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论文范文

2023-12-16

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国家发展,科技进步,人才是基础;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是支撑;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关键。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发展的优势,如何提高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数量,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保障,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所必须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人才;创新;培养

人才,人中之有才华者,既有谋事之才、谋略之才,又有将帅之才、栋梁之才。一个国家人才的众寡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存亡。而作为人才中的翘楚,创新之才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里不辱使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一、何为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型人才,一是要具有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与崇高的献身精神。必须把个人的内在创新品质和追求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需求有机结合,服从于社会与人类的整体需求;把当前的创新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并服从于民族振兴的长远目标;把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行为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有机结合,并服从于社会的价值标准。二是要具有强烈的探知欲和坚实的基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拥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才能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才能在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中尋找到新的结合点。三是要具有独特、科学的创新思维。创新需要思维科学的支持。只有实现创新思维的科学化,才能使创新成为理性的过程,也才能保证创新的科学化。重视思维科学,提高创新人才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民族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的关键举措之一。四是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创新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问题的提出、思维的发散到得到创新成果再到成果转化为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社会产品或成果。有效的创新活动最终都表现为现实的创业过程。只有使创新同时成为不间断的创业过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赋予创新以现实意义并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二、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是实施国家科技计划,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中国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1997年,中国政府采纳科学家的建议,决定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点基础研究。这是中国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973计划的实施,实现了国家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的部署,建立了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导向“双力驱动”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完善了基础研究布局。大量的科研项目不仅缔造了许多创新型人才,更为中国的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是依托国家创新基地,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原始创新的源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核心基地和孕育中国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不仅凝聚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而且通过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培养和培训一批工程技术人才。

三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人才向企业集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促进了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人才资源相互流动和共享,探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提升了企业人才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式,在促进各方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结构和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的着力点,人才在合作中改善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升了素质和水平。

四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凝聚创新创业人才。国家高新区自创建以来,始终高举创新创业的旗帜,不断聚集创新资源,凝聚了大批高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形成了以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为重要组成、涵盖各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成为创新人才的富集地和技术创新的集聚区。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高新区将人才工作作为应对危机、优化结构的重要抓手,不断积累发展后劲,使越来越多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选择国家高新区作为实现梦想、成就事业的平台,海外归国人才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培育国内优秀人才。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加快中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提升中国整体科研水平、培养国内优秀人才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科技部通过鼓励和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和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的科学工程,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平台,分享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才水平和竞争能力。

三、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新型人才占总人口比例低。中国人口总量居全球之首,人才的总量虽然也很大,但是在人口总数占的比例却很低,创新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中国人才危机的核心,制约了中国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是创新型人才质量有待提高。虽然中国人才的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总体水平不高,这与中国总体的科技实力不强的大背景相一致。中国还存在许多科学机构或者企业是学习转化国外先进技术,原创能力明显不足,要想从科技大国转向科技强国,我们必须增强民族创造力,真正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三是创新型人才分布不够合理。中国创新型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技研究所,企业科研队伍的科研能力有限。由于科技社会转化机制不完善,导致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产品,企业与研究机构没有较好的结合,研究经费限制等因素也影响了中国科学发展的步伐。

四是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为了促进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鼓励出国留学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但是出国留学人口中,回国和滞留人数的比例达到了1∶3,与国际上较合理的回国和滞留人数比例(2∶1)相去甚远。美国的技术移民中,华人增长的速度最快、人数最多。这可能跟国内科研的环境有关,国内没有发达国家一样的巨额科研经费的投入,另外国内学术环境的不良也可能是大量留学人员不回国的原因之一。

四、对于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意识。创新型人才是价值创造的核心力量,各国政府都为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制定了完备的政策,从创新型人才的获取、测评、培训、绩效与薪酬管理、创新型人才的保护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管理链,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开发方面,根据工作分析和未来发展要求,依据其个人秉赋和潜能,对创新型人才分层分类管理,从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选择人才开发的项目,为他们的价值创造提供优良的环境和平台。

二是制定创新型人才吸引战略,营造人才流动与競争机制。世界经济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对人才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程度,各国把人才战略纳入到宏观战略管理框架内,纷纷制定了新的人才吸引战略。就中国而言,要根据人才流动规律,建立国际化人才市场,积极采取以吸引为主的政策,用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吸引外流人才回归。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引才、留才环境。引进人才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吸引外部人才的制度,创造一个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软、硬环境,这对为人才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活力、提高效能有着直接作用。保留人才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建立积极的用人机制和注重对人才感情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留住人才”工程。其次,要建立“良性互动”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流动是人才自身成长规律的要求,只有对人才资源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开发,才能保证科技人员才能的继续增长和充分发挥。再次,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避免了“为拿文凭而上学”、“为晋职称而搞成果”的功利主义倾向,使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为企业、为国家做贡献上。

三是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开发机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要实现人才资源的良性开发,必须不断增加人才的“知识储量”和“技能积累”,即对人才进行持续、稳定的规范化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保持人才资源的后劲,向人才灌输“终身教育”的观念。

四是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效绩评价机制,创造用好人的前提条件形成重真才实学、重业绩的人才评价机制。准确评价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前提条件,在人才的评价上务必要走出重学历资历、轻工作实绩的误区。要认真研究评价人才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人才业绩,制定分析,判断人才价值的科学评价标准,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待遇。

五是形成科学合理、动力十足的激励机制,解决人才价值分配问题。鼓励创新创造,使人才结构得到优化配置,可以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让人才的价值得到最大实现,不断拓宽人才的知识领域,使他们有一种求新立意和创新意识,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才能的舞台,使人才总量幅度有所提高,质量产生新的飞跃。在鼓励创新创造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人才有一定责任感、紧迫感和成就感,努力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因此实施人才战略,必须形成科学合理、动力十足的激励机制,解决人才价值分配的问题。

总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人才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手段,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创造人才辈出和成果不断涌现的崭新局面,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必然的选择。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必须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全民族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 吴 迪]

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以“技师工作室”为抓手,创新工作载体、统筹培养规划、强化多方激励,发挥技师团队优势,持续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培育造就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技能达标的操作员工队伍,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油田的持续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技师;高技能人才;建设

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位于渤海莱州湾畔,工区面积1100平方米,地跨三个区县市10个乡镇。已勘探开发24年,累计采油1800多万吨。近年来,该厂以“实现持续稳产,建设和谐清河”为目标,从企业发展、队伍建设、员工成长需要出发,以“技师工作室”为抓手,创新工作载体、统筹培养规划、强化多方激励,由湖北省首席技师张义铁领衔,发挥技师团队优势,持续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培育造就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技能达标的操作员工队伍,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油田的持续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全厂有高级技师10人,技师90人,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操作员工总数26.8%。多次被授予“江汉油田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单位”、“江汉油田导师带徒活动先进单位”和“江汉油田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下属南区工作站2010年被授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岗位练兵先进集体”。

1、搭建活动平台,激发技师团队活力

技师是职工队伍的“精华”,是一线生产的“生力军”。“十一五”期间,油田按照上级要求加快了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该厂高技能人才队伍也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开展厂“内部技师”聘任以来,全厂技师总数已达到183人(动态技师83人)。2007年,为充分使用好、激励好、发挥好技师群体的作用,获得中石化技术比武金牌的高级技师张义铁率先成立起“张义铁工作室”。在此基础上,厂里出台扶持政策,成立了厂级“技师协会”,矿大队级“技师工作站”,基层队“技师工作室”,三级技师工作室平台使全厂技师都找到了自己的“组织”,让全厂高技能人才都找到了发挥更大作用的阵地。

“技师工作室”建立后,高度重视工作室的规范管理,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为技师干事创业的平台。厂里为每个技师工作室都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场所,拨付专款添置了硬件设施,专门出台了《清河采油厂技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对“技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工作制度、考核办法做出了具体规定,站级技师工作室由主管职教工作的副书记、技术副站长牵头,聘任高级技师做技术负责人,指派专人对工作室日常管理、活动安排和效果跟踪等实施督导。基层技师工作室由队主要干部挂帅,推选经验丰富的技师担当“技师组长”,技术干部、高级技师、技师等技术能手为骨干,吸纳有成才意愿的技能操作人员加入。三级技师工作室网络,帮助每名工作室成员明确攻关目标、丰富技能知识,设计共同攻关路线,实现共同成长。全厂的技师工作室实现了运行规范、管理科学、保障有力,不仅在提升基层职工素质、培养基层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职工中的感召力也不断增强。

在加强技师工作室管理的同时,不断拓展工作室的内涵和外延,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技能人才成長进步的平台。为进一步促进技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在实体工作室网络基础上,我们利用网上信息平台,开通了网络“技师空间”,开展网上教学、答疑和交流,展示技师技术成果,面向全厂征集攻关课题,推行技师“课题招标”,不断扩大技师工作室的影响面。为进一步办好技师工作室,我们还组织技师走出去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升素质。近年来,先后组织人员到海尔、南洋、坪北等单位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2010年11月,江汉油田采油首席技师张义铁、我厂技师代表陈飞拜胜利油田技能大师代旭生为师。代大师专程来到清河签订师徒合同,代旭生创新工作室与厂张义铁技师工作室互换了牌匾,结为了兄弟工作室。之后,代大师来到张义铁技师工作室实地指导传授了办好技师工作室的经验。张义铁多次带着技术攻关课题前往胜利请教。两个油田的技师工作室结对,搭建起油田之间高技术人才互促、互学、互进的平台,为两局高素质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开拓了新阵地、扩展了新的空间,为我厂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快车道”。

目前,技师工作室创办以来,张义铁从高级技师成长为油田采油首席技师、湖北省首席技师,有3名技师晋升为高级技师,31名职工跨等级被聘任为技师,技师队伍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作室先后举办技能交流、技师课堂、技术援助等各类活动45场次,培训岗位职工765人次,研发创新创效成果43项,推广应用的《关于设备维护修理的启示和建议》等11个技师提案,为提高油田精细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整合技术资源,促进生产创新创效

近些年来,清河采油厂管理的八面河油田的勘探开发不断深入,开发区域不断拓展,稠油产量占到了原油生产的三分之一,地面、地下情况日趋复杂,油水井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为帮助生产一线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和管理难题,“技师工作室”注重发挥凝聚作用,技师团队注重发挥整体优势,不断挖掘技术潜能,服务夺油上产。一方面结合生产实际需要,整合起全厂技术资源,组织技师开展集体攻关,充分发挥出技师团队的合力;另一方面结合“比学赶帮超”、“投资成本大讨论”、“增节创”等活动开展,推广技术成果和先进操作方法,把“技师工作室”打造成创新创效的品牌。

技师“会诊”,解决现场难题。全厂技师分布在采油、集输等14个岗位上。他们不仅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还都有着各自专长的绝招和绝活。为发挥众人智慧解决难题,我们组织技师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开展技术“会诊”。基层队遇到内部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填写《技术支援申报表》,向站级技师工作室申报;站技师工作室组织技师对需要援助的项目进行研究整理,制定“出诊”的相关工种技师名单,再与基层队联系及时到现场“把脉”,帮助解决问题。开展技师现场“会诊”以来,技师工作室已组织30多人到现场排除维修故障40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现场难题29个。为提高技师“出诊”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厂里还专门建立了技师绝技绝活技术档案库,并将曾经处理过的现场问题案例制作成授课“菜单”,让职工可以根据现场遇到的问题“点菜”,各取所需。

瞄准一线,革新攻关创效。技师身处基层,更能直接发现问题。采油一队技师苟敏研制出了“多功能水井防盗报警器”,很好地防止了不法分子偷盗水井井口的现象,这项成果获得了江汉油田2008年五小成果一等奖,还在2009年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不仅采油等主业技师在生产中大展身手,后勤单位技师也发挥特长为一线生产服务。机修部车工高级技师王志安发现采油队皮带轮需求量很大。他就对报废皮带轮细心琢磨,进行技术革新。在反复试验后,他采用“小角度技术”使报废皮带轮重新“上岗”,不仅为单位创效,新技术车出的皮带轮还使皮带遭烧割现象大大减少,延长了皮带轮的寿命。我厂“技师工作室”结出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先后有1项成果在湖北省和集团公司获奖,有60项在局以上获奖,申报国家专利3项,累计创造积极价值2000多万元。

推广先进操作法,提升管理水平。为使一人之长变为众人之技,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技师工作室在积极引导技师立足岗位技术创新的同时,及时放大创新成果,组织技师现场学习先进技术,带头推广先进操作法、管理法,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湖北省首席技师张义铁将获油田五小成果一等奖的创新成果“高压气动黄油枪”运用在抽油机保养中,使大部分工作量都集中到地面完成,在减低工作量,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使保养停机时间缩短了一半。在油水井日常维护管理中,技师毛文军发明了“安全液压式调平衡专用工具”,改变了过去抽油机调平衡费时费力的情况和平衡块易因松动滑落伤人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推广应用在新开发的稠油区块后,避免了抽油机因停井过长,油井冲次下降,严重时造成停抽影响油井产量的问题。这一工具现在已成为石油采油队日常维护抽油机的重要工具。截止目前,技师工作室已陆续推广了“油水界面探测新方法”、“溜边到底,三转一回头”加盘根九字法等18项先进操作法,15项“小窍门、小技巧、小绝活”成功运用在生产管理中,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3、发挥辐射作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清河采油厂实行职工轮换的会战体制,每年厂里轮换的员工人数占到技能操作总人数的11.4%。人员流动性大,加上特殊工种、主业工种和熟练操作员工的缺乏,给生产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技师工作室”坚持发挥技师的技术特长,让技师成为职工技术训练的“总军士长”,让技师工作室成为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双管齐下”促进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的整体提升。

一是丰富活动载体,帮助职工学,引导职工学。

“技师课堂进井站”,把技术送到现场,把现场变成课堂,抓好职工现场培训。按照授课内容与解决生产难题相结合,与提高岗位员工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技师工作室”为龙头,组建成立了12个专业技师团,把技能培训向现场和井站延伸。技师们本着基层和岗位员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点将”、“点餐”、“培优”、“补差”等多种形式授课,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和员工结构,既专门编写学习资料,全面介绍理论知识、系统分解现场岗位操作要求,又利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幻灯片,帮助新到岗职工抓住标准技能和考核要点,大大缩短了新员工学习与掌握岗位技能的周期。

“名师带徒”,把“技术课堂” 搬到小队,把“练兵台”办到岗位,抓好职工日常培训。以基层“技师工作室”为阵地,以“服务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员工成长成才”为宗旨,开展“名师带徒”、“导师带徒”,让技师与有志成才的职工结为师徒。技师在队里开办起技术课堂,搞好传帮带,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开辟了“岗位练兵台”、“实物练兵场”,让职工对各类设备有了从外到里的认知;让技术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实行“一课一考”,激励职工向技师“学技术、练绝活、攻难题”。各类读书小组、技术攻关小组、技能研讨小组等群众自发的学习组织如雨后春笋发展。“人才受尊重、有为就有位”的浓厚成长氛围,使广大职工学习成才的劲头更足了,使职工在日常培训中职业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

二是出台系列政策,激励职工学,鞭策职工学。

突破创新,实行“内部粮票”。多年来,企业积极探索薪酬、培训、使用联动的人才激励机制。2009年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台了《清河采油厂改革工资分配办法、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实行内部工资分配与职工技术等级挂钩,在岗位工人中开展“技能等级动态考核工作”,即“内部粮票”制度。在现有局技能鉴定考核基础上,厂里增加了技能操作人员内部考核技术等级的指标;职工可申报任一级别的技术等级考核,打破了以往凭资格凭条件考核的固有模式。实行“内部粮票”制度三年来,先后共有来自24个基层单位的407名员工从学技术中得到了“实惠”。其中,个人月净增资最高的达到了654元。职工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出现了“第一年不敢报、第二年抢着报,第三年跨级别向高等级报”的良好局面。

完善制度,开展动态考核。为更有效地发挥技师、高级技师的引领作用,2010年初,我们借鉴“N+Y+Q”评价体系,对全厂在聘技师和高级技师开展了聘期内业绩评价和年度业绩评价,利用评价体系对技师在职工队伍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合动态评价。对在聘技师的业绩考核由基层考评和专业组考聘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基层考核内容由品德态度、带徒授艺、工作质量等14個小项组成,全面考核在聘技师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专业组考评由班组职责、知识储备、技术影响等12个小项组成,考核在聘技师的潜在能力、综合素质。技师年度考核则是从日常工作、业绩成果、传授技艺等5大项17小项组成,全面考核技师在年度工作中的综合素质。动态考核使在聘技师都感到压力和责任,技师在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的同时,坚持学以致用,发挥辐射力和影响力。

在“技师工作室”的品牌效应下,在各项政策的引导激励下,操作员工队伍的技能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全厂先后涌现出“中国石化集团职业技能竞赛集输工金奖第一名”张义铁、“油田职业技能竞赛亚军”陈飞等部级、油田级“技术能手”20多人。盐碱滩上走出了申报3项国家专利的技师苟敏;在局里比赛获奖,从初级工跨等级晋级的动态技师刘长虹等一大批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

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价值链延长,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作为增值的知识经济的特点,管理模式创新已经势在必行。技术中心作为企业长期战略发展服务机构也要相应改变,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因此,本文对知识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模式,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做出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知识经济;创新管理;技术中心

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下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部门以及企业集团从事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专门机构一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机构。技术中心作为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服务部门,是企业进行技术储备、增强发展动力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但是技术中心同样面临着职能和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原来的技术中心组织模式已经不在适应时代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产生了产业价值链分工、延长,企业外包、协作分工等。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技术中心组成和管理模式也要相应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1 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历程

1.1国外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

在漫长的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管理者开始认识到现代工业是以技术为灵魂的,商品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同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份额的竞争,抢占技术制高点,握技术主动权,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美、日、德、英、法、意等国家的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从总体上看,欧美建立技术中心最早,日本次之,韩国较晚。

1.2我国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历程

建国之初,我国建立了中国科学院。50年代至60年代,各产业部陆续建立了自己的科研院所,随后各省也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我国的科技发展沿袭前苏联的模式,建立了一大批独立的科研院所,曾经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而企业只搞生产,不搞研究开发,因而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甚少。与此同时,我国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中心还未兴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企业技术需求空前高涨,原有的科技体制的弊端十分突出,一方面,独立的科研院所成果很多,但绝大多数难以转化为生产力,浪费了大量的科技资源;另一方面,企业处于技术饥饿状态,急需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计划经济下的科研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产生了强烈的碰撞。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了全球科技、资源和市场的融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党中央在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企业要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199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熔基要求“企业集团建立自己的科研中心或技术中心”。为了落实党中央的决定和国务院领导的指示,提高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原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于1993年联合下发了《鼓第2章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历程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暂行办法》的261号文,对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的宗旨、原则、任务、条件、优惠政策、申办程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原国家经贸委于1993年认定了第一批40家企业技术中心,随后又陆续进行了认定。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平平,高新技术研发较少,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其发展水平不仅与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有相当的差距,也难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2 知识经济下技术中心的创新

2.1 知识经济下技术创新的新特征

第一,研究开发的柔性化、虚拟化。知识经济以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为表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创新的实现,除了依靠传统的改进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外,更多是向柔性的软件创新方向转化,并更多依赖于物理空间之外的虚拟的媒体空间。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到设计、生产、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更多地在虚拟空间中操作,这可以大大降低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增强技术创新活动的可控制性和可预测性。

第二,技术创新过程短周期化。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网络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新技术的研发、推广、扩散速度大大加快,技术创新过程中研究开发与应用日益趋于一体化并行交织进行,使得技术创新的周期大大缩短。

2.2 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影响

首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经营进入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技术传播交流速度加快。这使得技术扩散更加迅速,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某一领域难以有效维持长期优势,致使企业因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期缩短,收益量减少,比较优势丧失。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比较优势。

其次,知识和技术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资源,不同的企业和国家会通过知识产权来保护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使得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摹仿更加困难。这要求企业必须自身进行技术创新,不能单纯依赖引进和摹仿。

第三,技术因无形磨损而使其周期越来越短,企业难以像现在这样,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享受某一技术创新的成果,而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计划,使技术创新具有连续性,从不断的技术创新中获取收益,从而持续地向前发展。

总之,知识经济促使企业必须利用内外部所有可利用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技术创新,这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从直线、线形模式变化到网络形式、多重反馈非线性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速度和频率都很高,与外界合作也日趋紧密。

3 总结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技术中心应建立一个开放、灵活的研究开发网络,与外界最优秀的研发资源和技术资源建立联系,便于跟踪和第一时间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活动的成功率和速度。当开展某一项具体创新活动时,可不用拘泥于某种格式和组织模式,应建立虚拟研发中心。随着项目研究的进展,与特定的部门和单位合作联系,保持人员流动,组织高度灵活,为快速创新奠定基础。对于企业的研发网络,只有进一步实现以下措施才能实现创新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丁国栋,王博;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2]吴翔宇;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创新[J];大连大学学报;2006(01)

[3]王丹丹,李爽; 试论新时期计算机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创新[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11期

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2020年11月2日—4日,2020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三天的时间里,30余位生物技术领域院士、300余位演讲专家及2000余位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嘉宾齐聚金鸡湖畔,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大会以“科技助力健康、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生物技术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生物技术创新发展,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研究、医疗器械与体外诊断、前沿生物技术、生物安全等内容,全方位展现生物技术领域最新发展态势。

3个大会报告、26场分会、3场闭门会

引领生物技术领域新风向这是一场专业性极强的大会。

专业首先体现在:大会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了45位院士,还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大会还设置了3个大会报告、26场分会、3场闭门会及重磅发布等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情况、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研究、前沿生物技术、“十三五”生物技术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等诸多前沿话题成为大会热点。

开幕式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直言,十三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投入,通过国家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学基金等主要科技计划,这五年累计投入专家财政经费730亿元左右。2019年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二位和第一位,去年生物技术领域发表论文115万篇左右,相比2018年增长了23%,生物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三位院士还分别做了《2020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20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2019中国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等三场报告,展现生物技术领域科技创新重要成果,预测生物科技发展趋势,共谋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未来。

除了开幕式,本次大会还有26场分会和3场闭门会,亮点纷呈。

在议程设置上,大会既侧重了当下热点的创新药物研发、生命科学与前沿技术、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等生物科学发展最前沿的学术交流,也对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创新合作与资本、生物制造等议题加以高度重视,同时还为体外诊断、临床医学等产学研联动的一线部门提供了展示机会。

除了诸多专业分论坛,大会还为一线科研人才特别设置了生物技术青年人才论坛,鼓励科研人才内部的交流、展示和对自身境遇的探讨,激励生物技术青年人才勇于创新创造,为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蝉联第一跑出生物产业发展“加速度”

无论是对生物行业还是园区来说,此次大会都堪称“里程碑”事件。

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并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一场专业、重磅的大会,有助于为行业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发挥“杠杆”优势。对于园区而言,苏州正在逐步站上中国生物技术版图上的重要一极,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

大会现场,《2020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发布,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和龙头竞争力等5个主要指标均名列前茅。在含金量最高的產业竞争力排名中,园区再次以卓越的产业创新能力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中名列第一,人才竞争力也同时攀升至第一,综合竞争力攀升至第二位。

近年来,苏州市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并明确将其列为“一号产业”重点打造,对标波士顿打造万亿级“中国药谷”。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药谷”的核心承载区,已成为我国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借助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举办的契机,园区将在生物医药关键技术领域布局一批重大科学设施、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进一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项目,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面向未来,园区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力争到2022年,集聚生物医药企业2300家,上市企业突破24家,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到2025年,集聚生物医药企业3000家,上市企业突破30家,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形成2-3个具有国际引领地位与竞争优势的子领域产业集群。

现场大咖声音:

@徐南平(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生物技术领域科技创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面向”,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生物技术最重要的任务,加快补齐短板,提高创新能力,支撑人民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我国的生物技术创新在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面对新的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推动生物技术各领域交叉应用协同发展,加强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重视融合国内外领先技术;以国家战略目标为导向加强基础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以应用需求带动基础研究,在生物技术领域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肩负起的使命就是把中国的东西传承好,同时要吸收应用西方好的科技,双方结合最后做好我们的创新。

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选取2015—2020年A股上市的1 500余家非金融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探讨非金融企业融资程度、企业技术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一是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的关系;二是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制造业企业中,这一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三是企业创新在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利于我国非金融企业找准定位,带动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绩效;实体经济

一、研究背景

金融市场高回报短周期的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其中。2005—2020年,我国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化程度呈现逐年深化的趋势。一方面,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利润来源渠道,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另一方面,不合理的金融投资活动则可能会导致非金融企业忽视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最终限制企业实体经济的发展。此外,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大部分是出于获取金融投资的短期利益,这可能导致企业过度“脱实向虚”,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金融市场中,从而挤压企业创新研发的投入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不利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产业结构,也与我国基于创新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水平整体仍处于上升的阶段,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企业绩效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探究非常必要。本文选取了2015—2020年非金融类的1 500多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旨在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非金融企业找准定位,带动实体经济更上一层。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绩效

李明玉(2020)提出,企业出于市场套利动机的金融投资行为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抑制作用[1]。王茹(2020)的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与企业主业业绩之间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许霜(2020)以北京君正为例,探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主业业绩的影响,提出金融化会给企业带来两种效应:“蓄水池效应”“挤出效应”,而最终对该企业绩效的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3]。黄大禹、谢获宝(2021)通过研究2007—2018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提出金融化程度越深的制造业企业,绩效则表现得越差;并且,投资效率高的企业可以缓解这一负面影响[4]。郭丽丽、徐珊(2021)从实体经济这一角度探究了金融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非线性关系,即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不进行金融资产的配置和过度的金融化都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5]。因此,本文提出了研究假设H1。

H1: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

(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技术创新

何瑞雪(2020)通过研究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6]。胡文利(2021)以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水平为自变量,研发投入为因变量,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水平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7]。钟华明(2021)利用托宾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模型等方法探讨了二者的关系,研究结论与何瑞雪的相一致,并从股东价值导向和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这两个角度来解释影响途径[8]。段军山、庄旭东(2021)对非金融企业投资行为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均存在消极影响;文章还提出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实际上是高层管理者谋求短期利益与投机的手段,这个行为会侵占企业创新的相关资源,限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9]。据此,本文提出假设H2。

H2: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

(三)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

苏皑、康鹏胜、肖樱丹(2021)研究发现,高创新型企业更容易取得更高的财务绩效[10]。王茹(2021)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以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企业金融化可能将企业创新的动机和资金投入“挤出”,导致企业丧失长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抑制企业绩效。据此,本文提出假设H3。

H3:企业创新在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为了减小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15—2020年在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剔除了证监会2012年版行业分类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ST、*ST等企业以及相关数据缺失的企业,最终得到了1 544个非金融企业的研究样本(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二)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本文的假设H1和假设H2,提出模型(1)和模型(2):

进一步检验企业创新是否在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绩效这一机制中起中介效用,提出模型(3):

(三)变量选择以及定义

1.企业绩效(ROA)。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用ROA来表示企业绩效,ROA=净利润/期末总资产。

2.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Lagfin)。金融化程度=金融资产/期末总资产。其中,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以及垫款+长期债权投资。

3.企业创新(R&D)。本文中创新水平是通过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比来衡量的。在现有研究中,企业的创新是通过研发的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衡量的。本文只选取了研发支出这一个角度,这是因为本文研究的自变量是金融化,这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研发支出,再加上企业想要得到研发产出就必然需要研发投入,充足的研发支出是企业取得创新结果的保障,故本文不考虑研发支出是否得到相应的研发产出。

4.控制变量(Controls)。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的控制变量有企业规模(Size)、企业股权集中程度(Con)、企业资本结构(Leve)。由于企业规模的数据太大,对企业规模数据取自然对数。

各变量具体信息见表1。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为了减少极端值对回归效果产生影响,对数据进行了10%的结尾处理。解释变量非金融企业金融化(Lagfin)的平均值为5.6%,最小值为0.453%,最大值为18.9%。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ROA)的平均值为0.0378,最小值为-0.00638,最大值为0.0981,详细数据见表2。

(二)回归分析

1.总样本回归分析。通过回归系数表的第一列可以看出,ROA与Lagfin2在5%水平上显著为-0.396,与Lagfin在1%水平上显著为0.083。表明企业经营绩效与金融化程度的关系类似于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关系,验证了假设H1。在对模型(2)进行回归时,为防止极端的数据对结果产生影响,对数据进行了截尾处理。回归结果显示在1%水平上,R&D与Lagfin的相关系数显著为-0.009,为负相关。为进一步验证假设H3,对模型(3)进行回归,回归系数结果显示,R&D与ROA的相关性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为0.038,为正相关关系。同时,在企业创新变量的影响下,企业绩效与企业金融化的平方的相关系数在5%水平下为-0.526,企业金融化程度的相关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0.103,验证了假设H3,即企业创新在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的回归系数见表3。

2.子样本回归分析。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鉴于其特殊地位,本文进一步对制造业的企业单独进行了回归分析。

从回归系数结果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同样是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关系。同时,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0.016,负相关性比总样本的还要强。并且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金融化水平对企业绩效表现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的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5—2020年的1 500余家非金融行业的公司为研究對象,研究结论表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水平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企业的金融化程度较低或者较高都不利于非金融企业的绩效。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非金融企业适当开展金融投资活动可以更好地为核心业务积累资金,但过度的金融化则可能使企业走向深渊。同时,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制造业中,这一消极影响被体现得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首先,金融资产对研发资金投入和动机的挤出效应;其次,企业高管对金融投资的短期利益的追求,导致忽视实体创新。另外,回归结果显示,企业创新在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水平对企业绩效表现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研究启示:第一,非金融企业应合理并专业地进行金融投资,拒绝盲目进入金融领域。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适当的金融化有利于扩宽获取利润的渠道,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让金融投资为企业核心业务积累资金。企业还应设立专门的风控部门,尽量避免金融投资活动对核心业务产生大的负面影响。第二,我国非金融行业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应找准自己的定位,重视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整体还在加深,非金融企业要时刻保持清醒,切勿过度“脱实向虚”,深耕核心业务,追求企业长远发展。第三,提高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增强企业核心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力。首先,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以及人员的投入,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与高校、相关科研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积极整合外部资源。同时,注重企业内外部研发人员的培养与吸收,对于创新人才,还要给出完善的激励机制。其次,研发活动在资金和人员都充足的条件下,还要重视企业创新的效率。最后,企业还应重视对研发成果的保护,避免产生侵权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明玉.金融化必然抑制企业价值增长吗?——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20,(10):146-156.

[2]  王茹.企业金融化、创新投入与企业主业业绩[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20.

[3]  许霜.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主业业绩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9.

[4]  黄大禹,谢获宝.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后的财务绩效分析——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21,(7):103-112.

[5]  郭丽丽,徐珊.金融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21,(6):53-64.

[6]  何瑞雪.上市公司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0.

[7]  胡文利.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是否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A股非金融企业的实证分析[J].现代企业,2021,(3):97-98.

[8]  钟华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影响[J].经济学家,2021,(2):92-101.

[9]  段军山,庄旭东.金融投资行为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机分析与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1,(1):155-173.

[10]  苏皑,康鹏胜,肖樱丹.新创企业创业导向战略的实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制度环境的差异化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1,(14):174-181.

收稿日期:2021-05-16

作者简介:顾兴月(1997-),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毛军权(1972-),男,江西进贤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科学、行业系统管理及制度设计研究。

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以2005—2015年年度国家光伏产业相关专利公布数量作为衡量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指标,分析了国家间技术研发能力与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选取中美徳韩日五国光伏产业研发中14个相关领域公布的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五国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结果显示: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性投资,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程度明显,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言,首先应提高技术含量和综合管理水平,进行经营模式的提升和更新,由政府牵头出台相应的贷款政策,处理好由传统能源结构向新能源结构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竞争力;技术研发能力;技术创新成长能力

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地域性限制,能源的竞争日益成为未来各国竞争的主要方面,新能源竞争的激烈程度必然成为各国未来竞争的重要方向;同时,由于温室效应和化石燃料储量的减少,世界各国政府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利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光伏作为能源有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免费并且没有消耗、替代和交换问题,可以迅速安装在任何地方,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噪音、有害排放物和有害气体产生。因此,光伏产业作为新兴能源产业日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可知,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光伏产业同样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从各个国家大力投入相关人才的培养和研发资金的支持力度可看出,技术创新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及赢得竞争中的主动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

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可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又被称为产业革命,原因就在于科学技术成为产业演进中至关重要的突破点,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更加体现出竞争实力。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创新”一词,由于技术创新有助于塑造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对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提升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Georg Friedrich List于1841年指出,科学方面的任何发展或新发现、新发明都必然会使许许多多的工业操作获得改进或革新。[1]2007年王章豹等人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29个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指标的面板数据分析,测算了10个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与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实证角度出发说明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关系。[2]2009年,白玲在《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书中提出,没有技术创新,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也就无从提高。通过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关系的研究,提出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2011年唐恒等人选取1991—2010年国内外光伏产业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将专利按照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多元化合物、并网发电和光伏相关设备六大技术主题进行分类,发现国外关于光伏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材料与技术、太阳能发电系统、P-N结、光伏屋顶以及光伏发电检测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尤其以有机薄膜电池技术和新一代聚光发电技术为研究热点,中国则集中在晶硅材料、聚光系统、电极和光敏元器件等模块和组件方面研究,尤其以光伏应用装置领域和以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为基础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研究领域为主,而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研发专利产出较少,与欧美许多国家相比核心技术与基础研发方面仍有欠缺。[4]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

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技术研发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两个部分。技术研发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应用的主体主要集中于各相关企业。国际上一般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主要有研发支出和专利权两个指标。其中,研发支出通常被视为技术能力的投入指标,既可以用绝对指标来表示,如总R&D支出或平均R&D支出,也可以用相对指标来衡量,如R&D支出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或平均每人的R&D费用;专利权是衡量创新能力的常用指标,一个国家或组织所获得的专利权的多寡,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该国或该组织技术创新的规模和能力。[5]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发展来看,2005年11月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中,从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四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量、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财政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等数据为基础作定性分析。[6]

鉴于以上研究基础和评价指标选取标准,本文以2005—2015年年度国家光伏产业相关专利公布数量作为衡量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指标,从14个相关领域技术成果出发,进而对国家间技术研发能力及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进行了分析。

三、实证分析

由于统计时间与数据同步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检索中中国2014与2015年数据为0,但从2013年之前的统计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可知:对中美日韩徳五国光伏产业公布专利数据进行比较,2005年美日两国占据80%左右新专利所有权,到2013年日韩美三国拥有85%以上新专利数量,中国不足12%。从2007年开始,各国加大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力度,2011年至今,虽然各国公布专利数量均有下降,但相比较而言,韩国上升趋势明显,美国仍然强势,日本保持每年30%的专利贡献,而中国作为光伏大国研发技术专利数量下滑幅度最大。

从图1中可见,与2005年相比,各国光伏研发方面产出均上升,其中2008—2011年为高速增长期,2011—2015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研发在2011年最先下滑,幅度最大,其次是韩国,于2012年下降趋势显现,日本虽然在2011年出现下降趋势,但2013年上升势头明显,美国受到的冲击最小,除2005、2006年出现波动外,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表1为光伏产业研发相关领域分类,参考唐恒等人2011年在国内外光伏产业专利情报分析中提出的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多元化合物、光伏相关设备和并网发电六个技术主题,对光伏产业研发相关领域的检索专利进行分类,本文选取14个大类为专利领域研究方向。其中,按技术对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将编号为A-1、A-2、A-3、B-1四个领域作为光伏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D-1关系到光伏发电的市场化应用,属于光伏产业关键技术;C-4与C-5属于中游光伏产品制备的关键技术,E-1与E-2是上游晶硅原材料的关键技术。通过中美日韩徳五国14个领域公布的专利数据,可得出2005—2015年五国光伏产业研发各相关领域公布专利数据趋势,进而分析五国光伏产业研发方面具备的优劣势。

1. 美国:光伏产业研发方面,通过相关领域公布专利数量比较,与其他四国相比最为突出的领域为接线盒、吸光发电系统、充电供电装置、光电转换器件、光伏电池的电极和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专利产出较多的领域为光伏转换器、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并网发电装置、光伏屋顶、晶硅加工制备技术;研发较弱的领域为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光伏发电机和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方面。近三年,研发专利产出变化中,上升最为明显的领域是接线盒、吸光发电系统、充电供电装置、光伏电池的电极和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方面,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光伏屋顶研究方面。

2. 日本:与其他四国相比最为突出的领域为光伏转换器、充电供电装置,并网发电装置和光伏屋顶;专利产出较多的领域为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光电转换器件、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和晶硅加工制备技术;研发较弱的领域为接线盒、吸光发电系统、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光伏发电机、光伏电池的电极和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近几年上升明显的领域为接线盒、光伏电池的电极、并网发电装置和光伏屋顶,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光伏转换器、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和晶硅加工制备技术。

3. 中国:与其他四国相比最为突出的领域为光伏发电机和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除中国外,其他四国在光伏发电机领域的研究都较少;研发较弱的领域为光伏转换器、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光电转换器件。中国光伏产业专利数据趋势变化中,以2011年为“拐点”变动最为显著,各研究领域均在2010—2012年期间达到峰值,此后除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研发外,均出现下滑,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接线盒、吸光发电系统、光伏发电机、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和并网发电装置。

4. 韩国:与其他四国相比最为突出的领域为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单晶硅或多晶硅材料研究和晶硅加工制备技术,其中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仅韩国与中国在该领域的涉猎最多;研发较弱的领域为接线盒、光伏发电机、并网发电装置和光伏屋顶。自2008年以来,韩国光伏产业专利数据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上升效应明显的领域为光伏转换器、太阳电池板或阵列、吸光发电系统、太阳能市场应用产品、光伏转换器、光伏电池的电极和制造或处理光伏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同时也表现出以2011年作为“拐点”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5. 德国:在光伏产业研发方面表现不明显,相对来说,研发产出较集中的专利领域为并网发电、光伏屋顶、吸光发电系统和充电供电装置。

四、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综合评价

2013年中美日韩徳五国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综合比较结果见表2。从核心技术实力来看,美国最强,掌握了光伏产业4项核心技术,表示美国在A-1、A-2、A-3、B-1四个核心技术领域中2项领先,2项较强;其次是韩国,再次是日本与中国,德国排在最后;从上升趋势来看,韩国最为努力,核心与关键技术领先和上升数量达到7项,其次是美国和日本,中国在该项数量得分为0。综合得分中,韩国最高为14分,其次是美国、日本、中国与德国。中国在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领先和上升数量均为0,表示中国既不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而且在这两方面的关注趋势也不显现,与韩国表现对比非常明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去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中国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如表3所示,虽然从2005年开始这一比重连年上升,但是直到2015年仍然只有23.81%,也就是说,中国大部分的专利申请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方面,创新的核心发明专利仍只在少数。

图2为2007—2014年中美日韩企业的研发费用率比较趋势图,将图1与图2对比可看出,各国光伏企业研发费用与产业光伏专利申请量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2012年,四国企业研发费用率都有明显下降和增速放缓趋势,从全球光伏市场来看,2014年成为各国光伏产业的调整时期,由于各国补贴和激励政策调整,企业利润率和市场预期也相应降低,光伏企业研发费用率也随之下降。可见,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效应相比国家技术研发力度来说,影响程度更加明显。

五、结语

(1)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性投资。企业为避免技术通过市场等渠道无成本地外溢至其他联盟外的光伏企业,导致集体收益的冲突,因此不愿意通过扩大研发费用比率来积极开展投资和研发活动。此外,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与专项政策性拨款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从中韩两国政策对比中可以看出,韩国于2008年加大国家研发支持,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的扶持资金总额达1 994亿韩元,其中对太阳能部门每年给每个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拨款100亿韩元,最长扶持期长达5年,攻克关键技术,围绕电池研发以及延续基础研究、装置研究与开发等产业化阶段,促使核心技术开发尽早突破和投入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产出效果明显。[7]

(2)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程度明显。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但是仅从宏观或微观一个方面来看,研究中都没有考虑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各自的创新成本利益关系。本文在企业效率与产业竞争力方面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由于光伏产业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研发资金要求较高,企业为提高效率避免新技术外泄导致的损失,经常以降低技术研发资金的方式降低风险和损失,尤其是在经济和市场下滑的时期。

参考文献:

[1]Arnaud de la Tour,Matthieu Glachant,Yann Ménière.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The case of the Chinese photovoltaic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Elsevier 2011,(2):761-770.

[2]王章豹,李垒.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学技术管理,2007,(7):38-42.

[3]白玲.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4]唐恒,桂勇,霍冠禹.国内外光伏产业专利情报分析[J].情报杂志,2011,(11):21-27.

[5]Usha C.V. Haley,Douglas A. Schuler. Government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 in the Solar Photovoltaic Industry[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ol. 54,No. 1,pp. 17-38.

[6]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R].2005.

[7]Thilo Grau,Molin Huo,Karsten Neuhoff. Survey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and Policy in Germany and China[R]. 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Berlin,2011,(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Chen Siqin1,2,Liu Xudong2,Chang Qing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2.Managemen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

Key words: Photovoltaic Indu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rowth Capability

上一篇:科学理论实在基础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学研究矛盾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