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案例分析

2022-08-17

第一篇:智障学生案例分析

智障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案例分析

三年级三班特殊学生个案分析

一、 学生基本情况

王永婷,女,出生于2005年1月9日,2014年9月入学。现为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三年级三班随班就读学生。该生智力低下,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上课经常走神、发呆,经检查鉴定为言语残疾随班就读生。

1、家庭情况。

该生一岁时父母离异,一直由父亲和爷爷奶奶抚养,加之近来孩子父亲外出打工,照顾孩子的责任就完全落到了两位老人身上。两位不识字的老人,既要种地,又要负责照看孩子的起居、学习,这样的条件,使得该生形成了自卑、内向的消极心理。

2、生理、心理及智力情况 。 该生在身高、体重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生理特点与同龄学生没有显著差别,平常能与周围同学交流,但行走太方便;口头表达能力差,课堂上行为缺乏自控,课堂上,他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到课堂上,自制力、记忆力差,理解和反映迟缓,时常不自觉地发呆或课堂中乱走动。

3.学习能力分析。

该生语言能力差,读书不连贯。回答问题时好长时间才能说出一句,也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所学生字只能记住简单的几个,句子几乎不能自己完整地说完,语法掌握地比较差。简单的重复性抄写作业能够自觉完成,较难的题目则会乱做,但该生学习态度较好,能够根据老师的批评及时改正缺点 。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该生没有自信心,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理解能力低于正常儿童,行动迟缓等特点,确定矫正目标为:

1.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

如自信心、行为习惯等,使其能正常参加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主要是培养其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上课时多留意她,每当她出现发呆走神、教室里乱走动的情况及时帮助她收回注意力,并且尽量多提醒她,使她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有计划地开发智力因素。

如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等。具体为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句子,只要能够会听、会读三四个字即可。掌握简单书写规范,要求会写字。

三、具体教学措施

1.与家长多交流、配合。 多与该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汇报该生在时各方面的情况,

了解其在家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合作帮助该生取得进步。给家长给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逐步帮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让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发展。

2.运用伙伴的力量多帮助他。

该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与班级同学交流,性格较开朗。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周围同学的影响来帮助她进步。在日常的学习中为他挑选了一名“搭档”,这个搭档学习成绩优异,能够从语言与行动上感化该生,可让其搭档在课余时间帮助该生补习,晚上作业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打电话与搭档联系,让搭档帮助其完成作业。

3.尽可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一个正常的学生应如此,对于随班就读学生更应如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残疾学生随班就读顺利进行的关键。当该生有任何细微进步时都予以精神奖励,进行口头表扬,当有突出表现,应用多种方法奖励,以激励其继续向上。

4.多关注,给予“特殊照顾”。

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随班就读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都应该有所侧重,要能帮助该生操练新的字词,当然要注意难度适中、方法得当。

四、结论反思

随班就读学生是校园中的一支特殊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残疾生随班就读工作,一定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平衡、参差不齐的。但是,它们都在发展,都能发展,不管是高大的还是矮小的,强壮的还是软弱的,它们都各具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都会按着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发展、成长,这就是自然规律。随读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为她也属于自然,绝不会越出自然发展规律。只要教师为她提供学习条件、机会、环境和恰到好处的帮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她一定会随着自己的伙伴,按着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点去学习和成长。而这里的关键所在,就是“条件、机会、环境、帮助和方法”。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为他们提供融洽、友爱的学习氛围,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的放矢,有针对地发展随班就读学生的认知领域,平时与她多沟通交流,关心爱护她,给她们创造机会,让她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因为我相信,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春天,在她的世界里,迟开的花儿也会散发出芬芳。

三年级三班特殊学生

晓 华

第二篇:智障学生档案的建立

这是我给自己班上的智障儿童建立的一个专门档案,记录他的言语行为,并制定一份特殊的教育方案。 我认为教育特殊孩子应做到:提供学习的机会;避免过度保护或过度要求;逐步渐进、坚持忍耐、具体明确;不打不骂、不恐吓、多鼓励。

一、信心——对自己有信心,愿意、能够接受、教化这群特殊的小弟兄。也对这群小弟兄加以肯定——天生我才必有用;若善尽教养之道,则天无枉生之才。

二、共识——这群弱势者,也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与我们有同等的人权。他们绝对有接受教育、训练的权利,他们也应有权参与工作,他们同样拥有人性尊严。

三、内涵——教学训练内容应该丰富、有内涵,并适合于个案的需要。故自己应先习有相当的知识、技能、技术、技巧,针对个案的需要,教导之。有内涵的教学同样受智障者肯定,反之没有内涵的教学是不被智障者尊重的。

四、方法——特殊教育工作,遇到的困难,一定比一般的教育要多,困难若是找对方法,困难即解除,特殊教育尤其注意方法。

五、无教不会的原则——教学、训练的内容,难易度要适合个案,并与其要相近。太难的没有办法接受,太容易则浪费时间,又不能引起学习的动机。

六、活泼、有力、运用教具、辅具——因为教学的对象系比较不会自动学习及创作思考者,教学要强而有力的引导。

七、启发学习动机——智障者由于智慧关系,本身缺乏远虑及计划。适切适时的引起学习动机是帮助其学习的关键。

八、有目标、有程序、按步就班的教习——以个案的程度拟定长程、中程、短程教习目标,时常修正教习方法、技巧。目标是在让个案学习得最多,最有有绩效。

九、正常化的原则——不把智障者当异类来界定他们,经教习后也是正常的人,故教习时,用字遣词要正确、正常化,不宜引用不正确的幼稚教习,如狗狗、糖糖、车车等。重复的用词反而困扰他们。虽然智障碍者有某些障碍,但教育、训练的目标还是指向正常的生活原则,不要以为他们不正常就以怜悯心可怜他们。反而要正面积极的教育训练他们,让他们能分享人性尊严。不把他们奉为喜憨儿就百般的呵护、乱宠他们,也不因为他们是阿达,就排斥、放弃他们,应以正常他的教育、训练、辅导之。

十、积极的教育——教习要有丰富正确的内容,应该做充份的准备,切忌无病呻吟、炒冷饭。 十

一、避免以自己情绪的起浮而工作——教习智慧障碍者应本着正常的心并以承接天职之重任教习之。

十二、避免发脾气的时候处罚学生——学生有犯错,应该处罚时,不要因为他们是智障,就一昧的可怜他们,教习他们能分辨好坏、善恶,但要处罚前应让他们清楚的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要如何修正。

十三、投资时间才能节省时间,多花点时间增进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有丰富的内涵给予,提高教习品质。

给予智障成年人的训练其实很需要来一次改革,我们不应该再训练他们做那些他们已经花了十年时间来学习的零碎项目,甚么大小肌肉训练、数数目、分大小、分颜色、过马路、打招呼、图片配对、实物配对、眼神接触、辨认钱币……实在数之不尽的儿童式训练啊!学来学去都是零碎的预备技巧,始终未能与日常生活整合,更加谈不上改善生活质素。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我们应该尽量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使他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过着有尊严而独立的生活。平日的训练其实可以是其它社区人士平日做的东西,例如上班工作、使用互联网、看电影、外出构物、文娱活动、康体活动、出外旅游、写日记(以录音或代笔)、信仰生活……数之不尽的日常活动其实就是智障成人最好的训练,只要迁就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由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活动,在进行活动时给予充足的支持,这便成了最好的训练.

第三篇:智障孩子性保护和性教育问题分析

摘 要:近年来,残障人遭受性侵犯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残障人的性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他们智力残障、理性思维缺乏,更容易失去一些理性的控制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发生。所以本文针对智障孩子性保护和性教育问题展开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智障孩子;性保护;性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对“性”一直是很避讳的字眼,以至于我们现在性教育也很匮乏。官方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中30%是性犯罪,每年的学生体检都发现未成年少女怀孕的案例。特别是近年来,残障人士遭受性侵犯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残障人士的性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他们智力残障理性思维缺乏,更容易失去一些理性的控制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发生。所以了解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办法更为重要。

1 智障女孩的生理周期教育和护理

专家建议,重点还是在初经来临并还没有吓坏孩子之前,先让她认知这一切,她必须清楚,当月经来时,她并没有生病也没有受伤。她也必须知道身体会有哪些其他变化,比如乳房的发育变化等。这个课程教导少女们当你长大“红色的东西”就会从你的身体流出。用洋娃娃塞入红色食用色素来模仿人体情况,并教导女孩们“红色东西”应该流到卫生棉上,而不要留到内裤里(卫生棉要紧贴在内裤上);然后这些年轻女孩们不断练习穿、脱及正确使用和丢弃卫生棉,这个课程在她们的初经之前便开始,每个月练习一次,直到初经来临。对有效地降低智障女孩对处理月经的恐惧很有效。

2 如何避免残障孩子被别人性骚扰和性侵害

2.1 时刻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单独外出。特别是女孩子,不要经常独自到亲友或邻居家待过长时间。

2.2 告诉孩子如何拒绝诱惑。很多残障孩子都是很好哄的,给点吃的就跟着走。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许要别人的东西,特别是吃的东西。

2.3 不要和陌生人走,上学和放学路上,或者在小区自己玩耍时,有人想带你去好玩的地方,千万不可以跟着走。

3 如何对待残障孩子的性成熟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女孩的性成熟明显,特别是男孩子。研究表明,大部分男性自慰或者发生梦遗,并不会造成任何生理伤害。大部分残障者并不会降低对性的兴趣,或造成性功能的丧失。一些残障人士可能在寻找性伴侣方面有困难,因此,自慰是他们主要的性行为。这是维持正常性生活的方式,只要适度,不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某种程度来讲也是必须的。

4 家长和学校急待解决的性教育问题

4.1 性教育未能做到教育一致性原则。教育一致性原则是要求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时,家长和学校要取得一致,意味着形成信息的重复。特别是“性教育”这个特殊且备受争议的内容。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不仅会相互干扰,而且容易增多孩子的不良性行为。然而,当今中国社会的传统特性使许多父母都羞于对自己的孩子谈性。当孩子出现不良的性习惯和性心理时,常常得不到及时纠正,并遭受父母惊恐不安的指责。事实上,对性的学习是延续整个生命的过程,在孩子出生的刹那间,就早已展开。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还应该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发育、认识两性差异、异性相处之道,它既是情感教育和亲密的人际关系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和生活教育。因此,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家校密切合作达成一致,坚持做好教育一致性原则。

4.2 具有专业性知识的师资力量缺乏。现在入学的智障孩子的年龄不等,从

五、六岁的幼儿到二十多岁的青年。由于学龄前儿童处于性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对于孩子提出的比较尴尬的问题,教师含糊其辞,有的教师自己甚至都说不出某些性器官的名称。还有一些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对于老师讲述的内容有意回避,不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还有一些孩子性格活泼大胆敢于表达、表现,又会遭到同伴的干扰,扰乱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等等。

4.3 没有规范的智障学生性教育教材。受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对残障孩子的性教育教材及其相关的素材应该有区别于普通教学教材的要求。而目前学校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性教育教材,老师只能是发现问题随机处理、引导。教材的不规范对于正确开展性教育,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认识,对于健康的性行为的养成都不利。

4.4 加强具有专业性知识的教师的培养。①加强在校学前师范生性教育的培养。学前师范生是否具备实施性教育的正确态度和能力,对于学生性教育的有效开展很重要。师范生学习正确、系统的性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性教育的积极态度和能力。②国家要注重对学生性教育专职师资的培养,也是保障学生性教育长久有效开展的重要方面;通过社会机构、教育机构等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指导,帮助家长、教师能够更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性教育。

4.5 尊重学生隐私,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创造一个新生命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有了性别差异。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得到尊重。培养孩子社会认可的角色意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他们认识到男女有别、男女平等,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隐私,学会保护自己。

4.6 家校密切合作,多渠道实施性教育。家长和学校紧密合作是学生性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家长与学校必须坚持教育一致性原则。及时沟通交流信息,做到家校互补。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心理和生理成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我国的性教育也应该通过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机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媒体等多渠道开展。同时出版一些针对教师、家长和孩子的科学规范的性教育读物,让教师、家长多得到一些科学的指导,让孩子多一些正确了解自己的途径。

性教育在儿童的成长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每位教育者,特别是为人父母者,都必须增强性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只有家校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用科学的方法,真诚的态度传授性知识,才能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的孩子虽然在某一方面有残缺,但我们不能剥夺他人性的权利,他们一样可以拥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第四篇:智障学生一体化方案

特教老师关心智障儿童成长是特教老师的天职。为此,我为班上的智障儿童制定了一份教育方案 。

一、班主任首先要关爱和接受智障儿童。

班主任发现班里有智障儿童,不能够有歧视,应该接纳和重视他们。,因为老师和同学接纳了他,给他和其他同学同等看待。让样智障儿童真正感受到快乐。

二、全方位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关爱。

班主任从多方面来和智障儿童接触,了解他的生活、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困难,给予鼓励和关爱,让他们快乐每一天。

三、严禁别的同学给智障儿童起绰号。

不允许任何同学给其他人起绰号,营造平等的语言环境。

四、联合家长改变对智障儿童的看法。

由于有的家长不懂特教,在孩子犯错误时责骂孩子,让孩子失去信心而产生自悲情绪。班主任应该从观察发现的情况中把孩子的闪光点与家长一起鼓励孩子。为孩子在家中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五、鼓励智障儿童展示自己。

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其尝试到成功和鼓励的喜悦。 这个 方案在班上实施之后,做到人人都进步

《我爱吃面条 》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中度弱智儿童)

二、教学要求:

1、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煮面条。

2、 指导学生学会煮面条、吃面条

2、补偿学生语言能力的缺陷。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帮爸爸妈妈做事。

三、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煮面条。

四、教学难点:记住煮面条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面条、煤气灶、锅、漏勺、小盆子几个、碗3口、奖励用的五角星、两个脸盆、清水、餐巾纸、录音机、磁带。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你平时喜爱吃什么?出示卡片:“我爱吃——--。”(学生自由回答。)

2、下面老师来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谜底也是大家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看哪个同学最聪明。 长溜溜,白细条,要想吃它下锅煮。 谜底:面(猜对的奖励五角星)

3、齐读课题:我爱吃面条。

二、了解吃面条的好处。

1、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吃面条,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面条有营养,它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这些营养能帮助我们长身体;

2、听老师这样一说,你们是不是更想吃面条了。别着急,老师今天就给你们把鸡蛋买回来了,现在我们来煮面条送给你们好吗?

3、 每位学生拿几根面条放进锅里。要求:注意别烫着手。

4、你们每人拿一只碗,那准备怎么吃面呢?(炒面,凉面,捞面)

5、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吃面的方法,老师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请问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哪吃一种面吗?(凉面。)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凉面味道好。)你们喜欢吃凉面吗?

6、手里端着碗说:煮好的面条就像老师手里拿的碗里,还是一些没煮的面条。煮的时候只要把它放进开谁水锅里就可以了。

7、看一看你们手里拿到干面条面条,那可不可以吃了呢?老师告诉你们,生面条不能吃?(不能。)那我们一起来把生面条怎么样?(煮熟)所以,我们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动手,把面煮熟了,再一起吃,好不好?

三、学习煮面条。

1、有没有看过妈妈煮面条,想一想煮面条需要用什么?(水、锅、 煤气灶。)

2、认识煤气灶、煤气罐、锅。

3、两位学生上来练习开、关煤气。

4、 下面,我们开始一起来煮面条。

观察一下面条。(注意不要用力弄断面条。) 开始煮面条。

(1)把水放入锅 。(每个同学上来舀水倒进锅里。说明:水不要太多)

板书:先舀水倒进锅里

(2)再烧水。

每个同学上来舀水。边放边观察。

板书:再舀水

(3)然后放到火上加热。直到水开,再把面放下去煮熟。

板书:煮熟

请一位同学上来开一下煤气。

板书:然后 煮熟

(4)知道面条煮熟以后应该怎么做吗?

板书:最后 捞上来装在碗里

5、说一说煮面条的过程。 (1) 一起看板书说过程。

(2) 分小组说,发给打乱顺序的纸条,让学生按正确的顺序排好。 (3) 再小组派两个代表,一个排顺序,一个说。

四、捞面条。

1、发现水开了,让学生围上来观察一下。

师:现在开始用小火煮3到5分钟,否则面条是生的。

2、每组再做一做煮面条的准备过程。教师在旁作指导。

3、等面条熟了之后,将面条用漏勺捞出。认识一下漏勺。

(1)由老师示范捞出一个。(注意:慢一点,当心烫手。锅盖的反面应该朝上放。)

(2)请一个学生用手摸一下,发现很烫,怎么办呢?

4、请学生摸一摸碗,面冷不冷了。

5、学生每人捞一些面条。

五、捞面条。

1、 说一说:应该怎样捞煮好的面条。(用筷子来捞。)

2、教师示范剥一下(小心烫着手。)

六、吃面条。

1、 学生开始吃面条。

2、 吃煮面条时,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喜欢吃咸一点的就可以放酱油吃,喜欢吃辣一点的就可以放海椒吃。

3、 学生开始吃面条。

4、 吃完后,注意讲卫生,用餐巾纸擦一下嘴和手。

5、 周老师煮好的面条想分给别的老师吃,怎么分呢?(用碗分一下。)

6、 学生用碗把锅里的面捞在别的碗里。(每组一个代表。)

7、捞好以后,放酌料。

8、学生把拌好的面条端给老师吃。(注意要有礼貌。)

五、课堂小结:

今后放学回家后我们要帮父母煮饭,。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煮面条,能说出煮面条的过程,并且一起开心地捞面条、吃面条。同学们以后就可以在家里自己煮面条吃了,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还要注意不能烫着你们的手。你们今天就可以回家为爸爸妈妈煮面条了。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做这件事情时,必须有爸爸或妈妈在身边指导。

板书设计: 煮面条

先舀水倒进锅里 再舀水 先 放水 开火 煮熟 然后 煮熟最后 捞上来装在碗里 最后 捞出来装碗放酌料

第一组:王理平、王杰、李卫、 第二组:任洪、王一红、兰叶洪、

1。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煮面条。但教案里没很好体现,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煮面条的一般过程。整个煮的过程没让全部学生去实践。这内容分几教时完成?这是第一教时的内容吗?如果是,那教师停留在讲解、示范,学生只参与浅表的操作,也未可厚非。但我觉得那提法欠妥。 2。教案里煮鸡蛋的顺序和后面的板书不一致。是否疏忽了? 3。什么叫煮熟?在教学时可否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或者现场操作时出现的标志性现象给予学生以提示?否则这样的学生很难决断什么时候该去关掉煤气。 4。你们那里教学时不要求层次教学吗?这教案似乎很笼统,没明显的组别要求。 5。在第四个环节“捞鸡蛋”中“

2、每组再做一做煮鸡蛋的准备过程。教师在旁作指导。”是“画蛇添足”?真的不知道这一步在这环节中有什么用。

第五篇:中度智障生随班就读语文教学案例

——以鲁迅《社戏》教学为例

九亭中学

常伟

一.学情分析

学生俞某,经鉴定属于中度智力障碍,现就读于松江区九亭中学七年级(6)班。语文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基本听懂老师和同学简短的对话,但语言能力较差,表达不流利,口齿不清,表述缺少最基本的逻辑性。

2.有时上课喜欢回答问题,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但大多做小动作,在抽屉摆弄一些其他的东西;或者时常趴在课桌上,对老师所讲内容漠不关心;有时甚至经常突然离开座位,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

3.词语积累较少,词汇量不丰富,不能进行基本的语文阅读。

4.能够做一些最基本的语文作业,比如字、词、句的抄写,且非常积极,但在抄写时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不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不工整,不整洁,经常随意涂改。 二.教学目标

1.培养书写能力,努力矫正其写字的姿势,争取把字写端正。

2.能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较完整、有序的把所看、所想表达出来。 3.扩大词汇量,积累一部分在课文中出现且口语中常用的词语,基本理解词语的含义。

4.能够流利的读2篇课文,背默5首左右的古诗,能够了解诗文的大致内容。 三.教学设计思路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做到面向全体同学的同时,又要兼顾到特殊学生,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为特殊学生作一下设计:

1.迎合该生的喜好,取得他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明确最基本的课堂规范和学习要求,布置学习任务。

2.针对该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工具,特别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物图片,吸引他的注意力,激发他的的学习兴趣。

3.在课堂上安排该生能够参与的活动,尽量给他提供表现机会,让他有得到认可的机会。

4.针对他表达能力不强的特点,把他纳入学习讨论小组,让他在听的基础上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该生的兴趣点,给他机会,让他充分表达。 7.在作业布置时,对该生降低要求,只要完成基本的字词抄写即可,但要求抄写要干净、整洁。

8.课后加强辅导,细心观察,对于他的每点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教材分析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独具特色的小说,被选入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故乡情思”单元。要真正读懂这篇文章,关键的就是要读懂文章中最后一句话:我实在再没有吃到一直到现在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然而社戏之美,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就美在这样和大自然的美相融合的、山水画似的境界上;其二美在让人过瘾的是纯洁的小伙伴、纯朴的人情,这集中在偷罗汉豆的情节中。那个叫阿发的孩子,居然主张偷自家的,仅仅是因为自家的豆子长得比别人家的好。一点也没有自私的考虑。这是人情美的一个层次。更深的层次则集中在“偷”字上,偷得坦然、偷得愉快、偷得好玩、偷得不像偷。因为,偷自己家的,并不完全是偷;稍稍偷别人家的,也是半公开的,就是被发现了,也不怕骂,相反,还敢于回骂。这就是说,完全没有偷的性质。人情之美更为精彩的层次是,六一公公发现自家的豆被偷了,不但没有骂,相反,倒是很高兴。所以说“实在再也没有吃到”“不再看到”那夜的豆那夜的戏了。 五.针对该生的教学片段举例

【教学片段一】第一课时(导入环节) 教师展示ppt:鲁迅肖像。 师: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生:(齐说)鲁迅

师: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鲁迅的相貌?(停顿后,教师点名俞同学。) 俞:鲁迅很瘦,短头发。 师:还有吗?再仔细看看。 俞:胡子很多很黑。

师:刚才俞同学讲的很好,一下子就抓住了鲁迅外貌上最重要的特征。还有哪位同学再详细的描述一下?

生:鲁迅身体很瘦,皮肤黄里带白,脸色如同病人一样憔悴,但他精神很好,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炯炯有神,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浓密的胡须,而且极其像隶书的“一”字。

师: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生那篇课文了吧? 生:知道,鲁迅的《社戏》。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下面咱们请俞同学把题目读一下。 俞:社戏。 师:你能不能把课文注释①读一下?

俞:(在前排同学的帮助下断断续续的把注释读完) „„

【教学片段二】第二课时 „„

师:我们一起把文章的内容梳理了一下,同学们也基本上把握住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层次,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社戏好看还是不好看?

俞:不好看。(教师话音刚落,俞同学就坐在座位上大叫起来。) 师:俞某,请你站起来说一下,为什么你认为不好看? 俞:我不喜欢看,就不好看。 师:你为什么不喜欢看呀? 俞:我从来没有看过。 师:那你喜欢看什么?

俞:语文老师,喜欢看动画片,看打仗的。

师:刚才俞同学说的很对,这场社戏确实不好看,但谁能结合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社戏不好看的?

生:可以从他们的言行当中看出来。如,看戏过程中,他们并不怎么看戏,或困,或闲聊,或骂“戏”,或出去买吃的……这些都表明戏不好看,无法吸引他们。

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是这些孩子其实根本不喜欢看戏?

生:这样说也不全对,他们只是不喜欢听唱的内容,他们喜欢看武生的动作,但武生在那晚都没有出来表演,所以他们不喜欢看。

师:这位同学概括的很好,文章中的这些孩子其实只喜欢看一些动作表演,就像文中所说“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 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 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这样来说,我们的俞同学说的也是对的,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都喜欢看打仗的,文中的小孩子也是如此。

„„

六.教学反思

对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的教育要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并对其进行顺应引导,教学中要用表扬、鼓励、暗示、批评、暂时的忽视等方法来教育弱智儿童,不要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必须怎样做,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会越来越糟。当这些方法都无计于事的时候,就要想到家校合力,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教育。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为他们提供融洽、友爱的学习氛围,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的放矢,有针对地发展随班就读学生的认知领域,随班就读学生也一定能像正常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政治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组织生活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