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

2024-02-03

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 文化翻译 文化差异 文化缺失

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因而大众文化开始走向繁荣,跟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经济文化的全球性交流、融合,也让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渐渐产生兴趣,并且试图进一步了解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但是,受到语言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只停留在基础的语言层面,甚至单纯的语言翻译也存在很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者对语言之外的因素关注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解误读[1]。这样不仅达不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反而会因为误解误读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伤害。因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调研,综合语言背景习惯,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保持准确性和民族性十分重要。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

少数民族的形成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积累的动态过程,受到生产力水平和地域特征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日常沟通交流依靠语言完成,语言成分经历流失与新增,会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同时会引发人们对审美的考虑,加上生活特性的影响,服饰文化特点鲜明。地形、气候对农业和生态有直接影响,所以对各个少数民族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产生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一)少数民族语言典籍

语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整个世界都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许多少数民族在历史的更替下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族语言,甚至还流传下来不少的民族典籍。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还形成了文字,有利于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东巴族的象形文字,更是被应用在旅游艺术品开发之中,达到各种效益的良好释放。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典籍,非常珍贵[2]。比如藏族史诗《格萨尔》、赫哲族的独特史诗巨著《伊玛堪》;但是有的民族,比如白族,虽然民族文化特征丰富鲜明,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没有形成民族文字,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容易流失。

(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少數民族的服饰文化被称为民族文化形象的符号。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处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社会,在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模式下,生产力不断提高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从简单的遮身蔽体向复杂的美观独特发展,因而不同的民族间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藏族服饰中有“巴冠珠”,布依族却有独特的“假壳”。土家族姑娘出嫁时上身穿着布满鲜艳挑花的精致绣衣,下半身是典雅的八幅罗裙,这种装扮被称为“露水衣”;苗族服饰精美华丽,在民族服饰文化中首屈一指,尤其当中的“百鸟衣”是月亮山地区的祭祀服,不仅具有服饰的美学价值,更是民族多样性和独特性的体现,非常具有文物研究价值。

(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少数民族的饮食结构与聚居地的地形、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也会受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因而在广袤的中国,会产生独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比如云南哈尼族有一种用家畜献血制作而成的食物,叫做“白旺”;佤族的“麦雅”,是在锅中放入乌骨鸡和谷米一起煮,然后添加一些基本的蔬菜类作料调味,用汉语来讲就是“鸡肉烂饭”。维吾尔语中的“坡罗”其实就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手抓饭,受外来语言文化的影响也会被称为“帕劳”。在这里不难发现,不同民族对食物的偏好不同,受到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食物各自也有非常特别的名称,体现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3]。

二.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解原因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有的民族语言本身就具有复杂难懂的特点,与中国的主体语言——汉语存在差异,而文化翻译离不开汉语的支持,汉语很多时候成为了文化的过滤器,被过滤部分往往就会造成文化的损失,形成翻译的文化误解。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包含了生活、生产、习俗、宗教各方面的因素,内容广泛,复杂多样,造成少数民族文化特性的把握非常困难,容易形成文化误解。

(一)语言转化的信息流失

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各种文化构成部分都离不开语言文化因素本身的渗透。很多民族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不具有一般性的汉语规律,翻译成汉语已经是一个难点了。前文中关于饮食语言等所举的例子只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一小部分,翻译成汉语都会依靠音译,并不能表现出词汇的含义[4]。外文翻译虽然追求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魅力,但翻译工作大多是建立在汉语基础上的,汉语译成外语本身就是跨语言研究,存在种种信息流失的情况。然而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要经历民族文化到汉语,汉语再到外文,每一次转化都会带来部分民族文化信息的流失,积累下来,更容易造成文化误解,难以实现翻译的完整目的。

(二)文化本身的特征不易把握

人类发展过程中对于无法解释的事情,或者面对无能为力的现实,往往会通过宗教的形式来寻求安慰。是一种妥协行为,也是一种自我鼓励方式,所以宗教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各个少数民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相对独立的空间下形成的民族宗教和一些神话传说各具特性,不尽相同。就拿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的翻译来说,满族的《尼山萨满》和赫哲族的《伊玛堪》,都有本民族自身的宗教习俗和神话故事,这种文化信息该如何传递,又要利用什么样的翻译手段,才能保证这种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真实、完整[5]。因而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工作中,文化特征的完整把握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不容易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文化差异的受体冲击

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条件,会对本国的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也大不相同,因而不同国家间会产生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与中国的主流文化尚且存在一定的矛盾之处,那么跨国家、跨种族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差异必然更加巨大。这种强大的文化差异之下,首先是对文化接受程度的冲击,巨大的文化差异不容易引起文化共鸣,不易被接受;其次是对接受能力的冲击,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其接受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对于读者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三.文化误解的应对措施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容易造成文化误解、误读,这是客观存在的难点,但是并不意味着文化误解就应该普遍存在,对于文化误解就应该默认允许。少数民族文化外译,本就是加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举措,也是中国文化形象树立的重要推力。如果默许文化误解的存在,不仅达不到少数民族文化外译的实际目的,對于翻译工作本身而言也是不严谨、不完整、不准确的,翻译工作也难以得到高度认可。

(一)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目前而言,汉语译成外文的优秀作品很多是由外国人完成或者是通过中外合译实现,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对于一些常规的汉语文化翻译比较适用,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内容庞大,丰富多彩,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重任,就要落在母语为汉语,或者母语为某些少数民族语言的中国学者身上[6]。因此,国家要加大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培养方向上适当倾斜,从而促进本土优秀翻译人才的培养。民族类院校中的外语专业也要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下,培养具有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素养和高水平的翻译才能的综合性翻译人才,为文化翻译事业注入活力。

(二)注重翻译内容的选择

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必然会对文化的翻译、传播造成冲击,也就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了应对这种负面冲击,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首先要选择有利于中国形象树立的积极文化,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外译的根本原因,必须放在首要地位。其次,选择容易引起文化共鸣的内容,从而削弱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7]。

(三)翻译方式的应用

民族文化外译的目的是提高国家的文化地位,树立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世界文化的格调就是求同存异,保持文化多样性。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外译工作中,必须保留民族的特殊性和历史文化的完整性,不能一味地出于提高受体接受能力考虑而不断进行文化修改。赛珍珠女士在翻译《水浒传》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将吃酒一词直接译为“eat wine”,这种直译方式虽然一度被认为是胡乱翻译,但实际上很容易刻画文化形象,是对文化的良好保护。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一些具有特定意味或者具有代表意义的词汇发音和内容,完全可以进行保留,从而保持文化的完整和特色。

参考文献

[1]梁艳,翟莲.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华章,2011(36).

[2]虞跃,李清源.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2).

[3]夏增艳,托娅.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中的文化互动[J].贵州民族研究,2017(7).

[4]杨开雨.论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中译者的跨文化能力[J].语文学刊,2016(19).

[5]王莲.跨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影视作品的汉英翻译[J].民族翻译,2015(2).

[6]戈思齐.少数民族文物翻译中的补偿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7]陈武.翻译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化话语体系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7(7).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人事处)

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前的生态危机与自然本身无关,而是人为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现代性在无限生产、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形成了挑战。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能够为生态立区建设提供指导、参与,纠正生态立区建设中的后果,须从善于学习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双向交往、保存与延续等方面全面吸取少数民族的朴素生态文化观中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生态立区

广西近年提出了“生态立区、绿色崛起”的战略思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双促进”。在这一战略思路中,生态立区的建设需要生态价值观的指导,才能摆脱原有现代化遗留的负效应。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挥功能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生态立区的建设过程正常、有序;另一方面则要以广西民族文化观,尤其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来确保生态立区的量与质相结合。即,要生成广西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生态价值观指导生态立区建设。

一、现代性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的挑战

现代性必然对传统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一接触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在现实与观念的双重层面上,少数民族生态价值观遭受着各种挑战。

(一)无限生产对刚够就好的挑战

在过往时期,少数民族基于与自然和资源的互动关系中,对待物的态度方面基本上处于一种“刚够就好”的观念,他们不奢求太多,也无法奢求更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朴素的生态式的价值观中不希望有太多的物质[1]。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当大家都一样时,获得更多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负担。现代性生产的目的是无限扩大,不是为了需求,越多就是好。当少数民族与现代性接触时,他们的价值观受到了现代性的质疑,被认为缺乏竞争,保守,根土文化严重,希望以现代性的“物关系”标准来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而改变他们的生态文化观。

(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挑战

少数民族的行为往往是一种价值理性,无条件地以自身的信仰为最高原则。不计较个人行为本身的得失与否,而是从集体主义出发来维护他们与生态的关系。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交往关系中实现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人和谐”的局面[2]。在现代性指引下,人们往往从有用性出发,有用的就是我的、好的,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并牺牲他人获得这种事物的权利,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利益是直接的、具体的、短期的,这符合现代工业以来人对自身当下肯定的价值态度,这个价值态度对少数民族那种间接的、潜在的、长远的生存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

(三)控制自然对接受自然的挑战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自然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自然就是主体本身,不允许对自然进行破坏,对自然的破坏就是毁灭自身。这是一种消费当下、保有当下,甚至为未来消费做准备的生产生活方式。现代性则认为自然是可控的,越能控制自然,主体就越能体现其价值,越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需要。现代性消费着未来,将未来的资源当下消费。从结果看,现代性更能提升当下人的生产生活质量,从而对那种与自然合一的文化形成了物质上的挑战。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对生态立区的价值

在现代性的挑战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日渐衰落。是否就应该随着这种挑战,让其消亡。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结构、要素、包括仪式性或象征性目标。广西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化观,有着许多能够指导生态立区、作为生态立区建成的参照系、纠正现代性的后果的意义与价值。

(一)为生态立区过程建设提供指导

生态立区所强调的是通过生态保护与生态可持续性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原有模式。如何通过、如何促进、如何转型需要抛弃原有的GDP发展观,生成生态文化观,实现一种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有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经历,并积淀了朴素的生态观。如,“刀耕火种”,这种看似破坏自然的方式,实现着天然的循环生产。这些朴素的生态观能够为生态立区提供相应的指导。如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优化生态林产业等方面,可通过提升朴素生态观中的循环生产理念来指导。

(二)为生态立区内容建成提供参照

广西生态立区要实现“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生态产业发达、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依然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内容框架。广西少数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有着一套评判标准。这套评判标准不是以工具理性而是以价值理性为原则。随着自然的负作用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认识到无序地、混乱地以改造自然的技术所对人与社会造成的伤害,在当前也提出了生态技术,期望通过生态技术来控制自然。然而,“绝没有先验的理由可以保证生态技术将会以生态原则为基础的,除非各个资本或产业相信那是有利可图的,或者生态运动和环境立法逼迫他们那样去做。”以期通过生态技术来达到與自然真正和解的目的并不能实现,至多只是暂时缓解了技术与自然的紧张的表面关系。少数民族的价值理性则能够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成前提,从而为生态立区内容建成提供参照。

(三)纠正生态立区建设中的后果

生态立区是为了广西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繁,然而好的愿景并不一定导致好的成效。无限生产、工具理性、控制自然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必须形成一种不断自我纠正的机制。广西少数民族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资源的融合过程中则形成了一种朴素的自我纠正机制。如各少数民族的图腾信仰就是这种自我纠正机制的突出表征,崇拜青蛙的民族认知到蛙类对水稻的价值。其他方面,也体现着“与人为利、人人为利”的情况,以最好的食物接待客人是利他的表现,共同分享收获是节约的形式(如猎获一头野猪时,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消费完,见者有份的习俗则防止了食物变质,并能够形成个人及单个家庭在缺少食物时容易获得与分享他人的剩余产品),这些实为纠正生产生活中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可能导致的社会维系断续的情况出现。学会运用少数民族的纠正机制是生态立区建设中意外后果回归常态的一种方法论。

三、全面吸取少数民族朴素生态文化观的路径

只有因地制宜地进行有利于本国、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探索才能够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全面吸取少数民族朴素生态文明观的精华,用以指导广西生态立区的建设。

(一)善于学习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广西少数民族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生生不息,并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生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这值得我们去研究、提升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观,值得我们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反省、反思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少数民族,就是要学习他们那些包含着丰富生态伦理智慧的思想,那些对于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维持,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加强与少数民族双向交往

这里所说的交往是广义上的,既包括一般的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也包括制度(commerce)变化与变革,后者是马克思对交往范畴的框定。从广西少数民族与现代性的交流来看,外出打工、规模种养等已经越来越成为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方面之一。当然,这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态造成的困境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制度方面来说,广西少数民族有着自身的制度文化,如南丹县大瑶寨瑶族的“油锅制”,苗族的“议榔制度”等。然在制度交往方面,往往是地方政府制度单向的、简单的进行,缺乏制度交往的双向性和特色,少数民族的制度优势没有被利用、运用在生态立区建设中。因而,在生态立区过程中,须改变原有的交往方式,实现与少数民族的自觉交往、共同创新制度。

(三)保存与延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是生态立区的宝贵的生态文化,也是国家和世界珍贵的文化资源与遗产。保护与延续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是实现生态立区建成的积极因素与有利前提。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方面,不以开发为借口进行破坏性的建设,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并加以提升,之所以要提升是因为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观是一种朴素的生态观,简单挪用很难适应生态立区建设的指导要求;要以“特色的”為重心开展生态立区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保存与延续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的同时,创新与增进生态立区的生态价值观内容。

四、结 语

十八大以来,中央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给广西生态立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在新的机遇中,广西要把生态立区这一重大项目完成好,除了利用好国内、国际各种实体性资源,还必须利用好广西自身的各种优势资源,特别是要以自身独有的生态文化优势为抓手,尊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结合现实利用好它、发挥好它,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生态立区的文化基石,推进美丽广西建设。

参考文献:

[1] 庾虎.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重人文环境研究[J].文化与传播,2014(5).

[2] 金荣.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民族论坛,2014(2).

[3] (美)詹姆逊·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传馨]

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以普洱学院为例,从民族身份的认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三个方面对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 大学生 民族文化认同 调查与分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8%,云南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而且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处边疆的普洱市是典型的民族地区,民族成分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全市人口将近25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将近150万,占全区人口的60%,包括汉族在内有25个世居民族。其中人口超过十万的有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5个民族。超过一万的有布朗族、回族、白族,其余人口在万人以下,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之大,在省内和国内都是罕见的。普洱学院位于云南西南部边疆城市普洱市,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省内的民族地区,当他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和理想来到学校时,也带来了他们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及其文化和发展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和沖突中不迷失自我,懂得呵护、珍惜自己的传统,弘扬优秀文化,同时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族他人的文化,尊重他族的民族传统,形成多民族学生和谐共处、团结友爱的局面,本文试以普洱学院为例,从民族身份的认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三个方面对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我们借鉴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编制了《普洱学院少数民族同学民族认同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成不定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归属感和民族态度,而综合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同时还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搜集原始资料。

在普洱学院就读的大学生来自云南各县市及部分省外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涵盖了23个以上的民族,2008年为1109人,占全校总人数的35%,2010年为675人,2011年为656人,都占到全校总人数的34%。2012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2012年为1109人,占全校总人数的比例高达57%;2013年为1025人,占37%,2014年为1037人,占36%。因此,普洱学院可以说是个典型的边疆民族高校,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状况的调研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在校的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纳入调查范围,目的是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我们共发放问卷890份,回收718份,回收率达到80%,回收有效率为100%。这里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州较有代表性的彝族(255份)、哈尼族(105份)、佤族(21份)、拉祜族(38份)、傣族(47份)作为考察分析对象。

二、数据分析

在对原问卷进行整理后,抽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考察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民族身份的认同

表1 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吗?

备选

答案 彝

(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是 120 0.47 56 0.53 13 0.62 17 0.44 27 0.57

B.否 41 0.16 18 0.17 2 0.1 7 0.18 4 0.09

C.有时 92 0.36 31 0.30 6 0.29 14 0.37 16 0.34

表2 你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骄傲 205 0.8 83 0.79 18 0.86 32 0.84 42 0.89

B.自卑 — — 1 0.01 — — — — — —

C.无所谓 49 0.19 21 0.2 3 0.14 6 0.16 5 0.11

表3 你在陌生人面前会隐藏你的民族身份吗?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12 0.04 8 0.08 — — 3 0.08 5 0.11

B.不会 243 0.95 97 0.92 21 1.0 35 0.92 42 0.89

表4 如果有人的言语和行为冒犯了你的民族,你会认为: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可以

容忍 95 0.37 29 0.28 7 0.33 12 0.32 13 0.28

B.不可以

容忍 153 0.6 70 0.67 14 0.67 24 0.63 31 0.66

C.无所谓 7 0.02 5 0.05 — — — — 2 0.04

表5 在你所属的民族和其他民族发生矛盾时,您的态度?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族

(人) 比例

(%)

A. 57 0.22 25 0.24 7 0.33 8 0.21 11 0.23

B. 196 0.77 77 0.73 13 0.62 28 0.74 34 0.72

C. 1 — 3 0.03 1 0.05 2 0.05 2 0.04

注:A为挺身而出,为本民族兄弟帮忙;B为谁有理帮谁;C为与我无关,谁也不帮。

表6 有时你希望你是汉族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是 17 0.07 17 0.16 1 0.05 4 0.11 7 0.15

B.不 238 0.93 88 0.84 20 0.95 34 0.89 39 0.83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學生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傣族回答“是”的占到总人数的53%,佤族高达62%,而“有时”意识到的选项也占到全部人数的三成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很快地标定自己的民族,在潜意识里记住自己的民族身份。而且80%以上的学生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骄傲,90%以上的学生在陌生人面前不会隐藏自己的民族身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在此项问题中只有一个哈尼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自卑”,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与该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有关。他从小生活在本民族的聚居区,村寨中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语言是本民族语言,一直以来几乎没有和外界交流的机会。直到上学后才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开始学说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由于其发音不准常被同学笑话,因此给他带来很长时间的困扰,使他从心底觉得是自己的民族闭塞落后,处于边缘位置,这实际上内心里升腾的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与改变民族落后状况的迫切感。

对民族身份感到无所谓的学生比例在20%以下,这部分同学的家庭住址基本上都在城镇,父亲和母亲也大多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处于远离民族聚集区,所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染相对较少,因此如果不是刻意提醒或被询问,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对于“是”与“不是”没有太多的感觉,因此也谈不上民族归属感。超过60%的学生不能容忍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冒犯自己的民族,民族自尊心较强,对民族的尊重感较重,有时甚至出现对抗语言或行为。

超过70%的学生,没有表现出狭隘的民族心理,表现在当自己的民族与其他民族发生矛盾时,他们能比较理智地看待和处理,认为“谁有理帮准”。但也有同学出于民族义气、弟兄情感,不管青红皂白、不分是非对错,只要自己的民族弟兄有难,一律出手相助。在一些民族中,民族情感、弟兄情谊是很深厚的,他们或许曾经相约过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即使没有约定,也是从民族本身的利益出发而义气地站在民族兄弟之列。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民族及其文化的态度,80%以上的学生不希望自己是汉族,佤族学生的比例甚至高达95%,彝族也达到93%,民族自身文化认同感很强。在综合题中,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个性有意义,但这与认同汉文化没有矛盾,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一样历史久远,各有长处,应共同发展。确实,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五十六个民族休戚与共,荣辱相依。在现今社会,他们认识到要不断地努力适应主流文化——汉文化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尤其是从小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学生,他们受汉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影响较小,在稍大进入学校时深感适应的困难,特别是语言方面,哈尼族和拉祜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稍觉吃力,以致在他们的小学阶段,教师的课堂用语除普通话外,还须说汉语方言,甚至还须熟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

(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

表7 你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91 0.36 44 0.42 10 0.48 7 0.18 29 0.62

B.不会 90 0.35 34 0.32 4 0.19 13 0.34 7 0.19

C.会一点 73 0.29 27 0.26 7 0.33 18 0.47 10 0.21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目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会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比例不均,最高的是傣族,达62%,依次是佤族48%,哈尼族42%,彝族36%,拉祜族最低18%,“不会使用”的人数也不少,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达到30%以上。一般来说,生活于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会讲本民族语言,生活于杂居地或城镇当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会讲。但也有例外,并不是生活于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会讲本民族的语言,这与我们的设想不相符。其个中原因或是由于该地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在经济、生活、语言等多方面都已同化于汉族,或是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语言,而是刻意地教他们说汉语方言,因为他们觉得,唯有如此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流和在学校受教育时才没有障碍,将来走向社会发展的空间也更大。但实际上,语言是一个民族外在的表征和文化的载体,许多民族文化就体现语言、词汇上,同时语言在人们年幼时就通过心理机制、习俗规约、文化氛围等传递存入大脑,如果不掌握本民族的语言,就不会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很难说个体对本民族的文化能有多少了解。

(三)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8 你对本民族的历史了解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了解 40 0.16 11 0.1 4 0.19 9 0.24 7 0.19

B.不了解 31 0.12 17 0.16 1 0.05 6 0.18 3 0.06

C.知道一些 183 0.72 77 0.73 16 0.76 23 0.61 36 0.77

表9 你从什么途径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 147 0.58 70 0.67 18 0.86 24 0.63 23 0.49

B. 6 0.02 2 0.02 — — 2 0.05 — —

C. 41 0.16 11 0.1 2 0.1 2 0.05 — —

D. — — 12 0.11 1 0.05 3 0.08 — —

AC. 9 0.04 — — — — 1 0.03 — —

AD. 10 0.04 — — — — 3 0.08 — —

注:A为家中长辈的教诲;B为学校教育;C为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D为通过书本知识的阅读。

表10 你对本民族的习俗了解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了解 99 0.39 23 0.23 9 0.43 14 0.37 27 0.57

B.不了解 7 0.03 12 0.11 — — 3 0.08 1 0.02

C.知道一些 149 0.58 70 0.67 12 0.57 21 0.55 19 0.4

表11 村里人经常会主动地把本民族的传统知识告诉给您吗?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149 0.58 59 0.56 15 0.71 22 0.58 28 0.6

B.不会 106 0.42 46 0.44 6 0.29 16 0.42 19 0.4

表12 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 75 0.29 20 0.19 12 0.57 9 0.24 15 0.32

B. 53 0.21 24 0.23 3 0.14 11 0.29 11 0.23

C. 124 0.49 60 0.57 6 0.29 18 0.47 21 0.45

注:A为非常丰富也非常有价值;B为比较丰富也比较有价值;C为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一定价值;D为历史文化资源不够丰富,价值也不大。

表13 你对保存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很赞成 242 0.95 89 0.85 21 1.0 35 0.92 41 0.87

B.说不清 11 0.04 13 0.12 — — 2 0.05 3 0.06

C.不太赞成 1 — 3 0.03 — — — — 2 0.04

D.不赞成 — — — — — — — — 1 0.02

对历史文化(习俗)的了解程度反映—个个体对本民族的关切程度和亲近程度。在该项研究中,大约70%的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知道一些”,各民族学生“了解”与“不了解”的比例不均衡,拉祜族有24%的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佤族和傣族也达到19%。哈尼族“不了解”的比例较大,达到16%,佤族最小,仅占5%。虽然有部分学生不了解,但“了解”和“知道一些”的总比例较高,总计都达到80%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关心本民族的过去,重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本身即是文化,所以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习俗比较了解,比例在40%-50%不等,加上“知道一些”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彝族和傣族甚至高达97%。他们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途径一般是“家中长辈的教诲”,这个选项的比例哈尼族、佤族和拉祜族达到60%以上,佤族甚至高达86%,说明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学生的长辈依然本着尊重民族文化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自觉地承担教育下一代的使命。遺憾的是,在今天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流失,国家大力倡导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相当少,比例仅为2%,他们只能通过传媒和书本来了解,这说明学校教育主要是以汉文化传授为主,课程设置极度偏向于主流文化,作为学生有效了解民族文化的课程几乎没有,甚至过去已开设的课程现在已被取消。因此,在所回收的问卷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他们为自己处在多民族地区却对其他民族甚至本民族的文化缺乏相应的了解而感到悲哀,希望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和活动,达到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能更好地相互理解与尊重,进而也能使民族文化更好地长久地传承下去。目前全国高校中只有不多的院校开设有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而且多数是选修课,由于课程设置及选修人数限制等因素,也使学生很难选到自己理想的课程,因此,高校教育不应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应该把学生也纳入文化传承人的行列中来,在高校中培养其科研兴趣及科研精神。

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总体评价都较高,认为“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的比例,佤族最高达57%,最低的傣族也有19%,认为“有一定价值”的比例也不低,都在20%左右。因此94%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于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相当积极,85%以上的学生“很赞成”保存本民族文化遗产,佤族甚至是100%赞成,彝族比例也高达95%。在现代条件下,汉族主流文化日益渗入少数民族地区,其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很大变化,许多民族文化渐趋消失,处在这样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到保存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迫切性,渴望本民族的文化个性能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长期共存。

三、结论与建议

民族认同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它也是一种具有文化普适性的心理现象。在云南普洱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存在多个民族共居一县一乡的情况,各民族之间由于山水相连,相互之间常常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甚至打亲联姻,因此,民族认同往往具有多元性。在我们所回收的问卷中,就有好几个同学对自己的身份同时填写了两个民族,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属于不同的民族身份,而他们对两种民族文化都有所了解和认同,因此对于文化的多元性他们并不排斥,而是持一种认同的态度。而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比例最高,其原因与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比较而言,佤族主要聚集在云南普洱和临沧的两个边境县,我们通常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阿佤山,由于地理原因,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较之其他民族相对少一些,自身的传统文化也保留得比较完整。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考虑和认识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和习俗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学生不喜欢个别老师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师说过不尊重他们的话,甚至由于老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不太恰当或表述不当而引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反感。在同学的相处中,有时同学关系不够融洽,也是因为某些同学的出口伤人,歧视民族学生、贬低民族文化,不尊重他人他族的文化传统造成的。

从调查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教育的关系,一般能理性地认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意义与价值,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希望能在文化传承上尽一分微薄之力,对自己民族传统习俗中的一些消极方面也能客观分析对待。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他们中的多数人从小接受学校教育,甚至寄宿在学校,因此,他们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与现实文化状况存在着一定偏差,对很多深层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多。他们在认同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的同时,也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祖国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母体,同样为他们提供智慧源泉、情感慰藉和精神家园。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有很多学生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他们背负着家乡父老的期望来到学校,渴望通过学习文化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在文化冲突和碰撞中也不乏困惑和迷惘,但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亲人内在的情感依恋却没有减弱,面对很多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到冲击而日益流失的現状,他们认识到了在文化传承、弘扬和保护中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丁捷.文化认同,和谐边疆建设之魂[J].群众,2007(9)

【作者简介】潘雪玲(1980- ),女,广西南宁人,普洱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文化、民间文学;薛敬梅(1968- ),女,云南思茅人,普洱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

(责编 何田田)

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类高校的主体构成部分,他们的网络行为极具代表性,由于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典型特征。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网龄较长,上网次数频繁,以网络作为外界信息的主要获得窗口,上网目的以查资料看新闻以及娱乐为主,各类社交软件在他们的沟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群体整体上以积极和正面的态度对待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激进言论等,但是还需要信息安全教育和民族团结意识方面的正确引导;所以,民族类院校在应该正确的引导和影响少数名族学生的网络行为。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网络行为 意识形态教育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应该辩证的进行看待。作为民族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处于极为重要的部分,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利资源,尽量减小互联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趋利避害,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的引导,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民族团结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少数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种类及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网民使用网络的频率较高,已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要课余生活之一。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网络的诱惑往往难以自拔,经过调查总结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网络行为:

1.网络交往行为。以各类社交软件为主的交往渠道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方式,除此之外,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方式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声渠道,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发表各类言论。

2.网络信息搜集行为。网络可以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并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共享,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得各类信息,有时也可以通过信息渠道在网络上表达自身见解,获得他人的认同与共鸣。

3.网络娱乐行为。网络娱乐行为主要以网络游戏为主,丰富多彩的游戏类型,紧张刺激的游戏体验,使自制力不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其他娱乐行为包括影音视听、打牌下棋等行为,这些行为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休闲、消遣的主要娱乐方式。

二、民族类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殊性

少數民族高校由于其特殊性,在网络工作方面也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差异,网络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又是他们表达个人思想、进行发声的重要场所。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有极大的意义。

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了正负双方面的影响:

1.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正面影响。网络增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了知识层面。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的偏远地区以往的信息渠道闭塞。当他们接触网络后容易产生依赖性。大量的网络信息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流通,在高自由度的平台上进行共享,这些网络时代的优势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眼界开阔了,对世界的认知也变得完整起来。网络在无形中缩小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他人的交往距离,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人际关系交往能力。互联网能时间和空间的特点,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上能够敞开心扉,减小了交流障碍。

2.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现代网络文化中存在着落后文化,容易对涉世未深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使他们无法正确判断是非。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得不同地点不同时空的观念相互激荡与交融。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网络上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宣扬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其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其容易腐蚀青年人的思想。还有一些分裂势力、恐怖分子、宗教极端分子也擅长利用网络进行非法煽动,这些负面能量能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对校园安定、民族团结有着极大的威胁。

第二,网络环境众缺少监督使得传统道德价值观失范,容易使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混淆虚拟和现实,不计后果的进行错误信息的传播,进而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例如发表过激言论,传播计算机病毒,发布违法信息,浏览色情网站等等。在虚拟世界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旦失去了主观意识的道德约束,就容易导致道德价值失范。

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容易被网络文化降低。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不合时宜的尽情发泄将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造成伤害。现实生活中的失落,往往会造成心态上的失衡,选择逃避现实,进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自我保护,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产生情感社会化的心理问题,造成感情上的偏执或狭隘。

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教育与引导

在互联网浪潮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下,作为民族高校辅导员,应该适应时代变化,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优势条件,积极发挥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网络文化对他们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1.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宗教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尊重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是党的宗教政策是尊重和保护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绝对不是允许封建迷信活动以及“法轮功”等邪教毒害他人,绝不允许某些组织和个人打着所谓“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号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所以,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另一方面也要教育那些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会如何宗教信仰是否正当,给自己增加一双慧眼,识破各类披着宗教外衣的违法犯罪行为。

2.重视网络法制宣传和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由于网络信息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大学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方式和途径,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对待网上的各类信息,能够正确地区别错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正确的认知到哪类信息是可取的,哪类是不可取的。

3.定期开展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公德。通过开展各种网络教育、网络文化等文化活动,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文明氛围,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文化学习和科技领域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文明修养和文明上网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达,民族教育的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教育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和信息素养教育,对于民族教育的研究,领域,对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有着深远意义,使互联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M]. 中国书籍出版社 , 胡凯, 2013.

[2]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分析——以北邮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基础培训生为例[J].特木尔巴根,李彬.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03).

[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研究[J]. 谢雪莲.百色学院学报 . 2015 (06).

作者简介:焦艳鑫(1988.11—)男。本科学历。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历史告诉我们,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强化各级政府对民族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能力值得我们从事行政法治人员去思考。

关键词:依法管理;民族宗教;文化

在新形势下如何团结和帮助少数民族,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是值得我们从全面依法治国,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必须思考的事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和发展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和民族工作面临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意识,使少数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现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在创新中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

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民族宗教方面活动的合法与非法判断标准在于是否违背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违法的宗教活動既有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面,又有属于利用宗教达到不良目的的一面。宗教极端、宗教渗透则是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行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的监督管理”;其次是“政府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寺观教堂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三是“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和宗教活动制造混乱、违法犯罪,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其目的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不是去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团体的内部事务。这就明确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体、对象和目的。明确了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权力边际,树立了职权法定和权责统一的观念。

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

现阶段,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作用,充分挖掘和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干部群众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形成推动我国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刻认识文化产业是战略性、导向性、长远性的新兴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担当起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更好地发挥文化助推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

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努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跨越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国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实现文化跨越发展。

三、加强民族法治建设,完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要深刻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要全面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基本特征,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由于基础建设不足、起步晚、竞争能力比较弱;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总体上与东部地区发展绝对差距拉大、民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问题突出;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历史欠账较多,一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等。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依法对加强对民族宗教文化进行管理,首先为了保护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公民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权利,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使信教群众、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和正当权利不受侵犯和侵害。其次是为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提供服务,及时主动向宗教界宣传党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为中国宗教走出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主动为信教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宗教团体提供优良服务,着力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三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少数民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使中国宗教的发展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适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问题事关国家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族问题呈现出普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依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少数民族地区享有依法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为切实解决民族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制定了多项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初步形成由地方法规、行政规章、变通规定等构成的民族地方法律体系。

提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能力,就要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问题,坚决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所谓“民族”、“宗教”问题恶意炒作;集中力量对重点乡镇、村社、寺院和基层单位开展综合整治,着力攻克薄弱环节;依靠并发动群众,严密防范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铸造团结稳定的钢铁长城。

依法开展活动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理念:宗教界人士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在权利方面,宗教界按其章程开展活动,认定宗教教职人员,申请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组织宗教活动,设立宗教院校,选派和接受宗教留学人员,开展对外交往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接受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在义务方面,宗教界人士要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宗教团体必须依法进行登记;接受民政部门和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得超出章程规定范围从事活动,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申请设立宗教院校应当履行报批手续;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应当履行报批手续;选派和接受宗教留学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宗教界人士明确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活动,有助于他们切实履行职责,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依法治国在宗教事务领域的深入发展,需要宗教界人士树立依法维权的理念,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同时,宗教界人士在信教群众中有一定影响,他们知法、守法、用法,对广大信教群众会产生积极影响。

五、严格立法、提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

着力提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就要推进少数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要把少数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完善协调合作、社会服务、法律援助等机制,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要规范执法监管部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政策和做法,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社会。

要加强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完善有关民族工作的法规条例。要做好城市和散居地区民族工作,加强少数民族人口信息资源整合,构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城市和散居地区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要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坚持在法律范围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不能把涉及少數民族群众的民事和刑事问题归结为民族问题,不能把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完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保持干部队伍合理结构。

合法的宗教活动应遵循法制,承担法律的义务,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得到法律的认同和保护。宗教活动一旦突破了法制的边界,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就随之消失,脱离法制序列的宗教活动不仅丧失了来自公权力的认同和保护,相反还会成为法律惩戒的对象。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对合法的宗教活动,法律给予的不仅是支持和许可,更多的则是保护:保护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需求、保护宗教文化的发展、保护宗教活动场所等。对各种打着宗教旗号的非法违法活动,法律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对宗教极端主义,法律要坚决予以遏制。对境外敌对势力的一切宗教渗透行为,法律要坚决予以抵制。宗教活动和宗教行为只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才能拥有存在的空间,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这种理念正逐渐成为信教群众的一种广泛共识。

总之,依法管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民族宗教文化的价值理念,是人类社会自身组织行为的经验总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依法管理民族宗教宗教事务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是对涉及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科学化的体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理念的确立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共识,增强宗教事务管理的合力,提升宗教事务管理能力,推进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法学论坛,2010,6.

[2]  张化《社会转型与宗教管理模式的转变—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天生的民族性;研究不同民族的神话,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深入发掘其中的可贵精神和优秀品格,更是能为传统文化增色添彩。中国虽然是一个汉文化占据核心地位的文明古国,但现存的少数民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早已与汉族一起构成了难舍难分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份和谐与团结也离不开长久以来政府与学者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关注。由文日焕、王宪昭著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一书,便是针对少数民族的神话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展开的综合性论述。

相比于其他以某个民族为单独研究对象的著作,該书具有的概括性和完整性便是最大特色。作者致力于通过对大量产生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少数民族神话之间的横向比较,挖掘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进而去探讨不同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共性。因此,作者在组织全书内容时紧紧抓住了这一出发点,将全书分为“总论”与“分论”两大板块,并且将阐述的重点即综合性地概括论述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同特征的“总论”部分,放在了前面。鉴于历史上的神话普遍产生于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代,同时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凌乱性,因此通过比较研究寻找共性的方式,也是在这一文化领域实现认知上突破的关键。作者在第一章第二节《影响神话产生的主要因素》里便指出,无论是产生于什么时代和地域的神话传说,均来源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也就是说,神话一直是作为人类精神核心而存在的希望与梦想,是文化发展初期最朴素而简单的表现形式。

通过总论部分层层深入、清原正本的论述,作者对少数民族神话的特征、价值、类型、流变、影响一一进行了概括和阐释。随后“分论”部分将阐述的重点转向了神话传说所包含的世界的起源、人类的出现与重生等更加具体且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之上。一方面在“总论”中相关结论的支持下,作者在这一部分继续阐明了人类通过对世界和自身来源的幻想所表现出的了解自然、探索宇宙的渴望。另一方面也通过“图腾崇拜神话”“文化英雄神话”等内容揭示出人类正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才创造并推动了文学和艺术的不断发展。在最后一章《现象释原神话》中,作者归纳并描述了于各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中体现先民们试图通过淳朴简单的想象,为产生于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各种谜题寻找答案的努力。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腾飞提供了最根本、最核心的动力,也最终孕育出当今人类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体系。

上一篇:我国炼油化工行业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财务目标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