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一个是范文

2024-02-28

与众不同的一个是范文第1篇

国旗下讲话----做一个乐观的人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做一个乐观的人。乐观是一种态度,而微笑是乐观的最佳展示。在生活中,我们脸上的微笑,就是向他人表示:见到你我很高兴!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微笑是一种力量,而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吸引着你,诱惑着你,让你无法拒绝它。

就像曹文轩笔下《青铜葵花》中有这样的片段:有一个男孩,他不能说话,很渴望读书却因家里没钱而一再耽搁,可他一直微笑着;有一个女孩,她文静善良,却从小没了妈妈和哥哥,在她十岁那年,一场大水夺走了她爸爸的生命,可她一直微笑着;有这样一个家,虽然经济条件不好,经历过水灾、火灾、蝗灾等大灾难,却始终没有抱怨一个字,总是笑着去面对。

此刻,我想问问大家。作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老师对你的批评而耿耿于怀;是否有过父母对你的责备而暗自抱怨;是否有过学习不理想而害怕家长怪责;是否有过与同学相处不快而感觉心情烦闷,等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平常心。

现在的我们年纪尚小,可能对于许多道理只能感知感悟而无法深入理解,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在面对任何困难困惑时都能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用微笑去面对,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树立起足够的信心,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用阳光心情拥抱生活,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好好学习;让我们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带微笑,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与众不同的一个是范文第2篇

,今年八岁了,在美佛儿二(8)班上学,我可聪明了,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我身高一米三六,我喜欢穿着一身米色的衣服,既漂亮又大方,脸上贴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尖尖的鼻子下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嘴。

我很开朗,还是一个活泼的女孩,我既是妈妈和爸爸的开心果,也是哥哥的小帮手:当爸爸妈妈工作很累时,就对他们说:“休息一下吧!我给你们讲一个笑话吧!”有时,我哥哥写作业困乏无力时,我就给哥哥端一杯水温柔的说:“哥哥,休息一会吧!”可他每次回答都是:“不用谢谢。”

我喜欢跳舞,学习,来到美佛儿学校以后,我更加的开心,因为我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我们在一起睡觉、一起吃饭、一起学习。还有想妈妈一样的王老师。长大我要当一名教师,教会全天下的人,让他们掌握到更多的知识。

与众不同的一个是范文第3篇

今天是星期六,天气格外晴朗,一大早我就从被窝起来,我浑身上下武装好准备去自家菜园子里去探险------捉昆虫。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去外婆家帮着干活,我被留在家”驻守”,爸爸妈妈说我是勇敢的小卫士,因为我家菜园子常常有邻居家的鸡跑来破坏,所以我得负责保护菜园子。我腰上系着外婆给我缝制的小笼子用来把捉来的“小东西”放在里面,手里还拿着“捕虫器”自家养金鱼用的捞鱼小网子。我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冲进了菜园子,但是不小心踩坏了爸爸前几天新种的蔬菜,可是我没在意,继续寻找着目标,突然叫我看见了,一只天牛我小心翼翼的凑了过去,因为前面的植物很当我视线,所以我都把它们压平了之后凑过去,经过了一番折腾我终于逮到了,然后灰头土脸的从菜园子里出来拿着我的胜利品,开心的不行。最后我把它放在笼子里,去洗脸了。等爸妈回来的时候惊讶的看见菜园子气冲冲的跑来问我,怎么回事。我被吓到了,就说是邻居家的鸡,爸爸就去找邻居说这件事,我看事情要变大很纠结,心里壮着胆子跟爸妈承认是我干的,爸爸妈妈也开心的笑了说,没关系,你承认了就是好孩子,我也很开心,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菜园子整理好,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

与众不同的一个是范文第4篇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大家在自己的长处方面都会表现得很自信,然而,这种自信往往是来自于坚苦的努力。

我的英语成绩很好,我对英语学习非常有信心。但是,我刚刚学英语时却不是这样的。那时,老师上课刚教的东西,下课就忘了,单词也不会读;老师电测时就乱读一气,发音也不标准;随堂小考,考一些最简单的句型、单词,我都不会,而同学们都考得很好,他们就常常笑话我。渐渐地,我觉得英语太难了,我这么笨的人是根本学不会的,也一下子对英语失去了兴趣。上课无精打采,老师讲什么,我一个字也没听见。

爸爸妈妈发现后,鼓励我说:“萱萱,其实英语并不难,只要你多听多读,多下点功夫,就会觉得学英语很容易。”这以后,妈妈每天和我一起听英语磁带,跟我用英语对话,矫正我的发音,还在网上下载英文电影给我看。慢慢地,我的发音变标准了,学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试卷上的100也越来越多了。现在,我的英语成绩很好,老师提问题,我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见了外国人,还会主动跟他们说“Hello”!我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华东交通大学四年级:欧阳益知

与众不同的一个是范文第5篇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献辞的主题是: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自古以来,孝敬长辈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做人要从“孝”字开始。

可是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什么是孝敬,怎样孝敬还真不知道。于是一幕幕生活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放学了,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焦急地在校门口迎接着,一看到自己的孩子便马上抢过孩子的书包,将孩子抱上车子,经过小摊前,有的学生叫着嚷着要买这个,要买那个,家长们拗不过,只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很感慨。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现今的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的,对于亲情的感悟也有所欠缺。在媒体上我看到这样一项调查,一个班54名学生,知道父母生日的只有5个,知道爷爷奶奶生日的一个也没有,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只占4个,能经常与父母沟通谈心的只有1个,在节日时向父母送礼物以示祝贺的也只1个……同学们,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爱,不敬,只知享受,不懂感恩,那他怎么能很好地去爱他人,爱集体呢?更不用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了。

中华五千年,从古到今,涌现出了很多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他们不仅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啧啧称赞,更是我们这些后人所应该仿效的,如《元觉劝父孝祖》、《汉文帝为母尝药》、《黄香温席》、《毛泽东深情祭父母》等等,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述两个古人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第一个故事: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的一位皇帝,汉高祖第三子,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黄香,九岁时丧母,伺奉父亲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黄童就是指的东汉时期的黄香。 父母之爱是最无私的,他们“施恩不图报”,我们做儿女的唯有好好孝敬他们才能表达我们的这份感恩之情。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不是空谈、不是口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主动问候。每天上学前和长辈说声:“再见”,放学到家,说声:“爸妈好!”,长辈为我们做事,要说声:“谢谢!”,不要以为这是应该的。

2、听长辈的话。长辈讲的话要听,不要和他们顶撞,要理解长辈的一片苦心。

3、参与家务劳动。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应为他们多做事。这是每个晚辈都有应该做到的。家庭中的事也就是你自己的事,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扫个地,收个碗,抹个桌,端个菜,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4、不给长辈添乱。懂事的孩子是不给长辈添麻烦的,更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担心。比如,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要老是让父母提醒你;努力学习,让父母为你的学习放一百个心等。

5、关心长辈的健康。一直以来都是长辈关心你们的冷暧,你们听的最多的是,吃饱不?冷不?你们从没关心过他们的健康,我提议,同学们今天回家后可以向长辈说这样几句话:爸爸你冷吗?冷要多穿衣服;妈妈你累吗?累了要注意休息;爷爷你饿吗?我这里有好吃的给你吃等等。让自己敬重的长辈们获得一份喜悦和快乐。

与众不同的一个是范文第6篇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卫生部部长

2011年12月5日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谁也离不开医生。人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医生;人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也是医生。从理论上说,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医生和患者,唇齿相依,难舍难分,堪称生死之交、患难之交。然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医患关系失去了往日的纯净与温情,变得日益紧张和冷漠。虽然全球都在变暖,但医患关系却处于“冰期”。一堵信任危机的“高墙”,正横亘在医患之间。患者对医生爱恨交加,医生对患者充满戒备。医患冲突不断升级,血溅白衣事件屡屡发生,中国医生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过去,医生常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对病情的谨慎,而今却变成了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如果用两个词语描述当前的医患心态,一个是“忐忑”,一个是“纠结”。医患冲突,成为一场两败俱伤的对抗,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有一个现象似乎无法解释:在抗震救灾等国家危难时刻,医生这个群体不畏艰险,救死扶伤,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然而,一旦回到正常时期,很多医生又变成了“白衣商人”。其实,这正是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般来说,越是严酷的环境,人性的光芒越容易显露;越是温和的环境,人性的丑陋越容易滋长。例如,很多人可以抵御战争时期的枪林弹雨,却无法抵御和平时期的糖衣炮弹。同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医生和普通人一样,都面临着高物价、高房价、高学费的生活压力,因此,很多人在现实和理想的十字路口徘徊挣扎,最终为了家庭生计而背弃职业操守。那么,医患冲突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我们固然可以归于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但这是社会普遍现象,并非仅存于医患之间。除了道德因素,似乎还有更深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马克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也曾指出:“我们能够获得晚餐,并不是因为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可见,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根源均存在于人们的利益关系之中。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患是一对矛盾体,双方既有治愈疾病、恢复健康、挽回生命的共同目的,又有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在保证诊疗效果的前提下,患者希望最大限度地节约费用,而医生则希望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收益。如果时光倒流30年,医生还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那时,患者对医生虔诚之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医患纠纷鲜有发生。然而,随着公立医院被推向市场,医患之间的浓情日渐稀释。政府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鼓励医院靠自我创收维持生存发展。自此,公立医院的列车悄然驶离了公益轨道,医生由“圣人”变为“商人”,大处方、滥检查等现象随之泛滥,医患互信的桥梁开始断裂解体。医疗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患者属于被动消费。例如在餐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点菜,没钱的点面条,有钱的点鱼翅,丰俭由人。但是在医院,患者不可能讨价还价,医生让花多少钱,患者就得花多少钱。结果,很多患者本想点一碗经济实惠的牛肉面,医生却非要推荐价格昂贵的鱼翅饭。患者心不悦而强忍,气不顺而强咽。因此,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很容易引爆心底宿怨和社会矛盾,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可见,医患信任解体,根源在于畸形的医疗体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生主要靠技术吃饭,因此都能遵循“合理诊断、合理治疗”的原则。然而,我国医生的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开处方和做手术本身不赚钱,只有多卖药、多检查、多消耗,才能多收益。由于居民看病自费水平较高,医生过度治疗,相当于直接剥夺了患者的财富,从而导致医患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对立,这是造成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医生既是“道德人”,也是“经济人”。过去,我们常常只强调道德的一面,而忽视了经济的一面。事实上,任何一个群体的构成都呈“橄榄型”。医生也不例外,道德水平极高和极低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处于中间水平。我们既不必称其为“天使”,也不必称其为“魔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有一个鼓励向善的制度,大多数人就会倾向于向善,反之亦然。一般而言,社会上有四类人:第一类是利人利己的君子;第二类是损人利己的小人;第三类是舍己利人的圣人;第四类是损人不利己的傻子。前两类是大多数,后两类是极少数。一个社会可以提倡圣人精神,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圣人身上,因为圣人毕竟凤毛麟角。最好的办法是用制度奖励君子、惩治小人,从而让更多的小人变成君子。其实,任何一种制度,归根到底都是收入分配制度。也就是说,社会成员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收入和财富。因为收入和财富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收入分配制度实质上也是激励制度。经济学家喜欢用输赢论英雄。其实,医患之间也是一种博弈关系。大凡博弈,必有几种形态:一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二是双输的“负和博弈”,三是双赢的“正和博弈”。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基本呈对立状态,属于“零和博弈”或者“负和博弈”。在一个不合理的医疗制度中,医生靠增加患者的医药费用支出获得更大收益,这就是“零和博弈”或者“负和博弈”;而在一个合理的医疗制度中,医患的利益是一致的,患者治病的成本越低,社会的医疗支出越少,医生得到的奖励越多,这就是“正和博弈”。可见,要想从根源上消除医患信任危机,必须改革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医疗制度,让医生靠技术吃饭,而非靠卖药吃饭。同时,建立一种激励相容的制度,即医生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恰好也能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使医猾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当然,医生既有“经济人”的一面,也有“社会人”的一面。一个医生在温饱之余,还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渴望拥有尊严感和成就感,获得社会的积极评价。因此,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也是鼓励医生向善的重要因素。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害。医患冲突,既是道德问题,也是制度问题。熟人社会可以靠道德约束,陌生人社会则要靠制度约束。道德是柔性约束,制度是刚性约束;道德需要长期构建,制度可以短期见效。因此,解决医患冲突,根本出路在于铲除医疗体制的弊端,用“改制”撬动“改心”。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作者

2011年11月医生子女为何不学医最近,一名医生的子女在网上发帖:“我妈妈说了,如果我当医生,就打折我的腿!”据调查,医生不愿让子女学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中国医师协会曾就医生对子女学医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医生不希望子女学医的比例不断上升:2002年为53%,2004年为63%,2011年为78%。从全世界来看,医生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医生既有丰厚的经济收入,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国外,很多优秀人才之所以愿意付出高昂学费、巨大精力去学医,主要是因为医生的投入虽高,回报也高。一旦拿到医师执照,便可衣食无忧,备受尊敬。而在我国,医生的职业光环日渐消逝。不仅医学院校很难招到尖子学生,医生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也很严重。有人甚至说:“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叫他当医生。”这一现象发人深省。医生为何不愿让子女学医?主要原因是投入大、风险大、压力大、收入低。事实上,一个人一旦选择了当医生,往往意味着终生的付出与牺牲。一名医学生,经过5至11年的学历教育后,还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方可成长为一名医生。由于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潮流,不被淘汰。其中辛苦,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医生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面对大量的病人,不仅需要超负荷工作,还不能有任何差错。因此,医生每天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便如此,医生还要随时准备应付医疗纠纷甚至“医闹”。可见,当医生确实不易。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社会各阶层中,医生群体的收入并不高。虽然也有医生靠“灰色收入”致富,但只是少数。如果只算“阳光收入”,绝大多数医生的收入无法体现其劳动价值。目前,我国的药品价格畸高,而医疗服务价格畸低。“看病的不如算命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扎针的不如扎鞋的”,就是最形象的注解。事实上,如果医生的付出长期得不到等值回报,必然导致整个医疗行业的价值被低估。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在一个社会中,医生和律师的劳动报酬应该比较高,因为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而把财产甚至是名誉委托于律师。在中国,医生究竟该不该拿高薪,社会上是有争议的。其实,只要把医生和飞行员比一比,答案就清楚了。客观地说,医生的培养难度远远超过飞行员,职业风险和工作强度也超过飞行员。然而,航空公司之所以给飞行员高薪,主要是为了乘客安全,让飞行员脑子里只考虑飞行。同理,国家之所以应该给医生高薪,也是为了让他们脑子里只考虑看病,而不要考虑如何赚钱养家。事实上,让医生有尊严地拿到合理合法的高薪,表面上是增加了人力成本,实际上是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最终减少不合理的医药费用支出。当然,要想让医生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职业,不仅需要在收入上尊重医生,还需要在人格上尊重医生。眼下,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反映强烈,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其实,很多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医生,而在于不合理的医疗体制。因此,只有加快推进医改,解决影响医患和谐的体制问题,为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才能重塑医生的职业尊严。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就是人类生命的保护神。让最优秀的人呵护生命,是一个社会回归理性的标志。如果一流人才去卖药,二流人才当医生,谁还敢把生命托付给医生呢?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1.医生越干越心寒

2010年底,电视连续剧《医者仁心》播出后,在医务界引起强烈反响。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学生王欢患尿毒症,医生全力抢救,做了两次换肾手术,最终王欢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并拖欠了30多万元医药费。在人财两空的情况下,家属无法接受现实,怀疑医生有过错,最终选择了起诉医生。类似的事情,生活中并不罕见。北大肿瘤医院顾晋教授就曾写过一篇博文,题目叫《一件心寒的事情》:有一名晚期直肠癌病人,别的医院都不愿收治,在家人的苦苦哀求下,顾晋动了恻隐之心,冒着巨大风险做了手术。由于肿瘤太大,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经过再次手术,完全恢复功能。他原以为病人会满怀感激,没想到病人一出院,就以“出现并发症”起诉了他。一位医生冒着巨大风险救治病人,不仅得不到感谢,反而被无情地告上法庭,这确实令人心寒。医学是一门探索性科学,虽然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仍有很多疾病无法治愈。由于医学的局限性,任何治疗方案都不会尽善尽美,总是有利有弊,医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尤其是面对危重病人,医生为了抢救生命必须冒险。但是,冒险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柳暗花明,病情好转;一种是险象丛生,病情恶化。而医学就是在一次次冒险中进步的。从长远看,医生越是勇于冒险,病人越是受益。但是,医生敢不敢冒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态度。过去,在危重病人面前,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就会尽100%的努力。而在今天,病人即便有90%的希望,医生也会犹豫不决。因为有的患者不理解医学的特殊性,动辄闹医院、告医生、要赔偿。一些患者认为,既然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如果治不好,就是医生有问题。还有一些患者在术前通情达理,也明白手术的风险性,但一有意外,立刻就翻脸不认人。在经历了一次次的伤害之后,医生渐渐学会了自我保护。面对一名病人,医生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风险,还要考虑法律上的风险。有时,他们宁可无所作为,也不愿官司缠身,“过度防卫”成为普遍现象。然而,医生都开始保护自己了,谁来保护患者呢?当然,患者之所以起诉医生,除了医疗因素之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因素。目前,在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例达35%,城乡居民重病经济负担沉重。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重降到15%~20%,才能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从全球来看,每年约有1.5亿人遭受灾难性卫生支出,其中1亿人被推向贫困线以下。可以推算,我国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家庭不在少数,这还不包括因经济压力放弃治疗的家庭。因此,当一些患者无力负担医药费时,自然就会想到诉讼这条渠道。而法院在审理医疗官司时,一般都会倾向于照顾弱者,即便医院无任何过错,往往也要给予“人道主义救助”。因此,在有些时候,患者起诉医生,并非“忘恩负义”,而是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一些患者把疾病的痛苦,连同经济压力、社会不公带来的不良情绪,统统转嫁到医生身上。可见,医患冲突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医患本身,还在于医疗体制不完善。只有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家庭摆脱灾难性医疗支出,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医患冲突。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2.医生的血不能白流

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血案。耳鼻咽喉科主任徐文被一名患者连砍十多刀,身负重伤。卫生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淋漓的鲜血,喷溅着圣洁的白衣,令人不寒而栗!作为一名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没有倒在山崩地裂中,没有倒在枪林弹雨里,却倒在自己亲手救治的患者刀下。其伤何深,其痛何如!这是文明社会的“返祖现象”,也是法治国家的悲哀和耻辱。近年来,医生频频被害,“小概率事件”逐渐演变成“大概率事件”。虽然凶手都受到了严惩,但医生的心灵创伤并未治愈,医患暴力冲突的社会根源也未消除。因此,在此次医生被害事件之后,医猾方都应深刻反思,避免“血溅白衣”的悲剧重演。从患方来说,需要正确认识医学的风险性和局限性,降低对疾病治疗的期望值。近百年来,现代医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仍处于“婴儿时期”。即便是对于很多常见病,医生也往往束手无策,徒唤奈何,更不必说恶性肿瘤等不治之症。目前,现代医学已经命名的疾病有7000多种,但能够彻底治愈的仅有少数几种。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医生只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而非治愈疾病。况且,任何治疗都是“双刃剑”,有一利必有一弊,医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由于人体千差万别,再成熟的治疗技术,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所以,患者不能对现代医学有过高奢望。从医方来说,需要深切体察患者的痛苦,走出“技术崇拜”的误区,让治疗更符合人性。任何一个病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而不是一堆机器零件,或者一个疾病载体。因此,医生理应慎重对待每一个决策。在本次事件中,患者5年前身患喉癌,先后接受了两次手术。患者认为,医生不仅没有治好病,反而致其失声,“每天生不如死”,“变成一个口哑身残的废物”。可以想见,一个人在长期痛苦的折磨中,是很容易产生偏执行为的。这从一个侧面警示医生,手术刀事关性命,重若千钧。做手术既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一个好医生,不仅要让病人活下来,还要让病人活得好。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屠规益教授曾对学生说过:“是病人需要做手术,不是医生需要,所以一定要根据病情决定做不做,做大还是做小”、“不能只讲切切切!外科医生只知道怎么做手术是不行的,应该知道怎么不做手术”。这说明,任何治疗都要“以人为本”,不能“见病不见人”。尤其是当患者无法承受治疗的不利后果时,“少做”也许比“多做”更有益。当然,解决暴力冲突,仅靠医猾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当前,维权渠道不畅、维权成本过高,是医患矛盾升级的重要原因。在本起血案中,患者起诉已经三年,却迟迟没有结果。一纸诉状,几年苦等,谁能经得起漫长的煎熬?打官司旷日持久,医疗事故鉴定关卡林立,第三方调解难觅影踪。当医疗维权渠道严重不畅时,患者自然就会采取暴力手段自救,这是“逼上梁山”。因此,在医患纠纷日益增多的现实下,急需开辟医疗诉讼“绿色通道”,改革医疗事故鉴定办法,增强第三方调解的公信力,从而减少暴力维权事件的发生。医生的血流得太多了,但愿这是最后一次“血溅白衣”。此次事件,倘能引发全社会对医患关系的重新思考,促使医患之间增加理解信任,促使有关部门疏通医疗维权渠道,让医疗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这血就不算白流。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3.“血溅白衣”为哪般

2009年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一名“肾积水并尿毒症”重症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21日凌晨3时,家属拒绝迁移死者尸体,并将泌尿外科封闭,医生和病人都被关在病房里。随后,200多人手持木棍及匕首冲至医院,封锁门诊大楼,摆满花圈,并焚烧纸钱,见到穿白大褂的就打,有一名医生身中6刀,被送进医院抢救,另外有10余名医生、护士不同程度受伤。22日,市政府经研究决定,责成医院赔款21万。23日,医务人员忍无可忍,自发组织到市政府门前请愿,要求市政府作出解释,并严惩肇事凶手。这是一个“黑色六月”。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全国各地先后发生了五起“血溅白衣”事件。其血腥程度,令人惊悚。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居然会发生如此野蛮的“返祖现象”,实在令人惊诧!这些残酷的暴力事件,直逼每一个有良知者的心理承受底线,直逼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底线。是可忍,孰不可忍!几年前,深圳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曾戴钢盔上班,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缩影。然而,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并未引起执政者的应有警觉,很多官员一笑了之,仅仅视为“炒作”、“作秀”。随着时间的推移,医患矛盾不仅未见缓和迹象,反而愈演愈烈。直至今天,靠暴力解决医患纠纷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其实,中国的医生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医生。他们拿着微不足道的报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长期忍辱负重。虽然也有怨言,却从未放弃职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守护生命的群体,却连自身的生命安全也无法保证,这究竟是谁的耻辱?应该看到,医患矛盾绝不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私人恩怨”,而是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强烈。同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凸显。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窗口”,自然成为最容易引燃社会情绪的导火线。医学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发生医患纠纷,不足为奇。如果医猾方都能理性对待,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事情就会简单得多。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者往往不愿意诉诸法律,而更喜欢“以闹取胜”。只要病人死在医院,活着的人似乎就有了赚钱的机会。不管是谁的责任,医院都要花钱摆平。否则,家属就会和职业“医闹”联合起来,摆花圈、设灵堂、围医院、打医生,仿佛有天大的冤屈。其实,很多“医闹”都是花钱雇来的,哭了半天还不知道谁死了。最后,医院迫于无奈,只好花钱买平安。于是,“医闹”和死者家属坐地分赃,各有所得。如此一来,“医闹”成了一个投资少、风险低、致富快的新职业,黑恶势力,趋之若鹜。

“医闹”之所以越闹越欢,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部门的软弱纵容和公安机关的失职无为。很多地方官员认为,患者闹事,肯定是有冤屈,医院是公家的,赔点钱就“和谐”了。然而,正是这种是非不辨、黑白颠倒的“和谐观”,导致了国有资产白白流失,助长了“医闹”的嚣张气焰,使其有恃无恐,肆意危害公共安全。更奇怪的是,很多**看到“医闹”围攻医院,往往“坐山观虎斗”,放任自流。他们的理由是,“医闹”是“和平**”,只要不流血,就没有执法依据。其实,这是为其失职行为找借口。试想,一个街头乞讨者都能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何况一群“医闹”真的干扰公共秩序?为什么有时对待群众上访可以滥用警力,而对待“医闹”围攻却要“慎用警力”?难道法律的弹性如此之大?和谐社会的大厦,是建立在法治基石之上的。依法打击“医闹”,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也是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如果总是习惯于“花钱买平安”,换来的只能是表面和谐,其背后往往潜伏着更大的危机。因此,作为执政者,只有捍卫法律尊严,才是维护和谐之本。当然,“医闹”之所以猖獗,也与患者维权渠道不畅、维权成本太高有关。打一个医疗官司,往往黑发人变成白发人,却未必能得到一纸公平的判决。因此,从长远来看,政府部门应开辟医疗纠纷处理的“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把患者的维权行动引入法制轨道,最终让“医闹”无事可闹。 “黑色六月”的五起事件绝非偶然,而是医患矛盾恶化升级的“报警器”,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假如有一天,医生都戴上钢盔、穿上防弹衣,那就真成了国家的耻辱了!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4.医生被刺的反思

2010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连发两起血案。凶手在刺杀了肿瘤中心一名医生之后逃匿,次日又将一名护士刺成重伤。据了解,凶手周某系因宿怨杀人,其父13年前患原发性肝癌,曾在该院就医,不久后去世。周某将其父去世原因归结为医生没尽力,长期怀恨在心,最终采取极端手段制造此案。近年来,医生被害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却又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值得深刻反思。医生被患者杀害,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悲哀,也是一个法治社会的耻辱。作为“生命保护神”,如果医生连自身安全也无法保障,又怎能给患者以安全呢?医生是救人的职业,医患关系本应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但是,中国的医患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原因很复杂。其中,既有医猾方的原因,也有医疗卫生体制的原因,以及更深层的经济社会原因。从患者来看,对医学的局限性和风险性认识不够,是导致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很多人认为,看病就是“消费”,只要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如果治不好,医生就是“图财害命”。事实上,现代医学远没有发展到包治百病的阶段,这是由生命的复杂性决定的。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医学上更多的是缓解而非治愈,这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医学的局限。即便是对于某些常见病,治疗上也有无效概率。因此,一位西方医学家说:“医学是一种可能性的科学。”医生只能告诉病人成功的概率,而不能保证绝对成功。然而,一些重症患者在家庭花费了巨额费用之后,往往难以接受人财两空的结果,很容易产生过激反应,这属于对医学的误解。从医生来看,缺乏人文精神、忽视沟通解释是激化矛盾的主要原因。很多医生过分关注技术,把医学的目标仅仅视为“治愈”,而忘记了“帮助”和“安慰”。个别医生态度生硬、冷漠、傲慢,不愿和患者多说一句话。他们认为,只要在治疗上做了最佳选择,技术上做了最好发挥,就算问心无愧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解释,更没有义务解决心理问题。结果,医学越发达,医生越冷酷。其实,人都是感情动物,尤其是当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心灵格外脆弱敏感。医生的一句解释、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作用。但遗憾的是,我国真正具备人文修养、善于换位思考的医生还不多。据统计,在医疗纠纷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医患交流不畅造成的。而纠纷发生最多的,往往是那些不屑交流、不善交流的医生,或在手术签字时只会说“丑话”的医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仅靠医猾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近年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百姓的医药费用负担很重,“一场大病,拖垮全家”的现象十分普遍,看病难、看病贵呼声日益强烈。而医院作为直接面向百姓的窗口行业,很容易成为社会矛盾喷发的“火山口”。尤其是医护人员身处“前沿阵地”,往往代体制受过,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因此,只有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医患关系的坚冰才能化作春水。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5.警惕另一种医闹

清明时节雨纷纷,四川成都的高速路边出现一则巨幅“广告”。画面上是一名穿着婚纱的女子,旁边写道:“清明痛悼爱妻高德珍,爱妻于2011年2月18日在华西医院附二院手术台分娩时,永远地离开了”。其中,“华西医院附二院”七个大字尤为明显。同时,一条《清明痛悼爱妻》的微博在网上流传,微博上的照片是一名男子怀抱自己女儿,他的身后就是那块广告牌。此事引起了很多媒体关注。据了解,这是当地一家著名策划公司的“杰作”。事情的起因是:某孕妇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医生发现是前置胎盘,病情非常凶险。医生在术前术中均反复告知风险,并尽力挽救,但产妇终因大出血死亡。当时,家属并无异议。然而,半月之后,死者丈夫突然向医院提出巨额赔偿。在谈判破裂后,该男子聘请策划公司,花15万元竖起了这块标新立异的“广告牌”。策划公司参与医疗纠纷,用“软暴力”逼迫医院花钱平事,这是一种医闹新形式。过去,人们常见的医闹是患者家属雇人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甚至采取暴力手段打砸医院。不过,这种暴力手段因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容易触碰法律底线,因而越来越难奏效。因此,一些策划公司纷纷瞄准商机,推出医闹升级版,即通过策划公共事件,吸引公众的眼球,引起媒体的关注,再利用舆论压力逼迫医院谈判,最终达到索赔目的。从“武闹”到“文闹”,虽然形式变了,但本质都是医闹。在这起事件中,策划公司可谓用心良苦,在清明节前大打“悲情牌”,确实吸引了不少记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其背后,隐藏的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近年来,很多策划公司为了牟取商业利益,不顾社会影响,故意混淆是非,迷惑公众。一位“策划大师”曾经这样描述其“勾引媒体”理论:“最好的广告宣传是新闻”、“勾引媒体的关键是人为制造兴奋点,需要策划人把无化有,把小化大,只要勾引成功,只要记者上钩,他就会添油加醋、语不惊人死不休了”、“新闻是需要策划的,媒体记者是需要勾引的,勾引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的‘料’是否吸引他们”。由此可见,这些策划公司并非为了伸张正义,打抱不平,而是黑白不分,见利忘义。所谓成功的“策划”,其实就是设下诱饵,引记者上钩,让媒体成为其牟利的工具。可见,在网络时代,一些看似吸引眼球的“新闻”,很可能是策划公司挖好的“陷阱”。如果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盲目跟风追热,很可能沦为别人的“猎物”,最终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在一个法治社会,患者维权应该选择合法的路径,如医疗事故鉴定、诉讼、第三方调解等,而不应靠“闹”来扩大事态,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把合法的事办成违法的事。眼下,个别患者家属以人死为借口,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肆意损毁医院声誉,从而达到获取钱财目的,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维权方式。而一些策划公司充当幕后“黑手”,把医疗纠纷当成“卖点”,制造社会混乱,加剧医患矛盾,实属害群之马,理应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医患之间,和则两利,“闹”则两伤。在一个医闹泛滥的社会,医生不能安心执业,患者不能放心就医,谁又是赢家呢?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6.让医院从纠纷中解脱出来

2010年初,司法部、卫生部、保监会联合了《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运用人民调解制度化解医疗纠纷。这意味着,我国将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让医院从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频发态势,一些地方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干扰了医疗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公正“第三方”,当医疗纠纷发生后,很多患者更愿意选择摆花圈、拉横幅、闹事端等方式维权,通过扩大事态来施加压力。而医院为了息事宁人,往往花钱了事。于是,“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成了一个“潜规则”。事实上,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分清是非,也不利于医院的长治久安。很多医院花钱不仅没有买来“平安”,反而传递了错误信号,引来了更多的暴力维权者。医疗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无论在任何国家,医疗纠纷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很强,医患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在双方的利益博弈中,医方往往占绝对优势。所以,如果仅靠医患之间协商,很难达成共识。于是,很多患者迫于无奈,只好选择成本较低的“暴力维权”。事实证明,让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介入纠纷处理,医猾方往往都能接受,很容易达成和解,从而避免了无休止的纠缠和漫长的诉讼,大大节约了社会成本。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公共场所,本该是宁静的“港湾”,而不应成为医患冲突的“战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社会公益组织,它由法律、医学、保险等专业人士组成,不向医猾方收取费用,因而具有较高的公信力。运用人民调解机制处理医疗纠纷,可以让医院从喧闹的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从事医疗活动,从而实现“院内纠纷、院外处理”。这既有利于维护医院的安宁,也有利于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创新之举。有感医生“红黑榜”

2010年,一个关于武汉儿科医生“红黑榜”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上万名妈妈根据带宝宝看病的经历和体验,列出了武汉各大医院儿科的“好医生”和“坏医生”,吸引了数十万网民阅读。如今,这个帖子成为很多妈妈的“看病指南”。那么,一个民间版的医生“红黑榜”,为什么如此受追捧?说到底,是因为真实可信。与很多官方评选的先进榜相比,这个“榜”不教条、不粉饰、不冷漠,都是用真人真事说话,因而更有亲和力和可信度。也有人认为,这个“榜”都是凭个人主观印象给医生打分,缺乏专业视角,很可能有偏颇之处。应该承认,一个由网民口碑形成的“红黑榜”,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甚至是错误。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过去,医生的技术和品行主要靠病人口口相传,传播范围有限。如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每个病人都是“公民记者”,医生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博客、论坛的题材。因此,一个医生要想获得公众好评,唯一的办法就是善待病人。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它是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医学求善。自古以来,行医都被称为仁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所以,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好医生的标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病家谋幸福”。因为,医生本来就是为病人而存在的。如果没有病人,就不会有医生。作家陈祖芬曾写过一篇题为《当看病成为温暖享受》的文章,记录了她在美国哈佛医院看病的感受。由于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以至于她竟然不愿离开医院,甚至觉得“对医院欠下人情债”。相比之下,中国人到医院看病,谁曾有过这样的美妙感受呢?在很多时候,冷漠与傲慢,成为医生的流行表情。诊室里,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病人恭敬地递上片子,医生接过片子,眼睛根本不看病人,边看片子边问:“怎么了?”于是,病人诚惶诚恐地叙述病情,而医生则低头开单,似听非听,最后来一句:“先去化验吧。”直到病人离开,医生都没有看一眼病人。一个把病人当成机器的医生,即便有妙手回春之力,谁又能说他是好医生呢?其实,老百姓求医看病,除了希望解除生理上的疾痛,更希望得到医生的情感关怀。哪怕只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就足以令人感动一生。对于病人来说,医生虽不可能治愈所有疾病,但至少要有一颗仁慈的心,不乱开药、不乱检查、不胡折腾。然而,就连这样简单的要求,在很多时候竟也成了奢望,这确实是医学的悲哀。事实上,医术固然重要,但由于医学的局限性和疾病的复杂性,患者很难对医术作出判断。这正如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所说:“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因此,作为病人,往往更看重医生的人文修养。人文修养虽然无形,却隐藏在医生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没有它,医生就成了修理匠,手术刀就成了屠宰刀。一张“红黑榜”,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老百姓对好医生的期盼。也许,好医生的标准有千万条,但归根到底就是一条—善待病人。

第一章医者的尊严 7.好医生为啥这么缺

最近,一位同事的小孩耳痛,分别到北京多家著名三甲医院看病。结果,专家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中耳炎,有的说是鼻窦炎。有的让吃抗生素,有的让服中成药,有的让用喷鼻药„„几个星期过去了,孩子的耳朵嗡嗡响、鼻涕时常流,吃着喷着各种各样的中药西药,病还是没有好。几家大医院,居然看不好一个小毛病。在医疗资源云集的北京尚且如此,缺医少药的农村又会怎样呢?近年来,老百姓感叹看病难,说到底还是好医生太稀缺,能治好病的医生不多。所谓“全国人民上协和”,恰恰说明了这一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生的数量远远不足。2009年,全国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约1.7人,而美国约为2.6人。同时,我国医生的整体素质也不高。据卫生部统计,在乡镇卫生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不足23%;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不足4%。我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机构的利用率仅为30%,而国际平均水平是50%~80%。这说明,基层缺乏患者信任的好医生。我国的好医生为什么这么稀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医生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投入大、产出低,风险大、收入低,这样的职业很难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每年的高考状元榜上,尖子生几乎没有学医的,医学院校的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在我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比例不足1%,而英国为6%、美国为4%。从全世界来看,医生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好职业。绝大多数国家医生的收入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至5倍。这是因为,医生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职业,如果医生的收入无法体现其资源的稀缺性,就很难吸引最优秀人才学医从医。但是,我国医生的收入属于中等水平,基层医生的收入还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例如,2009年,北京市社区医生的人均工资是4.2万元,而当年北京市职工的人均工资是4.7万元。为此,全市社区医生流失率达10%。直到2011年,北京市社区医生年薪才涨至5.8万元。同时,医生的劳动技术价值被严重低估,技术收费无法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挂号费不如停车费”、“看病的不如算命的”,就是最生动的注解。同时,医生的形象长期被扭曲甚至妖魔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闹”事件频频发生,医生普遍缺乏职业尊严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病人越来越多,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医疗需求出现“井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需求的增加可以刺激资源的供给。然而,医疗卫生行业却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社会的医疗需求猛增;另一方面,人们学医从医的积极性却在下降,好医生的供给量不能有效增加。这说明,现行医疗卫生体制的资源动员能力还很低,一个源源不断“制造”好医生的机制尚未形成。医生是医疗行业的核心,也是医改的主力军。解决看病难,关键在医生。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医改就很难成功。因此,提高医生的薪酬待遇,尊重医生的劳动价值,是增加好医生供给的重要手段。只有最大限度解放医疗生产力,增强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源动员能力,创造有利于好医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看病难才会得到根本缓解。医生最看重什么

上一篇:圆柱的体积说课稿范文下一篇:严重精神障碍定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