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过程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16

数学教学过程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让分层教学法不断发挥更大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灵活使用分层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让老师的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简单探究,让分层教学法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从学生本身来看,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特征,每个学生的观念都存在着种种差异。从过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老师认为每个学生保持一致是最为关键的,所以大力推动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致,然而,在传统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老师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好提升,对于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努力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能够得到量身定制的教学,不断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新课改背景下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一、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量身定制,让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得到最充分的尊重与重视,参照学生的上课状况,对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制定,让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得到细化。通过教学方法的分层定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一)因材施教的体现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分层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对相关的教学设施进行配备,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分层教学得到保证,通过学校的保障,不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好的性格,不断协调班级内部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能增强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

在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情况还是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每个班大多有几十个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做才可以使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这些都是现阶段进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不断使现阶段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的重要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分层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好的体验,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分层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学生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老师在分层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差异正常观察,不断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了解,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年龄、接受能力进行细致分层。老师在学生分层的过程中,第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老师在开展学生分层的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老师要让班集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选择成绩和其他人比起来好的学生在班级担任学习组长,逐步发挥这些学生的积极作用。除了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和其他科目的老师加强交流,逐步完善自己对学生的了解。

(二)分层练习

在教學的过程中,每个班级的學生可能会比较多,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差别,从而显示出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知识的储备会有极大差别。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想要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就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修改,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尽可能改善。在习题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题型。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话,每个老师要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不能仅凭平时成绩评价,还必须重视其他能力,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对学生的进步、努力进行肯定,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与上进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作为新课改的重要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具体状况,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编排,当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时,就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权桂杰.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2(9).

[2]李存厚.分层教学法在新课改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9).

数学教学过程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冲击。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为此必须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之一,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数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使得学生缺少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抵触的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意义。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参考与帮助。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一)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虽然,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但是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层次还停留在表面,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这不仅对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发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还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不到相应的数学知识,让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了学生溜号、走神、嬉戏打闹的时间,对小学数学教学造成了阻碍。

(二)小组合作学习缺少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全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但是,在日常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应用中,很多数学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会拒绝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看客”。还有一些教师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时,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缺少学生的均衡参与机会。

在日常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组内的一些学生表现较为积极,会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讨,其他同学只能起到附和和陪衬的作用,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缺少学生的均衡参与机会,一些数学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导,其他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就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陪衬,逐渐与小组合作学习脱离,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厌恶心理,导致整体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较差。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力。

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力,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按照着教学目的进行开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为此,教师应当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剖析,从中找出侧重点,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将本节课的重点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对重点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面积的相关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进行研究,在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确学习主题时,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需要在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习较好和学习较差的学生,从而使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相互带动、共同进步。并且让学生在组内自行选举一名小组长,从而使其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探究,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性。

(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参与性。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教学的开展,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讨论方向和模式,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减轻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之后将几个带小数点的数学公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对这些公式的运算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之前掌握的运算知识,实现新运算知识的掌握。当学生掌握不好讨论的方式时,教师要更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以公式中的小数点入手,对比带有小数点的公式与其他公式的区别,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记忆。

(三)重视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时间和空间是十分必要,在这个时间内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探讨,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为此,教师必须对小学数学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让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将注意力集中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避免出现一些学生的“一言堂”现象。教师还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學习中,为学生指引讨论的方向和方法,并未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邓黎明.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才智. 2015(15)

[2] 郭淑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06)

[3] 李结波. 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透视与策略改进[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8)

数学教学过程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方向和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高中英语教学从客观上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关注教学成果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发展性评价机制,就会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英语阅读能力明显提高,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发展性评价 ;阅读能力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一些教师在阅读课上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忽视了语篇整体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逐字逐句理解短文的错误习惯,导致阅读速度减慢、无法理解整体语篇,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二)阅读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个别教师只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阅读策略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不到位,造成学生阅读效率低。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三)忽视背景知识的传授。学生不能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课文,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根据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材料,从而导致理解能力偏低。(四)阅读教学仅限于课本的教学,缺乏一定量的课外泛读材料,造成了学生阅读量的不足。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词汇量不够,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学生当中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从阅读材料中发掘内涵的能力欠缺的现象。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

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对策,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为满足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英语教师需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1)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充电的意识。英语教师要多研究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了解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动向,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也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阅读教学就蕴含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英语教师要以课文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有所增加或删减,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选取的课外阅读材料要具有多样性,才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体裁的文章。注意控制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阅读微技能和方法的指导。同时重视背景知识的传授及词汇教学,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新的阅读观念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为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3.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课的评价标准对阅读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当前阅读教学的发展。发展性评价是针对现行评价机制存在的弊端并为解决这些弊端而提出来的。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它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合作精神。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发展性评价,就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微技能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也提高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三、发展性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发展性评价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发展性评价能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改变了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激活了整个课堂教学,还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及主动探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大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发展性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还可以得到教师和同学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2.发展性评价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训练过程中的运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想培养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传授阅读微技能和解题技巧。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从教师的指导中悟出正确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在布置学生做阅读练习的时候,我会发给学生答题卡,并附上阅读评价表,内容包括:本篇短文单词数、阅读所用时间、回答问题正确率、本篇短文的难易度、本篇短文阅读所遇问题、本次阅读学到和使用的阅读微技能。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和反馈教学信息。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学会了不断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比较、和自我鼓励。通过阅读训练及评价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阅读微技能和解题技巧的理解,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更好的学以致用,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明显的提高,为自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反映学生能力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建立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档案。我发给每个学生档案袋,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每次作业,连同评价表都放入档案袋中,让学生自己管理,定期查阅,了解自己的成长与点滴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多地实行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和小组间互评,调控好实施评价的方式,发挥综合评价的优势。

2.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过程,注重阅读微技能的掌握与解题技巧的提高,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3.教师要有新课标下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不能再以传统的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把评价活动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及时分析和反馈,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找到最佳的方法。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首先学生改变了以往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观点。更注重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是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在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促使教师更深入地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从而更好地去调控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就达到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

[3]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 调整阅读教学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年第9期

[4]《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数学教学过程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分析了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从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设计、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对土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一、引言

工程教育认证既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走向世界的要求,也是高校土建类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障,也为社会提供了具备公信力的评价结果。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质量控制要求”。其中,成果导向的理念突出表现为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和教学资源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在认证指标体系中,毕业设计是衡量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

二、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本专业知识的锻炼,忽视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学生缺乏建筑整体概念,其毕业设计成果无法与实际建设工程紧密结合,使得毕业生工作后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合作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建筑设计是一项整体工程,建筑、土木、工管等多个专业既要各司其职,又应紧密配合、相互协作,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

2.毕业设计选题单一,与工程实际脱节。从近几年的毕业设计题目来看,大多数毕业设计题目以工程设计居多,毕业设计通常是教师分组自拟若干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建筑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和施工图绘制等基本任务。多数设计题目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形式过于单一,这就导致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不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难以适应以后的实际工程设计任务。

3.“一师多生、一师多导”的传统模式。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基本上相同,在毕业设计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能力的掌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而学生被动的接受任务书,依葫芦画瓢,成果千篇一律,甚至少数者照搬往届模板,缺乏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4.一般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而开学初部分学生忙于研究生复试和找工作,花在毕业设计上的精力极少,导致后面的设计工作跟不上进度,难以保证完成质量。

三、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1.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要求的各项能力均指向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因现代工程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并协调多种非工程因素,因此在毕业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1)中外文献和信息收集及综述的能力;(2)制定和实施调研方案、设计方案或试验方案的能力;(3)设计、计算及制图能力;(4)实验研究及数据处理的能力;(5)分析综合、提炼观点、编制设计说明书或撰写论文的能力;(6)外文阅读、计算机应用的能力;(7)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定期讲解设计过程中的重难点并教导学生利用力学知识和结构概念来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学生通过手算设计加深对结构的理解,鼓励独立思考,自主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难点。要求学生能够应用专业的结构设计软件,对结构进行准确地建模分析,并能将结果与手算结果进行对比,自主建立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加深学生的结构概念。

2.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基于某一项实际建筑工程,将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在一起,或者是将其中两个专业组合在一起进行团队毕业设计。实际操作时,可在第七学期,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方向,按3—5人配1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组成设计小组进行数据采集和建筑方案设计。这个阶段主要是建筑专业学生拿出初步建筑设计方案,组织全组针对该建筑设计方案诠释设计创作理念。设计思考过程和确定建筑设计方案后,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方向的学生可以开始合作,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和结构图的计算。毕业设计指导时,可以根据专业培训计划实施类似的联合指导小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和建筑学专业联合指导,每一组都配备一名有工程经验的建筑学指导教师和一名结构专业指导教师,还可以根据条件配备一名工程管理专业的指导教师。这样毕业设计的师资就比较全面,所有的专业讲师都参与了整个过程,并根据进度和设计内容负责各个阶段。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利于各专业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设计工作和交流的平台,使毕业生能够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各种建筑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设计流程,熟悉相关专业的交叉点,并有意识地去协调处理设计过程中专业之间的分歧问题,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近两届毕业设计中,依托我校设计研究院、BIM技术开放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实训基地进行了部分基于BIM技术的多专业团队毕业设计实践。毕业设计以我校在建的体育馆、文科大楼、农科大楼工程图纸和有关文件为依据,由建筑、土木、给排水和工管专业的毕业生组成团队,编制基于BIM的工程管理文件及模型。团队毕业设计涵盖以下主要内容:(1)基于BIM的三维建模。在给定图纸的基础上,进行翻模工作,并计算工程量。(2)基于BIM的技术标编制。利用完成的工程土建及安装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动画模拟,最终完成案例工程技术标的编制。(3)基于BIM的造价管理。利用完成工程土建三维模型,编制进度计划,最终完成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工作。通过多专业团队协作联合毕业设计,全面提升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满足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土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3.毕业设计管理和成绩评定。扩大毕业设计延伸到生产实践,甚至对课程设计采用分阶段来进行毕业设计。第一阶段:材料采集和前期准备阶段。结合生产实践,可以提前到第七学期。毕业设计:收集相关设计资料,熟悉相关规范、程序等,熟悉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初步确定设计方案。第二阶段:设计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应合理安排设计进度,分阶段分配设计任务,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考核规则。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督促和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设计工作,并定期检查学生的设计成果,包括图纸和计算书。对毕业设计工作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前工作检查、答辩规范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并聘请有关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和考核,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符合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毕业设计应设置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实行一段时间的在校集中管理,严格考勤。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进度安排专业教师针对毕业设计的难点问题做集中讲座。此外,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实行指导教师全程指导、院系定期检查的过程管理模式,将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整改。

毕业设计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平时成绩20%、评阅成绩40%(指教师评阅和评阅教师评阅),以及答辩成绩40%。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文献阅读、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情况;评阅成绩包括工作量、技术水平、学习水平和图文表达情况;答辩成绩包括个人陈述和回答问题,重点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答辩小组集体评定。对于团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应重视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评,再结合平时讨论、阶段汇报、中期评审、学生答辩等,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结论

毕业设计是土建类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最接近实战的一次演练。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对所学专業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并加以综合的分析运用,对学生收集资料、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掌握工程设计常用方法等是一次全面的锻炼。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实践教学尤其是毕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从毕业设计的教学设计、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Z].2016.

[2]武鹤,张莉娟,马桂军,等.多学科团队式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

数学教学过程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课堂过程管理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两方面。教师在讲授课程之前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的自评了解学生的学情并弥补缺失。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环节并做好准备。双向的课堂过程管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融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课程教学 双向过程管理

大学课堂过程管理是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过程无缝管理,以实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效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本文结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对大学课堂的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大学课堂进行过程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课堂过程管理的现状

一是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或者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但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质量;二是教师以课堂为主,忽略了课外学习;三是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忽略了对学习对象学习方法、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和引导;四是教师注重传授此门课程的知识,忽略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引导;五是课程的考核内容单一、考核形式和考核过程简单。

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课堂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集理论性、应用性、技能性于一体,重教学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片面轻全面,重课程轻专业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定位、对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利于学生从战略高度看待此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忽略教学的过程管理,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有效渗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执行,教学效果较差。该课程进行课堂过程管理的必要性如下:

(一)提高课程讲授质量。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交替进行,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督促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课堂讲授的质量。对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可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充分理解和定位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法、作业驱动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个别与组合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设计,做到课程教学内容精准、目标明确、过程合理、执行有效。

(二)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学生通过按照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授课教师设计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积极利用课前或课后时间弥补专业知识的缺失,参与课程教学所需要的报表以及报表附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学生的课程过程管理中必须做到,课程教学实施前明确必备的知识基础并有效弥补;课中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设计同步整理课程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并有效应用;课后根据课堂案例讲解以及知识缺失进行资料应用分析。

(三)培养优质学习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集理论性、应用性、技能性为一体,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引导。通过给定学生必需的课程基础、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提升的能力;通过展示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把控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能力;通过应用案例分析法、作业驱动法、启发引导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对大量上市公司数据的整理以及年报信息的提炼和整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通过书写选定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四)形成有效学习方法。大学课堂的过程管理便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养成一套完整且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以课程知识学习为媒介,以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为过程,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终点。

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课堂过程管理的实施步骤

首先,教师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将学习该课程应该具备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进行自评后充分认识自我并做到查缺补漏,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见表1。

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逐项对照检查,参与到课堂的自我管理过程中。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自评报告进行知识点和能力考评,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内容和复习进度。

第三,教师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罗列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充分认知自己应该学习的课程内容,应该参与的教学过程,应该承担的课程作业。见表2。

课前告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教学内容,并告知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环节以及参与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以及课程考核的内容。

第四,教师按照公布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并根據学生的情况进行跟踪考评,对学生的考勤、学生的纸质版作业、电子档作业、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办公软件的综合使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和实时监控并及时反馈。

第五,学生根据教师给予的评价反馈进行完善和改进,在课程结束以后完成一份全面且精准的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成果进行指导和完善。

四、大学课堂实施过程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针对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任教班级、学生年级、学生人数、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课程过程管理内容。要对大学课堂进行过程管理,必须全面了解任教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内容、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课程过程管理。其次,设计课程管理过程和监控措施。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过程管理的步骤以及监控措施,理论性课程应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管理,实践性课程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管理等。第三,课堂中严格按照课程过程管理实施并及时做好评价记录。在课程过程管理中,有条不紊地实施给学生设计的教学过程管理内容,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告知学生评价结果,以达到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第四,根据课程进度和学生学习知识结构的变化对评价标准进行动态管理和完善。在学习过程评价和监控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变化,对评价标准进行动态管理,调整评价标准,适度、梯度提高同一评价内容的评估标准,使学生提高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以及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课堂过程管理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双面管理,在过程管理中必须做到目标明确、实施有序、评价客观、反馈及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管理,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内容以及课堂知识点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与呈现。S

数学教学过程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岗位工作过程;行业英语;教学模式;评测方式

我国的高职教学发展一直在高速的轨道上进行着,高职的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探索与进行中,高职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的编写等都在创新发展中。从早期的本科缩略版,到项目化教学、岗位工作过程教学和订单教学等,高职教育的课程发展一直处于摸索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过程中。

从行业英语的发展来看,我国的高职学校课程设置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只有基础英语课程,然后增加行业英语课程,目前多数学校是基础英语+行业英语课程。受教材所限,很多行业英语课程变成了英语阅读课或英语写作课,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专业方面的词汇,而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英语能力完全没有得到提高。高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同时具有管理潜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行业英语的教学要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行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岗位工作过程的内涵

岗位工作过程是指一固定岗位中所必需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任务,岗位工作实施的所需条件、环境及情景,以及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关条件等,这些是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能力。完整的职业教育,或者说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既离不开学校,又离不开企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就是以工作实践为中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实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标。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才能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进入工作状态,才能在社会上有竞争力。

二、市场营销岗位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是教学设计指向实际需要,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来自岗位的实际操作过程,并以能够反映工作过程、工作步骤、工作方法为主。

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英语课程,但在很多出版社的现有行业英语教材中,商务英语教材通常只是一些阅读材料或口语对话,每个单元由一些阅读文章或信函写作组成。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阅读或写作教学,学生只了解营销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词汇,这门课便失去了设置的意义,学生不能从这门课中学到有用的英语应用能力,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岗位工作中的需要。因此,在设计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在项目化基础上的岗位工作过程教学体系。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体系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岗位工作情境、岗位工作项目与任务驱动多模块化进行教学。

1.课程设计

我院经济管理专业设置属于商务助理方向,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将营销岗位工作中的实际工作分解成若干个模块进行模块教学。模块教学的优点就是学生可以在完成一个任务的同时,掌握这一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由于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时就有了目标和动力,学习积极性也相应有所提高。学生通过模块学习,了解并掌握岗位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在实践操作中获取这些知识和能力。

根据营销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我们将课程项目设计成基础项目、开放式项目和岗位创新项目三部分,在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岗位责任感。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心交替进行课程教学,坚持实训教学与实习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岗位工作能力提高与岗位工作创新相结合的方针。

3.商务英语岗位工作过程实施步骤

在实施上述教学体系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原则是:始终坚持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工作中将学习内容分解,把学习内容和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工作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每一个任务,了解并掌握营销岗位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目标。

4.商务英语岗位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评测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既是对教学效果的判断,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设计好岗位工作过程教学体系的评测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评测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的是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

(1)多元化考核。多元化的评价原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主基调。多元化评估是教师、学生及学校的教学部门都参与评估的过程。商务英语岗位工作过程多元化考核是指在考核过程中,学生、教师、实训基地领导、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和教学督导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小组合作贡献、岗位目标实现情况等进行打分,基本比例为2∶3∶1∶3∶1,这部分成绩占比为学生综合成绩的百分之五十。这一考核方式打破了过去教师是考核主体,且只注重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情感和岗位工作责任感等内容,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单调。

(2)过程性考核。过程诊断性评价,是指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价。过程性考核并不意味着在考核过程中,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而是改变以往一张考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在过程性考核中,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能力情况,对学生任务完成过程的表现和任务完成结果进行评分,学生的最终得分为所有任务得分的总和,这部分得分占比也为学生综合成绩的百分之五十。

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从高职学生的未来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出发,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的目标。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学生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情感培养,以及工作责任感和沟通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学生有时候会忽略知识的积累而只注重完成任务等情况,这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施元麟.基于需求分析的ESP教学情况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张瑜.基于Hutchinson & Waters ESP教材评估体系的《专业英语(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评估[D]. 长安大学 2014

[3] 熊丽.职高“基于工作需要”的英语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D]. 宁波大学 2014

文章为河北省教育厅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课题《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过程的有机衔接研究——以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编号2014YYJG102,研究成果。

上一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高中学生政治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