的浪费。思维导图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对高中学习提供了便利,是学习中很便捷的一种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1.加强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要想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最重要的就是与学生进行互动,[3]只有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给予教师回应,教师才能得知学生在哪方面的欠缺,进而进一步查漏补缺,及时讲解。在课堂中进行思维导图的讲解,让学生融入课堂,可以在思维导图上挖空让学生填写,更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少学生课堂走神。

例如: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中课后整理与提升中,课本中列出三个小的思维导图,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在课堂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这几个小思维导图进行预习,预习过后教师可以一边提问一遍将本节课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在提问的刺激下学生会更加认真的进行预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将这几个思维导图做为参考,将书本上的概念、化学键等知识详细讲解给学生。在教师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全面讲给学生后,再次让学生回顾课后整理与提升的思维导图,充分理解书本中所包含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PPT,将思维导图中重要的知识点删除,然后随机挑选学生进行回答,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活跃课堂氛围。

2.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独立制作

课本中给出的思维导图并不是完整详细的,学生要想掌握更多,可以使课本和教师所教学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就要自己动手去做一个思维导图,只有在自己动手做过后,才能记入心里,就算之后忘记了,脑子里还是会有一些印象。[4]教师也不能讲完就结束课程了,要记得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增强学生逻辑感,提高学生分析和自主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的课后整理与归纳及课后复习题,教师在讲完课本知识后,学生应有个大致的思维导图。课本上第一章课后的整理与归纳是对第一章的知识大轮廓的概括,课后习题则较细节的表达出一些零碎知识点,结合起来这两部分较为笼统的概括本章的知识,给学生强调这两部分的重要性。之后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上完成课后复习题,课上教师对该部分进行讲解,在学生没有问题后带领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回顾完后提出对思维导图的要求,留出合理的时间让学生以整理与归纳及课后复习题做为参考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教师监督学生绘制,为学生解答疑惑,该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逻辑能力。学生绘制完后,教师收取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不足,返还给学生后让学生妥善保管,以便日后复习。

3.展示思维导图,做好备课

学生大多对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缺乏自信,认为教师绘制的才是完全正确的,教師这时候应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心理。并且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应该绘制出正确的思维导图,考虑全面,不遗漏知识,同时对学生倾囊相授。

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的思维导图要比学生的更全面,可以参考一下其他教材。教师要在课前批改完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在课上将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学生对比并进行查漏补缺,以学生叙述为主,解决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的问题,将缺少的知识点添加进去,从而做出一张“完美”的思维导图。然后老师将思维导图打印出来或让学生照着绘制,最好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背诵,并且下课后让学生好好保留,方便进行日后的学习和复习。

三.总结

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思维导图进行讲解,让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对学生后期进行复习节省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总而言之,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都是以学生为主,要让学生最大程度理解知识,无论使用什么办法,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教育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茜.高中化学教学思维导图应用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1(Z6):63-65.

[2]王红菊.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高考,2021(36):52-54.

[3]张学威,王海霞.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21(35):57-58.

[4]张奇.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1(28):37-38.

写作思维品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大学语文是非中文类专业的重要公共基础课,对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引导学生有效筛选信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抓住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注重语言表达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 思维品质

大学语文是为非中文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但因为是非专业课,一直未受到学生的重视。日趋边缘化的现状,使得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缺乏积极性,在授课时也基本流于作者生平介绍,文章的简要分析的形式,稍好一点的就像高中语文的上法,常被人戏称为“高四”课。

其实,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类专业的重要公共基础课,它因其基础性和人文性特点,在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及提高母语运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核心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核心之二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所谓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那么,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做法。

一 引导学生有效筛选信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讲授大学语文王维的《少年行》时,我紧扣“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和所处时代背景来理解这首诗。但是在讲述作者生平时,我不仅将网上查到的资料读给大家听:“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迁至蒲州,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存诗400首。与孟浩然同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实,这段生平简介仅仅是属于名片上的东西,是对王维最简单的介绍,对于理解这首作品似乎没有多大帮助。于是,我又引导学生根据作者所处时代及其心境的变化,将其生平经历分为两个阶段:四十岁前和四十岁后,并且详细了解之。

四十岁前,是在安史之乱前,这个时期处于盛唐时期,时代昂扬、奋发的精神在王维身上体现明显。王维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作品风格较为热烈豪放。

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黑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一方面对当时官场感到厌倦、担心,但另一方面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开始追求闲适的生活道路。

根据作品的写作时间,可以知道这是诗人早期的代表作品。这个时间段,唐朝国力蒸蒸日上,社会安定,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高涨。在时代风云激荡下,年轻的王维满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知道了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了当时王维的心理特点,那么在欣赏这首诗歌时,很轻易地可以感受到诗中洋溢着诗人要像少年游侠那样轻身报国、视死如归、豪放不羁的精神,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按照上面的流程帮助学生查询、梳理王维的生平资料,就不会再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而是将诗人生平及其作品风格特点结合起来,这样的王维生平资料才能对作品理解有所帮助。而如何在查询资料时进行筛选、梳理,获得有效信息也是属于思维品质的一部分,即深刻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 抓住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这引导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其思维,提升其思维品质。而在上课的过程中因学生自己思考碰撞引发的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起到的作用更大,因其自主性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课文《少年行》中有一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有学生朗读时,将其中的“多少年”读成“duō shǎo nián”,读完后,马上有其他学生指出其读错了,应为“duō shào nián”。双方争执不休,面对这样的状况,我马上发问,到底应该读什么音?有人赞成读“shào”。认为根据文本下面的注释,是“很多少年”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应是“新丰美酒一斗值十千钱,长安城的游侠很多都是少年。”也有学生认为,文本这两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运用的是对举的手法,应为“shǎo”。在大家互相争执时,我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经过多方查询资料,最终明确:原来“少年行”原本的读音:shǎo nián xíng,乐府杂曲歌辞名,本为《结客少年场行》,南朝的宋鲍照、北周的庾信皆有作,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后多作《少年行》,或冠以地名,如《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等,读音也逐渐变为:shào nián xíng。

这种及时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引导他们查询资料明确答案的方法,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辨别能力的锻炼都有一定的好处。

三 注重语言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我校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是幼儿园老师,口头表达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语言表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维的问题,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其实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得再透彻不过了:“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想要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正因为如此,我在上大学语文时,非常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首先注重的是语言表达得清晰、准确、完整,然后才是优美、生动。如在讨论上面“多少年”的读音问题时,我要求学生先说出自己的观点,接着说出佐证的理由,佐证理由阐述时要求条理分明。另外在上课时,还时时结合文本,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如在教《蒹葭》时,我就设计了一个环节:《蒹葭》每节的第一句话都是优美的环境描写,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学生要描述清楚就必须先清楚这句话的意思,而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清楚地、有条理地、生动地把它表达出来。

当然,培养思维品质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除了学生发言时、写作时要注意其清晰性的训练,还可以对文本的概括、故事梗概的表述等进行训练,这个就是概括性的训练。关键是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应时刻牢记教学核心,时时处处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非纯粹的为学文本而学文本。

参考文献

[1]肖绪才、陈新瑶.大学语文的现状与对策[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

[2]卢毅.对大学语文改善和提升大学生思维品质的几点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8(35)

〔责任编辑:林劲〕

写作思维品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创设幅射式、渐进式、矛盾式、发散式、研讨式的问题情境,能绽放学生的思维品质。

1创设“幅射式”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幅射式问题就是抓住新知内容的本质与核心,围绕与它有关的旧知进行提问, 让学生把新知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这种提问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可这样提问:(1)联系我们过去学的商不变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想一想它们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点? (2)联系我们前面学过的“分数、除法与小数的关系”,谁能用商不变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提问,不但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2创设“渐进式”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渐进式提问就是甲问题是乙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乙问题是甲问题的深入和继续。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很强的逻辑性,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如:学习小数乘法3.58×2.3时, 在小数乘以小数法则推导过程中,可这样提问:(1)这道题被乘数和乘数各有几位小数? (2)怎样使被乘数和乘数都变成整数? 这时,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3)要使积保持不变,应如何处理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吗? 这四个问题层层深入, 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概括出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3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矛盾式问题就是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学习了“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后,可提问:“这个分数的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3,为什么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呢? ”又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化简时,可提问:“既然比可以化简,为什么乒乓球比赛时不能把比分14∶7化简成2∶1呢? ”这样提问,将学生引入矛盾的漩涡,引发学生辩论,最后经过教师点化,统一认识,由此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会十分深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创设“发散式”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式问题就是从多方面、多角度、正面或反面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求得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这种提问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根据这一条件 ,可提出如下问题 :(1)乙数与甲数的比为几比几 ? (2)甲数是乙 数的几分 之几 ? (3)乙数是甲 数的几倍 ?(4)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 (5)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 (6)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 (7)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8)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 ? (9)乙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 ? 这样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5创设“研讨式”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研讨式问题就是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出一些需要学生研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探索。例如:在教学完连乘、连除应用题后,笔者设计了“省钱小能手”这一探究性问题情境:学校篮球队要买10个篮球,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了解了行情:买1个篮球,要花21元;买2个篮球,要花34元;买3个篮球,要花50元。怎样买最省钱? 问题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一生抢先说:“买3个篮球,要花50元,也就是说每个篮球所需的钱数不足17元,所以3个3个地买最便宜。可以先买9个篮球,需50×(9÷3)=150(元),在买一个篮球要21元,这样买10个篮球一共需要150-21=171(元)。”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马上反驳道:“这不是最省钱的方法! 2个2个地买, 每个只需17元, 所以10个篮球共需34×(10÷2)=170(元 )。”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 :“3个3个地买 ,买6个篮球需50×(6÷3)=100(元),再2个2个地买 ,买4个篮球需34×(4÷2)=68(元 ),这样10个篮球只需100+68=168(元 )。这种买法是不是最省钱?听了这个同学的购球方案,大家齐声说好。这样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纷纷议论起来,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总之,课堂问题是思维训练的指挥棒。教师只要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深刻感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一堂成功的课中的很多问题按怎样的关系组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上着力。本文对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写作思维品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有效追问

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4、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5、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6、基于小学英语文本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7、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8、学生思维品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

9、谈思维品质培养在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0、探讨小学英语教育中如何利用微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1、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

12、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探究

13、读后环节重构文本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14、应用小学英语绘本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15、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16、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17、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

18、浅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9、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0、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1、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2、在小学英语读前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3、试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方法

24、思维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25、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26、浅谈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

27、在小学英语故事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研究

28、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29、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30、“导”入思维品质“靓”出精彩对话

31、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32、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3、围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

34、依托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35、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思考

36、小学英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路径

37、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课例分析

38、浅析小学英语课堂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39、小学双语教学中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40、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41、巧用教材文本培养思维品质

42、如何运用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句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4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44、小学英语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及其策略应用的综述

45、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策略

46、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47、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48、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目标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49、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

写作思维品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反思解题过程,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 它是以辨析思维为基础的, 培养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细微差异的分析, 敢于发现思维中的矛盾和漏洞, 提出改正错误的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可依据学生解题时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 有的放矢地选编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 使学生把头脑中的错误暴露出来, 引发学生做出解题后的反思, 使之在思维困惑中, 通过反思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和思维上的缺陷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

学生在解题时很容易忽视a=1的情形当a≠1时, 又忽视了三种情况 (a<0, a=0, a>0) 的分类讨论, 这类错误的原因比较隐蔽, 潜藏于深层次中, 教师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由于粗心所致, 而是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 剖析错误原因, 让学生自我发现, 自我纠正, 从中领悟分类思想的作用, 融会贯通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解题能力。

2 反思解题思路,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的培养就是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发散思维是理解教材, 灵活运用知识所必须的, 也是迎接信息时代, 适应未来生活所应具备的能力。因此, 在解题教学中不能满足于获得正确答案, 而应引导学生回顾所完成的解答, 重新考虑、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 多解度观察联想, 寻求最佳解题方案, 以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解法一:代入消元法:由 (1) 得y=7-x (3)

把 (3) 代入 (2) 得 (7—x) x=12解得到x=3或4分别代入 (3) 得y=4或3。

解题之后, 让学生反思此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解题之后, 让学生反思此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解法二:构造换元法:以x、y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z2-7z+12=0解之即可得到方程组的解。

通过一题多解的反思, 可以拓宽思路, 增强知识间联系, 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向较高层次发展。

3 反思命题的逆命题, 培养思维的整体性

解完一道题后, 可以引导学生逆向地思考这一命题, 这样能强化我们对原命题的理解, 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和整体性。

例3:解不等式x2-5x-6<0。

易得这一不等式的解集为 (-1, 6) , 解完这一题后, 我们可以逆向地思考这一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 (-1, 6) , 那么这一不等式一定是上述形式吗?回答是否定的。但如果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 (-1, 6) , 那么a、b、c应满足什么关系?又如“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 (-1, 6) , 求a, b的值”, 这样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掌握方法的本质, 同时培养思维的整体性。

4 反思习题的多种变化形式,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 又不忽视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要求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 调动和选择与之相应的知识, 寻找解题关键。

5 反思题目的变换引申, 培养创造性思维

对一个新的数学问题的认识, 往往是解题之后的再思考中获得的。教学中, 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在解题之后, 再思考一下题目是否还可以进一步变换和引申, 那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云探索新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m为何值时, 抛物线y=x2+2 (m-4) x+3m-2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

解题后可作如下引申。

(1) m为何值时, 抛物线y=x2+ (2m-4) x+3m-2与x轴两交点, 在点 (1, 0) 的两侧。

(2) m为何值时, 抛物线y=x2+ (2m-4) x+3m-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一个大于a, 一个小于a。

(3) m为何值时, 抛物线y=x2+ (2m-4) x+3m-2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介于2与4之间。

总之, 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解题, 更重要的是创造一定的条件, 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反思, 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的精神。

摘要: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 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活动。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新性、整体性和批判性都是很重要的思维品质, 解题后的反思是提高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反思,培,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写作思维品质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思维的逻辑性, 表现为在思考问题时, 遵循逻辑规则, 论证有条不紊, 有理有据, 并有说服力。计算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学生虽然会计算, 但是不会说出其中的算理, 从而降低了计算的正确率, 也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我在教学时,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算理, 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 解方程“x-27=33”的教学, 我引导学生分别从等式的性质和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说算理:根据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7, 得x=33+27, x=60;或者让学生这样表述:x在被减数位置, 要求被减数, 就用减数加差, 所以x=33+27。再如, 简便计算的“5.4-0.8-4.2+4.6”的教学, 我让学生这样说算理:第一步, 运用加法交换律, 改变“+4.6”的位置, 第二步, 根据减法性质, 将0.8和4.2合起来一起减…… (如图1)

而“9加几”的教学, 学生应该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凑10法, 所以我在教学时, 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说出凑10法的算理。以“9+4”为例, 我要求学生说出:将4分成1和3, 9加1得10, 10加3得13。

语言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用精练的数学语言, 按一定的规律、一定的逻辑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 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这个信息源, 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 学生思维将不断得到优化和发展。计算教学时, 重视说算理训练, 学生在实际计算时, 就不会再盲目地套用比较繁难的思路, 而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去运用比较简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 在多种解法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 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 善于钻研问题, 并达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定势, 即从单一的习惯思路去思考问题, 所以我在教学时, 注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当将乘法分配率推广到小数乘法计算时, 我有设计了这样的计算: (1) 32×1.8+68×1.8; (2) 32×1.8+6.8×18。第一题学生根据乘法分配率的推广, 很快解答:32×1.8+68×1.8=1.8× (32+68) =1.8×100=180, 第二题则很多学生出现了困难, 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第二题与第一题有哪些不同?能不能转化成类似第一题的样子来解决呢?”经过讨论, 学生不难发现可以这样做:“根据积的变化规律:32×1.8+6.8×18=32×1.8+6 8×1.8=1.8× (3 2+6 8) =1.8×100=180”, 此时, 我并不满足让学生立即投入成功的喜悦中, 而是继续追问:“一定要将18转化成1.8吗?还有别的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意识到, “是啊, 为什么不把1.8转化成18来算呢?”于是, 我又将学生引导到新的计算思路上。

多种思路的训练, 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实践证明, 这样能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 而且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发展。

3 在变式训练中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 是指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 能够全面地看问题, 着眼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 从多方面去分析研究, 找出问题的本质。而变式, 按心理学的观点来说, 就是使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形式, 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在, 使非本质属性则不常出现。所以我在教学时, 重视将计算题进行变式,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得到了培养。例如, 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 书本中的呈现形式一般比较单一, 而我在教学时, 将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作了这样的变式: (1) 76×43+76×57; (2) 76×43-76×3; (3) 6×43+76×56+76; (4) 76×43+76×58-76; (5) 6×430+760×57; (6) 76×99+76等等。

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不但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而且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 在检验反思中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观点检查自己的思维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在计算教学中, 我们有许多教师没有像教解决问题那样, 重视对计算结果的检验, 影响了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发展。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经验的限制, 往往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情况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 所以我在计算教学时, 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路和方法检验反思, 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1) 运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检验。例如, 教学除法计算时, 让学生用乘法检验, 教学了减法计算后, 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检验, 而在混合运用教学时, 我一般要求学生再算一次的方法进行检验。

(2) 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如:计算3.2×4.03, 一位学生的计算结果是1.376, 于是我引导学生一起估算反思:3.2接近哪个整数?4.03接近哪个整数?积一定接近哪个数?这个结果对吗?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 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思维过程及结论进行检查、评价, 逐渐养成检验的习惯,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同时也使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得到了发展。

计算教学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计算教学中, 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渗透和培养, 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持之以恒, 为培养出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就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就会更具创造力。数学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能力优劣的重要标志。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上一篇:服务贸易外汇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制度建设高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