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4-02-04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达出的强大文化内涵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上能够得到较充分地展现,是艺术创意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符号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上的应用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研究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符号(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发掘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的更大艺术价值,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元素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提供新思路。

1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

1.1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省内各个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例如,淮阳泥泥狗被专家们誉为“真图腾”;浚县泥咕咕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再如,河洛大鼓、朱仙镇木版年画、辉县剪纸、开封汴绣、洛阳面塑、安阳烙画、杞县陈氏麦秆画、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信阳毛尖传统炒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

1.2文化创意产品

所谓文化创意产品是艺术衍生品的一种,就是把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语义、美学特征、人文精神、文化元素等加以提炼,用新颖的创意,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进行活态地重现在现代产品设计上。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内涵包括文字符号、特色历史建筑(构筑物)、民俗用品、文具、生产生活工具等。河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意产品转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一般开发的应用领域主要在“平面艺术设计”“家居旅行用品设计”“服饰设计”等方面。

2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符号应用在文化创意产品上,使文化创意产品得到了较好发展,主要得力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与发扬。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创意设计后,有效地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了产品的时代感、使命感,更具有人性化和情感化,从而更加吸引大众参与并购买。

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1文化内涵缺失

目前,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设计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较少,许多产品都是干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极度缺乏品牌意识和设计包装意识,能够见到的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为设计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当前,已经形成的稍有规模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有三个,分别是豫游纪、老家礼物和印象小镇,但与省外同业者相比,不论是对非物质文化提取,还是文化与产品载体的选材、加工技艺等方面仍有较大可提升空间。

3.2文化创意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市场上的很多文化创意产品大多出现在旅游景区或者普通门店,部分游客为了追求价格低廉或者求多的欲望,导致文化创意产品品质低劣,材料劣质,影响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价值,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达到较好地传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心中的传唱度。

3.3缺乏个性特征

市场上的不同品牌的文化创意产品包装设计、外观造型趋于雷同,没有自我定位,缺乏个性符号,导致大众产生审美疲劳,降低了购买欲。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品并未与自身的品牌文化内涵很好地相互呼应,所以市场存活率低。而经典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一般具有较强的独特性、辨识性和稀缺性,其设计更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特征。

4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探究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贯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关键。因此,在设计上采用以下三个方法。

4.1产品文化内核的创新设计

深度挖掘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才能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时准确传达。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色截然不同,凸显在产品设计上的表现也不同。主体产品或者系列产品的IP形象应具体明确,生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回归大众的生活。例如,平面设计类的产品有比较实用的书签、钥匙扣、手工皂、冰箱贴、手包、笔记本、杯垫、手机壳等;在家居软装的文化创意上,打造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的沙发垫、沙发套組合、抱枕、地垫、防滑垫、装饰画、IP形象的玩偶、摆件等;在服饰的妆点饰品上,添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传承发展下去。

4.2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包装设计

1)图形是包装的眼睛。包装上的图形,所选取的符号元素,一定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典型的文化元素。例如,著名的豫游记品牌包装上就是利用河南典型的瑞兽形象与精美纹样结合的图形,图形丰富多样、文化元素相对统一,整体识别度高、凸显品牌文化同时点亮河南特色文化(如图1)。

2)色彩是包装的表情。利用好色彩的象征意义与色彩组合来展现文化创意产品的魅力。例如,何景明牌信阳毛尖茶叶的包装就是在绿色这一主色调的基础上进行了色彩创新,改变了绿色的明度与纯度,运用色彩的调和衍生出了豆绿色和蓝绿色的系列礼盒。从情感上说,豆绿色看起来舒适又养眼,元气满满,象征着未来,其清新又自然的调性让人观看时有种被净化的奇妙感受,仿佛连呼吸都显得更为清新畅快,与茶叶的品性十分吻合。蓝绿色是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一种颜色,是与慷慨、豪爽的情感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颜色,其象征意义与何景明毛尖的品牌文化理念合理呼应(如图2)。

3)材料的选用上,纸作为包装设计最为常见的一种材质,有可塑性、灵活性、柔韧性的特点,是制作大部分创意产品的首选材料。例如,一些可食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包装应使用环保的传统牛皮纸或者麻绳编织物,增强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厚重感、时代感。

5结语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应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将河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品牌文化效应,让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崭新的文化创意走向世界。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非物质文化遺产教育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专业课课程思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内涵包括立德树人的本质,协同育人的理念,立体多元的结构,显隐结合的方法,科学创新的思维。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面临着认知度较低、教学团队不健全及教育体系不完善三个困境。由此,应当从强化师生意识、打造优质团队、完善教育体系三个路径培育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

[关键词]课程思政;非物质文化遗产;立德树人;文化传承

引言

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课程思政”概念,随后在部分高校进行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成效。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对此,2018年6月,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指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次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3

作为人类伟大的精神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其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了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具有丰实厚重的文化内涵。4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指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非遗”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非遗”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可以说,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既符合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相统一,又对高校“非遗”教学、提升学生“非遗”保护传承意识与能力发挥作用。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内涵

高校“非遗”课程思政立足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非遗”课程有机融合,在“非遗”教学中着力培育既有高知识素养的专业人才,又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爱国、励志、求真、力学的新时代青年。探析高校“非遗”课程的丰富内涵,应从其本质、理念、结构、方法与思维五个维度准确把握。

(一)立德树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本质

古语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1寓意人无德则不立,立德在育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就“立德树人”作出重要论述,无论是“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等,均是强调高校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密切关系。“非遗”课程思政旨在“非遗”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助力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究其根本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非遗”课程思政在教学设计前期,应当明确回答“非遗”教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在教学目标、内容开发、方法选择、管理评价等方面切实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充分挖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优良品德,培养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二)协同育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理念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非遗”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必须聚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2首先,“非遗”课程思政的育人主体应当协同整合,注重“非遗”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培养工作,鼓励其与思想政治课教师交流合作,提高“非遗”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其次,“非遗”课程思政的育人周期应当协同整合,既要遵循“非遗”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要与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应当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实施层次性教学,使“非遗”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最后,“非遗”课程思政的育人平台应当协同整合,积极把握“非遗”线上教学资源,打造“非遗”线上精品课程;扩展校内外“非遗”实践基地,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全方位育人模式。

(三)立体多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结构

“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课程思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对这三者重新统一的一种回归。”3显然,“非遗”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非遗”课程,打破“非遗”传统教育结构,从“非遗”知识传授、“非遗”价值塑造和“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培养三个方面重构“非遗”教学三位一体。“非遗”课程思政基于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在了解、体验“非遗”的过程中,发现“非遗”之美,揭示文化之真,探究信仰之善,从“非遗”中感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的价值理念,并以实际行动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添砖加瓦。同时,关注不同类型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心理动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学生遇到的身心困惑进行及时回应,尝试从“非遗”课堂“入”日常生活,完成单一的知识传授向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的多元转变。

(四)显隐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形态,从特点上看,前者直接外显,后者浅隐无形,二者虽形式各异但目标一致。众所周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显性课程,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产生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落实到“非遗”课程思政上,即深入挖掘“非遗”课程与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对此应当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非遗’课程思政——‘非遗’课程”在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上的区别与联系,推进“非遗”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显隐互补之余,增强“非遗”教学的思政育人力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富有高度思政育人功能的“非遗”课程思政的双重育人模式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旗帜鲜明,又润物细无声。

(五)科学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思维

“非遗”课程思政重视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首先,“非遗”课程思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发现并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文化自信”写入党章,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观念还是行为上看,对其开展保护传承工作都是坚持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因此,“非遗”课程思政应当积极挖掘文化要素中的思政元素,从理论学习到参与实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文化,克服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心理,增强文化自信。其次,“非遗”课程思政要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尤其是“非遗”教学设计初期,如何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与当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相适应,如何创新“非遗”教学理念、方法与形式,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善于从“非遗”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均是“非遗”课程思政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但仍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只有认清现状,查摆问题,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一)非物質文化遗产课程思政认知度较低

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工作自上而下有序进行,“非遗”课程思政也在部分高校研究试行,但推进效果却未尽如人意。例如,部分高校的“非遗”教学仅立足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的“非遗”知识,侧重知识的“求真”,却对“非遗”的“思政”内涵挖掘不足,忽略了与“非遗”内涵“真善美”的融合统一,极大地影响了“非遗”教学发挥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积极功能,也未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创新示范精神,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究其根本是观念意识问题,即部分高校对“非遗”课程思政重要性与意义的认知度较低,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难以有机融合,未能有效承担起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责任。一是未及时细化本校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意见。部分高校未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省(市、区)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学校内部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细则,高校各部门的工作时间进程与具体责任分工尚不明确。二是未妥善制定本校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评估体系。部分高校的校、院两级未将学校部门、学院教师是否准确认识并认真开展课程思政相关工作与其年终考评等切身利益工作相结合,直接导致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三是未准确认识课程思政的主体协同作用。建设高校课程思政主力军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当前,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队伍与思政工作队伍协同育人意识较弱,两支队伍的教育教学仿佛是两条互无交集的“平行线”。前者完成传授专业课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较少,后者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了解不足,缺乏专业课教学储备及经验,因此,二者缺少交流合作,在推进高校“非遗”课程思政工作中难以形成合力,协同育人程度低。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不健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非遗”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作为“非遗”课程思政的关键主体,应当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保障“非遗”课程思政寓德于课,立德树人。可以说,“非遗”课程思政能否真正实现“非遗”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统一,能否在“非遗”教学中把握“人才培养辩证法”的核心要义,完成对学生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的重任,“非遗”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部分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存在着人员结构单一、团队内部协作性差等问题。

其一,部分高校“非遗”教学师资匮乏,尤其是在本科教学工作中未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即便已形成专业教学团队的,其成员却仅为本学院专业课教师。诚然,“非遗”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非遗”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但这绝不仅仅只是“非遗”课程和专业课教师的事情,学校各单位部门、“非遗”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均负有责任与义务。然而,当前部分高校仍未全面动员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积极参与“非遗”课程思政,未协同推进专业课教师队伍与思政工作队伍资源共享、同心同向。其二,教学团队由多名任课教师组成,本应当根据教学课程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得以系统连贯地学习知识技能。但由于部分“非遗”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内部交流较少,出现团队同上一门课,每位教师“自说自话”,教学内容交集不大甚至毫无关联的现象。尽管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多名教师的团队授课,但若团队教师授课内容差异过大,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便难以准确、深入地掌握专业内涵,得到积极、持续的价值引领,实则“事倍功半”。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

“非遗”作为特定地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绝大部分仍处于衰落甚至濒危的境地,面临着传承危机。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应当主动承担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责任,但由于部分高校“非遗”教育滞后,现有的“非遗”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学广度与深度亟待提高,未能有效承担起宣传、教育、传播、传承、保护“非遗”的责任,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对“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参与度与认同度偏低,无法积极投身“非遗”保护传承的工作之中。可见,高校“非遗”教育并非仅仅针对某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专业知识教育,要想把“非遗”的精神标识提炼并展示出来,把人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凝练并弘扬出去,就要使“非遗”教育尽可能覆盖高校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世界“非遗”,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国“非遗”的内蕴及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因此,探析高校“非遗”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可从“非遗”专业课和通识课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方面,“非遗”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方法体系与教学体系单一。首先,部分高校仍未充分挖掘“非遗”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未能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发挥“非遗”教学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非遗”专业课未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完整、持续的学生培养方案,未明确具体课程的思政教学目的及重点。其次,部分“非遗”专业课价值引领过于生硬、死板,未能形象生动地寓德于课,以贴近学生的话语方式进行价值引导,使部分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最后,部分高校教学体系不完善,未为“非遗”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条件。另一方面,“非遗”通识课存在普及度低、敷衍式教学等问题。以广西某高校为例,现有通识选修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但一周仅有一次课,且课程限选名额不足百人,未开发线上课程资源,无法满足“非遗”课程覆盖全体学生的需求。另外,部分教学团队未明晰专业课和通识课的区别与联系,未根据受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授课目标及重点,在“非遗”通识教育上出现“过度专业化”现象,使非专业学生对“非遗”专业化学习一知半解,既无法掌握全面、系统的“非遗”专业性知识,又缺少对“非遗”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的感悟吸收,造成“非遗”通识教育成效不佳。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培育路径

(一)强化高校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意识

从教育的主客体上看,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学生作为被教育者、被领导者、被组织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对象,因此,推动高校“非遗”课程思政工作有序进行,需要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协同配合,首当其冲的是强化意识。

其一,作为高校教育主体,学校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及任课教师,应当自觉加强对“非遗”课程思政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深刻理解,既要看到“非遗”教学的学术与现实意义,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使“非遗”课程思政真正发挥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广西民族大学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全面推进广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公开征集《广西民族大学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实施方案》《广西民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评选与奖励办法》和《广西民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意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为深入推进“非遗”课程思政工作“保驾护航”。

其二,作为高校受教育主体,学生有责任配合教师完成相关教学活动。全体学生应当充分意识到青年学子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与使命,勇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和弘扬者,新时代的“弄潮儿”。尤其是“非遗”相关专业的学生群体,应当积极发挥“非遗”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非遗”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坚持将“非遗”蕴含的精神内涵对照自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领悟“非遗”这一活态文化的精神价值。

(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优质教学团队

为深入推进高校“非遗”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应积极打造一支具有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非遗”优质教学团队,共同探讨“非遗”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是加强教学团队的德育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要求,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非遗”教学团队要育人,首先要做好“自育”工作。不仅要加强“非遗”专业领域的自我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的有效教授,还要持续加强自身的德育意识,自觉加强思想政治觉悟,担当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表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言传身教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是提升教学团队的思政技能。“非遗”课程思政需要教学团队深入挖掘“非遗”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其思政元素本身是极其丰富的。“挖什么”“怎么挖”“挖多少”成为教学团队在实际操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学团队的思政技能便显得十分关键。广西民族大学选派教师参加“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暨教师育德能力提升研讨会”“打造示范专业课课程思政策略研修班”等培训会,通过聆听重点高校的优秀实践经验,研讨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过程中的重、难点,加强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使其思政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丰富教学团队的人员构成。上文提到,“非遗”课程思政绝不仅仅只是“非遗”课程和“非遗”专业课教师的事情,所以,“非遗”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也不应当只由“非遗”专业课教师构成,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非遗”领域优秀人才,聘请校外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授课,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德才兼备、理实一体的教学团队。

(三)完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高校“非遗”课程思政要努力實现学校、学生全覆盖,就要将“非遗”教学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非遗”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第一阶段,夯实“非遗”教学“第一课堂”主战场。“非遗”专业课应当紧密结合课程性质和授课教师的实际能力,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与之相应的思政教学特点与亮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尽可能摆脱“灌输式”教育。“非遗”通识课应当根据高校实际特点,在校、院两级强化教学师资队伍,提高课程排课量,扩大课程普及面,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非遗”学习当中。同时,任课教师要明确通识教育的课程定位,把握好通识教育中知识传授与精神引领的相应比重,使“非遗”通识教育成为“非遗”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阶段,打造“非遗”教学“第二课堂”新模式。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精力,参加与之相关的“非遗”“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广西民族大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非遗’学堂”系列讲座、“非遗”技艺进课堂之“壹心遗艺”民族工艺实验室成果汇报展、“创艺街圩”暨“艺市集”创新创业联合项目活动等。同时,学校重视实践、强化创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非遗”实践机会。例如,学校连续多年承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在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返校交流暨成果展示会”上,学生们不仅可以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聆听传承人群对代表作品的详细解读,还能够现场学习、体验“非遗”制作技艺,收获“第二课堂”的知识感悟。此外,学校还积极鼓励师生合作参与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非遗”创新精神。

第三阶段,推动“非遗”教学“双课堂”协同发展。高校应当明确“非遗”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双课堂”的内在特征与独特优势,整合校内外“非遗”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锻炼成才。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是文化发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创作、文化创新的源泉。一个地区若非物质文化遗产暗淡无光的话,就好像这个地区的水源被节流了一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便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工作,将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丽包头的文化发展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包头做为一个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在文化发展当中,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但随着我们城市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笔者通过这几年保护中的工作实践,试谈一下包头在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的需要

包头这座城市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各民族间的文化溶合并生的地方文化。蕴含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这也是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

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与包头工业现代化高速推进的环境中,尤其显示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重视传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被隆隆的机器声彻底地湮灭”。著名蒙古族学者乌丙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这样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我们试想,是该让人们来仅仅认同我们的工业化?还是让人们来认同我们的文化?

保护好先辈们遗存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途径就是要传承。对于我们这个具有移民特质的地区,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遗失,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遗存不多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去抱怨,更多的应该是去挖掘、传承、利用。只有在不断深入挖掘、整理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被广泛利用。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留一个习俗,或是一个有着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也不仅仅是把一项技能或者技艺让人知道,让人学会。深远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去感受和感知它与国家繁荣、发展、富强的关系,与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的关系,传递给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和由此而生的文化荣誉感。可以肯定地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自2005年包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54件。主要有梅日更召信俗、哈布图·哈撒儿祭祀、二人台、包头剪纸、计氏羊皮画等等项目。目前,包头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梅日更召信俗、包头剪纸),自治区级12项,市级5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15人,市级75人。

这些数字与其他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地区相比是少一些。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宝藏,是可待利用的文化资源。

东河区是包头历史上的老城区,这里遗存着走西口文化的重重烙印。剪纸、面塑、刺绣、擀毡、清真茶汤等等民间传统技艺非常独特,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倍受喜爱。

土右旗是传统戏剧二人台的诞生地和发祥地,围绕着二人台这个传统剧种,牌子曲、山曲、坐腔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当地以至周边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

九原区是一个蒙古族和晋陕移民文化交融现象明显的地区,梅日更召信俗、二人台、民间剪纸等各具特色。尤其梅日更召信俗更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

达茂旗是蒙古族聚集地,有着丰富的蒙古族民族民间文化。哈布图·哈撒儿祭祀、希拉穆仁婚礼、达尔汗传统马文化习俗是当地蒙古族人民引以为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固阳县的莜面饮食制作技艺、麻糖制作、传统圆锁仪俗、水印窗花和固阳童谣,以及胡麻油传统制作的老油坊等。其中很多是生活中仍然活态使用着的传统手工技艺,承载着几千年民俗文化的基因。

昆区、青山区、白云区、石拐区是新兴的居住城区,这里的人口多为建国后迁居来此,他们的文化生活体现了流变和融合性相结合的特点,这也是包头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亟待挖掘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们更要在这些地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上加大力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

了解了我们自己,我们就要做一些事。通过这几年来对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情况的一些分析,我深感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在传承保护上下工夫,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现就传承和利用这一问题谈些粗浅想法。

首先,编创一部旅游文化剧。可以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项目哈布图·哈撒儿祭祀,编创为一部旅游文化剧。哈布图·哈撒儿祭祀仪式及规程是蒙古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内容涉及宗教、文化、音乐、军事各个方面,其文化空间庄严肃穆、礼节繁多、要求严格是蒙古族文化集中体现的一个亮点。剧目的创作可对祭祀仪式及规程进行认真的研究,找到祭祀仪式及规程中具备艺术表现活力的内容。在不曲解、不编造民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的表演、舞美(声光电、动漫)等技术手段进行编排。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让人们更直观生动地欣赏到祭祀仪式的无限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包头市正处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文化为旅游助力,将起到保护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作用。

其次,就是建立二纵一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域。以土右旗-东河区-固阳县的晋陕移民文化为特色,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域为一纵,广泛开展民俗为内涵的文化产业项目;以土右旗-九原区-达茂旗的蒙古族文化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域为另一纵,开展旅游和工艺品制作的生产性保护为重点的文化产业项目。一横是在昆区-青山区—九原区等地区开设展览展示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和传承工作。通过保护区的建立,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辉映、相互传承和相互利用。

曾听有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是一颗灵丹妙药。这句话我不能断言。但对于我们这个具有移民特质的地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重要。做好了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升地方文化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是文化发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创作、文化创新的源泉。一个地区若非物质文化遗产暗淡无光的话,就好像这个地区的水源被节流一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便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工作,将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丽包头的文化发展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作者简介:

郑晓峰,内蒙古包头市艺术研究创评中心。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准确的、及时地获取国家政策、专业知识、重要信息的信息平台。本文从非遗门户网站建设的必要性入手,简要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建设案例,期望能够为同类型非遗保护网站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传承;保护;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建设提高了非遗信息的传播能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样态,多媒体、多形式地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中国非遗知识与保护成果。目前,我国非遗相关网站主要呈现出了政府类网站为主导,其他公益类、企业类型网站为辅的局面。[1]本文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为例,宏观描述与细部分析相结合浅谈新时代非遗网站建设的方向。

一、网站定位

2006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由原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同意“中国艺术研究院加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2]同年,由原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公益性非遗保护专业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www.ihchina.cn,以下简称“中国非遗网”)[3]在互联网上线发布。2018年,中国非遗网进行了改版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网站的实用性、便捷性及权威性,网站全面展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为非遗领域工作者、研究学者、传承人及爱好者提供更加专业、权威、全面的信息和服务的国家级的优质平台。中国非遗网定位是非遗领域的百科全书,网站集非遗政策宣传、资讯传播、成果展示、知识普及于一体,是中国非遗保护信息发布的重要窗口。[4]

中国非遗网聚焦非遗领域重要事件、最新动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科学的栏目设置充分利用国家权威数据资源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网站设置一级栏目七个包括,“机构”“政策”“资讯”“清单”“资源”“学术”“百科”,并在首页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人物”等专题内容,便于用户全面、准确、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1.首页内容丰富全面

网站首页设计共八屏,内容全面、丰富,用户可以实现浏览首页内容即可一站跳转至对应栏目。为保证浏览便捷性,开发人员设计了整屏滚动的模式,整屏内容的滚动播放,节省了用户浏览时间增加了浏览的舒适度。

2.资讯信息更新及时

网站资讯类信息及时报道国内外非遗保护相关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推介国内外针对非遗领域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理论文章或保护经验;推介非遗专业书籍和学术活动以及就非遗或传统文化某一主题撰写的深度介绍、报道。

3.非遗数据权威展示

网站设置清单栏目,宣传、普及与非遗保护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内涵,并进行数字资源展示。将非遗保护重要工作成果和权威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的展示,并实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页面跳转。以下重点分析一下清单栏目的内容结构。

清单栏目在每一个频道都设置了内容简介,利用专业性文字说明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非遗保护专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国家非遗保护历程、非遗专业名词的由来以及国家级权威数据。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频道内容简介将国家目前公布的五批名录数据进行了解释说明,“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3610个子项。”[5]

分类查询检索,例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項目名录频道用户可以通过所属地区、公布时间、类别、类型、关键词等进行组合筛选,查询检索,单个项目详情页面还可以实现项目与项目、项目与传承人之间的关联、跳转。

根据网站栏目点击量统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频道点击量占所有栏目点击量的47.132%。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频道点击量占所有栏目点击量的13.69%。

4.政策文件系统全面

网站设置政策栏目,将非遗相关重要法规、文件等进行梳理、展示。政策栏目划分为国内法规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重要讲话三部分。其中,国内法规文件可以按照国家、部级、地方及其他进行分类,并通过年份、类型和关键词进行筛选检索。截止2022年3月,共发布国内法规文件199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22条,重要讲话17条。

5.专项工作内容详实

中国非遗网针对非遗保护专项工作成果进行集中权威的展示介绍。包括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专项工作都设置了专题页面。专题页面设计展示了每个非遗保护专项工作的基本介绍,工作相关重要文件等。

6.学术百科助力保护

完整的非遗理论研究体系是保证非遗学科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视,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理论和学术研究是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传承者、工作者以及爱好者必不可少的。网站设置学术栏目从论坛、调研、访谈三个方面展示非遗领域的学术成果。网站设置百科栏目通过申报指南、知识窗两部分内容,给读者解析国家是如何开展项目的申报工作。知识窗栏目涵盖了专业知识和工作指南两部分,栏目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非遗专业知识的解读,指导非遗相关工作开展。

7.高级检索提高效能

网站开发高级检索功能模块,采用分布式部署,通过更多的检索条件,提高检索速度和准确率。用户可以在进入网站后第一时间在搜索框输入想要查询的内容,并进入高级检索页面。高级检索页面不仅列出了近期搜索热词,便于一键获取,而且可以根据时间区间、栏目检索进行精准的定位。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用户寻找结果的时间成本。

8.资源建设内容精彩

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形式展示,充分满足公众对非遗多方位的了解。网站开设资源栏目,将非遗相关展览、图片、音视频等进行多形式的呈现。

展览频道设计开发了2018年至2021年四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专题页面设计风格紧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内容丰富,除了主会场活动内容外,还涵盖了全国的遗产日活动盛况。展览频道陆续设计制作了抗击疫情非遗人在行动专题、2021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专题、太极拳专题、全国非遗曲艺周专题、传统节日专题等。截止目前,自主开发设计专题达19个。

二、网站整体视觉设计

中国非遗网整体设计采用扁平化的页面设计,融合传统与时尚,运用视觉设计规范,来表现页面上各种内容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整体布局凸显网站品质及非遗特色,吸引浏览体验,首页、内页布局稳重中展灵动,传统与现代结合,加入趣味性设计元素,增强用户浏览体验。

1.图文并茂,提高非遗传播接受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平台及形式更加的丰富,传播速度更加的便捷、快速,信息的时效性进一步的提高。中国非遗网月均访问量超46万,月均访客人数超37万。[6](统计范围: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2.利用音、视频、专题内容建设,记录保存优秀传统文化

音频、视频资源可以给受众带来多感官的感受,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让人记忆深刻。专题内容建设,是记录非遗重要活动,重要资源的非常好的载体,可以将活动或学术内容更加的完整,更加的系统进行记录和展示。

3.H5游戏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满足受众的娱乐心里

H5小程序是利用移动端互动,将非遗项目或者活动利用H5技术进行宣传展示,不仅提高了受众的接受度,满足了大家的娱乐心理,将移动端H5在网站进行展示,旨在通过趣味性互动进行非遗知识科普。

当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也还存在专题网站建设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尚需不断提升。首先,栏目层级过深。例如,资源栏目内容较丰富,包括展览、演出、专题、H5等等,但新建的专题内容放在了二级栏目,并没有在网站首页进行展示,导致很多读者无法第一時间了解最新的专题内容。其次,多媒体内容较为匮乏。其政策、资讯、清单等栏目内容多为文字和图片,音、视频资源过少,内容较单一。在未来的网站维护和建设中,还需要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完善。

中国非遗网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遗的专业知识,是民众了解我国非遗资源、政策、知识、活动的重要平台,也是全国非遗相关工作者、志愿者正确地开展非遗保护与研究的交流平台。网站建设及日常维护中的经验和不足也为同类网站的建设和优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常艳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网络影响力分析.[J]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2013(09)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全新改版上线》.

[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作者简介

杜丽丽(1980-),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文章分析了徐州饮食文化的特点,分析徐州饮食文化价值,提出了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以移动传媒为途径打造徐州饮食文化的品牌、以徐州旅游伏羊节为平台扩大徐州饮食文化吸引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徐州饮食文化规范化发展和打造淮海经济区饮食文化圈等举措。

[关键词]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徐州旅游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219

1 前 言

追述到徐州地区的相关历史文化中,最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便是两汉时期的汉文化。然而与之更相关的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密切饮食文化,徐州的地方特色的饮食总是与两汉文化相互挂钩。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其中饮食方式上的改进。使得我们汉文化更加得繁荣,魏晋时期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带来了饮食上的文化繁荣。与之相伴而来的是新的名食名菜的产生。更让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带来了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发展。而且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更是有着丰富的交往活动。

2 徐州饮食文化特点

(1)徐州地域饮食口味偏重。徐州属于北方地区,徐州居民的性格偏向于北方居民,饮食习惯简而言之也就是味道非常得重。比如徐州吃辣和咸味就是特别得重。当然在我们中国的大地上,味道重的地域饮食文化非常得多。但真正的把很多重口味融合在一起就特别得少,徐州地域的饮食文化中是融合得恰到好处,将辣味、咸味与麻味进行了巧妙的融合,也只有真正地在徐州呆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融入徐州的饮食文化中才能深有体会。比如在徐州的辣子鸡、地锅鸡、麻辣系列的粉丝等。这都是徐州特色菜的代表。

(2)徐州饮食烹饪方法多样,尤其注重炒菜。徐州虽然在江苏,从文化的脉络以及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来讲,徐州更多的偏向北方,也正是如此,徐州的饮食造就了北方人的豪爽,北方菜系的霸气。在炒菜系列中也是颇为出名,其中菜点秉承大彭口味,制作考究风味独特,颇有名气。也几乎每一道菜都有一个特别的名字,比如霸王别姬、鸳鸯鸡、鼋汁狗肉、西楚贡菜等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大众名菜。徐州饮食强调以肉类为主题,而不强调配料的使用。与南方的饮食文化对比,徐州的地方饮食强调的是量足,使之符合自己饮食中所必需的部分。

(3)徐州地方饮食中注重特色汤的发展。徐州比较出名的辣汤,原名雉羹,相传是由历史上第一名著名的彭祖创制而成,也在徐州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雉羹是啥汤的前身,可谓中华民族最早的汤羹。汤里面有鱿鱼丝,面筋,鸡丝等非常好吃的佐料。雉羹至西周时,被定为宫廷八珍御膳之一。乾隆以后的汤制作,其原料稍加改变,清代汤配方一直沿用至今。汤是徐州大众非常喜欢的美食,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味道使之成为徐州的一张名片之一。

3 徐州饮食文化的价值

(1)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徐州最令人所自豪的是彭祖的饮食文化价值。两汉时期的历史融合。而这些都是靠淳朴风情的人民文化生活所延续的,而真正延续这些文化生活的是人民的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简而言之,也就是我们的吃、穿、住、行,在深层次发掘也就是由古至今的群众的饮食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习惯中早已经是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了我们今天的徐州饮食文化。这种文化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带给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同寻常的意义。

(2)徐州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在我们所生活的经济社会中,饮食文化的经济效益是不可小觑的,在餐饮市场中,饮食文化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各类的小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充斥在各个大街小巷,更加剧了竞争的白热化,同时西餐快餐进入中国市场,中餐企业的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但是有眼光的企业老板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开发旅游饮食文化资源,关键不是在饮食和旅游,而是在于文化带给我们的经济效益,在于吃中讲求文化,旅游中弘扬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关键意义是在于给人们带来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双重体验,在徐州饮食文化中,真是有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的中流砥柱,才有我们物质财富的需求。

4 徐州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

(1)以移动传媒为途径打造徐州饮食文化的品牌。移动传媒:主要是指利用数字广播电视地面传输技术播出,以满足流动人群的视听需求为主的新型媒体。在徐州,有我们众所周知的彭祖文化,也有我们所熟知的两汉文化,这些都是徐州面貌走向全中国的文化基础,但是发展旅游文化不能过于单一的只有文化,还得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借助移动传媒是打造徐州地区旅游品牌的有效手段。我们不能只在表面文章中说空话,关键是如何做。首先笔者觉得集徐州特色饮食文化与旅游景点,让游客深有体会地感觉到徐州本地区的区域性特色旅游产品。其次要扩大徐州饮食文化影响力要借助于现代媒体,特别是手机,通过微信和QQ等社交软件,可以快速地传播徐州饮食文化。

(2)以徐州旅游伏羊节为平台扩大徐州饮食文化吸引力。伏羊节大约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四百年多年的历史。品味两汉文化、尧舜文化,纪念彭祖是伏羊节的基本主题。在徐州各地的旅游文化中不能只是单一的靠历史,靠传统,举办现代意义的饮食文化节,现代意义的旅游节也能促进徐州地区第三产业的有效快速的发展。在徐州的特色旅游景区中举办的现代饮食文化节还应该强调集规模化与健康高质量的饮食水平共存,这样才有利于特色饮食文化的长期有效的发展。

(3)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徐州饮食文化规范化发展。政府要推出推动两汉饮食文化的发展原则和具体细节,发展内容上要科学合理,制定政策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政府在实施细则上要简明扼要,使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徐州特色的旅游饮食发展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和而不同”的主旨思想,强调整体统一与局部特色的有机结合,就是在内在的饮食文化圈中努力实施健康有序的发展,努力结合徐州当地饮食文化与其他各个菜系的饮食文化,做到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良性循环的发展。这才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推动就业的有利模式。

(4)打造淮海经济区饮食文化圈品牌。打造淮海经济区饮食文化品牌需要三步走:第一步,即结合本土的饮食文化与各个地域的创新饮食文化;第二步,就是创新徐州饮食旅游发展模式,实行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地有序地发展;第三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构想。做好徐州饮食文化的广告宣传,打造属于徐州特色的旅游饮食文化圈,有力地吸引游客的青睐。通过有效地协调徐州饮食文化方面发展的因素,针对徐州特色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各个因素的有效利用为导向,不断打造和强化徐州饮食文化的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毅.陕北饮食文化开发浅析[J].企业经济,2012(9):157-160.

[2]曾国军,刘梅.饮食地理与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J].旅游学刊,2013(3):9-11.

[3]谌世龙.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产品化研究——以桂林饮食文化遗产项目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1(2):114-117,146.

[4]马欢欢.洛阳饮食文化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0-23.

[5]杜莉.“一带一路”饮食文化交流与美食资源开发[J].美食研究,2015(4):1-6.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说唱文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将其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是极具创新意义的改革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耳闻目染,体验文化韵味;借鉴改写,打通文体壁垒;练笔创作,锻造写作功力;古为今用,转化创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语文教学健康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非遗”   语文教学   说唱文学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课题,“引导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在与时俱进中发扬光大……是语文教育教学应该恒久坚守的人文主题”[1]。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更是任重而道远,“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2](52-54),都是必须关注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如何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深厚营养,并且与语文教学实践完美对接,以故为新,继承发展,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传统说唱文学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将是一条新颖的改革思路,对于传承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有重要意義。

中国传统说唱文学源远流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3](111-116)。先秦时期有瞽矇说唱、优孟衣冠,荀子的《成相篇》具有开创性;唐代有俗讲、变文,宋代有讲史、小说、说经、鼓子词,金代有诸宫调,元明有词话,明清有弹词、鼓词、宝卷、子弟书、木鱼歌、莲花落、道情、小曲等,丰富多彩。说唱文学通俗易懂,形式灵活,韵散相间,说唱兼行,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唐代俗讲借讲佛经故事来劝善。变文说唱流行一时,城市乡村都有表演、劝善娱乐的功能。明代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讲述包公故事,蕴含劝善惩恶的思想。弹词多唱儿女情长、家庭琐事,篇幅较长,受到足不出户的家庭妇女的喜爱。鼓词多唱金戈铁马、英雄征战传奇故事,豪放阳刚,摄人心魄。这些生动活泼小的说唱文学形式若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精彩呈现,必然会取得既新奇又有益的效果。

一、耳闻目染,体验文化韵味

听和看是摄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海量资源,手机的强大功能,为说唱文学融入语文教学提供了便捷的科技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化部门或“非遗”保护部门的网络资源,安排学生收看收听弹词、鼓词表演,了解这些说唱文学的历史源流、表演特点、主要内容和艺术趣味等,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扬州弹词《悠悠运河柳》创意新颖,展现运河两岸的风情民俗。温州鼓词《洪水无情人有情》讲述温州人民及海外同胞捐款捐物以救灾的动人事迹。《白蛇宝卷》演绎感人的爱情、痴情、亲情,令人慨叹万千。山西柳林的秧歌、鼓书、道情等,宣传地方文化,展示传统艺术,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是单独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还应在语文课程的实用目标与文化目标的关系域中深入把握”[4](53-57),学生通过观赏说唱文学,体验浓厚的文化气息,品味独特的语言特色,增强传承优秀文化的信心。

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说唱文学可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道德模范的光辉事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比如可把这些故事改编成河南坠子、河洛大鼓等说唱文学形式,接地气,受欢迎,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长沙弹词的表演艺术备受热捧,演出不断,内容丰富,合理选择相关曲目,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补充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老舍指出:“鼓词、相声、评书、琴书等曲艺形式有不少智慧,民间艺人世界暗藏有生命力的东西。”[5]显示出鲜明的中国气派,若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则可以借助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产生积极影响。

从艺术方面来看,说唱文学最明显的风格是通俗易懂,虽土得掉“渣”,但有趣有味。如清代车王府藏鼓词《西游记》,改自小说,屡出新意,“改编与创新的基本原则是世俗化、生活化、趣味化,即尽量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世界”[6](165-172)。北京鼓词《封神榜》的基本情节与小说相似,但思想内蕴更加靠近普通民众,更加体现现实主义精神,更加符合草根阶层的审美口味。河南坠子历史悠久,传统深厚,风格鲜明,高亢质朴,人物形象突出,善恶分明,唱腔丰富,变化多端,主要流传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评书艺术只说不唱,感染力极强。单田芳先生是举世公认的评书大师,他善说、会演、能评、擅学,绘声绘色,令人身临其境。他所说的100多部书至今仍然流行于网络、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授课内容,运用说唱文学材料及技巧,编一套鼓词,唱一出坠子,演一段评书,肯定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口碑爆棚。而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为说唱文学进入校园提供了政策支持,如何操作运转值得研究并实施。

二、借鉴改写,打通文体壁垒

中国传统文学样式极其丰富,如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词等,《昭明文选》收录的作品类别有数十种之多,如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等。就时代而言,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均为代表性文学。文学体裁之间的界限是可以打通的,如唐代诗歌达于鼎盛,后人无法超越,宋人先是学习借鉴,随后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亦独具面目。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打破文体之间的壁垒,融通无碍,蔚为大观。在语文教学中说唱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之间如何打通,值得探讨。

(一)文体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其他文体改写成说唱文学。说唱文学流畅利落,易读易记,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里收录了《花名歌》,俗不伤雅,韵味盎然。“文本改写出新意,课堂表演添兴趣”[7](34-37),学过《窦娥冤》,可以鼓励学生将其改写成弹词并演唱,既有助于理解戏剧的艺术风格,又有助于体味戏剧与说唱文学的区别与联系。教完《孔雀东南飞》,可以指导学生将它的五言句式扩展成七言诗赞并表演,温故而知新。讲授过《大卫·科波菲尔》,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评书并演说,体味中外文化的差异与沟通。教师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势必能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亦随之活跃、精彩。

(二)旧瓶新酒。仿写是练习写作的必由之路。李白曾经三拟《文选》,杜甫广泛学习前代诗歌而集其大成,韩愈对《尚书》《春秋》《左传》《诗经》等经典反复揣摩进而形成猖狂恣肆的文风。创新来自模仿,模仿是创新的必要步骤。在2018年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评选中,中篇弹词《焦裕禄》夺得桂冠,其他如京韵大鼓、天津时调、扬州清曲及四川清音等说唱文学形式相继登台,赢得观众称赞。苏州宣卷近年来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得到传承保护,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层出不穷。绍兴宣卷《哭笋救母》有改写有仿写,其中清廉文化因素被挖掘、创新、宣传,古为今用,创造转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说唱文学的语言、结构、技巧等都可以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仿写弹词开篇,作为演讲稿的开头,比赛效果自会不凡;仿写鼓词片段,赞美身边的好人好事,演出必当夺人眼球;仿写河南坠子,讲述学校生活的趣味镜头,当会使人相视而笑。教师指导学生仿写说唱文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练笔创作,锻造寫作功力

单纯的模仿如幼童学步,一旦融会贯通,则可以尝试自由抒写。在宋代词人群体中,周邦彦可谓集大成者。他写词,融汇了温庭筠的秾丽,融合了韦庄的清艳,借鉴了冯延巳的缠绵,吸收了李后主的深婉,汲取了晏殊的蕴藉,发展了柳永的铺叙手法,终于造就了富艳精工的个人风格,成为词家正宗。“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深入推进,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引起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注意,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8](135-136),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说唱文学写作的思想性。传统说唱文学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运用俚俗的语言讲述市井凡人喜闻乐见的故事,娱乐与劝善并举。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9](115)俗文即包括宋元话本在内的各类说唱文学,劝善惩恶为其旨归,即在其中表彰符合当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物事迹,以教化世人弃恶向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这一传统,鼓励学生借助说唱文学的形式讴歌正面人物,赞美积极事迹,传播正能量。比如,在学习了古代著名作家作品之后,可以用创作弹词开篇,讲述作家生平,概括作品内容,评论作品艺术,形式多样,生动灵活,在创新的同时,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一举多得;在教学了近现代小说作品之后,可以借鼓词的形式续写,联系实际生活,设想主人公在当代社会的奇遇,歌颂伟大的时代。在学习了外国文学作品之后,可以用说唱文学的形式复述情节,品味中西文化的意味差异,创造令人惊异的另类“画风”,坚守文化自信的同时,体会文化的交流互动。

(二)重视说唱文学写作的艺术性。说唱文学品种丰富,各具风格。弹词柔,鼓词刚,小曲轻快,评书形象,如此等等,多彩缤纷。歌颂英雄人物、正面典型,可采用鼓词的形式,慷慨激昂,情绪高亢,思想性与艺术性达于统一;讲述生活趣事、校园一角,可采用小曲的形式,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叙述国家大事、重大工程,可以采取评书的形式,大气磅礴,音韵铿锵,宏大叙事与厚重思想有机融合。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思考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对立、交融,理解文学源于生活的理论思考,提高创意写作的实战能力。因此,说唱文学融入语文教学,“将有益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益于语文在学生整个人生中‘奠基作用’的完整实现”[10](36-38)。

总之,说唱文学与正统诗文相比,更加通俗明快,接受范围更加广泛,与正统诗文可以多维互动,共同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剔除说唱文学的糟粕,发掘积极价值,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探索构建独特的语文教学形式,推进语文教学健康发展,无疑是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思路。

参考文献:

[1]陈鹏,靳晓燕,姚晓丹.营造奋斗情境   厚植家国情怀[N].光明日报,2019-6-8(7).

[2]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5).

[3]方光耀.特色与民族音乐文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0(6).

[4]温小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必要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9(06).

[5]孙郁.于阡陌野径开辟文学新境(高峰之路)——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N].人民日报,2019-1-29(20).

[6]纪德君.古代小说经典的民间重构——清代车王府鼓词《西游记》论略[J].学术研究,2016(04).

[7]杨成海.文本改写出新意,课堂表演添兴趣[J].贵州教育,2014(14).

[8]杨新洪.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9]鲁迅.鲁迅全集·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王泽龙.语文课程中曲艺文学的缺位与缺撼[J].教学与管理,2016(28).

上一篇:趣味性教学初中物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纺织品保障措施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