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案例分析范文

2023-10-01

智障学生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及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使他们养成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常表现出焦躁、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身心特点、反复强化训练、树立榜樣作用、开展较小合作,以矫正智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其养成好的习惯。

关键词:智障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习惯对于低年级的智障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给了低年级的班主任以相当大的考验。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除了要矫正他们在认知、情绪及个别个性方面的缺陷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好的习惯。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习惯它是低年级弱智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每个特殊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

一、了解身心特点是培养智障学生好习惯的前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我们要全面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能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这是对特殊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要求,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只有较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智障儿童由于自身生理及心理的障碍,在刚入学时因为环境的变化,会不同程度表现出攻击、多动的行为,对此要针对学生的行为问题,在生活和学习中观察学生行为,分析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该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和矫正问题行为的方案。菲菲是一名患有多动症的学生,任性、固执,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刚入校时不能按要求坐在座位上,生拉硬拽也不能奏效。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老师分析菲菲的行为主要是由其生理原因导致,但其认知良好,行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于是老师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不相容行为强化的原理对其行为经行矫正,在上课时不去管她,任其活动,等她累了后引其到座位上坐好,并对她能在座位上坐好的行为给予语言及物质奖励,一段时间下来菲菲基本上上课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了,在语言交流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二、反复强化训练是培养智障学生好习惯的保证

智障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在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明确具体,而且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反复的强化训练。因为他们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不够稳定,而且容易乏化,因而对他们的行为矫正与训练采用强化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如:一名老师一直秉持一个原则,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决不上课。试想,一节课40分钟,老师一会儿招呼这个,一会儿招呼那个;这个的注意力回来了,那个的注意力又跑了,靠眼睛学习的智障学生注意力散了,教学活动如何开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古代著名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先要从学生的认知入手,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上课期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白遵守纪律是完成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再通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使他们懂得遵守课堂纪律要求做到不随意离开座位,坐姿端正,眼睛的视线和大脑的思维要随时跟着老师走;懂得个人遵守课堂纪律对集体活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使他们接受纪律的约束,逐渐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也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爱的教育是培养智障学生好习惯的基石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就是用爱来塑造他们,用尊重来感化他们。因为,在智障儿童的各个发展时期,都渴求着爱的滋润,特别是因缺少家庭温暖自卑、多动、固执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用爱细心呵护,在班级、在学校营造爱的环境,时时处处让他们感受到爱,体验到爱,使他们自然地产生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的情感迁移。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握好爱的尺和度,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努力激发他们内心深处蕴涵着的一股上进动力,对他们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他们在欣赏、信任的环境中体验到平等、友善、理解,同时受到到激励、鼓舞和感化。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智障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融洽、和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要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使他们重树信心,从心理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约束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完善自我。

四、言传身教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榜样作用

在培养智障学生习惯方面,榜样法也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智障学生也像小树一样,有一定的可塑性,给他们树立好的榜样十分重要,在学校中经常留意捕捉在同班同学中产生的先进事例,用身边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他们就会做的更好,同学中的榜样虽然不是很完美,但因为他们与全体学生朝夕相处,为大家所亲近和熟悉,使人感到更真实、他们的年龄、生活经历相接近,表现出来的好习惯、好品德,学生比较熟悉,易于接受,能使榜样的力量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要经常树立同学中的榜样,引导学生以此为榜样,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特别是低年级的智障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老师和自己的班主任。因此,在对智障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行为示范作用,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用自己的行为指导他们,加强对智障儿童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五、家校合作,促进智障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也是智障学生一个重要的生活场所,学校教育的很多内容都是依据孩子的生活适应性来进行的,如礼仪教育、自理教育饮食卫生、作息习惯、安全教育等,但这些教育在学校的生活实践训练较少,而学生习惯的养成恰恰来自于生活实践,所以学校教育完成后,一定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在生活中进行训练,进行矫正,促进真正好习惯的养成。对此,我利用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孩子在校的表现,并且指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共同学习有关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康复的知识,并在每学期初告知家长学期的教学计划,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总之,智障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反复的训练中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工作中做个有心人,用爱打开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用情打动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使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智障学生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 (动机) 的心理基础, 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类最高财富——知识和艺术技能。”智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歧视、嘲笑, 甚至欺负。他们在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中, 丧失了这种心理基础, 失去了对生活、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智障学生来说,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正确面对挫折的一种潜在动力。自信心的丧失,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但特殊奥林匹克给智障人士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他们重新振作了起来。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地努力, 使他们获得了做人的尊严, 并向全世界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信息, 而奖牌有力地证明了他们的价值, 带给了他们更大的自信。通过特奥这种活动主体, 用榜样、训练、融合等手段, 能够培养并增强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使他们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1 用榜样的力量,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人首先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来学习的从而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模式。智障学生的思维倾向于具体形象, 榜样正是生动、具体的形象。

当我校九名特奥运动员凯旋归来时无数鲜花簇拥着他们, 他们胸前的奖牌闪闪发光, 映照着洋溢脸上的喜悦、自信。自卑的家长们此刻也露出了无以言表的自豪, 眼里闪烁着幸福的泪光。而作为从没有体会过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也感到了无比的满足。我适时地让其他学生看一看, 摸一摸奖牌, 从学生们羡慕的眼光中, 我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变化:没想到自己的同学, 经过努力拿到了世界特奥会的奖牌, 受到了这么多人的表扬, 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我还给学生讲了乔美丽、徐闯等特奥领袖的故事。渐渐的, 学生们做早操、上体育课、学习、参加各种活动都比以前积极了。榜样的力量, 激励了智障学生, 让学生知道他们一样也可以成功, 在心里埋下“我能行”的积极意念, 唤醒了他们沉睡的积极进取心, 使他们形成了积极的心态。

2 在运动训练中,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著名的学习律中指出:“一个有机体只有当它准备反应时才会反应, 当它不准备反应时不会反应。”智障学生在训练中, 肯定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困难, 这正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良好机会。

2.1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在生活中, 智障学生已经历了太多的失败, 在选择运动项目时, 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 使学生多体验成功, 多体会自我肯定。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相反, 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老师设法挖掘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内在潜能, 发挥他们的长处, 对于这些学生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2.2 训练中多用赏识教育法

对于智障学生的赏识教育, 首先教师以一片真诚的爱心为基础, 通过欣赏, 激励, 肯定等良好的情感手段, 使智障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在训练中, 学生的点滴进步, 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师也要有足够宽容的态度。训练时学生摔倒了, 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 给学生再次爬起的勇气。学生完成了一项训练任务后, 老师热烈的掌声和赞扬的言语“你真行!”, 都会使学生感受到很大的鼓舞, 给他下一次争取更大进步以信心。

2.3 确定正确的目标, 给予合理的评价

智障学生的认知发展, 人格发展和正常人一样, 也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但他们较正常人发展要慢些, 最终达到的水平也较低。根据这一特点, 首先, 确定正确的目标, 不急于求成, 给学生力所能及的指令和目标。在轮滑训练中, 由于身体情况不同, 老师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出不同的目标。其次, 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对于用不同时间实现目标的两个学生, 应给予相同的肯定的评价。学生特别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正确的目标, 合理的评价, 都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

2.4 创设展示的机会, 获得肯定和尊重

机会, 是成功的重要基础。对于智障学生来说, 创设适宜的展示机会更易给他们带来一份自信, 一份成功。

3 在融合活动中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特殊奥林匹克改变了世界的关键在于:智障人士和非智障人士之间建立了联系, 并通过最简单的行动, 让彼此有差异的人共同参与, 接纳对方。它就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融合活动。这期间运动吸引了并感动了数百万参与特奥运动的人——教练, 志愿者, 教育者等等。他们看到了智障人士在训练中的坚韧, 看到了他们在体育方面的能力超乎人们的想象。他们给出了肯定的信号, 赞许的目光, 这一切都带给智障人士无比的自信心。

和普通学生进行融合运动、建立融合伙伴关系, 都有利于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4 在开展特奥活动中, 改变智障学生家长的态度

智障学生心里特别脆弱, 家人和老师的态度对他们很重要。尤其是有的家长认为这样的孩子使他们的家庭蒙羞, 对孩子的教育不采取积极的态度, 不带孩子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特殊奥林匹克活动的开展, 改变了许多家长的态度。他们看到了他们孩子巨大的进步, 看到了社会对智障人士的关注。学校引导家长, 让家长们积极参与到特奥活动中, 周末可以带孩子去附近社区, 广场等地参与一些活动。

特殊奥林匹克活动不但增强了智障学生的身体机能, 动作机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他们获得了自尊、自信。既培养了友谊, 也得到了家庭成员的支持。我们看到了智障学生自信的笑容, 也看到了社会的和谐。

摘要:特奥会使智障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全世界人们也在慢慢改变着态度。以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为活动主体, 用榜样的力量培养智障学生的积极心态;在特奥运动项目的训练中、和普通人的融合活动中培养并增强智障学生自信心。

关键词:特殊奥林匹克,活动,培养,积极心态,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蒂莫西.施莱佛博士.特殊奥林匹克与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J].中国特殊教育, 2007 (9) .

[2] 张宁生, 牛玉柏.好大一个弯——对“残疾不是缺陷”的诠释[J].现代特殊教育, 2005 (5) .

[3] 孙伟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智障生学习自信心的实践研究[EB/OL].www.xsynxx.com, 2005-7-25.

智障学生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智障儿童在生理上有缺陷,但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可是在生活中往往受到正常人的歧视,心理上的不健康在所难免。为了使智障儿童走向社会后能够独立的进行生活和学习,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从德育的角度入手,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策略:一是用“尊重”的态度,二是活以“动为”载体,三是以“课堂”为抓手。

关键词:智障儿童;德育;策略

智障儿童虽然在生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心理上仍然和普通孩子一样是健康的,他们具有最起码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评判美丑善亚的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许多智障孩子特殊的身体状态,在学习上、生活上往往不及正常人,也不能按照正常的要求和标准完成一项任务,导致很多人的歧视,使这一群体在心理上蒙受巨大的打击,因而心理上的不健康也在所难免。为了使智障儿童走向社会后能独立地进行生活和学习,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我认为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尊重”的态度,“母爱”般的情怀,亲近每个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的主要特点是思维能力低下,理解事物的速度缓慢,学习中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而注意力不集中,个人的所作所为缺少自我控制,对各种事件的正确与否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等等。当然还有个别学生因为生理上的其他原因导致智力上的失聪,比如听力障碍、药物致残、后天事故等。正是这些原因使许多智障孩子常常受到正常人在言语上和身体上的欺负和贬低,在心理上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可以说渴望“尊重”和“关爱”是每个智障孩子最基本的需要。怎样尊重智障孩子呢?其实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就是最好的尊重,只要给予他们一丁点的赞扬和肯定都会使他们在心中感到无比的喜悦,也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需要的满足。以我校为例,在今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对上学期表现突出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奖励,凡是受奖的学生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高兴。或许这次的奖励是他们入学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他们的行为得到别人尊重的第一次。这个意义重大,而且对其他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激励和教育作用。智障孩子的心理是单纯的,但性格却是执拗的,他们的想法往往比较单一,带有深厚的个人色彩和意志,因此在教育中首先要找到一个突破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耳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清楚地表明:如果教师有一棵挚爱的心,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就会发奋图强,朝气蓬勃地对待学习和生活,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为此,走近智障孩子的心灵,与他们在情感上拉近距离应该是不错的办法。例如我校的班主任张老师和支老师,常常与学生手拉手做游戏,手把手教学生整理床铺,面对面与学生拉家常,这些举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教育中,学生特别容易接爱,德育效果十分明显。

二、以“活动”为载体,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弥补身体上的不足

智障儿童在生理上是有一定缺陷的,在事物的认知过程中总会出现认知困难的现象。那么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寻找学生身体上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培智教育,促使弥补在智力发育上的平衡,以便使他们尽快地发展到更好的学习状态。在学校教育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平台。例如,为了提高智障学生整理床铺的能力,我们开展了一次内务整理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叠好被子和衣服。这次活动一方面教育学生要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体验父母养育我们的不易,要感恩父母。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事事都依赖别人,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宿舍环境变得整洁、优雅、舒适。再比如,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由生活教师组织开展了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生活模拟活动。活动中由教师播放各种音频、视频资料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又通过现场模拟活动,如课前课后起立、见人问好、拒绝不文明物品进校园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习惯。可见,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创设生活环境,营造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在充分了解智障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富于智障儿童特色的活动也便于培养健全的个性。

三、以“课堂”为抓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健全人格品德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特殊教育学校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德育贯穿着人的一生,尤其对于智障儿童,更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进行“爱祖国、爱劳动、讲文明、守纪律”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学先进、做好事、明事理、懂礼貌”的健全品格。北京师范大学朴永馨教授这样提到:“残疾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儿童,又是有特殊困难的儿童。”正因为他们正在发展中,所以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要创设与他们正常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各学科的长处,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选择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教育,以便使他们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德。当然,智障儿童的德育教育往往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每一位特教教师在教育中要树立平常的心态,正确对待,对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循循善诱,不要急于求成。对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充分予以肯定和鼓励,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使他们感到“我也会,我能行”,以此激发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智障儿童的教育是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的教育,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困难很多。随着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越来越重视,特教事业将会越来越完善,特教工作者也要用自己的行动让智障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智障学生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活动单位:广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广州青年志愿者星梦情真分队

关注对象简介:启慧学校是天河区第一所 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天河区员村四横路五号大院,面向全区招收智力障碍儿童、少年入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该校于2012年9月正式开学。 活动长期目标:

1、 配合老师教会小朋友基本知识,比如:简单数数,生活自理技巧,日常认知,亦欢迎各位义工教小朋友各种天文地理数学物理。

2、学会如何与特殊小朋友沟通,相处。

3、让小朋友能接触社会,正确表达情感,展现自我特长。

活动目的:记得把笑容带过来哦!,给小朋友传递快乐,分享快乐,他们每天都进步一点,一点点下来,就很多了.... 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12年11月29号 星期四

2.活动地点:启慧学校 天河区员村四横路五号大院 活动人数:员工6人 / 星梦情真分队30-35人 4.活动安排: 13:45-14:00集合

14:00---16:40画画 游戏

训练

组别:美术组:让小朋友学会分辨生活中各种用品,激发小朋友对美术的兴趣 感统组:协助老师对小朋友进行康复训练

集合位置:1:(若坐地铁)地铁五号线科韵路A出口出 直走进入隧道,入隧道后转左出隧道,出隧道后转右往前走即可到达天桥脚旁的员村四横路口 2:(若坐公交)员村四横路口下车,到启慧学校门口集中

注意事项:

1、鼓励:请不时找出小朋友身上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赞扬

2、清晰:说话请放柔放缓,对事情或东西细节要明确清晰,

比如:让小朋友递桌子上的笔给我,可以说“请把桌子上红色带条纹的笔递给我...

3、引导:小朋友处在青春期,请勿穿得太清凉.对义工不当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引导他们分清楚男女有别

4、认知:义工被大力拍打,可做出痛苦表情或告诉小朋友自己被打的痛的感受,让小朋友知道力度过了,因为他们掌握不了拍打的轻重,但也是小朋友对义工的善意亲近行为,请不要介意

5、放开:请尽量主动跟孩子们聊天,话题一开,孩子们自然很渴望了解社会,了解外界..聊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

6、微笑:微微一笑很倾城,始终带着笑容,即使小朋友态度有点冷淡也好,慢慢小朋友的心会向你敞开的..

智障学生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异常行为矫正训练

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1.正强化 2.消退 3.塑造 4.条件强化 5.惩罚 智能障碍的定义

智能障德指现有的能力水准有实际上的限制,其特征为:

显著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

同时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关限制:

●沟通 ●居家生活 ●自我照顾 ●社交技巧 ●使用社区 ●自我引导 ●健康安全 ●功能性学科能力 ●休闲娱乐 ●工作 ●智能障碍发生于十八岁以前 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

一、 什么叫时期干预

"早期"从年龄来讲,是指从出生0岁到上学6-7这段时间,也就是人生最初阶段。 "干预"包括医疗与保健,教育与训练,社会心理咨询。其中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主。

二、 早期干预的效果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是0-7岁即人生的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受过早期干预的智障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或培智学校。

三、 障碍系统康复训练 1.系统康复训练的领域

我们把康复训练的内容分解为可以观察测评的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领域,形成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他们分别是: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互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六个领域。 2.个别训练计划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每一个智障儿童在上述六个领域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各有自已的特殊需要,因此需要为每个儿童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来指导康复训练进程。

3.制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我们将六个领域的内容叙写成康复训练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通过对儿童的评量,得到符合每个儿童康复需要的长期目标,再从康复训练活动中找出相关的短期目标,形成一个儿童的个别训练计划。 4.康复训练过程

在个别训练计划指导下,设计康复训练活动将智障儿童的个别训练目标转化成康复练活动,通过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两个途径为这些儿童提供系统康复训练。 5.康复效果评估

系统康复训练效果通过评估进行全面总结。分别为阶段评估和总结评估。

阶段评估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对每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活动。

总结评估是在完成若干阶段康复训练后进行的评估,它对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成效作出全面总结。 生活自理康复 训练方法目标 孩子不能生活自理怎么办? 年龄:2-3

目标:调节水洗手,洗脸 方法:

1.让孩子看你洗手,洗脸,鼓励他模仿你的动作。

2.孩子洗手,洗脸时,要给予口头上的指导。如果他学会了,不再需要帮助和口头指导了,你要表扬他。

3.用彩色粉笔往孩子脸上涂颜色,让他照镜子看一看。洗脸后再让他照照镜子看是否洗干净了。

4.塞上洗脸池往里蓄水,让孩子自己洗手,洗脸,然后把水放掉。要把他是否会操作的情况记录下来,列成表贴在洗脸间,把必要的步骤画成图画,贴在墙上。 年龄:2-3

目标:模仿刷牙 方法:

1.把孩子的牙刷,牙膏放在固定的地方。

2.你和孩子一起刷牙,让他模仿你刷牙的动作。如果孩子模仿着刷牙,你要表扬他。

3.在刷牙的时候,要辅导他。在他学会之后,逐渐减少对他的辅导。

4.让孩子自己对着镜子刷牙。

5.开始时,你握着他的手,帮他作上下刷的动作,等孩子能正确地模仿刷牙了,你至少也要用话语指导他。 年龄:2-3

目标:用话语要求上厕所 方法:

1.当看到孩子想上厕所的样子时,问他是否要上厕所。

2.在训练上厕所时,不要给孩子兜尿布,而要给他穿容易脱的裤子。

3.定时让孩子上厕所。当他自己说出要上厕所时,要好好表扬他。

4.如出现意外,你也不要立即给孩子换衣服,而是鼓励孩子大部分衣服由他自己去脱换。

5.家人示范想上厕所。 年龄:2-3

目标:把松开的衣服脱下来 方法:

1.睡前必须让孩子脱掉上衣和裤子。要边鼓励他,对他说;"噢,长大了!当哥哥(姐姐)了!" 2.每当他自己脱下衣服时,可以奖励他一张不干胶贴纸。

3.练习给洋娃娃脱衣服。

4.一开始不可能期望孩子脱掉全部衣服,先从一两件开始,等他熟练了再增加件数。

5.无论从哪一种衣服开始练习,都要一边用话语指导他,一边动手帮助他,等他学会了就逐渐减少帮助。 请分析一下原因 病理原因:

肢体缺陷,肌肉耐力不足,感觉统合异常。如:触觉过于敏感或过于迟缓,长期生病以致体弱易疲劳。智能障碍,发育迟缓。精神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情感障碍,癫痫症。 心理原因:

依赖性强:动机不足,自信心不足,易受挫折;目的想引起大人注意。 环境原因:

家长教育态度:过于溺爱,为之代劳;过于严厉,缺乏耐心;不要求或要求不得大人太忙,没时间教;家庭各成员态度不统一;重视文化教育,不重视生活教育。 感知训练

功能训练是根据智障儿童大脑皮层功能障碍而制定的恢复、补偿其定位功能方法。

功能训练包括感知训练、口语训练、大肌肉群活动训练手功能活动训练。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又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训练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丰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动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阈限性,刺激大脑功能定位的恢复和补偿,是一切训练的开端。

1、视觉训练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物体发出的光作用于人的眼睛,通过眼睛的透明组织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后,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冲动,再通过视神经将冲动传人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

对智障儿童的视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和增强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和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视敏度训练

观察不同距离的大小类同物体。 (如:火柴梗、小木棍、牙签) 观察不同物体(如:家俱、工具、蔬菜、水果) 分辨室外远处不同物体(房屋、街道、交通岗) 辨认某种熟悉的物体(如:公共汽车、小轿车、卡车) 弱光下观察物体(茶杯、书、笔桶) 辨色能力训练

基本色训练:用红、黄、绿、蓝、黑、白等颜色同周围熟悉的物体进行实物训练。如:红旗、黄纸、绿树叶、蓝天、黑板、白衬衫等,让智障儿童能基本正确地说出。

混合色训练:棕色、灰色、粉色、紫色、橙色辨色训练。

近似色训练:近似色是运用基本色调出的色调。如:深红、浅红;深黄、浅黄:深蓝、浅蓝。通过绘画调色进行训练,使智障儿童能辨认近似色的能力。 形状知觉训练

结合实物,训练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角形、椭圆形、菱形、圆柱形。 距离知觉训练

训练智障儿童知道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晰,远物模糊。 方位知觉训练

一方面以自身或身体为准进行训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另一方面进行东西南北方向的训练;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2、听觉训练

听觉是由耳、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刺激声波撞压鼓膜,引起听小骨的振动,使科蒂氏器上的毛细胞由于其顶端的毛与上方的盖膜接触,产生与声波同频率的电位变化,再刺激听神经末梢,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传至大脑颞叶,引起听觉。

对障儿童听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听觉能力。 音响度辨别训练

由于音波越强,振幅越大,听到声音越响。反之,音波越弱,振幅越小,听到声音越轻。训练时先由轻到重,由熟悉的到不经常听到的声音。利用周围生活的自然物,辨别敲出各种物体声音大小,区分辨别声音响度的听觉训练。 音高度区别训练

音高是声音最基本的属性,是指听到声音的高低。

训练听各种熟悉的声音。(打雷声、火车鸣笛、汽车鸣笛) 训练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猫、狗、鸡、喜鹊、乌鸦) 训练听辨各种人物的声音。(男人、女人、老人、小孩)。 听觉记忆训练

听记不连贯的为数字。

听记并学各种动物鸣叫声。

听记图形内容,颜色

注意训练中家长朗诵训练材料时速度要适宜。 音调区别训练

音调可以充分表达一个人说话的情绪和寓意。训练智障儿童从说话语调中理解真正的意思,提高适应生活能力。 律动音训练

根据音乐节律反复做同一动作,以体态律动打击乐器进行训练。

根据乐典的节奏,让智障儿童作各种拍打动作。(拍手、拍腿,模仿动物行、走、飞、跑、跳、游的动作) 根据劳动动作,编进律动音训练中。 (如:拉锯、打锤、洗衣) 结合方步、垫步、踏步练习进行简单舞蹈步训练。 乐音听觉训练 训练听各种乐器的声音。

训练学弹电子琴,激发乐音听觉训练积极性。 混合区别训练

利用嘈杂的声音中寻找熟悉人的说话声。

在轻音乐中听妈妈讲故事。

3、味觉训练

味觉是口腔内味蕾的一种功能。刺激物直接作用于味蕾产生兴奋后,冲动沿吞咽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传人脑干,经丘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最下部产生味觉。

人的味觉基本有四种:酸、咸、甜、苦。

训练时从儿童表情动作可以显示出对不同滋味的鉴别。

4、嗅觉训练

嗅觉是有味的物质分子挥发,刺激嗅细胞,使之产生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上行,穿过颅底的开口直通脑部到达大脑皮层的颞叶区而产生的。

为提高生活能力,要重视嗅觉训练,会区别甜味、苦味、汗味、烟味、汽油味、烧焦味、臭蛋味、烂菜味、药味菜。

5、时间知觉训练

通过有规律的生活帮助训练时间知觉。帮助理解早晨、中午、晚上、今天、明天、昨天、后天、去年、今年、明年等;通过观察一年四季变化,认识春、夏、秋、冬。知道自己的生日,知道儿童节在那天,国庆节在那天等。 提 示:

对智障儿童进行的感知训练,还应当进行空间定向训练,深度视知觉训练。视觉追踪训练、听觉定位训练等。对智障儿童进行感知训练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因为"孩子的精神与环境的交流是通过感觉来进行的。" 在训练感知器官的识别能力的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吸引儿童注意力和好奇心,培养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感知训练是其它各种训练的基石,开端。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康复训练智障孩子的有心人。有时间做一些训练记录,积累下来,总结成文,影响更多家庭,让更多的智障儿童受益。 口 语 训 练

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结果的标志,语言与人的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智障儿童的语言不仅少,内容狭窄,而且句法简单贫乏。

对智障儿童口语训练时,既要有重点的训练个别口语障碍的儿童,也要对全体儿童进行语言词汇积累的练。 语言障碍儿童的训练:

语言障碍的儿童要分析是构音障碍,还是舌体位障碍。 训练时分五步:

1.培训准确的听音能力,学会区别语音的差别,尤其是近似音的区别。

2.教智障儿童正确发音,让孩子听清语音,看清口型,并大声模仿声音。

3.让智障儿童用普通话声调说话。

4.鼓励他多与别人交流。

5.每天讲述一天中所看、所听、所想的事。 练习内容提示有三: 1. 学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

2. 练习讲笑话,说儿歌,顺口溜,快速讲话,快速说出熟悉人的名字。说绕口令等。

3. 每天做舌头操,训练舌头灵敏度。 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的趣味性

口语训练选择一些有关动物内容故事。

选择能够引起儿童好奇心的故事。

选择儿童可以参与故事中角色表演的对话练习。 口语训练的趣味性

讲故事训练,边看图边讲故事。

边讲故事边画内容。

录音机录放故事。

情境表演,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戴上头饰或道具。

口语训练时要发挥儿童多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活动,结合动作或游戏对智障儿童进行训练。 大肌肉群体活动训练

对智障儿童进行大肌肉群训练的关键,是改善脑障碍,恢复代偿机能。 爬行训练

智障儿童由于肢体协调有问题,不会四肢着地,两腿随着上肢爬行,而

是上肢伸出很远而两下肢原地不动。

爬行训练在平地进行。可以两手、两脚着地爬行,也可以双肘、双膝着地

爬行。匍匐前进即手足并行。

爬行训练可以钻笼、拐弯、绕障碍。 行走训练

便步、正步、踏步、跑步训练,竞走、踏线走踏点走、双脚跳走、单脚跳走、碎步走训练、手持物走、拾物走、穿衣走等训练。 反应速度训练

操场常规口令训练、拍球、传球、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掷沙袋、乒乓球等运动;

跳绳、跳皮筋、跳房子等游戏:

踢键子,接抛球、贴人游戏。 力量训练

拉力器运动、举重比赛、哑铃运动。

推、拉、挤游戏;

爬绳、吊杆、爬楼梯运动;

提重物行走,扛重物行走训练。 协调训练

横列行进, 纵列近距离行进:

骑马势、拉弓势的动作训练:

双手同时同方向前后摆动行走;

一侧手脚同方向行走,一手垂直固定行走;

倒退行走,侧向行走; 依口令快速做蹲、跳、走、跑、举手、抬脚、仰头等动作。 平衡训练

沿直线走,托球行走;

十公分宽木板上行走,蹲立;

原地旋转定向;

单脚跳行,斗鸡游戏;

单脚站在单砖上过桥;

垫上滚翻,倒立运动。 手功能训练

"手是脑的老师。" "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和镜子。"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儿童多动手操作,能促进智力发育。" 手功能训练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训练。 粗大运动训练

训练手的伸、屈、抓、握、推、拿的动作。

握皮球、推木棍、拍皮球。

徒手划直线、画圆、画蛋以及各种平面图形;

伸开五指握拳反复进行。

建议与触觉训练结合,触摸后判断物体大小、粗糙与光滑、冷与热等。蒙上眼后摸出特体形状、质地。 精细运动训练

用食指或中指快速扣桌比赛;

穿珠、穿针引线:

系鞋带、解鞋带;

折纸、剪纸、手工、泥工;

筷子夹豆;

拾大米粒、拾黄豆、翻书页。

坚持做手指操,使手功能训练更有规律性、科学性,效果更佳。 我们一起学习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真正的助人不是帮别人把问题从眼前消除,更积极的做法是如何使当事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面临怎样的问题,并且能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有能力去面对与解决所有他所面临的问题。

●以智能障碍儿童发展需要为本,开展康复训练。

●好母亲,好老师,允许孩子在花园乱跑,活动腿脚,呼吸新鲜空气,以满足他的身体生理需要。

●大脑的学习信息有赖于感官和运动的输入。

儿童的肉体生命需要大自然的力量,那么他的精神生命也需把心灵与天地万物接触,以便直接从生动的大自然的造化能力中吸取养分,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是让儿童从事农业劳动,引导他们培育动植物,并从思想中理解自然。语 言 训 练 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想感情意愿的工具。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智力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孩子到

一、两岁还没有语言交往能力,请家长迅速与相关机构(医疗、教育、康复)配合,进行检查,确定问题原因后,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

语言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孩子各方面能的协调发展,为家长和孩子创设宽缓的发展空间,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迟早融人社会。 孩子不会说话怎么办?

您的孩子有这些问题出现吗?

孩子不能听或注意不到别人说话的声音,对其它声音也遂反应或只对某种声音有反应。

对语言理解能力差,经常不能按别人给予的指令完成任务

说话时声音很小,语气十分短促,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说话时吐字含糊不清,语句不连贯,使人很难理解。

说话没有语音、语调、语速过快或过慢、口吃。

混淆语意,不会正确使用,经常答非所问。如:分不清人称问小宝:“你叫什么”小宝回答:“你叫小宝。”

说话时语序颠倒,如:问:“你吃饼干吗宁”孩子回答:饼干吃。”

在回答总是或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把同一内容多次反复叙述或反复词问同一问题,不改变内容。

自言自语,或只会重复别人的话。如:问他:“你叫什么”他也回答: “你叫什么”

孩子本来说话很正常,说话也很好,但突然出现退步情况,或根本就不再说话。 说的基本能力的训练

深吸气,深呼气

吹气练习(吹泡泡,吹气球) 唇部练习(噘嘴、舌打唇响) 舌的训练(吐出、收回、如:舔食品、伸出舌头左右移动、舔上下雪) 颈部练习(张合嘴) 面部肌肉控制练习(模仿笑、哭、争眼、闭眼、挤眼) 模仿发声的练习(啊、呜、咿、爸、妈、猫儿、狗叫、羊叫、火车言、汽笛声) 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策略

训练要由浅入深,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对孩子微小进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他继续努力。

训练时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造成孩子感到枯燥,排斥训练。

多与孩子说话,并请家长注意沟通方式。随时注意孩子的需求,认真对待孩子。

利用生活中自然情况训练,学会等待回应,家长在训练中给孩子留有反应,判断的时间。

积极创造语言交往环境。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并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

注意稳定孩子情绪,保证训练质量。

训练时保持适当节奏,避免孩子不适应,出现反复。

训练时使用的指令,语言要简单、明确。

给予孩子语言提示及指令时声音要宏亮,有力度。

从孩子兴趣出发,使孩子愿意投入训练。

训练者的声音、表情要夸张,吸引孩子注意力。 训练时要坚持互动,训练要持之以恒。

及时强化,对孩子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性质的强化(正强化、负强化)。 提高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方法

尽可能让孩子对训练容感兴趣

选择孩子喜欢的儿歌故事进行训练。分角色的形式很容易令孩子参与其中,多表扬,勤鼓励。

训练正确发音姿势

大人与孩子说话时应使用自己嘴的位置在孩子眼睛水平线以下。

如:坐或蹲在孩前,并用双手挟住孩子双肩,保持其正常发音姿势

控制孩子唇、舌、口发音姿势。训练唇、口、舌作协调。

如:大人用手控制下鄂、嘴唇、来帮助孩子正确发音。 训练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如:下达指令后,做出动作示范给孩子,帮助他理解这个指令意思。

训练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您帮你的孩子分析一下原因 生理原因:

聋或重听;

齿、唇、舌协调有运用困难;

呼吸器官运用困难;

发声器官运用困难;

脑伤导致语言能力受损;

语言表达中枢受损;

智能不足(引起语言发展迟缓,理解能力差,语汇少,句子短)。 心理原因:

先天气质不爱说话;

性格内向,退缩,害羞;

怕说错话,说不好而小声说话以致不说话;

经常遭受挫折,缺乏安全感。 环境原因:

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感官刺激或文化刺激;

大人很少用语言来逗孩子;

大人过度注意孩子的说话,发音时反复提出过高要求,引起孩子抗拒心理:

家人不爱说话或说话异常,孩子模仿学习造成。 运动能力训练

早期发现 早期训练

当发现孩子抬头困难,头不能自由转动,不会爬,不会站,不会走,不会翻身,拿不起小物品,动作不协调等表现时,应立即请相关部门检查(医院、教育、康复)评估,进行康复训练。

运动训练是智障儿童康复的重要内容。早期训练应该着重基本运动发展的训练,同时还应兼顾生活中的实用动作技能训练。 孩子动作发展慢怎么办? 你的孩子有如下问题吗?

一岁时:

俯卧时不会抬头 头不能向左右转 不会爬行 不会翻身 不会坐 二岁时:

不会独立站 不会走 当坐在椅子上时 不能自己站起来 不会跑。

三岁时:

不会两脚一阶地上楼梯 跑时常跌倒 不会倒退着走路 不能用两脚轻轻蹦跳

四岁时:

不会独立跑步 不会独立地上下楼梯 不会骑三轮车

五岁时:

不会单脚跳 不会跨过障碍 不会玩一般的体能游戏 请您分析一下原因 生理原因

产前母体病毒感染,照射放射线;孕妇吸烟、喝酒用药不当或营养不良:

遗传原因,如染色体异常;

产中出现脑伤、窒息、缺氧,颅内出血或早产等;

产后,患了某些严重疾病或孩子严重营养不良都可能造成动作发育迟缓或运动动作障碍;

其它不明原因的生理疾病。 心理原因

孩子天生气质较退缩,不愿也不敢去尝试新的动作;

孩子在动中有挫折感,

孩子尝试新动作时因失败而遭大人制止,而丧失信心。 环境原因

家中活动场地太少,缺少活动机会;家长怕出危险,怕弄脏衣服而不给孩子机会;

家中整齐,怕孩子弄脏弄乱而限制孩子活动。 基本动作训练方法 1.抬头训练

孩子趴在大球上,大人拉住孩子双手,自然抬头接受训练。

孩子俯卧在三角木块上,大人坐在孩子对面,用手绢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逗引他抬头,异向左右来回转动。 2.轴心转体训练

大人与孩子席地而坐(或让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持孩子手臂,左、右转动,作拉锯游戏,从增强孩子轴心转体意识。 3.前倾训练

让孩子坐在大长毛狗玩具上,身体向前倾,手摸长毛狗的毛。 4.位置感觉训练

大人坐在孩子身后,双手拉着孩子的双手,作前后划动的划船游戏,以增强孩子对位置的感觉。 5.尘姿稳定性训练

将孩子置于坐的位置,然后用糖或玩具逗引他,使他将一只手伸向前。 6.爬行训练

将孩子置于双手双膝着地势,用一条大浴巾兜于孩子腹部,在孩子正前方一米处用玩具逗引孩子。大人用浴巾上提,令孩子向前爬。 7.行走训练

孩子抓着一根拉直了的绳,向左或向右移动。 8.上下台阶训练 孩子由大人拉着手,两步一阶上(下)台阶。 9.跳的能力训练

先让孩子在弹簧上跳,再让孩子在较低的平台上跳下。大人先示范,手扶着跳,一边做一边说:"曲膝",然后站在小孩子面前抓住他的手帮他跳。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孩子多练习跳舞。 10.翻身训练

孩子侧卧时,在其身边放玩具逗引他翻身过来拿玩具,必要时可用手推一下他的肩部。

孩子俯卧时,用一玩具在其头顶上摇动逗引他翻过身来拿玩具。

协助孩子翻身时可稍微推一下他的肩膀或屁股。 11.训练放松肌肉的方法

要孩子放松肌肉,可轻拍其僵硬部分或抱起孩子轻摇几下,不要孩子有惧怕感。 12.加强运动耐力的方法

让孩子多长途旅行;

让孩子常站着或蹲着玩;

让孩子常坐无*背的椅子;

智障学生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王 倩

【摘要】:在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中,形成和发展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培智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对智障儿童自身的发展、对其缺陷的补偿和矫正、对培智教育的提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形成和发展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智障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键词】:培智学校

智障儿童

语言教学

言语是人们运用某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进行思考的过程。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工具。言语缺陷是智障儿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智障儿童无法正常的与别人沟通交流,所以在学校教学中的语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语言教学也是培智学校开展所有教学的基础,而且也是培智学校应该坚持的一项教学原则,语言教学搞不好,就没有智障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没有智障儿童的全面康复和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一)智力障碍

根据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定义,智力障碍(Mental Retardation,简称MR)儿童是指智力功能水平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平均水平,并同时存在社会适应性行为缺陷的群体。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受到损害,从而给他们的语言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据统计,智障儿童中具有语言缺陷的在70%左右。轻者大多说话开始的较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中度的多数吐字不清,伴有口吃,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等现象,并且表情呆板、单调;严重程度的缄默症很普遍,语言发展处于原始水平,以喋喋不休或吱吱喳喳的叫声最为常见,有的甚至没有言语机能。一般来说,智力残疾的程度越严重,语言发展的水平也越低。

(二)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部分,更是培智学校所有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培智学校的一切教学都离不开语言教学。

首先,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对智障儿童进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使智障儿童具有使用语言文字工具去与人交往、进行思维、认识世界的能力,与适应今后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紧密结合,必须培养培智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益。

其次,要注重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对智障儿童进行发音、说话、听话教学,一定要把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转化为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的实际能力。这样才能帮助智障儿童摆脱语言缺陷的困境。

再次,针对智障儿童言语发生得晚,对语言的刺激反应迟缓、词汇贫乏、口头表达能力差、发音不准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结合实际、不断实践地来进行言语训练的。

二、智障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第一,语言发展迟缓,词汇量少。有的智障儿童两三岁才会说一些单个的词,到五岁才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有的上学以后,连自己的家住哪儿也说不清楚。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要少得多。正常儿童入学时,一般掌握了2500——3000的词汇量,而同龄的轻度的智障儿童只能掌握几百个词汇,并且大多数是名词、动词、代词等,连词、副词、形容词等基本不会使用。另外,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也不全面。在使用某些词汇时,往往不分场合,盲目使用。

第二,由于短时记忆能力差和思维的不灵活,智障儿童对稍长的句子听起来有困难,也不会说成分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一般只能说简单的陈述句。在言语行为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往往不能使用有意义的的话语传达信息,他们只是机械地模仿,或重复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重复某些个别的音。

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言语条件和氛围,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矫正训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针对智障儿童的这种情况,我在学习生活中对他们的语言表达方面进行了一些培养和训练,主要做法如下:

四、智障儿童的语言教学方法

(一)为智障儿童创设特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大胆说话,引导学生愿意说、会说、能说

如上学习学做家务时,带学生来到“家政室”主题教室,通过实地环境,给学生提供常见物品的语言刺激,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让学生扮演商店老板、顾客、以及家长和孩子等角色,亲身体验生活中买卖商品的体验。这种训练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就能在学中说、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智障儿童语言缺陷的程度不同,表现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我首先深入了解了每个学生的言语缺陷情况,然后才进行具体操作。

我在课堂上的做法是这样的: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如培智三年级的王茂全、赵仁美,要求他们在回答问题和讲话的时候要讲完整,吐字要清楚;对于讲话吐字不清楚、不连贯的学生,如培智三年级的杨虹菊、培智二年级的林根配,要求他们讲话时放慢速度,一句一句的讲完整,反复练习;对于口吃或一次只能说出两、三个字的学生,如培智一年级的蒋见尚、郑孝发,从字到词再到短句分步完成,要求他们看着老师的口型讲,尽量把话讲到最清楚。

(三)给儿童提供适当的语言刺激和反馈

在这做法中,教师要尽可能多时间和机会跟智障儿童说话,在互相听、说的过程中,要不时伴地随点头、微笑、表扬、鼓励等反馈信息,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法的正误。平时我做得较多的游戏是“无线传话”,即让学生围成圆圈(我参与其中),先由我向身边的学生说一句话(字、词),如:站、吃饭、去公园、放学回家等,请他将句子传给身旁的同学,直到最后一位,然后请他说出传递来的话。由于我班学生语言障碍较严重,所以在传递过程中,我尽可能选择学生经常遇到的单字词。这种活动的经常性运用,训练了学生的听、说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能力。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最强调的就是要直观形象,在采用上海辅助教材《实用语文》的过程中,我每上一节课都会结合实物和图片,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编写了适合学生的图文结合的校本教材。如上《米》这一课时,图片展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大米、玉米等图片,并且把实物带到教室让学生亲手触摸,学生的兴致都很高,理解得也较好,在过程中也乐意开口说话。

(四)培养智障儿童在交往中学习语言

人类语言是在沟通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其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要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想用言语来交往的动机,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如:学生想吃糖、喝水时,引导鼓励他先说吃糖等词,提供和运用语言刺激,然后再予以实现其目的,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跟着老师说,逐渐教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进行交往。不过有个别学生不喜欢跟老师说却喜欢跟同学说,那就让他跟着同学说,先培养他的兴趣,老师再进行正确的引导。

(五)多表扬、多赞美、多鼓励

上一篇:中药材炮制的方法范文下一篇:自主学习课程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