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贸易范文

2023-09-23

边境贸易范文第1篇

我国边境贸易始于1984年,但是关于边境贸易的文献研究较少。1994年,周建明先生在其《中国内陆边境贸易的区位研究》首次提出了适合我国的“边境贸易”概念,并且就边境贸易发展所需区位要素进行了探究。1996年,许嘉琳等人概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为例,探讨了边境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杨建文等人1997年在《我国边贸现状分析》中特别针对当时我国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提供了可行的对策。2003年,《吉林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现状研究》中,宋涛等人论述和分析了吉林省对俄罗斯贸易的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提出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的基本思路。2019年,董志崇立足于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边境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边境贸易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一)概念

边境贸易是指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和边民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包括边民互市、边境民间贸易和边境地方政府之间贸易以及其他边境地方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技术交流活动的总称。

(二)理论依据

边境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且特殊组成部分,其理论依据应该从区位、地缘、消费偏好等方面进行分析。

1. 区位比较优势理论

区位是主要是指事物占据的场所,含有位置关系、布局、位置等多方面的意义。“区位比较”则是对某地区地理上所拥有的可以低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良性作用、对于其他地区相比来说独特的优势的要素,比如说人口、社会、技术、地理等区位方面。延边地区的大图们江倡议(GTI)是东北亚地区首个此区域经济合作机构,是为推动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而确立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更有效地聚集了人口、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带动了边境地区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边境地区民族团结。

2. 地缘经济学说

地缘经济学是以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取代过去以军事斗争和政治关系来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双方的贸易和经济交往,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实现经济跨国区域合作的理论。相邻国家边境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可以说是区域经济在国际范围中的延伸,是一种跨国的区域合作。这种合作以各国的地缘优势和经济社会联系为基础,进行商品往来,对资本、技术、资源进行合理流动配置,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目标,按比较优势开展较为密切的产业和劳动地域分工,各国都可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3.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需求偏好理论的类似于重叠需求理论,即从消费者的偏好角度出发,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并且认为国家间贸易关系好坏程度是由其需求结构所决定。按照这一理论,地处边境的群体有着相似的消费热情也即是偏好相似,那么进行贸易的机率也会增大。

二、延边州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我国重要的边境地区之一。位于吉林省东部,相邻国家有朝鲜和俄罗斯。延边地区总人口210.14万,其中朝鲜族75.72万,占总人口的36%,延边地区地处边境近海,中朝边境线为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为232.7公里(延边州统计局,2018)。现有3个海关、11个口岸。1954年,在中央的政策支持下正式与朝鲜展开贸易往来,之后的1989年,又增加了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活动。特别是1992年国家实施边境开发战略以来,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之前的断续边境贸易发展也开始变得巩固稳定。如图1所示。

从1991年到1994年,延边地区边境贸易增长速度很快,贸易活动非常活跃,成为中国与两国的主要贸易方式。从1994年到1996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延边地区边境贸易急剧下滑,从2001年开始延边地区边境贸易渐渐的走出低谷,并且得到稳步的发展。2008年,因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延边地区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2009年和2010年,延边地区边境贸易总额分别为52147、58788万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3.6%。

数据来源:延边州统计年鉴

近三年延边地区对外贸易中,基本保持稳定趋势。2019年出口总额149.6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出口73.98亿元,增长25.1%;进口75.70亿元,下降2.6%。进出口逆差1.73亿元,比上年减少17.06亿元。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方式增速最快,占比从21.5%增长到49.2%,金额为73.64亿元;边境贸易降速发展从占比60.6%到28.7%,金额为43.01亿元。延边地区进行边境贸易的优势首先区位上,“一眼望三国”防川就是延边州所在地。作为东北三省的腹地,历史上又与俄罗斯以及朝鲜有着深远的贸易渊源。早期延边人民在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就与俄罗斯商贩进行经济活动,当时主要是靠小贩自身携带一些重金属;然后口岸众多,对外交通便利,有11个对朝、俄的通商口岸,口岸过货量占了全省的90%以上,另外朝阳川国际机场可以直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环日本海各国,水运方面还有图们江是我国唯一一个内陆可以进入日本海的通道;又因为自身民族性—朝鲜族的语言优势与文化共性,与朝鲜韩国进行经济活动时基本无障碍;最后是政府方面,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相关举措都向延边地区倾斜,政府每年都开展招商引资会议。

三、延边州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企业贸易结构,培养专属人才

2020年是关键一年,既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又是“十四五”将要开启之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跟引进先进产业技术,延长企业产业生产链,逐渐提高技术含量高产品比重,向精细加工产业发展转型,丰富产品数量的同时也完善门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人才的补充以及相关专业的设立,契合地区加入全球化的同时,稳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助力对外贸易。

(二)稳定边境贸易秩序,把控产品质量

目前延边地区边境贸易主要依靠初级产品。边境贸易环境和互市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边境贸易的秩序完善。稳定秩序,可以为边境贸易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通过协商统一贸易规则,贸易部门加强质量检验与管理,配合适宜的奖惩制度,对劣质产品加大打击力度,可以稳定贸易市场提高积极性。防治职权的滥用与乱用,与国际接轨实施最新市场准入规则,进行多元经营,对应治理。

(三)设立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自贸区设立对于对方开放来说相当于支点作用,是融入全球化,带动区域成长的重要举措。延边地区地处三国交界,更是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利用优势推动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可以完善和发展区域经济带。借助自贸区建设,提高区域发展速度和经济的竞争力,完善产业结构和服务体系,在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双边跨境生产推动区域内的商品自由流通,带动双边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摘要:延边地区边境贸易经济活动由来已久,在吉林省对外经济活动中也占据了重要的经济地位。由于国家贸易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在经济活动中延边地区的对外贸易一直都很顺利。优越的区位加上有利的交通和口岸条件,更加增强了对外贸易经济活力。促进边境贸易有利于地区稳定,对该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本文着眼于延边边境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延边,边境贸易,对策

参考文献

[1] 杨建文,冯云飞.我国边贸发展现状分析[J].上海经济,1997(06):23-25.

[2] 周建明.我国内陆边境贸易的区位研究[J].地理科学,1994(04):297-305.

[3] 许嘉琳,赵济,王宣同.边境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为例[J].地理研究,1996(02):35-43.

[4] 宋涛,于国政.吉林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现状研究[J].经济地理,2003(01):92-96.

[5] 董志崇.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19(03):9-10.

[6] 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1.

[7] 李光辉.2019中国沿边开放发展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0:59-68.

边境贸易范文第2篇

[摘要] 中越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贸易交往比较频繁,贸易额也在不断地增长,对两国的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越边境贸易的一些特点、目前面临的困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不稳定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广西 越南 边境贸易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中越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两国的传统友好、平等、互利、互信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迅速的恢复发展,双方都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两国的边境贸易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尤其广西具有中国联系越南最便捷的地理优势,与越南的经贸将更为密切,经济合作也将更加广泛。广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对越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一、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府高度重视。越南政府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和投资,积极鼓励企业增加进出口,大胆革新法律法规,为广西与越南贸易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二是产品结构具有互补性。广西出口到越南的产品主要是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等,越南出口到广西的商品主要以农、林、水产品为主。三是边境贸易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经营。广西与越南在进行边贸的过程中,交通便利的优势促使双方可以采用很多渠道进行贸易,双方的贸易层次也很明显。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集体、个人参与的多元化的小额贸易和易货贸易;家口岸、地方口岸、过境、转口口岸一起的边境贸易;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方贸易三种边境贸易形式并存,但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982年9月~1988年9月)。我国有组织、有控制地先后开办了9个贸易点,允许越南边民前来参加集市贸易。这些贸易既起到了宣传作用,也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的启动,改善了边民的生活。(2)快速增长阶段(1988年9月~2002年11月)。自1989年初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大力搞活、拓展边境贸易,并提出了“通贸兴边”的战略。自此,广西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商品成交额每年成倍增长,商品品种也由以前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向工业制成品和生产资料发展。边境贸易也逐渐向越南内地的河内、海防以及胡志明市延伸。(3)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第四次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开始启动,广西边境贸易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广西边境贸易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额达24.66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87.1%。2001年中越双边贸易额为28.15亿美元,增长14.2%,其中中国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17.4%,进口10.1亿美元,增长8.8%。2003年中越贸易总额达到46.34亿美元,增长42%,占越南贸易总额的10.34%。据越南海关统计,2004年中越贸易总额达71.9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7.68%。与此同时,广西与越南的贸易,基本上呈现出一种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贸易结构逐步改善的态势。越南已连续5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

根据南宁海关的统计资料,2004年广西与越南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广西对东盟贸易总额的55%。 2005年广西与越南的边境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1042万美元, 而2006年双方贸易额约15亿美元。占中国与越南贸易总额的近六分之一,增速高达50%。

二、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目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双方在边境贸易口岸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双方管理部门采用一般贸易的管理手段对待边境贸易的管理;在通关手续方面,程序烦琐、费用高,使得很多企业或个人因难以达到要求而被迫放弃;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给商品用户造成巨大损失。

2.税收优惠政策无法落实。税务部门对待税收使用的政策是“征多少抵多少,征得少抵得少、缴得多。”这样,国家给予的减半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实际就无法落实。中越两国边贸结算绝大多数为人民币,税务机关无法给予边贸出口企业退税;财政部相关文件有:自2004年1月1日起,广西口岸从越南进口的蔬菜水果类产品,已停止执行关税和增值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由于此类产品是广西自越南进口的大宗产品,关税的提高使进口成本大幅度上升,导致进口量减少,企业在申请出口退税时必须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引起越方众多不便。

3.口岸和边贸互市点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有些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口岸没有国门、验货场、储货仓,口岸功能无法发挥应有的整体效用,远远跟不上口岸物流快速增长的需求。互市市场建设还不够完善,仓储装卸能力低,旅馆等服务设施还不配套。

4.配额管制限制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在广西,边境贸易的多种商品受进出口配额的管制。越南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热带产品、矿产原料等,在国内有较大市场;而我国的轻工日用品在越南也有较大需求;双方由于受配额的限制,无法进行自由交换。

三、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中越边境地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地带,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的前沿,发展边境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过制定和规范边贸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管理,加快通关速度,中越边贸将会有更大的发展。针对当前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状况对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所做的建议有:

1.加快交通建设。加快交通口岸的建设步伐能明显出促进双方物流规模化发展。广西与越南要更好的开展边境贸易,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双方之间的桥梁建立起来,修路建桥是很必要的,为双方进行多边、多形式贸易打下坚实基础。用崭新的视角来进行双方的边贸活动。

2.利用边境贸易积极构建广西—越南跨国产业链。广西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已经为广西与越南形成良好的一体化经贸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构建双边国际化产业链和扩大进出口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双方具备了组合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出口的条件,具有海陆相连的跨国贸易优势。

3.双方加大经济合作。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广西和越南的有关决策者都应具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加强广西与越南合作,用崭新的视角来进行双方的边贸活动。

4.改良小额贸易退税政策。由于广西与越南在进行边境贸易时是以人民币结算为主要方式,边境贸易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增加了地方财政的负担,因此,要通过多方政策联动,把边贸优势转化为税收优势,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以此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对边贸中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货物给予退税,这样既鼓励边贸多出口,也有利于巩固人民币的信用,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5.放宽政策取消部分限制。国家应该给予边境地区贸易长期稳定的政策,鼓励边民积极参与边贸经营。放宽边民互市贸易商品的限制,给予参与边贸经营的边民以一定的扶持,适当放宽对越南大宗进口商品的限制,减少中越贸易顺差,促进边贸健康发展,边境贸易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6.推行外贸代理制。要加快双方边贸的发展,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改良目前的贸易制。在双方推行代理制,不仅可以使边境贸易改变过去的传统做法,而且可以转移部分风险,缓解当地的财政压力。

7.采取贸易自由化措施。中越双方都应该采取贸易自由化措施,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强双方在关税和非关税等方面的贸易门槛。

8.大力挖掘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广西与越南的边贸资源具有互補及竞争性,因此双方都应该大力挖掘自己国内的资源,产品应该扬长避短。越南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提供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广西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能向越南提供生产、生活的工业制成品。双方互惠互利,前景大好。

参考文献:

[1]田孟清钟金伶:广西(中越)边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第27卷第3期

[2]周英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边境贸易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19卷第3期

[3](越南)阮文历:越南—广西贸易现状、前景和发展措施.东南亚纵横,2004第11期

[4]周毅覃合:“两廊一圈”与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6期

[5]张建中:广西与越南贸易互补性研究.东南亚纵横,2006.1

边境贸易范文第3篇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贸易规模的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迅速发展,2013年全年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为4.63万亿元,较2012年的2.94万亿元同比增长57%,反映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度飞速增长。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也在逐年扩大,然而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却相对缓慢,人民币结算量与贸易量严重失衡。因此,在今后同中亚国家经贸往来中有必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结算,这对加快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缓慢

(一)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与跨境贸易量失衡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间贸易增长迅速。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为460亿美元,大约是建交之初的100倍;到2013年,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然而,巨大的贸易量并未带来巨额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人民币结算量与贸易量严重失衡的问题。以中国新疆为例,新疆作为全国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2010年6月22日运行,2010年9月新疆又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准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的试点省区,但新疆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比较缓慢。2012年新疆与中亚五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12.01%,而同为边境省区的云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为31.42%,远高于新疆地区。

(二)目前中国和中亚国家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主要为美元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发布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情况调研报告》,中国与中亚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近年来虽然有所增加,但比重较小,以2009年至2010年6月末人民币结算规模为例,从总量看,美元结算占比高达95.2%,而人民币结算占比不足0.01%,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般贸易中,中亚国家以出口能源为主,美元外汇储备通常较多,在交易习惯上更偏向美元;二是边境贸易中,受旅购贸易和人民币结算监管的影响,主要采用美元现钞结算。

相对于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美元结算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方面,美元结算会增加贸易方的兑换成本,贸易双方如果不用本币进行结算,进出口贸易则均需进行外汇兑换,从而增加额外的兑换成本;另一方面,美元结算会增加汇率波动风险,为应对金融危机,截至2013年美国已经实施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该政策的效果之一就是美元相对大部分国家货币走低,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反映美元汇率综合变动的美元有效汇率指数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的2008年末为101.02点,到2014年1月5日已经跌至80.88,下降了20多点,这对中国出口方极为不利,此外美元贬值还会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

二、 制约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因素

(一)现有贸易结构弱化了我方定价和选择结算货币的地位

从中国同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结构来看,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的轻工产品如机电和纺织产品等为主,进口则以国内短缺的资源型产品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以2012年中哈贸易结构为例,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矿产品,出口额为115.7亿美元,占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0.2%;哈萨克斯坦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进口额为30.7亿美元,占哈萨克斯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1%。而中国对中亚国家资源类产品正好具有刚性需求,因此交易话语权掌握在对方手中,中方通常被动接受对方习惯且外汇储备量较大的美元计价。

(二)美元现钞结汇量居高不下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在新疆乌鲁木齐二级口岸中常常可以看到中亚商人携带美元现钞购买中国货物的情形。一方面,许多中亚客商银行结算意识淡薄,并且为规避税费和高额汇费,倾向于现钞结算。以哈萨克斯坦为例,银行汇费高达5‰;另一方面,人民币现金结算受到监管,例如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18号文件规定,出入境每人每次携带人民币不得超过20000元,因此中国新疆与中亚的边贸以美元现钞结算为主。大量的美元现钞结算不但影响银行对货币流量的监管,还直接限制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三)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且缺少回流渠道影响人民币结算功能

人民币未能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通过投资渠道的人民币跨境流通困难。中亚国家很多企业或个人持有人民币除了进口中国商品和服务,存放银行之外,并无其他合法运用的渠道,无法实现将持有的人民币流回中国境内进行保值增值的投资需求。此外,持有人民币很难像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那样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丰富的投资避险工具,因而中亚贸易伙伴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不高。人民币回流渠道还不够完善,体现在中亚区域人民币市场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够自我循环和平衡运作。举例来说,中亚五国境外人民币往来账户数量较少,其中土库曼斯坦还没有设立相关账户,人民币结算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

(四)人民币兑哈萨克斯坦货币坚戈实现现汇挂牌交易一定程度上制约人民币结算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主要的贸易伙伴。2011年6月28日中国银行新疆分行正式推出人民币对坚戈直接汇率项下的坚戈现汇业务,标志着中哈贸易结算进入直接汇率的市场化阶段。中国银行新疆分行随后还推出坚戈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远期结售汇等产品。从贸易结算角度来看,坚戈现汇交易有利于促进中哈贸易便利化,但是从人民币结算以及人民币走向中亚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哈贸易进行坚戈结算会影响人民币结算规模以及哈萨克斯坦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直接制约了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

三、 构建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加强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提升人民币区域影响力

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政治经济关系有了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已有的合作,拓展新兴的合作领域,如教育、文化、科技、环保、农业、基础设施等。截至2013年,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已加入WTO,哈萨克斯坦也在入世谈判中,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体制共性增多,为未来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但目前中国和中亚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进展相比其它领域较少,一方面是由于中亚国家持有较为审慎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俄美等大国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博弈。在此背景下,中国应继续加强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之外的合作,弱化中亚国家对“中国威胁论”的态度,深化人民币在中亚区域的影响力。毕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技术层面上问题不大,能够顺利实施,关键还取决于中亚各国领导人对中国以及人民币的态度。具体来说,中国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贷款形式加强资本项下输出,加强对中亚国家的援助和援建,尤其是农业和基础设施方面,提高人民币在中亚国家形象。

(二)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增强人民币结算话语权

目前,中国出口至中亚国家的产品很多是低附加值的产品,竞争力不强,随着中国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提升,很多轻工业产品在价格上已不具备竞争优势,很多中亚客商选择越南、土耳其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贸易。即便选择进口中国产品,也会极力压低价格,并对产品提出苛刻要求,例如出口哈萨克斯坦的鞋类产品,不得显示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信息等。因此中国企业有必要针对中亚五国的市场需求改良自身产品,多出口附加值高的产品,以此拓展中亚的中高端市场。只有出口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才会增强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话语权,也才会有更多的中亚贸易伙伴愿意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同时出口企业人民币付汇也会随之增多,有利于逐步平衡进出口人民币结算差额。中国政府可以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中亚国家如果担心货币的清偿问题,可以由政府出面,对银行、出口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信用担保,对结算的差额以国际储备货币进行清偿,从而消除中亚国家银行、企业的顾虑,增强其对人民币结算的接受程度。

(三)建立统一的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体系

目前,中亚国家中资银行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需要。要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必须要加快商业银行“走出去”的步伐,建立分布广泛、功能完备的结算网络,才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运营。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加快中资金融机构在中亚国家的布局,在中亚国家发达城市增设分支机构,并利用各商业银行已有的境外人民币支付清算网络,积极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直接为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清算服务,为中亚国家接受和使用人民币的市场主体提供清算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在中亚国家扩大与境外参加行的代理清算网络。从某种程度上看,中资银行与境外参加行代理清算协议的数量和广泛程度会决定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境外渠道的发达程度,所以中资银行有必要继续增加与境外参加行签署人民币清算协议形成覆盖重点区域的代理清算网络。此外,中国还应与中亚五国积极合作,搭建跨国金融信息交流平台,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结算信息共享机制,从而促进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全面开展。

(四)完善人民币循环机制,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

目前,海外人民币资金还存在缺乏投资渠道的问题。虽然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将人民币投入海外市场,但这些人民币最终还会落到企业、个人和投资者的手上,因此,大量的人民币必须要有通畅的投资渠道,使持有者能够获得利润,人民币才会被其它国家认可和接受。可以通过适当放宽资本与金融账户管制,积极鼓励国内企业直接用人民币去中亚五国进行直接投资,创新人民币金融产品。具体来说,可以推进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覆盖贸易金融、零售业务、专业融资、资金清算、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等众多领域跨境人民币产品体系,为境外人民币的投资回流提供有效路径。通过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使人民币在中亚乃至海外沉淀下来,形成海外人民币市场;另一方面,人民币也能够以投资的方式回到中国市场,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顺畅的人民币资金流。

(五)尝试在霍尔果斯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随着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的快速增长及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会越来越国际化,向中亚区域流出的数量将越来越大,人民币离岸业务也将自然而然地产生。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具备相当规模和健全金融制度的离岸中心来实现离岸人民币的供给,以及完成离岸人民币的回流与监管。2011年12月2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和哈方区成功实现对接封关运营,中哈两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定位正式确立。该中心是跨境经济贸易区和区域合作项目,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合作的示范区。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在霍尔果斯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从而进一步密切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衔接联系,密切我国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往来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科学,2011,(4).

[2]薛炜.中国(新疆)边境贸易发展与跨境人民币结算问题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2,(2).

[3]张新存.对中哈两国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设想[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8).

[4]李石凯,杨公齐.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3).

[5]秦放鸣.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6]邢辉,裴忠良.从阿拉山口口岸跨境货币流通看本币结算的可行性[J],中国金融,2009(14).

[7]玉素甫·阿布来提.中国与中亚五国对外贸易中本币结算问题研究[J],新疆财经,2008(3).

边境贸易范文第4篇

目前,农十师一方面依托市场,扩产增能,走规模化之路;另一方面加快下游产品、终端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走产业化之路。同时,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商贸物流大文章,加快培育旅游产业。而便捷的交通,在农十师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该师副师长李广申对记者说:“‘十五’期间,农十师通过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加大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5年来,全师累计实现生产总值32.8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1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占建师以来全师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7%。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和支持。”

“十五”期间,是农十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投资规模最大的5年。5年来,农十师陆续实施了扶贫公路、通县公路、县际公路、农村公路等项目,新建公路54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5.44亿元,占农十师“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超过前47年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和。其中,完成兵团经济主干道107公里,团场经济主干道379公里,通营、连道路55公里,新建客运站7座。这些道路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团场的交通环境,而且带动了团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团场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该师道路运输企业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兵团“1+8”文件精神,结合道路运输业的特点,确立了“以师中心站管理团场站”,“以站扩线,以线增车,以车增效”的发展思路。近年来,通过对团场客运站点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师客运站为中心、以团场客运站为依托的师、团、营、连社会化客运服务网络,使广大团场连队职工坐上了“经济车”、“方便车”、“安全车”。

这5年是农十师公路交通建设规模投资最大、建设项目最多、发展最快、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其中凝聚了国家、兵团各级的不懈努力。

农十师交通局局长买玉江说,农十师的团场大多分布在边境线上,点多面广。近年来,农十师交通基础设施在国家和兵团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团场连接国省道的道路已全部修通,大部分团场实现了连连通和户户通。今年秋季,一八五团至一八六团克特公路全线完工,过去通行两团之间需要绕行国道、省道230公里,现在公路穿过沙漠只有76公里。该条公路的建成不但拉近了了两个团场的距离,对边防的稳定和巩固也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而兵团经济主干线――农十师一八四团至农八师一四九团160公里二级公路的兴建,将促进两师相互交流,对两地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十师一八五团、一八六团、青河农场以及一八一团固守着漫长的边境线。为了拴心留人、巩固边防,农十师交通局在交通建设上首先考虑的是边境连队的道路建设。

在边境团场一八六团,记者参观了刚刚建好的国门广场。据了解,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改善、道路的硬质化,该地区口岸贸易空前繁荣。2006年,吉木乃口岸过货量达19万吨,成为新疆第三大贸易口岸。该团抓住机遇,投资100多万元建设2号货场货台和道路,改善了商贸流通仓储设施条件,吸引了众多客户。目前,全团有从事服务业人员200多人,年营业收入1000多万元。农业职工利用冬闲从事货场装运,拓宽了增收渠道。团场安达物流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突破570万元。同时,该团还对境外农业土地开发进行了有益尝试,建成了一座砖厂,为团场走出国门寻求发展积累了经验。2006年,该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资385.6万元建设连队连部道路15.17公里,进一步改善了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走进西北边境第一连,当一排排镶嵌着白瓷砖和红琉璃瓦的砖房,一条条笔直的巷道,宽敞明亮的连队办公室、阅览室呈现在眼前时,记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八五团团长赵传光说,一八五团有11个农业连队分布在界河沿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过去,冬季大雪封路,夏天烈日炎炎,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天气有42天,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近几年,该团党委抓住“金边工程”和38个重点边境团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把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改造职工危旧住房作为增强团场吸引力、凝聚力,带动

二、三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的中心工作。团党委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阶段实施、连片建设、建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中心区、教育卫生区、公园区和居住区。近年来,该团累计投资1.11亿元进行团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新建客运站824平方米,完成城镇道路建设12.89公里,新建了建设路、文化路、民兵路、国防路、友谊路和屯垦路6条主干道,实施了小城镇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使团部小城镇建设粗具规模。

一八三团二连地处山口,1年刮大风时间长达100多天,自然环境恶劣。记者看到,这个连队虽然没有沥青路通达,但连队内部道路已全部实现了硬质化,职工危旧住房已按照设计规划全部改造完毕。该连连部集办公室、客运站、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小卖部等为一体,建筑物均美观、大方、实用。按照师交通局的安排,这个连队每10天或半个月通1次班车,以方便职工出行。

沿着国防公路在山里绕行,不时可以看到有边防战士在修砂石路。我们驱车来到了比边防部队的连队还要接近边境线的一八三团三连。记者看到,这个连队的住房和道路已经全部改造完毕。该连指导员是个爱美的女性。她说,因为这里风大、虫多、路差,过去她从没穿过高跟鞋和裙子,都是穿迷彩服。现在连队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三横四纵的水泥路把职工住房连在了一起,爱美的女人也可以美一美了。

在一八七团十一连,记者感觉仿佛到了一座公园,花草树木十分繁茂,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门前都有拖拉机、各种农机具和摩托车。在一八八团四连,记者看到,虽然有的职工家的院墙还没有建好,但水泥路却已修到了大门口。在该团十二连,连长对记者说,他曾在这里当过9年的指导员。过去路况很差,车进不来,人出不去。现在路通了,带动了人流、物流、车流。每年,连队种的哈密瓜都被外地的客商抢购一空,连队人均收入可达1.6万元。

位于一八五团一连的白沙湖,四周是沙山,山上野生花草树木繁茂,美景怡人。今年,该师已安排部署新建通往白沙湖的路段和停车场。到道路畅通时,一八五团的鸣沙山、眼睛山、白桦林、白沙湖、额尔齐斯河出境口、界碑、口岸就连为一体了,旅游业将成为该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边境贸易范文第5篇

第一条 为使保险货物在水路、铁路、公路和联运运输中,因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并加强货物的安全防损工作,以利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特举办保险。

保险责任

第二条 本保险分为基本险和综合险两种。保险货物遭受损失时,保险人按承保险别的责任范围负赔偿责任。

(一)基本险:

1.因火灾、爆炸、雷电、冰雹、暴风、暴雨、洪水、地震、海啸、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所造成的损失;

2.由于运输工具发生碰撞、搁浅、触礁、倾覆、沉没、出轨或隧道、码头坍塌所造成的损失; 3.在装货、卸货或转载时因遭受不属于包装质量不善或装卸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损失; 4.按国家规定或一般惯例应分摊的共同海损的费用;

5.在发生上述灾害、事故时,因纷乱而造成货物的散失及因施救或保护货物所支付的直接合理的费用。

(二)综合险:本保险除包括基本险责任外,保险人还负责赔偿:

1.因受震动、碰撞、挤压而造成货物破碎、弯曲、凹瘪、折断、开裂或包装破裂致使货物散失的损失;

2.液体货物因受震动、碰撞或挤压致使所用容器(包括封口)损坏而渗漏的损失,或用液体保藏的货物因液体渗漏而造成保藏货物腐烂变质的损失;

3.遭受盗窃或整件提货不着的损失; 4.符合安全运输规定而遭受雨淋所致的损失。

除外责任

第三条 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险货物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1.战争或军事行动; 2.核事件或核爆炸;

3.保险货物本身的缺陷或自然损耗,以及由于包装不善; 4.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 5.全程是公路货物运输的,盗窃和整件提货不着的损失; 6.其他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责任起迄

第四条 保险责任自签发保险凭证和保险货物离起运地发货人的最后一个仓库或储运处所时起,至该保险凭证上注明的目的地的收货人在当地的第一个仓库或储存处所时终止。但保险货物运抵目的地后,如果收货人未及时提货,则保险责任的终止期最多延长至以收货人接到《到货通知单》后的十五天为限(以邮戳日期为准)。

保险金额

第五条

保险价值为货物的实际价值,按货物的实际价值或货物的实际价值加运杂费确定。保险金额由投保人参照保险价值自行确定,并在保险合同中载明。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保险人应当退还相应的保险费。

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义务

第六条 投保人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如实回答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的询问。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保险合同自保险人的解约通知书到达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时解除。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第七条 投保人在保险人签发保险凭证的同时,应按照保险费率,一次交清应付的保险费。若投保人未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费交付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条 被保险人应严格遵守国家及交通运输部门关于安全运输的各项规定。还应当接受并协助保险人对保险货物进行的查验防损工作,货物包装必须符合国家和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对于因被保险人未遵守上述约定而导致保险事故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对于因被保险人未遵守上述约定而导致损失扩大的,保险人对扩大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

第九条 货物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被保险人获悉后,应立即通知保险人的当地保险机构并应迅速采取施救和保护措施防止或减少货物损失。

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的,保险人对无法确定的部分,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保险人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及时知道或者应当及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除外。

赔偿处理

第十条 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申请索赔时,必须提供下列有关单证: 1.保险凭证、运单(货票)、提货单、发货票;

2.承运部门签发的货运记录、普通记录、交接验收记录、鉴定书; 3.收货单位的入库记录、检验报告、损失清单及救护货物所支付的直接费用的单据。 收到被保险人的赔偿请求后,应当及时就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出核定,并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情形复杂的,保险人在收到被保险人的赔偿请求并提供理赔所需资料后三十日内未能核定保险责任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根据实际情形商议合理期间,保险人在商定的期间内作出核定结果并通知被保险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有关赔偿金额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义务。

第十一条 货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按货价确定保险金额的,保险人根据实际损失按起运地货价计算赔偿;按货价加运杂费确定保险金额的,保险人根据实际损失按起运地货价加运杂费计算。但最高赔偿金额以保险金额为限。

第十二条 如果被保险人投保不足,保险金额低于货价时,保险人对其损失金额及支付的施救保护费用按保险金额与货价的比例计算赔偿。保险人对货物损失的赔偿金额,以及因施救或保护货物所支付的直接、合理的费用,应分别计算,并各以不超过保险金额为限。

第十三条 货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如果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有关约定,应当由承运人或其他第三者负责赔偿部分或全部的,被保险人应首先向承运人或其他第三者索赔。如被保险人提出要求,保险人也可以先予赔偿,但被保险人应签发权益转让书给保险人,并协助保险人向责任方追偿。

第十四条 经双方协商同意,保险人可将其享有的保险财产残余部分的权益作价折归被保险人,并可在保险赔偿金中直接扣除。

第十五条 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发生争议时,应当实事求是,协商解决,双方不能达成协议时,可以提交仲裁机关或法院处理。

上一篇:贸易经济下一篇:经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