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

2023-09-22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1篇

1 环境的舒适护理

(1) 护理人员要不断的改善和维持工作区域的环境整洁, 护理人员应当及时整理诊室, 将诊室内物品摆放整齐, 并保持其清洁, 随时清理不必要的物品, 使工作诊疗区域内无与诊治无关的物品。按照诊疗使用摆放物品, 将医生使用的各种处方单等分类放入其工作台抽屉, 按照分类贴标签标示, 并根据情况定时补充。在每位患者治疗结束后, 都应当对治疗区内器械、工作台进行清理和消毒, 将痰盂内的血渍清洗干净。然后再安排下一位患者进行就诊。没有患者时牙科椅、医师椅都有统一的位置和角度。 (2) 保持诊疗环境安静, 护士着装整洁。护理人员需要维持诊室秩序, 在对候诊患者进行分流和安排座位时, 应整洁着装, 并管理诊室内陪护家属, 避免室内声音嘈杂而影响医生在诊治患者时的情绪。 (3) 改进候诊厅内设施。候诊厅内设置候诊椅, 免费提供饮用水, 候诊厅内张贴各种形式的宣传画, 直观的向患者介绍口腔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并对患者进行口腔知识宣教, 减缓患者候诊时的紧张情绪和顾虑。

2 舒适的心理护理

(1) 让患者放松心情是护理人员要做的第一步。患者强烈的心理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其病情发展状况以及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在接触到患者时, 应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保持心情放松并平静地等待医生的治疗。要做到这些, 护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和职业美感, 给患者一种安全感。 (2) 第二步, 深入了解、评估患者心理, 并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做到的是取得患者的信任且给予患者安全感。比如一些牙龈发炎、牙周破坏严重等患者, 他们本身就在忍受了强烈的疼痛, 此时, 护理人员应尽量去安慰鼓励他们, 帮助他们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过度紧张的患者, 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总之, 心理护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增强患者安全感和信赖感, 以及治疗疾病的信心, 摆脱焦虑及紧张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 从而激发自我信任、价值、能力、应用性等方面的舒适感[1]。

3 提高工作效率, 缩短患者不适感的持续时间

3.1 做好术前准备, 熟练配合医生工作

为了减少患者手术以及等待的时间, 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 护士在医生行手术之前, 应充分地准备好手术需要的各种用具并进行一一清点, 如超声波洁刮治器械较多, 且在治疗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的器械也不相同, 所以术前清点手术用具的工作十分必要。在安装和调试相关仪器时也确保精准正确, 例如安装好超声波工作头后还需要调试超声能量输出至中档。在做好前面的工作后需引导患者坐上牙椅, 并为其系上胸巾, 调试好体位和灯光。 (2) 护士应了解相关医生在术中使用器械的习惯。

3.2 提高术中配合护理效率

(1) 刮治术中的护理:在刮治术中对患者的护理, 应尽量让其放松并感到舒适。一般配备2名医务人员能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 增强患者的信心。护士应坐在患者的左侧位或左前侧位进行操作[2], 左手持一次性小吸唾器小心地吸净口腔内的唾液、细微牙石、组织碎屑等;右手持强吸唾器沿着医师刮治方向将超声波产生的水雾吸净, 保持清晰的工作视野。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灵活使用吸唾器避免将患者的软腭或咽部刺伤而引起恶心、呕吐;强吸唾器的负压较大, 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损伤口腔黏膜, 例如在刮出的菌斑、出血较多, 唾液黏稠时应该及时地将其吸出。患者在治疗前牙侧时, 护士应用强吸唾器轻轻拉开嘴唇, 治疗后牙时, 应辅助医师拉开嘴角, 以扩大操作视野。在治疗牙龈退缩或对刺激敏感的患者时, 应用温水对牙龈进行清洁, 医师在冲洗时护士要快速将药水和唾液吸净。在术中护士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 若患者出现痛苦表情、酸痛难忍或配合不好的情况时要立即停止手术, 让患者漱口休息一下。在对患者进行局部用药时, 要叮嘱患者30min以内不要去漱口或者吃东西。 (2) 术后护理:一般患者在手术后会对各种刺激较为敏感, 护理人员在此时应该尽量给患者解释并嘱咐其不要喝冷水或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而且要用温水刷牙漱口。对于要服药的患者, 护士应该根据医生的吩咐以及药物的性质, 告知患者服药的方式和时间, 并且还要解释说明药物可能会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最后, 还需教患者平时牙齿的护理和保养方法, 刷牙姿势要正确, 并且饭后也要刷一次牙, 在使用牙线、牙签时也要注意不要太过用力而损伤牙龈。1个疗程之后, 患者还需要在一定时间 (1周或1个月) 内对其进行治疗维护, 同时向患者说明维护治疗对治疗牙周病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措施下应用超声波龈上洁牙和龈下刮治术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我院应用超声波龈上洁牙和龈下刮治术治疗的239例患者, 使用舒适护理措施, 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 舒适护理使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增加, 临床效果好。结论 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超声波龈上洁牙和龈下刮治术, 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配合度, 从而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超声波龈上洁牙和龈下刮

参考文献

[1] 田艳艳, 陈云秀.如何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J].现代护理, 2003, 9 (3) :228.

[2] 龚斌, 李雨琴.四手操作提高治疗效率的临床评估[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3, 19 (2) :581.

[3] 胡文杰.规范牙周基础治疗的几个关键点[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电子版) , 2009 (4) .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2篇

超声影像技术是一种科学技术,既不属于中医也不属于西医,是科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观察和测量了解人体器官、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如同体温计、血压计一样) ,它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最常用于医学的超声影像技术有B超和彩色多谱勒(即彩超),B超检查可以直观肝、胆、胰、脾、胃肠、胸腔、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子宫、盆腔附件、前列腺、精囊、肢体、关节及眼、甲状腺、乳腺、唾液腺、睾丸等表浅小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及部分器官的活动状态,主要用于肿物、畸形、结石及其他能引致局部结构有明显形态改变的疾病;而彩超可以观察脏

器(尤其是心脏、脑及血管)或病变的血流供应,测量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因此可以把超声诊断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望诊,从超声显像获得的微观化依据是对中医宏观望诊的延伸和补充,利用超声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和分析中医中药治疗前后患者病情的轻重转归、评价功能状态及愈后,并能提供出客观的量化标准,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使中医中药的研究得到质的飞跃。

如中医妇科的月经病包括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等,辩证有寒症、热症、实证、虚证等,但不能确定卵巢、子宫是否有病变,不知道闭经是否早孕、是宫内还是宫外孕,不知道漏经是不是先兆流产,痛经是否子宫内膜异位所致等等,通过B超检查就可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状、内部结构、有无炎症、肿瘤、宫内或宫外孕,可以避免中医治疗妇科病的盲目性。另外妇女月经正常与否与子宫内膜的变化、卵巢内卵泡发育及排卵直接相关,通过B超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变化、卵巢内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排卵,指导医师正确使用促卵泡生长中药和促排卵中药,提高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疗效。

中医的胁痛可分为肝胆湿热型、肝气郁滞型、淤血停滞型和肝阴不足型,涉及的脏器有肝、胆、脾、胰、肾等,病变有炎症、肿瘤、结石、破裂出血等,属于哪一种病变只有通过B超才能确定,因此中医辩证结合B超检查能更准确的诊断,方便医师辩证用药,使治疗更及时有效。

再如运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测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根据其内径、内-

中膜厚度、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评价患脑梗、心梗及糖尿病足的风险,提前应用中药进行干预,减少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有利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结构、活动情况的观察及血流量、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的测定,了解中药及针灸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等患者心排血量及心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善。还可运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中药对脑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效果,可以通过对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数值的动态观察,来调整所用中药方剂的药物及用量。

此外通过对针灸治疗前后的超声影像学变化规律的探索,可以揭示出针灸的生理、病理及治疗效果,既能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使疾病得到有效地治疗,同时也能指导临床,及时纠正治疗中的偏差,及时完善治疗方案,并总结经验教训。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期间来我院检查孕妇120例, 我院采用了四维超声技术对待产妇进行了检查, 年龄20~35岁孕妇, 孕育期在20~32周者80例, 年龄在26~35岁的孕妇, 孕育期在30~40周者40例。应用四维超声检查对其进行胎儿成像检查。

1.2 方法

首先二维超声对孕妇进行常规的临床检查, 主要对胎儿的面部、脊柱、头部进行重点检查, 确定胎位后应用四维超声系统对孕妇感兴趣的部位进行观察如:胎儿的四肢、面部等, 主要从不同的影响角度对胎儿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检查, 观察胎儿是否有异常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孕妇的四维超声和二维超声检查, 查出孕妇的相关未生儿相关病症, 结果见表1。

通过出生后证实四维成像较二维检查准确率高, 经过产后证实, 在确诊的14例患者进行四维成像中仅有1例为误诊, 误诊率为7.1%;而二维成像有3例误诊, 误诊率为21.4%。二维成像中有其中部分孕妇由于胎儿面部附近的羊水少、紧贴子宫壁进行的成像, 效果不明显。经过对比成像, 四维超声检查效果明显优于二维成像。医生及孕妇可更直观地观察胎儿, 并为胎儿的疾病可以进行产前、产后的治疗做准备。

3 讨论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出现在临床的诊断中。通过对二维超声技术的更新出现了三维超声, 在技术不断地发展中又出现了四维超声技术[2]。其主要是在三维的基础增加了时间观念, 可以连续成像, 经过计算机的整合达到价高水平的诊断[3]。四维超声技术可以清楚显示出未生儿的面部特征, 对未生儿进行更直观的检查, 在羊水包围较多的妊娠期的未生儿可以通过四维超声较清晰的看到未生儿的面部[4]。如有异常情况如:内部由于孕妇的患病, 导致病变部位对未生儿面部的挤压变形, 从对未生儿的面部结构如:口、眼、鼻等可以清晰地看出, 通过孕妇的引产后可以得到证实。应用四维超声技术可以对未生儿的畸形进行较好的诊断如:寄生胎、四肢畸形、唇裂、露脑儿、胎儿淋巴水囊瘤、胎儿腹水、侧脑室轻度分离、肾脏轻度积水等症。在应用四维超声成像技术可以较直观的对未生儿的脊柱弯曲度、脊柱裂等疾病进行诊断。

四维超声技术开辟了影像诊断学的又一新的发展空间, 四维超声技术可以得到二维超声难以得到的冠状切面、表面生理结构、病症的发病位置等信息, 同时四维超声较二维超声提供了更多的多角度面部结构等。从不同的断面了解未生儿的生存状态并可以及时获得相关的影像资料, 有利于医生对孕妇及未生儿的诊断, 并未后期的治疗进行准备。同时可以对大量的影像资料根据时间的不同进行整理、分析[5]。

综上, 四维超声可以有效地辅助二维超声进行孕妇及未生儿的检查, 并获得具有临床价值的影像, 使医生可以准确的诊断。四维超声的应用会给未来人口的生命素质把好第一道关口, 四维超声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使用价值。

摘要:目的 临床上四维超声技术对胎儿早期成像研究, 并在妇产科应用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来我院检查孕妇120例, 我院采用了四维超声技术对待产妇进行了检查, 主要从不同的影响角度对胎儿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检查, 观察胎儿是否有异常情况。结果 其中部分孕妇由于胎儿面部附近的羊水少、紧贴子宫壁进行的成像, 效果不是很明显。经过对比成像, 四维超声检查效果明显优于二维成像。结论 四维超声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使用价值, 值得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四维超声技术,孕妇,胎儿

参考文献

[1] 陈桂荣, 谭笑.三维/四维超声诊断在产科胎儿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 6 (3) :911~912.

[2] 阮俏梅.四维超声在产科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学, 2007, 2 (2) :225~226.

[3] 刘明春, 曾爱琴.胎儿四维超声在产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12 (35) :166.

[4] 孔军, 彭小星.三、四维超声在胎儿面部异常中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 (14) :1084~1085.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作者收集白城市某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超声检测的100例门诊和住院的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或)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分级标准,其中35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确诊的35例研究对象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 年龄范围在48~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岁。

1.2方法

选用彩色宽频探头,频率在6~9 MHz之间的超声诊断仪为检测仪器。

检查时,置患者体位于仰卧位,之后将检查者颈部充分暴露。将枕头垫在检查者颈后部,头后仰并向对侧偏移,按照常规方法依次扫查检查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等3种颈动脉的下述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测项目:1扫查3种颈动脉的内径,同时查看两侧管腔是否狭窄是否对称等异常变化;2以颈动脉近膨大处和膨大处后壁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测量;3扫查粥样斑块的位置、大小和内部回声,IMT在1.2 mm以上者可确诊为斑块[1];4扫查血流情况。观察血流充盈情况和颜色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对患者CCA、ICA的峰值流速、阻力和搏动指数、狭窄处最大流速和频谱形态变化予以测量,并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变化。

2结果

2.1二维超声扫查所见

该组糖尿病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均增厚(1.0 mm以上),其中局限性和弥漫性增厚者分别有10例和25例患者,最厚者达1.9 mm。 内膜表面毛糙、高低不平,可见强回声点或斑点,分布较为局限甚或散布较广。 18例患者一处或多处斑块形成,其中斑块表现为弱回声及等回声、强回声本别有3例和15例患者。 12例患者位于颈总动脉及分叉处,6例患者位于颈内动脉及起始段。 12例患者双侧对称出现,6例患者单侧出现。

2.2彩色多普勒扫查所见

确诊的35例患者均出现血流信号。 在未形成斑块的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18例糖尿病患者中,为正常层流,其中充满整个管腔者有8例,血流呈现偏黯淡颜色者9例。形成斑块的17例患者中,均在病变处见到血流充盈缺损,病变处血流明显变细呈五彩镶嵌者有4例。

2.3频谱多普勒扫查所见

在35例确诊患者中,频谱多普勒扫查未见异常改变的患者为7例;狭窄处频带和峰值流速分别轻度增宽和加快的患者为11例;血流速度偏低,波峰圆钝且收缩期峰值后移的患者为13例;4例患者狭窄处频谱充填且远端低平,峰值于舒张末期加快,峰值流速和加速时间分别得到降低和延长,轻度提高了对侧颈动脉流速。 一般而言,严重狭窄或闭塞不能引出多普勒频谱甚有反向波现象,该研究未发现此类病例。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呈现逐渐加剧趋势,正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心脑血管病的基本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亦可出现这种病变。 要早期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或)脑梗死患者出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已经广泛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用于患者的临床检查。 彩超能对颈动脉颅外段管壁结构和血流进行清晰显示,能准确测量IMT在1 mm以上的微小斑块病变,可辨别不同回声斑块,CDFI可观察和显示出管腔内血流情况,二维超声难以发现无或弱回声斑块,CDFI可显示斑块病变处血流的充盈和缺损情况,狭窄处血流收缩期增高的峰值应用频谱多普勒检查可准确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斑块的形成能及时检测出来,并确定其性质。

通过该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多见于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具有对称性的特点,临床上右侧略低于左侧; 颈外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少见。 分析其原因在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血管膨大,局部血流呈涡流状,血流速度得到下降,此处管壁易沉积诸如血液脂质、复合糖类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物质[2],久之形成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首发病变为管壁内膜增厚、粗糙, 如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久之形成斑块这一病变。 管腔内富含脂质的斑块以及管壁应力的加大,斑块可出现破裂, 此时暴露于血液的脂质和胶原纤维可激活血小板之机能,造成血栓形成[3]。 在多重作用下,血栓的脱落和破裂以及斑块出血等,增加了大面积或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几率,对于合并糖尿病者更易出现。

根据斑块的回声密度将其分为3种类型:1软斑,这种斑块表现为不规则之形态,内部回声较低或较为均匀; 2硬斑,这种斑块出现了纤维化和钙化,内部回声增强, 增厚的管壁分布不均,局部斑块表现为粥样硬化,团块回声得到提升,后方伴声影;3混合斑,这种斑块兼有软斑和硬斑的表现。 扫查新鲜血栓回声一般较低,扫查陈旧血栓伴局部出血钙化合并新鲜血栓表现为混合回声。 吴凤芸等研究表明,低和混合回声的血栓脱落后,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增大[4]。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可以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及早确定其性质,这有利于临床医生根据扫查结果和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机会,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水平。

内膜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表现,以往诊断主要依靠血管造影,但血管造影技术不能测颈动脉内膜早期增厚情况,只能观察粥样斑块形成后血管狭窄情况。 彩色多普勒尤其是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清晰显示除管壁内、中、外结构,而且能清楚、直观、准确地测量颈动脉IMT,这可间接判断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是否出现了异常变化,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良好影像学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颈动脉IMT增厚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有时可相互替代, 冠状动脉狭窄和脑梗死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或颈动脉内膜增厚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将颈动脉粥样硬化视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的早期病理改变之一。 彩色多普勒特别是高频探头用于扫查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斑块和管腔狭窄程度可直接显示出现,具有无创、直观、可重复性好、定位准确等优势。 这不仅有利于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更有利于筛检此类疾病高危人群,以便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控制措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并使患者得到积极治疗。 可见,彩色多普勒尤其是高频探彩色多普勒头已成为发现和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应用超声检测的100例门诊和住院的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或)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流以及粥样斑块位置、大小、内部回声情况,评价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该组患者均有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增厚,内膜面毛糙、高低不平。18例患者一处或多处斑块形成,其中斑块表现为弱回声及等回声、强回声本别有3例和15例患者。12例患者位于颈总动脉及分叉处,6例患者位于颈内动脉及起始段。12例患者双侧对称出现,6例患者单侧出现。确诊的35例患者均出现血流信号。在未形成斑块的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18例糖尿病患者中,为正常层流,其中充满整个管腔者有8例,血流呈现偏黯淡颜色者9例。形成斑块的17例患者中,均在病变处见到血流充盈缺损,病变处血流明显变细呈五彩镶嵌者有4例。频谱多普勒扫查未见异常改变的患者为7例;狭窄处频带和峰值流速分别轻度增宽和加快的患者为11例;血流速度偏低,波峰圆钝且收缩期峰值后移的患者为13例;4例患者狭窄处频谱充填且远端低平,峰值于舒张末期加快,峰值流速和加速时间分别得到降低和延长,轻度提高了对侧颈动脉流速。结论 超声在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患者均以突发腹痛、腹胀、呕吐来诊, 其中男102例, 女78例, 年龄3~81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Mylab50及Philips HD7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5~5.0) MHz。按常规进行腹部及内部脏器多切面反复扫查, 盆腔脏器检查, 需适量充盈膀胱, 必要时可注入生理盐水。

2 结果

2.1 临床与超声诊断

本组病例中胆系结石发病率最高, 共64例, 占35.6%, 其次诊断为泌尿系结石, 共32例, 占17.8%, 其他包括:实质脏器挫裂伤、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妇科急腹症等。180例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及术后诊断符合者167例, 占92.8%, 不符合者13例, 占7.2%。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及术后诊断结果对照见表1。

2.2 超声声像图表现

典型声像图:胆囊体积增大, 壁增厚, 胆囊腔内可见强光团回声, 伴声影, 改变体位可移动, 颈部结石嵌顿时颈部强光团改变体位不移动。胆总管结石引起梗阻, 胆总管腔内可见结石强回声伴肝内外胆管扩张, 与伴行门静脉呈“平行管”征。 (表1) 。

3 讨论

由妇科疾病引起的急腹症, 主要可归为三大类, 即感染、内出血和肿瘤并发症。妇科急腹症的主要特点是腹痛, 常须鉴别诊断, 紧急救治[2]。B超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手段, 对于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泌尿系结石超声检查常见肾盂不同程度扩张, 肾脏或输尿管内可见强光团, 结石以上输尿管可见扩张。本组漏诊3例因肠气干扰, 输尿管中段结石未能显示。

急性胰腺炎声像图表现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 内部回声减低, 重症胰腺轮廓模糊, 实质回声不均匀, 有少量强回声或无回声暗区 (坏死型) , 胰腺周围及腹腔可出现积液, 可以有肝内外胆管扩张。本组漏诊2例均系腹腔肠气干扰, 未能显示胰腺而漏诊。

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见阑尾肿大呈“腊肠样”, 其内有时可见强回声光团伴声影, 管腔直径一般>7mm, 阑尾穿孔伴周围脓肿时, 阑尾区见不均质低回声或含液性包块, 阑尾周围系膜淋巴结肿大[3]。本组漏诊3例因患者阑尾位置变异而未能显示。

肠梗阻其声像图特征有:梗阻以上肠管扩张, 小肠内径>3cm, 结肠内径>5cm;梗阻近端肠蠕动活跃, 可见液体高速流动及逆向流动, 肠壁水肿增厚, 黏膜皱襞清晰, 表现为“琴键”征。

胃肠道穿孔由于气体干扰, 直接征象难以显示, 仅在肝脏前缘与腹壁间的肝前间隙显示气体强回声, 其后方见多重反射, 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并可见游离腹腔积液。漏诊2例, 穿孔部位被网膜包裹, 超声未见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而造成漏诊。

实质脏器破裂内脏破裂中以脾破裂最多见, 其次为肝破裂及肾破裂, 超声可见脏器挫裂伤实质内出现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 局部包膜回声中断, 外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区, 与实质内低回声区相通, 腹腔内出现液性暗区。实质脏器的包膜下挫裂伤, 超声仅探及局部不均质回声增强或见包膜下条形无回声区, 腹腔内无积液[4]。本组漏诊1例系脾破裂, 为外伤后1h内行超声检查, 未发现异常, 复查CT后发现挫裂伤。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8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80例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及术后诊断符合者167例, 占92.8%, 不符合者13例, 占7.2%。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临床检查中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准确性高等特点, 是临床初诊妇科急腹症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超声检查,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1] 田家伟, 任卫东.超声科主治医生4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405.

[2] 许亚红, 贾艾丽.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3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10) :166~167.

[3] 韦月柳.18例妇科急腹症误诊异位妊娠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5) :115.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的65例先天性胎儿畸形病例均是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来本院在孕妇系统9848例中产前超声检查出畸形的胎儿, 病例均经随访或引产后解剖证实。孕妇年龄20~46岁, 平均 (28.5±5.5) 岁, 超声检查时孕期为10~34周, 平均25.6周。65例孕妇均无吸烟, 吸毒或酗酒史, 且均能如期进行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1) 仪器, 采用GEV730型彩色超声多谱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是3.5~6.0MHz, 选择仪器胎儿检查顺序的预设值。 (2) 检查方法。根据本院胎儿超声筛查规范的3个阶段: (1) 早孕期 (10~l5孕周) :主要观察胎儿头颅、脑中线、鼻骨、颈部、四腔心、脐带、腹壁线以及四肢等部位情况, 采用5张标准图片:头臀长测量切面、颈项透明层测量切面、双上肢切面、双下肢切面及脐孔切面; (2) 中孕期 (16~25孕周) :系统检查胎儿头颅、颜面部、心脏、腹部脏器、脊柱、脐动脉以及四肢等结构, 重点观察胎儿心脏以及颜面部 (检查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唇腭裂等) , 采用9张标准图片:胎儿唇面部切面、小脑横径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双肾横切面、脐动脉脐孔切面、脊柱纵切面、双上肢切面及双下肢切面; (3) 晚孕期 (26周及以后) :因部分畸形仅在晚孕期表现, 故此期筛查目的为胎儿畸形补漏检查, 重点观察胎儿颅内结构、脐孔、双肾以及腹壁连续情况, 并测量胎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和胎盘循环功能, 采用6张标准图片:胎儿唇面部切面、标准胎头双顶径切面、四腔心切面、双肾横切面、脐动脉脐孔切面、脊柱纵切面。

2 结果

在彩色B超检查的9848例孕妇中, 确诊54例, 发现可疑胎儿畸形7例, 漏诊4例。确诊率为83.10%, 检出率为95.38%。具体情况及所占例数见表1。

3 讨论

我国每年出生先天畸形胎儿20~30万, 约占总出生人口的4%~6%, 超声检查是我国出生缺陷干预二级预防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胎儿畸形检出率逐年升高, 但是由于超声仪器或操作者的技术素质等问题, 各基层医院的畸形检出率仍偏低, 因此基层医院有义务加强员工技术培养以及采用更加先进的设备以提高畸形儿检出率, 以辅助优生优育这一国策。胎儿在孕期l6周是全身器官结构发育便已基本完全, 高分辨率的超声探头在孕18周时即能够辨别绝大多数的胎体解剖结构。孕18~22周时胎儿大小和羊水量适中, 受骨骼回音衰减的影响小, 图象清晰, 可以检出多数的胎儿畸形;胎儿太大或太小都不适合进行畸形检测, 太小可因病变过小而难以识别, 太大则易受胎位、羊水及胎儿骨骼回声衰减等影响降低检出率, 因此孕18~22周是胎儿畸形诊断的重要时期。

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胎儿出生缺陷干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孕妇进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 通过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本院65例先天性胎儿畸形病例中, 产前超声检查确诊54例, 发现可疑胎儿畸形7例, 漏诊4例。结论 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查出大多数先天性胎儿畸形;基层医院应提高超声仪器及操作者临床知识和技术水平, 尽可能减少漏诊, 发挥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基层医院,产前超声检查,新生儿畸形,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倩.产前诊断[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心理和教育研究方法范文下一篇:安全用电发言稿范文