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结范文

2023-04-11

高中语文总结范文第1篇

人非生则知之者,要求得知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离开了实践,学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只有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性认识,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实践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否则在实践中就会彷徨、犹豫、无所适从;懂得了书本知识,有了理论,不付诸实践,知识、理论就又成了装潢门面的东西。

实践,还得放下架子,并且准备吃苦。用出劲来,扎扎实实地做事;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琢磨。实践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实践,证明我们为之追求的东西却是错误的,寻那么应该坚决抛弃。实践是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勉强。

格言名句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黑子)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口头说出,笔下写出,不如身上做出。(颜元)思想是图样,行动是建筑。(徐特立)

行动是思想的母亲。(陶行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半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讯)

实践——科学的皇后。(培根)一盎司的实践,值一磅教训。(布莱克)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马克思)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萧伯纳)

知识是保库,便开启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实践。(托·富勒)除了实践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狄德罗)对于学者来说,实践的重要犹如从井里打水需要绳索一样。(阿拉伯谚语)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酝蜜。(萨迪)知识和实践就象做手艺一样,两者必须结合。(裴斯泰洛齐)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怕湿脚的人捉不到鱼。(英国谚语)

实践出真知

苏东坡写过一篇《日喻》,说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问“有目者”。有人告诉他太阳像铜盘,并敲了敲铜盘让他听;过几天,盲人听到钟声,就认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分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几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又以为是太阳。苏东坡在文章中还说,南方有一种“没人”,能长时间潜在水中,只因为他“日与水居”。“得于水道”,所以“七岁能涉,十岁能游”,十五岁就能“没”了。假如北方一名“从不识水”的勇士来找“没人”学“没”,“没人”给他讲得再好,他“没”到水里也只有死路一条。

行万里路,著绝代书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讯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游淮阴他鴭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 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可以说司马迁因为青年时有了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著出不朽的史书。

访采四方,终成巨著

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李时珍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裁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

李时珍辛勤劳动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士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部62卷,共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并附图1160幅,而且价值极高。

艺人当仆人

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今南京)最红的两位京剧演员(那时叫梨园弟子)。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上党演同一出戏来竞技。两人演的都是奸相严嵩。结果

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演唱舞技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他连夜出走千里之外的京师投到宰相顾秉谦的门下当了一名差役。因为顾宰相与严嵩都是一样的奸臣。马伶悉心伺侯,更细心揣摩顾宰相的形神举止。三年过后。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结果李伶的观众都成了马伶的戏迷,他们为马伶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演所折服。

竺可桢以实践为根基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从事气象工作之日起,每天都要亲自到室外观测气侯,进行记录,数十年如一日。直到临终的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手在病榻上记下当天的气温,由于不能亲自到户外测量,依据的是气象局的报告,所以在记录上注上“局报”二字。他毕生积累了40多本气象日记,这不仅是他探索我国气象规律的第一手素材,还是他取得成就的要基。

苏轼夜访石钟山

石钟山命名的根据,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形似覆钟,其二是山石相叩似击钟声。苏轼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够合理。在一次乘船途经石钟山的时侯,他乘着月色坐一只小船环山考察,终于发现这座山“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形成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因而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尽管苏轼的考察也不完全正确,但这种重视调查研究,亲身实践,不轻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陆游教儿学诗

宋诗人陆游在教他儿子写诗时说:“若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另一处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 诉人们要注意深入现实,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能力须从实践中来

有则故事很能说明实践的重要。

从前,有个富豪 人家的儿子,能够非常流利地背诵航海时方法,大家都很信服他。后来他们一起航海,船老大突然病死了。大家自然就请富豪的儿子了。他也义不容辞,当起了船老大。到了回水和急流的地方,他高声背诵驾船的口诀,可是船就是怎么也稳不住,最后终于翻了,全船人都淹死在海水里。

小马过河

有《小马过河》这样一则童话故事:小马要过河,先遇着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完全可以过。小马正准备过河,遇到了松鼠,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这时,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不浅,刚好过膝盖。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份相信别人的经验,要做成一桩事,还得靠自己亲身实践。

马谡守教条失街亭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马谡失街亭的描述。司马懿大军压境,大家在商议镇守街亭的事。自幼熟读兵书的马谡自告奋勇。最后,诸葛亮便派马谡去镇守街亭要隘。到街亭后,他将2万主力驻扎在一座孤山顶上。副将王平根据街亭地形,提出:“山顶扎营,若魏军断我水源,并以火攻,恐不战而溃。莫若引军下山当道扎营。”马谡拒不接受王平进言,还指责王平:“你怎么知道,孙子兵法上不是说‘居高临下,以一当十’吗?”结果,不出王平所料,马谡被魏军围困,不战而败,最终痛失街亭。

高中语文总结范文第2篇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以致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的重要性,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地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无处无“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 1

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以致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第一步: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 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得第一步。

第二步: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

二是写作。高再明老师曾向我推荐过一篇文章《如果我是语文教师》,该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作者是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周国平先生。在文章中,周国平先生说:“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什么东西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作文平分秋色,分别占80分和70分。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步: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高中语文总结范文第3篇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以致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的重要性,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地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无处无“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 1

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以致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第一步: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 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得第一步。

第二步: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

二是写作。高再明老师曾向我推荐过一篇文章《如果我是语文教师》,该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作者是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周国平先生。在文章中,周国平先生说:“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什么东西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作文平分秋色,分别占80分和70分。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步: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高中语文总结范文第4篇

1 消除对话的张力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到文本中知识、文化、阅历、经验等的陌生, 感到自己与文本之间艺术审美层次, 精神人格层次的距离, 就是张力的具体体现。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帮助, 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 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指点解决问题的途径等等。比如关于文章时代背景的介绍, 中学教材中的一些名家名篇, 和中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适当的背景介绍是必要的并且有利于减弱学生阅读对话中的张力。讲《包身工》时讲讲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 让学生关注和他们同龄的朋友的生活景况, 学生会对“芦柴棒”的遭遇更加同情;讲《祝福》时介绍辛亥革命前后时代面貌, 以及当时妇女的遭遇, 学生会对鲁镇的人们的麻木有所触动, 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社会。了解文章的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当然, 我们允许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对作品做出新的理解, 但首要的前提是学生必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还需要指出的是, 对作品背景的理解不一定都要放在学习课文的开始, 也不一定要重复过去的历史, 教师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以有的经验, 类似的经验有时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在学习《荷花淀》一文时, 我们要求学生从水生和妻子的“夫妻话别”一节体会荷花淀人民保家卫国, 从容、坚贞的优秀品质, 充满硝烟的战争离学生的生活有些遥远, 学生不容易体会到其中生死离别的分量, 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从非典时期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中也得到类似的感知。实践证明, 类似的迁移能够削减学生阅读对话中的张力。

2 创设对话情境

任何教学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阅读对话中如果倍受煎熬, 那么就丧失了对话应有的价值, 教师有责任在对话情境的创设中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师生对文本理解过程中进行的对话也要以美的境界为依托, 阅读和对话才有吸引力, 才更具有精神意义。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尝试创新乐趣以影视、音乐、美术、幻灯以及语言描述、故事叙谈、问题设境等许多手段驱遣学生的想象, 激活阅读思维, 激发学习情感, 唤起学习需要, 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让课堂就成为一个“对话的情绪场”, 教师便教得轻松, 学生便学得主动。比如对一些含义隽永, 思想深刻的文章, 可以采用品读的方式, 就像品茶一样, 需要提供适当的水和一定的环境。一些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文学名篇时, 常常会提供一些名家的评论与作者同时期的作品和历史背景资料, 提供一些音乐、图片、录像等, 让学生一起进入课文, 在作品的意境中细细品位, 力求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故都的秋》就可以为学生选择历代名家颂秋和悲秋的名句, 让学生体味在写秋声和秋色时, 历代名家的不同表现手法, 然后立足本文仔细品位郁达夫在写秋声、秋色、秋味的特点, 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秋的意境中。有心的教师, 常会对课文进行综合艺术处理, 形成全方位的关照, 变篇篇课文为件件艺术品。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海燕》时, 用“命运交响曲”作音乐背景, 学生配乐朗读, 把握住感情基调后, 用水彩, 凭借学习策略再造想象的空间为“海燕”画一幅诗意图, 然后由画者讲解作画的构思。整个过程都对对话的场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3 调动学生主体性

要让学生实现阅读活动中的真正对话, 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过程来思考和确定阅读教学的程序, 阅读之始, 学生不一定能马上进入课堂角色, 处于被动接受、消极阅读的状态, 缺少阅读的内驱力。因而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用情境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 支持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阅读任务的制定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来, 从“要我读”变为“我要学”, 增强其自主阅读意识。比如, 阅读的第一步是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取得阅读的突破点:文章呈现了哪些人、事、物、情、理?给人的视觉与思维以较大冲击的关键信息在那里?深刻而“难以说清”的印象是什么?这个时候, 教师必须予以读法的指导与思维的引导,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知识经验, 使自主阅读成为可能。第二,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 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 学生能自觉自愿地放开自己、平等表达、自由品评、心灵不羁、互相合作、共同分享, 这样一来, 课堂就不仅仅是课堂, 而是生活本身, 阅读便成了一种愉悦心灵的交际活动, 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了自信, 提高了兴趣, 升华了情感, 精淬了思想。于是, 原来的“我得读”变成了“我能读”。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过程, 由此多方面的信息、阅读经验的、知识互相对话, 在这样的“对话”中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第三, 阅读文章不应该只停留在读懂这一层面, 如果阅读仅以读懂为目的, 阅读只可能变成一种纯技术性、纯技巧性的机械训练。阅读课应该是学生心灵飞翔的天空, 是灵魂与灵魂对话的舞台, 应该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精神的娱乐、思想的交流。活动中要注重阅读体悟的内化, 精神境界的优化, 要注意课内课外的联系, 让生活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学生对社会、人生、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做到“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因此, 学生对文章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 教师还应进一步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 或对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加以鉴赏评价, 或使课堂与社会生活交汇融合, 或与他文对比评品, 或共同抒写阅读感受, 将阅读活动导演成语言文字、思维意识、思想情感的舞蹈, 将阅读活动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

总之,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对话的提出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诚然, 一种新的理念或理论从提出到实施并非一帆风顺, 阅读教学对话也是如此。需要我们教育从业者不断的摸索和研究。

摘要: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灌输, 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和精神的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已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 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 使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最近语文界从接受美学和阐释学中获得灵感, 结合语文教学实际, 认为阅读教学其实是作者、文本、师生多重对话的过程。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对话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73.

高中语文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前言:在对阅读教学进行详细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理解阅读的含义,理解阅读的意义,理解阅读的过程,理解阅读的过程,从而为阅读提供参考。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阅读的涵义,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经验和知识的过程。阅读时,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很强,被动的、机械的阅读并不能提高阅读的阅读水平,更谈不上对人的思维和审美产生什么影响。因此,要使高中语文教师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引导下,使其获得正确的知识、正确的认识、发展自己的思想、扩大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美學观和综合素质。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应试思想在教育中根深蒂固,教学费时费力,但收效甚微

由于应试思维的影响,老师们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上做了很细致的安排,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却没有什么效果,尤其是在分析语言文字时,忽略了很多实际问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学生实行题海战略,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考题,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这样做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理解上的不足,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解读高中语文教材时,往往会照搬课本上的固定答案,同时,在课堂上,老师不能主动引导学生认真地去学,而是用大量的词汇来引导学生,让他们的理解和看法和老师的看法一致,如果学生回答的错误,那就是错误的。这种方法和标准严重损害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对他们的阅读能力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高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和方法不当导致了阅读教材的整体缺失

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数量呈反比;师生互动频繁;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少;教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挖掘、掌握阅读语言内涵指导学生分析、灵活掌握的少等。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能够静下心来理解教材的含义,同时,他们也不清楚自己所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主动引导他们去认识和领悟。当前的语文阅读状况,主要是因为不恰当的语言教学法忽视了其整体性,造成了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零散、不注重重点,破坏了阅读与词语的紧密关系,从而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培养和提高阅读的素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语言的韵味、感受到文本的意蕴,使他们身临其境,与作者心灵相通。

1.丰富的读物陈列,精心设计阅读环境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是把学生们领着朗读,他们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比较单一,导致了阅读的单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机械化的朗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审美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巧妙地设置阅读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真正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并在阅读中认真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与热情

教师的兴趣是一个好的教师,在高中教育中也是如此,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增强他们的阅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深刻地记得,所以,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和思考,使他们能充分体验到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们更快乐地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不相同,因此,老师要深入了解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积极的学习。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小游戏将学生融入到课堂中,营造一个有利于老师教学生的良好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从而使学生顺利地进行教育。

3.让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语文的阅读

学生是学校教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主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教材,合理安排教材,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成绩的目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寓教于乐,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阅读的内容、情感、人生观等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对其进行更深的理解和理解,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情感、生活态度、人生观的养成。因此,要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才能确保语文阅读的顺利进行。

4.拓展文学欣赏的范围

开放的阅读教学必须从“封闭性”的“阅读”中走出来,同时要继承以提升文学欣赏能力为目标的传统。同时,要拓展文学欣赏的范围。在教学中,不能以“以本为本”和“以资料为材料”的方式进行,要以教科书为主体,以资料为枝桠,以学生的观点为枝繁叶茂。我们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总体目标第二条是: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中华的文化浩瀚无边,每一种教科书都只选取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介绍,仅凭教科书来理解,难度极大。同样,无论什么文化现象,材料里的观点都是因人而异的,要让学生们了解,就必须要用它来启发自己的思考。老师自己也应该明白,把他人的观点强加给他人,这在开放的课堂上是行不通的。

结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提高文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探索与其相适应的途径和策略,坚持不懈、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学生乐学、乐读,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散文百家,2021(3):147.

[2]吴梦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南北桥,2021(6):140.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35.

上一篇:语文初中总结下一篇:语文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