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炮制的方法范文

2023-10-01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范文第1篇

1 中药的毒性

其实毒性在古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如《周礼·天官冢》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药以供医事”[1]。临床应用中药强调辨证配伍、合理炮制、严格控制用法用量, 合理炮制去降毒尤显重要。笔者从事中药炮制加工多年, 现就毒性中药炮制方法与机理进行分类探讨, 希望对毒性中药的临床安全用药有所助益。

2 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

(1) 制霜法是指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 或析出细小结晶, 或升华、煎熬成粉渣。适用于含毒性脂肪油较多的脂仁类中药, 但应控制好油量。如千金子、柏子仁等采用去油制霜法, 信石采用升华制霜法[2]。 (2) 加热法是通过加热使有毒成份分解破坏或使有毒成份凝周变性或升华散失从而达到去毒目的。包括:蒸、煮、炒、烫。如马钱子经砂炒后, 其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著减少, 毒性降低;牵牛子、莱菔子等炒后毒性降低。 (3) 净制法炮制时将原药材除去有毒副作用部位, 切成寸段。如蕲蛇, 蝮蛇头部毒腺含有强烈毒素, 去头后降低毒性。又如苦楝皮外层毒性较大, 用时应彻底剥离。 (4) 水制去毒法是指用水处理药物, 使其所含毒性成分溶于水中, 再弃水留药, 以降低毒性成分含量, 除去药物毒性。具体方法有浸、泡、漂、洗。如天南星用水浸漂。 (5) 加辅料复制法毒性中药在炮制过程中, 加入一定辅料, 如生姜汁、醋、甘草汁等可降低毒性。是靠辅料吸附作用及其与毒性成分结合而减毒, 往往同一种辅料兼有上述两种作用。此法常与加热法相结合, 有的辅料不仅去毒效果好, 还能增强药物疗效, 如大戟、甘遂等均为峻下逐水药, 均用醋制。又如半夏生能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 炮制能减低或缓和药性。 (6) 水火共制去毒法是指用水和火共同炮制药物, 使药物毒性降低或去除。具体方法有煮和淖等。如川乌、藤黄等经煮后, 毒性大大降低。

3 常见毒性中药炮制机理

(1) 去除毒性部位。蕲蛇去头部后入药, 因其头部含有多量出血性毒素、少量神经性毒素, 内服后可引起内脏广泛性出血而致死, 去头是为了消除毒性, 去头后蛇体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又如斑蝥, 净制, 去头、足、翅后, 镁、锌、钙等抗癌成分含量比全虫高, 有害元素铅含量降低。 (2) 破坏或改变毒性成分的结构。 (1) 破坏毒性成分结构:全蝎, 含有全蝎素, 是一种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 其水溶液长时间放置或用100g水加热2h, 能使毒性蛋白凝固变性, 达到降低毒性目的[3]。 (2) 改变毒性成分的部分结构:可使之转变成具有同样药效作用而毒性较小的物质结构。如乌头所含主要毒性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该类化合物遇热易被水解, 其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时失去一分子醋酸, 得到单酯型乌头碱, 使以上3种成分相应地变为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中乌头碱和苯甲酰次乌头碱, 毒性为双酯型生物碱的1/500~1/200;若继续水解C14位上的苯甲酰基失去一分子苯甲酸, 生成乌头原碱, 相应为乌头胺、中乌头胺和次乌头胺, 其毒性仅为双酯型乌头碱1/5000~1/2000, 如此可达降减毒目的[4]。 (3) 降低药物毒性成分以降低消除药物毒性。如斑蝥按CTD的理化特性而言, 以米炒为宜。因CTD在84℃开始升华, 升华点为110℃, 米炒时锅温128℃正适合于CTD升华, 使CTD部分升华而含量降低, 从而减弱毒性;有人将其在110℃恒温干燥箱中烘制也是同样道理。 (4) 除去非有效的水溶性毒性成分。朱砂主要含硫化汞, 含量达96.21%, 杂质主要是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 后者毒性极大, 为朱砂中主要毒性成分。研磨水飞法可降低可溶性汞盐含量而使朱砂毒性减小。水飞朱砂中游离汞含量低于1μg/g, 证明朱砂经水飞后可大大减少游离汞的含量。 (5) 辅料的解毒作用。辅料在有毒中药炮制解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解毒机制较为复杂。如天南星, 《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大毒”。天南星炮制后能解毒并增加疗效, 常用辅料是有解毒作用的药物如生姜、白矾等。姜、矾共制是最常用方法, 其解毒机制可能为吸附毒物, 改变毒物理化性质、生理活性, 及增强机体解毒能力, 其中生姜本身有解毒功能, 并与天南星有协同作用;白矾在水中生成氢氧化凝胶吸附毒物, 或与毒物中和而解毒;甘草酸具有类似活性炭吸附作用, 其水解产生葡糖醛酸与毒物结合能加强肝脏解毒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其机理。方法 通过制霜法、加热法、净制法、水制法、加辅料法、水火共制法等加工炮制后, 能达到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副作用。结果 适当加工炮制可降低或消除中药毒性或副作用。结论 中药通过适当加工炮制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更好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炮制,减毒,方法,机理

参考文献

[1] 刘银梅.谈中药的毒性与炮制[J].光明中医, 2009, 24 (9) :1807.

[2] 黄玲.浅析制霜法的炮制作用[J].江苏中医药, 2004, 25 (4) :47.

[3] 罗跃, 彭延古, 易小明.全蝎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8 (3) :78~80.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范文第2篇

2.根据药性的不同,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加工炮制,并认真填写加工炮制记录。

3.对加工炮制后的药品必须经质检、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4.每次加工炮制后,必须对所用区域工具彻底清洁干净,对各种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査维修保养。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药;中药炮制;教学改革

项目基金:本论文由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学”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助

【分类号】R-4;G642.4

炮制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制药技术。传统的炮制技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们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意义,需要不断的继承、发扬。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传统制药技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炮制方法。实验教学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1】。通过实验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炮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能力,能综合利用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

本文通过对比中药与民族药炮制特点并对民族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实验改革发展思路,以期提高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中药炮制学人才奠定基础。

1中药、民族药的理论与炮制异同

中医药和各民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是不断交流相互促进与融合的过程。客观上讲,中医药在某些方面促进了少数民族医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民族药物中,以具有较为完整理论体系的藏蒙苗傣等,其药学理论与中药理论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傣药“四气八味”、“五性”及“入塔”理论与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理论颇为相似;苗药的“母药论”提出的“母药”指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3】,与中药的“君药”之意相近。民族医药植根于本民族文化,民族药理论依据与中药也有所差异,如瑶药的“颜色功能”理论认为药物颜色有红、白、黄、黑4种,红色药走血分,有补血、破血、生肌作用,黄色药走皮肉,有清热解毒、杀虫、除风作用,白色药走气分,有补气、行气、消气解毒作用,黑色药走骨髓,有滋肾、补胃、利水、消积、除寒利湿作用【4】。

炮制对于有毒药或矿物药的减毒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药炮制中,一般以修、火、水、水火共制等方法为代表;同时于临床应用有明确的禁忌,如十九畏、十八反、北京同仁堂的对联炮制“虽难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便是对中药使用严格的生动表述。而民族药炮制各具特色,不同民族传承的炮制方法同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相承接,如蒙药炮制多用牛奶、羊奶制;藏医炮制矿物药多用煅、煨法;土家族苗族医炮制有毒药物多用童便制,壮药鲜品多用时炮制等[5]。

2炮制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炮制专业术语表达的影响

有人把《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比喻成一本“菜谱”,认为只要照着原有的操作一步一步来就可以炮制出合格的饮片,但真正操作起来会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6]。而如何正规、准确及科学的进行实验操作,教与学两方都存在一定的困惑。最大的困惑就是某些中药炮制方法的术语不易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性差。就像菜谱中有“加盐少许”这样的操作,加“少许”究竟是加多少呢?中药炮制的有些术语也是这样。比如“炒法”作为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的炮制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炮制过程中的“火力”和“火候”。中药炮制“火力”系指中药加工炮制时火的大小,涉及武火、中火、文火(温度高低、升温快慢等)。而早时由于受到历史条件以及科學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对“火力”精准的进行控制和表述,对炮制“火力”的分类与参数的表述凭经验而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意识性。

2.2 实验室的条件的影响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中药炮制实验室条件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如原加热设备主要为煤炉、煤油炉等,现多改用电炉、天然气炉等;同时改进了通风装置,从而使炮制实验室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炮制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均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导致了学生对工业化大生产所涉及的生产设备缺乏直观的认识。例如与饮片厂的炮制生产设备相比,学校一般难以将各种类型、各种型号的设备购置齐全,因此实验室的炮制操作与饮片生产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造成实验过程与工厂大生产过程脱节[7]。不利于其毕业后在饮片厂开展工作。

2.3 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在高校中药炮制学的大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全国医药院校中,课时相差很大,少的仅54学时,多的达108学时,由于某种原因总课时相差大,为了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只有减少实验课时,有的实验课时仅有18学时[7]。实验课时比重小而教学任务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从成绩考核来看,理论课考试所占分值比例较大,实验考核又没有客观的评分标准,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热情,造成学生对实验有所轻视的现象。

2.4 实验教师的影响

在实验课上,教师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边演示边讲解炮制方法的操作、注意事项、成品要求、“火力”、“火候”等,大多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描述和表达,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教学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同的教师对炮制的掌握不同,在实际教学当中难免造成偏颇。

2.5 文化、地域差异的影响

由于中药的使用历史悠久及各地用药习惯的差异,使某些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一药多法”、“各地各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为炮制实验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3改革措施

3.1适当调整实验内容

对传统实验与现代实验的比例进行了适当调整。在实验安排上以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为主,如炒法、炙法、蒸煮法等,选择具代表性的药物,如:王不留行、麻黄、阿胶、鳖甲、地黄等,在有限的药物中体现传统炮制技术的特点,同时也要开展一些有民族特色的炮制实验课程。通过传统炮制实验可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使得这部分内容约占实验课总学时50%的课时。

3.2 注重思维方法教育,培养严谨和创新的态度

我院药学以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要求,以人为本,使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创新”。主要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既掌握本专业要求的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具有一定民族医药特长,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高级人才。因此,在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只有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和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说服性。在实验室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敢于有自己的理解及解决思路及解决手段。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步实验的现象并及时记录,强调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及“准确性”。在这种共性与个性结的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环境下,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试验操作技能,启迪其科学思维及创新意识。

3.3 重视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老师给出的实验题目及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图书馆和校园网资源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总结归纳,将其运用于实验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在老师的指导及帮助下完善及改进实验方案。实验结束后,不必过分强调学生必须获得正确的结论,而应要求学生对设计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验结果进行充分、具体、科学的分析。开放性实验有别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模式,改变了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更加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8]。如:何首乌的设计性实验,有的学生设计了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首乌炮制前后蒽醌的含量变化,虽然这种方法准确度不高,可行性差,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不仅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和加深,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设计实验和知识运用的能力。还有的学生查阅了许多何首乌的相关资料,仅卵磷脂的测定方法就写出了多种设计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大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思路,为将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基础。

4小结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作为中药炮制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通过验证来补充理论,而是應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性。通过对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主观意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重复,打破了其对学生的束缚,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还是理论学习的综合运用的综合运用【9】,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地实用型中医药专业人才。同时应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及特色,在实验教学中加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炮制实验,如蒙药、藏药等,培养一批民族医药人才,为少数民族进一步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龚千峰.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7:1-3

[2] 田华咏,瞿显友,熊鹏辉.中国民族药炮制集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

[3] 蔡翠芳,裴慧荣,赵建英.中药炮制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 2320-2321.

[4] 蒋孟良.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21-23.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范文第4篇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yunnanensis Franch.或七叶一枝花Par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范文第5篇

为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更好的配合临床,科研教学需要,特订中药加工炮制室制度如下:

(二)凡进炮制室待加工的药材,必须查明药物来源,药材的真伪、优劣、质量等以保证药材加工前的质量。

(三)药材加工除去药材内的杂草和泥土,需做制剂的药材快水冲洗,凉(烘)干备用。

(四)需炒制的药材,根据药物性质、掌握加热的温度、按规范进行操作。

(五)炒炭药材必须保证质量不可炭化,操作过程中应用清水喷灭火星,防止复燃,至24小时后凉透验收入库。

(六)需加辅料炮制的药材,必须保证辅料的纯净度,按照规定的重量和浓度执行。

(七)需切制的根茎类药材用水冲淋、润湿,按标准厚度切制、凉干。

(八)根据门诊需要,做到加工有计划、认真填写出入库单据和工作量报表。

(九)炮制室内加工间和工作间分开,加工设备应放在干燥通风房间,并备有通风、降湿除尘、防火设施,对于加工设备做到定期检修。

(十)需加工药材,内服和外用器皿一定要分开,用后冲洗干净。

(十一)工作人员每年做一次体检,炮制工作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对于加工好的药材必须经二人复核、签字登记方可用于临床。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范文第6篇

[摘 要]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连接传统和现代、饮片生产和中医临床的学科,处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全国中药炮制学科的中坚力量,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蔡宝昌教授是我国中药炮制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践行者,在探索中药炮制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中,创新性地将中医药传统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融合,并引入中药炮制产、学、研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中药炮制专门人才,科研成果显著,极大的促进了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中药炮制;双重思维;学术思想

[基金项目] 2017年度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

[作者简介] 李 林(1978—),男,江苏淮安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炮制学研究;陈志鹏(1978—),男,河南开封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药学研究。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其具体的方式有形象思维、演绎思维、归纳思维、联想思维等。中医药学的思维模式,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法、方、药一系列基本理论。因此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中,充满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类比思维、辩证思维、整体观念,以阴阳、五行、元气及暗示、简洁、联想学说。而现代西医的思维方法,则沿用笛卡尔的治学方法,就是把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个分开解决后,再考虑大问题。两种思维方式可以说各有长处,但作为一个现代中医药从业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传统中医药和现代西医的“双重思维”,因为传统中医药思维是理解、学习、传承中医药的根本,而现代西医是从微观层面逐步揭示人体的秘密,这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创新,以及理论的阐释提供了契机。

蔡宝昌教授是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多年来,在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和传承领域,潜心研究,致力于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担任多项社会职务,引导中药饮片行业健康发展。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基本的研究问题,对于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炮制,同仁堂的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做了很好的诠释,那就是如何生产出优质的饮片,以满足中医临床乃至患者的需求。针对这一基本问题,蔡宝昌教授认为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一套解决方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依然会产生新的问题,而近现代进入中国的西方医药理论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解决中药炮制基本问题上,方向是一致的,而且只有做好两个理论体系的融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炮制学的内源性发展。作为现代中药炮制从业人员,无论是在生产、教学还是科研领域,均需具备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思维”,才能更好地保证中药炮制的学科发展、技术传承与产业繁荣。基于以上观点,蔡宝昌教授在中药炮制的产、学、研中进行了大量实践,促进了产学研的贯通,双重思维的融合,增强了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中药炮制传承和教学中“双重思维”的运用

蔡宝昌教授认为中药炮制的传承是基础、是手段,而其目的是创新、是发展,因此,在中药炮制的传承、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双重思维的应用。虽然中药炮制技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传承和保护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特色传统炮制技术散布于各种医书、方书,以及各家中医药传统老字号、各个老药工手中,诚然这些炮制技术有精华也有糟粕,但蔡宝昌教授认为以现在的研究水平,尚不能准确分辨出精华部分,加之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炮制品种和炮制技术面临断代的危险,因此对于这些品种和技术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广地收集、整理与归纳,而且在抢救、保护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方法,如在创办南京海昌药业的过程中,特邀江西老药工叶伟民老师作为顾问,在企业中传承特色的中药炮制技术。而在建设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时,则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中药炮制的人、事、物进行保护和保存,如通过视频制作技术,将传统藏药——赛太的炮制过程,进行细致的拍摄;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网络数据库,对传统的炮制文献,特别是吴门医派和孟河医派的文献,进行电子化贮存,以及通过人工智能对其中的炮制相关内容进行智能分析。

对于传承的内容,则应审慎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扬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双重思维”,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药理论的双重印证下,决定取舍。如在炮制传统饮片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药物采用硫熏的方法进行加工,虽然可以起到防虫、增白的效果,但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其出现的历史并不久远,仅百年左右,且无中医药理论支持,而通过现代的分析研究发现,硫熏后反而会增加有毒、有害物质[1],对于这种炮制方法,应尽量摒弃;相反的,如人中黄这味饮片,虽然其炮制过程复杂,炮制辅料污秽,但其炮制历史沿革清晰,药性明确,方证互应,且通过现代研究发现,不但其疗效确切,炮制各环节的目的也很明确,对于此类品种和方法要重点传承;更多的像鳖血柴胡、尿泡马钱子等,虽有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支撑,但现代炮制机理不明晰的品种,则应抓紧进行基础研究。

对于传承的方式,无论是跟师模式还是院校模式,都有可取之处。蔡宝昌教授通过一对一的研究生培养、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等不同方式,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言传身教,传承精湛的技术、博大精深的理论,以及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培养了一批批中药炮制的接班人,活跃在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及生产的各个领域。前述提到的叶伟民老师,也在企业中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技术传承,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而院校模式的优势在于受众更广,更容易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手段和教学技术[2],如蔡宝昌教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尝试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传统炮制和现代饮片生产的区别。另外,蔡寶昌教授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中药炮制学”网上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进一步普及中药炮制知识,扩大中药炮制的影响。这一项项举措,不但极大地促进了中药炮制的传承,而且有效地推进了中药的现代化[3]。

二、中药炮制科研中“双重思维”的运用

蔡宝昌教授认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和中药炮制工艺的研究是整个中药炮制学科、中药饮片产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但这两方面的研究,均需建立在中药炮制机理研究的基础上。

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中药炮制机理的研究过程中,既要“继往”,也要“开来”,要重视对传统文献的研究,首先从历史上正本清源,明确其原始意图,以及后续演变,继而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在中医临床验证那些效果有目共睹的古老炮制方法、炮制品种,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的技术和方法,明确作用的环节,阐明作用的机制。如通过对马钱子的炮制历史沿革研究过程中,发现传统的炮制方法,多为砂炒、油炸等高温加热的方法,因此推测其解毒的机理与炮制温度密切相关,进而利用现在成分分析的方法,发现其炮制机理主要是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及马钱子碱等生物碱在高温下氧化分解,转变为它们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物,转化成的生物碱毒性小,并且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从而降低了毒性[4],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在开展山茱萸炮制机理研究过程中,抓住传统文献和临床验证的蒸制后补益肝肾的作用明显增强,发现山茱萸在炮制过程中发生了降解及脱水反应,从而引起了其中多糖结构及组成发生改变,并且得到了使山茱萸在炮制后补益肝肾作用增强的物质基础[5]。

古代炮制学专著《修事指南》中有这样一句话: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充分体现了饮片质量对临床疗效的重要性。中药饮片质量的标准化是中医临床疗效的保证,也是中药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前提,因此,蔡宝昌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了诸如醋五味子[6]、盐杜仲[7]等大量饮片的质量标准,推广了整体性评价中药饮片质量的指纹图谱技术[8],推动了《中国药典》中饮片质量标准单列等大量的工作。但他认为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思考。首先,如何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与传统炮制理论相结合。如黄连用吴茱萸汁制后,其苦寒之性降低,而用胆汁制黄连,其苦寒之性增加,在建立黄连的质量标准时就要充分考虑其传统炮制理论。想要建立符合传统炮制理论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就需要深入了解炮制的历史沿革,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建立更加合理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其次,如何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与炮制机理研究相结合。中药饮片经过炮制后,其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组成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其药性及临床疗效发生改变。只有在明确炮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再次,如何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与药效物质研究相结合。药效最能体现出药物质量优劣,蔡宝昌教授的实验室对部分中药饮片效应物质基础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标准。如山茱萸酒蒸后补益肝肾的作用增强,山茱萸经过炮制其颜色由红色变为黑色,推测可能是环烯醚萜苷发生水解和氧化。研究发现炮制后含量增加的5-羟甲基糠醛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因此选择5-羟甲基糠醛等一些成分作为山茱萸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建立了更加全面的山茱萸饮片质量标准[9]。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记载: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体现了炮制程度的重要性,炮制工艺决定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只有建立规范的炮制工艺,才能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对于炮制工艺的研究,更需要在继承先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因为现代的炮制生产,不同于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均需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车间完成,只有优化符合现代工业的炮制工艺,才能生产出质量可靠的饮片。蔡宝昌教授提出目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原药材等级规格差异导致炮制工艺难以统一、评价指标不同导致炮制工艺参数存在显著差异、炮制设备性能差异导致工艺参数有差异、炮制程度的不同导致无法确定相应的工艺参数、生产批量不同而使工艺参数不同,以及临床用药的不同导致工艺改变。针对这些问题要传承并创新特色炮制工艺,在炮制机理上优选中药炮制工艺,应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及设备来满足现代饮片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并且推动产地加工与饮片生产一体化,降低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的损失。想要生产优质的中药饮片,就必须建立稳定、可控、全程可追溯的炮制工艺体系。

三、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中“双重思维”的运用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基于中药饮片产业的学科,中药饮片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中药炮制学科良性发展的基石和保证。蔡宝昌教授除了进行中药炮制机理、饮片质量标准等科学研究,来促进饮片产业的发展,还直接躬行其中,通过“双重思维”的运用,引领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2013年,蔡宝昌教授组织全国中药饮片及炮制设备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贸易商、医疗机构及相关行业协会的同仁,组建了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药饮片及生产设备协同创新联盟,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中药饮片及生产设备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中药饮片及生产设备的全国公平贸易,同时采取共同行动,推动药材来源基地化、炮制工艺规范化、炮制机械现代化、质量控制客观化、检测手段科学化、饮片质量标准化、标准规范专业化、计量包装规格化。

针对中药饮片市场的混乱现状,患者和中医临床对优质饮片的渴求,蔡宝昌教授亲自组建了南京海昌中药集团,并担任董事长,不但将其建设成为中药饮片的产业化示范生产基地,还将其打造成为中药炮制传承和创新平台。如集团在蔡宝昌教授的领导下,利用自身拥有的产业链优势,展开攻关,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开发了智能化炒药机、智能化润药机、智能化炙药锅和智能化煅药炉等系列智能化炮制设备,以及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并获得软件著作权和专利证书,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同时,利用企业处于生产第一线的优势,通过聘请老药工驻厂进行技术指导、开发特色中药炮制品种、建设传统中药炮制数据库等方式,传承中药炮制技术和文化。

中药炮制是一个饱含传统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宝库,同时也是一座连接传统和现代、生产和临床的桥梁,为了将其继承好、发展好,蔡宝昌教授在将中药炮制产学研三面融会贯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双重思维”,使这一门古老的学科,继续迸发出璀璨的生命力,为整个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身为年轻的从业者,在继承和创新传统中药炮制理论和技术的过程中,应当传承蔡宝昌教授的精神和思维,同时具有传统和现代的技术方法、研究模式,才能更好地发展中药炮制,造福社会与广大民众。

参考文献

[1]裴科,蔡皓,刘晓,等.川芎硫磺熏蒸前后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J].中药材,2015,38(7):1393-1399.

[2]祖强,蔡宝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62-63.

[3]李伟东,吴皓,陆兔林,等.中药炮制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3):29-30+32.

[4]蔡宝昌,何亚维,张永清,等.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4(3):169-171.

[5]陆艳,张雨霏,杨光明,等.山茱萸炮制过程中的红外光谱与美拉德反应[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79-82.

[6]张莹,毛春芹,陆兔林,等.醋五味子饮片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2012,34(12):2399-2403.

[7]吕志阳,狄留庆,赵晓莉,等.盐杜仲饮片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材,2010,33(1):30-33.

[8]李林,殷放宙,陆兔林,等.基于改良距離系数法的醋芫花指纹图谱研究[J].中药材,2015,38(6):1168-1171.

[9]秦昆明,蔡宝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3):519-525.

上一篇:中央厨房设计规范范文下一篇:智障学生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