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文

2023-09-25

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文第1篇

第一条 本公司是以储糖为主的大型物流企业,为切实加强仓库消防安全管理,保护国家财产及职工生命免受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内贸系统仓库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等消防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公司实行逐级防火责

任制;公司确定一名行政副职分管防火安全工作,推行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岗位职工均对本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确保我司消防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 各驻司单位和驻司民工,必须服从本公司消防安全的统一管理,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共同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

第四条 本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接受属地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监督。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本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企业法人代表为本公司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第六条 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我司建立了由公司党政主要领导成员和各部室负责人组成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保卫部是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消防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公司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有下列职责:

1、根据公司实际召开安全例会,宣传、贯彻、执行消防工作方针、条例、规定和上级有关消防工作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推动、检查、总结消防安全工作,做好重点防火季节的专项治理工作。

2、组织制定对电源、火源、水源及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逻制度,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

3、组织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防消知识,提高职工的防火安全意识。

4、组织防火安全检查,研究制定重大隐患整改方案,并针对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达“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消除火灾危害。

5、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并将消防工作纳入考评。

第八条 根据我司实际,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及实际演练,积极开展自防自救工作,做到“三懂两会”即:懂预防措施,懂储存商品性质和消防设备性能,懂防火灭火知识;两会:会灭火战术,会使用和排除消防设备、器材的故障。

第九条 我司实行安全值班制度,每天24小时对库区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巡视检查,行政值班由带班长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章 消防安全教育

第十条 我司各级领导必须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坚持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推动全员安全防火意识和灭火技能的不断提高,努力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确保国家财产和人身免受火灾危害。

第十一条 通过开展群防群治活动,组织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摆现象、找问题、查隐患、定措施、搞整改,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目标的落实。

第十二条 防火宣传教育内容:

1、深入宣传贯彻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及上级部门消防工作的指示精神。

2、教育职工掌握防火灭火常识和灭火技能,做到“三懂三会”。

3、教育职工自觉遵守消防法规,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落实岗位防火责任制。

第十三条 防火宣传教育和要求:

1、定期普遍教育:重点防火季节和重大节日前,利用会议、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全体职工进行以防火为中心的安全教育。

2、针对性的教育:平时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上级机关通报的火灾案例及时进行教育。

3、重点教育:对重点部位的员工,结合岗位特点进行操作规程和防火安全教育,对保卫卡口和巡逻人员进行提高专业素质教育。

4、个别教育:对调入我司和内部调岗的职工,保卫部在其上岗前进行安全防火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外来作业人员随时进行防火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5、开展防火、灭火科技教育:通过组织“义务消防队”活动和举办消防技术训练班,聘请专业消防人员举办防火科技讲座,提高职工的消防技术水平,改进消防工作。

第四章 火源管理

第十四 条明火作业管理

1、凡在库区进行焊接、切割、烘烤、熬炼和喷灯等明火作业,由动火部门提出申请,保卫部在进行现场勘查后,负责办理“明火作业许可证”。“明火作业许可证”应注明动火级别、申请部门和动火部位、动(用)火人及监护人、明火作业理由、现场实施安全措施状况、动火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并经主管领导、保卫部共同审核签字后,组织实施。

2、明火作业必须在“明火作业许可证”批准的有效时间内作业,凡提前、延期或变更明火作业时间地点的,必须重新办理相应手续。

3、明火作业前,在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量的相应消防器材,明火作业负责人对全体作业人员详细讲明动火方案和动火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做好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清理工作,保卫部派人对现场监督。

4、明火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防

护用品,动火设备、工具应安全完好,相应的附属设备、工具应安全、灵敏、有效,发生异常情况动火人必须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实施救助措施。

5、每天动火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清理作业现场,熄灭余火和飞溅的火星,并及时切断电源,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6、动火作业完毕,保卫部应对动火现场进行检查,监督作业现场的清理,

确保安全。

7、大风天(4级风以上)室外禁止明火作业。

8、未经批准私自动用明火的,保卫部责令其停止动火作业,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9、外来施工单位在我司进行明火作业,必须履行我司明火作业管理制度和其它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炉火使用管理

1、使用炉火取暖的部门必须向保卫部提出书面申请,经保卫部审查合格后开据炉火使用证,方可按装炉具。严禁私自按装使用炉火。

2、办公室在收到经保卫部批准的“炉火使用证”后,方可发放炉具。

3、炉具按装后,必须经保卫部检查批准方可投入使用。

4、使用炉火部门,必须有专人对炉火进行管理,并严防一氧化碳中毒。

5、需提前或延期使用由所在部门向保卫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提前或延期使用。

6、严格执行炉火管理办法:⑴应做到“两定、把三关、四有、五不准”。两定是:定炉型、定地点。把三关是:把宣传教育关、把炉火按装关、把检查验收关。四有是:有制度、有专人管理、有指定炉火安放地点、有消防器材。五不准是:不准用易燃液体点火、不准在炉旁放可燃物、不准在炉旁烤衣物和其它易燃物、不准无人封火过夜和看火人睡觉、不准任意挪动炉火。⑵热炉灰须用水浇灭无余火后,再倒入指定地点。

7、对违反制度者,保卫部必须勒令停火进行整改,对劝阻不听者,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六条 吸烟管理

1、我司库区、生活区内严禁吸烟,必须到指定地点(办公室)内吸咽。

2、在指定的吸烟室内吸烟,烟头必须熄灭后放入烟灰器具内,不得随意乱扔。

3、吸烟室必须保持清洁,无易燃物品,如有易燃物品,停止使用,待清理后再行使用。

第五章 电源管理

第十七条 我司生产、生活、库区照明用电线路必须分开。电线和电器设备必须由持有上岗证的电工安装、检查、保养维护。定期对线路、变压器、避雷装置进行检查测试,杜绝因电线老化、破损、绝缘不良,短路等原因产生火险隐患,确保仓库安全。第十八条库区铺设的配电线路,须穿金属管或用阻燃硬塑料管保护,每个库房应在库外单独安装电源开关箱,做到防雨防潮,安全用电。

第十九条 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严禁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照明灯头应装在通道上方,其垂直下方与储存商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0.5米。对我司库房内配备的吸湿机、轴流风机等电器设备,必须就近配置电源插扳,电源连接线必须使用相应功率的护套线,确保安全送电,各种电器设备工作期间,作业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离岗断电。严禁在库房内使用任何非作业用电器具。

第二十条 库区电器设备的周围和架空线路的下方严禁堆放商品,严禁在库区乱拉临时电线,不准超负荷用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对各种机械设备易产生火花的部位要设防火装置。操作人员使用电器设备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及时向专业人员报告(电工、维修工)。

第二十一条 因工作需要必须架设临时电器线路的,应由使用部门提前向保卫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按装。按装的临时电气线路,必须符合电器按装规范的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用电,用后及时拆除。第二十二条临时电器线路使用期间,由使用部门监管,电工负责维护,操作人员停止使用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临时电器线路限期使用,最多不得超过一周,确需延期使用的必须办理延期审批手续,否则由电工按期拆除。

第二十三条 非电工人员严禁拆装挪移临时电器线路和设施,否则造成事故的,由使用部门负责人与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

第六章 储存作业管理

第二十四条 我司库区、生活区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库房内严禁使用明火,如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作业时,应按第十四条明火作业管理要求执行。

第二十五条 库房消防安全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保管员为所分管的库房、露天垛防火负责人,对所管辖的库房、露天垛的防火工作负责。

第二十六条 我司储存商品实行分类、分垛储存,库房内储存商品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100平方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8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5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米。露天存放的商品其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米,露天货区与建筑物等之间的防火距离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严禁将性质相互抵触、串味和灭火方法不同的商品混存,库房内要设立醒目标志,标明储存商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第二十八条 库区和库房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对散落的包装物、库区落叶、杂草等应及时清除,妥善处理。

第二十九条 进入库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配带防火帽,并严禁进入库房及在仓库区域内停放和修理。

第三十条 装卸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必须对库区、库房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第七章 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管理

第三十一条 消防器材的配置与使用:

1、保卫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我司储存商品的性能和各部位的灭火需要,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做到配量充足,布局合理,使用有效。

2、消防器材要悬挂在固定醒目处,做到防雨、防晒、防锈蚀、防霉烂、防冻。

3、我司职工对配备的各种消防器材,必须备加爱护,对擅自挪动或做与消防无关使用的,应及时制止,对劝阻不听者交由保卫部按有关规定处理。

4、消防器材周围不准堆放商品和杂物,不准堵塞及占用消防通道,不准在设施和器材上挂放它物,并保持整洁。

第三十二条 消防设施的配置与使用

1、我司地处市政供水偏远地区,水压偏低,为此我司设立第二水源(即4000立方米消防池)和加压泵房一座。

2、我司保卫部负责消防池的日常清理和维护,做到水面清洁、无杂物,遇有火灾时,消防加压泵的起动必须由卡口值班出一人和电工值班人员一起共同启动。

3、保卫部每年对消防泵、消防拴、消防阀进行检查及试运行,以保持其灵敏有效。

第三十三条 消防器材的管理

1、根据公司实际,我司对库房外的消防器材实行集中存放统一管理,并由保卫部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持其灵敏有效。

2、各重点部位及库房内所配置的消防器材,由各部室负责落实到岗位,不得丢失、损坏、挪动,如发现丢失、损坏要查明原因并上报保卫部,及时补充。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制度,按有关制度规定处理。

第八章 重点部位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十五条 根据我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我司确定变电室、锅炉房和器材库为消防安全的重点部位(以下简称部位)其消防安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上级部门及本公司颁发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三十六条 部位所在部室主管领导应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和消防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第三十七条 部位职工必须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器材配置情况,配置的消防器材必须做到会使用、会保养。

第三十八条 部位职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明火作业管理制度,外单位人员来检查工作时,必须由主管领导或主管部门负责人带领登记后方可进入。

第九章 建筑防火管理

第三十九条 我司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天津市建筑防火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建筑防火管理,建筑防火从建筑设计抓起,直至工程验收均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并自觉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监管。

第四十条 建筑设计: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设计,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天津市建筑防火管理办法”的规定,必须有与火灾危险性、建设规模、功能相适应的防火、灭火设施和器材等项设计,并经公安消防机关审批后方可组织施工。

第四十一条 基建人员应配合保卫部向属地公安消防机关办理《建筑设计防火送审》手续,领取《建筑设计防火审批单》后,方可进行施工。

第四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防火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搞好自审自验工作。

第四十三条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消防监督机构核准的防火设计图纸施工,不准擅自更改;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和保卫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驻地的防火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边检查边整改,防止火灾事故和各类灾害性事故的发生。

第四十四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须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照工程防火设计等资料对建筑工程及消防设施进行验收,收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防火验收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应按公安消防监督机关《防火验收意见书》进行整改。

第四十五条 凡在我司施工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我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各项规章制度,并签定“安全防火责任书”,承担相应防火安全责任。

第十章 消防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第四十六条 依照逐级防火责任制,我司实行三级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即公司月查、部室周查、班组日查。各岗位执行一日三查,即班前、班中、班后检查。

第四十七条 我司值班巡查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加强检查,做好当班记录;发生突发事件和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或人员报告。

第四十八条 保卫部应坚持开展经常性防火安全检查,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监督机关适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

第四十九条 防火安全检查范围:

1、贯彻落实防火安全规章制度情况。

2、火源、电源、水源使用管理情况。

3、消防器材、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到位情况。

4、生产设备及要害部位的防火落实情况。

5、火险隐患整改情况。

6、其它有关情况。

第五十条 防火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火险隐患,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进行整改,对火险隐患,必须做出详细记录,建立档案,依照“三定”原则,即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限期整改,不准拖延扯皮。对不能及时整改的火险隐患,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确保安全,并报上级备案。

第五十一条 凡有条件整改而拖延不改的,由消防安全领导小组下达“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不按“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意见整改的,按消防安全奖惩制度执行。

第十一章 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第五十二条 保护现场:

1、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保护起火地点,尽可能保护燃烧后的状态。

2、扑救后立即划出警戒区域,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3、在现场勘察后,经公安消防部门或保卫部同意,方可清理火场。第五十三条调查:由保卫部协助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开展火场勘察和火灾事故调查。第五十四条处理: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电力企业内部,为了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我们必须对电力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以及配送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确保物资的储备、使用和管理都能够满足工作质量的要求,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对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集中采购;配送管理

前言

传统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一般是采用条块分割、分散粗放的方式来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工作。在所有的发电公司内部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管理方式和思维模式。因此,为了加强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我们必须重视管理体系的改革。从全局出发,根据现在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出更加科学可靠的管理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企业内部更加深层次的体制变革。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在电力企业内部进行物资集中采购以及物资配送管理的重要作用

物资集采配送是商贸物流产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商贸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一项重要利润来源,作为大型企业物资采购的潮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发展、提升水平,开展物资集采配送工作,对做强做大商贸物流业务,推进集团公司商贸物流产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中采购及物资配送是指集团系统或区域内各电厂物资的采购与物资管理进行集中管控,通过统招统签集中采购、统筹协调统一配送,发挥集团系统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和专业优势。

近几年,集团化集采配送工作体制被认为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内外大型企业不约而同地走向这个体制。提高采购管理集中度,扩大集采范围、提高集采比例是集团化集采配送工作的发展趋势。对于区域物资的配送来说,一般都采用二三级配送思路,规范企业內部运作的各项行为,拓展配送服务业务。目前来看,二三级配送采购规模并没有巨大的优势,我们仍需对其进行提高,充分利用电子平台的优势,加强企业内部物资的集中采购以及配送管理工作。这样对于企业的日常发展运营来说,能够提供所需要的物资材料。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正在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体系结构,在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工作时,表现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电力企业内部在进行集中采购和物资配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采购计划的管理不够规范

在电力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采购决策的失误,很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物资采购过程出现大量的盲目性。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物资采购之前,没有对物资采购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另外,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准确性,对于一些应急物资的采购不够确定的话,很容易影响到后期的物资分配工作,这样不仅对厂家的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还会对电力企业内部的库存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样的,如果电力企业内部对物资需求的设计能力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也会导致物资的计划需求与运营过程中实际的物质需求不相适应,引起企业内部存在货物积压或者是货物短缺的现象广泛发生。

2.2管理协调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对于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来说,履约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通常情况下,履约管理主要是包括对物资的配送、交付以及结算过程。所以为了保证履约管理更加科学可靠,我们必须重视供应商与物资需求单位之间矛盾,协调他们之间的工作,确保履约管理能够顺利的进行。比如说在电力生产厂家进行投产或者交货的时候,要确保各种物资的数量以及型号与协议签订的内容相匹配。要严格的按照合同对物资的提供时间以及交货时间严格执行。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对履约管理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可以避免管理不协调对物资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2.3对于企业内的一些资金利用率不高

引起电力企业内部矛盾的另一项因素是闲置物资的积压,大量的物资闲置情况的发生,加重了仓库的负担。尽管最近的几年来,我国的电力物资企业一直致力于减轻仓库负担,不断对各种闲置物资进行及时的处理,但是多数电力物资企业却存在着物资不减反增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电力物资企业仓库管理的压力。此外,在企业内部进行物资存储的仓库,其所能存储的物资量是确定的。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闲置物越来越多,所以导致电力物资企业的物资管理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困境之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由于在电力物资企业内部,各项闲置物资没有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出现了闲置物资堆积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如何解决电力企业内部在进行集中采购和物资配送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1在采购策略、供应商管理、采购平台上下足功夫

为了解决电力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扩大集中采购范围的方式,在进行物质购买之前要安排相关人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策略,并且确定出评审方法。为了保证物资管理方案科学可行,还可以利用多种采购方式,对比各个供应商的信誉以及物质品质等其他因素,从中选择出品质最高的供应商,做到集中优势力量,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使得企业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并且为了保证合同规定的执行力度,还可以对一些供应商进行积极的引导。严格按照合同履行相关约定,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产品。同样的。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这样不仅能够节约物资评审的时间,还能够使得采购的资金大幅度的减少,对于企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减轻了进行物资管理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资采购的效率。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这样做到在整体水平上提高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水平。

3.2加强企业的管理协调工作

加强物资的履约管理工作,在与生产厂家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核对物资的数量与型号,确保物资的信息于合约的内容相匹配,对于物资配送的时间也应该严格的按照合约条款实施。进一步确保管理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物资管理的水平,还可以采取物资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对各种物资管理、账目管理、库存管理进行多方面的资料储存和检索。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固化于信息系统,这样可以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实现各个子系统之前的相互连接,从而确保企业内部物资管理工作的信息得到共享,进一步加强了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3开展清仓利库,提高资金利用率

谁采购谁负责,需求单位的需求部门在提交采购计划后,负责采购的采购人员要对计划物资在库存里进行查找,如有库存,先进行平衡利库,将计划退回,严格执行有库存先消化库存的整体思路,杜绝无限制的采购,同时集团公司系统内要加强闲置库存物资的调配,将闲置物资的调配列入配送工作的范畴,集团公司应制定闲置物资调配及激励相关制度,规范引导各基层单位加大闲置物资调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节约采购成本,建少库存资金占用,提高基层单位的资金利用率。

3.4提高物资的结算效率,加强资金利用率

同样的,为了保证电力物资管理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就要求在电力企业与供应商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要将各种物资结算的相关内容准确的写入购销合同和系统平台中,这样才能够确保物资的发票、清单能够得到更加及时的传递。使得后期的物资结算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此外,必须要确保供应商对物资的结算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各种结算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对物资的需求方办理各种物资结算工作。保证物资的需求单位能够及时的获取相关发票和货物清单。同样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配送物资结算的效率,在电力物资企业内部还要加强对物资采购部门的管理,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设立专门的物资配送中心,并且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物资管理工作。确定更加合理可行的管理体系,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能够进一步明确,对于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能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高了物资结算工作的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对于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及配送管理工作来说,要不断的认识当前配送管理工作的不足,针对现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缺陷,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动,并且确保各项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落实。为了加强管理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档案,这样来对各种采购成本进行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监督管理的方式来对物资采购工作的可行性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得电力企业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志芬.(2015).电力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与配送管理探析.决策与信息旬刊,000(006),95-95.电力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与配送管理的有效途径. 企业改革与管理, 000(014), 15.

[2]肖睿.(2019).加强电力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与配送管理分析.管理学家,000(013), P.83-84.

[3]王红伟,赵越,刘凯, 董艳翠, & 刘春田. (2018). 加强电力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与配送管理探究.区域治理,000(039),86.

[4]鄒丽金.(2017).电力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与配送管理的有效途径.企业改革与管理,000(014),15.

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文第3篇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视域下HH公司如何进行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构建这一问题,进一步把握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提升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构建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全球化视阈;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098

1 HH公司简介

HH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拥有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含水运行业设计甲级)资质,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公路路基工程、土石方工程以及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主要从事海内外港口、公路、桥梁、铁路、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投资、勘察设计、科研、工业造船和房地产业务。

公司在国内20多个省(市、区)以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200多千米的码头岸线、2 000多千米的公路、桥梁和隧道。

2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就是根据国有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出适合企业长远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环境相适应、既具有全局性和动态性,又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企业战略管理计划和布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政企分开、股份重组等改革,改革效果显著,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HH公司仍需要把握时代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构建科学战略管理体系的改革。如何提升HH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不仅关乎HH公司自身的发展,对其他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分析发现,当前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2.1 科学性

我国国有企业逐步改革,已经基本形成科学化的战略管理体系,但我国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相比,仍存在一些不科学的方面。因此,要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科学分析,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自身所处行业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环境,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2.2 前瞻性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前瞻性要求不同于一般私营企业,国有企业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科学制订战略管理体系发展规划,拒绝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要时刻掌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动态,特别是自身所处行业的发展动态。保证自身战略管理体系的前瞻性,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2.3 全局性

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与其他企业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必须具有高度的全局性。在我国,国有企业通常是所在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其战略管理体系也会深深地影响同行业企业。国有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全局观念,从全行业角度出发,深刻认识自身在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3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

进军海外是HH公司扩张升级的必由之路。加强对海外的工况、条件、环境认知,明晰海外施工风险因素,积极面对和科学应对机遇和挑战。

国家、行业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其战略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做到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也是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第一发展方向。

战略管理体系的国际化,不等于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管理体系与模式,而是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与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灵活、科学、有针对性的战略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应该重视以下方面。

3.1 切实转变管理思想

国有企业想要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首先要转变自身战略管理思想,要具备国际化的战略管理视野。我国的国有企业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实际的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相关领导层并没有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制定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而是根据以往经验,按照固有的战略管理套路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自身战略管理模式脱离国际先进水平,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管理效果。

3.2 制定科学战略管理决策机制

要充分尊重企业战略管理规律,不盲目跟风,在制定科学战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要切实加强考核力度,通过对管理前后进行严格考核,以实践结果检验战略管理是否有效。要建立常态机制,不能朝令夕改,要禁得起国际国内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坚持自身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

3.3 切实将战略管理体系的目标落到实处

要注意避免纸上谈兵,更要避免闭门造车,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够切实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管理体系就要予以充分鼓励和支持。凡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只顾眼前利益的战略管理体系,要切实整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检验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做到以实际情况为导向,构建出更加符合企业现实状况的、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绍朋.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必须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J].经济管理,2008(z1).

[2]冯海龙.中国企业战略管理转型的基本模式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7(4).

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文第4篇

1.1 企业改制之后经营结构调整, 档案归口工作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实行改制, 改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 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走向了公有制占主体,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结构。二是企业的管理体制发生改变, 由单一的直线式逐步转向多种管理形式并存。所有制和管理体制发生改变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的机构设置发生变化, 许多旧的机构被合并、裁撤而消失, 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建立了许多新的机构。对于档案管理而言, 这造成了归口管理的困境。

1.2 人员的频繁流动造成档案经常处于动态变化当中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改制之后, 企业大量裁减闲置人员, 同时引进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 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的频繁流动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挑战, 人事档案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人员的流动速度。档案人员的频繁流动, 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一是给档案培训工作带来压力, 主要表现在培训频率赶不上人员流动的速度。二是归档质量下降, 档案人员身兼数职, 岗位随时可能调整, 不能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档案管理中去, 造成文件积压, 归档不及时, 移交手续不健全的情况。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企业改制和机构调整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冲击。

1.3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因其历史沿革对档案管理工作有特殊要求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计划经济时代承担着大量国家交办的任务, 这些任务不少涉及国家机密。在企业改制和变迁过程当中, 有些档案必须单独处理归档。例如北京建工集团, 曾经承建过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国家重点工程, 这些档案涉及国家机密, 保密要求较高, 如果缺乏安全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 其档案资料很有可能泄密, 给国家和企业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1.4 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当中的使用对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档案的管理面临着信息化的要求, 档案的载体也变得多种多样, 档案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档案管理人员如虎添翼, 使他们有可能承担比过去繁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管理工作。为了适应这种需求, 档案部门必须利用高新技术来保证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档案工作成为一种高技术、高难度的技术性工作, 档案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此一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 传统的以专职人员为基础, 直线式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2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档案管理工作的三种模式

2.1 统一管理

这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采用的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统一管理模式保证了企业领导的统一指挥权力, 使企业的管理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和机制固定, 管理模式千篇一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自身的经营方式变得灵活多样, 企业内部结构复杂多变, 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统一管理显然已不能适应变化。因此, 统一管理档案模式在大型企业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已被逐步淘汰。

2.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结构模式是以统一管理为基础, 以法人为单位的集中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结构模式适合于复杂但相对稳定的企业组织, 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从档案管理的实践来看,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为两个部分, 即在集团整体层面上采用统一管理, 形成了以集团公司档案室为主体的档案信息中心, 以部门兼职档案人员为基础的档案管理体制, 集团公司负责制定集团的档案管理制度, 同时对各子公司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在各子公司独立法人单位的层面上, 成立由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机构,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制定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办法, 办法既符合集团公司对档案工作的整体要求, 又能体现档案管理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 在独立法人单位内对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这一体制改变了以往行政管理为主的做法, 强调行业自律, 突出监督检查的职能, 强调服务引导, 允许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多元化。这种管理模式兼具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的优点, 笔者认为, 这是当前最适合大型企业集团采用的一种档案管理模式。

2.3 社会委托式管理

这是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档案管理模式。档案委托管理是将企业档案管理业务工作委托具备相应功能的档案管理中心, 受委托档案管理中心从委托企业的归档材料收集开始直到调阅利用、鉴定注销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受委托档案机构成为委托企业的编外档案管理机构, 委托企业是受委托档案中心的业主, 二者之间是一种商业关系, 受合同的制约。这种管理模式彻底摆脱了过去的档案管理机制。但是, 社会委托式管理目前还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 这种管理模式难以解决档案的保密性与合理使用的问题, 所以, 只能说它是未来档案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 但并不是当前大型企业集团档案管理的最佳策略选择。

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文第5篇

一、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提升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大型企业接触的经济主体多、业务涉及范围广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会遇到税务风险,也会遇到法律风险、其他财务风险[1]。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控体系中关键的部分,容易产生“蝴蝶效应”,影响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大型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可以营造优良的风险管理氛围,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效率,推动大型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养成风险管理意识,可以对涉税事项进行合理判断,加强与法律部门以及业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经营风险。

(二)提升企业获利能力的内在要求

税务风险与企业税负管理工作以及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具有密切的联系。从提升大型企业获利能力的视角来看,企业必须要合理配置税务风险管理活动中的各项资源,选择对企业税负管理工作以及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最实效的税务筹划方案,才能更好地降低各项成本[2]。除此之外,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结合企业所在的行业环境以及市场环境来选择最有利的税收政策,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开展投融资等其他活动,以最小的运营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弥补制度漏洞,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举措

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复杂,组织结构庞大,跨区域、跨国经营普遍,有较高的合规和遵从意愿,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有一定水平,具有特殊的税收遵从风险。与普通企业不同,大企业的税收风险往往不是做假账、不是简单的账面差错,大型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制度层面、技术运用层面、信息沟通层面、经营环境以及经营目标层面。大型企业探索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优化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打好制度建设的基础,能从源头上减少或控制企业重大税收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漏洞

第一,在信息沟通协调层面。部分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之间的联系度较低,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于税务信息的交流程度不足。一方面,业务部门没有将涉税信息传递给财务管理部门,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事中或者事后对于税务风险进行管控,税务风险管理处于被动滞后的状态。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通常处于信息孤岛的局面,信息不匹配、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传递不及时问题突出[3]。

(二)税务风险管理理念滞后

第一,部分大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涉税事项“合规性”层面,没有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与企业成本、企业价值、企业治理水平有机联系起来。例如,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税务筹划过程中,认为涉税事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可,税务筹划工作具备规范性要求的同时,欠缺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无法减少企业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并提升企业整体治理水平。也就是说,财务管理人员虽然认识到了偷逃税行为的违法性,却没有认识到多缴纳税款给导致企业经营利润流出所引发的风险。第二,部分大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理解能力以及把控能力不足,税务筹划过程中或是违背法律法规,或是无法享用税收优惠政策,滋生税务风险,并给企业造成损失。

(三)税务筹划方案单一僵化

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税务筹划方案过于僵化,盲目借鉴其他企业在税收筹划领域的经验,忽视企业所处的具体行业以及生产经营环境。虽然法律的适用以及政策的适用具有统一性,适用于该领域的所有企业,但这并不代表着每一个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都要高度相似。企业所处行业环境以及生产经营特点的不同,均会导致税务管理工作上存在差异。

三、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应把税务风险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已有的风险控制框架以及内控机制,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第一,探索搭建信息沟通协调系统。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具有内在紧密联系,只有搭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渠道,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税务风险。为此,企业可以建立类似于ERP系统的税务风险管控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与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通过搭建税务风险管控系统,明确税务风险管控流程,将发票等涉税文件扫描后放置在系统终端,可以更好地对发票等文件进行管理。第二,明确税务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将责任层层落实至具体的业务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提升员工责任意识。

(二)深化税务风险管理理念

第一,企业要制定税务风险管理战略与目标,明确税务内部控制的决策和执行督导机构、企业高层风险容忍度、企业高层对税务安排的参与程度,实现其在经营过程中对税务风险的管控。第二,财务管理人员在税务控制过程中要考量税务因素对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的影响,确保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财务管理人员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税务管理活动的同时,应当充分意识到税务成本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坚持以长远的战略目光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制定多套切实可行的税务风险防控方案供企业管理层以及决策层选择,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与企业价值、企业治理以及企业成本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强化税务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政策领域的培训。企业可以与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高校等单位开展合作,举办以税务风险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交流论坛以及讲座,深化财务管理人员税务风险管理理念。

(三)优化税务筹划方案

财务管理人员借鉴优先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税务筹划方案,理论上并不存在一种十全十美的税务筹划方案。部分税务筹划方案虽然税务成本有小幅度提升,但可能会提升企业声誉、生产经营效益,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在拟定税务筹划方案过程中,必须树立长远规划意识以及统筹意识,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生产经营实际,提升税务筹划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

(四)优化税务控制活动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在年度预算编制中充分体现税务因素。财务管理人员要关注预算执行中的税务风险,及时参与年度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实现税务风险的事前防控。第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资金活动管理,根据资金使用周期、资金用途、投资类型和对象、资金来源以及筹资类型来安排资金活动,优化资金营运、投资管理、筹资融资过程中的税务评估工作。第三,企业要建立重大涉税事项风险审查机制,明确大型企业国际业务、充足并购中的税务风险,充分发挥第三方咨询机构、税务机关的优势,加强与上述机关合作,减少纳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第四,企业要坚持发现性控制、预防性控制、自动控制与手工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税务风险与企业风险容忍度相匹配。第五,企业要优化会计系统控制,充分发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不同层面特点以及优势。

四、结束语

大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较为复杂,内部组织规模庞大,资金流动快,生产经营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大型企业涉税事项复杂,税务风险较多。如何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合规性,历来是学界重点研究的领域。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只有不断提升税务风险管理的实效性,优化税务风险管理结构,才能避免企业陷入税收上的尴尬境地,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此,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依法合规意识、风险管控意识以及问题意识,不断发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 使得我国税收管理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型企业在内部管理改革以及外部转型过程中, 如何有指向性地对各项税务风险进行积极防控, 提升生产经营效益的同时, 依法合规地减少本企业的纳税成本, 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大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阐述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意见, 希望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借鉴, 助推我国大型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管理,税务风险,大型企业,策略

参考文献

[1] 谢思英.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影响[J].纳税, 2019, 13 (17) :32.

[2] 赵克罗.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 2018 (25) :51-52.

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文第6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08、2009年某大型企业员工参加健康体检的人员作相互对照 (资料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 。2008年实际参加体检人数为3718人。参检人员中男性2516人 (67.67%) , 女性1202人 (32.33%) 。年龄分布范围在17~58岁, 平均年龄36.85±7.11岁。2009年实际参加体检人数为3423人。参检人员中男性2267人 (66.23%) , 女性1156人 (33.77%) 。年龄分布范围在18~59岁, 平均年龄32.33±7.39岁。

1.2 方法

对上述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 (外科、妇科等) 、实验室资料 (生化全套、血常规、AFP、CEA、乙肝三对等) 和辅助检查资料 (心电图、x线、腹部、前列腺及妇科B超等) 进行统计分析。全部资料均由SPSS11.0软件分析,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

2008年参检人数3718人, 年龄范围17~58岁, 平均年龄36.85±7.11岁。2009年参检人数3423人, 年龄范围18~59岁, 平均年龄32.33±7.39岁 (表1) 。

(图注:可以看出参加企业员工体检的人员以青年人为主)

2.2 常见疾病

2008年3718位受检人员中, 3207例发现不同程度健康问题, 占体检人员的86.26%。2009年3423位受检人员中, 3100例发现不同程度健康问题, 占体检人员的90.56%。常见前15种疾病及检出率见表 (表2) 。常见疾病检出率对比结果见 (表3) 。

(表注:2009年慢性宫颈炎、痔、肾结石和胆囊息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08年;2009年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低于2008年;2009年脂肪肝、肝功异常、乙肝病毒携带、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和2008年相比无明显改善)

3 讨论

如今大部分体检对象并不了解体检的主要目标在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亚健康状态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完全正常, 因而延误了慢性疾病预防工作开展的最佳时机。健康管理的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因此我们提出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和大家探讨:

3.1 生活方式管理

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均非常关注行为和生活方式, 行为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生活方式是已经形成的行为定型, 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相当复杂、艰苦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健康观念的强化, 让人们能自觉改变。生活方式的干预技术在生活方式管理中举足轻重。在实践中, 4种主要技术常用于促进人们改变生活方式。1) 教育:传递知识, 确立态度, 改变行为。2) 激励:通过正面强化、反面强化、反馈促进、惩罚等措施进行行为矫正。3) 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式训练与体验, 培训个体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4) 营销:利用社会营销的技术推广行为, 营造健康大环境, 促进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3.2 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又一主要策略, 其历史发展较长。它有3个特点:1) 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2) 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词就诊事件为中心, 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这也是疾病管理与传统的单个病例管理的区别。3) 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疾病本身使得疾病管理关注健康状况的持续性改善过程, 而大多数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使得协调来自于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干预措施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特别艰难。然而, 正因为协调困难, 也显示了疾病管理协调的重要性。针对该单位情况应该做好以下疾病管理:1) 重视血脂异常和脂肪肝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血脂异常:是指由脂肪代谢合成运转异常而形成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超出正常范围。可原发于先天基因缺陷或继发于糖尿病,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肾病, 药物影响等。血脂异常与动脉硬化、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建议低脂饮食, 适当运动, 控制体重, 忌烟酒, 必要时服用降脂药, 内分泌科诊治;脂肪肝:正常肝脏含少量脂肪, 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以上时, 称为脂肪肝。常与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饮酒、糖尿病等有关。多数患者无任何感觉, 仅在B超检查时发现, 若同时有明显的肝功异常时, 称为脂肪肝肝炎。建议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 戒烟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由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诊治;肝功能异常、脂肪肝及胆囊息肉的发病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2) 重视女性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慢性宫颈炎: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 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等。慢性宫颈炎多因性生活刺激、分娩、流产或损伤子宫颈后, 经细菌感染而引起, 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或伴腰、下肢痛症状。发现患有慢性宫颈炎, 首先应进行宫颈涂片, 排除宫颈癌, 并进行妇科治疗;宫颈糜烂:较为常见, 它是由于患慢性宫颈炎症后, 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逐渐被由颈管增生而来的柱状上皮所取代。柱状上皮非常薄, 可以透见下面的血管及红色的间质, 与周围的正常鳞状上皮有清楚的界限。临床从糜烂面的面积大小分为轻、中、重三度。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积极妇科抗炎治疗, 并注意个人卫生, 杜绝不洁性行为, 阻断传染途径。3) 重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毒性肝炎。通过母婴、血液或性接触而传播。如不及早治疗, 病程易转慢性, 极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并与肝癌有密切关系;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长期肝功正常, 而乙肝病毒学检查有关指标阳性, 并可正常参加劳动者。建议增强体质、合理营养, 避免饮酒及服用损肝药物, 随访乙肝三对或HBV-DNA。凡乙肝病毒学检查项目均为阴性者, 应注射乙肝疫苗, 使体内产生抗体, 具有较好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故应重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感染科随访。

3.3 团队管理

综合分析本文企业人员健康管理状况较差的原因, 还可能与工作复杂多变、责任重大, 工作人员常常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及生理压力;加上夜班频繁, 人体的生物钟被打乱, 极易患各种疾病, 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建议:1) 提倡员工积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包括保持良好心境、控制血压、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 控制饮食和戒除不良嗜好, 并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30min/d, 每周至少坚持运动5d。饮食以多摄入高碳水化合物, 少量优质蛋白质、低脂肪为标准, 补充适量的鱼、肉、牛奶, 谷类及蔬菜水果等, 有利于疾病的防治。2) 企业加大健康管理力度,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某大型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状况, 找出影响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因素, 探讨切实有效的大型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和2009年企业员工的体检资料。对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脂异常、脂肪肝和慢性宫颈炎始终处于前三位。2009年慢性宫颈炎、痔、肾结石、胆囊息肉明显高于2008年 (P值均<0.05) 。2009年血脂异常与2008年相比有明显改善 (p值<0.05) 。结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力度堪忧, 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加强慢性管理, 加强自身健康教育,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大型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君石, 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上一篇:动物疫病防控安全教育范文下一篇:党支部换届选举程序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