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职学生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06

培养高职学生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 分析学生“病因”,对症下药

对于刚刚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的中学生而言,虽说已经踏入医专的大门,但是,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理科基础差得让人难于想象,厌学情绪重,有的甚至上网成瘾。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诸如临床、护理专业还招收一部分文科学生,他们当中多数人的化学基础也是相当差的。对于他们来说听医用化学课,就好比是“隔着梯子上房”——太难了。再者,随着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就现实的就业压力而言,他们也不得不把所有精力放在专业知识和各种作为就业筹码的“考级”和“考证”上,况且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医用化学对于一个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于是,对医用化学课就更是不屑一顾了,有的甚至想放弃对医用化学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首先是为基础过差的学生,我们采取查漏补缺的方式,补上中学化学这一课。其次是在教学中积极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因为毕竟医用化学和生物化学、生理、药理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加强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才能真正体现“医用”的特点,而不仅仅是“化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医用化学课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第三是有针对性地发掘人才,发挥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主观热情,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带动大家一道去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是注意在课下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诚对待每个学生。要与他们交朋友,注意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肯定;不指责,不埋怨。这样不懈的坚持,久而久之,学生对医用化学有了学习的欲望。

2 注意师生角色变化,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

众所周知,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不可否认,大学课堂至今仍存在一些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学生被动学习,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很容易发生注意的分散,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们的医用化学课教师,应当转变古老的“教书匠”的角色,更新教育理念,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变“说教”为指导或引导学习;学生则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和彼此尊重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师生间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3 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法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的兴趣往往与教师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机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据医用化学的学科特点,通过多媒体适当地补充一些化学小故事、化学发展史、化学反应的演变过程以及晶体构造模型等,这样不仅能够创设一个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也会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

比如我讲过发生在1890年的一个故事。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是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的。“我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可是,我徒劳地工作了好几个月,都毫无进展。一天,我坐上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形。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每一项科学成果都来之不易,灵感只会光顾那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人,它是不会拜访懒汉的。以此作为我们师生共勉。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积极地探索,不懈地努力。

4 围绕培养目标,更新实验内容

《医用化学》具有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独立性及完整性,它的教学任务是为医学教学打好基础。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受其影响,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多为验证性实验,忽略了《医用化学》与医学的紧密联系。为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放到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来完成;在保证学科知识体系与实验教学基本内容相一致的前提下,选择靠近专业特点的实验,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内容及操作途径,由学生来独立完成。比如说,测定尿样中丙酮的存在。学生做实验的兴致很高,很认真。由此看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他们有了全新的体会和感悟。现在,我们学校医用化学课的情况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真正的含意。

摘要:目前,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乏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情况存在。这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为不利的。该文针对此类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阐述。

培养高职学生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种新兴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高校教学课堂中,翻转课堂就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类新兴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中也得到了重要应用,本文重点探究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并对翻转课堂应用的相关注意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对高职高专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翻转课堂;生物化学教学;教学模式

引言

现阶段,我国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教学模式在经过多年实践应用后已经显示出了较多不足,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当前阶段的教学需求,因此必须对其展开深入探究[1]。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新兴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多个学科的改革发展中得到了重要应用,而在高职高专医药类生物化学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显现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对翻转课堂在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上教授知识、课堂下学生通过作业与实践操作对知识进行消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知识传递性,同时在集体化教学中也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对生物化学课时的安排较少,而这类专业理论性较强,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其次,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对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2]。

二、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类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颠倒安排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后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视频与课件等能够自行完成知识传授,而在课堂上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师生讨论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这种教学环节的重新安排,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则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与筛选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近年来在多个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高职高专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构建

在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课前教学设计,首先是进行学习资源的准备,教师在课前教学时可以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导学案,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而在进行导学案的制作时,教师需要重视将知识体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模块,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其次从是展开针对性的练习,在每个教学模块结束后,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制定合理的测试题目,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同时,教师还应充分重视交流反馈工作,通过微信、QQ等交流平台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实现及时的互动解答与信息反馈[3]。②课堂活动设计,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确定教学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点列出具有针对性与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由于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较多,因此教师需要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在于总结,从而作为课堂讨论学习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三是案例教学法,在知识点梳理结束后,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与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③教学效果评价,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更加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包括课前自学评价、课堂参与评价以及考试结果评价,这种全方位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三)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注意问题

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类问题:一是对课前教学的有效管理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有效管理,通过对学生课前针对性练习进行考核评价等方式,在学习的自主学习中加入一定的强制性,从而有效督促学生根据导学案展开有效的自主学习;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在线信息化教学平台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为便利的教学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借助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发布教学通知以及提供教学资源等,合理利用信息化平台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三是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导学案、课件以及课堂教学视频等,从而不仅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对近年来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探究了在高职高专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构建,从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以及教学效果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注意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能够对提高高职高专医药类生物化学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

(通讯作者:章迪)

参考文献:

[1]梁树才,陈娇,常陆林.翻转课堂在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6,05:45-46.

[2]李庆华,刘玉莲,纪朋艳,方青.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探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6,03:235-236.

[3]刘小香,孙爱华,王黎芳,杜蓬,陈文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227-228.

[4]高进涛,陶毅明,刘启亮.翻转课堂模式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21:78-79+82.

培养高职学生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门学科的灵魂,反映了该学科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作为社会生活中发展的一门学科——化学。要做到服务生活,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有必要了解化学的核心素养,以便将知识传播到社会并为生活服务。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化学知识来做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事情,而不是做有害于人们生活的事情。作为学生,必须要了解专业的化学学科专业素养知识。化学处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当然,化学的核心素养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可缺少。教育部早就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而这也被社会各界称为是教育改革的灵魂。

【关键词】化学教学  核心素养  社会生活

以现代社会中的人为例,社会中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专业的化学知识来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假冒伪劣的产品,当然,也有正义的人用他们的专业化学知识来造福社会,这两者的区分完全由核心素质决定。

一、把握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这至少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自身的化学知识必须掌握透彻,在日常的学习中生活中努力学习,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将生活之中的事物与化学联系起来,试着用化学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课内外的衔接,不断的探索发现,培养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久而久之,你的化学水平就会有显著的上升。

教师是学生自我探索的共同研究者。某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可以寻找老师的帮助,让老师和你一起探究。例如,生活中的雷雨现象,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大雾天气,空气蒸发又是为何?

当你身处野外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无法用互联网访问信息,更无法到图书馆查询和阅读教科书,这是你要想起化学教师给你提出的建议。你应该亲手去实践,亲手找寻答案。否则,你将永远无法培养核心素养中的实践精神。那么,培养核心素养将成为空谈,独立探索的能力永远也不会提高。

二、化学是宏观鉴定和微观分析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而不是一味地演示实验,让学生“隔岸观火”。众所周知,化学是理论知识加实验操作的一门学科,理论知识指导着实验者一步一步进行操作,通过操作过程得出实验结果,这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里的自主精神,要想在化学实验操作之中得当不犯错,就必须在操作前经过大量的学习和研究,根据自身的优缺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门路,进而动手操作。

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使用仪器的正确方法,各类化学药品的作用和危害,因为化学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也要知道一旦危险发生之后我们该如何提出应对措施,自己怎样实施解决方案等等的这一类问题都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当你动手实践能力到了一定的时间,你会发现你的实验操作明显熟练很多,出错率也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自主能力带给你的收获。

三、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

个人的素养是所有学科中普遍贯穿的重要内容,化学学科中当然也少不了,化学对生活有着影响的深刻,如果个人修养出了问题那么危害的将是社会整体,世界上伤害力最大的武器弹药都是由化学知识通过实践制成的,同时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是用化学制成的。那么,化学学科被何人掌握又被何人利用就是一个值得防范和探究的问题。

目前,我认为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普遍提高在校学生的个人素养,使学到化学的每个人都能以积极正常的心态认识化学、看待化学进而才能去更好的利用化学,用化学去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所以说个人素养是核心素养体系里尤为重要的一点。

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核心素养里不可忽视的一点,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由人组成,每个人都要有社会意识才能使得社会和谐,否则社会将会四分五裂,不成其为社会。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改变社会,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学生手中掌握着化学实验,脑子里有着化学成果。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俗话说:“三观端正才是真正的人才。”要想为社会教育出真正的人才,学校这个人才大摇篮必须把好每一关,从根本出发点着手让学生在未踏入社会的时候便成为道德思想人才,到社会为人民服务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差池。如此一来,是我们核心素养教育的最高要求。

五、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核心素养层面涉及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个人应该服从国家的号召和国家的要求,学生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考虑是否已经触犯社会公德,是否违反相关规定,能否得到国家的认可。

动手能力强固然是好事,可是如果与国家、社会或者相关组织的相关规定想违背,那么动手实践就成了一种负能量,就会与我们核心素养教育相违背,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停止实践,则表示一种前进。

所以,学生在动手实验的前提就是有国家的认可,这个认可不是指一个小范围的限制,而是一种态度和精神,必须时刻的牢记在心里,总而言之,学生的动手实验要在国家组织的认可之下进行。

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内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是建立在核心素养要求基础之上的,也可以说是后者是前者的前提,保证方向正确前进才是有意义的。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课程的不断升华,化学核心素养的魅力越来越靓丽。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在学生时代做学科素养的传承人。

培养高职学生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了教育界的一种共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品质,并结合课前自主阅读和课堂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自学能力;培养;探究性学习;操作性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35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自学。“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让学生能自学自励,一生做主动有为的人。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经常是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接受,更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导致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小的方面说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大的方面说生活中更不具备自主创新精神。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平时注重培养。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通过各种办法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设计新颖的新课引入法,借助实验、图片、录像故事等手段争取把学生带入到引人入胜的化学情境里。如,学习“联合制碱法”时,可以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讲到“氨气的性质”时,可以讲在生活中人们借助化学手段来检查输送氨气的管道破裂;在做钠与水的演示实验之前,可以带领大家参观化学实验室,利用各种药品的储存办法,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些与化学有关的新闻与案例,让学生有意无意中巩固知识,接触多了,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就大大增加了。

二、重视课前阅读预习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基础

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也体现在阅读时对课本内容的领悟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往往在其他各科的题目理解和审题方面不易出错,所以我们平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本进行自主学习,边阅读边思考。鼓励学生边自学边概括知识点,做好笔记,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检查自学效果。如“本节内容和我们前面所学的哪些知识有关联?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什么?”其次,在课堂教学时边讲边对学生在课前阅读时记录的问题答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作概括总结,从而突破对重难点的把握。最后,布置适当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解决。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交流意见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在讨论中自查自测对于知识点理解的不同,从不同到形成一致的见解。对于一些实验设计方面的知识,必要时可以提供条件进行实验验证,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在上一节有实验的课之前,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自学,弄清实验的原理和目的以及注意事项。比如,要求有能力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设计简易装置,以更好地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热情。

在做课堂演示实验的时候,尽量避免教师全部演示实验的做法,将部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为边教学边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重视信息处理能力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在高考中,化学实验设计是历年的重点考查内容。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有机化学部分涉及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其对实验的考查,已从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逐步过渡到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合理利用实验材料,得出科学结论。

这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要求學生分析、运用文字和图表中蕴藏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的转换,结合所學知识正确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能用恰当的词语准确、清晰、流畅地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述出来。

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自测,深化自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不断指导学生自我反思,如“我理解了什么?”“我掌握该章节内容了吗?”“我运用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我的解题思路对吗?”这些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能够不断地促使学生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改进学习策略。

总之,自学能力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预习、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自测、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到自主学习的正确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陈峰.初中化学导学式教学模式[J].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1

(12):55-56.

[2] 张玉贞.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3

(21):200-201.

[责任编辑 冯红伟]

培养高职学生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高职舞蹈教学内涵及现状分析

高职舞蹈教学旨在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要求培养的学生会跳、会教、会演、会编, 因此, 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较专业艺术院校更为宽泛。高职舞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 以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和塑造为根本特征,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在具体教学中, 要确立学生的舞蹈意识, 进行人格化的教学, 强调能力的培养, 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更有效地进行舞蹈方面的素质技能训练。

认清高职舞蹈教学的现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 高职舞蹈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学生舞蹈基础不均衡。由于高等职业教学生源的复杂性, 他们中有中职毕业的学生, 也有普高毕业的学生, 导致同专业同班级的学生的舞蹈动作、素养等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二, 学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自普高, 未接受系统的舞蹈训练, 有部分学生在中职的舞蹈训练中基本具备了舞蹈表演等技巧, 但舞蹈艺术理论知识严重不足, 专业知识薄弱, 专业技能欠缺, 不利于舞蹈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第三, 高职舞蹈教学的学生管理存在疏忽。由于艺术教学的特殊性, 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活跃、好动、散漫、组织纪律性欠缺, 另外管理上不够严格使得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进而对舞蹈教学产生了不良的干扰。

2 高职学生舞蹈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

2.1 关注教学过程

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必须着眼于整个舞蹈教学过程, 不能将教学目标完全归结于学生舞蹈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习得。作为舞蹈教师, 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艺术美的鉴赏力, 熏陶学生的艺术气息。同时, 要积极落实专业课的实效。专业课的改革要建立在现代教学科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上, 要彻底改变“别人练一小时, 我练三小时”的传统观念, 运用科学效益观和价值创造原理, 来提高教学质量。用最少的劳动时间, 创造同样质量的教学效果, 也是舞蹈教学专业改革应当追求的目标。它的直接结果, 就是减少课时, 提倡少而精。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评价上, 也不能太看重舞蹈功底, 教师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努力进步和发展, 予以积极的引导和鼓励,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进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2.2 渗透文化氛围

长期以来, 舞蹈在教学内知识结构的设置中, 较集中地关注了培养舞蹈教学对象的专业性结构, 而相对忽视了它的知识结构的完整综合性。应当承认, 这种模式确实为我国培养、塑造出许多优秀的舞蹈艺术表演人才, 但面对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高素质的、知识结构更为齐整的复合型舞蹈高级人才的任务已经提出, 这就需要舞蹈教学以社会需求为方向, 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来改革内知识结构的组成模式。文化素质是高职舞蹈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 要想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 必须夯实知识架构。作为高职院校, 重视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的提高, 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和技能比拼等活动, 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 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色,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以此来浓厚校园文化气息,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此外, 高职院校在评价机制上也应该予以适当的引导和侧重在促进舞蹈技能培养的同时, 注重文化知识教学, 从制度上对师生形成政策引导。

2.3 注重实践活动

高职舞蹈教学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实践性的本征。作为高职院校, 要切实重视实践的积极作用, 为学生置身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在高职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人才教学活动过程与专业岗位实践活动过程层面的结合,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为学生提供登台表演和义务服务的机会, 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提高学院的影响力。同时, 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充分重视实践性, 例如, 在形体、民族民间舞、舞蹈欣赏与创编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讲授基本知识和原理之外, 需要将更多的时间安排为实际操练, 使学生及时掌握舞蹈技能,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融创新教学于实践活动中, 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创作和编导, 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 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和鼓励, 让学生丰富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使他们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各种动作的表现, 激发自身丰富的想象力, 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2.4 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自己的特点, 大多积极活跃, 敢于表现。“舞蹈学习是脑力、体力并存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学生不只限于掌握技能, 还要掌握动作规律和学习规律。”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 在舞蹈教学中, 不仅要进行动作的传授, 还要启发学生挖掘动作的内在关系和规律, 引导学生细心体会动作的艺术内涵, 能独立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细观察、勤思考、求创意和苦练加巧练的学风。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技术, 运用启发性教学, 重视创新意识, 在课堂中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气氛, 为学生自由发挥创设平台。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才能充分打开视界, 摆脱心理压力, 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和讨论, 激发创造性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3 结语

舞蹈教学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学生的舞蹈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构筑学生的专业特质, 教学者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去摸索和创造, 寻求更好的教学实施途径,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融入社会, 拓展实践知能。作为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 在舞蹈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应该树立全面成长的价值追求, 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掌握从事舞蹈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技巧, 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为顺利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摘要:舞蹈对高职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教学的根本目标, 而舞蹈教学是一个良好的实施路径。本文从高职舞蹈教学现状出发, 旨在通过探究其现状特征, 探讨如何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许霓.高职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J].职业教学研究, 2007 (8) .

[2] 孙亚男.对高职舞蹈教学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4 (5) .

培养高职学生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 专业技能。是指高职学生在用人企业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专业技能包含专业理论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专业理论能力强有利于职业的迁移, 动手操作能力强则有利于在本职业岗位上更快适应和稳定。

(2) 学习能力。主要是指自学能力, 由于现代企业的设备、产品和技术在不断更新, 学生原有的专业基础技能也在不断老化, 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在适应岗位的同时, 更要学会如何学习, 如何提高。

(3)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 是一种实践提升能力。创新能力体现了现代高职大学生的进取精神, 是成功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

(4) 信息能力。判断、选择、整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强的学生, 能够高效和有效地存取信息;能够批判地、适当地评价信息;能够准确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5)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 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 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

(6) 合作能力。指根椐工作活动的需要, 协商合作目标, 相互配合工作, 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

(7) 其他职业提升能力:包括社交能力、文字和表达表达能力、职业道德能力等。这些能力有利于学生与人和谐相处、减少冲突、表达意图、正确交流。

2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途经

2.1 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 依据“人才市场调研→分析岗位职业能力→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的程序, 首先进行企业对毕业生能力要求调研和毕业生岗位调研,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协助下, 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与细化, 归纳培养这些能力的学习领域课程, 从而设计出人才培养方案。

(2) 强化理论、加强实训, 理实一体,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重点是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为此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企业实训内容, 并开展不同的职业能力指导。

(3)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培养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提升技能。各专业都采用2+0.5+0.5模式, 在第五学期都安排20周时间的顶岗实习, 将学生安排到各用人单位进行真实环境下的轮岗训练, 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合作、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有重要意义。

(4) 开设跨学科指定选修课, 培养学生专业拓展能力。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 指定选修纺织或机械专业的相关课程, 拓展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 同时缩短了上岗适应期。

(5) 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 培养学生非专业综合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人文素质选修课, 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沟通能力。

2.2 科学制订学习领域教学标准, 改革教学方法

(1) 各专业对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都统一制订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标准, 明确各学习领域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科学选取学习情境, 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来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基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 教、学、做一体, 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教师把理论课堂延伸到实践现场, 对有些教学情境的工作任务直接选取企业的产品或某工序的半制品, 如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织物打样和染色打样课程, 直接与华芳纺织集团联合, 学生打样任务来源于企业, 学生的作品归企业所有,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培养了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 实现了教学环节与职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3) 改革考试方式。突出考学生的应用能力,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在职业规范、操作熟练、结果分析、期末考评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分值权重, 重点培养和考核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开放型实训室。让二年级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项省级、校级和系级大学生实践创新立项建设项目, 充分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 让学生自主地、有选择性地学习专业职业技能, 使实训室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 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1) 举办每年一度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活动。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大赛和专业技能竞赛, 为大学生提供展示智慧和才华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 各专业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设各类专业学术讲座、人文素质讲座、创业事迹报告会等, 拓宽学生视野, 提高专业和人文素质。 (3) 认真抓好学生社团建设, 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和实践创新型社团, 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 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加强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衔接, 适时引入企业文化

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必须要有社会力量的参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型、技能型转向应用型、适应型。本着互利互赢的原则, 院校应与用人单位、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形式, 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架构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一致的桥梁。

3 结语

企业最大程度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根植企业、融合企业、服务企业”是高职院校的最终办学宗旨, 唯有此才能培养高职学生全面的职业技能, 也才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技能型高职人才。

摘要:本文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探讨了培养高职学生全面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职,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Z].2006-11-16.

[2] 傅维利.浅谈高职学生应具有的核心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 (9) .

上一篇:高等院校教师道德修养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