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安全探究论文范文

2023-10-12

企业网络安全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为了在严峻的竞争中生存和成长, 企业需要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其市场地位, 实现快速增长。影响一家企业资金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不确定的经营环境, 可能带来一些较大的财务风险。

2 不确定经营环境与企业资金安全的关系

2.1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对各类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即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综合作用, 包括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这些不同的因素在实际发生作用时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对企业造成影响, 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以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运输企业造成的影响为例, 如果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 汽油价格也将受到影响也会增加, 随之对运输企业产生一系列影响, 如运营成本增加, 利润减少和预期收入未实现。这些不确定性又可以具体分为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行业特征的不确定性。

2.2 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主要包括或有事件与错误的投资决策: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中, 如何利用企业有限的资金, 获得最大的利润可谓是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要想实现这个目标, 就需要利用企业现有资金进行投资, 或者在资金不足时进行融资操作。然而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导致或有事件, 例如融资方式错误, 投资失误等。此外, 无效的内部控制也可能会让企业的资金存在较大的风险。

3 基于风险控制视角的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体系

3.1 监控外界市场环境变化, 防范外部风险

为了降低资金安全风险, 企业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 对外界宏观环境的变化进行监控的研究:一方面, 债务融资的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国家产业政策, 投资政策, 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变化, 基于这些变化, 企业应该预测投资项目, 经营项目, 融资资金, 运营成本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由专业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减少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另外, 在这个过程中, 资金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者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规章制度, 且日常的财务操作要做到有章可循, 从而规范化资金管理流程, 减少漏洞发生的可能。

3.2 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以及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的目的是监测和预测一个企业可能或者肯定会承受的财务以及资产风险, 它存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分为短期以及长期两种, 风险短期预警系统是通过对企业的预算管理, 来分析企业的资金流量是否可以支持企业正常运行, 是否可以维持正常运转。短期的风险预警系统不考虑企业的利润以及收入情况, 仅考虑企业基本的资金现状以及当前的投资情况,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 从中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当现金流的运行出现问题时, 及时采取融资措施等。通过短期的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大降低。相反, 长期的风险预警系统关注控制潜在风险因素, 结合对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 来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并减小其发生的概率。建设一个长期的风险预警系统首先需要企业夯实相关的管理制度, 并循序渐进的完善企业文化, 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 从而优化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3.3 合理进行资金使用规划, 避免借贷以及投资风险

企业的资金需求以及资金投入主要可以分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投资、企业对于其他项目的投资, 以及因企业扩张等产生的借贷需求等。对于企业的资金安全管理来说, 这也是企业资金安全问题的高发区, 需要特别注意在投资时的科学分析, 以及在借贷时对自身偿还贷款能力的正确估量。一旦发生投资“收不回本”或者借贷“填不了洞”的情况, 企业将直接面临严重的资金危机。

以某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为例, 该企业以生产以及销售商品混凝土为例, 兼营水泥制品, 是其所在地区以及周边省市的主要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之一, 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有口皆碑。2017年, 该企业计划扩大经营规模, 因此需要补充资金, 用于企业的扩建以及新设备购入等。经过企业的财务部门结合企业自身财务能力, 对企业的账目进行详细核算后, 考虑企业实际借款需求, 寻求不同渠道融资100万元, 以两个月为期限还清本息。在这次借贷操作中, 通过财务部门对企业可承受借贷金额的科学分析, 企业对资金安全风险成功地进行了控制。

3.4 借助风险转移措施化解资产安全风险

为了避免大的损失, 一个企业可以采取一些价格和一些措施将金融风险转移给其他方。目前企业常用的风险转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首先是通过保险转移风险,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一些保险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商业保险, 即将财产保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一旦发生相应的资金安全风险, 保险公司会对企业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方法不仅简单快捷, 实现起来容易, 然而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第二种方法是非保险转移风险:术业有专攻, 对于企业来说, 可能对于本行业十分了解, 然而对于其他行业的业务了解却有限;在企业需要承担这些不熟悉的领域的任务时, 企业可以考虑通过与其他组织的合作业务, 讲这些业务承包给专业的公司。通过业务承包的过程, 企业避免了在不熟悉领域进行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并将自身承担此类业务的风险转移给了其他公司, 有效规避了风险。

摘要:企业的资金安全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影响着企业能否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基于风险控制视角的一些管理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财务管理中的漏洞, 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 这些管理措施包括合理的资本结构、科学的财务管理措施、完善的内部控制等。

关键词:风险控制,资金安全,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傅晓.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研究——以S省烟草公司为例[D].山东大学

[2] 秦领.基于风险控制视角的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 2015 (28) .

企业网络安全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员工满意度除了是衡量企业内部营销成效的重要指标,还是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寻找构建文化建设对策的主要指标,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员工满意度是重点研究问题,对这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优化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

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可以提升员工满意度,而员工满意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发展,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做好文化建设工作是关键。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满意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完善、对员工工作规划有所忽视等,因此基于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

企业文化的相关概述

企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是指基于公司内部产生的环境与传统文化,这里所提及的传统文化涉及企业情感、思想与意识等,是企业在进步发展过程中日益养成的做事规则及指导思想;从广义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是指公司建立至目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广泛意义的概念除了涉及企业文化的内容,还涉及企业其他部分,如管理模式与有形资产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企业工作范围、企业内部员工榜样、和谐的文化传统与从上至下的文化网,这四个方面分别反映出企业的四大特征要素:企业外部沟通、企业重要人物、社会形象与信息传播途径,这些要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发展,对员工工作起着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学者对企业文化定义的分析与探究,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中日益养成的做事规则,及树立的指导思想,反映企业内部活动及社会形象。

基于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策略

加大对员工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目前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时较注重以人为本的方式,所以为了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员工满意度的有效提高,企业需要加大对员工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在日常工作中,企业需要做好指导工作,除了要鼓励员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引导员工在充分了解与掌握自身实况的基础上有效规划自身职业生涯,且在员工规划职业时,企业需要及时给予他们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企业员工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但同时也激发了员工自我意识,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投入到工作之中,主动进行职业规划。另外,企业在培养员工职业修养的同时还要帮助员工有效规划晋升途径,为员工提供自我提升、自我锻炼的机会。

健全企业文化建设。毋庸置疑,企业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起着熏陶员工的作用,企业文化是基于企业行为建设的,同时对行为进行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是优化企业内部群体活动、改善员工人际关系、满足全体成员实际需求的有效途径,所以企业要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使创建的企业文化可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进一步提升员工凝聚力,同时企业文化还可以增强员工队伍的工作效率,创建愉悦宽松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凝聚力。而企业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创建高效、交流、协作工作团队,促使员工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绩效考评体系,主要是为了保障绩效评价的合理性与公平性,让员工有更好的体验。企业需要遵循相应规范对员工进行考核,有效结合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同时需要将绩效考评结果视作员工晋升、提薪等的主要依据,此些项目密切相连着员工利益,此些结果对员工切实感受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员工对合理、公平的感受。员工满意度对绩效评价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至关重要,从而更好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对企业岗位进行科学设置。企业岗位设置及组织结构的完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既可以增强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又可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优化过程中,企业需要在充分了解与掌握自身发展实况的基础上有效制定人才培养策略,及时实施五项工作,即明确岗位名称及其工作内容;明确岗位编制数;为每个岗位分配合格的人员;明确岗位职能;明确岗位责任。同时,企业内部要对科学配置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除了要防范资源过剩,避免出现工作中人多事少的现象,还要防范资源不足,而对企业工作开展起着制约作用。企业要为各部门构建交流桥梁,加强它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尽可能地加深员工对合理、公平的感受。

制定完善的员工薪资福利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员工薪资福利体系完善的目的在于创建合理、平等的薪资福利体系,外部与内部的核心都是保障企业和谐运作,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所谓外部公平,指的是企业薪资福利体制基本达到了社会薪资福利体制的要求,可以说是二者之间相对公平;所谓内部公平,指的是企业各层次员工无论是收入还是福利都可以保持相对公平。马斯洛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即从层次较低的生理需求逐步上升至安全需求与社会需求,进而再至自尊需求,最终上升至层次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薪资需求属于层次较低的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员工对高层次的实际需求,使他们既得到了丰厚的薪资,又得到了尊重,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总而言之,基于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满意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實意义,不仅可以完善企业管理,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员工满意度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之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满意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理解企业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制定提升员工满意度的策略至关重要,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网络安全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秘书工作作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和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角色互动理论在社会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该理论在秘书工作上的研究并不普遍,因此从角色互动理论视角探索杨修案的秘书工作细节能够有效填补相关的研究空白。本文探究了杨修之死产生的原因并基于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角色互动理论 秘书工作 杨修之死

一、论文背景

(一)角色互动理论

角色互动理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舞台剧被引入社会学的新概念,是由心理学中关于人性和人“社会性”的相关理论所创立。其中角色一方面体现为社会对于个人的社会地位方面的期望即一种个人被社会结构所适应的模式,另一方面也体现角色也在社会活动中被塑造[1]。这类模式化的内容根植于个体的主观意识世界,主要表现在角色之间互动的客观行为过程之中。因此,在角色互动理论视域下微观具体的社会变迁是人们的需求、动机和价值观念的具现化体现,进而导致原有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发生改变。秘书工作作为企业中沟通的关键环节,也拥有较为固定的社会期望,利用角色互动理论分析秘书工作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其典型性和普适性。

(二)杨修历史角色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博闻强识,才思敏捷而著称。古籍有记载,杨修“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薄”。于建安年间,杨修被举荐为孝廉,任郎中一职,后更是转为汉相曹操的主簿即掌握薄籍和文书保存记录的官员,工作职责主要是参谋、辅佐和管理曹操大小事务等,性质地位与现代社会的秘书十分相似[2]。

二、角色互动理论视角下“杨修之死”的原因

角色互动理论要求秘书能够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一切以辅佐领导为根本出发点,而杨修则恰恰相反,《杨修之死》一文记载了杨修从被曹操提拔再到被以“惑乱军心”的理由处死的全过程,如果杨修在秘书工作中灵活应用角色互动理论,这个悲惨的的结局完全可以避免。本文将《杨修之死》的案例与社会学中经典的角色互动理论联系,简要分析了角色互动理论在秘书工作中的实践可能性。

(一)自我表露意识过强

杨修出身于名门望族,凭借优渥的世家背景和本身出众的才略名气最终成为了曹操的资深幕僚,既向世人展现了曹操千金买骨的渴望,也满足了杨修世袭荣华的愿望。但是,杨修不但不谨小慎微,反而在秘书工作肆意妄为。在著名的字谜事件中,曹操对于杨修猜中谜底早已心生不快,本就只是卖弄自己才智和树立权威的设计被杨修破坏,曹操怎么能够开心。杨修兀自为了凸显自己的聪明来获取曹操更多的信任和喜爱,但在还未深思熟虑上位者用意和想法的时候自作主张,在无意中向旁人显示自己的水平高于领导。这种过强的自我表露意识使得杨修引起了曹操的严重不满,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秘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

(二)随意泄密与肆意越权

纵观《杨修之死》所记载的三大事件,无论是“活”字谜事件还是“一合酥”事件,乃至于让曹操真正起了杀心的夜间暗号“鸡肋”,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杨修自身角色定位不清而导致泄密的有关。其实曹操没有将内幕直接告知杨修,而是杨修因为自身的自以为是,错误地在悟到了这些秘密背后的真相之后不加遮掩地将它们大白于天下。最终弄巧成拙,没有扮演好“秘书”这一个角色,落了个惨死的下场。另外,在曹植和曹丕两个兄弟的夺嫡斗争中,作为曹操的秘书,杨修本不应该私自下场,然而他却凭借曹植故交的身份暗中助力曹植,妄图瞒天过海,这也是严肃的秘书越权行为。

三、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遵守角色定位

从秘书学科的角度来看,秘书活动往往从属于固定的政权集团或者领导群体。秘书为了能够辅助领导日常活动、领悟和落实领导意图就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优化同领导的角色互动关系和积极主动地参谋政务[3]。角色互动理论在秘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就是要求秘书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遵循这样一个“角色定位”的原则,良好区分秘书和领导之间的角色互动关系,始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放置于一个辅助位置之上而不是主导的角色。良好的秘书应该是以“谋”为目标,以“参”为原则,争取做到谋而不断和只谋不断两点而不是喧宾夺主和反客为主,甚至营造出功高盖主的氛围。

(二)加强角色互动

在遵守角色定位之后,秘书还应当加强自我的角色定位。在各类现代化企业中,秘书都是接触机密最早和最多的一批人员,因此从事秘书工作必须要具备相对较强的保密意识和谨慎精神。秘书绝不能为出风头以先知先觉自居或者使一切秘密在先于领导人自行揭示之前就变得人尽皆知。而且,一个具有较为良好职业素养的秘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不干预的前提下有主观能动性地参与领导的政务,为各项决策提供真实的反馈和即时的调节,进而大幅度提高其本身在秘书工作时的效率、创造性和应有价值。同时,秘书类型的工作本身也是一项以秘书工作人员为媒介和导向并以秘书学为坚固理论基础,调节主体(领导)和客体(秘书)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活动。秘书工作的中介性和被动性一方面强调了从事秘书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在有效信息搜集、决策实施、综合协调管理、公文写作修改等方向上积极地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同样确定了秘书最终承担的并不是独立性的辅助工作,在实际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时刻遵守不越权、不越职的原则,绝对不能越俎代庖踏入雷区。最后,秘书人员应该严格恪守秘书工作的职业道德和准则伦理,防止因不必要的自作聪明体现出过多的自我表露意识进而产生“喧宾夺主”的假象,最终破坏秘书工作中主客体之间健康的角色互动。

参考文献:

[1]束鸿鸣,巩淼森,刘诗琦.角色互动视阈下服务系统的角色扮演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7(24):166-170.

[2]贾凡.淺谈秘书礼仪[J].时代金融,2013(12):179+181.

[3]庄煜.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6(29):222.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企业网络安全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基于市场调研获取第一手数据并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依据真实数据所得,分析说明企业员工对公益营销的真实看法,当前企业对于公益营销的认知性,市场对企业公益营销的要求以及提出了对公益营销的思考。同时,提出设计公益营销服务平台的建议,希望该平台能够加速企业公益。

关键词:公益营销;市场调研;信度效度;定量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9.111

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行为等方面较之前都有明显改变,其不再单纯追求产品的性价比,更多地将购买行为与企业形象等与产品关联并不十分密切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在该市场环境下,如何吸引消费者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是企业要破解的一大难题。而将企业与非盈利机构,特别是慈善组织相结合,将产品销售与社会问题或公益事业相结合,在为相关事业进行捐赠、资助其发展的同时,达到提高产品销售额,实现企业利润,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的目的[1]的公益营销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

1.1 国外研究成果

在公益营销刚兴起的阶段,学术界更偏向于对其概念进行研究。正式将公益营销作为营销手段加以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是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的翻新自由女神像捐赠活动。此后,国外学术界开始对这一营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在1988年,瓦雷达拉贾 & 梅农首先对该营销模式进行定义并提出企业应当合理运用公益营销。[2]而后,Mullen指出公益营销是一种战略性的公关方法,Marconi认为公益营销是使公司、非营利机构或其他类似组织实现推销互惠互利的形象、产品、服务或信息目的的行为。[3-4]在对公益营销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学术界开始借助多组实验,建模分析,参照对比得出影响公益营销效果的因素。

普拉胡斯 & 奥尔森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品牌与慈善机构之间的契合度会影响公益营销的效果。[5]通过建立模型,提出减轻公益营销潜在负面影响的措施。[6]

1.2 国内研究成果

我国对公益营销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学术界已经对公益营销进行了研究,但其内容多是侧重于对公益营销进行基本概念介绍,并不十分完善。在我国,公益营销也被称为慈善营销、善因营销、事业关联营销等。李伍荣,卢泰宏教授最早引入事业关联营销概念,介绍了事业关联营销的兴起。[1]高勇强介绍了事业关联营销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7]王丽丽提出了公益营销实施过程中的误区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8]杜铁军提出公益营销对我国企业的实质作用。[9]陈致中将公益营销与社会营销进行区分。[10]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国内一些企业进行了公益营销策略初探后,国内学者开始针对已有事例分析研究公益营销在该行业中的可行性。叶楠和雷选沛提及联想通过公益营销让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汲剑磊分析蒙牛发展史,提出公益营销对乳业企业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孙绵绵和帅萍通过探究农夫山泉几次事件,提出公益营销解决负面危机有困难。[11-13]唐更华,刘艳明等对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合理运用公益营销可以提升企业业绩。[14]

近年来,有学者从消费者行为学角度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公益营销获取最大效益。宋开全提出企业应当确立长远的公益营销规划,以最大化地提升营销效果。[15]徐国伟,卢东等提出企业通过公益营销刺激消费者不同的道德情绪促进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16]郑喆和邢江南提出企业通过公益营销满足消费者对精神的追求,从而实现商品交易量的提升。[17]

综上可知,国外在公益营销理论及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而国内在公益营销方面的研究仍不足以指导企业进行公益营销。文章旨在总结先前所得研究成果,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根据结果得出相关结論,而后结合中国市场现状,对企业目前在公益营销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观点和看法以助力企业更完善地进行公益营销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2 公益营销调研

2.1 调研过程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数据。问卷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企业公益营销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展,学习合理设计问卷并向专家请教,设计初版问卷。其次,进行预测试,[18]根据反馈及问卷回收情况对初版问卷进行修正改进。再次,与专家讨论,依据其建议对问卷进行进一步修改以确保问卷逻辑合理、表述清晰。最后,大规模发放问卷。依据公式n≥(kα)2P(1-P)计算出样本量。[19]其中,α表示显著水平,k为置信度1-α的分位数,P取0.50。通常情况下,α取值为0.1或者0.05[20-21],在本次调研中,取两数值的中间值α=0.07,则区间估计采用的置信度1-α=0.93,此时对应的分位数k=1.81。得n≥167.15,即样本量应该大于168份。实际共获取样本237份,有效回收率达79.7%,符合要求。

2.2 信度与效度检验

为确保问卷所得数据有效,文章利用SPSS软件,从信度、效度两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判定。[22]

采用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α系数)来评判问卷信度。一般来说,α<0.7则表示设计的问卷信度不可靠,0.7<α<0.8则说明问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0.8<α<0.9则说明问卷信度很好。[23]问卷检验结果见表1。

由上述结果α为0.722>0.7,说明本问卷测量数据信度良好,题目之间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符合Hair J F 等[24]和 Fornell C 等[25]关于测量题目之间内部一致性的要求。

效度指量表测量题项能够真正测得研究人员所要衡量的构念的程度,它体现测量题项之间的差异所反映的构念之间真实差异的程度[26]。为了解本调查问卷是否能够准确体现企业员工对公益营销的真实看法以及公益营销的市场认知性,文章利用KMO的大小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是否显著进行分析。[27]由表2结果分析得KMO=0.753>0.7,说明问卷中的自变量之间具有一定联系,问卷有效;Sig.<0.001说明该问卷符合做因子分析的条件,下一步可以进行因子分析(EFA)。

2.3 数据整理

依次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频率、频次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企业目前企业员工对公益营销的了解程度较低,说明普及公益营销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表4可以看出:企业员工大多认为公益营销是很有必要的,说明国内公益营销市场是可开发的领域。

从表5可以看出:大多员工认为公益营销在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这一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在宣传企业以及造就企业文化方面也有不小作用。

从表6可以看出:多数员工认为公益营销活动宣传力度最能影响公益营销效果。

从表7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公益营销仍存在诸多问题。可见本研究确实能够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具有现实意义。

从表8可以看出:多数员工希望企业以赞助特定人群的形式开展公益营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家对特定人群的关注度较高以及中国已有了良好的公益土壤。

将题项答案按优先级分别赋分5,4,3,2,1,从图1可以看出:地铁、商场广告投放,微博广告投放,视频类网站广告投放,新闻类网站广告投放,线下活动位列大众希望在公益营销宣传中利用的传播媒介前五。

从图2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较愿意接受策划方在公益营销方案上提出的新奇意见,无人不愿意去了解,说明大家对公益营销持有开放态度。

从图3可以看出:大家依旧较为在意公益营销方案预算,不愿意及不太愿意的人数比例大于愿意及比较愿意的人数比例,说明大家仍然保留企业的本质是盈利的观点。[28]

从图4可以看出:大多数被调查者针对公益营销持有的态度较为积极,敢于尝试;不愿意及不太愿意支持企业做本行业公益营销的先行者的人数比例仅占12.7%。

从图5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愿意去了解能够为企业制定公益营销方案,为企业提供公益营销服务的平台,说明在企业推广公益营销服务平台是具有市场的可行操作。

3 调研结论

从调研数据可以得到,国内虽然已有一些企业开展公益营销活动,但由于企业未建立良好的公益营销战略意识等,企业公益营销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1)从未听说及不太了解公益营销的人数达到44%,说明实践中还需进一步推广公益营销相关理论,提升公益营销意识。

(2)认为公益营销比较重要与非常重要的人数占65.1%,认为不重要的人数仅占0.5%;而认为企业有必要进行公益营销的人数高达86.2%,可见大众认可公益营销的重要性。

(3)认为企业参与公益营销对其最有利的是提升品牌形象的人数比例达59.8%,说明多数人认为参与公益营销能够让消费者对企业有良好印象。

(4)希望本企业以特定群体赞助的形式开展公益营销的人数比例达到27.5%,希望本企业以教育事业赞助的形式开展公益营销的人数比例达到20.6%,希望本企业以突发事件赞助的形式开展公益营销的人数比例达到20.1%,希望本企业以环保事业赞助的形式开展公益营销的人数比例达到15.9%。此数据反映了当下大众对特定群体、教育事业、突发事件、环保事业的关注,企业可以从中选择符合本企业发展以及定位的形式。

(5)希望企业进行公益营销时利用地铁、商场广告投放的权值达到386,而电视广告仅80,其启示企业在传播媒介的选择上偏向于地铁、商场广告、微博、视频类网站、新闻类网站、线下活动等新型融媒体。

(6)从共74.6%的人愿意及比较愿意接受策划方在公益营销方案上提出的新奇意见,37.6%的人不愿意及不太愿意支持营销方案预算為传统营销方案预算1.5倍,仅12.7%的人不愿意及不太愿意支持企业做本行业公益营销的先行者可以得到:大部分人都支持本企业执行公益营销,对公益营销持正面态度,这十分有利于国内推广公益营销服务,加快我国公益营销进程。

(7)仅1.1%的人不愿意去了解能够为企业制定公益营销方案的平台,而目前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平台出现,说明现阶段为企业提供公益营销服务是市场一大缺口,具有极大潜力。

4 对公益营销实践的思考

4.1 公益营销推广还有很大的空间

公益营销普及度不足。企业家们低调做事的风格,导致其很少会将公益与营销相结合,也就间接导致企业员工并不重视公益营销,更无法知道这一营销方式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企业发展的益处。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没有大环境的影响,其很难接触到这一理念。

4.2 公益营销理论还应进一步完善

目前市场上,企业实施公益营销过程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完整的公益营销体系。依据表8可以得到:当前市场上公益营销从企业营销策略制定、营销方案执行到项目落地实施诸多环节都不完善,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原因:①社会环境。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国内多家企业捐款捐物。此次事件才将中国企业关注公益事件、履行社会责任带到公众面前。此后,公益营销才慢慢开始发展。②法律法规制定。我国关于慈善事业的法规体系仍不十分健全。[29]而慈善组织的责任及义务需要法律加以明确规定,慈善组织的治理以及监督机制离不开法治的作用。[30]故而,慈善组织在发展的时候会遇到阻力。这就导致了企业在进行公益营销的时候,可选择面减少,为了防止错误的公益营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对公益营销持谨慎态度。③传统文化。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多数是不图回报、无私奉献,做慈善是为了利他人而不是考虑自身。而公益营销观念需要企业宣扬自己所做的善事,这一理念与传统文化不符。

4.3 我国企业公益营销尚在起步阶段

我国企业在执行公益营销时仍存在许多不足,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社会推广公益营销还有很大空间。依据前文可知:①企业缺乏公益营销意识。多数企业员工对公益营销并不是十分了解,注重本企业公益营销意识的培养可以放大公益营销效果。②企业没有完善的公益营销战略。在培养企业内部公益营销意识的同时,应当注重建立企业公益营销战略。在公益营销活动过程中,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执行方案来指导操作是十分有益的。③企业并不注重分析已开展的公益营销活动。在执行公益营销活动之后,企业应当注重分析该活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在活动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乃至某一因素对整体效果的改进。④企业未能协调公益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公益与利益的关系,利用资金设计营销活动需要企业认真思考。

5 结论

文章得到以下结论:①公益营销理论体系尚需完善。我国在公益营销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缺少针对中国市场的深刻分析。放大公益营销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尽管我国在公益营销方面的研究不足,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公益营销是使社会进步的营销方式。③有必要开发一套服务于企业公益营销的平台。国内关于公益营销实践方面虽有一定研究,但仍不完善,企业公益营销面临巨大缺口,是极有潜力的可开发市场。若设计出该平台,无疑会加速企业公益营销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伍荣,卢泰宏.营销新策略:事业关联营销[J].经济管理,2002(9):58-60.

[2]VARADARAJAN R, MENON A. Cause-related marketing:a coalignment of marketing strategy and corporate philanthropy[J].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52(3):58-74.

[3]MULLEN J. Performance-based corporate philanthropy:How“giving smart”can further corporate goals[J]. 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 1997, 42(2):42.

[4]乔·马尔科尼.公益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PRACEJUS W, OLSEN D. The role of brand/cause fit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cause-related marketing campaign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4, 57(6):635-640.

[6]GROLLEAU G, IBANEZ L, LAVOIE N. Cause-related marketing of products with a negative externa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 69(10):4321-4330.

[7]高勇強.中国企业的事业关联营销策略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7(4):37-40.

[8]王丽丽.浅议消除公益营销误区的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7(26):120-121.

[9]杜铁军.我国企业公益营销策略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5):6-9.

[10]陈致中.公益营销:概念、理论与文献评述[J].商场现代化,2010(20):34-35.

[11]叶楠,雷选沛.联想集团北京奥运营销动机及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554-556.

[12]汲剑磊.蒙牛的营销方略[J].企业管理,2008(2):52-53.

[13]孙绵绵,帅萍.农夫山泉公益营销实证研究[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0(5):28-31.

[14]唐更华,刘艳明,邰青雷,等.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企业公益营销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J].工业工程,2011,14(5):142-145.

[15]宋开全.公益营销:攻心计贵在可持续[J].企业管理,2016(2):44-45.

[16]徐国伟,卢东,徐晓曦.消费者对公益营销的反应机制:基于道德情绪的解释[J].商业经济研究,2017(15):54-56.

[17]郑喆,邢江南.新消费者公益营销动机感知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影响的机理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3):76-77.

[18]许衍凤,杜恒波,赵晓康.餐饮老字号品牌延伸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感知契合度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5):99-107.

[19]吴明隆.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20]蒋蕾,朱奕,周琪瑶.服装市场调查样本容量确定方法探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89-94.

[21]张勇.样本量并非“多多益善”——谈抽样调查中科学确定样本量[J].中国统计,2008(5):45-47.

[22]李灿,辛玲.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8(5):541-544.

[23]柯友枝,孙建刚,张业安,等.问卷是否可信——基于体育核心期刊论文(2010—2018年)的系统分析[J].体育科学,2020,40(2):90-97.

[24]HAIR F, RINGLE M, SARSTEDT M. PLS-SEM:Indeed a silver bullet[J].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19(2):139-152.

[25]FORNELL C, LARCKER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1, 18(1):39-50.

[26]钟帅,章启宇.基于关系互动的品牌资产概念、维度与量表开发[J].管理科学,2015,28(2):69-79.

[27]柴辉.调查问卷设计中信度及效度检验方法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0,32(4):548-550.

[28]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29]余少祥.我国慈善立法的实践检视与完善路径[J].法学杂志,2020,41(10):70-78,131.

[30]周中之.法治思维下当代中国慈善组织的治理和监督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2):102-109.

[作者简介]李淇琪(1999—),女,汉族,福建福鼎人,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电力市场规划;杨淑霞(1962—),女,汉族,黑龙江勃利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企业网络安全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现有事业单位126万个,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预算拨款情况划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由于普遍具有规模较小、收入较少、会计核算方法不同等等原因,由此而产生了各项税款计算缴纳时与税务机关分歧较大。全额事业单位由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所以不存在纳税问题,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因为无财政拨款,且大多采用企业会计制度,基本等同于企业单位,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于有一定经营收入、又有一定的财政拨款,单位职能、会计核算与企业有较大的不同,以下从本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 1、企业所得税政策及对政策的理解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是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实施的,主要是针对企业单位,对事业单位虽也有规定,但不太详细;每年各省市税务部门都会在年底企业所得税清缴汇算前举办学习班,但对事业单位的讲解基本没有,而且税务机关培训老师一般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太清楚,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有问题往往很难得到权威的解释,所得税汇算过程中会计人员与税务征管人员对政策理解往往有较大差异。

2、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1999年颁布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中第七条中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对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支出项目和与免税收入有关的支出应分别核算。

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不征税收入即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二是事业收入一般为征税收入。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支出归集于两个支出科目即“事业支出”和“专款支出”,“专款支出”主要应对财政拨入的专项的支出,可直接全额扣除。事业单位日常运营支出反映在“事业支出”科目,对应的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等等。实际进行账务处理时,按照财政规定的支出分类项目进行支出核算,单位的支出与企业应税收入是否有关,根本无法区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中同时规定如无法区分可扣除支出时,按照征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确定可扣除支出的,但实际中,这样确认费用扣除方法计算出的利润总额是否准确?

3、固定资产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支出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支出按照税法规定提取折旧的额度内逐年扣除。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直接 借 固定资产 贷 固定基金;同时借 事业支出 贷 银行存款等,固定资产购置支出一次性全额计入当前费用处理,因此固定资产不需要提折旧,这与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不一致,所得税对于提取折旧还有一个规定是企业未提取折旧时,折旧金额不得抵扣,因此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支出如何扣除没有相关规定。

4、业务招待费扣除基数

按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规定,单位为取得应税收入所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以全部收入扣除免税收入后的金额,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扣除。事业单位在机构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如何划分为取得应税收入而发生的招待费?

针对以上问题从本人多年工作岗位实践角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一、税务部门在部门设置方面

税务部门可考虑设置专门的事业分局或在税务所设置专门人员管理事业单位,同时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的差异,使得大部分税务专管员无法看懂事业单位的账务和报表,导致税务专管员无法对税务政策与事业单位账务上差异进行正确解读,并指导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更准确把握税务政策。因此税务部门可有针对的对税务干部进行事业会计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沟通,保证各项税款准确缴纳。

二、事业单位支出可抵扣问题

举例说明:

情况一、假设支出数为120万元,实际收支结余=100-120=-20万元,应纳税收入应分摊的成本费用为120×30%=36万元,按照所得税法计算利润总额=30-36=-6万元。这样两种计算就产生了14万元的差额,是否说明14万元相当于财政收入应弥补的亏损?这将影响以后年度可以弥补亏损的数额。

情况二、假设支出数为90万元,实际收支结余=100-90=10万元。应纳税收入应分摊的成本费用为90×30%=27万元,按照所得税法计算的利润总额=30-27=3万元,二者之间差额7万元,是否说明财政结余为9万元?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差额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实行结余不上交,亏损不弥补。由此可见,当出现上例的第一种情况时,即收入小于支出时,支出应以财政拨款为限,计算的利润总额应为-20万元;当收入大于支出时,即第二种情况时,可以按照税法扣除方法进行计算,利润总额为3万元。

三、在对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及折旧扣除方面

固定资产支出如何抵扣,应该按照固定资产购置款项来源确定。当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使用财政资金时,固定资产的购置支出可以在购置当年一次性全额扣除;当事业单位用自有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时,事业单位记账时购置固定资产的费用全额列入事业支出,但计算所得税时,将固定资产购置支出调出应纳税所得额,事业单位不提折旧,但仍可按照税务政策扣除折旧,按照当年应提折旧额列入支出,以后年度每年进行扣除;当购置固定资产无法区分资金来源时,可以按照财政拨入的公用经费占实际当年发生的公用经费的比例分别进行计算。无法确认拨入公用经费时,按照应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摊。

四、业务招待费的抵扣问题

单位是否可以认为业务招待费均与取得的收入无关?税务部门如何确认?应该将企业发生的招待费用按照收入总额与应税收入比例进行分摊。例如应税收入占总收入的30%,招待费为7万元,即应税收入发生的招待费用为2.1万元。(作者单位:西安市革命公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

企业网络安全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直播带货凭借着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媒介技术,以其网红性、价格优势性和即时互动性成为后信息时代独具特色的广告营销形式。在新冠疫情对线下商业的负反馈作用下,线上直播带货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网络电商的迭代形式,直播带货作为一种营销模式也不可避免地陷入销量与价格、品牌与主播以及流量与效果等问题的悖论之中,值得人们反思。

关键词:后信息时代;直播带货;广告营销

不同于信息时代早期以电商平台和网络广告为主的广告营销形式,进入后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带宽、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促使直播带货发展起来。直播带货在电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了营销链路,成为后信息时代广告营销的新形式。

一、后信息时代下的直播概述

(一)后信息時代下的直播现状

网络直播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前所未有地突破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极大地释放了传统营销语境下人、物、财、信息等重要资源,极大地缩减了营销链路。商家能与顾客之间得以实现即时互动,广告营销进入了以直播带货为重要特定的新的发展阶段。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传统线下营销和商业体系面临严峻挑战,直播带货的热度却直线上升。以罗永浩和董明珠为例,前者首场直播带货便成交1.1亿元,而后者分别在快手和京东取得了3亿元+7亿元+成交额的好成绩。一方面,疫情对线下传播关系的瓦解使得人们的消费被迫转移至线上。另一方面,得益于后信息时代下直播带货模式的发展成熟,直播带货将商家与客户的商业传播关系从线下转移至线上,与电商平台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链,受到广泛的追捧。

(二)网络直播的发展历程

2005年,我国的9158平台开创了视频聊天业务,随后呱呱、YY等同类平台出现,构成了最开始的网络直播。2009—2013年,网络直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PC端直播平台参与其中;2014—2016年,越来越多的视频直播网站加入直播行业,网络直播飞速发展;2017年,受政策以及资本的影响,PC端的网络直播逐渐走向了下坡路。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网络直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身份的人都共同参与到直播带货当中,直播带货渐渐火遍全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商业备受冲击,线下的商铺纷纷转战线上,商家开始逐渐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他们或是安排网红推销产品,或是店主亲自上阵,提升了线上销售的多样性,也吸引了更多的网络用户进行线上消费。通过直播,疫情期间陷于营销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得以复工复产,带货主播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实现流量的变现。

二、直播带货的内涵及特征

(一)直播带货的内涵

直播带货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直播形式的商品展示,是即时咨询沟通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直播带货建构了一种新型的需求场景,包括了直播的传播性,也保证了带货的销售性。从本质而言,直播带货不同于传统贸易中“货场人”的关系,直播带货创新了货品的零售形式,塑造了“人场货”的新型销售模式,直播带货更加强调客户端反馈和直播的机动性、趣味性。作为直播带货的核心,消费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解商品并下单购买的过程,极大地简化了销售链路。

后信息时代下,信息流通成本在互联网和网络视频技术的加持下得以降低,电商平台与流量平台实现互通,“人找货”向着“货找人”转变。卖家、商品生产者开始利用大数据定位消费者,并通过以直播为代表的方式植入商品广告,最大程度上实现精准的广告投放,拉动潜在消费者。

直播进一步拉近了消费者,店家与主播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消费闭环,从而促进生产与消费。此外,有的店家考虑到直播的即时性,特地增设了直播回放的功能,方便“货物找到更多的人”。直播带货实现了线下导购线上化,消费者足不出户也能有很好的购物体验。

(二)直播带货的特征

1.网红化。近年来,一波颜值又高,销售能力又好的网红出现在各大直播平台。他们的出现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以及决策成本,同时还通过比货给与用户最合适的选择。后信息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逐渐失去了比货的耐心,更倾向于寻求头部买家的建议进行决策成本更低的消费习惯。主播效应随之显现。李佳琦等为了获得用户的认同感,通常通过自身的购买、使用经历以及同类产品之间的对比来告之消费者商品存在的风险,针对消费者心理进行推荐合适的合作品牌。

2.价格优势。通过流量优势与品牌方达成低价合作,让利消费者。以李佳琦为首的头部网红和一些流量KOL通过供应链和品牌商获取一定的优惠,一些头部网红背后都有一支专业的团队进行着筛选产品、洽谈合作、商业谈判等事宜,通过商业运作打造出“全网最低价”,吸引消费者和粉丝下单。此外,直播的限时性与限量性也是吸引消费者下单的一大原因之一。根据艾媒数据显示,近八成的中国在线直播用户在看到商品广告时都会有下单的冲动。

3.即时互动性。不同于依靠文字,画面等方式的传统广告模式,直播带货中的主播可以突破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实时地与用户进行交流和对商品的多维展示,回应用户关注的问题,这是实体商业和传统电商难以实现的。

三、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

(一)价格与销量之争

有别于传统电商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直播带货以观看直播的用户为基础,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迅速回应实现差异化竞争,价格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影响。主播的议价能力往往意味着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支持,脱离了价格光环的加持,直播带货并不比时间成本更低的电商或微商更具有吸引力。

很多品牌如今都面临着价格与销量之间的两难抉择。大品牌因为代理和销售商等各种因素很难在价格环节做出大幅削减,而在竞争对手的压力下,如果不以各种形式变现减价来获取头部主播及其粉丝的支持,销量则会落后于竞争对手,以致市场份额的丢失。所以大品牌只能以补贴的形式降价,“亏钱卖货”地寻求头部主播合作。2019年10月底,李湘直播仅卖出26件貂衣,而平台仅请李湘就花了80万元,对于品牌方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很多品牌商在与明星网红合作中失去了议价权,最后只能拿出全网最低价进行亏本合作。相反,中小品牌则因为有更多的议价空间更能以低价的形式进入市场,因此更能够通过低价的形式寻求销量的增长。问题在于中小品牌却往往够不上强大的头部主播门槛,只能寻求腰部主播的合作;并且由于中小品牌体量的原因,售后和质量往往难以得到保证,销量往往“出道即巅峰”,却最终昙花一现。

(二)品牌与主播之争

品牌与直播的关系在实际中往往难以简单地用传统的甲方与乙方来概括。对于品牌而言,主播是线上化的一次性售货员,是品牌销量的中介,相较于广告效果、直播气氛,品牌更注重的是直播的销量,即成交量的多少。而对基于用户忠诚度和流量起家的主播而言,用户的利益永远高于品牌方的利益。直播带货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断扩充自身的私域流量,品牌在由主播与消费者构成的营销场景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尽管直播在品牌营销中已经占据了很高的比重,但是直播电商的定位一直很模糊,就品牌方而言,主播直播带货的最大化价值只停留在短时间的销量爆发。由于诸多复杂的因素,实际上主播不可能与品牌方共享用户数据。主播只负责推荐品牌方的产品,但无法对品牌影响力或是产品的后续销量做出保证。

(三)流量与效果之争

疫情期间,直播行业大火,市场上急需像李佳琦这样的大流量主播,很多流量明星加入到了直播行业。虽然流量对于直播带货而言能起到助推作用,但是流量本质上是与直播带货模式存在矛盾的。直播带货的销售场景构成流量的“人”并非真正的消费者。直播带货看似是流量的比拼,实际是比拼供应链的内容和社交化的能力。

以流量为主导的直播,其营销意义远大于带货意义。疫情期间,明星带货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相比之下,以李佳琦直播间为代表的明星做客直播是较为理想的形式。明星离开舞台只是个普通消费者,让自带光环的明星以消费者的形式去了解产品,更能带动粉丝购买兴趣,更有机会实现流量与效果合一。

总之,后信息时代是信息时代早期各种理论成为现实的时代,技术不断成熟,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发展。广告营销方式也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直播带货形式所体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在逐渐显露,只有从市场监管、制度以及法律等多个方面下功夫,直播带货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公众。

参考文献:

[1]  李嘉敏.“4P”视角下电商“网红品牌”营销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20,(8):17-20.

[2]  张晓蕊,马春艳.网络直播中网红主播销售类传播行为研究[J].东南传播,2019,(5):142-143.

[3]  王祥,唐丽雯.浅谈ACG亚文化在我国广告营销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20,(6):96-99.

[4]  袁玮.“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原生广告植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12):44-46.

[5]  台雪纯,李娜.基于Cite Space的我国公益广告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研究——以CNKI数据库为例[J].东南传播,2019,(2):132-135.

[6]  孙欣.浅析《奇葩说》第七季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J].汉字文化,2021,(12):131-132.

[7]  仝欣欣.数字生活空间中反广告现象探究[J].艺术科技,2021,(10):7-8.

[8]  朱天慈.大数据思维下的广告创意传播误区探讨[J].艺术科技,2021,(11):8-9.

[9]  叶晓宇.绿色传播视域下的“暴力”广告刍议——以电梯楼宇广告为例[J].艺术科技,2020,(19):99-102.

[10]  张祁.媒介融合时代下原生广告的交互性叙事形式探究[J].东南传播,2020,(4):129-132.

[11]  韩涵,黄霁风.弹幕广告的形态嬗变与内涵界定[J].东南传播,2019,(5):139-141.

[12]  毛颖,闵新月.广告传播对大学生网购产生的影响——以拼多多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210-211.

[13]  连雅迪,黄霁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墙体广告的特征与治理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某村为例[J].新闻知识,2021,(8):54-58.

[14]  徐芳玲.网剧广告植入方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东南传播,2019,(4):148-150.

[15]  冯菊香,邵嫚嫚.环保广告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文化与传播,2021,(3):68-72.

[16]  王娜颖.绿色广告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4-104.

[17]  蔡雅雯,杨登洲.提升绿色广告话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9,(14):191-192.

[18]  蔡雅雯.綠色广告的情感生产及演变趋向研究[J].新闻知识,2019,(7):62-65.

[19]  张晓蕊.绿色广告的受众逻辑研究[J].大众文艺,2019,(8):139-140.

[20]  葛婷婷.绿色广告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研究——以L村为例[J].东南传播,2020,(11):50-54.

[21]  于姣博.媒体融合视域下环保公益广告的创新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21,(7):176-177.

[22]  熊瑛.景观社会语境下抖音短视频广告消费现象解析[J].新媒体研究,2021,(13):39-41.

[23]  王鹏,陈长松.新理解、新实践: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对智能广告的研究[J].新闻知识,2021,(9):46-49.

[24]  姚珊珊.绿色广告的影像话语艺术研究[J].汉字文化,2020,(19):97-98.

Live Broadcast with Goods:A New Form of Advertising Marketing in the Post-information Age

WANG Zi-yang,CHANG Hao-chen,LU Ye-jie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Key words:post-information age;live broadcast with goods;advertising marketing

上一篇:审计人员审计风险论文范文下一篇:5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